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心衰的护理

齐 齐哈 尔 医 学 院 学报 2007年 第 28卷第 16期
风 湿性 脏 病 换 瓣 术 后 心 衰 的护 理
曾 谦
风 湿性 心 脏病 简称 风 心 病 ,是 风 湿性 炎 症 过 程 所 致 的瓣 膜 损 害 ,其 病 因与 甲族 乙 型溶 血 行 链 球 菌 感染 有关 。瓣 膜置换 术是 慢性 风 湿性 心 脏病 有 效 的 根 治方法 。心 衰是瓣 膜置 换术 后 常 见并 发症 。我们 对 2003年 1O月 ~2006年 12月 风 湿 性心 脏 病 换瓣 术 后 出 现 心 衰 的 11例 患 者 进 行 护 理 ,取 得 良好 疗 效 ,现就 护理措 施 以及 经验 作如 下报 道 。 1 临床 资料
本组共 1l例 ,其 中男 性 6例 ,女 性 5例 ;年 龄 52 ̄63岁 ,平 均年 龄 58岁 ;病 程 8~3O年 ;其 中单纯 二尖 瓣置 换 4例 ,主动 脉瓣 置 换 3例 ,同 时 二尖 瓣 、 主动脉瓣 置换 4例 ;按 NYHA 诊 断标 准 ,心 功 能 Ⅲ 级 8例 ,心 功能 Ⅳ级 3例 。 2 临 床 护 理 2.1 做好 心理 护理 以温 和 的语 气 与病 人 交谈 ,耐 心解 释 、安慰 、鼓励 患者 ,尽 量满 足 患者 需 要 ;由于病 情加重 、反复 ,患者 往 往 产 生 烦 躁 、焦 虑 、恐 惧 、行 为 退化 等情绪 ,因此 必须 了解他 们 的 心理 需要 ,及 时稳 定 患者 情 绪 ,增 强 患 者 战胜 疾 病 勇 气 ,积 极 配 合 治 疗 。 2.2 注意病 情观 察 所 有病 人 均应 该血 压 、心 电监 护 ,观察 患者 呼 吸 、心率 (律 )、血 压 变化 。注 意 患 者 主诉 ,观 察与 心衰有 关症 状 和体 征 。包括 与 活 动 、体 位 有 关 的呼 吸 困难 以及 呼 吸 困 难 加 重 ,伴 咳 嗽 、咳 痰 、腹 胀 、心率 加 快 、肺 部 罗音 等 。本 组 中 曾出 现 3 例患 者夜 间心 衰加重 ,尤其 警惕 夜 间 平 卧是 否 咳嗽 、 气 紧加重 、睡 眠 中突 然憋 醒 等情 况 。夜 间 时 心脏 迷 走神 经 的兴 奋性 增加 ,对心 脏有 抑 制作 用 ,引 起 心率 减慢 ,心脏 收缩 力 减 弱 、不 应 期 缩 短 、房 室 传 导 速 度 减慢 甚至 出现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容 易诱 发 、加 重 心 衰 , 加上夜 间值 班 人 员 减 少 ,特 别 要 重 视夜 间 巡 视 。重 症瓣膜 置换 术 后 体循 环 阻力 明显 增 加 r1],术 后 易 导 致低 排 高 阻病 理 情 况 ;低 心 排 与术 前 心 功 能密 切 相 关 ,术后 过度 利 尿 、液 体 限 制 、血 容 量 不 足 也 是 重 要 原 因 。而摄入 过 多 加 重 心 脏 负 担 。故 应 监 测 24小 时出入量 、电解 质情 况 ,防止水 、电解 质失 衡 ;中心静 脉 压较客 观反 映 了血 容量 情况 ,指 导 临床 静 脉输 液 , 有 条件可 予 以 深 静 脉 穿 刺 留 置 导 管 监 测 中心 静 脉
风湿性心脏病临床路径及诊疗规范

5.胸部 X 线急性者心影正常或左心房轻度增大,伴肺淤 血甚至肺水肿征。慢性者依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出现左心 房、左心室增大,左心衰竭者可见肺淤血及间质性水肿。晚 期可见右心室增大,二尖瓣钙化者可见钙化阴影。
(3)超声心动图为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方法。脉 冲多普勒超声可于收缩期在左心房内探及高速射流,从而确 诊二尖瓣反流。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5 天
日期
住院第 1 天
住院第 2–6 天
住院第 7–15 天
□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 日常查房,完成病程记录 □ 日常查房,完成病程记录
抗“O”、C 反应蛋白、脑利钠
肽等;
□ 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
图等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宣教 □ 完成心理与生活护理 □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 □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无 □有,原因: 1. 2.
