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谚语话养生早晚静坐助长寿华佗的“麻沸散”实际上是白开水
【民间故事】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

【民间故事】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相传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医学界的泰斗——华佗。
他是一位博学多才、医术高超的医生,被誉为"扁鹊后世"。
他的医术精湛,治病救人,深受百姓的敬重和爱戴。
有一天,华佗听说了一个关于麻沸散的传言,据说是一种自古以来就非常神奇的药物,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
听到这个消息,华佗心中一动,便决定深入研究这种神秘的药物。
就在那时,有一位名叫曹操的魏国大将军生了一场大病,身体日渐虚弱,医生们束手无策。
曹操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便派人前去邀请他前来治病。
华佗闻言,二话不说,立即动身前往。
当他抵达曹操的府邸时,曹操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医生们束手无策。
华佗仔细观察了曹操的病情,细心询问了病史,最后确定了一种治疗方案。
他命人将一种药物拿来,这就是他深入研究的那种神秘的麻沸散。
他将药物加工成粉末,再加上一些特殊的药材,然后放入炼药炉中炼制。
整个过程,华佗都亲力亲为,动作娴熟,一丝不苟。
一袋麻沸散就这样炼制完成了。
他将麻沸散交给曹操服用,吩咐他服用后要保持安静,等待药力发挥。
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曹操的病情渐渐好转,不久便痊愈了。
曹操十分感激,当即拜华佗为师,希望学习医术。
华佗心知曹操立志在军事上有所作为,不愿耽误曹操的大事,便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拒绝了曹操的求师之意。
曹操见华佗执意不从,只好郑重地送了他一份厚礼,并在心中发誓,要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报答华佗的救命之恩。
华佗告别曹操后,心中对麻沸散的神奇力量更加惊叹,他决定将这个疗效奇佳的药物广泛传播。
于是,他把麻沸散的炼制方法写成书,公开给世人,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
麻沸散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仅成为治病的神奇良药,还成为医学界的一大宝贝。
而华佗也因发明和传播麻沸散的贡献,声名远扬,成为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
他对医学的贡献,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他的医术精湛、品德高尚,一生都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人推崇为医学的典范和楷模。
中医养生问答题

1、中医养生学的概念: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2、《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养生学问答题1、上古的三大奇书是什么?如何认识周易?答:(1)包牺氏、神农氏、黄帝、尧、舜(2)《周易》着眼宇宙天地,立足人类自身,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懂得生与死的缘由和规律。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
2、道家养生思想是什么?答: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儒家养生思想是什么?答:儒家强调精神调摄(“心以体全,亦以体伤”、“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行则从礼、君子三戒)、注意身体护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倡导饮食卫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则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贪。
”)4、佛家养生思想是什么?答:佛家养生思想的传入: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静坐气功,人体由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人之体温、热量,风为呼吸。
“四大调和”佛学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重视环境调养,植树造林,行医施药等公益事业。
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萨戒等。
5、天年和寿命有什么区别?答:(1)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
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
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
《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中国民间故事-华佗与他的麻沸散配方

