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话 原 型 批 评
神话原型批评

原型
➢据荣格考证,“原型”一词在古希腊哲人(柏拉图-认为理念 是客观事物的原型)的著述中已经频繁出现。 ➢近代原型概念一般指作品中自古以来反复出现的比较典型的 文学现象(如主题、意象、叙事方式等) ➢这一概念首次被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所采用,借以解释多种 文化里存在的神话传说和宗教典仪,通过对这些仪式的形式进 行分析,解读其中包含的结构规律。 ➢原型具有共通性,可以通过研究原型来贯通不同地域不同时 期的文学作品,建构文学发展的宏观结构。 ➢原型的研究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弗莱发展成熟,由于原型 研究实际上包含了神话的内容(仪式、传说、图腾、禁忌等) 所以常以“原型批评”指代神话原型批评
意象世界
神明
人类
传奇
春
启示世界
动物
植物
喜剧 四 种 叙 述 程 悲剧 式
夏
魔幻世界
矿物
天真类比世
秋
界
自然与理性
类比
反讽
冬
或嘲弄
经验类比世
界
特点
宏观性
这是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得以取代新批评的原因,因为新批评倡导的正好是神话原型批 判所反对的,神话原型批判反对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原型批评以人类学的理论和视 野为基础,其核心方法是“远观”(stand back)可以说是一种宏观的全景的文学眼 光,他要求把文学的各种现象—题材主题等放到文化整体中去考察,在这种文学人类 学的处理下,文学成为了整个文化创造的一部分,比如宗教神话。
弗莱的原型观
他认为原型是那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他们连接诗与诗的象征,使 我们的文学体验得以完整,原型是一种交际象征,原型是一些联想群, 即特定的语境中,我们往往有大量的已知联想物,这些联想物是可交际 的,因为特定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它。
神话原型批评与_荒原_中的神话人物解读

原 6的主题创作手法可谓是 独辟跳径 , 神话人物 的运用 使得这 首诗含 蓄深邃 , 加上诗人对诗歌 独其 匠心 的谋 篇布 局, 从不 同的神话人物和意象 中表现 出 了第 一次 世界 大战以后 西方精神世界的荒芜 ! 信仰危机和道德 沦丧, 使其在世界 文坛所拥有的艺术魅 力经久不衰 , 让 0 2 年 代的西方读 者 的确 从 5 原 6 暗 !妾 凉 !筑店 的 荒 灰 描写 中感 受到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西方 的衰致景象 , 并
秘 密 " .冈 ,
的个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和 只 的学说, 这
批评来 解读 5 荒原 6中的一些神话人 物 , 展 示 5 原 6中 荒 体现 的战后 西方精神 文明的衰 落 " 1.式到传奇 6的影响 " 这两本 书都研 究 了早期文 学神话 ! 仪式和禁忌等方面 的内容 " 这对 艾略特创作 5荒原 6中引用大t 神话典 故产生 了很大影 响 " 难怪 艾 略特在 给 5荒原 6 所作 的 自注 中说 : /这 首诗不 仅标题 ! 构 局 , 而且 许多零散 的象征都受魏士登女士论圣怀传 说 的那本 书 5 从仪 式到传奇 6的启发 , 此书使 我得 益非 浅 , ,在更一般的意义上, 我还 得益于另 一本人 类学 著作 , 一本深刻地影 响 了我们这 一代 的书 , 我指 的是
2 19
5 金枝) # 0"口 . #,
5 金枝6一书对北非西亚以 及世界其它地 区普迫传 说 的件 神王统治 0中政权 与王权 的结合 , 作 了详尽 的讨 论 " 在 书中, 作者 引用大t 材料, 说明春夏秋冬 四季循 环 与许 多有关神 的诞生 ! 死亡 ! 复活 的神话 以及祭祀仪 式有关 " 渔王形象是 旧 日繁殖神的变体 " 渔王 曾是植物 神 , 岁末 时人们哀悼他 的死亡 , 春天大地复苏时庆祝他 的岌活 " 渔王统治的领地 因受到诅咒 而严重缺水 , 成为 /荒原 0, 他本人也受 了重伤 , 失去生育能力 " 因而在这 里庄稼不能生长 , 牲畜不能繁殖 " 荒原) 一诗 的翅名就 5 取 自这 一传说 " 繁殖神失去生育能力, 整个杜会也就失 去 了活力 " 作者 向读者展示一幅现代荒原 的画面:荒原 上 烈 日炎炎 , 没有水 , 没 有阴影 , 只有 干燥 的乱 石和枯 摘 的树木 " 因此, 渔王的传说 表现 了第一次世界 大战前 后 西方世界 因失去宗教信仰 而出现 的精神枯 场, 映射 了现代 西方文明中的现代 生活尽管 贫瘩 , 荒原人麻木 不 仁 , 没有 爱情 , 没有信 仰, 没有 生育 , 过着 庸俗 ! 粗娜 且 毫无寄托 的生活 " . 2 西比尔 " /是 的, 我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 吊在
