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案例分析及大陆与香港保险差异分析

合集下载

香港保险及大陆保险的区别精简版

香港保险及大陆保险的区别精简版
话说 两地保险 的 差异化特点(精简版)
2020/6/4
Policy
政策收紧
内地人赴港买保险已连热五年,近几年每年规模增长达50%。
主要原因如下: 1.人们的保险意识逐步的在建立和加强,内地保险市场炙手可热,从市场来看,在MDRT全 球4.3万多名会员中,来自中国的占比超过12.5%,中国已经仅次于美国,成为MDRT会员 占比第二大国家。” 2.因为理财概念的深入人心,加上人民币贬值的消息,购买保险使人民币保值促使担忧资产 缩水的人到境外去投资。
近半年以来,大陆客购买香
港保险的政策正在一步步收

万一一网网制保作险收集资料 下载 门户网站 整理,未 经授权 请勿转 载转发 , 违者必究
值得注意的是: 并不是今年跑
到香港买保险的人 非常多,而是去香 港买保险的内地人
一年比一年多。
政策收紧时间表
2016年 2月4日
2016年 3月12日
2016年 3月22日
购买了香港保险,不远万里只为缴一次年费,费时间,花高额路费, 是不是会觉得麻烦并且累得慌。因此,选择保险还是就近原则会更好。
警告3:就医理赔很多不便,保诚友邦等认可医院均为1000多家, 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大中城市认可医院较多,部分偏远地级市和 县级地区没有认可医院。相对国内保险公司认可医院还是偏少, 由 于香港和内地的医疗判断标准存在差异,购买重疾险就存在理赔风 险。若内地人赴港买了重疾险或其他健康险后,仍在内地就医,则 通常只就医于保险公司指定的签约医院才能获得赔偿。如果产生认 定差异,内地被保险人必须要到香港去协商甚至走法律程序,聘请 香港律师。香港律师收费高昂,即便被保险人最后赢得官司,诉讼 费用也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更有甚者,如果最终理赔纠纷难以认 定,则会造成赔付困难,甚至拿不到赔付。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对比分析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对比分析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对比分析【摘要】本文对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保险市场概况方面,香港保险市场相对成熟,拥有更多的国际保险公司和多元化的产品。

市场规模上,内地保险市场规模较大,但香港保险业在国际化方面具有优势。

监管政策方面,香港更加开放与透明,内地则更加严格与保守。

产品特点对比表明,香港保险更注重个性化定制服务,而内地更注重大众化保险产品。

在服务水平方面,香港保险公司普遍服务更专业、便捷。

发展趋势展望指出,香港保险业将继续拓展国际市场,内地保险业则将加强监管政策,提升服务水平。

建议与改进措施建议内地加强与国际接轨,香港保险公司则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与产品创新能力。

【关键词】香港保险,内地保险,对比分析,保险市场概况,市场规模,监管政策,产品特点,服务水平,发展趋势,建议,改进措施1. 引言1.1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对比分析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是两个不同地区的保险市场,在发展历程、监管政策、产品特点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提供一些启示。

香港保险市场以开放、国际化为特点,吸引了众多国际保险机构入驻,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多样化的服务。

而内地保险市场在监管政策上更加严格,产品种类相对较少,但在近年来也在不断改革和开放中。

通过比较两地市场规模、监管政策、产品特点和服务水平,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一步促进双方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借鉴对方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提升金融保险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保障和服务。

2. 正文2.1 保险市场概况保险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风险转移和资金配置的重要功能。

在香港和内地,保险市场都具有相当规模和活力。

香港的保险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成熟的保险市场和完善的监管体系。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香港拥有逾200家保险公司,总资产超过2.3万亿港币。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对比分析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对比分析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对比分析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保险业长期处于发展的前沿。

而内地的保险市场也在快速增长中。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产品种类、监管制度、投资风格等方面对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进行对比分析。

一、市场规模:香港成熟,内地发展潜力巨大香港的保险市场规模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香港的总保费收入达约4347亿港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为4159亿港元,非寿险保费收入为188亿港元。

总保费收入位居全球第17位。

内地的保险市场规模虽然较低,但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内地保险行业保费收入达到4.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同比增长近14%,位居全球第二。

