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基本知识教学内容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

动物防疫检疫基础知识动物防疫检疫是指通过对动物进行检疫、隔离、治疗和预防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
以下将介绍动物防疫检疫的基础知识。
一、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和虫媒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通过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如交配、咬噬、亲吻等方式传播疫病。
空气传播是指通过空气中的病原体或病毒颗粒传播疫病。
食物传播是指通过食物中的病原体或病毒传播疫病。
虫媒传播是指通过蚊虫等昆虫媒介传播疫病。
二、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性动物防疫检疫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非常重要。
动物疫病的爆发不仅会导致动物的大量死亡和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通过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动物疫病,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三、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动物防疫检疫的主要措施包括隔离、消毒、疫苗接种和卫生管理。
隔离是指将疫病动物与健康动物分开,以防止疫病的传播。
消毒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以杀灭病原体和病毒。
疫苗接种是指给动物注射疫苗,增强动物的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
卫生管理是指对动物圈舍、饲料、水源等进行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疫病的发生。
四、动物防疫检疫的法律法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在我国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管理。
我国动物防疫法是我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基本法律,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动物防疫检疫的组织和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
此外,我国还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五、动物防疫检疫的国际合作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全球性的工作,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动物疫病的威胁。
国际防疫检疫组织(OIE)是全球动物卫生领域的权威组织,负责制定和推动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标准和合作。
各国可以通过加入OIE、参与国际防疫检疫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国际间的动物防疫检疫合作。
六、动物防疫检疫的意义和挑战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对于保护动物健康和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2023-11-10
目录
• 动物防疫概述 • 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 动物防疫技术与方法 • 动物防疫的实践与应用 • 动物防疫的挑战与对策 • 动物防疫案例分析
01
动物防疫概述
动物防疫的定义
动物防疫是指预防、控制、消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障公共卫生的重要 措施。
动物防疫工作包括免疫接种、疫病监测、疫情处置、消毒灭源、动物卫生监督等内 容。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研究病 原体的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
免疫学方法
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疫苗免疫机制 和免疫保护效果。
生物安全措施
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提高动物抵抗病原 体入侵的能力。
药物防治
根据病原体的特点和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 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
动物防疫的标准化流程
01
制定防疫计划
动物防疫是一项社会性、技术性和强制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致 富。
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防止疫 情扩散和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提高动物卫生水平,促进国际贸易和 交流合作。
疫情爆发
描述禽流感疫情如何在某地区爆发,对当地家禽产业造成 的影响。
防治措施
详细阐述在禽流感疫情爆发后,当地政府和养殖户采取了 哪些措施进行防治,如隔离、消毒、疫苗接种等。
防治效果
分析采取的防治措施取得了哪些效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 制。
案例三:口蹄疫的爆发与控制
口蹄疫概述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牛、羊等偶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ppt课件

25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6
二、防制应急预案
㈠防制应急预案的概念、意义
为防止和尽量减轻重大动物疫病给人畜带来
损害,在发现重大疫情时,能够及时、迅
酶技术、免疫磁力分离技术等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17
4、病原学检测
•细菌学诊断:镜查、分离培养、动物试验、生
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
•病毒学诊断:电镜检查、动物接种、禽胚接种、 细胞培养
•分子生物学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核酸探针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18
二、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
犬病、猪细小病毒、爱滋病、性病等。 • 舔咬:见于狂犬病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5
⑵间接接触传播 ①经污染饲料、饮水、物体方式 ②经呼吸道(空气、尘埃) ③经土壤传播 ④经生物媒介 ⑤经人类传播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6
⑶垂直传播(纵向传播)
• 垂直传播:母体所患的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2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3
• 国家为什么要制定预防为主的方针?
