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设计研究 马骏超
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分析

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分析摘要:随着住宅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的日益扩大,人们对于住宅的整体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住宅不仅要具有超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其建设风格也需要具有独特性,建筑外观要具有美感,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进而为城市树立起良好的对外形象。
而当前我国一线城市中的可开发用地的有限,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因此超高层建筑纷纷涌现。
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里的地标性建筑物,它的外立面设计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文明,因此必须得到重视。
本文对超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1.超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的主要组成要素超高层住宅的外立面构成要素其实和普通的高层住宅有相同的构成元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外观造型、排列组合形式、比例尺度及色彩选择等均应与建筑物的内外环境、立面整体风格作统一的艺术处理。
从建筑功能及构造元素方面出发,外立面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出入口、楼梯间、阳台、门窗、屋顶、空调机位、雨水立管、装饰构件等。
由于位置和空间转换的关系,住宅的单元入口不仅有大堂入口的功能,也是整个建筑外立面重点推敲的部位,是建筑的标志和识别点;阳台是住宅建筑里常见的建筑构件部分,是住宅外立面造型和立面形成凹凸变化的基本着眼点,可以延伸阳台板到其他房间,形成一个线性阳台,或者保留点装阳台,与立面构架结合;门窗提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同时,其形状、大小、高低、排列方式都影响着建筑的形象,其也是住宅立面的重要构图元素,可以按一定秩序重复排列窗户,形成上下左右延伸的动势节奏;屋顶既是建筑物遮风挡雨的重要构件,也是建筑形象中颇具表现力和个性的部分,如今,屋顶的造型设计也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
超高层住宅的外立面构成要素中还有一项特殊的构成元素,就是避难层。
避难层可以增加立面的局部变化,处理得当也可以丰富立面轮廓线。
人工智能对建筑外立面设计优化的建筑案例

人工智能对建筑外立面设计优化的建筑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为建筑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灵感。
特别在建筑外立面设计方面,人工智能的运用能够帮助设计师们优化外立面的形态、结构和材料,提高建筑的节能性、美观性和功能性。
本文将以某个具体建筑案例为例,探讨人工智能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优化中的应用。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是一座位于城市CBD核心区的大型综合性建筑,楼高约200米,拥有商业、办公、酒店等多种功能。
外立面设计对于这样一个标志性建筑来说至关重要,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和环保性。
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不同的外立面方案,尝试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材料搭配。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设计师们快速地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并通过算法分析和优化,找到最佳的方案。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建筑周边环境、气候条件、建筑功能需求等多方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外立面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周边建筑的高度、朝向、采光条件等因素,生成不同的外立面设计方案,帮助设计师们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提高建筑的适应性和通透性。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设计师们优化外立面的美观性和创新性,提高建筑的形象和品位。
通过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可以为设计师们提供更直观、灵活的设计工具,帮助他们实现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的外立面设计。
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建筑外立面的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本文仅为虚构内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二篇示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人工智能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优化中的应用尤为突出。
