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 一、试验目的探索黑龙江省垦区标准化水稻旱育秧管理模式下,种衣剂种子不经过浸种催芽直接播种,并辅助其它管理措施,是否可使水稻秧苗达到与浸种催芽相同生育期,为生产应用此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条件1、试验作物:水稻。

作物品种:龙垦2032、环境条件黑龙江饶河农场地处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全年有效积温2349.5℃。

(1)试验情况试验地设在黑龙江饶河农场水田试验站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ph 值为6.25,土壤有机质含量3.98%,速效氮315.8ppm ,速效磷32ppm ,速效钾194.5ppm 。

(2)耕作栽培管理移栽期2018年5月18日,人工插秧,插秧规格30cm ×12cm ,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

(3)水肥管理试验区土地平坦,排灌方便,肥力较均匀。

水肥管理同常规。

三、试验药剂1、6.25%亮盾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35%锐胜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四、种子浸种与包衣1、浸种每100kg 水稻种子用6.25%亮盾悬浮种衣剂300mL+35%锐胜悬浮种衣剂100mL 进行包衣。

2、包衣日期4月3日进行种子包衣。

3、浸种日期4月7日进行浸种。

五、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采用大区条田对比,不设重复。

A 、B 、C 秧田处理面积各5m 2;D 秧田处理面积2.5m 2。

本田处理A 、B 、C 面积200m 2平方米,处理D 面积50m 2。

其他措施与常规生产相同。

A :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 种子包衣,常规浸种催芽,播芽种。

B :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 种子包衣,处理A 浸种时,直播干籽。

C :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 种子包衣,与处理A 同时播干籽D:播白种(没有包衣),与处理B 同时播种。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田间药效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在农田作物上的药效表现,包括对目标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二、试验内容1. 试验时间及地点:2021年6月-10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小麦田进行试验。

2. 试验对象:小麦田间的主要害虫为小麦蚜虫和小麦病毒病。

3. 试验方案:选择不同处理组进行试验,包括对照组、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处理组以及市售常用农药处理组,比较它们的防治效果和对作物的安全性。

4. 试验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共9块试验田。

在小麦生长期,分别施用不同处理剂,同时记录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效果。

三、试验结果1. 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经过观察发现,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处理组与市售常用农药处理组相比,防治效果相当,均能将小麦蚜虫的感染率降低70%以上,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明该水剂对小麦蚜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 对小麦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在病毒病高发期,施用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处理组的小麦,病情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了30%,而市售常用农药处理组效果稍好,病情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了40%。

说明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在病毒病的防治上具有一定效果,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3. 对小麦作物的安全性评估:小麦生长期间,观察了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结果显示,施用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处理组的小麦,在生长势、株高、茎粗、穗长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该水剂对小麦的安全性较好。

四、试验结论经过田间药效试验,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对小麦蚜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显著降低小麦蚜虫的感染率。

2.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对小麦病毒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相较于市售常用农药处理组效果稍逊一筹。

3.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对小麦作物的安全性较好,不会对作物的生长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田间药效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芸苔素是一种新型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本次田间药效试验的目的是验证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在水稻生长期间的药效,并评估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二、试验设计1. 试验地点:本次试验在江苏省扬州市的水稻田进行。

2. 试验种类:采用常规水稻品种进行试验。

3. 试验方案:(1)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设置3个小区。

(2)处理组分别为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处理组,分别在水稻生长不同阶段喷施。

(3)对照组为未处理组。

三、试验方法1. 施药方法:分别在水稻生长的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0.01%芸苔素内酯水剂的喷施,每次喷施剂量为每亩30毫升。

2. 观测指标:(1)生长状况:实时记录不同处理组和对照组水稻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生长情况等。

(2)产量:收获期采集不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水稻籽粒,进行产量统计。

(3)品质:对产量统计出的水稻籽粒进行品质评估,包括米质、营养成分等。

四、试验结果1. 生长状况:经过喷施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后,处理组水稻的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总体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均有所增加。

