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2. 观察叶绿体中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其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 a、叶绿素 b、类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并转化为化学能以参与光合作用。

本实验利用溶剂提取和色谱柱分离的方法,将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出来,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步骤:1. 取一片鲜叶(最好选择深绿色的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或醋酸乙酯中浸泡,使叶绿体释放出色素。

注意保持容器密封以避免光照。

2. 将浸泡片刻半小时,使叶绿体彻底释放色素。

3. 将叶绿体悬液过滤,收集含有色素的过滤液。

4. 取一支色谱柱,填充色谱吸附剂(如硅胶),再用无色溶剂(如正己烷)预洗一次。

5. 将收集到的含色素液体加入色谱柱中,用无色溶剂洗脱,收集不同色素的洗脱液。

6. 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曲线,可观察到叶绿素 a 在400-5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叶绿素 b 在450-55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类胡萝卜素在500-600 nm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峰。

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可以推测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吸收波长和参与的反应。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机制,以及不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同时,该实验也展示了提取和分离生物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基本实验技巧和原理。

叶绿素的提纯实验报告(3篇)

叶绿素的提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叶绿素的提取和提纯方法。

3. 学习利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并通过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绿色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主要由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组成。

叶绿素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通过提取和提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叶绿素,为进一步研究其性质和作用提供条件。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植物叶片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然后通过层析法分离叶绿素和其他色素,最后收集纯化的叶绿素。

三、实验器材1. 新鲜植物叶片(如菠菜、青菜等)2. 研钵、研杵3. 乙醇、丙酮(分析纯)4. 层析柱、层析板5. 滤纸、脱脂棉6. 移液管、滴管7. 恒温水浴锅8. 显微镜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素(1)取新鲜植物叶片,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

(2)加入适量乙醇和丙酮(体积比1:1),研磨至匀浆。

(3)将匀浆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

(4)收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5)过滤,得到叶绿素提取液。

2. 分离叶绿素(1)将层析板放入层析柱中,在底部铺一层脱脂棉。

(2)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用移液管滴加于层析板上,确保液面低于层析板边缘。

(3)选择合适的溶剂系统,如正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4:1)。

(4)将溶剂滴加于层析板上,观察层析过程,直至溶剂前沿到达预定位置。

(5)取出层析板,用铅笔标记层析结果。

3. 收集纯化叶绿素(1)用移液管收集叶绿素层,倒入小烧杯中。

(2)加入少量乙醇,搅拌均匀。

(3)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4)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恒温水浴锅蒸干。

(5)用少量乙醇溶解残留物,得到纯化叶绿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绿素提取: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可以得到绿色叶片提取物,表明叶绿素已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出来。

2. 叶绿素分离:通过层析法,可以将叶绿素与其他色素分离,证明叶绿素具有独特的性质。

3. 叶绿素纯化:通过蒸发和溶解,可以得到纯化的叶绿素,说明实验过程中叶绿素得到了有效的纯化。

提取叶绿素的实验报告

提取叶绿素的实验报告

提取叶绿素的实验报告探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实验材料:1. 叶绿体提取液:通过离心植物组织获得的液体。

2. 植物叶片:新鲜且健康的绿色植物叶片。

3. 75% 乙醇:用于提取叶绿素的有机溶剂。

4. 富含二氧化碳的水: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5. 无色试剂:用于检测叶绿素的存在。

实验步骤:1. 准备:将乙醇和富含二氧化碳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玻璃瓶中,并为每个瓶子准备一片植物叶片。

2. 反应前处理:将一片植物叶片放入乙醇玻璃瓶中,摇晃约1分钟,待叶绿素溶解入乙醇,使叶绿素变成绿色提取液。

3. 提取叶绿素:将叶绿体提取液缓慢倒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同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 观察结果: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可以得出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溶液从橙黄色逐渐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提取液中的叶绿素受到光的作用后发生了变化。

这表明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实验讨论:叶绿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和某些浮游生物中的绿色色素,它是光合作用中的关键物质。

通过吸收光能,叶绿素能够将阳光转化为植物可用的化学能。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通过光合色素复合体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电子能和激发态能。

这些能量在光合色素复合体中传递,最终用于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实验中,通过将叶绿体提取液与富含二氧化碳的水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

这一变化表明叶绿素受到光的激发后发生了变化。

光能激发了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随后,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通过光合色素复合体传递,最终用于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

叶绿素的存在使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最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它不仅为植物提供了能量,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

叶绿素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能量转换上,还参与了光合作用的调节和保护等多个方面。

综上所述,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实验报告一: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比较1.引言叶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承担着捕获光能和转化化学能的重要角色。