建筑外立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外观、节能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建筑外立面设计的优化,提高建筑的整体品质。
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探索与实践——以晟通·梅溪湖国际总部中心二期为例

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探索与实践——以晟通·梅溪湖国际总部中心二期为例文/ 何芳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2【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加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多,我们对土地及空间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层建筑的广泛采用也成为了主流。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晟通·梅溪湖国际总部中心二期项目为例,探索了超高层建筑在城市背景下的功能布局、立面造型,重点空间打造以及绿色节能的设计。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设计;空间打造;绿色节能1、工程概况晟通·梅溪湖国际总部中心二期项目位于湖南湘江新区梅溪湖国际新城梅溪湖路与东方红路交汇处的东北角,净用地面积27130.72㎡,东侧临环湖路与梅溪湖风光带隔路相望,西侧为梅溪湖路,南侧为连湖八路,北侧为连湖七路。
主要功能及面积:A栋、B栋塔楼为公寓式办公;C栋为商业中心;地下共三层,G层为商业,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为停车配套等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267381.79㎡,地上建筑面积194535.37㎡。
建筑高度:A栋公寓式办公,249.55m;B栋公寓式办公,199.55m;C栋商业中心,23.95m;地下室,15.1m。
2、总平面布置项目地上布置了两栋(A栋、B栋)超高层公寓式办公塔楼,一栋(C栋)多层商业中心。
B栋超高层办公塔楼与C栋多层商业中心朝向为南北向,避免东西向开大窗,实现建筑最大限度自然通风、被动节能。
A栋、B栋两栋超高层公寓式办公塔楼位于基地西侧,沿梅溪湖路布置,是统帅全区域的核心,两栋塔楼相互垂直,从而在建筑前形成开阔大气的入口广场;C栋多层商业中心位于基地东侧,沿环湖路布置,在环湖路一侧建筑轮廓局部内凹,自然形成商业入口广场的同时与梅溪湖城市公园融为一体,加深了此段沿湖风光带的进深。
项目地下共三层,G层为商业,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为停车配套等辅助用房。
3、功能布局3.1超高层塔楼(A栋,B栋)景观资源丰富是本项目用地最大特点,场地享有梅溪湖一线景观,交通便利,紧邻地铁口与南侧城市绿地。
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怀李加

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怀李加发表时间:2018-05-24T16:37:23.6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怀李加1 马骏超2[导读] 摘要:城市空间利用需求不断扩大,高层建筑项目也在随之的增加,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做好相关的设计工作,是保证高层建筑有效施工的关键,文章结合作者工作实际,从高层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与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及高层建筑设计要点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在通过本文分析后能给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1、杭州中冶名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10000;2、杭州森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310000摘要:城市空间利用需求不断扩大,高层建筑项目也在随之的增加,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做好相关的设计工作,是保证高层建筑有效施工的关键,文章结合作者工作实际,从高层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与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及高层建筑设计要点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在通过本文分析后能给高层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1 前言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标志,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只有全面的做好高层建筑设计的要点控制,才能保证建筑项目具备安全性、稳定性、美观性、适用性,因此,对高层建筑设计要点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2 高层建筑设计的原则2.1 有机统一原则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高层建筑给城市轮廓造成的影响,因为高层就按照的布置需要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
高层建筑布置一般情况下,都是以集中于一处的方式设计,因此,该形式的建筑聚集,会引起互相干扰的问题出现,在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高度方面,要做好相仿高度的设计,并且在楼与楼之间的距离一定要控制合理,唯有如此,才能将设计图构建。
