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中成长》精品教案2

合集下载

在社会中成长 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 教案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知识目标】1.知道人的成长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了解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具体要求或做法。

【能力目标】1.提高对个人成长的认识能力。

2.主动投身社会,自觉亲近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社会化的认识,热爱社会。

2.养成亲社会行为,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重点】1.社会的作用。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义、做法。

【难点】1.理解什么是社会化及表现。

2.对亲社会具体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讲新课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一位中学生暑期走进敬老院的感想》暑假里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敬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刚刚走进敬老院,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这时,我们便找到了一位清洁工人,说明我们的来意后,他便笑了起来,连连夸我们有爱心,然后就匆匆的领着我们来到了老人们生活的地方,而且还将我们领进了一位他最熟悉的老奶奶的房间中。

刚进房间,我们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那是一股花香,一股桂花的清香。

随后,清洁工人又告诉我们,这位奶奶姓张,今年已经76岁高龄了。

看到老人后,我们便亲热地叫了她一声“张奶奶!”她也开心地应了一声。

张奶奶要我们坐下,还准备给我们倒茶,我们却异口同声说“不用了!”是啊!我们是来帮老人解忧的,而不是来为她添负担的。

然后,我们就和她聊天、谈心,直到我们要走的时候,她还依依不舍的抓住我们的手说:“你们以后一定还要再来哟!”嗯嗯嗯,我们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可能这句话并不只是针对她自己一个人,而是针对敬老院里的所有老人吧!我觉得这些最平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需要人们关注和关爱的人,往往这些人的生活总是空虚的,那是因为很少会有人去看她们,她们很寂寞!可能这些老人的孩子有些已经升官发财了,他们却忘记了还活在社会基层的那些父母,这些人真该好好反省了。

应该用心想想,如果自己老了也像这样的活,那该怎么办啊?这短短的暑假实践我碰过壁,受过累,流过汗,但是我却成长了。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教案名称:在社会中成长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3.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4.培养学生社会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社交技巧的培养;3.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社交交往的能力;3.帮助学生认识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2.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过程:活动一: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5分钟)1.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提出问题:个人成长中,社会对我们有何影响?2.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强调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介绍个人成功案例,如杰出人物、社会活动家等。

活动二:社交技巧的培养(30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和演示社交技巧的重要性,如面对陌生人的交往、与同伴的相处、与长辈的沟通等。

2.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不同社交场景下的交往技巧。

3.学生观摩和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活动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30分钟)1.学生观看有关社会公益活动的影片或演讲,了解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方案,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活动四:个人角色与责任(30分钟)1.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如学生、家庭成员、公民等。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整理出自己的观点和总结。

3.各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和交流,整合各小组观点,提出共同的结论。

活动五:总结和反思(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整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2.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标题:在社会中成长教案一、教案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在社会中成长的过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社会中成长不仅仅强调个体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着重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社会价值观。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列的活动和讨论,引导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中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环节一:社会中成长的意义活动安排:1. 通过图片和简短的视频展示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社会中成长的场景。

2. 引导学生讨论社会中成长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社会中成长的经历和感受。

环节二:参与社会活动活动安排:1.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可以参与的社会活动,并讨论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学校附近的公益机构,让学生亲身参与志愿者活动。

3. 结合社会活动的经验,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环节三:人际交往和合作活动安排:1. 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和合作的重要性。

2.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任务。

3. 引导学生总结合作的经验,讨论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关系和解决冲突。

环节四:正确的价值观活动安排:1.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他们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并解释其重要性。

2. 结合社会现象和事件,让学生讨论正确的价值观如何指导人们的行为。

3. 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四、教学评估1. 考察学生对社会中成长意义的理解,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估。

2. 考察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思,以志愿者活动报告的形式进行评估。

3.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任务中的表现和总结,以小组讨论和教师的观察评估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在社会中成长教案与教学反思精品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在社会中成长教案与教学反思精品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知道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能够通过形式多样的亲社会行为不断的塑造自己和完善自己。

3.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教学重难点1、养成亲社会行为、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引导学生亲近社会,服务和奉献社会,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问题合作探究式教学,讲授法教学准备师:搜集资料,完成课件制作。

生:完成书本预习和相关内容的填写。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羊孩”拴拴与羊为伴6年多照片)因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而年迈的奶奶又无力照顾,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贫穷的小山村王家河村,一名“哑童”常年被用绳子拴在树上,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作伴的是一只山羊。

期间,孩子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就连“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语也不会说。

