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生产车间工程设计
年产2亿支2ml水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年产2亿支2ml水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小组成员:指导老师:设计时间:摘要本文是对年产2亿支2ml,200mg利巴韦林水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的详细说明。
一方面,根据任务要求,对工艺流程进行了说明,并绘制了工艺管道流程图,完成了物料衡算和设备选型。
另一方面,按照GMP的要求,设计工艺平面布置,并绘制了平面压差分布图和洗瓶工序的管道布置图。
本设计严格遵守GMP规定,符合安全、环保、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水针剂平面布置联动机组洁净区GMP目录一、工艺概述水针剂的生产步骤主要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封、灭菌、质检、包装等环节。
本设计的原料是药用利巴韦林(2ml,200mg),辅料是注射用水。
选择中性玻璃安瓿作为注射液的容器。
水针剂的洁净区划分:注射用水的制备、理瓶、检漏灭菌、灯检、印字包装在一般生产区;原料的配制、粗滤、安瓿的粗洗、精洗在C级洁净区;原料液的精滤、安瓿干燥灭菌、冷却、灌装、封口位于B级洁净区。
(一)工艺流程框图1.1 工艺流程框图(二)工艺用水制备水针剂生产需要大量的纯化水及注射用水。
本工艺中以自来水为原水,首先进行预处理,包括机械过滤、活性碳过滤、保安过滤,然后经过二级渗透处理得到纯化水,纯化水再经紫外线杀菌、微孔过滤后至用水点。
纯化水经过多效蒸馏操作得到蒸馏水,蒸馏水保温循环贮存,蒸馏水经过0.45μm微孔膜过滤即可送至注射用水的用水点。
1、纯化水制备目前在制药企业生产中,纯化水的制备一般有以下四种工艺流程:1)原水→ 预处理→ 阳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 混床→ 纯化水2)原水→ 预处理→ 电渗析→ 阳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 混床→ 纯化水3)原水→ 预处理→ 一级高压泵→ 一级反渗透→ 二级高压泵→二级反渗透→ 纯化水4)原水→ 预处理→高压泵→反渗透→ 一级混床→ 二级混床→纯化水其中全离子交换用于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原水,常用于原水含盐量<500 mg/L;电渗析+离子交换常用于原水含盐量>500 mg/L,使用电渗析,可减少树脂频繁再生,减少离子交换负担,使树脂制水周期延长,减少再生时酸、碱用量和排污量;反渗透+离子交换以反渗透直接作为二级混床的前处理,此时为了减轻混床再生时碱液用量,需在混床前设置脱气塔以脱去CO2。
年产150万瓶氨甲环酸注射液的生产车间设计

入库
纸箱 包装
铝盖
标签 贴签
原辅料 称重 浓配
过滤 稀配 粗滤 精滤 灌装* 放膜* 上塞* 翻塞
加盖 轧口 灭菌 灯检
大于100000级区
100000级区
*局部100级。*该生产操作可在10000级环境里,局部100级的条件下进行。
10000级区
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目录
标题二
Text here
标题三
Text here
标题四
Text here
标题五
Text here
标题六
Text here
车间的布置设计
空调净化
(一)制冷方案 本车间采用本车间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制冷
装置,其优点是高气密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耐腐性好,吸气系数高、排气温度低、单级压 缩比大,对湿行程不敏感,排气脉动小制冷量可 无级调节等风量: 5000—200000m3/h。 式。
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目录
Contents
标题一
Text here
标题二
Text here
标题三
Text here
标题四
Text here
标题五
Text here
标题六
Text here
设备选型
夹套高度
H2≈(ηV-V封)/V1=(1.2-0.321)/1.327=662 mm 圆整,H2=700 mm Ho= H1 - H2 = 1300 - 700 = 600 mm
(三)净化方案 车间采用全局净化和局部净化相结合的净化处理
方式。
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目录
Contents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我们聊聊一个相对“严肃”的话题——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
