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固含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增湿强剂的制备及其分析

表 1 不同改性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改性剂
固含量(%) 稳定性(d) 湿/干(%)
未改性 甲醇 尿素 尿醛预聚体
42.52 36.81 46.39 50.51
<2 >180 <60 >180
17.50 23.47 22.16 30.12
由表 1可知:与未改性和其它改 性剂改性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相比, 用尿醛预聚体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进行改性,得到的树脂固含量高、稳 定性好、对纸张的抗湿 / 干拉强度 提高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尿醛预聚 体中含有杂环结构,在弱碱性条件 下可以稳定存在,而在酸性条件下 又可部分扩链并和纸纤维上的 -OH、-COOH 等阴离子基团发生反 应,使聚合物自身在纤维表面及聚 合物和纤维之间形成水不溶性三维 交联网络结构,从而增强纸张的强
化的 pH=9.0~10.0 比较合适[5]。为 快,树脂的聚合度也随之增大,当反
了加强氨基树脂对纸张的增强效果, 应温度过高时,缩聚反应速度太快,
必须使聚合物分子量相对适宜,采 导致聚合度迅速增大,反应时间缩
取在弱酸性(pH=6.0~7.0)条件下 短,往往发生凝胶。相反,如果温度
低温反应的方法,可相对增大聚合 过低,反应速度缓慢,聚合度过小,
关系见表 2.ຫໍສະໝຸດ 当 pH=7.5~9.5 时,温度控制在
表 2 羟甲基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F/M(摩尔比) 2:1 2.5:1 3:1 3.5:1 3.5:1
形成羟甲基数(个) 1.9 2.31 2.85 2.95 3.32
溶解性
差 差 溶于水 溶于水 溶于水
稳定性(d)
1/6 1/2 >30 20
15
表 3 不同浆种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浆 种 木浆 草浆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_杨惊

笔者近年来实践证明减少游离甲醛含量的主要 方法有 :使用低氧化能力的有机物 ,如甲酸 、过氧化氢 能使甲醛氧化成 CO2 和水 ;在树脂制备过程中加入硼 砂 、丙二醇 、亚硫酸氢钠等甲醛中和剂 ,并且使用减压 蒸馏[9] 。提高产品固含量的主要方法有 :在制备过程 中 ,尽量少引入水或过量溶剂到树脂中 ,如调酸时使 用具有缓冲能力的有机酸 ,常用冰乙酸 ;调碱时使用 浓度稍大的碱溶液 ,常用 20 %~30 %的氢氧化钠溶 液 ;减压蒸馏除去多余的溶剂如甲醇 、丁醇等 ;使用多 聚甲醛与三聚氰胺反应等[10] 。
聚氰胺反应[1] 、使用减压蒸馏等方法提高固含量 ; ④
加入阳离子化试剂 (如甲基二乙醇胺 、硫酸二甲酯) 得
到阳离子的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MF 树脂及其衍
生物由于独特的反应活性 ,通过不同的工艺过程 ,得
出的产品性能差别很大 ,但它们都可以在不同的工业
中找到合适的用途 。
2 在皮革工业的应用
2. 1 应用原理及性能特点 在皮革工业中 ,三聚氰胺树脂是常用的预鞣 、复
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上具有良好的助染性加脂性自分散性等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三聚氰胺双氰胺单独或混合与甲醛缩合制备三聚氰胺树脂鞣剂并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改性已经开发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皮化材料如双氰胺复鞣剂rs三聚氰胺树脂鞣剂rnstale公司的里纳坦系列选择填充性复鞣剂basf用作湿增强剂抗水剂的原理及性能特点由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内含有羟甲基能在纤维束间形成醚化结构这种不同分子间的交联而产生抗水性使纸页取得增湿强度效果故在造纸工业中主要作湿增强剂抗水剂
实验十(选做)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精)

取101.40g甲醛水溶液(37%),0.25g乌洛托品于250mL四
颈瓶中,搅拌至溶解,加入63.0g三聚氰胺,搅拌5min后加 热到80℃,在75~80℃(最好在75℃,一定要低于80℃)反应 约1h后,测定沉淀比,沉淀比为2:2时,加入0.3g三乙醇胺, 搅拌均匀,呈无色透明状液体,停止加热。 沉淀比的测定:精确取2mL样品,冷至20℃,在搅拌下 滴加2mL的去离子水,当样品变微浑浊时即达沉淀比2:2 。