□ 完成心理与生活护理 □ 安排各项检查时间 □ 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风湿性心脏病临床路径及诊疗规范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临床路径及诊疗规范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 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卫生部临 床路径目录》(2016 年版)。 1.临床表现可有呼吸困难、咳嗽、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 咯血、声嘶、少尿、水肿、腹胀、纳差等症状。 2.可并发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多见)、急性肺水肿、 肺部感染、栓塞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3.心尖区可闻及低调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为二尖瓣 关闭不全典型心脏杂音,部份患者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4.心电图可有各种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如 心房颤动等。重度二尖瓣狭窄可见二尖瓣型 p 波,电轴右偏 和右心室肥厚。 5.胸部 X 线依据病情可出现相应的肺淤血,间质性肺水 肿或肺泡性肺水肿,左心房扩大,右心室扩大,肺动脉段突 出等表现。 6.超声心动图是主要诊断依据,是明确和量化二尖瓣狭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

生活能 自理 ;活动后不感心悸 、气促 ,心率 、血压 、脉搏、呼吸正常。 (下转第 75页)
58 中 ■理 代 医 生 CHINA MODERN DO期
维普资讯
(1)向病人介绍洋地 黄、利尿剂及扩血管药物 的副作用。(2) 服用地 高辛前后 数心率 、脉 搏 1 rain,如 心率低 于 60次 /min、脉 搏不规则或骤然增快 ,暂停给药 ,观察有无药物中毒现象 。(3)长 期应用利尿剂患者易 出现低钾血症 ,及时查血清钾浓度 。(4)严 格控制输液速度 ,不超过 30滴 /min。 2.4 氧 气 的使 用
如有 1例 45岁男患者 ,以活 动后气喘 、心悸 lO余年加重 , 伴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ld急诊 人院。当时患者极度紧张、恐惧 ,我 们热情地接待患者 ,及时将他送人安静的病房 ,协助将其移至床
上 ,给予半 卧位 ,同时解释这 种卧位是 为了减轻心脏 负担 ,主动 做 自我介绍并 向患者介绍主管 医生 ,使 患者从 心理上产生对 医 护人员的信赖 ,从而消除了患者 的焦虑和无 助感 。 2.2 一 般 护 理 2.2.I休息 根据 患者病情 ,指导其做适 当活动 。当患者 出现严重 心律失常、心力 衰竭 时 ,应绝对卧床休息 ,但 应嘱病人适 当翻身 , 肢体适 当活动 ,以防栓塞及 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 生。重度心力 衰竭病人可嘱其采取半卧位或坐位 ,以减少回心血量 ,改善呼吸 困难 。心力衰竭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并注意保暖 ,防止受 凉感 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 2.2.2饮食 风心病为慢性疾病 ,为 了促 进患者机体早 日康复 ,鼓励 病人多进高热量 、维生素丰富 、易消化 的食物 。但 心衰病人 的饮 食要清淡 ,宜软食或半流质 ,少食 多餐 ,不能暴饮暴食 ,并限制钠 盐摄人 。严重心力衰竭病人 ,要 准确记 录液体的出入量 ,当 出现 水肿时 ,水 的摄人量应控制在 每 日 1500mL之内。 2.3 用 药护 理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疾控中心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照护理方式划分,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8.6%,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保持愉悦,提升临床效果。
标签:风湿性心脏病;护理;体会风湿性心脏病即风心病,风湿热诱发急性风湿性心脏炎,进而致使瓣膜产生反应性损伤[1],对患者生命有着严重威胁。
在心脏病中风湿性心脏病较为特殊,患者受到多种因素比如经济条件、社会压力、病痛、个人状况以及家庭因素等易产生负性焦虑心理[2-3],进而对临床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一定要采取优质护理,尤其注重其心理护理。
本文为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现选取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疾控中心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接受ECG、X线以及二维UCG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
按照护理方式划分,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采用优质护理。
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为35~80岁,平均(64.7±8.3)岁;病程为8个月~18年,平均(9.5±1.3)年。
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为37~80岁,平均(65.9±8.7)岁;病程为7个月~16年,平均(9.2±1.1)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病情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如下:1.2.1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患者了解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并要求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具体如下:①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按量且按时用药,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用药后反应与身体状况予以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患者不良反应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实践与指南解读课件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 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药物治疗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注意观 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与支持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倾听患 者诉求,给予安慰和支持,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管理
指导患者学会调节情绪,保持 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 病情的影响。
其他系统疾病、家族史等。
护理过程与效果评价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生活指导 等。
护理效果评价
症状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改善等 。
护理难点与对策
应对并发症、提高患者认知等。
案例启示与经验总结
重视早期诊断与治疗
提高对风湿性心脏病的认识,早期发现和治 疗。
全方位护理
综合药物治疗、生活指导和心理支持等多方 面护理措施。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是风湿热,这是 一种由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机制
风湿热引起心脏瓣膜的炎症反应和粘 连,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 心脏的正常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包括心悸、气短、乏力、咳嗽、咯血等,严重时可出现心 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家属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给 予患者亲情支持,减轻患者的 心理压力。
