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6年本科插班生《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_New

合集下载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4. 名句默写题 6. 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正确答案:A解析: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考生应牢记这一文学常识。

2.以新乐府诗大胆揭露弊政,反映民生疾苦的著名中唐诗人是( )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李商隐正确答案:B3.《望海潮》(东南形胜)写景运用的主要方法是( )A.白描B.叙写C.虚构D.渲染正确答案:A4.《婴宁》中描写花的主要象征意义是( )A.绝世容颜B.自然天性C.狡黠心理D.社会规范正确答案:B5.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 A.曹禺B.矛盾C.老舍D.郭沫若正确答案:C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以”是( )A.介词:拿B.连词:因为C.动词:认为D.动词:用正确答案:C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正确答案:A8.当孟尝君回到封地,当地人民扶老携幼迎接他时,孟尝君高兴地对冯谖所说的一句话是( )A.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B.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事C.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D.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题干所指为冯谖为孟尝君所凿的第一窟。

正确选项为A。

9.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 )A.类比显现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侧面烘托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

题干所指是从侧面来烘托、刻画南霁云的勇敢、忠贞、刚烈。

10.“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

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

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树梢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5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4. 名句默写题 6. 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1.《国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史书,其体例为( )A.纪传体B.编年体C.断代体D.国别体正确答案:D解析:《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21篇,记载周、鲁、齐等八国事。

记载时间为西周中期到春秋战国之交,共约500年。

2.《诗经》中内容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功绩的是( ) A.风B.雅C.颂D.赋正确答案:B解析:《诗经》包含“风、雅、颂”三个部分。

“雅”分《大雅》、《小雅》,《大雅》多为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

3.《谏逐客书》涉及的秦国制度是( )A.世卿世禄B.军功爵禄C.客卿制D.郡县制正确答案:C解析:《谏逐客书》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章,文章从秦国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

涉及的秦国制度是客卿制。

4.《国殇》的作者是( )A.屈原B.宋玉C.贾谊D.曹植正确答案:A解析:《九歌·国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是追悼楚国阵亡士卒的挽诗。

5.主要记载先秦至汉初儒家关于礼仪教化的著作是( )A.《礼记》B.《周礼》C.《仪礼》D.《论语》正确答案:A解析:《礼记》内容基本上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的秦至汉初儒家关于礼仪教化的论述。

6.下列作品出自《诗经》的是( )A.《哀郢》B.《蒹葭》C.《行行重行行》D.《短歌行》正确答案:B解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哀郢》选自《九章》;《行行重行行》选自《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是乐府旧题诗。

7.下列作品属宋代作家的有( )A.《归园田居》B.《无题》C.《书愤》D.《短歌行》正确答案:C解析:《归园田居》作者陶渊明是东晋诗人;《无题》的作者李商隐是晚唐诗人;《短歌行》作者曹操生活于东汉末年。

《书愤》作者陆游为宋代人。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6年本科插班生《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6年本科插班生《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6年本科插班生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B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说和()A.模仿说B.宣泄说C.宗教说D.游戏说2. 下列诗句出于《诗经•廊风•柏舟》的是()。

A.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B.桃之天天,灼灼其华C.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D.溱与洧,方涣涣兮3. 《庄子》的文风特点是()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4. 邵公提出“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目的是()A.娱乐B.学习C.接受进谏D.考察臣僚5. 《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

A.刘向B.袁康C.班昭D.马续6. 屈原作品中风格清新幽渺的是()。

A.《九歌》B.《九章》C.《天问》D.《招魂》7. 下列篇章出自《汉书•食货志》的是()A.《七发》B.《鸟赋》C.《论贵粟疏》D.《悲士不遇赋》8.《苏武传》中,略写的内容是()A.卫律逼降B.回归汉朝C.卧雪牧羊D.李陵劝降9.《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玉台新咏》B.《宋书》C.《文选》D.《乐府诗集》10.下列著作,载有《报任安书》的是()A.《文选》B.《三国志》C.《后汉书》D.《史记》11. 下列句子中的人物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回还”中“壮土”属同一人的是()A.燕丹善养士B.岁暮得荆卿C.渐离击悲筑D.宋意唱高声12. 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表作是()。

A.《新序》B.《新论》C.《昌言》 D.《论衡》13.下列诗句出自蔡琰《悲愤诗》的是()。

A.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B.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14. 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意有关的古人是()A.曹植B.谢朓C.谢灵运D.陶渊明15.《登池上楼》“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所用典故出自()A.《诗经》B.《易经》C.《尚书》D.《礼记》16.《搜神记》作者干宝的字是()。

125778-专升本插班生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125778-专升本插班生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9年招收本科插班生《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本大纲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插班生专门编写,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通过该课的学习和考试,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现当代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考查考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考试知识点上册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了解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识记新文学社团流派。

