机械制图习题参考答案(张元莹主编)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答案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1 点的投影∙∙∙∙∙∙∙∙∙∙∙∙∙∙∙∙∙∙∙∙∙∙∙∙∙∙∙∙∙∙∙∙∙∙∙∙∙∙∙∙∙∙∙∙∙∙∙∙∙∙∙∙∙∙∙∙∙∙∙∙∙∙∙∙第24~24页习题1.2 直线的投影∙∙∙∙∙∙∙∙∙∙∙∙∙∙∙∙∙∙∙∙∙∙∙∙∙∙∙∙∙∙∙∙∙∙∙∙∙∙∙∙∙∙∙∙∙∙∙∙∙∙∙∙∙∙∙∙∙∙∙∙∙第25~27页习题1.3 平面的投影∙∙∙∙∙∙∙∙∙∙∙∙∙∙∙∙∙∙∙∙∙∙∙∙∙∙∙∙∙∙∙∙∙∙∙∙∙∙∙∙∙∙∙∙∙∙∙∙∙∙∙∙∙∙∙∙∙∙∙∙第28~29页习题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第30~32页习题1234题号:题号:56789101112131415题号:161718192021题号: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5 换面法∙∙∙∙∙∙∙∙∙∙∙∙∙∙∙∙∙∙∙∙∙∙∙∙∙∙∙∙∙∙∙∙∙∙∙∙∙∙∙∙∙∙∙∙∙∙∙∙∙∙∙∙∙∙∙∙∙∙∙∙∙∙∙∙∙∙第33~35页习题1.6 旋转法∙∙∙∙∙∙∙∙∙∙∙∙∙∙∙∙∙∙∙∙∙∙∙∙∙∙∙∙∙∙∙∙∙∙∙∙∙∙∙∙∙∙∙∙∙∙∙∙∙∙∙∙∙∙∙∙∙∙∙∙∙∙∙∙∙∙∙∙第36~36页习题1.7 投影变换综合题∙∙∙∙∙∙∙∙∙∙∙∙∙∙∙∙∙∙∙∙∙∙∙∙∙∙∙∙∙∙∙∙∙∙∙∙∙∙∙∙∙∙∙∙∙∙∙∙∙∙∙∙第37~37页习题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题号:404142434445464748495051题号:525354555657题号:58596061621. 已知A、B、C三点的直观图,画出它们的投影图,并将各点的坐标值填入表中。
2. 已知A、B、C各点对投影面的距离,画出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和直观图。
3. 已知点A的坐标(40,15,0),画出其三面投影并作出点B和点C的三面投影。
(a)点B ——在点A右面20mm,前面15mm,上面20mm;(b)点C ——在点A左面10mm,后面15mm,上面15mm。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N2二答案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66.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67.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68.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59.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60.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61.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二、立体的视图 2.6 画具有斜面的组合体的视图,和构思组合体,并画其三视图
*93.已知组合体的主、俯视图,要求:1)作出其左视图;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见下页)
二、立体的视图 2.6 画具有斜面的组合体的视图,和构思组合体,并画其三视图
*93.已知组合体的主、俯视图,要求:2)构想一个新的组合体,使它与所给组合体对合起来,刚 好构成一个长L、宽B、高H的长方体,在图下方空白处画出新构想出的组合体三视图。
上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题号: 91 92 93
上一页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56.
上一题 下一题 章目录 总目录 退出
二、立体的视图 2.4 由组合体的两视图画其三视图
57.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2章

2-1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
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已知点A(25,15,20);点B 距W 、V 、H 面分别为20、10、15;点C 在点A 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 在点A 之上5、与H 、V 面等距、距W 面12。
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填写下表。
2-4已知直线AB 的实长为15,求作其三面投影。
⑴AB ∥W 面,β=30°;点B 在点A之下、之前。
⑵AB ∥V 面,γ=60°;点B 在点A 之下、之右。
⑶AB ⊥H 面,点B 在点A 之下。
2-5求直线AB上点K的正面投影。
2-6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其到H及V面的距离相等。
2-7标出交叉二直线上的重影点并判别可见性。
2-8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距H 面12。
2-10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2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右(任求一解)。
2-13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4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5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6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7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2-18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19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2-20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21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机械制图练习题(附答案)

