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名著导读学案新人教版

《名著导读》一、复习目标:(提出复习要求)1、学会制订自己的复习名著导读计划,将课本后面附录的名著导读选段内容仔细阅读。
2、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二、复习重点记忆初中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三、教学过程(一)考点聚焦从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看,近几年中考名著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主要考点有:课标推荐篇目的篇名、人物、故事情节,名著人物或故事的评价、感悟等。
(二)重点关注:(1)识记课文中涉及的名家名篇常识。
(2)了解文学体裁常识和一些文化常识。
(3)掌握教材中“名著引读”相关知识。
(三)考题示例(学生作答)题一、文学文化常识①“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中“诗圣”是指。
②找出“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一诗句作者在初中课文中的散文篇目:。
题二:下列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有关内容的句子,请任选一句,根据名著中的内容扩展成一段故事简介。
(60字以内)①败走华容道②偷吃人参果③倒拔垂杨柳④葬花、焚诗题三、文学文化常识:“唐宋八大家”指韩愈、苏洵、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柳宗元、________、_______。
题四、名句阅读:请从下列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要概述出情节的主要内容。
(1)武松斗杀西门庆(2)皇帝穿着“新装”在街上游行(3)邮政局长私拆假钦差的信件情节概述: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五、文学文化常识。
《史记》是编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
题六、名著阅读。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部小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征服各地少年。
1、神奇少年哈利•波特的外貌和身份是否还留在你的记忆深处呢?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进入魔法学校后,(物品)与哈利•波特的经历和命运息息相关。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导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3.让学生说说解题方法,教师小结。
学生审题、做题
学生说说解题方法和规律。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题的能力,自主归纳解题方法,突破难点(5分钟)
课堂变式训练
请简单介绍小说《骆驼祥子》围绕祥子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
说说读完《名人传》你有哪些阅读感受?
学生审题、做题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归纳,突破难点(10分钟)
近五年达州中考名著阅读题题型以填空题为主,分值在2-3分,其中2017年.2014年,2013年直接考查名著阅读的填空题,2015年将名著导读与课文结合起来考查,2012年考查名著导读的排序题和和简述题,2016没有考查名著导读。
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下册名著导读复习
1、《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能力目标
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后,进行有目的的精读。
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
能说出小说的主要内容和立意。
学科素养
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
学习方法
自主阅读勾画复习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练习巩固法听写法
学习重点
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后,进行有目的的精读。
知识梳理
1、自主复习八年级上下册名著导读《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的名著介绍、精彩片段、并且思考探究思考中的问题。
2、教师勾画书中的重点部分,学生用红笔将重点内容在书上勾画出来。
学生按要求自主复习巩固
让学生养成自主复习,自己归纳知识习惯(20分钟)
典型题目示例
1、真题见课件,真题主要来自近几年的中考题目,学生自己在草稿纸上做好
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导读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二、《朝花夕拾》——温馨回想与理性批判
1.作者: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更名 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封建家庭。中 国当代伟大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当代文 学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 笔名,发表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志》,奠定了新文化运动基石。还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阿 Q正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杰作,已经成为一部“必读民 族典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 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 集》。
2.《朝花夕拾》共收
散文,其中最受欢迎有
10篇回想 《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 《阿长与〈山海经〉》
15/6615
三、《西游记》——一个奇幻神话世界
1、作者: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 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2、体裁:长篇神话小说。 3.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 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师徒四人不畏艰险、 百折不挠可贵精神。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 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 万苦,战胜形形色色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 终成正果。
4.作品内容举例。 《丑小鸭》:丑小鸭是被鸭妈妈从特大蛋里孵出来, 但很丑,谁都不喜欢他,被许多鸭子和动物欺负。他无奈 离开了父亲妈妈,独自流浪,碰到狂风暴雨、猛狮、猎 狗……但丑小鸭没有畏惧,他顽强拼搏,努力学习……最 终,人们突然发觉,丑小鸭变成了世界上最漂亮白天鹅! 它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梦想,但实现梦想,要经 过拼搏,努力,奋斗。
