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症中医怎么治疗
电针中髎穴为主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35例

脏腑功能 , 治疗癃 闭之证 。足三里能改善病人气虚之
证, 三阴交是肾脾肝经之交会穴 , 关元等有补肾理气壮 阳之功 , 能使 肾 、 膀胱 、 三焦 功能加 强 , 水液 出焉 。 则
一
运用手法使针感到达下腹及会 阴部、 直至患者 出现尿
意感或下腹收缩感为止 ,气至病所” “ 是针刺取得疗效 的关 键 。如获 得这 种 针 感效 应 , 则往 往 能 在起 针 后 可
自行排 尿 。 祖国 医学认 为 患者 产 后 多耗 气 伤 阴 , 虚 则无 力 气
液循 环 。小便 尿道 括 约 肌 松驰 , 到 自主 排 尿动 作 的 达 完 成 , 而治愈 尿潴 留 。 从 参 考文 献 :
短 8 月 , 长 1 年 , 均 2 7年 。对 照 组 3 个 最 1 平 . 2例 , 男
11 诊断标准 。
患者 1 例 , 2 女性 患者 2 例 , 龄 在 3 6 3 年 1 6岁 , 程 最 病
作者简介 : 廖小七(90 )男 , 1 一 , 主治医师 , 7 主要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1 中医病症诊断疗 效标准 【 ]南京 : 京大 学 s. 南
出 版社 。9 4 ll 19 :O
鼓动血运 , 导致血行不畅 , 脉络瘀 阻; 同时剖腹产及正 常分娩术中难免压迫损伤局部组织使血溢脉外 , 不能
循经 而行 的“ 经之 血 ” 阻 于下焦 , 离 瘀 造成 气血 阻滞 , 膀 胱气化失 司而 尿 闭 , 而产 后 尿 潴 留多 属 气 虚 血瘀 。 因
金匮肾气汤治疗老年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观察

症( OA B ) 定 义 为“ 下 尿路 功 能 障 碍 的症 状 综 合征 ” , 将
其症状 归 纳为 “ 尿 急合并 或 不合 并急 迫性 尿失 禁 , 伴有
聚集 , 改 善 微循 环 , 降血糖 ; 茯苓 、 泽 泻降 糖 、 降 脂 。共 奏滋 阴温 阳 , 补 肾摄精 , 化 瘀排 浊 , 改 善糖 代谢 脂代 谢 , 增 加 肾血流 , 促进 肾功 能恢 复之 功 。
参 考文 献
[ 1 ]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卫 生 部 . 中药 新药 治疗 消渴 病 ( 糖
尿病) 的临床研 究指 导原 则 E s ] . 北京: 中国医 药科 技 出版 社 ,
2 002: 2 15 - 21 8 .
伤 气耗 液 , 继下 劫 肾水 , 损 阴伤 阳 , 渐成 阴 阳两 虚证 , 肾
气 不能 固摄 下元 摄 谷 精 , 谷 精 下 渗 尿 中成 蛋 白尿 。糖
中男性 2 3例 , 女性 3 2例 ; 年龄 最小 4 5岁 , 最大 7 8岁 , 平 均年 龄 6 3 . 5岁 , 病 史 最 短 2个 月 , 最长 1 9年 , 病 种
尿频、 尿急, 而 且缺 少 明显 的病 理 和代 谢 因 素 ” 。OAB 是 一种 以症 状 学诊 断 为基 础 的概 念 , 由此 取 代 了 以尿 动 力学 诊 断为基 础 的逼 尿肌 过度 活动 这一 概念 j 。在
腰膝 酸 软 , 神疲倦 怠, 夜休差 , 舌 质淡 、 苔 白、 脉沉细。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
什么是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涉及膀胱肌肉的病症,导致膀胱无法有效地储存尿液。
在正常情况下,膀胱在填充时扩张,并在适当的时候收缩以排尿。
然而,对于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人来说,膀胱肌肉会在不适当的时候或在容量很小的情况下频繁收缩,导致尿急、尿失禁等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可能包括:
•尿急:突然感到迫切需要排尿,无法忍受。
•尿失禁:无法控制尿液的排出,导致尿漏。
•频繁排尿:需要频繁访问洗手间,即使膀胱并未充分填充。
•夜间尿频:夜间多次起夜上厕所。
•不完全排尿感:排尿结束时感觉膀胱没有完全排空。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膀胱过度活动症通常包括:
1.医生详细询问症状和病史。
2.膀胱功能检测,可能包括尿流率测试和膀胱超声检查。
3.尿液样本检查排除尿路感染等因素。
4.膀胱造影术以检查膀胱结构。
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方法包括:
•生活方式改变:如控制饮食、减少咖啡因等刺激性饮食物质。
•膀胱训练:学习控制尿液排出的时间和频率。
•药物治疗:如抗坐标药物、抗抑郁药等。
•物理治疗:如盆底肌锻炼。
•膀胱肌注射治疗:通过肌肉注射药物来减轻膀胱过度活动症状。
结语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关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以减
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膀胱过度活动症及其治疗方法。
膀胱过度活跃症中医治疗

膀胱过度活跃症中医治疗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特别是有很多的朋友们,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就会容易给自己身体带来很多的严重疾病,比如说常见的感觉到腰上酸软无力,身体乏力疼痛这些常见的症状,那么膀胱过度活跃症,又是怎么样的症状呢!