社会支持
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网络,帮 助患者融入社会,减轻疾病带
来的社交障碍。
康复训练与自我管理
康复锻炼
自我管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锻炼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护理

病例介绍
目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 三尖瓣狭窄 二尖瓣置换 术后,心力衰竭 心功能Ⅳ级,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急 性肾损伤。
病例介绍
主要治疗措施:积极控制感染,利尿、扩管、强心改善心衰,新 活素改善心功能,行胸腔穿刺术减轻肺水肿,行血液透析改善肾脏衰 竭。
病程简要
11-07入院 11-08 11-11 11-17 11-21
目录页
1
风心病概述
2
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3
病例介绍
4
护理诊断及措施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t1
风心病概述
风心病概述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 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 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的一个或多个 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本病为我国常见的 心脏病之一,多见于20-40岁成人。风湿性瓣膜 病以二尖瓣最为常见,其次为主动脉瓣。
前言
近年来 , 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在我国有所下降 , 4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 且女多于男 , 风湿活动反复发作可使原有的瓣膜病变进一步的加重 , 长期的瓣膜病 变 , 可导致心脏功能失代偿 , 引发心力衰竭。有效地控制风湿热 , 减少风湿活动 , 可以减少心脏瓣膜病的发生 , 一旦出现心脏瓣膜病 , 除了积极的内科治疗外 , 采取 积极的护理措施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 , 阻止疾病的进展。
定期复查
结合病情,定期复查各项化验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感染
首先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卫生,适度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若出 现感染,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总结
风湿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病 , 对合并瓣膜病变的患者来 说, 不但病情迁延, 而且治疗周期长, 花费大,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 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 通过积极的护理 , 可以降低一些潜在并 发症的发病率 ,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减轻其经济负担。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诊断

宣教药物知识
向患者解释药物的作用、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提高
患者用药依从性。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 、血压等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前后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做好皮肤准备和 禁食禁饮等术前准备。
术后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情况和引流 液性质,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影响因素
影响风心病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瓣膜受损程度、心功能状况、并发 症情况等。此外,治疗方法和患者依从性也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02
护理评估与问题识别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风湿热病史、心脏 瓣膜病变家族史等,了解疾病的诱发 因素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一般 状况,检查心脏瓣膜区有无杂音、心 界是否扩大等,评估心功能状况。
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跟踪
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 时间、随访内容、随访方式等。
执行情况跟踪
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提醒患者进行随访,并记录随访结果 ,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评估。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3
护理目标与计划制定
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症状
评估患者心功能状况,制定针对性护理计 划。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心律、呼吸、 血压等变化。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 良反应。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
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

护理措施
• 体温过高 与风湿活动、并发感染有关 (1)病情观察:测量体温,每四小时一次,注意热型,以 协助诊断。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 药物降温,半个小时后测量体温并记录结果。 (2)饮食与休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 的饮食,以促机体恢复。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以减少 机体消耗。 (3)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及抗风湿药物治疗
并发症
1、心房颤动:为相对早期的常见并发症。突发快速心房颤 动常为左房衰竭和右心衰竭甚至急性肺水肿的常见诱因 2、心力衰竭:晚期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因 3、急性肺水肿:重度二尖瓣狭窄的重要并发症
4、栓塞:以(mitral stenosis) 的常见病因是风湿热。主要病理改 变为瓣环瘢痕收缩,瓣叶增厚融合, 瓣膜表面粗糙硬化,有小赘生物以 及腱索缩短和粘连
• 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1)避免诱因: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纠正心律失常,避 免劳累和情绪激动等诱因,以免发生心力衰竭。 (2)心力衰竭的观察和处理 :检测生命体征,评估病人有 无呼吸困难、乏力、食欲减退、少尿等症状,检查有无肺 部湿罗音、肝大、下肢水肿等体征,一旦发生则按心衰进 行处理。
• 潜在并发症:栓塞 (1)评估栓塞的危险因素:阅读超声心动图报告,注意有无心房、 心室扩大及附壁血栓;心电图有无异常,尤其是有无房颤;是 否心衰而活动减少、长期卧床。 (2)遵医嘱用药:如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预防附 壁血栓形成和栓塞。 (3)休息与活动:左房内有巨大附壁血栓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 防脱落造成其他部位栓塞。病情允许时应活动下肢、按摩及用 温水泡脚或下床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栓塞的观察与处理:密切观察有无血栓征象,重点观察瞳孔、 神志、四肢活动及皮肤温度等。一旦出现可疑征象,应及时报 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是风湿性瓣膜炎反复发作而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主要累及40岁以下的人群,女性多见。