总体来看,香港的保险市场规模较大,但内地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二、产品种类:香港多元化,内地规范化香港的保险产品种类较为多元化,尤其是投资型保险和医疗保险市场规模较大。

其中,投资型保险产品多样性较高,包括万能保险、单价值连结保险、指数连结保险、对冲基金连结保险等。

内地的保险市场主要以传统的寿险和非寿险为主,产品种类相对较少。

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内地的保险产品越来越多元化。

短期健康险、重疾险、少儿险等保险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大众追捧。

总体来看,香港的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元化,而内地的保险市场规范化程度较高。

随着内地监管力度的加强和政策的推动,内地保险市场也将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三、监管制度:香港独立自主,内地提供严格监管香港的保险业监管制度独立自主,由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负责监管。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定期公布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监管新政策,保障消费者利益。

香港的监管制度较为开明,并与国际接轨。

内地的保险业监管体系相对较为严格。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作为行业监管主体,建立了完善的监管制度,加强了保险公司的备付金管理、保险产品审核等监管措施,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总体来看,香港的保险业监管与国际接轨,独立自主;内地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保险行业的管理,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香港保险VS大陆保险(现金价值数据对比)

香港保险VS大陆保险(现金价值数据对比)

为什么大陆人赴香港买保险高达727亿每年!——深度解析历史悠久:香港保险公司多成立100年以上,且为全球顶级、知名公司。

公司非常安全:全世界监管最严格;平均偿付能力都在200%以上。

投保有保障:所有购买香港保险的承保的客户,都受到香港法律保护。

性价比相当高:相同年龄、同等保额,重疾险通常比内地保费便宜30%左右。

投资回报高:分红保险平均年复利高出内地2%,重疾险兼具分红储蓄功能。

保单条款相对更人性化:香港保险只有一条免责条款:1年~2年内自杀不赔,退还保费;内地公司不赔事项多:酒后醉驾、刑事、犯罪、地震、自然灾害等等。

香港的医疗和重疾保险是全球通用,保障范围更广泛。

美元保单,全球最大储备货币(美元占比超过60%,人民币占比1.5%),更抗通货膨胀;离岸资产,隐秘性好,子女未来留学移民提前储备美元,不受外汇管制,资金自由进出香港。

香港为避税港,港险完全避税、避债。

案例分析1:重疾险对比(如下表)案例2:分红险对比(如下表):现金价值最多是内地保险的7倍多。

保费:6.65万/年,受保人:0岁宝宝,缴费期5年,货币人民币(万)保险公司香港友邦中国X安中国X平太X洋产品名称充裕未来2玺越人生少儿版卓越至尊聚宝盆总保费33.2533.2533.2533.25第10年38.934.83931.8第20年80.561.158.956第30年15195.489.393.2第40年291149136146第50年470233208228第60年941364319356第70年1929571491553第80年3926894755861第90年7791140211631337第100年15450219617932077。

大陆保险与香港保险的区别ppt

大陆保险与香港保险的区别ppt

CHINA 恶性肿瘤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 性病变(保额20%)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非开胸手术,保额
20%) 心脏瓣膜手术
主动脉手术
备注
腦腫瘤擴散(轉移性腦腫瘤),在其原发部位或 脑转移部位,一经诊断恶性肿瘤,即可赔付,一 般无需分开描述。
1、HK对原位癌有限制,许多原位癌(如胃肠道) 不包括。我们不仅未对原位癌有限制,还包括另 外4种早期癌症。 2、HK是共用保额,我们独立保额。
数据显示,该月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为2234亿 元人民币,稍低于6月的2414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的大幅升值,精明的香港人即把大量港元存款兑 换成人民币存款,除了赚取升值空间,同时也赚取利息, 造就了一批致富了的“渡边太太”。
| 24
人民币在台业务开启
| 25
2月6日宝岛台湾开启了人 民币存、放款与汇款等人 民币在台业务。
第二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
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 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对美 元汇率大幅上升。
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只2010年6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对美元 汇率基本保持在1:6.8左右。
注:上述产品的保险责任以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为准。
|4
|5
结论是:如果内地客户与香港保险公司因 保险赔偿出现纠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居 不予受理。
内部资料,仅供保险营销员培训使用
……惟投保人必须为香港居民。由于 阁下 并非香港居民,因此基于职权范围所限, 本局抱歉未能进一步跟进阁下的投诉。
注:上述产品的保险责任以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为准。
由于两岸经贸往来及人民币升值可期,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手中持有人民币。 此前这些人民币只能放在家里或放在银行的保险箱里,不能存到岛内银行的户头上。 现在开办人民币存款或理财产品后,人民币存款利率较高,台湾民众就多一项较高 回报的理财产品,可以利率与汇率兼顾两头赚。