中国民间故事-华佗与他的麻沸散配方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中国民间故事-华佗与他的麻沸散配方。
华佗与他的麻沸散配方华佗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名医,他最早发明了麻醉药,当时的药名叫麻沸散。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你争我夺,战争连续不断,经常打仗;再加天灾人祸,军队和老百姓受伤得病的很多。
这一带当时属谯郡(今亳县),归曹操管辖,打仗多在长江两岸,这里是后方,因而伤病员大都运到这里。
华佗是有名的外科医生,当然都要请他去治疗。
华佗是惜贫怜苦、有求必应的人,不管是兵是民,只要找到他,他都给医治。
经他治好的病伤员,有锯腿的,有截手的,有剖腹的,有缝补的,啥样的伤病都有。
可是,那时没有麻醉药,每当进行剖腹、截肢等大的手术时,病伤员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有的晕厥了,有的痉挛了,呼爹喊娘的惨状真使人目不忍睹啊!华佗看了也很心疼,咋办呢?为了治他们的病,为了救他们的命,只有咬着牙、含着泪为他们精心治疗。
伤病员看到华佗那种不怕脏、不怕累,认真为人治病的精神,无不感动地流下泪来。
华佗为了减轻伤病员的痛苦,想了许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总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一次一次地失败了。
但华佗并不灰心,在治疗中继续摸索和试验,他定要悟出个减轻病者痛苦的办法来。
有一次,华佗为一个患烂肠的病人剖腹开刀,由于病情严重,肠道坏死太多,前后忙了几个时辰,才把手术做好,病人得救了。
手术做好后,华伦却累得筋疲力尽。
为了解除疲劳,他便叫老婆打了一斤酒,炒了两个菜,自斟自饮地喝了起来。
谁知,华伦因劳累过度又加上空腹多饮了几杯,一下子喝了个大醉,弄得人事不知。
他老婆可吓坏了!她知道华佗是个谨慎的人,从来没有喝醉过,今天为什么突然喝醉了呢?莫非他是得了什么急症?!她当时很害怕,就用扎银针的办法进行抢救。
人中穴、百会穴、足三里都扎了,可是华佗仍没有什么反应,好像失去了知觉似的。
华佗行医歇后语的答案

华佗行医歇后语的答案华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行医歇后语,你们知道答案吗?下面店铺为你们带来答案啦,欢迎大家学习。
华佗行医歇后语名不虚传名不虚传的词语解析[释义] 虚:不真实。
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语出] 《三国志·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正音] 传;不能读作“zhuàn”。
[近义] 名副其实[反义] 徒有虚名[用法] 含褒义。
一般作定语、谓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与“名副其实”有别:~的“名”专指“名声”;不指“名称”。
“名副其实”的“名”可指名声;也可指名称。
名不虚传造句(1) 都说张家界山水很美,身临其境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2) 早就听说他思维敏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3) 桂林的山水确实很美,名不虚传。
(4) 久闻"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到桂林一游,果然名不虚传。
(5) 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自助磁带刻录和噪音场所名不虚传。
(6) 这次射击比赛,老英雄依然枪枪十环,真是名不虚传呀!(7) 到了想往已久的黄山,真是山清水秀名不虚传,放眼忘去,令人目不暇接;漫山遍野的松林,呈现一片生机勃勃景象。
(8) 早就听别人说他是一位名医,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9)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10) 怎么样,诗竹之称名不虚传吧!(11) 云门舞集的舞艺出神入化,今天亲眼目睹,果然名不虚传,让人佩服。
(12) 爱沙尼亚首都名不虚传,是全欧网路架构最完善的城市。
(13) 这家餐馆口碑甚佳,今日前来饱餐一顿,果然是名不虚传。
(14) 初见的印象果然名不虚传,像是个花园绿洲,环境优美,设施发达,生活从容,人性真诚。
(15) 这只熊果然名不虚传,笨得出奇。
(16) 那是那些名不虚传的英国骑兵的一半。
(17) 久闻她的琴艺非凡,今日亲自聆听,果真名不虚传。
(18) "真是名不虚传啊,"他自言自语地说。
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项练习课外阅读17│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专项练习课外阅读17│语文S版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
为了(解除排除)病人的痛楚,华佗立志学医。
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辛劳),来到西山,拜熟知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那个地点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侯他们吧!”华佗()耐心地侍侯病人,()留心观看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形。
(因为因此),他在3年时刻里就明白得了许多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差不多(磨炼锤炼)了3年,学了许多东西。