患上「膀胱过度活跃症」是与膀胱功能失调有关,并非只是年老人才会患上的,年轻甚至20几岁的男女也可以患上。
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女性在 40-50 岁时患病率稍高于男性,但随着年纪增长,男性的发病率则会增多,相信因为年长的男性容易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
,而良性前列腺增生会出现继发性的「膀胱过度活跃症」。
中医疾病治疗折叠编辑本段
一般治疗
包括适当休息,多饮水以增加尿量,注意营养,忌食刺激性食物,膀胱刺激症状明显的病人给予解痉药物缓解症状。
观察
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无症状菌尿患者不需要常规抗菌药物治疗,需要密切观察病情。
中医药物治疗
利尿消炎丸药物治疗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止痛,能有效治疗膀胱炎症状
上面文章中了解到了膀胱过度活跃症,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是不同的大家可以选择一些方法来进行相关的治疗,我们详细的了解了关于膀胱的治疗方法,大家需要平时多加注意身体。
男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医治疗进展

男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中医治疗进展CJCM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年VOL.(21)NO.1.51.男,陡膀胱过度活动症中医治疗进展AdvancesinTCMforthetreatmentofoveractivebladderofman李昆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07-2286(2008)01-0051-04证型:DG/湿气【关键词】学步中医药疗法;膀胱过度活动症;不稳定膀胱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它形式的尿道一膀胱功能障碍.过去有关名词较混乱,如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不稳定,不稳定膀胱等.男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多继发于前列腺疾病.OAB现代医学治疗原则包括:膀胱训练:药物治疗如托特罗定,奥昔布宁,镇静,抗焦虑药,钙通道阻断剂,消炎痛,黄酮哌酯等;骶神经电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临床观察,由于OAB病因病理复杂,尚未完全明确,采用以上方法治疗OAB效果仍不满意且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方法疗效确切,愈来愈为医生重视和病人所接受.本文就近年来男性OAB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中药疗法目前前列腺术后OAB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湿热蕴结,下焦瘀热,阴虚内热,水气内停,脾肾气虚,脾肾阳虚等.中药立法主要有清热利湿,化瘀通淋,止血去痛,滋阴清热,温补脾肾,温阳利水,升提固涩等.1.1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林中平等对10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rostatectomy,TURP)后0AB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瘀热内结型,自拟清浊汤加减:蔚蓄10g,瞿麦10g,丹参15g,赤芍12g,王不留行12g,红花10g,滑石12g,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连翘15g,半枝莲15g,甘草6g,发热恶寒者加柴胡,黄芩;恶心呕吐加竹茹,藿香.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有效率达89.22%.吴文通等采用口服中药解痉汤结合三阴交穴位注射黄体酮及芬太尼硬膜外注射,治疗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60例.采用散浊瘀,清湿热之法,立解痉汤方:车前子15g,丹参12g,制大黄9g,川牛膝10g,焦山栀12g,制元胡15g,生甘草6g.由本院制剂室加工成汤剂20Oral,早晚分服.术后24h开始服用.结果:膀胱痉挛发生率24h内对照组为40%,治疗组为16.67%:24~48h对照组为30%,治疗组为3.3%.膀胱痉挛缓解率对照组为25%,治疗组为80%.治疗组和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和痉挛缓解率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张振全”等采用口服行瘀泻浊汤加穴位注射654-2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28例.中药采用散浊瘀,清湿热之法,行瘀泻浊汤组成:川牛膝15g,当归,红花,栀子各12g,生甘草梢,黄柏各10g,川山甲片8g,煎取药汁300ml,早晚2次分服.结果:治愈率82%,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膀胱肌痉挛和止痛的功效.卢子杰等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自拟利湿通瘀汤加穴位注射硫酸阿托品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不稳定膀胱48例,口服利湿通瘀汤:车前子(包)15g,炒山栀10g,赤白芍各12g,,红花8g,当归15g,丹参15g,川牛膝10g,莪术10g,六一散(包)15g,蒲公英20g,败酱草20g.1剂/d,煎取药汁300ml,早晚2次分服.结果:48例中35例痊愈,治愈时间最短1d,最长2d;11例.显效;2例无效.治愈率72.9%.其中8例患者在第1次穴位注射治疗结束30min后诸症消失.1.2化瘀通淋,止血去痛法李叶林等对80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采用化瘀通淋,止血去痛中药,小蓟饮子加味:生地24g,小蓟15g,滑石12g,木通6g,炒蒲黄9g,藕节9g,竹叶12g,当归20g,栀子9g,芍药15g,延胡索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两次,共取汁200mL,早,晚两次分服.根据患者肠道恢复情况,第1剂于术后20h后口服结果:治疗组在术后不同时间膀胱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O.05).1.3滋阴清热法林中平等对106例TURP后OAB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阴虚内热型,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10g,山药10g,山萸肉10g,女贞子10g,龟板15g(先煎),丹皮10g,知母12g,茯苓10g,泽泻9g,生甘草6g.湿热内盛可加蔚蓄,瞿麦,白茅根利湿通淋;心烦不得眠者可加天王~t-,b丹;潮热盗汗者加地骨皮,煅龙骨,煅牡蛎;肾阴虚兼膀胱湿热型可加蔚蓄,瞿麦,木通,茯苓等.