1、动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 蔓延很难扑灭,有的会给人类健康及经济 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 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加以消 除。因此对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发 生与流行。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
保障畜牧业的发展
动物防疫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减 少养殖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动物疫病不仅对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还可能传播给人类,引发公共卫生危机。因此,动 物防疫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加关注动物疫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02
强化跨部门合作
加强农业、卫生、环境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动物疫情
和公共卫生事件。
03
完善法规和政策
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和政策,规范动物防疫活动,确保动物产品质量
安全。
科技进步的推动
研发新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培养等技术,研发更加高效、安全 、廉价的动物疫苗,提高防疫效果。
报告
按照国家规定及时上报动物疫病情况,包括疫病的种类、发病地点、发病动 物种类、疫情发展趋势等信息。
疫病的隔离与治疗
隔离
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可能感染疫病的动物进行隔离,以防止疫情扩散。
治疗
对感染疫病的动物进行治疗,采取针对性措施,如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以减 轻症状、控制病情。
疫病的扑灭与根除
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和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动物防疫 工作的开展。
社会监督
加强社会监督力量,鼓励公众参与动物防疫的监督和检查,促进信 息公开和透明化。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职业教育
在职业培训机构或技术学校中,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动物防疫培训,强调 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职培训
定期培训
动物卫生防疫基础知识课件(共20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3.动物饲养厂生产区入口处要建宽于门口、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 水泥结构的消毒池(车辆消毒通道)和值班室(严格管理出入人 员),以及更衣、淋浴、消毒室(人员消毒通道,该室应单一流向, 出、入口分开)。 4.畜(禽)舍入口要建宽于门 口、长1.5米的消毒池。 5.动物饲养场四周要建筑围墙或 其屏障,防止人和动物进入场内。 6.有条件的饲养场要自建深水井 或车辆消毒
生产区内、外车辆、用具必须严格分开 ,生产区内车辆、用具只限在生产区内 使用,不准出生产区; 生产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入生产区, 必须进入时,需经主管领导批准,经认 真消毒后方准进入。
六、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
搞好环境卫生,对保障动物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饲养场的环境卫生包括畜(禽)舍卫生和生产区卫生。
(一)畜(禽)舍卫生
为了杀灭畜(禽)舍内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动物健康,必须建立畜 (禽)舍卫生、消毒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每天清扫畜(禽)舍走道、工作间、用具、设备、地面,及时清除粪便; 每天清扫、洗刷、消毒料槽、水槽; 经常进行带畜(禽)消毒; 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串栋; 畜(禽)舍内用具要有标记,固定 本舍使用,不得串用; 饲养人员在接触动物、动物产品、 饲料、饮水等前必须用消毒水洗手;
二、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动物饲养场的建筑应当按照保护人畜健康,人员、动物、物资运转单 一流向,利于防疫,便于饲养,节约用地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按人、畜、污的顺序,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1.要分区规划。职工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 病死动物和粪便污水处理区应当分开,相距一定距离并有隔离带或 墙,特别是生活区和生产区要严格分开。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动物防疫培训资料对于农户、兽医等从事畜牧业的人员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动物防疫知识,提高动物养殖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防疫培训资料内容。
1. 疫病防控常识疫病是造成动物生长发育受阻、生产力下降、繁殖力减弱、种畜禽大量死亡等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了解疫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至关重要。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通常会详细介绍各种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内容,帮助兽医和养殖户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 动物免疫注射技术动物防疫培训资料中通常也包括了动物免疫注射技术的相关知识。
免疫注射是动物防疫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培训资料会详细介绍免疫注射的方法、时间、剂量等,帮助兽医正确并有效地进行免疫注射工作。
3. 动物常见疾病防治除了疫病外,动物还会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如产后疾病、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动物防疫培训资料也会涵盖这些疾病的防治知识,帮助养殖户及时识别疾病症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动物的生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4. 定期检测和监测动物防疫培训资料中还会提到定期检测和监测的重要性。
