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投资风险理论(1)
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论文分类号:密级:无学士学位论文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系别专业:管理系姓名学号:年级班级:指导教师及职称:教授2014年月目录1.研究概述2.文章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
2.1国内研究现状2.2国外研究现状3.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理论3.1保险资金的来源及投资渠道3.2保险投资所面临的风险3.3资产的管理理论4.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管理的现状4.1 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状况4.2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5.我国保险投资风险管理对策5.1保险工资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5.2监管当局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结论参考文献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我国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
随着国家的发展及对外开放等政策的影响,我国的保险市场投资渠道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主要包括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市场风险及利率风险等。
针对这些,本文从保险资金的投资运用渠道、资金的来源及其所面临的投资风险等方面开始阐述关于管理投资管理方面的理论,介绍了一些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以及投资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投资的监管情况,分析了我国的保险资金使用现状和风险管理现状,并针对现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最后针对我国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的国情分别从保险公司自身和监管部门两方面提出一些保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风险管理;保险投资;保险公司;政府监管Abstract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study is the risk management of insurance investment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policy, the influence of investment channels of insurance market in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to investment ris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mainly including liquidity risk, credit risk, moral risk, market risk and interest rate risk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se,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surance fund investment channel, capital source and the investment risk, etc, to formulate theories about management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introduces some 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 theory and the supervision department of the investment of insurance company investment supervision,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insurance funds and risk management status, and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a series of questions and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the insurance investment risk management i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from two aspects of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regulators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the risk management of insurance investment.Key words:Risk management; Insurance investment; The insurance company;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1 研究概述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保险业属于发展初期,当时保险资金主要以银行存款为主,后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1984年正式被国务院批准,可以说我国的保险投资也是从1984年正式开始,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资金投资工具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保险学原理》模拟试卷(一)

习题试卷《保险学原理》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保险学中风险的定义是指( )。
A.某一事件发生导致的结果的不确定性B.在一定客观条件下,某中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C.风险是指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D.一种结果确定发生或确定不发生2、风险无时不刻地围绕着我们周围,它渗入到社会、企业、家庭、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是风险的( ).A.随机性B.普遍性 C。
损失性 D.可变性3、()是风险损失发生而产生的直接成本。
A.房屋本身的价值 B。
营运收入损失C.额外费用D.责任赔偿费4、保险的基本职能包括()A.防灾防损B.补偿损失 C。
保障安全 D.融资B.5、近代海上保险发源于( )。
A.英国 B.伦敦 C.意大利 D.中国6、下列有关保险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保险是风险处理的传统有效的措施B.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C.保险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D.保险不具有商品属性7、()的保险关系不是产生于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合同行为,而是产生于国家或政府的法律效力。