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有效率达89.22%.1.4温肾补脾,活血利水法汉利等采用中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46例,真武汤加减:附子(先煎),白芍,黄柏,茯苓,泽泻,枸杞子,山药,桃仁,赤芍,知母各15g,白术30g,柴胡9g,升麻,肉桂,大黄各10g,桔梗6g,元胡12g.上药一52-ChineseJournalofthePracticalChinesewithModemMedicine2008VOL.( 21)NO.1水煎两次,共取汁600ml,分两次早晚分服,日1剂.结果显示无毒副作用及并发症,且疗效满意.1.5温补脾肾,升提固涩法林中平等对106例TIJRP后0AB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脾肾气虚型,缩泉丸加减:桑螵蛸10g,益智仁12g,制附子6g,肉桂6g,鹿角胶3g(烊化),炒杜仲10g,菟丝子10g,山药12g,枸杞子10g,山萸肉10g,当归12g,茯苓10g,泽泻9g,白术10g,下焦湿热未清加篇蓄,瞿麦,蒲公英;偏于脾虚者重用党参,黄芪.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有效率达89.22%.2针灸疗法目前治疗0AB针灸疗法主要有针刺,灸法,电针,穴位注射疗法等.2.1针刺疗法有资料显示,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穴针刺有助缓解0AB症状.陈晓君嘲等采用针刺疗法治疗10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出现膀胱痉挛患者,方法:在患者有明显的膀胱憋胀感,冲洗速度减慢或冲洗液不自主从尿道口溢出等膀胱痉挛先兆时,令病人取舒适体位,先取合谷,足三里,后取三阴交,阴陵泉,采用毫针快速进针,经提插捻转得气后,以局部有微痒痛感为佳,留针10min后出针.结果: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平均次数,痉挛间歇时间分别经t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疗法组的止痛效果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张振全等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654—2及中药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28例,取中极为主穴,金门为辅穴,进针快速捻转,每分钟120次以上,持续捻转2rnin,使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得气感,并针感传至膀胱和尿道部,1次/d;如病情严重,可增加至2~3次/d.2.2灸法吴少霞等嘲治疗120例TIJRP术后患者,于术后第2天开始加用艾灸关元,气海两个穴位.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持续时间,尿液转清时间,拔除尿管时间分别为(6.7±1.3)h,(25.2±4.7)h和(72,2±2.9)h,均少于对照组的(13.8±2,0)h,(36.3±3.2)h和(97.8±3,6)h,差异有显着性(P<0.05).提示艾灸疗法对不稳定膀胱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汪琪”对53例行TUV_P术后患者术后10小时起,采用灸法和穴位按摩方法治疗.灸法:取气海,关元,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用艾条灸行温和灸,每次20~30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日一次,连续5天.穴位按摩法:取上述穴位,在灸后即行穴位按摩,每穴按摩10分钟.结果: TUV—P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艾灸法与穴位按摩,中度和重度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汉利等采用灸法配合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46例,取穴关元,足三里,艾炷直接灸关元7~20壮,足三里5~9壮,每穴每次灸10~20分钟,每日1次.2.3电针刺激廖小七”等将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67例,先取中髂穴直刺1~2寸,要达到骼部酸胀的针感,甚至抽紧感向肛门及会阴部放射为佳,并接66805—2型电针仪,频率每秒50~100次的密波,强度以病人感舒适为度;再取肾俞及膀胱俞,用紧按慢提补法;最后取委中和太溪,用捻转行气法.治疗30min,每天1次,每周5次,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日排尿次数,日平均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两组比较却有显着性差异(P<0.05).汉利等采用电针配合中药口服及灸法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46例,针刺取穴关元,中极,次髂,秩边,阳陵泉,三阴交.秩边向内下刺,余穴常规针刺,以电针断续波强刺激,留针约20~30分钟,以泻法为主,一般每日1~2次.夏勇等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BPH)术后不稳定膀胱68例,采用电磁针穴位治疗,使用北京大学研制的BD一62电诊仪改装为电磁治疗仪,选穴位扎针通电.能立即抑制膀胱痉挛,增加膀胱容量,遏止冲洗液返流,解除患者痛苦.留针40min至2h.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52例(76.0%)1个疗程治愈.12例(17.6%)2个疗程治愈.4例治疗3个疗程尿频,尿痛减轻.膀胱容量由100ml增加到240ml.2.4穴位注射张振全等采用穴位注射654—2配合中药及针灸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28例.针灸完后中极穴注射654—2注射液5mg出针后,用棉球压揉片刻,使药液向四周均匀分布.结果:治愈率82%,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有缓解膀胱肌痉挛和止痛的功效.卢子杰等采用穴位注射硫酸阿托品配合中药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不稳定膀胱48例,取中极,三阴交为主穴,用5ml注射器吸入硫酸阿托品0,25mg,进针后快速捻转. 每分钟捻转150次以上,持续捻转2rnin以上,使患者局部产生酸,胀,麻等得气感应,并使针感传至膀胱和尿道部,然后将药液均匀缓慢注入.出针后用酒精棉球压揉片刻,使药液向四周均匀分布,1次/d.如病情严重可增加至2~3次/d.韩青江等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顽固性膀胱痉挛患者30例,采用臀部肌注阿托品针0.5mg,同时两侧足三里各注射VitK34mg. 结果试验组穴位注药后,总有效率78%,以特效为主,对照组单纯臂部肌注用药,总有效率42%,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 吴文通等采用三阴交穴位注射黄体酮配合芬太尼硬膜外注射及中药口服,治疗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60 例,于手术后即刻行穴位注射治疗.