定期检测可以帮助查清动物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监测可以记录动物的生长状况和健康变化,为预防疾病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合理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减少因疾病带来的损失。
总的来说,动物防疫培训资料是一个系统的知识库,包括了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免疫注射技术、疾病的防治方法以及定期检测和监测等内容。
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动物养殖者可以提高自己的防疫水平,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广大兽医和养殖户能够重视动物防疫培训资料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共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动物防疫安全知识培训

建立完善的动物检疫和监 管制度
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及 时发现疫情
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和治 疗,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 免疫力
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定期消毒:保持 养殖场内卫生, 定期进行全面消 毒
疫苗接种:按照 规定及时为动物 接种疫苗,提高 免疫力
避免接触:避免 与可疑动物接触, 发现疫情及时上 报
保障食品安全
维护人类健康
避免疫情扩散
预防动物疫情的爆发
保护动物健康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防止病毒传播 保障养殖业发展
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减少经济损失: 预防动物疾病 的发生,降低
养殖风险
提高产品质量: 保障动物源性 食品的安全, 提高畜牧业产 品的品质和竞
争力
维护公共卫生: 保障人民群众 的健康和生命 安全,维护社
培训方式:采用线 上+线下的形式,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
培训效果评估:对 参加培训的人员进 行考核,确保其掌 握必要的知识和技 能
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增强防疫意识 完善防疫制度 加强防疫管理 强化社会监督
结论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封闭管理:养殖 场应实施封闭管 理,防止疫情传 播
发现疫情后的处置措施
立即报告疫情 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和治疗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隔离 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消毒
个人防护和应急处 理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防护服:包括隔离衣、防护服等,可有效避免接触感染源 口罩:可有效阻断空气中的病原体传播 手套:可有效避免接触感染源,防止交叉感染 护目镜:可有效保护眼睛,防止病原体侵入
动物防疫法规的 制定和实施
动物防疫法规与 其他法律法规的 关系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第1章

对病原微 生物的影 响
对传播媒 介的影响
对动物的 影响
1、夏秋季节:细菌性疾病 较多 2、冬春季节:病毒性疾病 多件 3、口蹄疫每2-5年流行一次
(五)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 1、对传染源 • 2、对传播媒介 • 3、对易感动物
社会因素
• 1、对传染源 • 2、对传播媒介 • 3、对易感动物
第四节 动物环境卫生
一、动物环境卫生的概念
环境:作用于家畜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 方面。
动物的环境:是指动物周围空间对其生存和生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种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群体四个方面 动物环境卫生:动物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发生的 影响。 动物环境卫生学: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
(三)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1、机械性损伤:固着、移行、压迫、阻塞、破坏 2、营养消耗:抢夺营养、干扰代谢、影响消化吸收机能 3、毒素作用 4、引入病原性微生物
(四)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途径
经口感 染
经皮肤 感染
接触感 染
经胎盘 感染
(五)影响畜禽寄生虫病的因素
1、宿主的防御能力 2、营养因素 3、年龄因素
某肉鸡场某鸡舍有30000只鸡,出现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第一天发现患病 100只、感染200只、死亡20只;第二天新增病鸡300只、感染500只,死 亡100只;第三天新增病鸡500只、感染1000只、死亡300只。计算各天的
发病率、感染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第二天发病率=(300+100)(第二天新发病例数)/(30000-20-100)(畜群动物平均 数)×100% 第二天感染率=(300+500+100)(感染传染病的动物数)/(30000-20-100)(检查总 数)×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疫源地是指有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排出 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疫源地的含义比传染源的含义更广泛, 因此在防治工作对传染源要隔离、治疗 和处理,而对疫源地尚应进行封锁、检 疫、预防接种、消毒等综合措施,才能 防止疫源地内传染病的传播和防止新疫 源地的出现。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一节 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一、动物疫病的特征 1、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2、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4、被感染的机体能发生特异性反应。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下一步
二、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1、一定数量和毒力、致病力的病原
体 及适宜的侵入部位 2、易感动物 3、外界环境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二节 疫病监测
疫病监测(疾病监察、监视或监督):通过 系统、完整、连续和规则地观察一种疾病 在一地或各地的分布动态,调查其影响因 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防治对策和措施的 方法。如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布 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疫病的监测。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2、防疫计划 ⑴动物疫病防制的方法步骤 ⑵人员组织及分工 ⑶经费来源及所需物资 ⑷统筹考虑防疫接种及消毒的对象、时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㈠流行过程和流行病学 • 流行过程: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通过各种传