中国内地与香港医疗保险市场对比分析

中国内地与香港医疗保险市场对比分析

中国内地与香港医疗保险市场对比分析中国内地和香港是两个经济体量巨大的地区,两地在医疗保险市场存在着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对两地医疗保险市场进行对比分析。

一、医疗市场基本情况中国内地医疗市场规模庞大,而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较为滞后。

医疗服务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存在差距,部分地区的医疗资源过度分布等问题。

香港拥有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医疗保险、医院补贴、医保基金等政策,保障了香港市民的健康。

香港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较高,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二、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中国内地的医疗保险分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涵盖基本医疗、大病医保、门诊慢性病医疗等方面。

但是其保障对象和保障范围并不完全覆盖所有人,且部分地区保障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

香港的医疗保险包括公立医院收费、私人医院、医疗补贴、养老补贴等。

其中公立医院收费较为低廉,但是因为资源有限,排队等候情况较为普遍。

私人医院收费较高,服务质量较高。

医疗补贴和养老补贴则是对特定人群的一定补助。

三、医疗保险费率中国内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率分为基本医疗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和大病医疗保险费,总体费率较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则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保费较低。

香港公立医院的收费较低,医疗保险费率也相对较低。

但是在私立医院看病需要支付较高的医疗保险费用。

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中国内地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居民个人和政府共同负担,保障金来源于参保人员的个人存款和集体资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则由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农民个人缴纳保费。

香港的医疗保险由政府和市民共同投入,市民个人缴纳一定的医疗保险费用。

同时,政府还会为需要的市民提供相应的医疗和养老补贴。

结论:总体而言,中国内地的医疗保险市场相对较为落后,保险产品覆盖面比较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而香港的医疗保险市场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保障体系,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较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香港私立医院的医疗保险费用较高,可能对部分市民造成负担。

中国内地与香港医疗保险市场对比分析

中国内地与香港医疗保险市场对比分析

中国内地与香港医疗保险市场对比分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在日益凸显。

中国内地和香港作为两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其医疗保险市场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国内地与香港医疗保险市场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异同点,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市场规模对比我们可以通过市场规模来比较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医疗保险市场。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内地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9年达到了约1.6万亿元人民币,而香港的医疗保险市场规模较小,大约为242亿港币。

可以看出,中国内地的医疗保险市场规模远远超过了香港,这与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医疗保险制度对比中国内地和香港在医疗保险制度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内地,医疗保险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两种类型,其中基本医疗保险由政府主导,商业医疗保险则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

而在香港,医疗保险主要依靠市场化运作,居民可以购买由保险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产品,也可以选择加入政府主导的医疗援助计划。

相比之下,中国内地的医疗保险制度更加倚重于政府的介入,而香港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

三、保障范围对比在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上,中国内地和香港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内地的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保障范围相对较窄,通常只包括基本的医疗费用和住院费用。

而香港的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较广,不仅包括基本的医疗费用和住院费用,还包括门诊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等,保障更加全面。

香港的保险产品还涵盖了更多的特色附加服务,如海外就医、私人医疗服务等,相对而言更加个性化。

四、保险市场开放程度对比在医疗保险市场的开放程度上,香港明显优于中国内地。

香港的医疗保险市场对外资的开放程度较高,吸引了众多国际保险公司进入,形成了相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

而中国内地的医疗保险市场对外资的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主要由国内的保险公司主导,竞争相对较为有限。

这也导致了香港的医疗保险产品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而中国内地的医疗保险产品相对较为单一。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异同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异同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异同境外保险为什么会便宜这么多?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香港是全世界安全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发案率之低排名世界前列。