机械制图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26题,每题1分,共26分)1.在三维坐标系中,Y 轴代表()方向尺寸A、高度B、宽度C、长度D、厚度正确答案:B2.画旋转剖视图时应()。
A、先剖切后旋转B、先旋转后剖切C、以上说法都不正确D、只剖切不旋转正确答案:A3.具有间隙的配合称为()。
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不明确性质正确答案:A4.当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交时,属于( )A、过渡配合B、不明确性质C、过盈配合D、间隙配合正确答案:A5.图纸中汉字应写成()体,采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简体字。
A、新宋B、方正舒体C、隶书D、长仿宋正确答案:D6.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称为()。
A、尺寸偏差B、基本尺寸C、实际尺寸D、极限尺寸正确答案:C7.比例1:2是()比例。
A、缩小比例B、原值比例C、放大比例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8.画断面图时,若由两个或多个相交剖切平面剖切得出的移出断面,中间应用()断开为两个图形。
A、粗实线B、虚线C、波浪线D、点画线正确答案:C9.对中符号用()绘制,一般深入图框内部5mm。
A、粗实线B、波浪线C、细实线D、一般为点画线正确答案:A10.当轴的公差带完全在孔的公差带之上时,属于()配合。
A、过渡配合B、不明确性质C、间隙配合D、过盈配合正确答案:D11.如果物体的外形简单,内形复杂并且不对称,常用()视图。
A、全剖B、局部剖C、半剖D、阶梯剖正确答案:A12.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A、剖视图B、局部视图C、斜视图D、向视图正确答案:B13.表示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
A、定位尺寸B、参考尺寸C、定形尺寸D、总体尺寸正确答案:A14.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用波浪线将剖切部分与整体隔开,所得的剖视图称为()。
A、局部放大图B、局部视图C、半剖视图D、全剖视图正确答案:B15.当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时,属于()配合。
机械制图习题集附带答案

36-3 36-5
(1)
(2)
37-(1)
37-(2)
返回
28 – 1
返回
答案
28 – 2
返回
答案
28 – 3
返回
答案
28 – 4
返回
答案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1)
返回
答案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29 – 1(2)
返回
答案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轮廓线及剖面线.
返回
答案
32 – 8
返回
答案
32 – 9
返回
答案
32 – 10
返回
答案
32 – 11
返回
答案
33 – 12
返回
答案
33 – 13
返回
答案
33 – 14
返回
答案
(1)
(1)
A—A
A 34 – 15(1)
A
返回
答案
(2)
(((222)))
A—A
34 – 15(2)
A
A
A
A
返回
答案
A A 34 – 16
班级
学号
姓名
1
返回
图线练习
2-2
班级
学号
姓名
2
返回
3-1
3-4
3-2 3-5
3-3
返回
4-4
返回
1-4基本练习
班级 学号
姓名
4
1– 1
返回
答案
2– 2
返回
答案
返回
答案
3– 2
《机械制图》含答案

《机械制图》含答案单选综合题根据图1所示AB、CD直线和P、Q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省略...1、AB、CD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a”b”、c”d”(V)2、AB、CD直线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ab、cd(V)3、AB、CD直线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正面投影(V)4、P、Q平面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p”、q”(V)5、P、Q平面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p、q(V)6、P、Q平面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7、平面P在侧面投影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侧垂面(V)8、平面Q在()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因此称之为侧平面。
正确选项1.侧面投影(V)9、直线AB的水平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铅垂线(V)10、直线CD在侧面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侧平线(V)根据图1所示AB、CD直线和P、Q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省略...1、AB、CD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a”b”、c”d”(V)2、AB、CD直线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3、AB、CD直线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铅垂面(V)4、P、Q平面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p”、q”(V)5、P、Q平面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p、q(V)6、P、Q平面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正确选项1.p’、q’(V)7、平面P在()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正垂面。
正确选项1.正面投影(V)8、平面Q的正面投影反映实形,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正平面(V)9、直线AB的正面投影反映实长,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正平线(V)10、直线CD的正面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正确选项1.正垂线(V)根据图1所示AB、CD直线和P、Q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省略...1、AB、CD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第二章1答案