取双侧三阴交穴,用两支2.5ml注射器,每支注射器吸取黄体酮注射液10mg,常规消毒穴位后进针,患者有强烈酸,胀,麻等感觉,2次/日.结果膀胱痉挛发生率24h内对照组为40%,治疗组为16.67%,24~48h 对照组为30%,治疗组为3.3%.膀胱痉挛缓解率对照组为25%, 治疗组为8o96.3按摩疗法CJCM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年VOL.(21)NO.1..53..周亚香”等采用足部按摩结合中药足浴,治疗因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膀胱痉挛179例.越丽霞”采用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结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cEA)治疗前列腺摘除术膀胱痉挛病人212例.牛艳萍”等报告了对29 例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患者,采用足部”膀胱穴”反射区按摩并辅以麻醉镇痛剂静脉给药方法治疗.均于术后lh开始按摩, 每次10~20min,1次/6h,313为1个疗程.操作手法:一手持脚,另一手握拳以食指关节顶端施压对”膀胱穴”反射区按摩,按压力度以患者按压处有明显胀痛感为宜,持续刺激2~3min,每足按压4~6次,两足交替进行.结果:足部按摩对于预防和治疗膀胱痉挛效果明显,缩短了病人住院天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膀胱冲洗疗法刘婷等”“对146例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用不同浓度三七膀胱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结论:用15%o~2O‰浓度进行膀胱冲洗可有效抑制膀胱痉挛的发生.5直肠用药林兆丰”等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26例,处方葱归溻肿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当归15g, 川芎15g,独活15g,白芍50g.甘草20g,肉桂3g,三棱15g,莪术15g,青皮15g,车前草15g,蒲公英15g.给药方法:37℃药液保留灌肠保留20min,2次/d,用药3d,测定用药前及用药第3天末次后lh后的膀胱容量及膀胱内压.结论保留灌肠经直肠吸收,从治疗药物的选择到给药途径上,无明显副作用;且作用确切持久,有助于肠道功能的及早恢复,尤其对于难治性的膀胱痉挛性疼痛,能大大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6外治法主要有敷脐,足浴,穴位药敷等疗法.6.1敷脐疗法杜兴”,张亚琨㈨,杨平”等采用药物敷脐疗法治疗膀胱痉挛,取香附6g,延胡索6g,小蓟10g,艾叶3g捣碎研粉;乳香5g,没药3g炒制后研粉.再将各药粉混匀,取适量(2~3克)药粉用陈醋调成稠糊状(宁稠勿稀),直接敷于病人脐窝内,覆以纱布,用胶布固定.然后用暖水袋(40℃左右)熨于纱布上.预防膀胱痉挛发生时,每日热熨3次,每次2O分钟; 治疗膀胱痉挛时,可持续热熨至每次痉挛缓解0.5小时以后停止.每13换药1次.结论:中药敷脐能有效预防及缓解术后膀胱痉挛,且有操作简便,作用快,副作用少的特点.6.2足浴周亚香等对因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179例,随机抽取37例为预防组,术后即予中药足浴结合足部按摩预防膀胱痉挛发作;对发生膀胱痉挛者34例作为治疗组予中药足浴加足部按摩.中药组方:取黄芪30g,当归20g,山药20g,鹿角10g,白芍药20g,延胡索15g,乳香10g,没药10g,仙鹤草30g,七叶一枝花30g.用适量温水浸泡30rain, 文火煎30rain至1000rnl,以适宜温度每次泡足20~30min.预防膀胱痉挛2次/13,治疗膀胱痉挛1次/6h,313为1个疗程.结果:预防组与对照1组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膀胱痉挛发生率有显着差异,P(0.O5;治疗组与对照2组膀胱痉挛缓解率比较,膀胱痉挛缓解率有显着差异,P(0.01.6.3穴位药敷赵小茜等采用中药穴位温敷治疗54例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即川芎,川楝子,郁金,乌药,延胡索各10g研末炒温至40~50”C,放入药袋内,置于肾俞,膀月i愉,中极,三阴交四穴热敷3O分钟,每134~6次,连用7天.结果:患者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次数明显减少,每13持续时间及痉挛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膀胱容量亦明显增加.7熏香疗法张惠玲阱采用薰香疗法治疗6O例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方法把蒸馏水倒进香熏炉的盛水器中,再加入薰衣草精华油,加热使水中精化油在空气中挥发,嘱患者深呼吸,闭上眼睛尽量放松.结果采用薰香疗法组膀胱痉挛疼痛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o.01).综上所述,治疗男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未大规模临床应用,仍需扩大样本进一步临床验证.临床研究大部分针对前列腺术后OAB患者,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非手术OAB患者以及前列腺炎综合症OAB患者研究较少.中药和针灸疗法应用较多,可以减少膀胱痉挛发生率,提高膀胱痉挛缓解率,有效缓解尿频和疼痛症状,增加膀胱容量,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及并发症.辨证论治仍是中医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本病的基本病机仍未明确.其他疗法如按摩疗法,膀胱冲洗疗法,直肠用药,外治法,熏香疗法等应用较少,多作为辅助配合其他疗法使用,可以提高疗效.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尿控学组[N].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2005,11[2]林中平,赖海标,钟亮,黄智峰,曾晔,吴松,赖伟业.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7(15):722—723[3]吴文通,王杭.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9(aS):26—27[4]张振全,宋福义.行瘀泻浊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前列腺摘除后术膀胱痉挛28例[J].陕西中医,2002,10(2a):897—898[5]卢子杰,黄树纲,张亚大.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稳定膀胱4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4(7):237—238[6]李叶林,何锦华,张建等.