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脑干损伤的护理
脑干损伤护理常规

脑干损伤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如有病情变化,立即通
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改善脑缺氧。
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放置口咽通气道,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脑干损伤可出现中枢性高热,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对中枢性高热多以
物理降温为主,如酒精擦浴、大动脉冰敷,必要时可采用人工冬眠亚低温治疗,有助于降低脑组织代谢率,增强其缺氧的耐受能力,减轻脑水肿。
4、做好患者皮肤和二便护理:小便失禁者,行留置导尿;便秘者,应用缓泻剂
或开塞露,必要时戴手套掏出干结大便。
5、加强患者基础护理,定时拍背排痰,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
按时给
予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帮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以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采取保护性护理措施,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
6、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机、吸痰器、氧气、强心
剂、呼吸兴奋剂等。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神经外科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原发性脑损伤:暴力作用于头部后立即发生的损伤,主要有脑震荡和脑挫裂伤;继发性脑损伤:头部受伤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主要有脑水肿和颅内血肿。
按伤后脑组织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脑损伤两类。
一、脑震荡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但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一)临床表现病人在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脉搏变缓、呼吸浅慢,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
遗忘特点:逆行性健忘★,意识恢复后对受伤时,甚至受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不能回忆,而对往事记忆清楚。
清醒后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失眠、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一般可持续数日或数周。
病理改变: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二)治疗原则脑震荡无须特殊治疗,卧床休息5~7日★,给予镇静剂等对症处理,病人多在2周内恢复正常。
二、脑挫裂伤1.脑挫伤:指暴力作用头部后,脑组织遭受破坏较轻,软脑膜尚完整者。
2.脑裂伤:指软脑膜、血管及脑组织同时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两者常同时存在,故合称为脑挫裂伤。
(一)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症状★,伤后立即出现昏迷,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可长达数小时、数日至数月不等,严重者长期持续昏迷。
2.局灶症状与体征脑皮质功能区受损时,伤后立即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或体征,如语言中枢损伤出现失语,运动区受损伤出现锥体束征等。
3.头痛、呕吐与颅内压增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
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有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有红细胞。
4.颅内压增高与脑疝因继发脑水肿和颅内出血引起颅内压增高。
5.CT或MRI检查可显示脑挫裂伤的部位、范围、脑水肿的程度及有无脑室受压及中线结构移位。
(二)治疗原则脑挫裂伤一般采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脑水肿,加强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等非手术治疗。
头部受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头部受伤病人的急救及护理措施一、治疗方法由于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及时、准确、果断地进行抢救,掌握急救原则,维持气道通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证足够的氧气吸入,及时进行止血、包扎,仔细询问判断病情.在护理方面,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情况.二、急救处置对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救治头部创伤的关键,见到病人后首先要对病人的伤情进行评估,对病人的情况作出迅速反应.急救过程中要注意病人复合伤的处理,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氧气的吸入,及时进行止血、包扎以保护脑组织.三、复合伤口处理头部创伤的病人如出现呼吸、心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如合并张力性气胸则需紧急进行胸腔排气;有耳、鼻脑脊液外漏者应取患侧卧位,用无菌棉签轻轻擦去流出外耳道或鼻腔的脑脊液、血液;对活动性出血病灶,采用加压包扎.