2. 产量:处理组的水稻产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拔节期喷施组的产量提高了8.5%,抽穗期喷施组的产量提高了10.2%,灌浆期喷施组的产量提高了7.8%。

3. 品质:处理组水稻籽粒品质优于对照组,米质更加粘性,蛋白质含量略高于对照组。

五、结论本次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喷施后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需要进一步进行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的试验验证其稳定性和适用性。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实验报告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实验报告

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的目的是评估几种常见除草剂在不同作物田中的除草效果、安全性以及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中合理选择和使用除草剂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试验药剂除草剂 A:_____牌_____(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除草剂 B:_____牌_____(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除草剂 C:_____牌_____(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对照药剂:常规使用的_____牌除草剂(有效成分:_____,剂型:_____,浓度:_____)2、试验作物作物 A:_____(品种:_____,种植面积:_____)作物 B:_____(品种:_____,种植面积:_____)3、试验田块田块 A:位于_____(地理位置),土壤类型为_____,肥力状况_____,前茬作物为_____。

田块 B:位于_____(地理位置),土壤类型为_____,肥力状况_____,前茬作物为_____。

三、实验设计1、处理设置处理 1:除草剂 A,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处理 2:除草剂 B,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处理 3:除草剂 C,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处理 4:对照药剂,使用剂量为_____克/亩。

空白对照:不施任何除草剂。

2、小区设置每个处理设置 4 个重复小区,小区面积为_____平方米。

小区之间设置隔离带,防止药剂相互渗透。

3、施药时间和方法施药时间: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杂草发生情况,选择在_____(具体日期)进行施药。

施药方法:采用_____(喷雾器类型)进行均匀喷雾,确保药剂覆盖均匀。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1、杂草调查调查时间:分别在施药前、施药后_____天、_____天进行杂草调查。

调查方法:每个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面积为_____平方米,记录杂草的种类、数量和鲜重。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作者:李宏元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3期一、试验目的探索黑龙江省垦区标准化水稻旱育秧管理模式下,种衣剂种子不经过浸种催芽直接播种,并辅助其它管理措施,是否可使水稻秧苗达到与浸种催芽相同生育期,为生产应用此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条件1、试验作物:水稻。

作物品种:龙垦2032、环境条件黑龙江饶河农场地处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全年有效积温2349.5℃。

(1)试验情况试验地设在黑龙江饶河农场水田试验站地,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ph值为6.25,土壤有机质含量3.98%,速效氮315.8ppm,速效磷32ppm,速效钾194.5ppm。

(2)耕作栽培管理移栽期2018年5月18日,人工插秧,插秧规格30cm×12cm,其他管理措施同常规。

(3)水肥管理试验区土地平坦,排灌方便,肥力較均匀。

水肥管理同常规。

三、试验药剂1、6.25%亮盾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35%锐胜悬浮种衣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四、种子浸种与包衣1、浸种每100kg水稻种子用6.25%亮盾悬浮种衣剂300mL+35%锐胜悬浮种衣剂100mL进行包衣。

2、包衣日期4月3日进行种子包衣。

3、浸种日期4月7日进行浸种。

五、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采用大区条田对比,不设重复。

A、B、C秧田处理面积各5m2;D秧田处理面积2.5m2。

本田处理A、B、C面积200m2平方米,处理D面积50m2。

其他措施与常规生产相同。

A: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常规浸种催芽,播芽种。

B: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处理A浸种时,直播干籽。

C:亮盾300mL+锐胜350FS100mL/100kg种子包衣,与处理A同时播干籽D:播白种(没有包衣),与处理B同时播种。

六、播种期1、4月7日,处理A浸种当天,处理B、D播干籽。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内容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内容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内容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不同农药品种在田间条件下的药效表现,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方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二、试验地点与作物试验地点位于某县农田,选取当地种植的主要作物为试验对象,如小麦、玉米、水稻等。

