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震常识及应对措施》培训PPT课件(含完整内容)精选全文

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以延 长时间。
03
在周围安静能听到上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面传递信息。
4 地震被埋应对措施
救人原则: 先救人多的地方、医务人员、容易救的人、伤势轻的人和强壮的人。
寻找被困人员
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 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音。
挖掘被埋压者时
不可以用利器刨挖,以免伤人。 尽快使受伤者的头部暴露,清除 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讲解完毕 谢谢大家
衣柜
床铺
沙发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在学校避震
操场或 室外时
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 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 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过道 或室内
不要பைடு நூலகம்到教室。不要跳 楼。震后应当有组织地 撤离。
教学楼内 的学生
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 撑的房间里。 迅速用书 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 躲在各自的课桌旁。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家庭避震
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室内易于 形成三角空间
的地方是
厨房、厕所、储藏 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户外场所避震
01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 避开人多的地方; • 用包、头盔等保护头部; •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当地震发生时, 我们怎么做才最安全呢?
俗语说: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 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 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 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 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
03
在周围安静能听到上面有人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面传递信息。
4 地震被埋应对措施
救人原则: 先救人多的地方、医务人员、容易救的人、伤势轻的人和强壮的人。
寻找被困人员
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 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音。
挖掘被埋压者时
不可以用利器刨挖,以免伤人。 尽快使受伤者的头部暴露,清除 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讲解完毕 谢谢大家
衣柜
床铺
沙发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在学校避震
操场或 室外时
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 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 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过道 或室内
不要பைடு நூலகம்到教室。不要跳 楼。震后应当有组织地 撤离。
教学楼内 的学生
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 撑的房间里。 迅速用书 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 躲在各自的课桌旁。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家庭避震
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
内墙墙根、墙角;
室内易于 形成三角空间
的地方是
厨房、厕所、储藏 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3 应急防护与逃生知识
户外场所避震
01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 避开人多的地方; • 用包、头盔等保护头部; •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当地震发生时, 我们怎么做才最安全呢?
俗语说: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 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 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 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 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地震安全与紧急避险

缺乏评估与反馈
安全教育培训后缺乏有效 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无法 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和持续改进。
安全教育培训的不足与改进
针对以上不足,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根据不同 地区、行业和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 内容和形式。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如模拟演练、互动游戏 、角色扮演等,提高培训的实践性和互动性
安全教育的评估与改进
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模拟演练评估、实际应对能力考察等方式,对安全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受教育者的掌握程 度。
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对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提高教育效果,确保受教育者真正掌握应急避险的知识和技 能。
06
案例分析
近年地震案例分析
01
02
03
四川汶川地震
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大量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暴 露出当地居民缺乏地震应 急避险知识和技能。