四、建立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道能够保证治疗药物按时、循序地输入.需给予护脑、止血、抗休克处理,15 min~30 min内快速滴入20%甘露醇125 mL ~250 mL,地塞米松20 mg入小壶,以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损伤和脑水肿,预防脑疝的发生.如合并出血性休克,应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确保输液、用药通畅,根据病情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尽快纠正休克.用药时要注意防止药液外渗,并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五、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所采取的首要措施,对促进病人的恢复和预后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存在自主呼吸的病人,应立即清除病人口鼻腔呕吐物或分泌物及血块,头偏向一侧,稍抬高下颌,防止舌后坠和呕吐误吸,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并发吸入性肺炎;病人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时可以使用简易呼吸器进行辅助呼吸;舌后坠明显者在口中置入口咽通气管;有义齿者应取出义齿,防止义齿脱落,误咽、误吸而危及生命;深昏迷或颅底严重骨折出血过多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六、保证氧气吸入大脑是人体对缺氧最为敏感的器官,一旦缺氧可引起脑水肿,如脑缺氧时间过长,则会造成不可逆性的损伤.头部创伤的病人因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所以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立即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需要吸痰的病人,吸痰与吸氧可以交替进行,吸痰前后要给予高浓度吸氧,防止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改善脑部缺氧症状.院前急救达不到七、止血包扎保护脑组织头部创伤的病人多合并开放性出血,应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局部包扎.裂伤或撞伤的伤口需要覆盖无菌敷料压迫止血;若有动脉出血,应立即用止血钳止血或结扎止血;如有脑膨出,要用无菌碗、碟覆盖或纱布圈保护包扎,以防止膨出物的破裂和被污染;耳、鼻脑脊液外漏病人不应进行填塞,以防止出现颅内感染,而应将病人头部转向患侧,用棉垫置于耳郭、鼻孔外,让其自流.八、观察病情1、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头部创伤病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人意识的变化是判断头部创伤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证之一,可以用大声呼唤、定时呼唤、针刺等方法判断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和等级.呼之能醒,醒后意识清醒,问答切题,若无外界刺激则又会很快入睡者为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大声呼之能醒,醒后不一定能回答问题或回答但不一定正确为昏睡,为深睡状态;病人意识完全丧失,对语言信号无反应为昏迷,可分为深度昏迷、中度昏边、浅度昏迷三度.出现以上任意一种情况即为出现意识障碍,说明有进行性脑受压存在,提示颅内血肿持续增大或脑水肿加重,应尽早处理.2、观察病人瞳孔变化瞳孔是反映头部创伤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可直接反映头部受到损伤的程度,不仅有定位价值,还可以估计病人的预后.伤后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变化不定,有时不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为脑干损伤的特征;伤后一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是颅内血肿的表现;伤后出现一侧瞳孔缩小,很快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提示脑受压或有脑疝的可能3、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生命体征的观察对头部创伤病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5 min~30 min测量1次血压、脉搏、呼吸.若出现呼吸急促或不规则,排除胸部外伤和呼吸道阻塞,提示可能有脑干损伤.如出现血压逐渐升高,脉搏缓慢,呼吸变深变慢,则提示颅内压升高或是脑疝的早期先兆.若为潮式呼吸或不规则呼吸,脉搏快而微弱,血压下降,昏迷加深,则提示病情危重.4、观察病人肢体变化伤后一侧偏瘫,锥体束征阳性,可能为原发性脑挫裂伤;伤后偏瘫或全瘫,伴有去脑性强直,常提示有原发性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患者的护理分析

当脑干功能衰竭时 ,体温则可降至 正常以下。
呋喃西林湿纱布 ,保持气管切 开处敷料清洁干燥。
1.3 护理要求
1.4.3 使用呼吸 机 的护 理 呼 吸机 螺 纹管 应 48 h更换 一
1.3.1 卧位 依 据患 者伤 情采 取 不 同卧位 ,颅 内压增 高者 次 ,螺纹管 内 的冷 凝水 应 随 时 排净 ,严 防 回流 到雾 化 罐 内。
内动脉 ,递银夹结扎肋间穿支止血 ,全身 肝素化 后 ,开 断乳 内
冠心病患者术前 心理 准备 不 足 ,压 力过 大 ,处 于高度 恐
动脉一端 用 20 IIIl注射器抽罂粟碱生理盐水液喷洒 ,防止乳 惧状态 ,术前 容易突发 心血 管意外 ,因此术 前 的心 理治疗 和
内动脉痉挛 。
抢救药 物、器械准备十分重要。本组手 术是在 非体外循 环下
[1]曾建萍 ,魏冬 梅 ,刘 美春 ,等.千例 体 外循环 手术 巡 回配合体 会 [J].1临床护理杂志 ,2002,1(1):34—35.
[2]王淑芬,刘燕 ,秦珊 ,等.万例体外循环手术巡 回护士 的配合 [J]. 中华护理 杂志,1998,33(3):135—137.
