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麦田杂草药效试验

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麦田杂草药效试验1. 引言1.1 背景介绍麦田杂草是影响麦田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抑制效果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成和经济收益。
传统的除草方法主要包括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劳动力成本高和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
研发高效、低成本、环保的除草方法成为当前农业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环吡·异丙隆是一种除草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杂草的生长,从而实现对杂草的控制。
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是一种新型的草甘膦除草剂,其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和持久性,且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田和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在麦田杂草上的药效试验,评估其除草效果和安全性,为农田除草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在防除麦田杂草中的药效表现。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这种新型药剂在农田中的应用效果,为农民提供更有效的农药选择。
我们也希望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为未来研究和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的目的不仅是对一种新型农药的药效进行评估,更重要的是为农业生产中的杂草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希望能够揭示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麦田杂草的杀伤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防除杂草方案。
1.3 研究意义本试验旨在验证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对麦田杂草的药效,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麦田杂草是麦田生产中的重要害草之一,对麦田生长产生严重影响,影响麦田的产量和质量。
寻找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麦田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探索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在麦田杂草防治中的应用,旨在提高麦田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50%乙草胺EC防除玉米田间杂草药效试验报告

50%乙草胺EC防除玉米田间杂草药效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受常州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对其生产的50%乙草胺EC防除玉米杂草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以验证该产品防除玉米杂草的田间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和使用效果,及其安全性,为该产品进行农药登记提供依据。
2试验作物及对象2.1试验作物:玉米,品种:掖单20。
2.2防除对象:稗草、千金子、马唐、鳢肠、莎草等。
3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姜堰市顾高镇俞庄村,当茬露地直播玉米,播种时间:6月5日。
4气象资料及土壤资料4.1气象资料试验期间(6月8日一7月18日),平均气温27.78℃,最高气温38.4℃,最低气温18.0℃,试验期间降雨量43.1mm,雨日9天;用药当天平均气温25.4℃,日照时数9.6h,用药前后10天内未降雨,药后20天内降雨量仅为l5.0mm。
4.2土壤资料土壤质地:沙土,PH值7.1,有机质含量l.52%。
5试验方法5.1试验处理试验药剂商品量有效成份(毫升/亩) (毫升/公顷)50%乙草胺EC l00 750(常隆化工有限公司)50%乙草胺EC l20 900(常隆化工有限公司)50%乙草胺EC l40 1050(常隆化工有限公司)50%乙草胺EC 240 1800(常隆化工有限公司) 对照药剂:50%乙草胺EC l20 900(江苏大丰农药厂)5.2施药时间和方法施药时间:6月8日,药后对试验小区采取速灌速排进行抗旱。
施药方法:喷雾法,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每亩兑水50千克进行喷雾。
5.3小区设置小区面积20平方米,每处理重复4次,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5.4调查方法及时间药后20、40天调查各处理区的残留杂草,药后40天分杂草种类加测鲜草重,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调查时,每小区2点取样,每点0.25平方米;同时药后不定期观察玉米生长状况,有无药害产生。
6试验结果6.1安全性药后l0天观察,50%乙草胺各处理区的出苗与对照区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出苗后各处理区玉米株高、叶色、长势亦趋于一致,表明50%乙草胺对玉米安全。
玉米田苗后除草剂田间试验报告(东舍场)

玉米田苗后除草剂田间试验报告试验人:周旺、于涛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药剂:4%烟嘧磺隆悬浮剂(刀耕火耘)1+1(天津市华宇农药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40%莠去津悬浮剂(吉玉)(辽宁省大连松辽化工有限公司)。
供试作物为“铁旭”普通型春玉米。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安排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屯东舍场农场进行。
试验田土质为煤矿渣土壤,地势平坦,肥力均匀一致,有机质含量偏高。
玉米种植为夏直播方式。
试验田主要杂草为野莠子、狗尾草、谷子、藜、苘麻、反枝苋、苍耳、蒿、铁蒺藜、灰绿藜、卷叶蓼等。
1.3 试验设计和施药方法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试验共设7个处理,设对照处理1个,试验处理5个,空白对照1个,如上表。
重复2次,小区面积50平方米,共14个小区,各小区随机排列。
分布如附图。
施药方法:按亩(667平方米)喷药液量30kg计算兑药量。
药械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对试验小区均匀喷雾。
施药时间:2011年6月9日下午5点-7点半,5、6号处理施药时间为6月10日上午10点-11点半。
施药当天气候为晴转多云,气温14-27摄氏度。
2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2.1调查方法:采用观察调查法。
2.2记录:由于该试验地墒情较好,地比较荒,杂草多且大,分布还算均匀。
禾本科杂草数量较阔叶杂草多。
主要杂草为野莠子、狗尾草、谷子、藜、苘麻、反枝苋、苍耳、蒿、铁蒺藜、灰绿藜、卷叶蓼等。
施药时玉米5-8叶,以5叶一心为主。
杂草都在5-7叶期,有部分大草在8、9叶以上。
野莠子发生数量为52株/m2以上,苘麻发生数量为8株/ m2左右,苍耳5株/ m2左右,铁蒺藜10株/ m2左右。
2.3测量方法:药后4天、8天、11天采用观察调查法,记录各种杂草与作物的受害情况。
药后20天、40天调查,每一试验小区固定调查3个点,每点0.33m2,各点各种杂草的健康株数,药后40天在调查杂草株数的同时调查鲜重防效。