高 分 子 化 学 实 验
4
University of Jinan
四、实验步骤
2. 浸渍干燥 将所得溶液倾于培养皿中,用滤纸浸渍1min,分张进行 并保证浸匀、浸透树脂,用镊子取出滤纸,使过剩树脂滴
掉后,用夹子固定在拉直绳子上干燥至既不沾手也不脆折。
约需浸渍15张滤纸。 3. 层压
将浸好干燥的纸张叠整齐,置于预涂硅油的铝合金板
三聚氰胺乌洛托品六次甲基四胺甲醛水溶液三乙醇胺university合成树脂取10140g甲醛水溶液37025g乌洛托品于250ml四颈瓶中搅拌至溶解加入630g三聚氰胺搅拌5min后加热到80在7580最好在75一定要低于80反应约1h后测定沉淀比沉淀比为2
University of Jinan
选 做 实 验
高 分 子 化 学 实 验
2
University of Jinan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四口瓶,电动 搅拌器,温度计,恒 温水浴,油压机 试剂:三聚氰胺,乌 洛托品(六次甲基四 胺),甲醛水溶液, 三乙醇胺
高 分 子 化 学 实 验
3
University of Jinan
四、实验步骤
1. 合成树脂
上,在油压机上135℃、4~10MPa加热加压15min,打开 压机,趁热取出样品,可制得透明层压塑料板。
实验1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层压板制备

NHCH2-N
H2O
CH2OH
三聚氰胺一甲醛树脂吸水性较低,耐热性高,在潮湿情况下,仍有良好的电气性能,
-1-
常用于制造一些质量要求较高的日用品和电气绝缘元件。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三聚氰胺(C.P)、乌洛托品(C.P)、甲醛水溶液(37%)(A.R)、三乙醇胺(C.P).6x30cm 滤纸 2 张。
T2 − T1
(11)
-7-
另外,已知 60oC 时苯乙烯的密度为 0.869g/ml,由此可以求得在此温度范围内苯乙烯单
体的密度。
对于聚苯乙烯,在 50oC~70oC 温度范围内,其密度变化很小,约为 1.0563g/cm3。
(2)聚合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已 知 : ρ M ,T 为 苯 乙 烯 单 体 在 温 度 T 时 的 密 度 , 聚 苯 乙 烯 在 该 温 度 下 的 密 度 为 ρ P,T = ρP = 1.0563g / cm3 ; h0 = 膨胀计毛细管中液柱的高度; A = 毛细管单体长度的
NH2
C NN
H2N C
NH2
N
3 CH2O
NHCH2OH
C NN
HOCH2HN C
NHCH2OH
N
这些缩合物是以三聚氰胺的三羟甲基化合物为主,在 PH 值为 8--9 时,特别稳定。进 一步缩合(如:N 一羟甲基和 NH 一基团的失水)成为微溶并最后变成不溶的交联产物。 如:
NHCH2OH HOCH2NH
-9-
附录:本次实验所用膨胀计的编号,及其特征常数: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层压板的制备

中含有三个活泼氨基,所以随两种原料摩尔比的 不同,生成不同数目的N-羟甲基取代物。按理 论计算,1摩尔M可与多至 6摩尔F作用,生成六 个羟甲基的取代物。但工业上一般采用F/M=2~ 3,以避免最终产物中含有过多的亚甲基醚键。合 成反应如下:
• 根据不同的反应情况得到不同分子量的树脂,从用作织物 浆料的水溶性树脂和难溶于水的可作模塑粉用的树脂,以 至不溶、不熔的固化树脂。上述体系当 F/M的摩尔比增大 ,温度上升,pH值下降时,则反应速率增快,而pH值的 变化对反应速率影响尤甚。 由上述反应制得的树脂溶液贮存期很短,在数天内即形成 凝胶,所以工业上常用喷雾干燥法制成粉状固体,隔绝空 气以延长其贮存期。MF树脂加热至130~150℃即可固化 ,成为网状结构的不溶、不熔固体。加入少量酸催化剂, 则可提高其固化速率。MF树脂不能在室温固化,在低于 50℃时即使采用强酸催化剂,固化仍非常慢,与脲醛树脂 可在室温下固化不同。
NH2 C NN CC H2N N NH2
3HCHO OH-
NHCH2OH
C
3HCHO
NN
N(CH2OH)2 C NN
C HOH2CHN
N
C NHCH2OH
OH-
C (HOH2C)2N
N
C N(CH2OH)2
• (二)实验配方
• 三聚氰胺 • 甲醛水溶液(36%) • 乌洛托品 • 三乙醇胺
31.4950g 50ml 0.1211g 4滴
• (三)应用
涂料
三聚氰胺在丙烯酸系、醇酸系、环氧系涂料中作交联剂。用丁醇、甲 醇醚化后,作为高级热固性涂料、固体粉末涂料的胶联剂、可制作金 属涂料和车辆、电器、家具用高档氨基树脂装饰漆。该漆具有色泽光 亮、附着力强、硬度高、耐老化、耐腐蚀的特点 。
实验十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

实验十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实验目的:通过合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了解其合成原理及应用。