2.2 按照建筑尺度有序的原则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尺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尺度不仅包含了整体尺度,城市尺度还包含了近人尺度等,在尺度方面需要按照统一性开展工作,在设计过程中,各种尺度不能混用,按照统一尺度的要求开展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的整体布局与高层建筑以及城市之间的有机整体性。
高层住宅外立面公建化设计探究——以中交汇通横琴广场项目为例

图1 整体立面效果图对建筑外轮廓进行规律化设计在公建化外立面的构建过程中,其外轮廓需要拥有更加规整的现实特性,由此在进行户型设计过程中,会对深凹槽的采光方式予以舍弃,使得各房间通风采光得到充分的改善,以此使居民的综合居住舒适率得以提高。
中交汇通横琴项目以小户型为主,外轮廓存在较多采光凹槽,公建化立面设计难度较大。
在满足实际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以现代化风格的建筑装饰构件将外轮廓尽量规整化,对通风采光凹槽予以弱化;通过弧形阳台设计打造水平流动的立面线条,契合滨海建筑的地域特点。
图2 平面轮廓分析图建筑与装饰2021年6月下图3 现场照片对住宅公建化外立面设计的反思由于我国住宅工业化在里面设计的综合研究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其在发展中所具有的成熟性相对较低,在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现实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首先,住宅建筑公建化外立面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其公建化风格虽然能够与传统统的古典建筑风格以及欧式风格进行有效的区别,但同样无法对当地所拥有的文化延续需求予以充分的满足。
而对于部分对传统文化又有高度保护性的区域而言,对公建化利用风格予以应用所具有的适用性相对较低。
第二,与传统住宅建筑相比较,整体公建化立面在构建过程中会拥有更为硬朗的风格,由此会使居民对于居住建筑所存在的识别性得以降低,会4 结束语目前,高层住宅建筑公建化外立面设计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下各地产公司及政府所追求的创新型设计观念,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对地方特色进行深入挖掘,对当地所有的历史与区域文化予以尊重。
在对当前城市文化予以满足的前提之下,应用各类公共建筑设计手法,使具有高度特色性的设计元素能够与住宅建筑的立面设计相融合,以此提升整体城市公建化建筑设计所具有的创新性特点。
同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更具创新型的材料进行应用,使整体建筑所具有的绿色住宅特征得以体现,虽然在公建化外立面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问题有待解决,但技术的创新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会使得整体。
关于高层建筑设计中外部尺度关系的分析研究

参 考 文献
人把 握 其 整体 大 小 , 除此 之 外 , 可用 一 些 屋 檐 、 触摸或至少取得同我们的眼睛亲近感 ,或者换言 『1 也 l张庆 云. 高层 建 筑 空 间设计 的探 讨l】 J 陕西 建 筑, . 通过质感产生一种视觉上优美的感觉 。勒・ 柯 20 ,6 1—7 07 ( )5 1. 台阶、 柱子、 楼梯等来表示建筑物的体量 。任意放 之,
布西埃在拉托尔提建造的修道院是运用或者确切 『1于福全. 2 探讨现代 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 究 『 . J 1 地说是留下大 自然 “ 印下” 的质感的优秀典范, 这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0 , )13 . 2 8 ( 3— 2 0 9 里的质感,也就是用斜撑制作在混凝土上留的木 [] 3刘子琪, 赵坤. 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外部尺度关 系
【】孙成龙.论高层 建筑外部尺度的设 计与运 用 4 『. J湖北建筑科技, 0 ,33 —7 1 2 4 ( )6 3。 0 【] 5韩伟 , 东华. 刘 浅析 高层建 筑的外部 尺度 设计 【. 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0 ,1 )7 3. 1 2 7 (O3— 8 0
一
29 3—
致, 宜有 所 呼应 。 23 近人 尺度 .
浅谈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1.引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高层建筑设计从功能、体量和外观上都对我们的城市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探讨、总结设计方法和规律,提高设计水平和建筑品味,是我们需要积极研究的课题。
2.高层建筑美学功能及造型色彩设计2.1美学功能高层建筑美学就是体现一种形象,影响高层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高层建筑强烈象征性要求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二是城市规划对区域节点和地标形象和色彩要求;三是裙楼的形态比例对塔楼的造型和尺度的关系。
2.2造型设计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的内容包括形体处理、立面划分以及色彩设计。
形体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保持形体的均衡、连续、简洁、光滑和上小下大,立面设计需要有正确的比例和尺度概念。
高层建筑的立面处理对建筑外部形象的塑造具有重大影响。
2.2.1尺度设计2.2.1.1城市尺度高层建筑造型应充分考虑城市尺度,即对城市及其系统和天际线方面的关系和影响。
高层建筑对城市各构成要素也产生重大的影响,是城市的重要景点,不当的尺度会对城市产生不良的影响;2.2.1.2整体尺度建筑的整体尺度的均衡非常重要,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个造型美的高层建筑要处理好裙房、主体和顶部的尺度关系;高层建筑各部分细部尺度的划分是建立在整体尺度的基础上的,各个主要部分应有更细的划分,尺度具有等级性,才能使各个部分造型构成丰富。