2.4 药效计算方法2.5 作物调查分别在施药后4天、8天、11天及第二次检查结果时进行,调查四次。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协议备案号:验试验样品封样编号: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药类别:除草剂试验名称:委托单位:承担单位:试验地点:总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参加人员:报告完成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E-mail: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试验名称:试验作物:防治对象:供试药剂:施药方法及用水量(升/公顷):试验结果:使用方法:安全性:田间药效试验报告1试验目的2试验条件2.1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2.2试验对象杂草的选择2.3栽培条件2.4其他条件3试验设计和安排3.1药剂3.1.1试验药剂3.1.2对照药剂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处理。
3.1.3供试药剂试验设计表1供试药剂试验设计3.2.1小区排列3.2.2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复次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施药方法3.3.1使用方法3.3.2施药器械3.3.3施药时间和次数3.3.4使用量3.4防治病虫和非靶标杂草药剂资料4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4.1气象及田间管理资料4.1.1气象资料4.1.2田间管理资料4.2杂草调查4.2.1调查时间和次数4.2.2调查方法4.2.3药效计算方法4.3作物调查4.3.1调查时间和次数4.3.2调查方法4.4对其他生物影响4.5作物产量和质量5结果与分析(单位盖章)表5施药当日试验地天气状况(或设施栽培条件)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6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原始试验数据调查表(杂草样表,供参考)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员试验药剂对照药剂防治对象供试作物小区面积公顷用水量(升)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员试验药剂对照药剂防治对象供试作物。
15%炔草酸水乳剂防除麦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l 3 . 3 2 0 . 0
2 6 . 6 4 O . 0
2 9 . 9 4 5 . 0
5 9 . 9 9 O . 0
试 验 地 土壤 为沙壤 土 , 土壤 p H值为 7 . 1 .有 机 质 含 量 1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l , ' , ' ' ' ● , ’ ' , - ’ ' ' '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 I , ' ' , ’ ’ '
二、 试 验 条 件 作 物 为小 麦 . 栽培品种 : 辽 麦 十 五 。小 麦 栽 培 类 型 为 露 地, 3月 3 0日播 种 , 4月 9 目出 苗 , 土壤为沙壤土 , 试 验 地 土
试验 药 剂 为 1 5 %炔 草 酸 水乳 剂 , 由安 徽 锦 邦 化 工有 限公
司生 产 , 设 人 工除 草 和 空 白 对 照处 理 。小 区 面积 : 2 0平 方 米 。
避 免 用 土壤 处 理 除 草 剂 ,可 改 用 低 剂 量 叶 面处 理 剂 , 但
可 用 草甘 磷栽 前 进 行 茎叶 灭 生 。 6 . 禾草+ 莎 草+ 阔 叶草
可用果尔 、 恶 草 灵 正常 量 或 蔬 壮 2号 、 蔬 壮 l号 、 蔬 草醚 低量土壤处理。
叶 面处 理 喷 施 期应 与 蔬 菜 采 摘 期 留 有 足够 的 安 全间 隔 期 。
( L . ) B e a u v y 马唐 [ D i g i t a i f a s a n g u i n a l i s ( L) S c o p . 】/ 打 碗 花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实验报告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的目的是评估几种常见除草剂在不同作物田中的除草效果、安全性以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中合理选择和使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试验药剂除草剂 A:_____牌_____(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除草剂 B:_____牌_____(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除草剂 C:_____牌_____(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对照药剂:常规使用的_____牌除草剂(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2、试验作物作物 A:_____(品种:_____,种植面积:_____)作物 B:_____(品种:_____,种植面积:_____)3、试验田块田块 A:位于_____(地理位置),土壤类型为_____,肥力状况_____,前茬作物为_____。
田块 B:位于_____(地理位置),土壤类型为_____,肥力状况_____,前茬作物为_____。
三、实验设计1、处理设置处理 1:除草剂 A,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处理 2:除草剂 B,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处理 3:除草剂 C,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处理 4:对照药剂,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空白对照:不施任何除草剂。
2、小区设置每个处理设置 4 个重复小区,小区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小区之间设置隔离带,防止药剂相互渗透。
3、施药时间和方法施药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杂草发生情况,选择在_____(具体日期)进行施药。
施药方法:采用_____(喷雾器类型)进行均匀喷雾,确保药剂覆盖均匀。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1、杂草调查调查时间:分别在施药前、施药后_____天、_____天进行杂草调查。
调查方法:每个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面积为_____平方米,记录杂草的种类、数量和鲜重。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材料实用模板

标准实用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协议备案号:验试验样品封样编号: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年度])农药类别:除草剂试验名称:委托单位:承担单位:试验地点:总负责人:[签名]技术负责人:[签名] 参加人员:报告完成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E-mail:标准实用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试验名称:试验作物:防治对象:供试药剂:施药方法及用水量(升/公顷):试验结果: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使用方法:安全性:[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田间药效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单击此处键入试验目的]2 试验条件2.1 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单击此处键入作物和栽培品种名称][单击此处键入作物耕作栽培方式如直播、移栽、套播等]2.2 试验对象杂草的选择[单击此处键入杂草种类及名称(中文和拉丁学名),如人工接种草籽应说明方式方法]2.3 栽培条件[单击此处键入土壤资料及耕作条件等][单击此处键入前茬作物及所用除草剂,避免使用对后茬作物有药害地块]2.4 其他条件[单击此处键入栽培类型、植被演替等其它试验条件]3 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 试验药剂[单击此处键入药剂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2 对照药剂[单击此处键入药剂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处理。