目标
通过安全教育,使人们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培养在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心态和应对 能力。
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
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传播、不同地 区的烈度分布、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 和使用、家庭和社区的防震准备、应 急避险措施等。
方法
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互 动问答等,结合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提高教育效果。
,增强培训效果。
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对安全教育培训的效 果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反馈问题并持续改进 。同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救援装备的使用
救援队伍需正确使用各种救援 装备,如生命探测仪、破拆工 具等,以提高救援效率。
地震逃生和基本救护知识PPT课件

心肺复苏操作
胸外按压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人工呼吸
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应进行人工呼吸,以帮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04
地震应急准备
制定家庭应急预案
01
02
03
确定紧急集合地点
选择一个离家较近且相对 安全的空旷地带作为紧急 集合地点,确保所有家庭 成员都知道具体位置。
地震的分类与分布
总结词
地震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震源深度、地表地质等因素。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 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等地区。
详细描述
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根据地表地质等因素,地震又可以分为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等类型。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等地区,其中环太 平洋地震带是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
在操场或开阔地带的师生应远离高楼大 厦、树木等高大物体,避免被掉落物品 伤及。
教师们应组织学生有序撤离,保持冷静 ,听从指挥,避免发生拥挤和踩踏事故 。
学校地震逃生方法
学生应立即躲在课桌下或教室角落等遮 蔽物躲避,避免掉落物品伤人。
03
地震基本救护知识
现场急救原则
迅速脱离危险区
在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离开建筑物、树木等 危险区域,以避免被倒塌的建筑物或掉落的 物品砸伤。
02
地震逃生方法
家庭地震逃生
家庭地震逃生总结:在地震发生时, 家庭成员应迅速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
确保生命安全。
家庭地震逃生方法
立即关闭火源和电源,避免发生火灾 或触电事故。
寻找结实的家具、墙壁或三角地带等 遮蔽物躲避,避免掉落物品或玻璃碎 片伤人。
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 PPT课件

浴室、厕所、楼梯间等依靠上下
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而不易
塌落的空间避震。
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
18
突发事件——地震
2. 地震时,门易变形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震时, 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灯。封闭在室内的人,不可使用各 种明火。不要跳楼,不要在电梯内躲避。
3. 如已砸伤或埋在坍塌物下,应先冷静观察环境,寻找通道。不要大喊大 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 去。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和饮用水以维持生命。
3. 参加社区有关训练,学习急救方法,学做人
工呼吸,包扎伤口。
4. 知道家中煤气、水管、电总闸的位置,保证
每个成员都掌握如何关闸门。
5. 在大城市中,要熟悉周围的环境,地震时避
开烟囱,女儿墙等危险地段。
6. 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不利抗震的
房屋要加固,不宜发加扬固人的道危、房博要爱撤、离奉。献红十字精神
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
4
救护新概念-现代救护特点
现代救护的特点:
是指在突发事故现场,对伤病员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
救命的黄金时刻: 在突发事故的现场如家庭、马路、工作场所以及其他医院外的种种环
境中 ,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病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 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
4. 一些生命线工程中的在岗 人员,如化工厂在地震时, 紧急防止易燃、易爆、有 毒气体和液体外溢,立即 关停各种闸门和电源,关 闭运转设备,防止二次灾 害的发生。
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
21
突发事件——地震
(六)户外如何避震
1. 避开高大的建筑物,要远离化 学、
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而不易
塌落的空间避震。
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
18
突发事件——地震
2. 地震时,门易变形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震时, 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灯。封闭在室内的人,不可使用各 种明火。不要跳楼,不要在电梯内躲避。
3. 如已砸伤或埋在坍塌物下,应先冷静观察环境,寻找通道。不要大喊大 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 去。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和饮用水以维持生命。
3. 参加社区有关训练,学习急救方法,学做人
工呼吸,包扎伤口。
4. 知道家中煤气、水管、电总闸的位置,保证
每个成员都掌握如何关闸门。
5. 在大城市中,要熟悉周围的环境,地震时避
开烟囱,女儿墙等危险地段。