小蓟饮子合消炎痛栓治疗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8(27):756(下转55页)CJCM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年VOL.(21)NO.1..55..选择性,可逆性抑制脑啡肽酶,从而保护内源性脑啡肽酶免受降解,延长消化道内源性脑啡肽的生理活性,激活胃肠道内6一阿片受体,降低cAMP在肠粘膜的水平,减少水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快速改善腹泻症状而肠蠕动不受影响.由此可见病毒性肠炎发病机制和杜拉宝治疗腹泻的机制有一定差别,但本组观察表明杜拉宝治疗水样腥泻的总有效率(92.4%)与使用蒙脱石散治疗与水样腹泻的总有效率(77.3%)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不良反应.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对轮状病毒性腹泻相关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可能会揭示出有肠毒素或神经递质介导的分泌途经的作用.参考文献:[1]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2]薛辛东等主编(JL科学》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舨,P200--P202[3]曹燕锦,李薇,威苏明,等.消旋长多曲处方优选[J].中国药事.2004.18 (12):777【4]LundgrenO.Peregrin.AT.PersonK.tad.Roleoftheenteric.ervous,ystemi nthefluidandelectrolyte,SecretionofrotavirusdialThea[J】Science. 2000.287;491—-495作者简介:黄超群,(1964-),女,1986年毕业于川北医学院,四川仁寿县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编号:E.7121136(修回:2007.12.11)相关文献:[1]邓孝智,唐利民.杜拉宝治疗d,JL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7,28(10):1172[2]吾日古丽,热依拉.杜拉宝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30例疗效分析[J].新疆医学,2007,37(5):196—197[3]石远滨,艾丽.金双歧联合杜拉宝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46-3246[4]王飞,梁凯,姜维英,孙红.奥替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近期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6):919-920[5]杨润枝,王巧能.痢疾样腹泻病例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检验分析[J].用医技杂志,2007,14(22):3048-3049[6]龚红霞.舟山市售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1):33[7]杨丽爱,史群英,刘士超.微生态制剂灌肠治疗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1):80(上接53页)[7]汉利,马光旭,庄会峰等.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中医治疗[J].四川中医.2002,8(20):64[8]陈晓君,陈燕君,陈佩燕等.针刺治疗膀胱痉挛的效果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10):28—29[9]吴少霞,黄艳勤等.艾灸疗法防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不稳定膀胱的护理[J].广东医学.2006,11(27):1771—1772[10]汪琪.应用灸法预防TUV—P术后膀胱痉挛.第七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06[11]廖小七,唐华,肖鹏等.电针中修穴为主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3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7,1(23):35—36[12]夏勇,焦东平,郝积昌等.电磁针治疗BPH术后不稳定磅耽68例[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0,3(5):171[13]韩青江,马顺利.穴位注射VitK3治疗术后顽固性膀胱痉挛[J].中原医刊.1999,11(26):35[14]周亚香,许菊芳.中药足浴结合足部按摩防治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4,8(26):589—590[15]越丽霞.足部按摩结合药物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106例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7,10(27):87[16]牛艳萍,朱承云.足部按摩结合药物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12(38):933—934[17]刘婷,曹志成等.三七冲洗液浓度对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附护理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5,4(32):365-366[18]林兆丰,白遵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26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6.8(17):1548[19]杜兴.药物敷脐疗膀胱痉挛[J].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9,12:002版,康复园地[20]张亚琨,翟宇强,叶秋赞.中药敷脐防治术后膀胱痉挛的观察研究[J].护理研究.2003,7(17):769-770[21]杨平,张培瑜,翟宇强.中药外敷治疗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04,10(25):899—900[22]赵小茜,梁铁军,董爱兰.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4,5(44):57[23]张惠玲,江伟霞,陈国欢等.应用薰香疗法减轻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疼痛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04,3(2):36-38.2007-12—20 作者简介:李昆城,(1966一),男,1991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副主任,擅长男科及不孕症诊治.编号:E-7122177(修回:2007—12-21)。
张磊从“肝疏泄太过”论治膀胱过度活动症经验