听起来好像有点无聊,但相信我,这其实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想象一下,车间里嗡嗡作响的机器,还有那些闪闪发光的设备,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大容量注射剂,可不是随便就能搞定的,这里可涉及到很多门道哦。
2. 车间的基本布局2.1. 功能分区首先,我们得聊聊车间的布局。
就像盖房子一样,设计一个车间也得讲究个功能分区。
通常,大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可以分为几个区域:原材料储存区、生产区、包装区,还有质检区。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主场”,可不能让它们互相打架。
想象一下,生产区的工人忙得不可开交,包装区的设备却在那儿闲着,多尴尬啊!2.2. 流线型设计为了提高效率,我们还得考虑流线型设计。
你可以把车间想象成一个大型的流水线,原材料从左边进入,经过各种加工,最后从右边出来,变成精美的注射剂。
如果布局设计得当,生产就像流水般顺畅,不然的话,可就像牛头不对马嘴,乱成一团了。
3. 生产工艺3.1. 材料准备接下来,咱们聊聊生产工艺。
首先得从材料准备开始。
这就像做饭前得备齐食材一样,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效果。
比如,药品原料的纯度、稳定性,都得严格把关。
你可不能拿个三流的材料来做大事,那就等着出洋相吧!3.2. 生产流程然后,我们要进入生产流程。
这一步可真是复杂的像魔方。
先要进行溶解,然后是混合,再到灌装,最后是灭菌。
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就像一位严谨的老师傅在看着你,生怕你哪一步出错。
灌装的时候要注意,不仅要控制好剂量,还要防止空气混入,绝对不能让细菌趁虚而入,影响药品的质量。
4. 质量控制4.1. 质检标准说到质量控制,真是重中之重。
车间里得有一套完整的质检标准,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要求。
就像考试前得复习一遍,确保你能拿到好成绩一样。
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大问题,所以,质检可得像猫一样机警,寸步不离。
注射剂车间的设计严格按GMP规定设计

注射剂车间的设计严格按GMP规定设计一. 注射剂车间的设计要求(一)位置选择(二)房间布局制备注射剂至少要备有下列各室,即射用水制备室、洗涤配滤室、灌封室、灭菌室、质检室和包装室等。
房间的布局要考虑生产艺的衔接,必须避免重复往返并防止原材料、半成品交叉污染与混杂,人物要分流。
人的走应有更衣室和卫生设施,保证进入室内人员的清洁卫生;物的走向可设计机械传送线,也可人工传送,但室间应设计有传递橱,并应该有足够的缓冲间。
注射剂生产车间按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要求可分一般生产区、控制区、洁净区。
一般生产区指无空气洁净度要求的生产或辅助房间。
控制区指对空气洁净度或菌落数有一定要求的生产或辅助房间,一般定为>10万级或10万级。
洁净区指有较高洁净度或菌落数要求的生产房间,一般定为l万级或100级。
控制要求温度18℃~28℃,相对湿度50%~60%。
洁净区要求温度18℃一24℃,,相对湿度45%~65%。
(三)内部结构二、无菌操作室的空调系统无菌操作室的空调系统可对进入室内的空气给予过滤、去湿、加热等处理,使之成为无尘、无菌、清洁新鲜的空气,且使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为提高洁净度可采用层流洁净空气技术。
三、空气的净化空气中大量生物和非生物微粒,设法去除这些微粒使空气符合规定的过程称为空气净化…空气净化是保证生产环境洁净和无菌的主要手段洁净室的标准。
(一)洁净室的标准净化空气中所残留的粒大小及数量是洁净度划分的依据。
各项要求见表4-4。
(二)层流洁净空气技术层流是指空气流线平行,具有一定的均匀的断面速度,气流水平的称水平层流,气流垂直向下的称垂直层流。
1.层流净化的优点微粒流体连续稳定地向个方向运动,一切粒子保持在层流运动中子粒子不易相碰而聚结,沉降。
2.水平层流净室的构造与工作原理3.垂直层流洁净室4. 层流洁净工作台层流净化室和净化台我国均有定型产品’,其净化效果均可达到lOO级洁净度的要求。
5. 层流净化技术在注射剂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在注射剂生产中,层流净化技术已广泛应用,按照国家卫生部GMP规定,100级洁净标准适用于生产无菌而又不能在最后容器中进行灭菌的药品的配液(指灌封前不需无菌滤过)及灌封;能在最后容器中灭菌的大体积(≥ 50m1)注射用药品的滤过、灌封;粉针剂的分装、压塞;无菌制剂、粉针剂原料药的精制烘干、分装。
注射剂生产车间工程设计