香港医疗制度健全,也为其加分不少。

因此,世界再保公司对香港的评级非常高,基础保障费率非常便宜。

而中国的安全指数和医疗制度,大家都很清楚,费率当然会高。

为什么国内保险公司说香港保诚保险或其他境外保险不靠谱?就像A药厂的医药代表说B药厂的药不好,国产药的医药代表说进口药不好,进口药的医药代表说国产药不好一样。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屁股决定脑袋。

所以,才需要医生来判断需要用哪种药,对吗?为何香港保诚保险性价比上优于国内保单?1、监管环境不同国内的保监会喜欢“大包大揽”,而香港的保险监管机构是“抓大放小”,只管两件事情:一是诚信、合法经营;二是偿付能力。

在香港,由于监管机构的抓大放小,保险公司往往更有活力,盈利能力远远强于国内保险公司,因此产品设计更为个性化。

国内的保监会管什么呢?保险公司计算费率的依据,也被列入监管范围;甚至连险种的分类都要按照保监的条条框框来设置。

前段时间,很多客户朋友说,国内找不到单卖的重疾险。

事实上,并非找不到,在许多06、07年之后成立的健康险公司大都有此类产品。

关于重疾险单不单卖,这儿还有一个让业界很无奈的典故。

在国外,大多数单卖的重疾险,自然而然包括死亡责任(即寿险保障),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重疾险一般较贵,会消耗投保人较多的财务资源,如果受保人因非重疾原因死亡,而得不到理赔,显然是不人性化的。

所以,在中国引入重疾险时,也是这样考虑的。

但是,中国保监看到这样的产品申报,批复是:含有寿险责任,就应该分到寿险;含有重疾责任,就要分到健康险。

你一个产品,即有寿险责任,又有健康险的责任,究竟怎么分类呢?无奈,业界不得不把一个产品分为两个产品:主约为寿险或一个两全保险(死了也赔,没死到一定期限把保额返还);而附约是一个重疾险。

主约和附约不可拆分,不可单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Case StudyDraft 保险案例分析及大陆与香港保险差异分析Glossary of Terms and Abbreviations1The amount of indemnity--CASE491 2Insurable Interest---CASE517 3延展讨论-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12Section1The amount of indemnity--CASE49Draft The insured's private car was seriously damaged at a traffic accident.The insurer's loss adjuster declared it to be beyond economic repairs and indicated that the pre-accident market value of the car was in the range of HK$155,000to HK$160,000.The insured disagreed with the assessment from the insurer's side and produced different estimations of the value of the damaged car by another loss adjuster and a car dealer which disclosed that the pre-accident market value of the car was approximately HK$180,000.The Complaints Panel weighed all conflicting evidence and finally requested the insurer to increase the settlement to HK$180,000.Case 49Section 1–The amount of indemnity --CASE 49Draft Section1–The amount of indemnity--CASE49保险赔偿金额赔偿金额定义:根据赔偿原则规定,保险公司赔偿予保单持有人的责任只限于投保人所损失财物之市值,因此,若投保人财务之价值于损失时因某种原因而贬值,保险公司只根据“赔偿基础”支付保单持有人财务之折旧价值。

Draft Section1–The amount of indemnity--CASE49案例分析---保险赔偿金额投保人汽车严重损毁----视汽车发生“全损”保险公司理赔师指定该车辆市值:15.5万—16.0万港币另外理赔师和车辆代理估价:18.0万港币Draft Section1–The amount of indemnity--CASE49案例分析----保险赔偿金额分析得出,投保人投保金额和汽车市值是关键,存在几种情况:1.如果投保人投保金额<汽车市值,一旦发生全损,保险公司根据投保金额进行赔付;2.如果投保人投保金额=汽车市值,一旦发生全损,保险公司根据汽车市值(投保金额)赔付给投保人;3.如果投保人投保金额>汽车市值,一旦发生全损,保险公司根据汽车市值赔付给投保人。

Draft Section1–The amount of indemnity--CASE49案例分析---保险赔偿金额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我们认为投保人在投保时所设定的金额就是保险公司理赔师所设定的车辆意外前的市值,既15.5万—16万,因此保险金额就是以上数值,那么汽车发生全损后,汽车市值发生贬值如果低于投保金额,则保险公司会按照汽车市值进行赔偿,汽车市值如果高于投保金额,则保险公司会按照投保金额15.5万—16万进行赔偿。