菠菜是叶绿素含量较高的植物之一,因此本实验旨在比较不同方法提取菠菜中的叶绿素,探索最有效的提取方式。

2.材料与方法2.1 材料:- 新鲜菠菜叶片- 无水乙醚- 丙酮- 高速离心机- 比色皿2.2 方法:- 方法一:无水乙醚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醚,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醚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 方法二:丙酮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丙酮,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丙酮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 方法三:乙醇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醇,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3.结果在三种提取方法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方法一和方法二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呈现绿色,而方法三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呈现黄绿色。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三个试管中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发现方法一和方法二提取的叶绿素吸光度较高,而方法三的吸光度较低。

4.讨论方法一使用无水乙醚作为提取溶剂,乙醚能有效溶解叶绿素,并且在离心过程中上层液体的分离效果较好。

方法二使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丙酮也能有效溶解叶绿素,并且丙酮相对于乙醚来说更易于购买。

方法三使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乙醇对叶绿素的溶解能力较差,导致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吸光度较低。

5.结论通过对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实验比较,我们发现使用无水乙醚和丙酮作为提取溶剂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菠菜中的叶绿素,并且吸光度较高。

因此,在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实验中,建议使用无水乙醚或丙酮作为提取溶剂。

实验报告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研究1.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和重要性。

提取植物叶绿素实验报告

提取植物叶绿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叶绿素的提取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叶绿素提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技巧。

3. 通过实验,观察叶绿素提取效果,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这些色素通常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叶绿素,利用叶绿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研磨、过滤、洗涤等步骤,将叶绿素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碳酸钙、石英砂、95%乙醇、丙酮、滤纸、剪刀、研钵、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脱脂棉、纱布。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显微镜、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步骤1. 取新鲜菠菜叶1克,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 加入少量石英砂及碳酸钙粉,2-3 mL 95%乙醇,研磨至糊状。

3. 再加入2-3 mL 95%乙醇,继续研磨,使叶绿素充分溶解。

4. 将研磨好的混合物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5. 将滤液用离心机离心,去除沉淀。

6. 取离心后的滤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7. 将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叶绿素颗粒的大小、形态和颜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绿素提取效果:通过实验,成功提取出菠菜叶中的叶绿素,提取液呈绿色,说明叶绿素提取效果良好。

2. 叶绿素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提取液中叶绿素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3. 显微镜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素颗粒呈球形,颜色为绿色,大小约为1-5微米。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菠菜叶中的叶绿素,提取液呈绿色,表明实验方法可行。

2.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计算出叶绿素含量,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 通过显微镜观察,观察到叶绿素颗粒的形态和大小,为叶绿素的结构研究提供依据。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组成;
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3.学习使用色谱技术进行色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绿叶中主要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2.色素的提取可采用溶剂浸提法,利用极性溶剂可溶解色素并使其析出;
3.色素的分离可采用色谱技术,利用相互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三、实验步骤:
1.将新鲜的绿叶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酒精,用搅拌棒搅拌植物材料,使其溶解均匀;
2.将混合溶液过滤,收集过滤液;
3.将收集的过滤液分成两部分,分别用超离心机分离沉淀和上清液;
4.取上清液,利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四、实验结果:
1.在溶剂浸提法下,绿叶中的色素溶解于酒精中,并分为沉淀和上清
液两部分;
2.通过超离心机的处理,将色素沉淀进行分离;
3.使用色谱技术后,可得到单一的色素组分,通过比色计测定其最大
吸收波长。

五、实验讨论:
1.色素的提取效果可能受到植物材料浸提时间和酒精浓度的影响;
2.色素的相互溶解度差异是进行色谱分离的关键;
3.使用色谱技术可对色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可靠。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溶剂浸提法和色谱技术,成功提取和分离了绿叶中的色素。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植物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组成,并学习了色素的
提取和分离方法。

同时,通过色谱技术的应用,我们还能对色素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这些实验技巧和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植物色素具有重
要意义。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3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3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3篇)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精选3篇)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篇1【实验目的】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方法。

2、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叶绿色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7O5N4Mg}和叶绿素b{ C55H70O6N4Mg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有三种异构体;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

当提取时,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实验仪器】研钵,色谱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铝,菠菜叶,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脱脂棉,纱布。

【实验步骤】1、称取30g洗净后用滤纸喜感的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研磨时放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猛破坏叶绿素结构,研磨至烂。