初中名著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名著专题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初中名著专题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通过对初中名著的专题复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理解名著的内容、主题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对名著的理解和评价。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初中常见的名著,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2.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名著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并能够进行相关的文学鉴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欲望。
二、教学重点1.对名著的整体情节和主题进行梳理和理解。
2.分析名著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及其形象特点。
3.进行文学鉴赏,包括对名著的艺术手法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介绍名著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2.名著梳理(15分钟)分组进行名著梳理,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名著进行研读,梳理出名著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名著分享(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名著分享,介绍名著的情节梗概、主题和人物形象。
4.名著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名著的文学价值、艺术手法和文化内涵。
5.名著鉴赏(20分钟)教师选取名著中的经典片段进行鉴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名著的艺术之美。
6.名著写作(20分钟)要求学生选择一本名著,撰写一篇关于该名著的读后感或评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7.总结与反思(10分钟)学生进行教学过程的总结与反思,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案评价:通过本次名著专题复习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理解名著的内容、主题和人物形象,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名著写作的环节,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了学生的文学创作欲望。
中考名著部分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名著部分专项复习教案授课时间:2008、5、28授课班级:初三4班授课教师:林彩云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中考范围内的七部名著的有关知识。
2、从思想内容、写作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欣赏名著、评论名著。
3、通过读、写、唱、画等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了解并掌握七部名著的有关知识;2、培养欣赏名著、评论名著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欣赏名著、评论名著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分析点拨法。
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
阅读名著,学会欣赏名著,更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
二、名著知识知多少。
(出示幻灯片)三、读名著,说名著。
1、最难忘的名著片段。
学生朗读自己推荐的名著片段,并简单谈谈对这个片段的赏悉。
教师补充。
2、最鲜活的人物形象。
学生提出自己喜欢的名著人物,介绍其性格特点并加以评论。
3.最喜欢的名著故事。
学生简介熟悉的名著故事,尽量体现记叙的六要素。
四、赏插曲,画插图。
1.最喜欢的名著插曲。
播放《西游记》中的歌曲“五百年桑田沧海”和“敢问路在何方”,学生谈感想,教师进行简评。
《五百年苍田沧海》:这首歌唱出了孙悟空坚韧顽强的意志和追求自由的个性。
五百年间,他承受着大山压顶的酷刑,风霜雨雪的煎熬,更饱尝了失去自由的痛苦。
但是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那高傲的灵魂和不屈的精神,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敢问路在何方》:西天路漫漫,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但他们始终充满信心,意志坚定,表现出一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英雄气概。
这种精神,不仅在我们迎接中考的日子里,而且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2.最满意的名著插图。
(1)学生或为名著中的人物画像,或为其中的故事配上插图。
(2)多媒体播放一系列名著插图并稍作介绍。
五、作业:改名著,续名著。
(二选一)1.重新设计人物命运。
假如鲁宾孙没有获救,还呆在荒岛上,后来还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假如梁山好汉没有接受招安,他们的故事如何继续?……2.为名著续写故事。
2023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九下名著阅读

初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12)(内容:名著《简爱》《儒林外史》)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等第___________【复习目标】1、对名著作者、年代及主要人物的了解;2、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3、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认知与理解;4、对多部名著的作者、情节、人物进行辨别与选择;5、在综合题中运用名著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复习重难点】1、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2、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认知与理解;3、对多部名著的作者、情节、人物进行辨别与选择;【课前诊断】(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⑴⑵题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馀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
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
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
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
故此周客人中了恶。
”金有馀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
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
众人道:“好了。
”扶着立了起来。
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1)补填下面横线处空缺的内容。
(2分)《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2)众人认为周进“撞死在地下”是“中了恶”,你觉得他们说的合理吗?请结合相关篇章内容阐述理由。
(3分)(3)《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均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但结局各异。
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概括其性格特征(限20字以内),并简要概述其结局(限30字以内)。