打针剂临盆车间工程设计最终灭菌小容量打针剂车间GMP设计(1)最终灭菌小容量打针剂临盆进程包含原辅料的预备.配制.灌封.灭菌.质检.包装等步调,按工艺装备的不合型式可分为单机临盆工艺和联念头组临盆工艺两种,其流程及情况区域划分(见图 A B).关于水针各单机装备和联念头组装备的具体内容详见前.(2)按照GMP的划定最终灭菌小容量打针剂临盆情况分为三个区域:一般临盆区.10万级干净区.1万级干净区.一般临盆区包含安瓿外清处理.半成品的灭菌检漏.异物检讨.印包等;10万级干净区包含物料称量.浓配.质检.安瓿的洗烘.工作服的洗涤等;1万级干净区包含稀配.灌封,且灌封机自带局部100级层流.干净级别高的区域相对于干净级别低的区域要保持5~10Pa的正压差.如工艺无特别请求,一般干净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各工序需装配紫外线灯.(3)车间设计要贯彻人.物流离开的原则.人员在进入各个级此外临盆车间时,要先更衣,不合级此外临盆区需有响应级此外更衣净化措施.临盆区要严厉按照临盆工艺流程安插,各个级别雷同的临盆区相对分散,干净级别不合的房间互相接洽中设立传递窗或缓冲间,使物料传递路线尽量短捷.顺畅.物流路线的一条线是原辅料,物料经由外清处理,进行浓配.稀配;另一条线是安瓿瓶,安瓿经由外清处理后,进入洗灌封联动线清洗.烘干.两条线汇聚于灌封工序.灌封后的安瓿再经由灭菌.检漏.擦瓶.异物检讨,最后外包成全部临盆进程.具体进出水针车间的人流.物流路线(见图)所示.(4)帮助用房的合理设置是制剂车间GMP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厂房内设置与临盆范围相顺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接近与其接洽的临盆区域,削减运输进程中的混淆与污染.存放区域内应安插待验区.及格品区和不及格品区;贮料称量室,并且要有利于包含空调风管在内的公用管线的安插.(5)水针临盆车间内地面一般做耐清洗的环氧自流坪地面,隔墙采取轻质彩钢板,墙与墙.墙与地面.墙与吊顶之间接缝处采取圆弧角处理,不得留有逝世角.(6)水针临盆车间须要排热.排湿房间有浓配间.稀配间.对象清洗间.灭菌间.洗瓶间.洁具室等,灭菌检漏需斟酌通风.公用工程包含给排水.供气.供热.强弱电.制冷通风.采暖等专业设汁应相符GMP原则.车间设计举例图车间设计举例图是水针临盆联念头组工艺车间安插图采取浓配加稀配的配料方法,具体安插(见图).水针单机临盆工艺车间安插图(见图),整体计划为一拖二型,即共用瓶子的粗.精洗工序,再分成两套灌封体系,合适多品种小批量临盆.配料采取一次配制的方法.具体安插如图7.2—3所示.最终灭菌大容量打针剂(大输液)车间相干链结:大输液设置装备摆设体系工艺流程图大输液临盆车间设计一般性要点:★★★最终灭菌大容量打针剂工艺流程★★★(1)控制大输液的临盆工艺是车间设计的症结,盛装输液的容器有玻璃瓶.聚乙烯塑料瓶.复合膜等,包装容器不合其临盆工艺也有差别,复合膜.玻璃瓶.塑料容器的输液工艺流程及情况区域划分分离(见图 A B C).无论何种包装容器其临盆进程一般包含原辅料的预备.浓配.稀配.包材处理(瓶外洗.粗洗.精洗等).灌封.灭菌.灯检.包装等工序.(2)设计时要分区明白,按照GMP划定,由大输液临盆工艺流程及情况区域划分示意图可知,大输液临盆分为一般临盆区.10万级干净区.1万级及局部100级干净区.一般临盆区包含瓶外洗.粒子处理.灭菌.灯检.包装等;10万级干净区包含原辅料称配.浓配.瓶粗洗.轧盖等;1万级干净区包含瓶精洗.稀配.灌封,个中瓶精洗后到灌封工序的吐露部分需百级层流呵护.临盆相接洽的功效区要互相接近,以达到物流顺畅.管线短捷,如物料流向:原辅料称配一浓配一稀配一灌封工序尽量接近.车间设计时合理安插人.物流,要尽量防止人.物流的交叉.人流路线包含人员经由不合的更衣进入一般临盆区.10万级干净区.l万级干净区,进出车间的物流一般有以下几条:瓶子或粒子的进入.原辅料的进入.外包材的进入以及成品的出口.进出输液车间的人流.物流路线(见图)所示.(3)闇练控制工艺临盆装备是设计好输液车间的症结,输液包装容器不合其临盆工艺不合,导致其临盆装备亦不合.即使是统一包装容器的输液,其临盆线也有不合的选择,如玻璃瓶装输液的洗瓶工序有分粗洗.精洗的滚筒式洗瓶机和集粗.精洗于一体的箱式洗瓶机.工艺装备的差别,车间安插必定不合,今朝的输液临盆均采取联动线,为我国较为经常应用的玻璃瓶输液临盆线.(4)合理安插好帮助用房.帮助用房是大输液车间临盆质量包管和GMP认证的重要内容,帮助用房的安插是否得当是车间设计成败的症结.一般大输液临盆车间的帮助用房包含万级对象清洗存放间.l0万级对象清洗存放间.化验室.洗瓶水配制间.不及格晶存放间.洁具室等.大输液车间一般性技巧请求:(1)大输液车间控制区包含l0万级干净区.1万级干净区,1万级情况下的局部100级层流,控制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各工序需装配紫外线灯.(2)干净临盆区一般高度为2.7m阁下较为合适,上部吊顶内安插包含风管在内的各类管线加上斟酌维修须要,吊顶内部高度需为2.5m.(3)大输液临盆车间内地面一般做耐清洗的环氧自流坪地面,隔墙采取轻质彩钢板与墙.墙与地面.墙与吊顶之间接缝处采取圆弧角处理,不得留有逝世角.