播途径侵入另外易感动物体内,形成新的传染, 并继续传播形成群体感染发病的过程,称之。 • 流行病学: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 律,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以至 逐步消灭疫病在畜禽群中的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免疫血清 )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㈢流行过程的特点
1、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⑴散发性
⑵爆发
⑶地方流行性
⑷ 流行性
⑸大流行性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⒉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 夏秋季节:细菌性疾病多见。 • 冬春季节:病毒性疾病多见。 • 口蹄疫每隔2-5年流行1次。 ㈣疫源地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疫点: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划定为疫点,一般是 指患病动物所在的饲养场(户)或其他有关屠 宰、经营单位。
疫区:以疫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划定为 疫区,一般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公里内的 区域。
受威胁区:疫区外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划定为受威 胁区。一般指距疫区周边3 ~ 5公里内的区域。
⑴遗传因素
⑵动物群体的外界因素。
⑶动物特异性免疫状态。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 免疫类型:
①先天性免疫(动物在进化中形成,一生下 来就已具备的免疫力)
②获得性免疫
A、自动免疫
• 天然自动免疫:(天然传染 )
• 人工自动免疫:(人工注射疫苗 )
B、 被动免疫
• 天然被动免疫:(母体通过胚盘、初乳或卵 黄供应 )
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
•病毒学诊断:电镜检查、动物接种、禽胚接种、 细胞培养
•分子生物学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核酸探针
怀化职院动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二、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
1、检疫是对流动的动物与动物产品进行检查; 疫情监测是对不移动的动物与动物产品进行检 查、抽查。
犬病、猪细小病毒、爱滋病、性病等。 • 舔咬:见于狂犬病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⑵间接接触传播 ①经污染饲料、饮水、物体方式 ②经呼吸道(空气、尘埃) ③经土壤传播 ④经生物媒介 ⑤经人类传播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⑶垂直传播(纵向传播)
• 垂直传播:母体所患的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
2、检疫是被动的,当动物及其产品不发生流动、 不报检时就不发生检疫;疫情监测则是主动的。
3、两种行为发生后都要出具证明,但检疫证明 时效较短,疫情监测证明则时效较长。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第三节 防疫计划与防制应急预案 一、防疫计划
㈠防疫制度与防疫计划 1、防疫制度
为了切断疫病传播的各种途径,根据本场、 本地区防疫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 切实可行的卫生防疫制度。
传染病在不同条件下疫源地范围大小不
相同。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传染源已经被消灭(治愈或死亡);
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界环
境中的病原体;
③所有易感动物度过了该传染病最长潜伏
期,而无新病例或新的感染。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㈤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社会因素 ⒉自然因素
非疫区:是指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行严格的疫 病监测,有定期的疫情报告,确认在3 ~ 5公里 半径内,至少21天未发生国家规定的重大动物
怀化疫职院病动物,科技该系 区域可认第一定章 动为物防非疫基疫本知区识 。
★疫源地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
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
的免疫状况。
不同传染病的疫源地范围大小不同,同一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㈡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⒈传染源
• 传染源:是指能使病原体在其中寄居、
生长、繁殖,并能经常排出体外的动物
机体。
⑴患病动物
⑵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病后
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⑶患人畜共患病的病人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⒉传播途径 • 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播的途径。 ⑴直接接触 • 交配:见于马媾疫、布鲁氏菌病、伪狂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一、疫病监测方法 1、流行病学调查 2、临床症状检查 • 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等 3、血清学监测 • 凝集试验、沉淀试验、、免疫荧光技术、免疫
酶技术、免疫磁力分离技术等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4、病原学检测
•细菌学诊断:镜查、分离培养、动物试验、生
经卵、胎盘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
①经胎盘传播
②经卵传播
③经产道传播
④经初乳传播
⑷水平传播(横向传播)
• 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横
向传播。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第一章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⒊易感动物群
易感动物是指对某种病原体或致病因
子缺乏足够抵抗力而易受其感染的
动物。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