[3]郭 尚耘 ,许 乐.原位 心脏 移植 的手 术配 合 [J].中华 护理 杂 志 , 2002,37(2):145.
抵抗 力较差 ,为 防止 发生褥 疮 ,应 随时保 持 患者 皮肤 干 燥及 等中的无菌技术 ,操 作 中都必须严 格无 菌操作 。所 用输 液器
每 2小时 1次替患者转换体 位 、拍 背 、按摩皮 肤受 压部位 ,必 输人溶 液者 必须 经 灭菌 处理 ,使 用前 仔 细 检查 溶 液 有无 }昆
周红 娟 张伟 芳
脑外伤临床护理措施

脑外伤临床护理措施
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或机械挤压引起脑和颅骨损伤的一种疾病,严重程度不同,
可导致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甚至脑死亡。
为了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以下是脑外伤临床
护理措施。
1、定期监测生命体征
对于脑外伤病人,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十分重要。
特别是呼吸、循环和神志等方面。
如
果有异常,应尽快通知医生进行诊治,以免误诊或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2、维护呼吸道通畅
有些脑外伤病人由于昏迷或神志不清,导致喉部肌肉松弛,易出现呼吸道阻塞或呼吸
暂停的情况。
护理人员要及时清理病人口腔内的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还要观察
气道、呼吸和循环情况,及时进行人工气道置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3、控制病人进食
病人在脑外伤后很少会有食欲,而且如果摄入过多的食物会增加腹腔内压力,加重脑
水肿,甚至会引起呕吐、误吸或窒息等现象。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控制病人的摄食量,及
时清理呕吐物或胃液。
4、保持病人体温平稳
脑外伤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病人很容易出现体温不协调的现象,要及时避免寒
战或发烧。
在保持室内适当温度的同时,应穿上固定件,控制体表退热,尽量避免造成进
一步的体温变化。
5、维护病人的精神状态
脑外伤病人最容易出现躁动不安或极度抑郁的情形,这不仅会影响到病人的恢复,还
会对其他患者和护理人员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应该利用各种方式,如语言、肢体语言、娱乐、心理疏导等来宣泄病人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帮助病人调整好心态。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呼吸道护理

止 引 起 鼻 出血 进 一 步 加重 呼 吸 困难 : 吸 痰 管 插 得 越 深 越 好 .
拔 出时 应 缓 慢 旋 转拔 出 , 到 痰 液 较 多 的 位 置 吸痰 管 应 做 短 遇
痰 , 后 吸 口腔 和鼻 腔 , 根 吸 痰 管 只 能用 1次 , 且 吸 完 口 然 1 并 鼻腔 后 不 可再 吸气 管 内 的痰 。吸 痰 管 不 能 太硬 , 痰 时 严 格 吸
2 护 理
23 -2 体 位 -
脑 干 损 伤 患者 昏迷 深且 多 伴 有 颅 内 高 压 . 出 易
现 呕 吐 ,为 防 止 呕 吐物 被 误 吸入 呼 吸 道 引 起 吸 人 性 肺 炎 . 气 管 切 开 后 颈 部 要 舒 展 , 度 抬 高 头 部 , 身 、 背 1 /h 拍 适 翻 拍 次 2 , 背 时应 从 下至 上 , 外 至 内 , 弓形 向下 似 半 握 拳姿 势 , 用 从 手 稍 力 拍 。 要 只 叩击 1 部 位 . 两 侧 肺 部 均 拍 到 , 样 可 刺 激 不 个 应 这 患 者 咳嗽 , 于痰 液 咳 出 和 吸 出 , 止 发 生 坠积 性 肺 炎 。 有 利 防 伴
者 经 常会 咬住 吸痰 管 导 致 不 能 将 口腔 内痰 液 充 分 吸 出 . 时 这 经鼻 腔 吸痰 往 往 变 得 十 分 必要 : 鼻 腔 吸痰 时最 好 选 择 比较 经 柔 软 的吸 痰 管 , 时操 作 要 轻 柔 , 量 避 免 损 伤 鼻 腔 黏 膜 , 同 尽 防
伤。
岁。 伤原 因: 致 车祸 伤 2 9例 , 落 伤 1 坠 2例 , 打击 伤 6例 。 伤后
均立 即 昏迷 , 且呈 持 续 性 昏迷 状 态 。 拉 斯 哥 昏迷 评 分 (C ) 格 G S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观察和护理

1 . 命 体 征 . 1生 3
急性期 每 3 0分 钟检 测 血 压 、 搏 、 脉 呼吸 、 瞳孔 变化 一 次 ,
如 有 异 常 及 时 通 知 医 生 , 便 及 时 发 现 患 者 病 情 变 化 并 对 症 以
持 续 监测 颅 内压 . 内压 不 超 过 20 k a 合 并脑 水 肿 的 颅 . P . 原 发脑 干 损伤 患 者 . 特别 警惕 颅 内继发 性损 伤 引起 的颅 内 要 压 增高 , 继发 性脑 疝 , 因此 持续 地 检 测颅 内压 的变化 . 时通 及
