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原则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

使学生学会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对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教学重点:

正面教育原则的涵义和体现。

教学难点:

正面教育原则的涵义和体现。

强化教育原则的涵义和体现。

教学准备:

相关社会教育教育活动案例。

教学步骤:

一、目标原则(联系教材中进行讲解,46)

二、正面教育的原则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熏染和生成中完成的。因此要注意正面教育的原则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幼儿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幼儿的行为做出补充和休整,在维护幼儿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

积极方式,即我们在希望幼儿做一件事情而不是做另外一件事情、按照则海洋的方式去做而不是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的时候,我们直接告诉幼儿具体如何去做和做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不要去做什么。

心理学的依据是:幼儿通过观察及强化评价来学习。

如:教师看到一个幼儿将剪纸的废纸丢在地上,她可能回制止他,对他说:某某不要乱丢,把废纸捡起来。他也可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对他说:某某,这里有一个纸篓,我们把剪下来的纸丢在里面。如果幼儿年龄比较小的话,她还可能和他一起收拾。

学前儿童心理学,提到对年幼的儿童不能讲反话,因为常常将反话正过来理解,除了不讲反话的道理以外,用积极的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议还有如下的特征和优点。

1、避免情绪对抗。

2、一举两得:

3、它可以改善教师的心境:

(二)积极的环境

原理:不同的环境诱发不同的社会行为。如果一个教师里材料十分单调或者数量有限,那么儿童之间就容易为争夺工具和资源而发生冲突;如果一个教师有太多人为限定的规则,有太多强制的集体行动,那么纪律问题就会增多,幼儿会想方法钻空子,教师也会为了管制儿童疲于奔命。

更需要强调后面一种环境,一般认为这种环境应该具备如下的一些特征:

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

2、在气氛上是宽容和接纳的。

3、在制度上是明确的和必要的。

(2)规则

讨论:幼儿园生活中哪些规则是必须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这些规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教育理念?

4、在设计上是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的。

(三)多纵向比较少横向比较

讨论:如何看待幼儿园中的“比赛”现象:比谁吃饭快,谁起床早,谁第一个冲出教室。

三、生活教育的原则

(一)从细节中发现教育主题和教育契机

如:吃饭中蕴藏的教育

(二)长期一贯的坚持

四、情感支持性原则

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老师与幼儿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五、实践参与性原则

(一)帮助并教给儿童具体的行为方式

(二)组织儿童参与各项时间活动

(三)教育儿童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六、一致性原则

(一)教师要保持教育态度的高度一致性

(二)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一致的整合

七、强化原则

心理学和教育学依据:行为理论的合理性

(一)采取明确、适宜的强化方式

适宜:不要过多的采用比较、而且要适合儿童自身的特点。(案例)

明确:什么表现应该正强化,什么表现应该负强化。

(二)强化应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

(三)强化的及时性

如:他们作出威胁但不采取行动;他们在事情发生以后惩罚过长时间;他们的惩罚过轻以致于没有效果;或者他们的惩罚过于严厉,以至于带来更多的焦虑而不是有辨别力的学习。

八、适宜发展性原则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的方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使学生基本学会运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角色扮演法。

理解并掌握移情训练法。

理解并掌握价值澄清法。

教学准备:

相关案例

教学步骤:

一、一般方法(略)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1、讲解法

讲解注意问题:

●适当穿插提问,谈话等,使幼儿适当参与,吸引其注意力。

●最好辅助教具,帮幼儿理解所讲内容。

●要在语言表达和内容组织上下功夫。语言要直观易为儿童理解语气要生动多

样。

2、谈话法

要注意的问题:

●谈话的主题要是幼儿熟悉的;

●谈话的问题应是幼儿能听懂的具体问题;

●提问后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教育者要耐心听;

●不要过分依赖谈话法,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多数人会游离谈话主题。

●提问简洁具体、面向全体、人人听得懂,人人有答案

课堂练习:由一名学生扮演幼儿教师组织“我的家人”谈话活动。

3、讨论法

讨论:在区角活动中乱放东西,要解决这个问题,采用讨论法

(二)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

教师通过实物或直观材料的演示、组织参观等使幼儿形成正确认识的方法。

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

1、演示法(见教材57页)

应用时应当注意:

●演示的主题明确;

●与其他方法协调使用;

●掌握演示的节奏和重点。

案例:制作“替身卡”的启示。

2、参观法

应用时注意的问题:

●做好准备工作:各种条件准备、任务要求的准备,

●参观中要注意安全问题:

●做好总结、巩固的工作。

讨论:参观超市要注意哪些问题?

3、调查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以幼儿技能、技巧和知识联系为主的教育方法。

如修补图书、值日生、劳动等。日常的如礼貌行为练习,有餐规范练习。

(四)以行为评价为主的教育方法

对幼儿符合社会言行的表现给予褒贬判断而使儿童受到教育的方法。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

肯定性评价:表扬、鼓励、奖励的方式出现。

否定性评价:规劝、批评、惩戒的方式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