三、试验药剂与处理1.试验药剂:选取市面上常见的A、B、C、D四种农药作为试验对象,对每种农药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A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进行使用;(2)B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的1.5倍进行使用;(3)C农药: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的0.5倍进行使用;(4)D农药:不使用任何农药,作为对照处理。

2.处理方法: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选取10株作物进行观察。

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苗期、生长期、发病期等)分别进行施药处理,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间隔7-10天。

四、试验指标与测定方法1.防治效果:分别在施药前、施药后一段时间内,对作物进行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的测定。

病情指数越高,表示作物病情越严重;防治效果越好,表示农药效果越显著。

2.产量:在作物收获期,对每个处理进行实际收获,并计算单位面积产量。

通过比较各处理与对照处理的产量差异,评估不同农药对产量的影响。

3.安全性:在施药期间,观察作物是否出现药害现象,如叶片扭曲、褪绿、枯萎等。

若出现药害,记录药害程度及恢复情况。

4.生态环境影响:在试验期间,监测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评估不同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数据分析与结果展示1.数据统计:将试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包括处理方式、防治效果、产量、安全性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数据。

2.结果展示:将统计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各处理之间的差异。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本次试验中,A农药的防治效果最佳,其次是B农药,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C农药防治效果较差。

D农药(对照处理)防治效果最差。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试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若施药前未调查病情基数,防治效果按式(3)计算:
防治效果(%)=
Ck1—pt1 Ck1
6 试验结果分析
6.1 安全性分析
×100………………………(3) (下转第 119 页)
第一次调查:用药前纹枯病、叶瘟基数调查;第二次调 查:末次药后7-10天调查稻瘟病、纹枯病病指,并计算防效; 第三次调查:末次药后30天调查稻瘟病、纹枯病病指,并计算 防治效果。
5.2.1 纹枯病调查方法 五点取样(去掉边行),每点调查相连5丛,调查病情指数 (病害分级按国家田间试验准则),药效计算和防治效果按国家 田间试验准则。 纹枯病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四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 一片叶); 3级:第三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纹枯病药效计算方法 药效按式(1)、式(2)计算:
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瘪谷);
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穗茎瘟药效计算方法
药效按式(1)、式(2)计算:
病情指数
∑(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 调查总株数×9
=×100…………(1)
防治效果(%)=(1—
Ck0×pt1 Ck1×pt0
)×100…………………(2)
药剂处理表
处理 编号
药剂名称
1
龙登福赛(噻呋 · 苯 醚甲27.8%悬浮剂)
2
道立锋(49%丙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资料报告材料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资料报告材料