二、立体的视图(一)2.1已知平面体的两个视图,求作第三视图,并标出平面P (所给投影为可见)的其余两投影∙∙∙∙∙∙∙∙∙∙∙∙∙∙∙∙∙∙∙∙∙∙∙∙∙∙∙∙∙∙∙∙∙∙∙∙∙∙∙∙∙∙第38~38页习题2.2 已知回转体的两个视图,求作第三视图,并标出曲面上点A 的其余两投影∙∙∙∙∙∙∙∙∙∙∙∙∙∙∙∙∙∙∙∙∙∙∙∙∙∙∙∙∙∙∙∙∙∙∙∙∙∙∙∙∙∙∙∙∙∙∙∙∙∙∙∙∙∙∙∙∙∙∙∙∙∙∙∙∙∙∙∙∙∙∙∙第39~39页习题2.3 表面交线的画法∙∙∙∙∙∙∙∙∙∙∙∙∙∙∙∙∙∙∙∙∙∙∙∙∙∙∙∙∙∙∙∙∙∙∙∙∙∙∙∙∙∙∙∙∙∙∙∙∙∙∙∙第40~49页习题2345题号:题号:678910111213a13b13c14a 题号:14b14c 15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435363738394041421617184344454647484950515253543132335511.2.3.4.5.6.7.8.9.10.11.12.13.对照立体图画出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a)13.对照立体图画出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b)13.对照立体图画出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c)14.作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a)14.作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b)14.作第三视图,并标出面P的其余两投影(c)15.三棱锥被一水平面及正垂面所截,完成俯视图,并作出左视图。
16.梯形棱柱被正垂面P和铅垂面Q截切,完成截切后的三视图。
17.作左视图*18.作主视图19.作主视图20.作左视图21.作左视图22.补全主视图中所缺的交线,并作左视图。
23.补全三视图中的交线。
24.补全主、俯视图中的交线。
PSQ25.作左视图26.作俯视图27.作左视图28.作主视图29.完成俯视图,并作左视图。
30.完成俯视图,并作左视图。
31.完成俯视图。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图答案(P44——P52) 张元莹主编

1.查表画出齿轮轴孔的键槽,并标注尺寸。
8-5 键、销的画法
类似画法,仅作参考
P46
2.查表确定轴上键槽尺寸,在指定位置画出 断面图,并标注尺寸。
3.将1、2题中的齿轮与轴用键联结,画出其 装配图,并写出键的标记。
规定标记
4.选用d=4mm的A型圆锥销,画出 其装配图,并写出销的标记。
5.选用d=6mm,公差为 m6的圆柱销,画出其装 配图,并写出销的标记。
孔的基本偏差 符号,7是 孔的标准公差 等级。
0 ③.φ 26 0.013 :其中φ 26是轴的
公称 尺寸,
上极限偏差是
0
,下极限偏差是 -0.013 。
上极限尺寸是 φ26 ,下极限尺寸是 φ25.987 ,
公差是 0.013
P44
8-1 分析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用正确的画法将其画出。
P44
8-2 根据给定的螺纹数据,在图上作出正确的螺纹标记。
2.粗牙普通螺纹, 大径24mm,螺距 3mm,右旋,螺纹 公差带代号:中径、 顶径均为6H。 3.梯形螺纹,大径 26mm,螺距5mm, 双线,右旋,螺纹公 差带代号:中径为7e, 旋合长度为L。
P47
8-11.在下列主视图右侧的六组齿轮啮合图中,正确的画法是那些。
P49
(a) 正确的有: b、d
(b)
(c)
(d)
(e)
(f)
8-12.已知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簧丝直径d=5mm,弹簧外径D=55mm,节距t= 10mm,自由高度H0=60mm,有效圈数n=7,支承圈数n2=2.5,右旋,试用1∶1 比例画出弹簧的全剖视图(轴线水平放置)。
P49
P49
P49
9-1 根据所给的视图,试选择铣刀头零件的最佳表达方案。 主视 全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