A.责任保险B.出口信用保险C.法定保险D.农业保险8、()是承保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上的疏忽或过失造成合同对方或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而依法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一种保险。
A.公众责任保险 B。
产品责任保险C。
职业责任保险 D。
雇主责任保险9、按照()分类,保险业务可分为原保险、再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
A.保险保障 B。
保险范围 C.承保方式 D。
保险内容10、以死亡为保险金给付条件的保险合同,未经()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
A.被保险人B.投保人 C。
受益人 D.保险人11、下列合同中,属于定值保险合同的是( ).A.货物运输保险合同B.人身保险合同C.出口信用保险合同D.责任保险合同12、弃权与禁止反言在人寿保险中有特殊的时间限定.保险人只能在合同订立之后的一定时间期限内,通常为( ),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告知不实或隐瞒为由解除合同。
保险业风险理论

保险业风险理论一、保险业风险理论:动因,分类与风险控制保险投资风险的理论研究得益于学者们将保险企业风险理论的引入。
这种研究是循序渐进的,它沿着保险企业风险理论——保险企业(产寿险公司)投资风险理论的路径不断深化和具体化。
关于保险企业风险理论的研究,归纳起来看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保险业为何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关于企业风险理论的研究,开创者当属Stulz.他于1984年首次尝试从理论上解释“企业为何要进行风险管理”。
Stulz认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企业经理人的自我利益。
税收的非线性、财务困境成本和资本市场的非完全性。
关于企业经理人的自我利益导致风险管理的解释是这样的:企业经理人如果拥有该企业股份,则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角度,他会厌恶企业风险,选择稳健的经营管理风格,由此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税收的非线性”是指企业收入的平稳性(即收入的波动性风险很小)能够降低税收率,进而增加企业价值,故企业需要风险管理:“财务困境成本”是指当企业处于破产状态或其他某种财务困境时,会导致企业成本的上升。
因此企业要通过风险管理,避免破产和财务困境的出现。
“资本市场的非完全性”是指,投资成本的不确定性将导致企业有时无法拥有充足资金从事新的投资,因此企业需要采用外部融资的方式,以应对投资成本的变动风险,这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在Stulz之前的研究中,虽然人们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认识到风险管理的某些必要性,但没有系统地对此加以归纳和分析,Stulz开创性地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原因,为后人在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Stulz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却没有进一步分析“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即企业风险管理管理的是哪些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将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成功地引入保险业的当属Schlesinger和Doherty(1985)。
他们将企业风险理论引入保险业的分析框架中。
保险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1)

保险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1)可保风险:是指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的风险。
2)纯粹风险: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可能的风险。
3)投机风险:指那些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
4)重复保险:是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同时分别向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其保险金额之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保险。
5)再保险:是一方保险人将原承保的部分或全部保险业务转让给另一方承担的保险,即对保险人的保险,又称分保。
6)保险深度:是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7)保险密度:是指按全国人口计算的平均保费额。
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总数8)共同海损:指载货的船舶在海上遭遇灾害事故,危害船货等各方的共同安全,为解除威胁,维护船货安全,使航程得以继续完成,由船方有意识地、合理地采取措施,造成某些特殊损失和支付特殊额外费用的行为。
9)单独海损:指除共同海损以外的部分损失,这种损失只与单独利益方有关,不涉及其他货主或船方,损失仅由受损者单独负担。
10)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
11)近因:指引起保险标的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
12)代位追偿:又称代位求偿或代位请求,是指在财产保险中,当保险标的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造成损失时,根据法律或合同,第三者需要对保险事故引起的保险标的的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履行了损失赔偿责任之后,在其已赔偿的金额限度内,有权站在被保险人的地位向第三者索赔,即代位被保险人向第三者进行追偿。
13)保险委付:是指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将保险标的的一切权益转移给保险人,而请求保险人按保险金额全数赔付的行为。
14)定额给付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保险合同中约定,只要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就按约定的保险金额给付保险金,而不必考虑被保险人有无经济损失以及损失金额。
保险投资的策略与风险控制

保险投资的策略与风险控制保险投资是一种利用保险资金进行投资运作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增加保险公司的利润和降低保费。
在保险投资过程中,制定合理的策略和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保险投资的策略以及风险控制方法。
一、保险投资策略1. 分散投资分散投资是保险投资中常用的策略之一,它通过将保险资金投资于不同的资产类别和地理区域,降低投资风险。
例如,保险公司可以将资金分别投入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不同的资产类别,以实现多元化投资。
这样,即使其中某个投资品种出现了亏损,其他投资品种的盈利也可以弥补亏损,从而实现整体稳定增长。
2. 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保险投资的重要策略之一。
由于保险业务的特殊性,保险资金的投资目标是实现长期稳健的回报。
因此,保险公司应该以长期视角来进行投资,避免过于频繁地买卖股票或其他投资品种,从而减少因市场波动而带来的风险和交易成本。
3. 负债管理保险公司的风险来自于保险责任的履行和获得的保费,因此在投资决策中需要灵活运用负债管理的策略。