6. 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不利抗震的
房屋要加固,不宜发加扬固人的道危、房博要爱撤、离奉。献红十字精神
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
4
救护新概念-现代救护特点
现代救护的特点:
是指在突发事故现场,对伤病员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
救命的黄金时刻: 在突发事故的现场如家庭、马路、工作场所以及其他医院外的种种环
境中 ,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病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 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
4. 一些生命线工程中的在岗 人员,如化工厂在地震时, 紧急防止易燃、易爆、有 毒气体和液体外溢,立即 关停各种闸门和电源,关 闭运转设备,防止二次灾 害的发生。
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
21
突发事件——地震
(六)户外如何避震
1. 避开高大的建筑物,要远离化 学、
《地震逃生法》课件

REPORTING
PART 05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
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影响
让人们认识到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了解其危害和影响, 从而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了解地震预警系统
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和作用,让人们了解如何利用预警时间采 取应对措施。
了解地震应急救援
介绍地震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人们了解在地震发生后如 何进行自救和互救。
地震应对措施
室内避震
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寻找结实 的桌子、床沿等遮挡物躲避,避 免靠近窗户、玻璃、镜子等易碎
物品。
室外避震
如果正在室外,应远离高楼大厦、 高压线、桥梁等高大建筑物,寻找 开阔地避震。
保持冷静
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和镇定, 快速做出判断,采取正确的应对措 施。
PART 03
地震逃生方法
如果被困在倒塌的建筑物中,应 尽量向有空气流通的地方移动, 如墙角、承重墙下等,以减少伤
害风险。
保存体力
在被困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 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
发现他人被困时如何互救
寻找被困人员
在地震后,应尽快寻找可能被困的人员,并观察 周围环境,寻找安全的救援通道。
呼叫救援
一旦发现有被困人员,应立即呼叫救援队伍或报 警,告知被困人员的位置和情况。
2023-2026
ONE
KEEP VIEW
《地震逃生法》PPT 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地震基本知识 • 地震预警与应对 • 地震逃生方法 • 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 防震减灾知识普及
PART 01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定义
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培训PPT课件

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 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 佳。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 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 下来的。掀起的海浪,会急剧 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 危险。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 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 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 等。
感谢大家观看
———强化安全意识,学会避险自救
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 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 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
住院时碰到地震
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 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
掉下物品而砸伤。
应急求生方法
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 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 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 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 的出口的缘故
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 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 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 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 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 会出现海啸
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 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 十分危险的。
地震时,不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 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 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防灾 减灾知识
Safety knowledge nursery rhyme of
地震时
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 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地震-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课件

直接灾害:建筑倒塌, 地基沉陷,滑坡,山 崩,泥石流。
次生伤害:火灾,水 灾,有D气体或放射性 物质泄漏,W疫。
6