(4分)【巩固练习】(一)阅读下面名著的选段,完成22—24题。
中考语文 名著导读专题训练复习教案

名著导读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 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2.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4. 体验作品中人的情境和形象。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的作者、国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重要的故事情节、主题思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一、《繁星》、《春水》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2、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4、《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二、《伊索寓言》1、文学价值:《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独特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2、内容提要:内容十分丰富,影射社会现实;批评为富不仁;表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要尊重自然规律,讽刺好逸恶劳等。
3、艺术特色:篇幅短小,寓意深刻;采用拟人化手法,形象鲜明。
4、精彩点击:《龟兔赛跑》《狼来了》《农夫和蛇》《赫剌克勒斯和财神》《蚊子和狮子》《鼹鼠》等。
5、流传谚语:“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
三、《童年》1、作者:高尔基(苏联)2、体裁:长篇小说。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3、内容:小说讲述阿廖沙(作者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小说从“我”随母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人物形象:(1)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2)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3)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5、文学价值:小说的基调是严肃,低沉的。
2023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七下名著阅读

初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8)(内容:名著《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等第___________【考点概述】1.对名著作者、年代及主要人物的了解;2.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3.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认知与理解;4.对多部名著的作者、情节、人物进行辨别与选择;5.在综合题中运用名著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课前诊断】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
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到满意。
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耍无赖。
起初人家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
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
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一来,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到了。
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他竟变成这个样子。
(1)文段选自《》,作者。
(2分)(2)请联系原著,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3分)(3)请参照示例,为“他”“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描写性语言表述画图,不超过60字。
(2分)图1 “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 图2 “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示例】图1 配文字: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
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图2 配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1)班组织“天下国家”的主题活动,在“观点碰碰车”环节,小彤同学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很好地生存,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做怎样的努力,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没有太大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与文化文学常识
课题名著导读与文
化文学常识
授课班级教者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人物以及任务的主要事迹和
性格。
2、提高学生对名著的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或一个
故事情节的评价。
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表格、内容回顾与介绍等方式,引导学生对
所学文体文学常识以及名著内容进行回顾和扩展,增
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尽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教学重点了解名著的基本情节、人物以及任务的主要事迹和性格。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名著的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或一个故事情节的评价能力。
计划课时3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轮教学设计第二轮补充
完善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习题导入:多媒体展示:歇后语猜人物。
这些人物都出自我国的名著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对作为初中生必须了解的古今中外著作进行一定的了解与研究。
那么我们都应该掌握哪些著作的内容呢?请同学们把《中考总复习指导》翻到第59页,这节课我们进行中考专题复习系列之(七):名著导读。
对名著的考查已成为各省市中考的趋势,并且题型也趋于多样化。
其目的在于促使我们去真正阅读名著,提高文化素养。
二、课标解读及要求:见《指导》P56页
1.初步评价作品内涵和思想感情倾向
2.初步了解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有自己的体验和认识。
3.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内容分类名著复习内容分类
1、寓言类:《伊索寓言》
2、诗歌散文类:
(1)散文:《朝花夕拾》、《繁星·春水》、《培根随笔》
(2)书信:《傅雷家书》
(3)诗歌:泰戈尔诗歌
3、小说类:
(1)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2)中国现代小说:《骆驼祥子》