实验原理:三聚氰胺是一种含有三个脲基的有机化合物,与甲醛反应后可以形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这种树脂具有硬度高、抗化学性好、阻燃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绝缘材料以及模具等领域。
实验器材与试剂:1.三聚氰胺2.甲醛3.硫酸4.强碱(如氢氧化钠溶液)5.实验仪器:玻璃棒、烧杯、加热板、电子天平、漏斗、滤纸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三聚氰胺称重,记录其质量。
2.将三聚氰胺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硫酸,搅拌均匀。
3.在一个容量较大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甲醛,并将其搅拌均匀。
4.将烧杯中的三聚氰胺和硫酸溶液慢慢倒入甲醛溶液中,同时搅拌均匀。
5.继续搅拌一段时间,直至出现黏稠的胶状物。
6.将胶状物取出,放置在滤纸上除去多余的液体。
7.将胶状物放在加热板上加热,使其变为固体。
8.取出固体样品,切为所需形状。
9.观察样品的性质及应用。
实验注意事项:1.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有害物质的直接接触。
2.操作中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切勿用手触摸化学试剂。
3.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彻底清洁干净,注意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合成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会形成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通过对样品进行外观、性质的观察,可以了解其合成效果。
应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具有很广泛的应用领域1.涂料: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可以用作涂料的重要成分,增强涂料的硬度和抗化学性能。
2.胶粘剂:树脂的黏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胶粘剂,用于粘接不同材料。
3.绝缘材料:该树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用于电气绝缘材料的制备。
4.模具: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可用于制作耐磨模具。
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合成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并了解到了其合成原理及应用。
这种树脂具有硬度高、抗化学性好、阻燃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绝缘材料以及模具等领域。
推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方案设计

推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方案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331型)一、项目概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331型)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和耐候性,广泛应用于木材制品、家具、装饰板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条生产规模适宜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生产线,通过技术工艺的研究、设备选型、财务概算和厂区规划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提供一个标准的方案设计。
二、技术工艺1.原料准备:三聚氰胺、甲醛、催化剂等原料的采购、储存和准备工作。
2.反应过程:将三聚氰胺与甲醛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得到混合物。
3.净化处理:对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杂质,提高产品质量。
4.干燥成型:将净化后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处理,通过成型设备将其成型为固体产品。
5.产品包装:对成型的固体产品进行包装和标识,以便销售和使用。