从神话原型角度解读《亲爱的生活》中短篇小说《漂流到日本》的追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神话原型角度解读《亲爱的生活》中短篇小说《漂流到日本》的追寻主题原型宋明星 楚雄师范学院摘 要:加拿大女性作家艾丽丝•门罗的最新作品集《亲爱的生活》一问世就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
众多学者和评论家从生态女性主义、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叙事理论等不同角度来解读小说集中男女主人公的生活处境。
本文意图借助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探讨《亲爱的生活》中短篇小说《漂流到日本》的追寻主题原型,揭示出原型背后小说所传达的思想内涵,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门罗对女性在追寻自由和解放当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纠结的思考。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漂流到日本》;神话原型理论;追寻主题原型作者简介:宋明星(1988-),女,汉族,云南省昭通市人,研究生,楚雄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118-021、引言艾丽丝•门罗一生创作了13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她的文字里全是细小的事物和详尽的心理描写,使得她的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
她的作品多以女性为中心,聚焦于加拿大普通小镇的生活经验,探索普通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情感世界,在冷静、精致的叙事中,给读者带来阅读与心灵的震撼。
艾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品有《快乐影子之舞》《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爱的进程》《公开的秘密》《好女人的爱情》《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幸福过了头》。
《亲爱的生活》是门罗的封笔之作,全书共有十篇以二战前后为时代背景的短篇小说和四篇自传体性质的短篇故事。
同门罗之前的作品一样,《亲爱的生活》仍然以加拿大南部安大略省的小镇为背景,描写生活在普通小镇里各种各样的平凡女子,她们不满现在的家庭生活,想要摆脱以男性为主导的境地,通过挣扎逃离来追寻心目中的自由,但同时在追寻的过程中又患得患失,十分地困惑和纠结。
神话_原型批评视角下的_五号屠场_中原型的重新解读

2010年1月第29卷第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 on Jan .2010Vol .29No .1 收稿日期:2009-11-04作者简介:王文采(1986-),女,内蒙古赤峰人,2008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神话—原型批评视角下的《五号屠场》中原型的重新解读王文采(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五号屠场》作为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最具争议性和最受欢迎的代表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各界的极大兴趣和源自不同角度的评论。
小说以主人公毕利的时空穿梭为时间线索,运用大量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战争带给人类的极大创伤。
从神话—原型角度重新解读小说,旨在以《圣经》故事为依托,通过寻找小说中人物的原型和宗教情结得出小说的另一条精神线索。
关键词:《五号屠场》;神话—原型批评;毕利;耶稣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0)01-0105-03 引言神话—原型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研究文学与神话等原始文化关系的一种文学批评模式。
曾一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和精神分析学派在西方文艺理论界三足鼎立。
它的兴起源于当代人对人类早期的原始思维及其人类的共同心理结构的研究。