预 后最 有 价值 的 临床症 状 之一 。 干损 伤 的患者 伤 后 即可 出 脑 现严 重 的 意识 障 碍 , 昏迷 时 间在 1 2h以上恢 复 过 程慢 , 的 有
甚 至长期 昏迷不 醒 , 昏迷 程 度 较 浅 者 可 出现 躁 动 不 安 。 对 昏
收 集我 院 年原 发性 脑 干 损 伤患 者 4 9例 , 中 。 2 其 男 5例 , 女 2 5例 ; 年龄 1 ~ 4岁 , 均 (33 1 .) 。 车 祸 外 伤 3 17 平 4 . ̄ 25 岁 4 例 , 伤 7例 , 处 坠落 伤 6例 , 摔 高 打击 伤 2例 。
1 . 瞳孔 及 眼 球 位 置 .3 3
例 无 瞳孔 大 小 改 变 ,7例有 瞳孔 大 小 改 变 。2 3 1例对 光 反 应
存 在 , 8例 对光 反 应 消失 , 2 5例 出现 呼 吸不 规 则 , 7例伴 有 大 小 便 失 禁 , 1例 高 热 , 体 温 不 升 ,9例 并 发 肺 炎 ,0例 1 9例 1 l 并 发 急 性 肾功 能 障 碍 , 2例 并 发 上 消 化 道 出血 , l例 并 发 急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一、开放性颅脑损伤护理常规(一)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和手术护理常规。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与处理。
有休克按休克病人行相关护理。
(三)观察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及脑膨出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时报告。
(四)观察有无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及视野缺损、癫痫等脑损伤症状,加强各种安全照护,防摔伤、跌倒、烫伤等意外。
(五)注意伤口的部位,大小,数目,性质,出血情况,尽早行清创术,将开放伤变为闭合伤。
遵医嘱注射TAT和抗生素,预防感染。
(六)头下垫无菌巾,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污染或渗湿及时更换。
(七)有高热按高热病人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与管道护理。
(八)体位卧床休息,取侧俯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脑脊液大量外流时平卧。
(九)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清淡饮食。
(十)加强心理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整洁,主动关心、安慰病人。
(十一)加强健康指导,嘱避免搔抓伤口,出院后定期复查。
二、脑干损伤护理常规(一)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瞳孔、眼球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与处理。
(三)昏迷按昏迷患者护理常规;高热按高热病人护理;有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病人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与管道护理。
(四)预防并发症压疮、肺部和尿路感染、消化道出血等;防止烫伤、摔伤、坠床、管道脱落等意外。
(五)体位取平卧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易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平稳,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大脑强直者颈部垫软枕,勿强力约束四肢。
(六)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易消化饮食;高鼻饲饮食,必要时辅以静脉营养和鼻饲饮食以满足机体需要。
(七)加强心理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整洁,主动关心、安慰病人。
(八)协助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锻炼。
三、脑挫裂伤护理常规(一)按神经外科一般和手术护理常规。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必要时做好紧急手术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
宜过快。③持续体温检测,使病人肛温维 持在30℃~34 ℃ ,持续 3~5日。④加
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
疮和肺部感染发生。⑤因低温状态下胃肠
道功能减弱,一般不从肠胃进食,予以静
脉营养支持。
⑵意识障碍: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预
防肺部并发症。②加强泌尿系统的
护理,防止尿路感染。③加强营养
支持护理,防止胃肠系统并发症。
护
静脉营养,以满足机体需要。
理
3、体位
措