设计时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尺度、近人尺度、整体尺度、细部尺度综合考虑。
2.2.1.3近人尺度设计师在设计高层建筑中充分地把握各种尺度,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的使用、观赏的要求。
要考虑临近建筑的行人与高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或者说高层建筑临街面尺度对街道行人的视觉影响。
高层建筑的底部是人们常接触的部位,是人对高层建筑近距离感知的重点,其尺度应该为近人尺度。
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矗立。
而建筑外立面作为建筑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面,不仅承担着保护建筑内部结构的功能,更是建筑形象和品质的重要体现。
一个优秀的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能够提升建筑的整体价值,为居民创造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
一、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的重要性(一)美学价值高层住宅建筑往往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具有独特设计和良好视觉效果的外立面,可以为城市增添魅力,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同时,美观的外立面能够给居民带来愉悦的心情,提升居住的满意度。
(二)功能需求外立面需要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防水、防风等性能,以保障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合理的外立面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运营成本。
(三)文化与社会认同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可以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社会价值观。
它能够融入城市的文化背景,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元素(一)色彩色彩是外立面设计中最直观的元素之一。
不同的色彩能够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可以给人温暖、活泼的感觉,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更显宁静、清新。
在选择色彩时,需要考虑建筑所处的环境、当地的气候以及居民的心理需求。
(二)材质常见的外立面材质包括石材、玻璃、铝板、涂料等。
石材给人稳重、高贵的感觉;玻璃则能增加建筑的通透感和现代感;铝板具有轻便、耐腐蚀的特点;涂料则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的优势。
合理搭配不同的材质,可以丰富外立面的质感和层次。
(三)造型外立面的造型设计可以是简洁大方的直线型,也可以是富有动感的曲线型。
独特的造型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同时也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四)窗户窗户是外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采光和通风,也对建筑的外观产生重要影响。
窗户的形状、大小、位置和比例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和美学要求。
三、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原则(一)整体性原则外立面设计应与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功能相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设计研究马骏超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快速发展,超高层建筑不论在体量造型还是外立面形态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和进步。
建筑外立面形态从笨拙到灵活,从单调到多样,从厚重到通透,这些都体现了建筑师对于超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手法愈发娴熟多样。
关键字:超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
1线条分隔
线条分隔是一种使建筑的尺度感清晰完整的重要手法。
在超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建筑师们常常使用线条分隔作为设计手法,以此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
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分隔线条主要包括:用色带或者四凸缝形成的立面划分;块状材料粘贴或者悬挂于墙面所形成的缝隙;钢构件形成的立面分隔等等,根据线条分隔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线条、竖向线条、横竖综合、斜向线条。
①采用横向线条分隔的方法可以使人感到亲切、安定、宁静。
深圳赛格广场(图1)是我国第一座完全由国内企业投资、设计和组织施工的超高层建筑。
其外立面的半隐框玻璃幕墙为横明竖隐,呈水平向分隔,再加上水平向银白色的锅板以及褐色百叶带的点缀和强调,使得建筑的尺度感更清晰,从而营造出亲切、宜人的建筑外立面视觉效果。
图1深圳赛格广场图2纽约洛克菲勒巾心大厦
②在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中,墙面的处理和开窗形式的变化极其多样。