2、将研磨碎的菠菜叶转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

按小组成员分别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钟。

3、浸泡期间,填充色谱柱,在最下面垫入脱脂棉,再盖上一个小滤纸片,装入氧化铝至4/5处,再盖上一层滤纸片。

4、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涤,除去水层(下层),再用10mL水洗涤一次。

5、将分页漏斗中的溶液慢慢倒入色谱柱中,加几滴丙酮既可以看到颜色变化。

6、洗净仪器,收拾实验室,打扫卫生。

【实验记录】虽然分层现象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还是可以看得见分层现象。

【结果与讨论】1、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觉得不应该用纱布挤干,因为个人感觉很多色素都被纱布吸走了,导致后来的实验现象没有很明显,经过对比,没用纱布直接过滤的同学做出的现象比用纱布做的现象要明显的多。

2、有机溶剂往往比较容易挥发,所以加入后要盖上表面皿。

3、此实验浸泡15分钟以后现象就可以很明显,因此以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的时候浸泡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的,15分钟足矣。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_实验报告_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_实验报告_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
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
1.提取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察: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讨论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篇一:绿色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绿色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名称]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及色谱分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了解天然产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教学难点]薄层色谱、柱层析实验操作要点的掌握和应用[教学方法]陈述法,讲演法[教学过程][讲述]【实验目的】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2.通过对柱色谱和薄层色谱操作方法的掌握,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讲述]【背景知识】绿色植物的叶、茎中,如菠菜叶,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其差别仅是叶绿素a中一个甲基被甲酰基所取代从而形成了叶绿素b。

它们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

植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

尽管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的溶剂。

胡萝卜素(c40h56)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

它有三种异构体,即a-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γ-胡萝卜素,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多,也最重要。

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

与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本实验先根据各种植物色素的溶解度情况将胡萝卜素(橙)、叶黄素(黄)、叶绿素a和叶绿素b从菠菜叶中提取出来,然后根据各化合物物理性质的不同用色谱法进行分离和鉴定。

[图示]【分离产物结构式】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黄)和β-胡萝卜素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讲述]【色谱法原理】色谱法是分离、提纯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其分离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个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当选择某一个条件使各个成分流过支持剂或吸附剂时,各成分可由于其物理性质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与经典的分离提纯手段(重结晶,升华,萃取和蒸馏等)相比,色谱法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和高效等优点。

按其操作不同,色谱可分为薄层色谱、柱色谱、纸色谱、气相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等。

在此,我们学习柱色谱和薄层色谱(TLc)。

1.柱色谱原理液体样品从柱顶加入,流经吸附柱时,即被吸附在柱中固定相(吸附剂)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流动相(洗脱剂)淋洗,由于固定相对各组分吸附能力不同,以不同速度沿柱下移,吸附能力弱的组分随洗脱剂首先流出,吸附能力强的组分后流出,分段接收,以此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2.薄层色谱原理由于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对吸附剂(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动相)流经吸附剂时,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移动,吸附力强的组分滞留在后,由于各组分具有不同的移动速率,最终得以在固定相薄层上分离。

其应用主要有:跟踪反应进程;鉴定少量有机混合物的组成;分离;寻找柱色谱的最佳分离条件等。

[提问]试比较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三种色素的极性,为什么胡萝卜素在层析柱中移动最快?[讲述]【实验试剂】新鲜菠菜3g、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甲醇、硅胶g、中性氧化铝[讲述和演示]【实验步骤】1.菠菜色素的提取过程取3g新鲜菠菜叶于研钵中拌匀研磨5分钟,残渣用20mL 的石油醚-乙醇(2:1)混合液进行提取,共提取两次。

把浸取液合并过滤,滤液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水洗涤后弃去下层的水-乙醇层,石油醚层再用等体积的水洗涤两次,以除去乙醇和其它水溶性物质。

石油醚层用无水na2so4进行干燥、浓缩为2mL。

取一半做柱层析分离,其余留作薄层层析分析。

2.柱色谱的一般过程及菠菜色素的分离:【柱色谱的一般过程】(1)选择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活性炭等选择规则:吸附剂必须与被吸附物质和展开剂无化学作用;吸附剂的颗粒大小要适中;可以根据被提纯物质的酸、碱性选择合适的吸附剂。

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分子极性越强(或分子中所含极性较大的基团)其吸附能力也较强。

极性基团的吸附能力排序如下:cl-,br-,I- 根据被分离物各组分的极性和溶解度选择相应极性的溶剂,当单一溶剂无法很好洗脱时,可考虑选择混合溶剂。

溶剂的洗脱能力按递增次序排列如下:己烷(石油醚)、四氯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丙醇、乙醇、甲醇、水。