(4)干净临盆区需用干净地漏,百级区不得设置地漏.(5)浓配间.稀配间.对象清洗间.灭菌间.洗瓶间.洁具室需排热.排湿.在塑料颗粒制瓶和制盖的进程中均产生较多热量,除采取低温水体系冷却外,空调体系应斟酌响应的负荷,塑料颗粒的上料体系必须斟酌除尘措施.洗瓶水配制间要斟酌防腐与通风.(6)纯化水和打针用水管道设计时请求65℃回路轮回,管道装配坡度一般为0.1%一0.3%(1‰一3‰),不锈钢材质.支管盲段长度不该超出轮回主管管径的6倍.(7)不合情况区域要保持5~lOPa的压差,1万级干净区对10万级干净区保持5~lOPa的正压,10万级干净区对一般临盆区保持5~lOPa的正压.车间设计举例玻璃瓶装大输液车间安插图(见图),选用粗精洗合一的箱式洗瓶机,具体安插见图.塑料瓶装大输液车间(见图).选用塑料瓶二步法成型工艺,具体安插见图.无菌分装粉针剂车间GMP设计针剂车间设计一般性要点:(1)粉针剂的临盆工序包含:原辅料的擦洗消毒.西林瓶粗洗.精洗.灭菌湿润.胶塞处理及灭菌.铝盖洗涤及灭菌.分装.轧盖.灯检.包装等步调,按GMP划定其临盆Z域空气干净度级别分为100级.1万级和10万级.个中无菌分装.西林瓶出地道烘箱.胶塞出灭菌柜及其存放等工序须要局部100级层流呵护,原辅料的擦洗消毒.瓶塞精洗.瓶塞湿润灭菌为1万级,瓶塞粗洗.轧盖为10万级情况.其工艺流程图及情况区域划分见图7(2)车间设计要做到人.物流离开的原则,按照工艺流向及临盆工序的相干性,有机地将不合干净请求的功效区安插在一路,使物料流短捷.顺畅.粉针剂车间的物流根本上有以下几种:原辅料.西林瓶.胶塞.铝盖.外包材及成品出车间.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经由不合程度的更衣分离进入1万级和10万级干净区.进出粉针剂车间人.物流路线(见图)所示.(3)车间设置净化空折衷舒适性空调体系能有用控制温.湿度;并能确保造就室的温.湿度请求;若无特别工艺请求,控制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各工序需装配紫外线灯灭菌.(4)车间内须要排热.排湿的工序一般有洗瓶区地道烘箱灭菌间.洗胶塞铝盖间.胶塞灭菌间.对象清洗间.洁具室等.(5)级别不合干净区之间保持5一lOPa的正压差每个房间应有测压装配.假如是临盆青霉素或其他高致敏性药品,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粉针剂车间设计举例无菌分装粉针剂车间工艺安插图(见图).该工艺选用联动线临盆,瓶子的灭菌装备为远红外地道烘箱,瓶子出地道烘箱后即受到局部100级的层流呵护.胶塞处理选用胶塞清洗灭菌一体化装备,出胶塞及胶塞的存放设置100级层流呵护.铝盖的处理另设一套人流畅道,以防止人.物流之间有大的交叉.具体安插如图所示干粉针剂车间GMP设计冻干粉针剂车间设计一般性要点:(1)冻于粉针剂的临盆工序包含:洗瓶及湿润灭菌.胶塞处理及灭菌.铝盖洗涤及灭菌.分装加半塞.冻于.轧盖.包装等.按GMP划定其临盆区域空气干净度级别分为100级.1万级和10万级.个中料液的无菌过滤.分装加半塞.冻干.净瓶塞存放为100级或1万级情况下的局部100级即为无菌功课区,配料.瓶塞精洗.瓶塞湿润灭菌为1万级,瓶塞粗洗.轧盖为10万级情况.其工艺流程图及情况区域划分见图4—u.(2)车间设汁力图计划合理,遵守人.物流离开的原则,不交叉返流.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经由不合程度的净化程序分离进入100级.1万级和l0万级干净区.进入100级区的人员必须穿戴无菌工作服,洗涤灭菌后的无菌工作服在100级层流呵护下整顿.无菌功课区的气压要高于其也区域,应尽量把无菌功课区安插在车间的中间区域,如许有利于气压从较高的房间流向较低的房间.(3)帮助用房的安插要合理,干净对象间.容器具清洗间宜设在无菌功课区外,非无菌工艺功课的岗亭不克不及安插在无菌功课区内.物料或其他物品进入无菌功课区时,应没置供物料.物品消毒或灭菌用的灭菌室或灭菌装备.洗涤后的容器具应经由消毒或灭菌处理方能进入无菌功课区.(4)车间设置净化空折衷舒适性空调体系可有用控制温.湿度;并能确保造就室的温.湿度请求;控制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各工序需装配紫外线灯.(5)如有活菌造就如生物疫苗成品冻干车间,则请求将干净区严厉区分为活菌区与逝世菌区,并控制.处理好活菌区的空气排放及带有活菌的污水.(6)按照GMP的规矩请求安插纯水及打针用水的管道.车间设计举例生物疫苗成品冻干车间安插图(见图),空调体系活菌隔离措施依据室内干净级别和工作区域内是否与活菌接触,冻于临盆车间设置三套空调体系,具体介绍如下.(1)10万级净化空调体系.它重要解决二更间.造就基的配制.造就基的灭菌以及无菌衣服的洗涤,体系回风,与活菌区保持5~10Pa的正压.(2)一万级净化空调体系.该区域为活菌区,它重要解决接种.菌种造就.菌体收集.高压灭活.瓶塞的洗涤灭菌.对象清洗存放.三更.缓冲的空调净化.该区域保持相对负压,空气全新风运行,排风体系的空气需经高效过滤器过滤,以防止活菌外逸.(3)一万级净化空调体系和百级净化空调体系.重要解决净瓶塞的存放.配液.灌装加半塞.冻干.压塞和化验.该区域为逝世菌区,体系回风.除空调体系外,该车间在建筑密封性.纯化水.打针用水的管道安插.污物排放等方面的设计上也要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该车间具体安插见图.。