最常累及的瓣膜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
若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瓣膜同时受累,临床上称为联合瓣膜病变,多见于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关闭不全。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9例该病患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患
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18~8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9.7岁。
1.2结果:29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措施后,病情明显好转,预后良好。
2 护理方法
2.1护理措施
2.1.1指导休息与活动: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若活动时出现不适,应
立即停止活动并给予吸氧。
心功能代偿期:采取动静结合的形式,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动和锻炼,以不出现症状为度。
心功能失代偿期:以卧床休息为主,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1]。
待心功能恢复后再卧床3~4周。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子脱落而导致栓塞,以肺栓塞最常见,需给予肢体热敷、早晚用热水浸泡、被动活动等。
房颤病人:不宜做剧烈
活动。
风湿活动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无心脏炎者2周,有心脏炎轻者4周,重者6~12周,待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血沉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
根据呼吸、心率、心音、
疲劳情况调节活动量。
一般恢复正常活动所需时间为:无心脏受累者1个月,轻度心脏受累
者2~3个月,严重心脏受累者6个月。
2.1.2饮食护理:鼓励病人多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适当
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避免因大便燥结而影响心脏功能。
少量多餐,不宜过饱。
有心力衰
竭者应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
2.1.3用药护理:严格控制输液滴速,一般在30滴/分左右,同时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及
药物反应,随时调整滴速。
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刺激,宜在饭后服用。
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
有无消化道出血征象。
2.1.4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对心率、心律及脉搏频率、节律的观察。
观
察风湿活动:风心病可因风湿活动的反复发作而加重,故应注意观察有无发热、关节疼痛、
皮肤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等风湿活动的表现。
观察并发症:心脏瓣膜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是
心力衰竭,应注意有无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下肢水肿、尿少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合并房
颤时应注意有无体循环动脉栓塞的表现。
注意观察有无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的发生。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
观察电解质:长期应用利尿剂和低钠饮食时,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钠、低氯等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2.1.5对症护理:预防风湿活动: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受寒,防止呼吸道感染。
心力
衰竭护理:心力衰竭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首要并发症,也是就诊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要注意
避免感染、风湿活动、心律失常、洋地黄使用不当、劳累和妊娠等诱因。
警惕栓塞发生:①
避免长时间久蹲、久坐、盘腿,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②观察栓塞发生征兆,若偏瘫、语
言不清提示脑栓塞;肢体剧痛伴皮肤颜色改变提示肢体栓塞;剧烈腰痛提示肾栓塞;突然剧
烈胸痛伴呼吸困难提示肺栓塞等[2]。
③合并房颤者服阿司匹林,防止附壁血栓形成。
若有附壁血栓形成,应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改变体位,以免附壁血栓脱落,引起栓塞。
警惕亚急性
感染性心内膜炎: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侵入性操作,注意观察体温、血红蛋白、出血点、栓塞情况,必要时遵医嘱做血培养。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关节炎护理:
病变关节应制动、保暖,并用软垫固定,避免受压和碰撞。
可局部热敷或按摩,增加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如阿司匹林等。
2.2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种种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情绪稳定。
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向病人讲解手术的经过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3]。
向病人解
释术前常规护理的内容:术前1~3d停用洋地黄、利尿剂,测体重、查血钾等。
除三大常规、肺、肝、肾功能检查外,另有凝血机制、溶血检查,水、电解质测定及血气分析,X线、心
电图、心脏超声检查,体重、身高测定、周围静脉压测定、心血管造影、 MRI等。
3 健康教育/出院指导
告诉病人及家属本病的病因和病程进展特点,说明本病治疗的长期性,鼓励病人树立信心。
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病人,要劝病人择期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育龄妇女应根据心功能
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好妊娠与分娩时机。
对于病情较重不能妊娠与分娩者,做好病人及
家属的思想工作。
合理休息与活动: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重体力活动。
但在心功能
允许情况下,可进行适量的轻体力活动或工作。
病情稳定时,酌情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
合理饮食:加强营养,给予富含营养、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
心力竭者应给予低盐限
水饮食,切忌食用盐腌制品。
服用排钾利尿剂者多食用含钾高的水果,如香蕉、橘子等。
避
免潮湿、阴暗:保持居室通风、干燥、温暖,阳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风湿复发。
参考文献
[1]覃惠英,尤黎明,万丽红;家庭护理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3年17期 .
[2]陈爱华;郑福妹;;焦虑抑郁情绪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年07期 .
[3]杨芳;任蔚虹;来鸣;楼妍;;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07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