三、设备选型根据生产规模和产品需求,选定适合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设备,包括反应釜、净化设备、干燥设备和成型设备等,在选型过程中要考虑设备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并与供应商进行合作洽谈。
四、财务概算1.投资估计:根据设备选型和厂区规划,进行投资估算,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厂房建设费用、原料库存费用、运营资金等方面的支出。
2.成本估算:根据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估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工成本、能源消耗、原料消耗等方面的费用。
3.销售收入估算: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估算销售收入。
4.利润分析:根据投资估算、成本估算和销售收入估算,进行利润分析,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回报周期。
五、厂区规划1.厂房建设:根据生产规模和设备选型,确定厂房的建设规模、结构和布局,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环境保护:根据国家环保政策和要求,设计厂区的环保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车间布局:合理规划生产线的布局,方便原料供应、产品流动和人员操作。
4.设备安装:根据设备选型和厂区规划,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醚化工艺研究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醚化工艺研究一、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醚化原理在醚化反应中,醇类化合物可以是一元醇、二元醇或多元醇。
常用的醇类化合物包括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
不同的醇类化合物会对树脂的性能和应用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醚化工艺的研究方法和步骤1.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醇类化合物,并进行表征分析,包括峰值温度、分子量、纯度等。
2.反应条件研究: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摩尔比等条件,探究醚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可以采用单因素实验或正交实验设计进行研究。
3.反应机理探究: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分析方法,研究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和反应物质的结构变化,从而揭示醚化反应的机理。
4.树脂性能测试:对醚化后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进行性能测试,包括耐热性、耐候性、强度等。
可以使用热重分析、动态力学分析、拉伸试验等手段进行测试。
5.应用评价:根据树脂的性能,对其在胶粘剂、涂料、封装材料等领域的应用进行评价,包括粘接强度、耐化学性、封装效果等。
三、醚化工艺研究的意义和应用前景醚化可以改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1.改善树脂的耐热性:醚化可以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2.提高树脂的耐候性:醚化可以增加树脂的抗紫外线能力,延长树脂的使用寿命。
3.扩展树脂的应用领域:醚化后的树脂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用于高温胶粘剂、防水涂料、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
4.降低树脂的毒性:醚化反应可以减少甲醛这一有害物质的释放,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综上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醚化工艺研究对于提高树脂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醚化工艺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5 甲醇用量对贮存稳定、增 湿强性的影响
n ( M ) Bn ( CH3OH) 贮存时间/ d 湿强度/ %
1B3 4
291 45
1B4 45 27182