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与厂方设计布局

2.2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图1:注射剂生产流程图液配 拆外包 称量 灌原库 料 批封房生药领产 烘干灭菌 瓶洗 西林瓶拆外包 料 液指 令盖扎湿热灭菌检灯 签贴库入箱装 装包1,注射剂生产流程图可以看出:由图 屮主要包含以下工序:原料领料工序,要 求领料人员进行原注射剂生产流程料品种、批号的复核。
原料经过拆外包工序,传递至十万级暂存称量间存放。
称量工序,要 配液工序要求操作批号和质量并做好标识。
进 依此保证人员应完全遵守并按照生产指令和生《兽检测标准依据。
半成品经取样交质保部检 测,生产出合格的中间品(半成品)1【5半成品检验检测合格后,药液被送入灌装工序。
药典》由一要求领料人员复核瓶子外观和规格。
经过拆外包后,内包材领 料工序,西林瓶经超声清洗后进行由洗瓶机进行洗瓶。
般区经传递窗传至十万级 洗瓶间,合根据生产要求,烘干灭菌工序,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和实际生产需要进 行洗瓶,由十万级经传递窗转移至万级灌装间进入灌待灭菌冷凉瓶后, 理控制洗 瓶数量,封工序。
灌封工序为灌装和加塞操作,其主要要求是最大限度保证装量 均匀度。
灌装加塞后由传送带送至十万级扎盖间, 进行扎盖工序后,进行最终灭 菌工序,应灯检工序要求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灯检, 按照每种产品的灭菌工艺要 求灭菌。
杜绝混批事故出现。
批号,明确标识待灯检品的品种、灯检后的合格与 不合格品,灯检合格后,进行贴签。
依据生产其主要要求准确复核标签规格和 批准文号。
外包装材料领料工序,指令进行打印标签和合格证,经复核无误后进行贴签。
贴签工序要求按统一整齐 美观标准进行贴签。
包装后进行装箱,装箱要求产品按顺序摆放并放置合格证。
包装完毕后进行入库。
3.生产车间介绍3.1车间平面布局 图2:注射剂车间平面布局图由一般区经传递窗消毒和灭菌后, 求操作人员准确对衡器进行校验, 行称量时要求双人二次复核品种、 产工艺卡片执行配液的各项操作,■- ' /'空调机®O | *1 | 、.□ -J 由图2,注射剂车间平面布局图可以看出:[6]。
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与厂方设计布局

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与厂方设计布局1.原料准备:根据配方要求,准备所需原料,包括溶剂、药物活性成分、辅料等。
2.洁净区准备:将注射剂生产车间的洁净区进行洁净处理,确保符合注射剂生产的洁净要求。
3.材料配制:按照工艺要求,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装或配溶。
4.清洗与消毒:对生产设备、容器、管道等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生产环境的无菌状态。
5.生产操作:根据工艺要求,通过输送设备将原料送入生产设备,进行混合、搅拌、过滤等操作。
6.灭菌: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产品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7.储存与包装:将灭菌后的产品进行储存,然后进行包装,包括冷藏、冷冻等方式。
8.质量检验:对注射剂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包装、药效等多个方面。
9.清洁消毒:对生产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确保下一次生产的安全性。
10.废物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采取环保措施,确保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厂方设计布局:1.洁净区域:注射剂生产车间应设有洁净区域,以满足注射剂生产的洁净要求。
洁净区域应具备恒定的温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防止微生物污染。
2.生产区域:生产区域应设有符合注射剂生产工艺要求的设备,包括混合设备、过滤设备、灭菌设备等。
设备应布置合理,方便操作和清洁维护。
3.材料准备区:材料准备区需要配备精确的称量设备,以确保原料的准确配制。
同时,还应设有材料储存区,方便材料的及时供应。
4.包装区域:包装区域应设备注射剂的包装设备,包括灭菌、充填和封尾等设备。
同时,还应设有包装材料的储存区,方便包装材料的供应。