取平卧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 以利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引流;
施
生命体征平衡者可提高床头15
°~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降低颅内压;大脑强直的病人
颈部垫软枕,勿强力约束四肢,
以免造成损伤。
4、症状护理
⑴中枢性高热:脑干损伤在合并下丘脑损伤
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引起体温调节中
枢功能失常,导致高热。根据病情选择适
合的降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如药物降温、醇浴、冰敷、
冰液体快速输入、冰盐水保留灌肠、降温
护
毯降温或冬眠低温治疗,必要时采用半导
体降温毯降温与冬眠药物相结合的方法控
理
制高热。同时应注意:①严密观察病人的 心率、心律、血压等,如有血压下降、心
措
率缓慢等异常改变,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②用药30分钟后使用降温毯,降温速度不
施
人感觉舒适保持心理相应平衡。
④对清醒病人应作适当解释,让病人知道有
些症状是可以恢复的,以消除病人的思想
顾虑。
⑤对遗留后遗症的病人,应积极向病人和其
家属提出合理建议,鼓励病人面对现实, 并指导家属安慰、开导病人。
2、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低糖、易消化饮食,昏迷病人伤后
48小时给予鼻饲饮食,必要时辅以
⑹3~6个月后门诊影像学复查。
谢谢大家,请多提宝贵意见!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9
护 理 措 施
心理护理需采取措施:
①迅速、热情地接诊,并亲切、耐心地询问
病人情况,使病人家属感到医务人员可亲 可信,从而减轻恐惧,配合治疗。
②待病人意识回复时,无论愈后如何,原则
护
上都应给予肯定性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
理
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 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
措
全,增强康复的信心。 ③加强基础护理,协助完成日常生活,使病
措
施
6、出院指导
⑴脑挫裂伤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某些症状 可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对有自觉症状(如 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 的病人,应与病人及家属及时沟通,给予适当的 解释和宽慰;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主动参与 社交活动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康复信心。
护
⑵颅骨损伤的病人要注意保护缺损部位,尽量少 去公共场所,外出戴安全帽,在手术后3~6个月
作颅骨成型术。
理
⑶有癫痫发作者不能单独外出、攀高、游泳、汽 车,指导按医嘱长期定时服用抗癫痫药,随身携
措
带疾病卡,并交给家属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方 法。
施
⑷对语言障碍者,有意识、有计划的进行语言功 能训练,并教会非语言性沟通的方法。
⑸如原有症状加重,头痛、头昏、呕吐、抽搐, 手术切口发炎、积液等应及时就诊。
护
④定时翻身、按摩,便后及时处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及皮
理
肤破损。⑤加强五官护理,口腔护
措
理每日2次,常规予氯霉素眼药水滴
施
眼,眼睑闭合不全者涂眼膏,防止 口腔炎、角膜炎等并发症。⑥注意
保持肢体功能为,并进行早期功能
锻炼,防止肢体失用性萎缩及关节
挛缩、变形。
⑶肢体活动障碍:①保持病人舒适
体位,保持肢体功能位置。②定时
变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
防压疮。③对瘫痪肢体定时进行按
护
摩和被动运动,由小到大活动肢体
理
各关节,每次30分钟,每日3~4次,
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变形。
措
④慎用热水袋,以免烫伤。
施
5、潜在并发症
⑴继发性脑损伤
⑵上消化道出血
护
⑶感染 ⑷肺部病发症
理
⑸深静脉血栓
脑干损伤的护理
目录
脑干损伤 护理评估 治疗原则 常见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1、意识障碍。
2、有废用综合症的可能。
常
3、体温过高
见
4、潜在并发症:感染、应激性溃疡、 角膜溃疡等。
护
理
问
题
1、心理护理
因病人起病突然、病情严重、且 常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病人家属 产生焦虑、恐惧、急躁等不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