究 的 名 老 中 医 之 一 。张 教 授 学 验 主小便 ” 理论 , 认 为该 病 病 机 多 为 泄 ” 作为肝的独立生理功能 , 而不 肝疏 泄太 过 ” , 并应 用调 肝法 辨证 是 与 肾或 脾 进 行 对 举 【 。新 中 国 俱丰 , 形 成 了“ 动、 和、 平” 的学 术思 “
张 磊 教 授 为 全 国第 二 批 老 中 便 频数 ” “ 遗尿” “ 尿失 禁 ” “ 小 便 不 藏 泄 的 重 要 调 节 作 用 。明 代 很 多
“ 淋证” 等范 畴 , 历 代 医家 多 数 医家都 提及 肝 的“ 疏泄 ” 功能, 且 多 医药 专 家 学 术 经 验 继 承 人 指 导 老 禁 ” 以 肾 虚 湿 热 为 主 要 治 疗 依 据 J 。 师, 系 国家 “ 十五” 攻关“ 名 老 中 医 强调“ 泄” 。清 代 陈梦 雷 明确 提
不 伴急 迫性 尿失 禁 , 通 常 有 尿 频 和 达气 机 , 可谓 肝主 疏泄 理 论 的最 早 1 . 2 肝失 疏泄 之疏 泄 太 过 肝 失 。金 元 时 期 , 朱 丹 溪 始 用 疏 泄是 指肝 的疏 泄 功能 失 常 , 夜 尿增 多 而无 泌 尿 系 统 感 染 或 其 依据 j 包括 他 确切 病 变 者 ¨ 。本 病 是 一 种 发 “ 疏 泄” 描述 肝 的功 能 , 如《 格 致 余 疏 泄 太 过 和疏 泄不 及 。如 孙 广 仁 病 率较 高且 难 以根 治 的 泌 尿 系统 论》 言: “ 主 闭 藏者 肾也 , 司疏 泄 者 主编 的《 中 医基 础 理 论 》 将 肝失 疏 疾 病 J , 现代 医学 对 其病 因及 发病 肝也 ” , 并 指 出“ 二 者 皆有 相 火 , 而 泄概 括 为两 个 方 面 , 一为太过 : 指
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观察汇报人:2023-12-06目录•引言•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理论依据•临床观察方法•临床观察结果•临床观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展望与建议CONTENTSCHAPTER01引言研究背景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独特优势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01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提供临床依据02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提供有效方法03拓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泌尿系统疾病领域的应用价值CHAPTER02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理论依据中医认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主要包括肾虚、脾虚、湿热等。
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中医认为肾虚导致膀胱约束无力,湿热之邪侵袭膀胱,导致膀胱湿热,从而引发尿频尿急等症状。
中医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以补肾固涩、健脾祛湿为主。
030201西医认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主要病因包括神经源性膀胱、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尿道及盆底肌功能障碍等。
病因西医认为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是导致尿频尿急的主要因素,同时神经源性膀胱和盆底肌功能障碍也会影响膀胱功能。
病理生理西医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以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治疗原则协同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
互补性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互补性,中医注重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西医注重针对病因和病理生理进行治疗。
优化治疗策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优化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CHAPTER03临床观察方法确诊为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患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病程在3个月以上,能够配合治疗并完成随访。
合并其他严重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
如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

如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主要特征的征候群,患者通常会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还有可能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夜尿次数增加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的睡眠时间减少,无法积极面对第二天的工作。
尿频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性生活等都会带来影响。
老年人夜尿频繁也会增加跌倒的概率。
频繁漏尿会使皮肤处于潮湿的环境,容易引发细菌滋生,发生尿路感染。
因此,应积极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了解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尿急、尿频、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
尿急是指患者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延迟;尿频是指患者排尿次数过于频繁,每天的排尿次数超过8次。
夜尿是指在夜里起床去洗手间排尿的次数增加。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在出现尿急之后发生不可控制的漏尿。
二、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逼尿肌、排尿中枢、膀胱感觉神经等因素有关。
当人体正常排尿时,会涉及到膀胱内尿量增加,从而使膀胱内压升高,中枢神经会受到膀胱传来的反馈信号,发出排尿的指令,而膀胱神经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尿液从膀胱排入尿道,而尿道开放尿液才能排出,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都有可能会使膀胱排尿周期缩短,从而引发膀胱过度活动症。
