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机械运动同课异构复习教案3
【精品】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同课异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 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 实验法、归纳法。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 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 科学之旅同课异构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同课异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同课异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同课异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科学之旅课题科学之旅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2、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问题。
4、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一、教材分析“科学之旅"相当于全套书的序言.教材从海边拾贝壳的孩子引入课题,寓意物理学习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充满乐趣和艰辛.本节由“有趣有用的物理”“怎样学习物理"两部分组成。
教材通过几个有趣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之后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说明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
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给出了学好物理的方法,并通过几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一开始就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二、学情分析学生刚从初一升到初二,处于青春的躁动期。
学生好奇心强、好表现,叛逆心也重.要充分利用好奇心强、好表现的特点,多表扬,多鼓励,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
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教学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运动的快慢(第1课时)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
(单位时 间的路程)
3、公式:v=s/t
解决刚才最后一个问题,得到:单位时间比路程
练习1,并指明研究问题所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4、单位及换算
m/s,km/h
来由:
单位的换算:方法1
练习2:3 m/s=_km/h 14.4km/h=_m/s
三、教学目标
1、能估测生活中常见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掌握)
2、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知道)
3、知道速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掌握);
4、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掌握)
5、能计算平均速度( 掌握)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能估测生活中常见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掌握)
二、学情分析
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有定性的比较和定量的比较,教材通过学生自主讨论运动会上如何比较跑步的快慢 ,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获得比较运动快慢的不同方法。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向学生提出解决物体的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矛盾,为建立速度概念奠定基础。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字母来表达数量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速度的单位 是一个组合单位,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考虑到学生第一次运用公式解题,一定要注意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2 、知道速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掌握)
3、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掌握)
4、能计算平均速度(掌握)
难点
1、速度(混合)单位换算;(掌 握)(难度提升)
2、用速度公式带格式进行简单计算(掌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机械运动》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第一章,主要介绍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概念及相关内容。
复习课的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已学习的知识,并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这些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复习并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与术语;2.复习并掌握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概念与特点;3.复习并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4.复习并掌握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5.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6.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重点1.复习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与术语;2.复习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概念与特点;3.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4.复习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5.进行相关练习与实验。
四、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第一步:引入 (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引用实例,激发学生对机械运动的兴趣与思考。
第二步:知识点复习 (20分钟)1.概念回顾:让学生交流他们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理解,并在黑板上梳理总结。
2.计算公式回顾:让学生回顾速度的计算公式,并带领其推导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第三步:案例分析 (10分钟)1.提供一个简单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机械运动情况,并计算速度和加速度。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展示自己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第四步:实验操作 (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于验证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概念。
2.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3.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速度和加速度,并分析实验结果。
第五步:讨论与总结 (15分钟)1.学生就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的应用场景。
2.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易错点。
五、教学辅助工具与资源准备1.教科书《人教版物理上册》;2.板书工具:黑板、粉笔等;3.实验材料:如小车、直线轨道、手表等。
陕西省八年级物理上册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陕西省八年级物理上册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关键词,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分类2.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3.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原理和计算三、教学方法1.项目制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深入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讨论与演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3.问题解析:通过解析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章的内容,复习机械运动的概念和基本分类,并引发学生对机械运动的思考。
步骤二:项目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项目进行探究,例如:用手机的计时器测量自己的步行速度等。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探究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
步骤三: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项目研究成果,其他学生随时提问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梳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步骤四:问题解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人以10m/s的速度跑步,跑了30秒后停下来,求他的位移和加速度等。
步骤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计算一个小球从高台上抛出后,落地所需的时间和水平位移等。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小组项目研究成果以及讨论活动,进行学生的态度和能力评估。
2.布置相关习题作业,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讲解,进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评估。
六、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方面: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但在项目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参与度较低,教师需要及时引导。
2.教学内容方面:本次教学主要复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但可能对一些学生来说较为简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运动的快慢同课异构教案2 新人教版(2021学年)

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3 运动的快慢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同课异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课题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2、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问题。
4、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
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
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精品学习】陕西省石泉县八年级物理上册1机械运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学情分析
对于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 还不了解测量的必要性。学生对于什么是机械运动容易理解, 但对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并不熟悉;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中已学过。但从物理的角度建立速度的概念,并用刻度尺、停表等工具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还有一定困难。
五、教学重点难点
应对措施和思路
教学重点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参照物、速度概念,平均速度。
熟读课标,目标明确,重视实验教学。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机械运动的相对性、测量平均速度。
准确提炼课题、分散教学难点。
五、课时安排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课时)
二、运动的描述(1课时)
三、运动的快慢(2课时)
四、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六、知识结构
一、长度和时间的 测量
二、运动的描述
三、运动的快慢
四、测量平均速度
七、其它补充
单元检测及试卷讲评安排在自习进行。
四、教 学目标
(结合课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 间;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能用刻度尺、停表测量路程和 时间,会用公式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一辆汽车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运动?计算一名运动员跑步的速度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分享学习经验。
4.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目标,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机械运动的实例,如交通工具的运动、运动员的跑步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机械运动的现象。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实例,提出问题:“这些物体是在做怎样的运动?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4. 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运动的特点,如在操场上进行跑步实验,观察物体的抛掷等。
(二)问题导向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如何计算的?等,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一辆汽车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运动?计算一名运动员跑步的速度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的一次复习课。在之前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及其计算等知识。通过复习,学生需要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点,加强对机械运动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机械运动实例,培养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
2. 通过实验和计算,让学生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点及速度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
.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用速度公
注意:区分“估计值”和”估计数字”,只要是某个物理量的值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
意图:准确表达、发散思维训练。
描述物体运动时需要选择参照物,答案:以地面为参照物甲匀速上升;乙与见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
,可以在速度的第二课时进行。
复习课中可以以
表示路程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叫路程——时间的图像,可以简称路
50
)请你在如右图所示的坐标中,画出路程图像;
的比值不变,增加对速度的理解,体会运动规律可以用不同形式来在速度第二课时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