神话原型批评的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文艺批评家诺思洛普・弗莱(Northr op Frye,1912—1991),对弗莱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以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弗雷泽(James Frazer,1854—1941)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和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 -G .Jung,1857—1961)的分析心理学以及结构主义语言学。
弗雷泽的长篇巨著《金枝》(The Golden Bough )是一部以巫术和原始宗教仪式为主要对象的研究原始文化习俗的人类学专著。
该书通过研究各种原始习俗发现了潜藏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中神话和祭祀仪式的相似性,这为神话原型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启迪。
淘宝好评神评价大全

淘宝好评神评价大全1、店主很细心,还送了小礼品给我。
衣服很满意。
2、好看,穿起来也舒服。
3、鞋鞋面料做工都很不错鞋型也很漂亮很满意。
4、店家货物做工很精美,服务也不错,给好评一个。
5、质量很好,物超所值。
6、衣衣收到了,质量不错,板型也很好,超值。
7、质量好,以后还来你家买。
8、对裤子很满意,裤型不错。
9、质量很好,非常不错!10、鞋子很舒服,寄得很快,天就到了。
11、发货很快,颜色、质地很好,就是有些薄。
总体来说不错,继续支持!12、东西还ok,但有点脏了,希望下次发货的时候多注意一下。
13、虽然还没有到手上,不过爸爸说不错!14、换的裤子已收到,麻烦老板了,非常感谢!15、不错面料很薄春夏交替季节穿合适。
16、很难得的正品,网购以来最满意的了。
17、比之前买过的低档货质感要好许多,这个价很值。
18、很好的卖家。
谢谢喽。
我的同事们都很喜欢呢。
下次再来哦。
19、买了好多家了,这件非常棒!20、衣服质量不错,样式也好,有弹力,给下面的MM做个参考,买小了,再买两件。
21、颜色很好看,面料好舒服哦!不错,给个好评!22、这个包包真的非常好看,很洋气也很公主,整个做工都很满意,物超所值了。
23、服务好!礼品还真是漂亮,超值!但有一颗小珠有些瑕疵,这是难免的。
尺寸比想象中的要小。
总体还不错!24、真不错,老公喜欢就是好!25、刚收到包裹的时候吓了一跳,那么大个,货真价实!穿上后的效果不错,适合我的风格,只是我稍微买大了一点,不换了,老板,下次来要优惠。
26、店主挺热情的,看图片防晒衣很大,但实物挺短的,不会肥大,料子不错,不会闷。
我163,98,穿着很合适,是宽松的,但不小,满意。
27、发货超快,只是我不在,没能够及时签收。
赞,赞。
28、老板性格好,宝贝也好,戴上去也很舒服,超赞。
29、很修身,颜色很正。
30、和朋友双专柜的没看出区别,上脚真的很舒服。
31、哈哈,很喜欢,以后看到好看的包再进点吧。
32、还不错。
救赎与再生_《重返巴比伦》的神话—原型解读

第31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11月 Vol. 31 No. 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9 ────────── 收稿日期:2009-06-16作者简介:杨荣广(1983-),男,湖北十堰人,硕士,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为20世纪美国文学。
-28-救赎与再生:《重返巴比伦》的神话—原型解读杨荣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外语系,湖北 十堰 442000)摘 要:对小说《重返巴比伦》所蕴含的《圣经》“再生神话”这一原型及“U ”型叙事结构进行剖析,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揭示了小说的精巧构思、寓言式的笔调以及作者自身经历在小说构思中的作用。
关键词:《重返巴比伦》;神话—原型批评;菲茨杰拉德 中图分类号: I 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09)06-0028-03Redemption and Rebirth: A Mythical and ArchetypalInterpretation of Return to BabylonYANG Rong-guang(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iyan Hubei 44200, China)Abstract: It argues that Fitzgerald’s novel Return to Babylon is constructed under a U-structure with the underlying archetype of “Myth of Rebirth”.And by doing so it reveals the elaborate plot of the novel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author’s life experience in the creation of the novel.Key words: Return to Babylon ; mythical and archetypal criticism; F. S. Fitzgerald一、引论20世纪20、30年代,美国刚刚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经济开始逐步走向繁荣。