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了解20年代小说的发展状况;了解叶绍钧、许地山的小说代表作;掌握郁达夫小说代表作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掌握鲁迅小说代表作的内容和艺术特色、鲁迅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

第四章:20年代新诗了解20年代新诗的发展状况;掌握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第五章:20年代戏剧了解田汉的戏剧创作。

第六章:20年代散文了解周作人、朱自清的散文创作。

第七章:30年代文学思潮了解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和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第八章:30年代小说(一)了解丁玲的小说创作;掌握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及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的代表作品。

第九章:30年代小说(二)掌握老舍《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及艺术特色。

第十章:30年代小说(三)掌握茅盾《子夜》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及艺术特色。

第十一章:30年代小说(四)掌握巴金《激流三部曲》的主题、人物形象塑造及艺术特色。

第十二章:30年代小说(五)掌握沈从文《边城》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及艺术特色。

第十三章:30年代新诗了解30年代新诗的发展状况;掌握戴望舒和卞之琳的诗歌创作。

第十四章:30年代戏剧了解30年代戏剧的发展状况;掌握曹禺《雷雨》、《日出》的相关内容。

第十五章:30年代散文了解丰子恺、林语堂、鲁迅的散文作品。

第十六章:40年代文学思潮了解国统区文学思潮和解放区文学思潮。

大学语文考试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答案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试卷(A卷)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一、单项选择(2分×5题,共10分)1、下面哪首诗歌是叶芝的作品?__________A、《一棵开花的树》B、《关山月》C、《边中送别》D、《当你老了》2、“锵锵刀剪招魂祭,千些声哀怯比邻。

”说的是东莞一种___________习俗。

A、祷鬼祈神B、喊童年 C赶集 D、祈福3、《口中剿匪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

A、丰子恺B、梁实秋C、钱钟书D、老舍4、“须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是___________中的诗句?A、《边中送别》B、《关山月》C、《春江花月夜》D、《东莞竹枝词》5、“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是__________的诗句?A、李清照B、邓尔雅C、张孝祥D、张若虚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三、古文翻译(共14分)“赤。

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xiàng)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四、简答(7分×3题,共21分)1、如何理解“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既似我家。

东莞理工学院退役士兵专插本汉语言文学考试题目

东莞理工学院退役士兵专插本汉语言文学考试题目

东莞理工学院退役士兵专插本汉语言文学考试题目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

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

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

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

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

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

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

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

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

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

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8年本科插班生《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8年本科插班生《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8年招收本科插班生《中国古代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本大纲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插班生专门编写,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自先秦至近代的发生、发展历史,包括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文学流派、文学团体、重要作家、优秀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内容,从而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知识点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识记“神话”这一概念。

2.了解著名神话《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等作品。

第二章《诗经》1.重点掌握《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了解《小雅·采薇》、《豳风·东山》、《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周南·关睢》、《卫风·氓》;《邶风·谷风》、《秦风·无衣》、《小雅·采薇》等作品。

第三章先秦散文1.《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释名;了解《殽之战》《召公谏厉王弭谤》《苏秦始将连横》等作品。

2.了解《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

具体掌握《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逍遥游》、《疱丁解牛》等篇。

第四章屈原和《楚辞》1.识记楚辞的名称、来源。

2、了解屈原的时代、生平、思……3、重点掌握《离骚》、《山鬼》、《湘君》、《湘夫人》、《国殇》等篇。

第五章汉代乐府民歌1.掌握汉代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2.了解《东门行》、《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平陵东》、《妇病行》、《古歌》、《悲歌》、《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芜》等诗作。

第六章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与《古诗十九首》1.识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和它在我国五言诗史中的地位。

2.了解《行行重行行》、《庭中有奇树》、《冉冉孤生竹》和《迢迢牵牛星》等诗作。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广东专插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2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4. 名句默写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A.《战国策》B.《春秋》C.《尚书》D.《国语》正确答案:D解析:《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成书晚于《国语》,是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而成的。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尚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成书于商代。

2.庄子在《秋水》中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做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 )A.国君要以德治国B.为政要以民为本C.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D.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正确答案:C解析:A、B、D所述均为儒家人世的思想,反映了仁政、王道的主张,与题干不符。

只有C项切合题意,同时又点明了《秋水》全文的主旨。

3.在《张中丞传后叙》中,表现许远性格的方式是( )A.在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B.在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C.抓住感人逸事进行补叙D.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描写正确答案:A4.《陌上桑》行文基调的主要特色是( )A.严正庄重B.幽默诙谐C.讽刺嘲笑D.婉约优雅正确答案:B解析:《陌上桑》主要融合了赞美女、桑林戏、夸夫婿三个民间主题,虽有嘲讽太守的情节,但其基调还是积极乐观、充满谐趣的,并非冷嘲热讽。

由此可将本题最大的干扰项C排除。

5.提出文学创作“性灵说”的晚明作家是( )A.袁宗道B.袁宏道C.袁中道D.李卓吾正确答案:B解析:公安派“三袁”以袁宏道为核心,袁宏道亦是三兄弟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他系统地提出了文学创作应“独抒性灵”的主张。