5.检验区域:检验区域应设备注射剂的质量检验设备,包括外观检验、药效检验和包装检验等设备。
同时,还应设有实验室,进行产品质量的监控和研究。
6.废物处理区:废物处理区应设备废物的处理设备,包括废物收集器、消毒设备和储存设备等。
废物处理区应符合环保要求,防止环境的污染。
总体来说,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和厂方设计布局需要结合注射剂的特点和工艺要求来设计。
年产1亿支2ml水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1 亿支2ml 水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年产1 亿支2 ml 水针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二班制。
联动生产线)3、按GMP 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4、灭菌检漏工序的管道布置图(标出管道标号、管径、管材)5、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
3、灭菌检漏工序的管道布置图(1:50)。
4、工艺管道流程图(包括配液工序)。
目录一设计概述1.1 车间设计概述21.2 设计目的21.3 设计依据2二设计资料2.1 生产规模及包装形式32.2 生产制度3三工艺设计计算及生产过程3.1 物料衡算33.2 生产工序33.3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处方举例83.4 生产工艺流程图9 四药理说明4.1 简述10五工艺设备选型5.1 主要设备选型125.2 安瓿澄明度光电自动检查仪说明17六车间技术要求七心得体会八、附图一工艺概述设计题目:年产1 亿支2ml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2ml:10mg)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1 车间设计概述1.1.1 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封、灭菌、质检、包装等步骤,按照GMP 规范的规定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环境分为三个区域:一般生产区、10 万级洁净区、一万级洁净区。
一般生产区包括安瓿外清处理、半成品的灭菌检漏、异物检查、印包等;10 万级洁净区包括物料称量、浓配、质检、安瓿的洗烘、工作服的洗涤等;一万级洁净区包括稀配、灌封,且灌封机自带局部100 级层流。
1.2 设计目的生产能力:年产1 亿支/年工艺要求:选择最佳工艺流程质量要求:符合GMP1.3 设计依据水针制剂车间设计的依据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 年修订)《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和国家关于建筑、消防、环保、能源等方面的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剂生产车间工程设计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车间GMP设计(1)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封、灭菌、质检、包装等步骤,按工艺设备的不同型式可分为单机生产工艺和联动机组生产工艺两种,其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见图 A B)。
关于水针各单机设备和联动机组设备的具体内容详见前。
(2)按照GMP的规定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环境分为三个区域:一般生产区、10万级洁净区、1万级洁净区。
一般生产区包括安瓿外清处理、半成品的灭菌检漏、异物检查、印包等;10万级洁净区包括物料称量、浓配、质检、安瓿的洗烘、工作服的洗涤等;1万级洁净区包括稀配、灌封,且灌封机自带局部100级层流。
洁净级别高的区域相对于洁净级别低的区域要保持5~10Pa的正压差。
如工艺无特殊要求,一般洁净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
各工序需安装紫外线灯。
(3)车间设计要贯彻人、物流分开的原则。
人员在进入各个级别的生产车间时,要先更衣,不同级别的生产区需有相应级别的更衣净化措施。
生产区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布置,各个级别相同的生产区相对集中,洁净级别不同的房间相互联系中设立传递窗或缓冲间,使物料传递路线尽量短捷、顺畅。
物流路线的一条线是原辅料,物料经过外清处理,进行浓配、稀配;另一条线是安瓿瓶,安瓿经过外清处理后,进入洗灌封联动线清洗、烘干.两条线汇聚于灌封工序。