1B5 > 180 23155
1B6 > 180 201 15
注 n( M) B n( CH3OH) 为三聚氰胺与甲醇物质的量的比
1B7 60 171 50
从表 2 还可看出, 随着甲醛质量分数从 37% 增加 到 60% 时, 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从 212% 缓慢增加至 215% ; 当甲醛质量分数继续增加到 94% 时, 树脂中游 离甲醛含量很快增加到 612% 。这是由于甲醛质量分 数增大, 少量多聚甲醛并未完全溶解反应, 导致产物体 系中游离甲醛含量增高。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越高, 对环境以及工人的健康危害越大。因此本研究最终选 用甲醛质量分数为 60% 。
表 2 多聚甲醛用量 对改性 MF 的影响
甲醛质量分数/ % 树脂固含量/ % 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 %
37 50 60 70 80 94 421 2 5115 581 5 6115 621 7 6410 21 2 214 21 5 413 51 1 61 2
树脂黏度/ mPa#s- 1
911 5 1121 0 12715 1841 0 25615 31510
表 4 酸性缩聚 pH 值对改性 MF 稳定性的影响
酸性缩聚 pH 值
41 0
510
610
61 5
71 0
MF 黏度/ mPa#s 浊点时间/ min
凝胶 3851 0 2221 0 1271 5 841 5
12
23
48
65
123
注 酸性缩聚时间应略短于浊点时间, 否则改性 MF 已不能水分散
21113 甲醇用量的影响 本研究是以甲醇和水为介质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和
211 制备实验 21111 多聚甲醛用量的影响
多聚甲醛可以代替或部分代替用于改性 MF 制备 的含水量较大的甲醛溶液, 从而可以提高树脂的固含 量。
从表 2 可以看出, 固定其他条件, 进行多聚甲醛用 量的单因素实验时, 随着甲醛质量分数从 37% 增加到 60% 时, 树脂固含量从 4212% 迅速增加到 5815% ; 当 甲醛质量分数继续增加到 94% 时, 树脂固含量可缓慢 增加至 6410% , 但此时树脂黏度已从 12715mPa#s 增加 到 31510mPa#s。树脂分子质量增大或分子部分交联, 导致在贮存或运输时容易变成网状结构大分子, 影响 其稳定性。
21213 Al2( SO4) 3 用量对纸张增湿强性能的影响 从图 3 可知, 纸张湿强度随 Al2( SO4) 3 用量的增加
而增大, 且 Al2( SO4) 3 用量增至 110% 以后, 对纸张湿 强度变化影响不大。这是由于少量 Al2 ( SO4 ) 3 起到中 和纤维素中带负电的杂质、减少湿强剂的损耗、起到助 留的作用。当 Al2( SO4) 3 过量时, 其所起的作用不大。 故本实验选用 110% 用量的 Al2( SO4) 3。
到 510 时, 纸纤维的负电荷增强 有利于与改性 MF 树 脂结合。但 pH 值> 710 并逐渐增大时, 带负电的 OH增加并中和了更多的树脂上的阳电荷, 致使树脂与纸 纤维的吸附沉积变差, 增湿强效果也逐渐变差。故浆 料 pH 值为 510 较适宜。
注 改性 MF 用量 41 0% , AlCl3 用量 11 0% 图 2 浆料 pH 值对湿增强度的影响
表 3 醚化缩聚时间对改性 MF 稳定性的影响
酸性缩聚时间/ min MF 稳定时间/ h( 60 e )
初缩体外观
0 15 30 45 60 75 90 31 4 615 1415 271 0 181 0 41 5 ) 白色 白色 透明 透明 透明
略黄 凝胶 混浊 微粒 澄清 澄清 澄清
( 2) 酸性缩聚 pH 值对改性 MF 稳定性的影响 羟甲基化后, 加入适量甲醇, 调节体系 pH 值至微 酸性, 此时预聚体缩聚和甲醇醚化同时进行。选用上 述讨论得到的酸性缩聚时间, 从表 4 可知, 随着 pH 值 减小, 体系最终黏度迅速增大, 这是由于体系 pH 值过 低, 预聚物缩聚反应快于甲醇醚化反应, 能较快到达浊 点, 故聚合物分子质量过大, 黏度增大, 导致体系不溶 于水, 甚至凝胶。若 pH 值过高, 甲醇醚化反应快于缩 聚反应, 聚合物要达到适合分子质量的时间( 以浊点时 间判断) 较长, 不利于生产。本研究确定 醚化缩聚的 pH 值为 615~ 710, 此时黏度、浊点时间均适中, 分别为 12715 mPa#s 和 65 min。
无色或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
581 5~ 65 915~ 1010 250~ 150 [ 110 产品室温半年内不凝胶、不沉淀 酸性介质中呈无 色透 明液体, 与水任 意比混溶, 相对 分子质 量较大 时与水 任意混溶
11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原料: 三聚氰胺, 工业级; 多聚甲醛、甲醛溶液、甲
醇、二乙醇胺, 均为化学纯。 仪器设备: NDJ- 4 旋转黏度计、Vector- 22 红外光度
113 性能指标测定 浊点的测定: 取 1 份树脂滴入 5 份饱和 NaCl2 水溶