_秀拉_一种神话原型的解读

《秀拉》:一种神话原型的解读杜志卿 张 燕 内容提要 托妮・莫里森熟稔《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精通神话叙事艺术,其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意象和主题等常常包含着丰富的神话因素。
《秀拉》的主人公秀拉是一位敢于反抗传统社会,努力追寻自我价值的黑人女性,她的命运是西方传统神话中追寻原型、替罪羊原则和撒旦原型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置换变形。
因此,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考察该人物形象的生命历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秀拉的精神本质以及该小说的思想内容。
主题词 莫里森 秀拉 神话-原型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简称原型批评或神话批评)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创,是现代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批评学派。
该批评学派自觉借鉴和运用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着重考察文学作品中的宗教、仪式、巫术、神话和心理等因素,研究文学叙事中的神话思维和人类集体无意识,探索文学现象与古代神话、仪式以及原型之间的密切联系。
按照该批评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的观点,神话是文学的结构因素,文学是“移位”的神话,神的诞生、历险、胜利、受难、死亡乃至复活,包含了文学的一切故事。
①弗莱把原型定义为文学中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它以人物、情节、场景、意象、主题等多种形态,在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作品中通过象征、象征群的方式反复呈现。
读者必须借助特定的文化语境,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神话隐喻和象征,才能真正把握有关作品的思想内涵。
托妮・莫里森(T oni M orris on,1931—)的创作是否受到神话—原型批评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莫里森系统地接受过西方文化的教育,熟稔《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精通神话叙事艺术。
她在创作中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神话原型———不但借鉴了传统神话的叙事模式,而且将西方、非洲以及美籍非裔人的民间信仰、神话、通灵以及魔幻等因素完美地糅合在一起,②从而使读者获得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受和崭新的审美体验。
最牛的神评妙语合集

最牛的神评妙语合集1.“我以前喜欢过你”“略有耳闻”。
2.她的手只有我四分之三大,可我还是没能抓住。
3.真爱就像一本写满人生的小说,不经意地阅读,很有可能会错过;认真地品味,多数时候会流泪;顺其自然点就会很好。
4.相爱容易因为五官相处不易因为三观。
5.今天外面的风好大,我好害怕。
万一别人都被刮走了就我刮不走,那多丢人。
6.合适的人不一定要情商多高,但一定要懂你的点,知道怎么能让你开心。
这样漫长的一生共度起来才不会太费劲,他不会在你感性的时候讲道理,不会在你气得头冒烟的时候跟你硬碰硬。
7.不要太在乎自己的长相,因为能力不会写在脸上。
8.都说爱情是互补的,我就觉得不对,人家脾气好的为什么就要受你脾气差的蹂躏呢?我觉得,脾气好的就该跟脾气好的一起相亲相爱,让脾气差的跟脾气差的一起相互伤害去吧!9.见过感情放过谁,又见谁全身而退。
10.你以为你长得很好看吗,笑死我了我也觉得。
11.若是相互羁绊,不如各奔天涯。
12.你也只活了一次,凭什么说我选择的人生是错的。