例如,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购买债券来匹配保险责任的现金流,提前做好充足的资金准备。
此外,保险公司还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保费的定价策略,以降低保险责任的风险。
二、保险投资的风险控制1. 风险识别与评估保险投资领域存在着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保险公司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例如,可以利用风险管理工具如VaR(Value at Risk)来度量投资组合的最大预期损失,并制定风险限制。
2. 资产配置良好的资产配置是保险投资风险控制的关键。
保险公司可以根据风险承担能力和预期收益来确定资产的比例分配。
例如,对于高风险偏好和长期投资的保险公司,可以适度增加股票和房地产等风险资产的比例;而对于风险承担能力有限的保险公司,应该倾向于投资安全性较高的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
3. 监控与调整保险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及时了解投资组合的风险状况。
风险投资理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3、风险资本:风险投资资金
(1)勇敢而有耐心的资本:有别于银行贷款 (2)风险资本来源:个人、机构与外国投资者 (3)风险资本设立 • 私募:由风险投资公司发起(General partnership,出资
1%),吸收金融机构(Limited partnership,出资99%) 。 • 公募:以基金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而且可上市和自由转 让,一般为封闭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2、Venture Capital 的特征 • 主动承担高风险:5%~20%成功、20%~30%完全失败
、60%受挫。区别venture capital与risk。 • 追逐高收益:平均回报率>30%,甚至 1000%。 • 操作性强:既投入又管理,权益资本投资,但不最终
3、60年代迎来了第一次高潮(降低资本税率) 。
4、70年代末美国资本税率一降再降至20%。 5、80年代开始,风险投资席卷了美国。 路漫漫其修远6兮、, 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方兴未艾。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主要参考文献
• Zvi Bodie, Investment, 4th ed.(1999 ) • Frank J. Fabozzi, Investment Management,2th ed. (1999) • 杨海明 王燕, 投资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盛立军, 风险投资操作,机制与策略,远东(1999) • 庄恩岳,风险投资与案例评析,审计出版社(1999) • 其它来自网络的最新资料(2000年)
• 有限合伙制的主要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运作高 效;(2)基金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保证了养 老基金、大学和慈善机构等机构投资者的免税地位; (3)具有内在的激励机制,促使风险投资家勤奋工作 ,实现基金价值的最大化。
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分析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3)Key words (3)一、引言 (3)二、文献综述 (4)(一)关于保险资金资产配置定量研究 (4)1、国外研究 (4)2、国内研究 (4)(二)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国内外比较研究 (5)三、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的发展历程 (5)(一)投资政策发展历程 (5)(二)投资规模的发展历程 (6)(三)投资结构的发展历程 (6)四、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分析 (7)(一)资产价格波动风险 (8)(二)偿付能力不足风险 (9)(三)合规风险 (10)五、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的收益分析 (12)(一)历史投资收益率的变化历程 (12)(二)当前投资项目收益贡献率分析 (12)六、发达国家保险业投资比较 (13)七、结论与建议 (14)致谢 (14)参考文献 (15)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分析摘要: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保险资金在股市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风浪。
从众人渴求的“源头活水”变成门口举牌的“野蛮人”,再到一度要被保监会彻查的“害人精”,险资入股真的这么可怕和不招人待见吗?本文根据历史数据,对中国目前保险收入和可投资余额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而后对保险资金投资结构进行整理分析,认为险资要提高自身选股能力和投资前调研水平。
同时,对比美、英、日保险行业投资的发展状况,提出中国保险资金可以考虑更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尤其是高质量的海外投资。
关键词:保险资金;投资;风险;收益Analysis on the Risks and Profits of Insurance FundInvestment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funds in the stock market set off waves of waves. From the crowd craving the "source of living water" into the door placards of the "barbarians", and then to be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by the CIRC "harm fin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makes a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surance income and investment balance in China,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 of insurance funds, pointing out that the enterprises should improve their own ability of stock picking and pre-investment.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surance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Japan, the paper believes that China's insurance funds can be diversified invested, especially in high-quality overseas investment.Key words: insurance funds; investment; risk;profit一、引言自 1979 年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恢复保险行业以来,保险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日益发展壮大。
投资风险试题及答案

投资风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活动时可能面临的()。