液中, 当出现白色雾状则说明到达浊点。 固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 2 g 树脂于干燥盘中, 将其
置于 120 e 的恒温烘箱中 1 h, 计算固含量[ 5] 。 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按国 家标准 GB5544- 85 树
注 三聚氰胺与甲醛物质的量的比为 1B315
21112 醚化缩聚时各因素对 MF 稳定性的影响 羟甲基化后, 需要进行酸性缩聚, 这主要是为了使
改性 MF 初缩体醚化, 形成线型或支链型大分子, 同时 可封闭活性基团, 增加产品的稳定性。但如果反应过
度, 则 改性 MF 初 缩体可形成交联 网络, 导 致产品不 溶。这两个反应是同时进行、相互竞争的。故醚化缩
计、TS- 2000S 多 功能材 料试 验机、JJ- 2 组织 捣碎 匀浆 机、ZJQ1- B 纸张抄取机( D= 200 mm) 、MIT 耐折度测定 仪、YQ- ZB ) 1 电动纸板 耐破度测 定仪、ZQJ10 型纸张 多摆撕裂仪。 112 制备
在三口瓶中加入甲醛和多聚甲醛混合物及部分甲 醇, 开始搅拌并升温至 50 e , 用二乙醇胺调节体系 pH 值至 815~ 915。待溶液澄清后加入三聚氰胺, 升温至 75 e ~ 80 e 。待三聚氰胺溶解, 继续反应 40 min 后, 降
化、自身缩聚, 最后调碱降低树脂黏度制得水溶性好、固含量高的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湿强剂。应用实验结果表明, 在 最佳条件下制 备的
改性三聚氰甲醛树脂对漂白麦草浆有较好的增湿强作用, 并分析了该树脂对纸样耐破度、耐折度及撕裂度的影响。
关键词: 多聚甲醛; 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水溶性; 湿增强剂
中图分类号: TS727+ 1 1
聚对改性 MF 的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为了保护活性 羟基, 本研究以甲醇作为封端改性剂, 加入二乙醇胺作 为调碱剂和作为 MF 的增溶剂, 提高树脂稳定性。
在醚化缩聚过程中, 缩聚时间和 pH 值是这一步 控制的重点。因此, 本研究着重考察了缩聚时间和 pH 值对 MF 稳定性的影响。
( 1) 醚化缩聚时间对 MF 稳定性的影响 由表 3 可知, MF 树脂在 60 e 的稳定时间随缩聚 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当缩聚时间达到 90 min 时, 形成凝胶。这是由于醚化时间过短, 羟甲基三 聚氰胺在醇水溶液中析出, 从而导致溶液混浊不稳定; 同时由于醚化改性不充分, 活性基团较多, 易使产品在 贮存时发生凝胶。而醚化时间过长, MF 初缩体易形成 过大的分子, 容易发生凝胶, 本研究确定的较佳醚化缩 聚时间为 45 min。
1实验
温至 40 e , 加入适量甲醇( 醚化剂) 并用 反应 40~ 50 min, 并以浊点判 断终点, 使游离甲醛含量降至最低。最后进行碱性调 聚反应, 即得高固含量醚化 MF。
表 1 改性 MF 性能指标
外观 总固含量/ % pH 值 黏度/ mPa#s( 35% 水溶液) 游离甲醛含量/ % 稳定性 水分散性
中国 造纸学报
1 48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
Vol120,No. 2, 2005
高固含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杨 惊 李小瑞
( 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材料与设计研究所, 陕 西咸阳, 712081)
摘 要: 在甲醇溶液中, 用多聚甲醛部分代替甲醛溶液与三聚氰胺在碱性条 件下发生羟甲 基反应, 初缩体在 酸性条件下与甲 醇同时发生 醚
当改性 MF 酸性水溶液放置略显 微蓝色, 立即进 行抄纸。用 Al2( SO4) 3、H2SO4 调节湿浆料 pH 值, 加入 合成好的改性 MF, 搅拌均匀后在 ZBT 纸样抄片器上 抄纸, 按国家标准进行抗张强度、耐破强度、撕裂强度 等各项性能指标检测, 其中纸张湿强度用湿强度保留 率表示。
2 结果与讨论
212 应用实验 21211 改性 MF 用量对纸张增湿强度的影响
由图 1 可知, 随着 MF 用量的增加, 纸张的湿增强 度有先增后降的趋势, 且当改性 MF 为绝干浆的 410% 时, 纸张的湿强度增到 23155% , 而未改性 MF[ 7] 用量在 310% ~ 410% 时, 湿强度达到 29120% 。未改性 MF 的 湿强性好于 醚化改性 MF, 并 且未改性 MF 用量未到 410% 时, 增湿强效果最佳。这是由于改性剂甲醇封闭 了 MF 中的部分活性基团, 致使改性 MF 与纤维素形成 具有湿强作用的架桥结构减弱。但未改性 MF 的稳定 性差, 目前尚未达到工业化程度。
醚化缩聚反应的。甲醇作为醚化剂, 用来封闭过量的 活性羟基, 形成甲氧基, 增加改性 MF 的稳定性。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