灌封后的安瓿再经过灭菌、检漏、擦瓶、异物检查,最后外包成整个生产过程。
具体进出水针车间的人流、物流路线(见图)所示。
(4)辅助用房的合理设置是制剂车间GMP没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厂房内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靠近与其联系的生产区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杂与污染。
存放区域内应安排待验区、合格品区和不合格品区;贮料称量室,并且要有利于包括空调风管在内的公用管线的布置。
(5)水针生产车间内地面一般做耐清洗的环氧自流坪地面,隔墙采用轻质彩钢板,墙与墙、墙与地面、墙与吊顶之间接缝处采用圆弧角处理,不得留有死角。
(6)水针生产车间需要排热、排湿房间有浓配间、稀配间、工具清洗间、灭菌间、洗瓶间、洁具室等,灭菌检漏需考虑通风。
公用工程包括给排水、供气、供热、强弱电、制冷通风、采暖等专业设汁应符合GMP原则。
车间设计举例图车间设计举例图是水针生产联动机组工艺车间布置图采用浓配加稀配的配料方式,具体布置(见图)。
水针单机生产工艺车间布置图(见图),整体布局为一拖二型,即共用瓶子的粗、精洗工序,再分成两套灌封系统,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配料采用一次配制的方式。
具体布置如图—3所示。
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大输液)车间相关链结:大输液配置系统工艺流程图大输液生产车间设计一般性要点:★★★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工艺流程★★★(1)掌握大输液的生产工艺是车间设计的关键,盛装输液的容器有玻璃瓶、聚乙烯塑料瓶、复合膜等,包装容器不同其生产工艺也有差异,复合膜、玻璃瓶、塑料容器的输液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分别(见图 A B C)。
无论何种包装容器其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辅料的准备、浓配、稀配、包材处理(瓶外洗、粗洗、精洗等)、灌封、灭菌、灯检、包装等工序。
(2)设计时要分区明确,按照GMP规定,由大输液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可知,大输液生产分为一般生产区、10万级洁净区、1万级及局部100级洁净区。
一般生产区包括瓶外洗、粒子处理、灭菌、灯检、包装等;10万级洁净区包括原辅料称配、浓配、瓶粗洗、轧盖等;1万级洁净区包括瓶精洗、稀配、灌封,其中瓶精洗后到灌封工序的暴露部分需百级层流保护。
生产相联系的功能区要相互靠近,以达到物流顺畅、管线短捷,如物料流向:原辅料称配一浓配一稀配一灌封工序尽量靠近。
车间设计时合理布置人、物流,要尽量避免人、物流的交叉。
人流路线包括人员经过不同的更衣进入一般生产区、10万级洁净区、l万级洁净区,进出车间的物流一般有以下几条:瓶子或粒子的进入、原辅料的进入、外包材的进入以及成品的出口。
进出输液车间的人流、物流路线(见图)所示。
(3)熟练掌握工艺生产设备是设计好输液车间的关键,输液包装容器不同其生产工艺不同,导致其生产设备亦不同。
即使是同一包装容器的输液,其生产线也有不同的选择,如玻璃瓶装输液的洗瓶工序有分粗洗、精洗的滚筒式洗瓶机和集粗、精洗于一体的箱式洗瓶机。
工艺设备的差异,车间布置必然不同,目前的输液生产均采用联动线,为我国较为常用的玻璃瓶输液生产线。
(4)合理布置好辅助用房。
辅助用房是大输液车间生产质量保证和GMP认证的重要内容,辅助用房的布置是否得当是车间设计成败的关键。
一般大输液生产车间的辅助用房包括万级工具清洗存放间、l0万级工具清洗存放间、化验室、洗瓶水配制间、不合格晶存放间、洁具室等。
大输液车间一般性技术要求:(1)大输液车间控制区包括l0万级洁净区、1万级洁净区,1万级环境下的局部100级层流,控制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
各工序需安装紫外线灯。
(2)洁净生产区一般高度为2.7m左右较为合适,上部吊顶内布置包括风管在内的各种管线加上考虑维修需要,吊顶内部高度需为2.5m。
(3)大输液生产车间内地面一般做耐清洗的环氧自流坪地面,隔墙采用轻质彩钢板与墙、墙与地面、墙与吊顶之间接缝处采用圆弧角处理,不得留有死角。
(4)洁净生产区需用洁净地漏,百级区不得设置地漏。
(5)浓配间、稀配间、工具清洗间、灭菌间、洗瓶间、洁具室需排热、排湿。
在塑料颗粒制瓶和制盖的过程中均产生较多热量,除采用低温水系统冷却外,空调系统应考虑相应的负荷,塑料颗粒的上料系统必须考虑除尘措施。
洗瓶水配制间要考虑防腐与通风。
(6)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管道设计时要求65℃回路循环,管道安装坡度一般为%一%(1‰一3‰),不锈钢材质。
支管盲段长度不应超过循环主管管径的6倍。