A. 收益损失B. 资本损失B. 收益和资本损失D. 收益和资本收益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投资风险的类型?()A. 市场风险B. 信用风险C. 流动性风险D. 收益保证答案:D3. 投资组合的分散化可以降低哪种风险?()A. 系统性风险B. 非系统性风险C. 利率风险D. 信用风险答案:B4. 投资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
A. 风险识别B. 风险评估C. 风险控制D. 风险避免答案:A5. 投资风险评估中,VaR(Value at Risk)是指在一定置信水平下,预期在一定时间内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VaR?()A. VaR是一个绝对数值B. VaR是一个相对数值C. VaR是一个百分比D. VaR是一个比率答案:A二、判断题1. 投资风险总是与投资收益成正比。
()答案:错误。
虽然通常风险越高,预期收益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情况下风险和收益都成正比。
2.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完全消除投资风险。
()答案:错误。
保险可以转移某些风险,但不能消除所有类型的投资风险。
3. 投资组合的分散化可以完全消除非系统性风险。
()答案:正确。
通过投资于不同资产类别和行业,可以降低特定资产的非系统性风险。
4. 投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完全避免风险。
()答案:错误。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5. 所有投资者都应该采用相同的风险管理策略。
()答案:错误。
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因此应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
三、简答题1. 什么是市场风险,它如何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变动、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引起的投资价值波动的风险。
它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为市场风险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波动,从而影响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和价值。
投资者通常会通过分散投资、调整资产配置和使用衍生工具等方法来管理和降低市场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险投资风险理论国外学界的很多研究者们对保险业投资风险的问题实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理论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
相对来说,国内对保险投资风险的研究则非常匮乏。
鉴于保险投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性,本文将对国外关于保险投资风险的文献实行系统性的梳理与评介,以期推动我国保险业投资风险问题的研究。
这种研究是循序渐进的,它沿着保险企业风险理论——保险企业(产寿险公司)投资风险理论的路径持续深化和具体化。
关于保险企业风险理论的研究,归纳起来看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保险业为何需要实行风险管理关于企业风险理论的研究,开创者当属Stulz.他于1984年首次尝试从理论上解释“企业为何要实行风险管理”。
Stulz认为,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企业经理人的自我利益。
税收的非线性、财务困境成本和资本市场的非完全性。
关于企业经理人的自我利益导致风险管理的解释是这样的:企业经理人如果拥有该企业股份,则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角度,他会厌恶企业风险,选择稳健的经营管理风格,由此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税收的非线性”是指企业收入的平稳性(即收入的波动性<风险>很小)能够降低税收率,进而增加企业价值,故企业需要风险管理:“财务困境成本”是指当企业处于破产状态或其他某种财务困境时,会导致企业成本的上升。
所以企业要通过风险管理,避免破产和财务困境的出现。
“资本市场的非完全性”是指,投资成本的不确定性将导致企业有时无法拥有充足资金从事新的投资,所以企业需要采用外部融资的方式,以应对投资成本的变动风险,这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在Stulz之前的研究中,虽然人们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理解到风险管理的某些必要性,但没有系统地对此加以归纳和分析,Stulz开创性地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的原因,为后人在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即使Stulz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却没有进一步分析“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即企业风险管理管理的是哪些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将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成功地引入保险业的当属Schlesinger和Doherty(1985)。
他们将企业风险理论引入保险业的分析框架中。
他们在分析组合投资理论的使用时,认为保险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最重要和特殊的风险虽然是承保风险,但保险企业的决策者不能将承保风险与企业中的其他风险割裂开来看,各种风险之间都会有正的、负的或为零的相关度。
保险企业只有对各种风险实行综合管理才能够更好地降低承保风险。
这种既注重保险企业经营风险又考虑保险企业其他风险的观点,是从整体性的高度来分析保险企业风险管理的,它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二)如何对保险企业风险实行划分和归类从理论上解决了“为什么要对保险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问题之后,人们开始研究如何从理论上对保险企业的风险实行划分和归类。
D·法尼(1989)从企业管理系统性的角度将保险企业的风险分为三大类:一是来自于保险企业各个业务种类的风险,其中包括来自保险业务的风险。
投资业务的风险和其他业务的风险:二是来自保险企业各部门管理职能的风险,其中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销售风险和财务风险;三是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其中包括来自于错误决策和错误信息等因素的企业内部风险,和来自于监管机构势力范围(例如监管法,竞争法和税法的改变)和顾客及供应商势力范围(例如销售市场和采购市场上的风险)等因素的企业外部环境风险。
这种清晰的分类方法融合进了普通企业风险管理学理论,既考虑了保险企业作为企业的一般性,又考虑到它的特殊性,所以,它是以企业为出发点对保险企业的风险实行划分和归类。
但这种风险分类还是属于定性分析的范畴,人们很难根据这种分类对保险企业的风险实行量化,例如:来自错误信息风险及其来自监管机构的风险等就很难精确定量。
缺乏对风险类别的定量研究,将导致无法对风险实行定量控制,难以满足一个企业风险控制的需要。
与这种风险分类出发点相同的是,美国精算师协会(1994)M.Santomero和DavidM.Babbel(1997)对保险公司风险实行的分类。
美国精算师协会将保险公司的风险区分为资产风险。