然而还要学些医书、药典。
”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
华佗快乐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阅读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
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抓紧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
他摸了摸师傅的头顶,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
”人们都(埋怨责备)华佗不明白医道,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有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
”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1、将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寒来暑去”是表示时刻流逝的词语,请你再写六个与时刻有关的四字词语。
3、用“——”在文中划出最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
4、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体会句子的含义。
句子的含义:5、用波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6、华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中医。
中医诊断病人病症的手段能够概括为:()、()、()、()。
7、读了那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歌声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
船沉了,落水的人舍命挣扎,等待着救生船。
过了专门长时刻,马金纳差不多力倦神疲,救生船却依旧没有来。
马金纳失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连续游了。
突然,远处海面上模模糊糊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民间故事】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

【民间故事】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医术高超的名医华佗。
华佗年轻时,因为医术精湛、仁心仁术,被称为“草船借箭”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
他的医术非常高超,治愈了许多医生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
有一天,一个乡下人扛着一口棺材,气喘吁吁地找到了华佗。
他恳求华佗能够为他的父亲治病。
华佗一听,就知道这个疾病非同小可,连忙跟着那个乡下人赶到了他家。
只见那个乡下人家的院子里,散发着阵阵浓烈的血腥味。
华佗走进里屋,一个躺在床上满身汗水的老人映入眼帘。
老人关节肿胀,满腹乌黑之物,真是可怕。
华佗一眼就看出了老人的病情,原来是风湿性关节炎和湿疹。
华佗给老人做了一番治疗后,老人的病情稍有好转,可是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治愈。
华佗不禁陷入沉思,他知道现在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根治老人的病情,唯有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疗法。
这天晚上,华佗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仔细思索起来。
突然,他灵机一动,他想起了一味叫做麻沸散的神秘药方。
麻沸散无味苦寒,能正气活血,散结消肿。
华佗决定明天去找到这种药材,研究出一味新的药方来治疗老人的疾病。
第二天一大早,华佗就随身边的几名徒弟,踏上了采药的征途。
他们沿着山路,一直走到深山里,不断寻找着麻沸散的踪迹。
终于,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里,他们找到了传说中的“麻沸散”。
麻沸散是一种土生植物,叶子上面长着一层层白色的小花。
华佗取下一些麻沸散,并将其粉碎,与一些其他草药一起进行熬制。
熬制完成后,华佗给老人服下了这种新的药方。
不久,老人的疾病开始有了改善。
他的关节肿胀缓解了,湿疹也开始退去了。
华佗看到这一幕,心里不禁感到欣慰。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之后,老人的病情完全得到了好转,完全康复了。
麻沸散的神奇功效经过此次临床验证,让医学界为之震惊。
华佗也因此成就了医学史上的一个伟大传奇。
他将这个发现告知了大家,并将这个配方公之于众。
从此以后,麻沸散成为了一种备受人们推崇的有效药方,在临床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六年级语文经典阅读习题训练

六年级语文经典阅读习题训练神医华佗①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杰出、出色)的大医学家。
他年轻是时候,看到当时军阀割据,连年战争,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受伤害病的人很多,就立志做一个民间医生,给人民治病。