3.1.3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3.2 小区安排3.2.1 小区排列[单击此处键入小区分布图和风向]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单击此处键入小区面积]重复次数:[单击此处键入重复次数]3.3 施药方法3.3.1 使用方法[单击此处键入详细使用方法]3.3.2 施药器械[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器械说明]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施药次数、日期、时间、杂草和作物生长状态]3.3.4 使用量[单击此处键入公顷用药量或用药倍数]3.4 防治病虫和非靶标杂草药剂资料[单击此处键入防治其它病虫和非靶标杂草所使用药剂的准确数据]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4.1 气象及田间管理资料4.1.1 气象资料[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当日及试验期间的气象资料或温室等设施条件及药效影响因素]4.1.2 田间管理资料[单击此处键入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活动的时间、次数及方法等][单击此处键入人工除草小区的除草时间、次数等]4.2 杂草调查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调查次数和时间,根据作物栽培类型、药剂特点和施药时间确定]4.2.2 调查方法[依据《准则》,单击此处键入杂草调查方法,杂草伤害的症状及药剂的作用方式][单击此处键入小区杂草基数调查数据]4.2.3 药效计算方法[依据《准则》,单击此处键入引用标准号、药效计算方法或公式]4.3 作物调查4.3.1 调查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调查时间和次数]4.3.2 调查方法[单击此处键入作物调查方法,如有药害发生记录药害的类型和程度。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内容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内容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不同农药品种在田间条件下的药效表现,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方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二、试验地点与作物试验地点位于某县农田,选取当地种植的主要作物为试验对象,如小麦、玉米、水稻等。
三、试验药剂与处理1.试验药剂:选取市面上常见的A、B、C、D四种农药作为试验对象,对每种农药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A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进行使用;(2)B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的1.5倍进行使用;(3)C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的0.5倍进行使用;(4)D农药:不使用任何农药,作为对照处理。
2.处理方法: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选取10株作物进行观察。
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苗期、生长期、发病期等)分别进行施药处理,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间隔7-10天。
四、试验指标与测定方法1.防治效果:分别在施药前、施药后一段时间内,对作物进行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的测定。
病情指数越高,表示作物病情越严重;防治效果越好,表示农药效果越显著。
2.产量:在作物收获期,对每个处理进行实际收获,并计算单位面积产量。
通过比较各处理与对照处理的产量差异,评估不同农药对产量的影响。
3.安全性:在施药期间,观察作物是否出现药害现象,如叶片扭曲、褪绿、枯萎等。
若出现药害,记录药害程度及恢复情况。
4.生态环境影响:在试验期间,监测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评估不同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1.数据统计:将试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包括处理方式、防治效果、产量、安全性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数据。
2.结果展示:将统计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各处理之间的差异。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本次试验中,A农药的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B农药,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C农药防治效果较差。
D农药(对照处理)防治效果最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
协议备案号:________________ 验试验样品封样编号: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
农药类别:除草剂
试验名称: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试验地点:
总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参加人员:
报告完成日期: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E-mail :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试验名称:
试验作物:
防治对象:
供试药剂:
施药方法及用水量(升/公顷):
试验结果:
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 使用方法:
安全性: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1试验目的
2试验条件
2.1作物和栽培品种的选择
2.2试验对象杂草的选择
2.3栽培条件
2.4其他条件
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
3.1.1试验药剂
3.1.2对照药剂
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处理。
3.1.3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表1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3.2小区安排
3.2.1小区排列
3.2.2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复次数:错误!未定义书签3.3施药方法
3.3.1使用方法
3.3.2施药器械
3.3.3施药时间和次数
3.3.4使用量
3.4防治病虫和非靶标杂草药剂资料
4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气象及田间管理资料
4.1.1气象资料
4.1.2田间管理资料
4.2杂草调查421调查时间和次数4.2.2调查方法
4.2.3药效计算方法
4.3作物调查
4.3.1调查时间和次数
4.3.2调查方法
4.4对其他生物影响
4.5作物产量和质量
技术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表5施药当日试验地天气状况(或设施栽培条件)表(错误沬定义书签。
)
表6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表(错误味定义书签。
)
附表1:原始试验数据调查表(杂草样表,供参考)
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错误味定义书签。
)试验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员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防治对象供试作物
小区面积公顷用水量(升)
附表2:原始试验数据调查表(作物样表,供参考)
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错误味定义书签。
)试验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员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防治对象供试作物小区面积公顷用水量(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