逼尿肌不稳定:在非神经性因素而引起的逼尿肌收缩,会使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膀胱感觉过敏:膀胱中的尿液容量较小时,会使患者出现排尿的欲望。
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膀胱临近组织器官与膀胱的控制神经存在重合情况,膀胱在疾病的刺激下,比如前列腺炎、便秘等,会导致膀胱功能异常。
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常也有可能会引发膀胱过度活动症。
年龄、肥胖、过度摄入酒精也会对膀胱造成刺激,从而诱发疾病。
三、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办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方法较多,行为疗法对于患者身体无创伤,但临床效果不稳定,患者难以长期坚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过度活动症中医怎么治疗对于这种情况,你是可以可以服用缩泉丸的,如果是有怕冷的症状是可以同时服用金匮肾气丸的,平时是应该注意尽量是忌食生冷食物的,坚持这样治疗一段时间。
中医怎么看膀胱过度活动症指导意见:您好,在中医上是没有这种名字的,一般遵医嘱辩证用药治疗是比较好的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从中医角度来说是有肾气不足或者肾阳虚引起的尿频的,并不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问题分析:您好,根据您提供的相关情况,以及症状来看,目前考虑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是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缓解的。
意见建议:建议您可以选择盐酸索利那新胶囊是有效果,服用之前一定要详细的阅读说明书,排除禁忌。
膀胱过度活动症能够治好吗指导意见:你好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其治疗主要是行为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一般食疗的作用不大,但是还是应该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刺激。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尿频去看医生说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开...指导意见:你好,月经时间也可以口服的,对月经周期没有不良影响的,所以可以口服膀胱过度活动症应该怎么治疗?可以完全好吗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2014-08-09 13:41尛****** |医疗健康|浏览3367次咨询标题:膀胱过度活动症应该怎么治疗?可以完全好吗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能否完全好?病情描述:前三年腹部坠胀,检查有盆腔炎,膀胱过度活动症,一直在吃妇科中药,现在妇科好了,三年以来,膀胱偶尔吃药,现在今年检查膀胱有过度活动症,尿频,膀胱不能储存尿,膀胱十分胀,小便时解了还想解,有一滴尿都想解。
现在吃舍尼停和尿清舒症状无缓解,应该怎么办?希望提供的帮助:膀胱过度活动症能完全好吗?怎么治疗?吃什么药?大概吃多久?所就诊医院科室:西医泌尿用药情况:药物名称:舍尼停服用说明:一天一片优质回答若无青光眼,可连续服用托特罗定或者索利那新(二选一)至少一个月,若无效则需详尽检查(包括麻醉下水扩张判断是否间质性膀胱炎等)。
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科普》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指南》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尿频、尿急、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治流程》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自我调节方式》您的病情已经了解,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饮食注意事项》查看原帖>>我得了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不是一直都要吃药?我得了膀胱过度活动症快三年了,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物,现在一直在服,中间几次我感觉症状好转了,就偷偷停药,可是尿急马上又出现了。
我现在很苦恼,难道得了这个病,就要一辈子服药吗?你好,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慢性的膀胱功能改变,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从根本上彻底治愈这种病。
药物只能缓解病人症状,一旦中途停药,尿急、尿频等症状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对于绝大多数病人而言,应将重点放在改善生活质量上面。
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的病情,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一种药物,既能改善症状,又能把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目前看来,长期服用药物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症引起的症状,对改善膀胱功能是有好处的。
如果病人不服用药物,任病情随意发展,病人的膀胱就会因长时间过度收缩而出现纤维化,导致膀胱收缩力下降,更会加重病情。
所以,对病人而言,最好能够长期服药,而病人也应该作好长期服药的思想准备。
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尝试其他治疗方法,如注射肉毒毒素、膀胱灌注、膀胱手术等。
益气固肾汤治疗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35例观察自拟益肾通淋汤治疗中老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68例临床观察采用桑螵蛸散化裁联合托特罗定治疗女性OAB 患者疗效可靠。
肾气丸编辑词条该词条缺少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 肾气丸,主治肾气不足,腰酸脚软,肢体畏寒,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频数,舌质淡胖,尺脉沉细;及痰饮喘咳,水肿脚气,消渴,久泄。
现用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炎、中文名肾气丸 主要适用症 肾气不足,羸瘦日剧 主要用药禁忌 肾火上炎症状者不宜用 药品类型 中药丸剂别名 八味肾气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1日3次 剂型丸 药品名称 肾气丸 目录• 1基本简介•2成药来源•出处•异名•组成•用法•功用•禁忌•方论•3实验研究•4补阳方剂1基本简介编辑温补肾阳方剂,又名金匮肾气丸、附桂八味丸。