想一想:为什么6岁的孩子还不会喊爸爸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活动一:情景探究(多媒体展示《狼孩的故事》)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提示: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

活动二:探究人的社会化过程(多媒体展示图片)1.这几幅图片,分别展现了什么内容?提示:图1是母亲抚育子女,教子女学习知识;图2是同学在一起玩乐,感受集体的温暖;图3是老师在教学;图4是学生在参加社会劳动。

这四幅图片展现了我们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

2.想一想这些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提示:有助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二)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活动三:探究社会生活(多媒体展示图片)设计意图:以食物和图书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代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社会经验,对自己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生活用品来源进行探讨,以证明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第一章:了解社会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念。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社会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

教师讲解:社会环境的概念、分类及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二章:家庭与个人成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家庭与个人成长的认识。

教师讲解: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家庭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学校与个人成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学校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学校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学校与个人成长的认识。

教师讲解:学校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学校环境的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学校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四章:朋友圈与个人成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朋友圈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朋友圈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朋友圈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朋友圈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朋友圈与个人成长的认识。

教师讲解:朋友圈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朋友圈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社会事件与个人成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5.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学生对社会事件与个人成长的认识。

教师讲解: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作用、社会事件的影响。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了解社会事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第六章:社会规范与个人成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规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社会中成长》设计2

《在社会中成长》设计2

《在社会中成长(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了解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什么是社会生活,能够体会个人的成长在社会中的变化,我们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我们是社会中的一份子,要努力建设好新社会。

【课时准备】1课时【教学重点】在社会中成长。

【教学难点】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情境导入,引人入胜,给人一种自然得体的感觉。

)听听下面这个故事,思考你是否有和晓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师:八年级学生晓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教室小学生书法和国画。

一个暑假下来,晓东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

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

晓东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大大提升。

听了晓东的故事你有那些想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在社会中成长》。

(出示课题)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参与,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新课讲授活动一:1.通过名人名言了解社会课堂。

出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一个人若不和其他人一道组成社会,则无法获得精神、道德、物质上的生存。

——勒鲁社会的繁荣是指幸福的人,自由的公民,强大的国家。

——雨果你一走进社会,就该把你心灵的钥匙拔下放进口袋里。

如果谁忘了把心灵之钥匙拔下谁就是瓜。

——歌德讲解: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教案名称:在社会中成长教案目标:1.了解社会的定义和作用;2.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3.培养自尊和自信心;4.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互关心。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知道什么是社会吗?社会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你认为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有什么责任?步骤二:讨论社会的定义和作用以小组或整个班级进行讨论,分享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交流、合作和互助。

同时,社会也为人们提供了资源和服务。

步骤三: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身边的人,认识不同职业和角色的人都对社会有什么贡献。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无论是学生、家庭成员还是社区成员。

步骤四:培养自尊和自信心通过互动游戏或小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才华,理解每个人的价值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成就,树立自尊和自信心。

步骤五: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互关心进行小组合作游戏或项目,鼓励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和支持。

通过分享和互助,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相互关心的能力。

同时,教导学生在社会中帮助他人是一种善行,能够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回顾教学过程,总结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教学资源:- 社会角色卡片(包括学生、家庭成员、社区成员等不同角色)- 游戏或合作项目的材料评估方法: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对社会角色和责任的理解程度。

此外,可要求学生书写一篇关于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的反思文章。

拓展活动:让学生采访社区中的不同职业人员,了解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项目,体验社会服务的重要性。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教案:在社会中成长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单元:走进社会学科:生活课标要求:1.1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1.2 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社会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料,同时社会也能促进个人进步。

学生通过研究,在理解研究目标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

因为社会这面大镜子既可以照出每个人的长处、优点,也可以照出每个人的短处、缺点,为今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

知识目标:了解与是社会中的一员,知道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生活,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到生活之中。

重点: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___和他的伙伴们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

一个暑假下来,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___姐姐”“墨哥哥”。

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

___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升。

学生活动:看材料,思考问题,并与同学互动交流。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运用自己的经验,分享同龄人的故事,结合学生的分享进行小结。

讲授新课: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出示图片情景(四副图片),结合图片,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案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研学活动,为自己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社会中成长精品教案2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5.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①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②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6.知识总结:为什么要参与社会、融入社会?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一生中要经历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社会交往中建立了各种社会关系,进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布置作业必做

练习册1页1—5,2页9—11
选做

练习册2页12—14
板书设计
教学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