(3)装柱:色谱柱的大小应视处理量而定,柱长与直径之比,一般为10:1~20:1。

固定相用量与分离物质用量比约为50:1~100:1。

装柱的方法分湿法和干法两种,无论哪一种,装柱的过程中都要严格排除空气,吸附剂不能有裂缝。

上样前必须使吸附剂在洗脱剂的流动过程中进行沉降至高度不变为止,此为压柱。

(4)上样:将要分离的混合物用适当的溶剂溶解后,用滴管沿柱壁慢慢加入吸附剂表面。

(5)淋洗分离:当被分离物的溶液面降至吸附剂表面时,立即加入洗脱剂进行淋洗,此时可以配合薄层层析来确定各组分的分离情况。

【菠菜色素的分离】取15-20g中性氧化铝进行湿法装柱。

填料装好后,从柱顶加入上述浓缩液,先用9:1的石油醚-丙酮进行洗脱,当第一个橙黄色色带(胡萝卜素)即将流出时,换一接收瓶接收,约需要洗脱剂40mL。

换用7:3的石油醚-丙酮进行洗脱,当第二个棕黄色色带(叶黄素)即将流出时,换一接收瓶接收。

此时,继续更换洗脱剂,用3:1:1的正丁醇-乙醇-水洗脱,分别在层析柱的上端可见蓝绿色和黄绿色的两个色带,此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

3.薄层色谱(ThinLayerchromatography)的操作方法:【薄层色谱的操作方法】(1)点样:将样品用低沸点的溶剂配成1-5%的溶液,用内径小于1mm的毛细管点样。

点样前,先用铅笔在薄层板上距一端1cm处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在起始线上小心点样,斑点直径不超过2mm;如果需要重复点样,则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复点样,以防止样点过大,造成拖尾、扩散等现象,影响分离效果。

若在同一板上点两个样,样点之间距离在1-1.5cm为宜。

待样点干燥后,方可进行展开。

(2)展开和展开剂:薄层展开要在密闭的器皿中进行,加入展开剂高度为0.5cm。

把带有样点的板(样点一端向下)放在展开器中,并与器皿成一定的角度。

盖上盖子,当展开剂上升到离板的顶部约1cm处时取出,并立即标出展开剂的前沿位置,待展开剂干燥后,观察斑点的位置。

(3)显色:若化合物不带色,可用碘薰或喷显色剂后观察,若化合物有荧光,可在紫外灯下观察斑点的位置。

(4)Rf值:一个化合物在薄层板上上升的高度与展开剂上升高度的比值称为该化合物的Rf值:[7][8][6] Rf?【薄层色谱应用】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展开剂移动的距离当实验条件严格控制时,每种化合物在选定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体系中有特定的R值,把不同的化合物的Rf值的数据积累起来可以供鉴定化合物使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Rf值的重复性较差,因此不能孤立地用比较Rf值来进行鉴定。

然而,当未知物与已知物在同一薄层板上,用几种不同的展开剂展开时都有相同的Rf值时,那么就可以确定未知物与已知物相同。

当未知物的鉴定被限定到只是几个已知物中的一个时,利用TLc就可以确定,如图1(a)所示。

TLc也可以用于监测某些化学反应进行的情况,以寻找出该反应的最佳反应时间和达到的最高反应产率。

如图1(b)所示,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原料和产物的样点分别点在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后观察反应混合物斑点体积不断减小体积不断减小和产物斑点体积逐步增加了解反应进行的情况。

1小时(a)未知物鉴定2小时(b)利用薄层监测化学反应图1A:已知物;b:未知物;c:未知物D,D:反应混合物;e:反应物;F:产物[板书]薄板层析结果记录碘苯二苯醚碘苯反应液二苯醚(a)第一步:点样(b)展开以后图2TLc跟踪反应记录[讲述]【菠菜色素的鉴定】取一块硅胶板,分别点上色素提取液样点,胡萝卜素样点和叶黄素样点,分别用石油醚-丙酮(8:2)或石油醚-乙酸乙酯(6:4)两种溶剂系统展开,观察斑点的位置并排列出胡萝卜素样点和叶黄素Rf值大小的次序。

[板书]【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研磨菠菜菠菜汁石油醚-乙醇萃取液萃取析层柱色带、溶液水洗涤旋蒸石油醚浓缩液析Rf值[讲述]【注意事项】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只接收全部的胡萝卜素。

在接收叶黄素的同时,进行柱上叶绿素的分离,不接收叶绿素,叶黄素也不必全部接收。

[作业]1.色谱法分离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的?2.柱色谱和薄层色谱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3.TLc分析中常用展开剂的极性大小顺序是怎样的?展开剂极性对样品的分离有何影响?点样、展开、显色这三个步骤各要注意什么?篇二:绿色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绿色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的目的:1、学习从植物中提取色素的方法。

2、学习柱色谱(层析)的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柱色谱是通过色谱柱来实现分离的。

在色谱柱内装有固体吸附剂(固定相)如氧化铝或硅胶。

液体样品从柱顶加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