地Z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7大洲在2亿4千万年 前,还是一个完整的 大陆。
地球每年约有500万 次地Z,能感觉到的 不到1万次,造成灾 害的仅有100次左右。
DSDP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ODP (Ocean Drilling Program)
19
地Z商场避险
20
大地预警现象:大Z前短时间 内出现地Z宏(地面初期Z动、 地声、地光)即大地预警现象
预警时间:地Z发生到房屋 破 坏大约10-20秒,12秒之后是 破坏力极大的左右Z动,建筑 物倒塌都发生在这一时段。一 次地Z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 分钟。
选择逃生时间
21
地Z发生 瞬间 怎样逃生
1
点击播放视频
2
灾难威胁人类生命
如果说有什么 词汇能够引起人类 的恐慌,那这个词 一定就是灾难。
3
本节授课内容 1 地Z概论 2 地Z紧急避险与呼救 23 地Z救援与应急救护 4 总结
4
地Z
有什么力量,能够 瞬间摧毁一个城市,毁 灭数万人的生活与生命? 除了核战争,只有地Z。
5
群灾之首:地Z
9
地Z成因复杂。目前地 壳的研究只能通过钻 机钻至地下12公里, 而地Z多数发生在地下 15公里以下。
目前为止,世界上还 没有哪个国家能准确 地预测地Z。
地Z为何难以预测
10
宏观异常未必发生地Z
如何识正确地识别它, 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11
理智对待地Z谣言
对待地Z谣言 不轻信不传播 听后及时汇报 不搞迷信活动
次生伤害:火灾,水 灾,有D气体或放射性 物质泄漏,W疫。
6
地Z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
7大洲在2亿4千万年 前,还是一个完整的 大陆。
地球每年约有500万 次地Z,能感觉到的 不到1万次,造成灾 害的仅有100次左右。
DSDP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ODP (Ocean Drilling Program)
19
地Z商场避险
20
大地预警现象:大Z前短时间 内出现地Z宏(地面初期Z动、 地声、地光)即大地预警现象
预警时间:地Z发生到房屋 破 坏大约10-20秒,12秒之后是 破坏力极大的左右Z动,建筑 物倒塌都发生在这一时段。一 次地Z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 分钟。
选择逃生时间
21
地Z发生 瞬间 怎样逃生
1
点击播放视频
2
灾难威胁人类生命
如果说有什么 词汇能够引起人类 的恐慌,那这个词 一定就是灾难。
3
本节授课内容 1 地Z概论 2 地Z紧急避险与呼救 23 地Z救援与应急救护 4 总结
4
地Z
有什么力量,能够 瞬间摧毁一个城市,毁 灭数万人的生活与生命? 除了核战争,只有地Z。
5
群灾之首:地Z
9
地Z成因复杂。目前地 壳的研究只能通过钻 机钻至地下12公里, 而地Z多数发生在地下 15公里以下。
目前为止,世界上还 没有哪个国家能准确 地预测地Z。
地Z为何难以预测
10
宏观异常未必发生地Z
如何识正确地识别它, 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11
理智对待地Z谣言
对待地Z谣言 不轻信不传播 听后及时汇报 不搞迷信活动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地震和震后应急处理

02
地震预警与应急准备
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与使用
地震预警系统原理
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利用地震波和电波 的速度差,在地震波到达之前,提前 发出警报。
如何使用地震预警系统
在收到预警后,应立即采取防护措施 ,如躲在桌子下、关闭火源和煤气等 ,并尽快到安全区域避难。
家庭应急准备清单
食品和水
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以备不 时之需。
02
如果手机无法使用,可以尝试 使用公共电话、无线电等其他 通讯工具。
03
在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情况 下,可以尝试自行发出求救信 号,如使用手电筒、敲击物体 等。
04
在等待救援时,要保持体力, 尽量寻找食物和水源,同时注 意保暖和防寒。
04
地震次生灾害防范
次生灾害的种类与特点
水灾
地震可能破坏水库、河流堤坝等 引发水灾。
04
睡眠障碍
地震后,人们可能会出现睡眠 障碍,如失眠、噩梦等,影响 休息和恢复。
灾后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技巧
促进社区互助
提供安全感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为受灾者 提供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这 可以通过提供安全的住所、确 保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等方 式实现。
鼓励表达情感
鼓励受灾者表达自己的情感, 包括恐惧、悲伤、愤怒等,可 以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这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心理 咨询等方式实现。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地震 和震后应急处理
目录
• 地震基本知识 • 地震预警与应急准备 • 震后应急处理措施 • 地震次生灾害防范 • 地震心理疏导与重建
01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的定义与成因
总结词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层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破裂,释放出集聚的能量,造 成地表的振动和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三、救援行动
2、评估建筑物。 根据用途和人员的占有率排序:医院、学校、车站、学校/图书馆、
公共场所、高层、多层、办公楼、工业企业、厂房等。
根据时间排序: 白天:医院、学校/图书馆、公共场所、办公楼、车站、仓库等 晚上:医院、学校、车站、高层、多层住宅、工业企业、办公楼、仓库等
14
三、救援行动
1
2
一、地震的基本情况
1、根据20世纪的资料统计: • 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 • 7级以上地震120多次; • 8级以上地震9次。 2、全球两次造成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1920年的宁夏海源8.5级大地震,死
亡23.4万人; •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死亡24.2万人; •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死亡8万多人
•无生还者或无人区。
17
四、搜救
5
知识链接
地震成因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长期遭 受剥蚀的豆家岭-汞丹山地垒.必然要 发生间歇性均衡补偿,瞬时性的上升 必然导致地震的发生,这就是本区地 震形成的大背景.大地震发生的直接 原因是圈闭隐爆,因为隐爆能够形成 岩浆通道,让高密度的岩浆不断向上 侵入,能起到有效地均衡补偿作用. 郯城大地震极震区的地质背景具备隐 爆地震的圈闭聚气-熔融岩浆-隐蔽爆 破-楔块运动的形成条件,因此认为 郯城大地震是圈闭隐爆作用形成的.