来源于东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干地黄240克,山药、山茱萸各120克,泽泻、茯苓、丹皮各90克,桂枝、炮附子各30克。
功能分析方治肾阳不足所致诸证。
方中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为君药,辅以山萸肉养肝涩精,山药补脾而益精血。
又用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黄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健运,共为佐使药。
六药互相配合,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是通补开合之剂六味地黄丸。
方中加以附子、桂枝之辛热,助命门以温化阳气。
诸药相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为阴中求阳之治。
《景岳全书》写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方中的用药剂量,补肾药居多,温阳药较轻,其立方之旨,又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取少火生气之意,而非峻补。
清代伤寒学家柯琴谓:“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诸药合用,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为温补肾阳之良方。
主治病症主要有以下几种:④阳痿遗精。
肾阳虚衰而致阳痿、滑精、腰膝酸痛、乏力、尺脉沉细。
②腰膝酸软。
由于性生活频繁而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频数、舌淡而胖、脉虚弱。
③尿频。
由于性生活频繁,使肾气虚弱不能固摄,膀胱失约而致的小便反多、夜尿频数,甚至小便失禁或消渴尿多等症。
西医所称的慢性肾炎、糖尿病、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均可加减使用。
用法将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每日1~2次,每次1~2丸,开水或淡盐汤送下。
近代亦做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2成药来源编辑1、《金匮要略》卷下2、《千金》卷十九【药物组成】桂心4两,干地黄1斤,泽泻8两,薯蓣8两,茯苓8两,牡丹皮6两,半夏2两。
【处方来源】《千金》卷十九。
【方剂主治】肾气不足,羸瘦日剧,吸吸少气,体重耳聋,眼暗百病。
【用法用量】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酒送下,1日3次。
出处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异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桂附地黄丸(《医宗金鉴》卷四十三)。
《金匮要略》卷下。
组成干地黄128克薯蓣64克山茱萸64克茯苓48克泽泻48克丹皮48克桂枝附子(炮)各16克用法上八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用酒送下,加至20丸,一日三次。
功用温补肾气。
禁忌如有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肾火上炎症状者不宜用。
方论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
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肾气之效。
此方主治肾阳虚,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胃虚寒,而饮食少进,泄泻腹;或下元虚衰,阳痿遗精,下腹疼痛,下半身畏冷,夜间多尿,腰酸细软,头晕耳鸣,小便不利或频数,以及痰饮咳喘(吸气困难),消渴、脚气等。
方歌: 熟地淮山及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3实验研究编辑1.抗实验性病理代谢的研究《日本汉方医学》1982(4):10,给增龄大白鼠投与八味地黄丸,探讨了谷光甘肽代谢,结果①晶状体中GSH和GSSG有意义地增加,推测八味地黄丸有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②血中GSH增加,推测八味地黄丸参与红细胞膜的谷光甘肽代谢;③睾丸中GSH增加,提示八味地黄丸参与DNA合成和谷光甘肽代谢。
2.抗糖尿病成分的研究《中成药研究》1982(1):46,用八味丸粉末给链脲佐菌素所致大鼠糖尿病模型口服,结果表明八味丸能有效地抑制其饮水量、尿量、血糖及尿糖量。
而组成该方的单味药仅山茱萸有效,并进一步找到抗糖尿病有效成分为熊果酸及齐墩果酸。
【各家论述】1.《医经溯洄集》:八味丸以地黄为君,而以余药佐之,非止为补血之剂,盖兼补气也。
气者,血之母,东垣所谓阳旺则能生阴血者此也。
夫其用地黄为君者,大补血虚不足与补肾也;用诸药佐之者,山药之强阴益气;山茱萸之强阴益精而壮元气;白茯苓之补阳长阴而益气;牡丹皮之泻阴火,而治神志不足;泽泻之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而补虚损五劳,桂、附立补下焦火也。
由此观之,则余之所谓兼补气者,非臆说也。
2.《医方考》:渴而未消者,此方主之。
此为心肾不交,水不足以济火,故令亡液口干,乃是阴无阳而不升,阳无阴而不降,水下火上,不相既济耳!故用肉桂、附子之辛热壮其少火,用六味地黄丸益其真阴。
真阴益,则阳可降;少火壮,则阴自生。
肾间水火俱虚,小便不调者,此方主之。
肾间之水竭则火独治,能合而不能开,令人病小便不出;肾间之火熄则水独治,能开而不能合,令人小便不禁。
是方也,以附子、肉佳之温热益其火;以熟地、山萸之濡润壮其水;火欲实,则丹皮、泽泻之酸咸者可以收而泻之;水欲实,则茯苓、山药之甘淡者可以制而渗之。
水火既济,则开阖治矣。
3.《千金方衍义》:该方为治虚劳不足,水火不交,下元亏损之首方。
专用附、桂蒸发津气于上,地黄滋培阴血于下,萸肉涩肝肾之精,山药补黄庭之气,丹皮散不归经之血,茯苓守五脏之气,泽泻通膀胱之气化。
4.《金鉴》引柯琴: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间,以息相吹耳,若命门火衰,少火见于熄矣。
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
且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则脾胃因虚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虚火不归其原者,亦纳之而归封蛰之本矣。
5.《古方选注》:肾气丸者,纳气归肾也。
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
脏者,藏经气而不泄,以填塞浊阴为补;腑者,如府库之出入,以通利清阳为补。
复以肉桂从少阳纳气归肝,复以附子从太阳纳气归肾。
6.《血证论》:肾为水脏,而其中一点真阳便是呼吸之母,水足阳秘,则呼吸细而津液调。
如真阳不秘,水泛火逆,则用苓、泽以行水饮,用地、萸以滋水阴,用淮药入脾,以输水于肾,用丹皮入心,以清火安肾,得六味以滋肾,而肾水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