6.《左忠毅公逸事》一文的主旨是( )A.揭露阉党魏忠贤的罪恶B.表现史可法的治兵方法C.赞颂左光斗的品德与性格D.鞭挞厂狱的罪恶正确答案:C7.《字谕纪泽儿》中提到的读书方法是( )A.从心从法B.意测心得C.熟读诗书D.涵泳体察正确答案:D8.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描写西山之高峻时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A.对比反衬B.正面白描C.象征暗D.侧面烘托正确答案:D9.《徐文长传》写作者读徐文长《阙编》诗,“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对刻画人物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 )A.对比反衬B.侧面烘托C.铺垫衬托D.象征暗示正确答案:C10.清代桐城派的创始人是( )A.方苞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士稹正确答案:A解析: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文坛上的一个重要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6年本科插班生《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2016年本科插班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B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
30分)
1. 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说和()
A.模仿说
B.宣泄说
C.宗教说
D.游戏说
2. 下列诗句出于《诗经•廊风•柏舟》的是()。

A.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B.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C.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D.溱与洧,方涣涣兮
3. 《庄子》的文风特点是()
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
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
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
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4. 邵公提出“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目的是()
A.娱乐
B.学习
C.接受进谏
D.考察臣僚
5. 《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

A.刘向B.袁康C.班昭D.马续
6. 屈原作品中风格清新幽渺的是()。

A.《九歌》B.《九章》C.《天问》D.《招魂》
7. 下列篇章出自《汉书•食货志》的是()
A.《七发》
B.《鸟赋》
C.《论贵粟疏》
D.《悲士不遇赋》
8.《苏武传》中,略写的内容是()
A.卫律逼降
B.回归汉朝
C.卧雪牧羊
D.李陵劝降
9.《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A.《玉台新咏》
B.《宋书》
C.《文选》
D.《乐府诗集》
10.下列著作,载有《报任安书》的是()
A.《文选》
B.《三国志》
C.《后汉书》
D.《史记》
11. 下列句子中的人物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回还”中“壮土”属同一人的是()
A.燕丹善养士
B.岁暮得荆卿
C.渐离击悲筑
D.宋意唱高声
12. 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表作是()。

A.《新序》B.《新论》C.《昌言》 D.《论衡》
13.下列诗句出自蔡琰《悲愤诗》的是()。

A.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B.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14. 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意有关的古人是()
A.曹植
B.谢朓
C.谢灵运
D.陶渊明
15.《登池上楼》“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所用典故出自()
A.《诗经》
B.《易经》
C.《尚书》
D.《礼记》
16.《搜神记》作者干宝的字是()。

A.善长B.子山C.令升D.子渊
17.杜牧诗歌中最受推崇的诗体是()。

A.五言古诗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
18. 张若虚所属的作家群体是()。

A.初唐四杰 B.文章四友 C.吴中四士 D.大历十才子
19. 卢思道诗歌的代表作《从军行》的风格特点是()。

A.重词采B.重气质 C.重格律D.重理致
20.陆龟蒙的《野庙碑》属于()。

A.山水游记 B.讽刺小品 C.变文 D.俗讲
21. 苏轼诗《百步洪二首》其一运用博喻,其体现的创作特点是()。

A. 以文为诗
B. 以才学为诗 C.好发议论 D.好用典故
22. 李清照前期词的风格是()。

A.清丽淡雅B.沉郁哀痛C.清空骚雅D.浓艳密丽23. 元杂剧《梧桐雨》取材于()。

A.《离魂记》 B.《长恨歌》 C.《莺莺传》 D.《柳氏传》24. 中国历史上最早献身于通俗小说创作的作家是()。

A.冯梦龙 B.罗贯中 C.凌濛初 D.施耐庵
25. 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深刻影响其思想观念的是()。

A.理学 B.心学 C.佛教 D.道教
26.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

A.兰陵笑笑生 B.蒲松龄 C.纪晓岚 D.吴敬梓
27.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出自()。

A.《聊斋志异》 B.《儒林外史》 C.《红楼梦》 D.《桃花扇》28. 《聊斋志异》属于()。

A.文言小说 B.白话小说 C.话本小说 D.讲唱文学29.在清末诗歌变革运动中,倡导“诗界革命”的诗人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 黄遵宪 D. 夏曾佑
30. 桐城派论文强调()。

A.性灵 B.雅洁 C.积理 D.练识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
分)
1.《战国策》
2.《子虚赋》
3.古文运动
4.诗界革命
三、简答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1.简述《史记》的叙事艺术。

2.简述陆游爱国诗篇的社会意义及艺术成就。

四、论述题(本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试述“三言”的思想倾向及艺术特色。

2.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酒和菊是最常见的两种意象。

请结合具体诗歌内容,试述酒和菊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