6
一、地震的基本情况
4、近代日照地震带
根据山东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 3 月11日-15日,莒县连续发生4次地震。
3月11日12时20分,莒县(北纬 35.4度,东经118.8度)发生M1.8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公里。这是最早的一次。
12日又发生2次地震。3月12日13时 33分,莒县(北纬35.7度,东经119度) 发生M2.1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当日 14时53分,莒县(北纬35.7度,东经119 度)又发生M1.3级地震,震源深度11公 里。
日照市地震局工作人员介绍, 地震发生在江苏沿海,距离日照较远, 震感轻微,大多数市民感觉不到,市 民不必恐慌。(刘有杰)
8
二、地震救援行动
1、地震灾害特点
•震源:能量释放的地方
•震中:震源的地面投影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距离
•震中距:震中到地面台站的距离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 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 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3月15日9时19分,莒县(北纬35.7 度,东经119度)又发生M2.4级地震, 震源深度7公里。
7
知识链接
6日,大众网记者从山东省日照 市地震局了解到,9时58分,在 黄海 海域( 北纬34.4度, 东经121.0度) 发生 4.0级地震,震源深度 26 公里。 地震中心距离日照市区196公里,震 感轻微。
5、是否有幸存者不确定→建筑物不存在安全 隐患→空间小→空间不稳定→评估后可进入
6、有幸存者→建筑物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评 估后需谨慎决定
7、是否有幸存者不确定→建筑物存在严重安 全隐患→不进入
8、无幸存者→不进入
16
三、救援行动
4、不宜进行搜索的建筑 •正在着火的建筑物或救援区。 •前期情报或探测到搜索区存 在有毒、有害物质。
3、地震后的质地作用(破坏)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堰塞湖
•海啸: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 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 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 地带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12
三、救援行动
1、地震救援安全要求 •全体队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救援队长是第一安全责任人。 •树立安全员权威,队员必须听从安全员指挥。 •救援队员需佩戴头盔、口罩、手套、靴子等个人防护装备。 •必须对救援现场进行安全评估,明确救援行动方案后才能进入。 •遇到危险及时撤离,重新评估后才能进入。
3
一、地震的基本情况
3、全球大多数地震分布在三个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 海岭地震带。
4
知识链接
莒县大地震 山东莒县、郯城地震 发生于清康熙
七年六月十七日 (1668年7月25日)。这次 地震是中国历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 震级估计为8.5级,死亡人口约5万。 基本信息 •名称 莒县大地震 •时间 1668年7月25日 •震中经纬度 34.8 °N,118.5°E •震源深度 约36公里 •震级8.5级 •震中烈度8.5度 •伤亡人数 5万人以上
10
二、地震救援行动
3、地震后的质地作用(破坏)
•地裂缝:地震发生时伴随的地面 破裂沿着地震带分布
•挤压鼓包和逆冲土块:由高出地 面的土层或岩层所构成的规模较小 的鼻状褶曲构造。
•喷沙冒水:地震发生的阶段,由 于地壳的震颤使得未成岩的沙土液 化,地下水携带着沙土沿地裂缝上 涌的一种现象。
11
二、地震救援行动
15
知识链接
救援五步法
1、有幸存者→建筑物不存在安全隐患→空间 大→空间稳定→可进入
2、是否有幸存者不确定→建筑物不存在安全 隐患→空间大→空间稳定→可进入
3、是否有幸存者不确定→建筑物不存在安全 隐患→空间大患→空间小→空间稳定→可进入
9
二、地震救援行动
2、波的概念(质点的概念)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 (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 下颠簸振动。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 (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 的水平晃动。
注意: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 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 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 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 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 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 动——防震的黄金时段
3、评估救援的部位 基础术语:
•大空间:被困人员可在其内自由移动的空间。 •小空间:被困人员只能呆着或者限制在不能移动的空间里 •稳定建筑:(倒塌较久)不可能进一步的倒塌或者已经被加固了的受 损的建筑。
•不稳定建筑:失去稳定平衡,不采取措施不能进入的建筑物。 •极端危险的建筑物:不能被支撑而且对中等强度的地震或者救援行动 扰动表现极其脆弱,被评估为不能进入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