(3)外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爱的教育》、《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海底两万里》、《童年》、《简爱》、
4、传记类:《名人传》
5、科普著作类:《昆虫记》
三、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具体练习来共同研究一下名著类试题的特点和解题规律以及中考复习的切入点。
(一)名著知识考查题型有以下几种:
1、文学常识积累题
2、主要人物性格题
3、故事情节评点题
4、人物情节关联题
5、精彩片断记忆题
6、感悟评价品味题
7、综合积累运用题
(二)名著学习的切入点:1、文学常识 2、故事情节 3、主要人物及性格
4、人物与情节关联
5、精彩片断要记忆
6、整体感悟评价品味
(三)中考回顾:见课件。
(也可不讲,直接进入名著解读)
四、四大名著复习:学生根据积累,可以为全班同学作介绍。
(一)《西游记》见《指导》P59图表
拓展:启示或感受: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树立了目标,敢于面对,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实现理想
(二)《水浒传》启示或感受:我们应该像水浒中的英雄人物一样,疾恶如仇,伸张正义。
但作品中滥杀无辜,歧视妇女等封建糟粕应该摒弃。
(三)《红楼梦》
主要内容:以贾、史、王、薛四大家庭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人物形象: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王熙凤:聪明能干,巴结奉承,阴险恶毒,贪婪自私
香菱:才貌双全,心灵手巧
贾宝玉:追求自由、幸福、有叛逆精神
主要情节:黛玉葬花毒设相思局香菱学诗宝玉痛哭潇湘馆宝玉疯癫
著名语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无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启示或感受:读《红楼梦》便认识到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腐朽、没落。
他们走向衰败是必然的。
(四)《三国演义》
主要内容:记叙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地主阶级加强剥削政治黑暗,
互相兼并的混战局面,以及三国兴衰史
人物形象: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
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
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曹操:智勇双全,志高远大,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诸葛亮:深谋远虑,博学多才,淡泊名利,是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主要情节:刘备:三顾茅庐辕门射戟
关羽:单刀付会,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刮骨疗伤,败走麦城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煮酒论英雄”
孔明:火烧新野,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失街亭)挥泪斩马谡,①有关曹操的情节: 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割须弃袍,割发代首。
②有关诸葛亮的情节: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七擒孟获,巧布八阵图。
③有关关羽的情节: 大意失荆州,刮骨疗毒,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败走麦城,等等。
著名语句:①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②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感受和启示: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么?他们关心的唯一的热点无非是争夺权利,特别是争夺那唯一的一把龙椅罢了。
他们为了争龙椅,不惜杀人如麻,血流成河,不惜决堤放水,乘风放火……这么多英雄怎么没有一个替老百姓说一句话呢?
(五)、四大名著练习
课件展示:
五、《骆驼祥子》
依据《指导》图表进行复习介绍。
六、小结:名著是人类文明不朽的精髓,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记忆,名著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考试,更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人心灵的滋养,给予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
对于名著的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
七、作业:依据图表,自学《鲁宾孙漂流记》、《格列夫游记》、《童年》、《朝花夕拾》
第二课时
知识回顾:
针对已复习和自学的篇目进行回顾和提问。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
《名人传》:启示或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快乐
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繁星》:见《指导》
习题训练:(以学生的作答以及记忆为主)
1、中考回顾
四、小结:最后给同学们提几点希望:首先要树立信心,其次要多阅读涉猎,多收集积累,
再次要多交流多讨论,最后就是多感悟多运用。
五、作业:做好仿真训练
第三课时
明确要求:
1、了解重要作家的有关情况(包括姓名、朝代或国籍、主要作品及其出处等)。
了解文体知识(主要了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及古代诗、词、曲等有关知识)
3、了解与课文有关的古代重要的作品的有关知识(包括作品主题或故事主人公等)。
了解并掌握初中课本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的有关知识(包括作品主题或故事的人物及主人公等)。
5、文体知识应重点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
②说明的对象、特征、方法。
③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
④应用文的格式、种类等。
6、文化知识应重点掌握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常识,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的文化常识。
以上6条所涉及的语文常识需要朗读,不可忽视。
二、知识储备:
(一)、见《指导》P58,学生识记与回忆。
(二)、积累: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史记》。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四书五经”是指那些典籍?
4、《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的典籍。
5、《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
6、《楚辞》,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
7、屈原《离骚》
8、《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
9、《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10、王维的诗歌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1、鲁迅先生在“五四”前夕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
12、屈宋:战国时楚诗人屈原和宋玉的并称两司马: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三曹:曹操和其子曹丕、曹植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