②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钻研,华佗的医术很高明了。
于是,他就开始行医,给人民治疗多种疾病。
他在医学上有许多革新和创造。
他发明一种麻药叫“麻沸散”。
在给病人动手术的时候,他先让病人服下麻沸散,麻醉过后,然后开刀,这就(减少、减轻、减低)了病人的痛苦。
他能剖开病人的腹部,割除有病的肠胃。
这在1700年前,是非常惊人的事情。
因此当时的人都称华佗为神医。
③华佗热心地给群众治病,受到群众的欢迎。
有依次,他在路上听见有人呻吟,连忙走过去问。
那病人说明了病情,他立刻诊断,及时让病人服药。
那病人很快就好了。
④华佗不但给病人治病,还叫健康的人锻炼身体,预防疾病。
他曾经对他的学生吴普说过,人应该时常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消化,(流通、通畅、畅通)血液,使身体经常保持健康。
他创造了一套运动的方法,叫做“五擒戏”,跟我们现在打拳做体操相象,有些人用这套方法锻炼身体,都(增加、提高、增进)了健康。
⑤当时统治中国北部的曹操时常害头痛病,听说华佗医术很高,就请华佗给他诊治。
华佗用针给他扎了一下,他的头痛病立刻好了。
曹操为了自己的方便,硬要把华佗留下,当他的私人医生。
可是华佗关心人民的病痛,说什么也不肯留下。
曹操发怒了,就把他关在监狱里。
华佗还是不肯答应。
后来,华佗竟被曹操杀害了。
1、划去文中( )里不恰当的词。
2、认真读第五自然段,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 )里。
①“曹操为了自己的方便,硬要把华佗留下”,其中“硬”的意思是( )A、坚硬B、强迫C、勉强D、决定②“华佗竟被曹操杀害了。
”,其中“竟”的意思是( )。
A、终于B、完毕C、竟然D、毕竟3、划出下面句中的关联词,再按要求完成。
“华佗不但给有病的人治病,还叫健康的人锻炼身体,预防疾病。
华佗与麻沸散ppt1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shòu
chá
受查
好课件吧
体会词义
毫无挣扎:一动也不动。 烂醉如泥:形容醉酒后人事不知的样子。
好课件吧
读课文。思考:
1.华佗为什么要发明麻沸散? 2.后来,华佗做手术时碰到什么现象? 3.是什么启发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好课件吧
病人伤势严重,华佗立即给他动 手术。起初,华佗怕病人乱动,就叫 助手抓住病人的四肢。没想到,病人 毫无挣扎的意思。结果,这次手术进 行得十分顺利。
好课件吧
病人身上那股浓烈的酒味儿使他 恍然大悟:人醉了会失去知觉,动手 术时也就没有感觉,当然不知道疼啦! 真是太妙了!
好课件吧
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
的医学家。擅长针灸 和外科手术。他制成 的全身麻醉药剂“麻 沸散”,是世界医学 史上的创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读谚语话养生/早晚静坐助长寿/华佗的“麻沸散”实际上是白开水
作者: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0年第10期
读谚语话养生
文/刘真真戴欣
“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
因为鱼、虾这些都属于高蛋白,这些食物热量比较高,所以吃得太多了以后,容易在体内聚集热量。
肉生痰,肉类的食物比较油腻,难于消化,停留在肠胃里边,火瘀久了以后就成痰了。
但不是说一点不吃,要注意量,我们在吃的时候,一般提倡多吃青菜和一些植物蛋白,所以讲青菜萝卜保平安。
“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饭后走,不是吃完饭离开餐桌马上就走,一般来讲,饭后半个小时左右,出去到户外走一走,每次运动时间也不要过长,三四十分钟,走的时候慢走,不要光走,还要甩一下胳膊会更好。
“常乐常笑,益寿之道”。
中医非常重视人的心情,在书上描述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悲伤肾。
所以这些不良的心情,对人的健康都是不利的。
像《红楼梦》里林黛玉就是一个代表人物,林黛玉就是一个忧思、伤肺伤脾很典型的案例。
“拍打足三里(保健要穴),胜吃老母鸡”“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人怕不动,脑怕不用”“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不靠医,不靠药,天天锻炼最见效”。
这些养生谚语道出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用则不退”的道理,告诉人们:勤劳动、多运动,是健康长寿之道。
“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豆”“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三天不吃青(菜),两眼冒金星”“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甜言夺志,甜食坏齿”“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吃了省钱瓜,害了绞肠痧”“烟酒不尝,身体必强”“不抽烟,少饮酒,活到九十九”。
这些养生谚语提示人们吃哪些东西对身体无益,吃哪些东西才有益
健康。
“睡觉不蒙头,清晨郊外走”“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屎”“少盐多醋,少车多
步”“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等,这些养生谚语说明,要想健康长寿,还必须在生活起居方面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