保费定价风险、资产/负债组合的风险和其他风险等四类,具体内容是:(1)资产风险,即保险资金的借贷者无法完成对保险公司的偿付或保险公司的资产发生贬值,它包括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货币风险。
(2)保费定价风险。
这主要表现为未来投资收入的不确定性。
被保险人要求索赔的频率和数额的不确定性以及公司管理运营成本的不确定性等,它一般发生在当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不能满足后来对被保险人的实际赔付时。
(3)资产/负债组合的风险。
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的变动会影响到公司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一旦形成对资产和负债不同水准的影响,便可能产生负债价值超过资产价值的风险。
(4)其他风险。
包括税务、监管或法律方面的变动对投资收益率造成的变动。
M.Santomero和DavidM.Babbel(1997)进一步细化了这种分类,他们将保险公司的金融风险分为6类,其中包括:(1)精算风险,即因保险公司通过出售保单或通过负债来融资而导致的风险。
(2)系统风险,即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价值随着市场系统风险而变化的风险。
(3)信用风险,即保险公司的债务人无法完成对保险公司偿债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即保险公司在需要资金周转时所面临的资产无法即时变现的风险。
(5)操作风险,即保险公司处理理赔不当或违反监管要求的风险。
(6)法律风险,即保险公司。
管理者或个人在企业运营中违反法律行为的风险。
理应承认,这两种分类从保险企业经营的角度出发,更为系统性地分析了保险企业的风险,但基本上仍然限于定性的方法,缺乏定量研究的内容,所以说,这是一种限于从寻求产生原因或过程的角度来对保险企业的风险实行的静态分类。
FlavioPressacco(1995)的研究认为,金融企业能够根据损失发生的类型来定义和识别风险。
他们认为,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有三类损失(风险):第一类是无论情况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固定值的损失;第二类是由金融企业可控范围之外的因素导致的损失;第三类是由金融企业可控范围之内的因素导致的损失。
这种分类是从策略角度实行的,但界限并不明晰。
Oldfield和Santomero(1997)根据金融企业的特点,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将金融企业中的风险分为三类:一是能够减少和避免的风险;二是精算风险,即能够在所有参与者之间实行转移的风险;三是需要企业采取主动策略管理的风险。
这个研究为在风险划分前提下的风险控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如何实现风险控制关于如何控制保险企业的风险,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针对的风险不同,他们提出的控制措施也有差异,但殊途同归,目的都在实现保险企业的收益最大化。
Gerber(1979),Beard.Pentikainen,Pesonen(1984),Cummins,Derrig(1989),Black.Skippe详细研究了如何对保险企业中的“精算风险”实行管理的问题。
精算风险的控制属于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范围,它是建立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基础上的严格定量风险控制。
从这个角度来说,精算风险控制本身就是保险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些研究的贡献在于,作者通过对保险公司精算过程中的经验加以总结,将精算风险的控制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提升到了风险控制理论的高度。
Babbel.Klock(1988),Lamm-Tennant(1989),Bouyoucos,Siegel(1992)研究了如何控制保险企业的“系统风险”。
他们认为,保险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其面临的系统风险中最重要的是利率风险,即保险企业在承保业务和投资业务过程中受到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所造成的风险——利率的变动会使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发生变化。
为了消除该风险,保险公司理应采用的方法是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该方法引导人们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利率与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关系,然后通过合理的资产和负债安排将利率风险对保险公司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准。
因为这种风险控制的方法是以风险规避为最大目标的,所以,当保险公司采取这种方法时,在有效降低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目标。
由此看来,如何使企业利润目标同资产负债匹配的风险管理手段有效统一起来,是理论界今后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D·法尼(1989)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谈到了保险企业中的风险控制政策,它包括:保险技术的风险政策、特殊的保费调节政策,投资业务中的风险政策、外汇业务中的风险政策、年终结算政策和设置安全资金政策等。
D·法尼提到的风险控制政策能够从实践的角度指导保险企业风险控制,但他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定量分析。
SantomeroA.(1995)和Babbel(1997)系统地提出了保险公司在技术工具选择上如何对风险实行管理。
他们提出,在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中主要有4种技术工具:一是标准化和财务报告,主要通过对承保的标准化以及对风险的识别和划分,每月和每年保险企业都要实行固定的财务报告以查明和降低风险;二是设定承保职权和限制,主要通过对承保范围和资产质量的限定来降低和避免风险,将风险限制在保险企业能够承受的一定的范围之内;三是制定投资的指导方针或策略,即全面考虑市场的系统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和利率风险等,灵活使用风险避免或风险分散策略,发挥资产证券化或衍生金融产品的作用;四是设计激励机制,通过与高层管理者、保险代理商等签订激励合同,促动他们对企业风险的管理。
这种从实务角度出发控制风险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
如前所述,Oldfield和Santomero(1997)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首先将金融企业中的风险分为三类:一是能够减少和避免的风险;二是精算风险,即能够在所有参与者之间实行转移的风险;三是需要企业采取主动策略管理的风险。
然后,针对三类不同风险提出了保险公司理应采取的相对应控制策略:对于第一类风险,保险公司应将承保程序、保单条款和合同标准化,合理安排对承保行业的风险组合以及对保险公司资产的组合投资,以提升公司的运转效率。
对于第二类风险,直接保险公司能够将“精算风险”通过再保险的方式转移给再保险公司,由再保险公司和直接保险公司共同分担风险;将“巨灾风险”和“利率风险”通过巨灾债券、期权和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形式转移到资本市场,由众多投资者来共同分担风险。
对于第三类风险,保险公司应采取积极的手段根据公司自身的特点来控制那些无法转移的复杂的精算风险和企业资产的投资风险。
与保险企业风险控制理论相关的还有风险测度技术,即如何对风险实行量化和控制研究。
根据Dr.ChristopherLeeMarshall(2001)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