建筑师常采用竖向分隔的方法来塑造出建筑外立面挺拔、高直的视觉效果,使人感到兴奋和震撼。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图2)最初的建筑物外立面上都带有简化的哥特式的细部,而后又完全舍弃了。
但是其外立面仍是希望通过竖向块材的粘贴来表现出挺拔、俊秀的效果,从而形成对哥特式建筑的隐喻。
③横竖综合就是把上述两种处理手法综合地加以运用。
在超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中,这种手法运用也很普遍,水平线条和垂直线条的交织往往形成点式或网格状的界面,呈现出出现一种交错的韵律感。
水塔广场大厦(图3)位于美国芝加哥,大厦74层,建筑高度为262米。
该建筑体型方整,比例优美,外立面采用了深、浅两色的意大利大理石,显得优雅、纯洁,横向和竖向线条相互交错使得外立面形成网格状视觉效果。
④采用斜向线条分隔的方法可以产生向上的动感。
在超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常采用斜向线条的造型手法,如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的外立面处理等。
有时也会综合运用横向或者竖向线条的处理手法来获得恢弘的气势。
如由SOM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芝加哥汉考克大厦(图4),该建筑为100层,高度为337米,其平面为矩形,由底层开始逐渐向上收分,因而造型为平顶锥体,建筑外立面为等腰梯形,每个立面上各有五个巨大的交叉斜撑,从上到下连续布置,且综合使用了水平向和竖向的线条,使得建筑外立面形态更丰富,尺度感更强。
图3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图4芝加哥汉考克大厦
2虚实对比
虚实对比是超高层建筑外立面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法。
在建筑外立面的构成中,虚与实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辅相成的。
虚的部分常常通过玻璃窗来体现,由于视线可以穿透它到达建筑内部,因而能给人轻盈、通透的视觉感受。
实的部分包括
墙体、柱子等,是支撑建筑必不可少的构件,同时也是力的象征。
在建筑的外立面
处理中,虚与实缺一不可。
缺少了实的部分,建筑会给人脆弱无力之感;缺少了虚的
部分,又会显得呆板、笨重正如《建筑空间组合论》中所阐述的:“只有把这两者巧
妙地组合在一起,并借各自的特点互相对比陪衬,才能使建筑物的外观既轻巧通透
又坚实有力”。
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图5)主楼为41层,总高度为165米,该建筑钢框架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曲面的外墙采用了隐框玻璃幕墙覆盖,外表看上去光滑无缝,直线形的
外墙部分采用的则是色的大理石饰面,显得典雅、厚重,这与轻盈通透的玻璃幕墙
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给人以灵活、变化的视觉感受。
3剥离减成
剥离是指在一个完整的几何体的基础上,对几何体的表面进行减成的处理。
剥
离与切削减成的不同的是,切削往往是减少一个或若干个单元体块,而剥离仅仅是
将几何体的表面进行剥离状的减成。
剥离的部分和其他部分表面也可以通过材料
质感色彩,窗洞的形式和构成线条等的对比产生有节奏的变化_。
在超高层建筑的
外立面设计中,剥离分割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造型手法而被广泛地运用。
例如位于深圳的特区报业大厦,在大厦的南立面上,建筑师采用了剥离减成的
设计手法:即在完整的弧线形玻璃幕墙界面上进行了剥离,减去部分玻璃表皮,剥离
的部分采用浅色玻璃,使内部的结构构件和“空中花园”清晰可见,巧妙地丰富和美化了建筑的外立面形态,给人以若隐若现、变化无穷的视觉体验(图6)。
图5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图6深圳特区报业大厦
4棱角分明
在当代超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中,常常会运用“棱”和“角”等符号形式来体现
建筑的时代性、高技性。
这里的“棱”通常是通过两个不共面的面而形成的交
线,“允”则是指棱与棱相交而形成的交知,棱知分明的建筑外立面常常给人以很强的构成感、梦幻感。
例如还处于规划阶段的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该建筑采用的独特设计语汇来源
于对周边田野图案的遅想,其外立面表现为对传统中国屏风碎冰式设计风格的怀念,棱角分明,极富时代性(图7)。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主体部分是一个正方形柱体,被两条巨型弧线切割,逐渐
向上缩窄,在顶端交汇。
主体和弧线的交叠塑造出建筑“棱”、“角”的外形效果(图8)。
图7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图8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
5图块叠加
这里所谓的图块叠加是指图案或色块的组合运用。
在当代超高层建筑的外立
面设计中,图案通常是通过玻璃等材料的错位搭接或某种历史文脉、地域性符号的
运用所形成的。
如上海的外滩中信城(图9),该建筑外立面通过玻璃材质的错位搭接,形成鱼麟般的表皮。
局部再使用其他的材料进行分隔、穿插,使得建筑外立面
具有很强的韵律感的同时又富有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当代超高层建筑
的外立面设计中,色块通常是指玻璃材料的色彩。
建筑师为了打破外立面的均质性,常常会运用不同色彩和质感的材质或不同色彩的同种材质的拼贴等手段来处理。
如香港的中环广场(图10),该建筑外墙材料主要采用金、银两色的玻璃幕墙,中部以金色为主,两边以银色为主。
中央部分设有多条分作三段的直线条纹,配以顶部一
级级金字塔尖顶,使大厦的外立面显得十分鲜明光亮。
图9 上海外滩中心城图10香港中环广场
6结论
总而言之,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外立面的设计手法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很多优秀的案例表明:超高层建筑的外立面往往不仅仅是单一手法的运用,而常常是多种设计手法综合使用,从而使建筑外立面呈现出统一中富有变化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