因此在案例中,投保人要求保险公司增加赔偿额到18万港币,是不合理的。

备注:如果在为车辆购买保险时,投保人觉得保险公司所设定的保险金额明显低于汽车市值,那么投保人可以选择别家保险公司进行投保,或是叫第三方公正机构开出评估证书来确保投保人的投保利益。

Section2Insurable Interest---CASE51Draft Section2–Insurable Interest---CASE51Case51The insured's vehicle was found stolen.The loss adjuster's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 insured was only the registered owner of the vehicle,but not the actual beneficial owner.In fact,the vehicle was bought by the insured's friend,who was unable to obtain insurance coverage due to his involvement in an accident resulting in third party bodily injury which occurred two years ago.In order to assist him to obtain insurance coverage,the vehicle was registered under the name of the insured.The insurer considered that the insured had no insurable interest on the vehicle.It refused to honour the theft claim and was of the view that the insurance contract should be void ab initio. Though the Complaints Panel considered that the insured,being the registered owner of the vehicle, would have an insurable interest on the vehicle,it fully appreciated the fact that the insurer would almost definitely have declined the policy application from the real owner and user of the vehicle.In view of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azard associated with the insured and the real beneficial owner of the vehicle,the Complaints Panel concluded that there was a material misrepresentation. The Complaints Panel thus supported the insurer to decline the claim.Draft Section2–Insurable Interest---CASE51案例分析----可保利益可保利益(Insurable Interest):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得因保险标的损坏(或丧失)或因责任的产生而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因保险标的的安全或免于责任而受益。

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存在上述经济上的利害关系,则具有可保利益。

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没有这种经济上的利害关系,则对保险标的没有可保利益。

可保利益具备的两个条件:A.可保利益应当是一种经济利益B.可保利益应当是法律上或衡平法上的利益*引自百度Draft Section2–Insurable Interest---CASE51案例分析----可保利益汽车被盗被保人是登记车主,而非真正的收益车主车主由于两年前发生一宗车祸导致无法取得保险保障被保人协助车主购买保险Draft Section2–Insurable Interest---CASE51案例分析----可保利益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我们分析认为被保人与被保车辆没有可保利益,认同保险公司所做出的拒绝赔偿的决定,原因如下:1.被保人与投保车辆并无经济利益关系,车辆是被保人的朋友,也既是车主购买的,而被保人并没有花费任何费用来支付车款,因此被保人对该辆车没有经济利益;2.如果该辆车是被保人长期向朋友租借的,或长期占有,被保人对车辆有安全保护责任,或是与朋友有车辆租赁合同,这样被保人对该车辆就有可保经济利益,那保险公司就应该赔偿给被保人,但从案例来看,并非此种情况,因此还是界定保险公司无需赔偿。

Section3延展讨论-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Draft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区别Section 3–延展讨论-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香港保险保费率低保额高保证金回报较高免缴遗产税医疗保障全面危急保障项目多离岸投资理赔规范化行业监管严谨Draft 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区别Section3–延展讨论-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香港保险内地保险•严进宽出;•香港保险针对全球市场,小小的香港目前有100多家保险公司;•保费相对于内地保险同类产品,约60%-70%•理赔速度3-10个工作日•重疾险保障范围较广,其中部分产品已经包含了早期疾病•保险销售人员素质普遍较高,保险的成交是被保险人真实意识到自身的需要而缴纳;•购买较为麻烦,需要本人到香港进行签单缴纳保费,以后逐年保费可以在香港银行开户进行扣缴•宽进严出;•内地保险仅针对国内市场;•保费相对较贵•理赔•重疾险保障范围相对较少•保险销售人员普遍没有那么高,很多保险的成交是因为亲戚、朋友关系帮忙;•购买较为简易,内地很多地区都可以方便签单购买Draft购买香港大额保单与购买房产投资回报率对比Section 3–延展讨论-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1000.00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20312032203320342035203620372038203920402041204220432044204520462047204820492050205120522053205420552056205720582059206020612062206320642065房价+房租保额房价保单价值保单价值扣除融资成本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