(7)不同环境区域要保持5~lOPa的压差,1万级洁净区对10万级洁净区保持5~lOPa 的正压,10万级洁净区对一般生产区保持5~lOPa的正压。
车间设计举例玻璃瓶装大输液车间布置图(见图),选用粗精洗合一的箱式洗瓶机,具体布置见图。
塑料瓶装大输液车间(见图)。
选用塑料瓶二步法成型工艺,具体布置见图。
无菌分装粉针剂车间GMP设计针剂车间设计一般性要点:(1)粉针剂的生产工序包括:原辅料的擦洗消毒、西林瓶粗洗、精洗、灭菌干燥、胶塞处理及灭菌、铝盖洗涤及灭菌、分装、轧盖、灯检、包装等步骤,按GMP规定其生产Z 域空气洁净度级别分为100级、1万级和10万级。
其中无菌分装、西林瓶出隧道烘箱、胶塞出灭菌柜及其存放等工序需要局部100级层流保护,原辅料的擦洗消毒、瓶塞精洗、瓶塞干燥灭菌为1万级,瓶塞粗洗、轧盖为10万级环境。
其工艺流程图及环境区域划分见图7(2)车间设计要做到人、物流分开的原则,按照工艺流向及生产工序的相关性,有机地将不同洁净要求的功能区布置在一起,使物料流短捷、顺畅。
粉针剂车间的物流基本上有以下几种:原辅料、西林瓶、胶塞、铝盖、外包材及成品出车间。
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经过不同程度的更衣分别进入1万级和10万级洁净区。
进出粉针剂车间人、物流路线(见图)所示。
(3)车间设置净化空调和舒适性空调系统能有效控制温、湿度;并能确保培养室的温、湿度要求;若无特殊工艺要求,控制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
各工序需安装紫外线灯灭菌。
(4)车间内需要排热、排湿的工序一般有洗瓶区隧道烘箱灭菌间、洗胶塞铝盖间、胶塞灭菌间、工具清洗间、洁具室等。
(5)级别不同洁净区之间保持5一lOPa的正压差每个房间应有测压装置。
如果是生产青霉素或其他高致敏性药品,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
粉针剂车间设计举例无菌分装粉针剂车间工艺布置图(见图)。
该工艺选用联动线生产,瓶子的灭菌设备为远红外隧道烘箱,瓶子出隧道烘箱后即受到局部100级的层流保护。
胶塞处理选用胶塞清洗灭菌一体化设备,出胶塞及胶塞的存放设置100级层流保护。
铝盖的处理另设一套人流通道,以避免人、物流之间有大的交叉。
具体布置如图所示干粉针剂车间GMP设计冻干粉针剂车间设计一般性要点:(1)冻于粉针剂的生产工序包括:洗瓶及干燥灭菌、胶塞处理及灭菌、铝盖洗涤及灭菌、分装加半塞、冻于、轧盖、包装等。
按GMP规定其生产区域空气洁净度级别分为100级、1万级和10万级。
其中料液的无菌过滤、分装加半塞、冻干、净瓶塞存放为100级或1万级环境下的局部100级即为无菌作业区,配料、瓶塞精洗、瓶塞干燥灭菌为1万级,瓶塞粗洗、轧盖为10万级环境。
其工艺流程图及环境区域划分见图4—u。
(2)车间设汁力求布局合理,遵循人、物流分开的原则,不交叉返流。
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经过不同程度的净化程序分别进入100级、1万级和l0万级洁净区.进入100级区的人员必须穿戴无菌工作服,洗涤灭菌后的无菌工作服在100级层流保护下整理。
无菌作业区的气压要高于其也区域,应尽量把无菌作业区布置在车间的中心区域,这样有利于气压从较高的房间流向较低的房间。
(3)辅助用房的布置要合理,清洁工具间、容器具清洗间宜设在无菌作业区外,非无菌工艺作业的岗位不能布置在无菌作业区内。
物料或其他物品进入无菌作业区时,应没置供物料、物品消毒或灭菌用的灭菌室或灭菌设备。
洗涤后的容器具应经过消毒或灭菌处理方能进入无菌作业区。
(4)车间设置净化空调和舒适性空调系统可有效控制温、湿度;并能确保培养室的温、湿度要求;控制区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
各工序需安装紫外线灯。
(5)若有活菌培养如生物疫苗制品冻干车间,则要求将洁净区严格区分为活菌区与死菌区,并控制、处理好活菌区的空气排放及带有活菌的污水。
(6)按照GMP的规则要求布置纯水及注射用水的管道。
车间设计举例生物疫苗制品冻干车间布置图(见图),空调系统活菌隔离措施根据室内洁净级别和工作区域内是否与活菌接触,冻于生产车间设置三套空调系统,具体介绍如下。
(1)10万级净化空调系统。
它主要解决二更间、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灭菌以及无菌衣服的洗涤,系统回风,与活菌区保持5~10Pa的正压。
(2)一万级净化空调系统。
该区域为活菌区,它主要解决接种、菌种培养、菌体收集、高压灭活、瓶塞的洗涤灭菌、工具清洗存放、三更、缓冲的空调净化。
该区域保持相对负压,空气全新风运行,排风系统的空气需经高效过滤器过滤,以防止活菌外逸。
(3)一万级净化空调系统和百级净化空调系统。
主要解决净瓶塞的存放、配液、灌装加半塞、冻干、压塞和化验。
该区域为死菌区,系统回风。
除空调系统外,该车间在建筑密封性、纯化水、注射用水的管道布置、污物排放等方面的设计上也要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该车间具体布置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