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协议备案号:试验样品封样编号: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年度])农药类别:杀虫剂试验名称:委托单位:承担单位:试验地点:总负责人:[签名] 技术负责人:[签名] 参加人员:报告完成日期:地址::传真:邮编:E-mail: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试验名称:试验作物:防治对象:供试药剂:施药方法及用水量(拌土量):试验结果: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使用方法:安全性:[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田间药效试验报告1 试验目的[单击此处键入试验目的]2 试验条件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对象和拉丁名][单击此处键入试验作物,品种名称]2.2 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单击此处键入小区耕作、环境条件或设施栽培条件]3 试验设计和安排3.1 药剂3.1.1 试验药剂[单击此处键入试验药剂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2 对照药剂[单击此处键入对照药剂商品名、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3 药剂用量与编号3.2 小区安排3.2.1 小区排列[单击此处键入小区排列方法(田间小区分布图或表)]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或植株数:[单击此处键入小区面积或小区植株株数]重复次数:[单击此处键入重复次数]3.3 施药方法3.3.1 使用方法[单击此处键入详细使用方法,应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适应]3.3.2 施药器械[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器械类型、操作条件]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施药次数、施药时期或作物生育期及虫害发生阶段]3.3.4 使用容量[单击此处键入实际公顷用药液量或用药倍数]3.3.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单击此处键入防治其它病虫害药剂施用准确数据]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4.1 气象及土壤资料4.1.1 气象资料[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当日及试验期间气象资料概要(详见气象资料表)]4.1.2 土壤资料[单击此处键入土壤资料]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单击此处键入调查时间和次数]4.2.2 调查方法[依据《准则》的调查方法,单击此处键入具体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4.2.3 药效计算方法[依据《准则》,单击此处键入具体药效计算方法或公式]4.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单击此处键入是否有药害,如有记录药害类型和程度,或对作物有益影响]4.4 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根据试验协议要求,键入调查方法及结果(每小区产量以kg/hm2表示)]4.5 对其他生物影响4.5.1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单击此处键入对其它病虫害有益或无益影响]4.5.2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单击此处键入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5 结果与分析[单击此处键入生物统计分析方法并附方差分析表][单击此处键入药剂评价][单击此处键入技术要点:剂量、使用方法、次数、注意事项等][若试验结果年度间差异大,单击此处键入原因分析及建议]技术负责人签名:[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单位名称][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完成日期](单位盖章)表3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试验结果统计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表4 施药当日试验地天气状况(或设施栽培条件)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表5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附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样表,供参考)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试验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员农药名称对照药剂防治对象供试作物小区面积/调查株数公顷用水量(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
协议备案号:
试验样品封样编号: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年度])
农药类别:杀虫剂
试验名称: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试验地点:
总负责人:[签名] 技术负责人:[签名] 参加人员:
报告完成日期: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E-mail: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
试验名称:
试验作物:
防治对象:
供试药剂:
施药方法及用水量(拌土量):
试验结果:
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
使用方法:
安全性: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目的]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对象和拉丁名]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作物,品种名称]
2.2 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
[单击此处键入小区耕作、环境条件或设施栽培条件]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3.1.1 试验药剂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药剂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
3.1.2 对照药剂
[单击此处键入对照药剂商品名、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3 药剂用量与编号
3.2 小区安排
3.2.1 小区排列
[单击此处键入小区排列方法(田间小区分布图或表)]
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或植株数:[单击此处键入小区面积或小区植株株数]
重复次数:[单击此处键入重复次数]
3.3 施药方法
3.3.1 使用方法
[单击此处键入详细使用方法,应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适应]
3.3.2 施药器械
[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器械类型、操作条件]
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
[单击此处键入施药次数、施药时期或作物生育期及虫害发生阶段]
3.3.4 使用容量
[单击此处键入实际公顷用药液量或用药倍数]
3.3.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单击此处键入防治其它病虫害药剂施用准确数据]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及土壤资料
4.1.1 气象资料
[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当日及试验期间气象资料概要(详见气象资料表)]4.1.2 土壤资料
[单击此处键入土壤资料]
4.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4.2.1 调查时间和次数
[单击此处键入调查时间和次数]
4.2.2 调查方法
[依据《准则》的调查方法,单击此处键入具体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
4.2.3 药效计算方法
[依据《准则》,单击此处键入具体药效计算方法或公式]
4.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单击此处键入是否有药害,如有记录药害类型和程度,或对作物有益影响]4.4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根据试验协议要求,键入调查方法及结果(每小区产量以kg/hm2表示)]4.5 对其他生物影响
4.5.1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单击此处键入对其它病虫害有益或无益影响]
4.5.2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单击此处键入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5 结果与分析
[单击此处键入生物统计分析方法并附方差分析表]
[单击此处键入药剂评价]
[单击此处键入技术要点:剂量、使用方法、次数、注意事项等]
[若试验结果年度间差异大,单击此处键入原因分析及建议]
技术负责人签名: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单位名称]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完成日期]
(单位盖章)
表3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试验结果统计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
表4 施药当日试验地天气状况(或设施栽培条件)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
表5 试验期间气象资料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
附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样表,供参考)
表田间试验原始数据调查表([单击此处键入调查年份])
试验地点调查日期调查人员农药名称对照药剂防治对象供试作物小区面积/调查株数公顷用水量(升)
文案大全
文案大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