13.看美女的生活碎片也太幸福了。
14.台风来了,请大家关好门窗,万一我被吹到你家里去,我是不会走的。
15.女人敢走,是看准了男人会回头。
男人头也不回,是看准了女人不敢走。
16.你欠某个人的,会有另一个人要回去。
某个人欠你的,会有另一个人还给你。
你对某个人做的事,不管是伤害还是付出,总会有另一个人报答或者报复。
在不同时间的节点。
人生的无情与多情,绝情与滥情,总体来说,是守衡的。
17.天气冷了,请注意化妆保暖。
18.爸妈还真以为我懒,不想出去,要是有钱的话,你连我的人都见不着。
19.上上个月收入还可以,我吃什么狗吃什么,上个月收入比较差,狗吃什么我吃什么,这个月厉害了,我准备吃狗了。
20.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总有那么一个人在某个风景正好的季节来到你身边并且懂得你全部的好。
21.愿你不管被这个世界伤害了多少回,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你依旧愿意去好奇、去拥抱、去相信、去发现、去等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虚幻境梦”的灵验在于神话原型
• 太虚幻境的梦是贾宝玉梦见的神话。曹雪芹重 构那个神话的根本用意在于,他要发掘出隐藏 在金陵十二钗人物和贾家颓势后面的决定其命 运的必然性的东西。曹雪芹创造太虚幻境的神 话是事先暗示了金陵十二钗和贾家的命运,但 是,那不是对叙述故事后面的暗示,而是要创 造一个“先例和范型”。太虚幻境的“神显” 不是对后面具体人物和命运的象征,而是以 “神谕”的形式,对一种原型模式形式的显现, “太虚幻境梦”的灵验就在于一种神话原型的 灵验。
《红楼梦》的现实人生是对太虚幻 境“范型”的重复
• “太虚幻境梦”象征的“范型”可以总结出这 样几个大的模式:女性人物悲剧命运的象征模 式,爱情悲剧命运的象征模式,人生悲剧命运 的象征模式。 • 《红楼梦》的现实人生和贾家的命运是对贾宝 玉“太虚幻境梦”的应验。因为“太虚幻境梦” 所象征的是一种“范型”,因而,说到底, 《红楼梦》现实人生和贾家命运的应验就是原 型的应验,原型的呈现,原型的重复。
神话原型批评
----以《红楼梦》为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原型
• 原型是指一种难以表述的,无意识的,预 先存在的心理遗传结构,是集体潜意识的 组成部分。
荣格
• 荣格认为原型是"自从远古时代 • 就存在的普遍意象,原型作为一 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 每一个人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 得一系列意象和模式。" • 也就是说,人类祖先的经验经过 不断重复之后,就会在种族的心 灵上形成所谓的积淀之物,也就 是原始意象,他们被保存在种族 成员的集体无意识领域之中,并 世世代代沿传不止,这样的原始 意象就是原型。
“太虚幻境梦”是“神显”的梦
• 从神话思维的角度说,贾宝玉的“太虚幻境梦” 是曹雪芹创造的又一个神话,是对原型的象征。 • 所谓“神显”和“神谕”也就是神的显示——以 一种意象象征方式的预先的暗示与告知。“神显” 和“神谕”依赖的是“梦是神谕”的观念。 • 贾宝玉的“太虚幻境梦”由于对后面的大结局有 着暗示的作用,因而,这个“太虚幻境梦”就成 了《红楼梦》神话思维的原型。
《红楼梦》
• 《红楼梦》,中国古 典四大名著之首,清 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 章回体长篇小说,又 名《石头记》《金玉 缘》。
太虚幻境 (贾宝玉梦中仙境)
• 太虚幻境,《红楼梦》中 的女儿仙境,警幻仙子司 主。它位于离恨天之上、 灌愁海之中的放春山遣香 洞,以梦境的形式向甄士 隐、贾宝玉二位有缘人显 现。贾宝玉梦境遇仙姑是 南北志怪隋唐传奇中才子 奇境遇仙子的经典桥段, 体现了审美上增添梦幻旖 旎之美,在哲理上标志着 情悟,在神话上象征爱情 根基,在文法上有伏笔暗 示作用。
弗莱
弗莱认为所谓原型 (archetype),一词由希腊 文arche(原初)和typo(形 式).以神话作为原型。弗 莱认为,原型是最基本的 模式是神话,神话是所以 其他模型的原型,其他模 式是神话的变异。神话中 包蕴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 切形式与主题。
神话原型批评
• 神话展现的事灵魂本 质的心理现象,是文 学创作的源泉,文学 叙述的根本。原型批 评家认为最基本的文 学原型是神话。 • 弗莱说,原型最基本 的模式是神话,神话 是所有其他模式的原 型,其他模式是神话 的变异
• 《红楼梦》的真谛是贾宝玉先梦到了一个 原型,一个悲剧命运的原型或者说范型。 贾宝玉人生经历的一切,他的人生、他的 爱情,以及他周围的一切人、一切事情, 贾家败落的悲剧,还有他所处的社会等, 都与他梦中所梦见的一切是那么吻合。他 的人生是对他梦中象征的“范型”的重复, 这对“范型”重复的悲剧才有着更大的悲 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