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含答案)-学习文档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关于原子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质子组成的B.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D.原子是由电子和中子组成的2、空气的密度约为1.3千克/米3,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于A.300千克B.30千克C.3.0千克D.0.3千克3、一般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 ()A.45kg B.45g C.450kg D.4t4、小明同学从如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选择了一个物体,用托盘天平测量出其质量为100 g,该物体可能是()。
5、下表是部分物质的密度,小刚由此提出了对密度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固态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态物质的密度大B.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C.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大D.密度跟物质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水 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 2.7×1036、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A、由甲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一定大B、由乙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一定大C、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小D、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大7、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以下实际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操作步骤是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8、一个能容得下2kg水的瓶子,一定能容得下2kg的A.酒精B.食用油C.盐水D.汽油9、小明同学阅读了如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煤油0.8×103干冰0.4×103酒精0.8×103冰0.9×103水 1.0×103铝 2.7×103水银13.6×103铜8.9×103()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10、对几个形状、体积均不同的实心铜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的密度相同B、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C、体积大的铜块密度大D、它们的密度可能不同11、下列四幅图中,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图是12、瓶子的质量为300g,瓶内装有500cm3的某种液体,瓶子和液体的总重力为7N求:① 瓶内液体的质量;②液体的密度.(g=10N/kg)13、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铁水凝固成铁块B.将一块矿石由地球运到太空c.菜刀被磨光以后D.将铁丝用拔丝机拉长14、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
精选初二上册物理第六章同步练习及答案:测量物质的密度

精选初二上册物理第六章同步练习及答案:测量物质
的密度
学习是一个墨守成规的进程,也是一个不时积聚不时创新的进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1精选初二上册物理第六章同步练习及答案:测量物质的密度,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1.要测出某物体的密度,需求测出它的____和____,然后由公式____求出其密度.质量可以用____测量,液体和外形不规那么的固体体积可以用____或____测量.
2.观察量筒或量杯中液体抵达的高度时,视野要跟液面
____,假设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为准. 3.测盐水的密度实验时,除了盐水,还需求的器材有____、____、____,实验中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结果是____.
4.为了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请将下面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2)调理天平使天平平衡.
(3)用公式ρ=m/V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4)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5)将一定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答案:1.质量体积ρ=m/V 天平量筒量杯
2.相平凹形的底部
3.天平量筒烧杯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烧杯和剩余盐水m2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ρ=(m1-m2)/V
4.(2)(1)(5)(4)(3)
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2021精选初二上册物理第六章同步练习及答案:测量物质的密度,怎样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协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提高,考试顺利!。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_第三节_测量密度习题(含答案)

第三节测量密度1.观察量筒中的水面到达的刻度时,量筒中的水面是凹形的,视线要与__凹面底部__相平。
如图所示,量筒的量程是__50__cm3,最小刻度值是__1__cm3,物体的体积是__20__cm3。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金属块密度。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分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平衡螺母应向__左__端调。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26.6__g。
(3)实验室有A:10mL、0.1 mL,B:50mL、1 mL,C:500mL、5 mL三种规格的量筒,用量筒和水测得金属块体积为10 cm3,则选择的量筒是__B__(填字母序号)。
(4)金属块的密度是__2.66×103__kg/m3。
3..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B)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 gB.金属块的体积为5 cm3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 g/cm3D.金属块的密度为7.8 kg/m3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B)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5.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色拉油的密度,以下四个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 A)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色拉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44 g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 cm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2×103 kg/m37.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2.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合作探究】演示量筒1.量筒是以什么为单位标度的?答:单位 mL.2.此量筒的量程是多少?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答:量程为50 mL,分度值为1 mL.3.量筒一定要放在水平台上,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与刻度线垂直.请指出如图甲、乙读书方法会造成什么错误?答:若俯视,读数会偏高,若仰视,读数偏低. 知识点二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合作探究】1.用天平和量筒如何测量盐水密度?(1)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足量盐水. (2)原理是:ρ= mV .(3)方法步骤:①用天平测烧杯和适量盐水的总质量 m 1.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盐水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m 2. ④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 m = m 1- m 2. ⑤求出盐水的密度ρ= m 1- m 2m 1- m 2V.2.用天平和量筒如何测小石块的密度? (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 (2)方法步骤: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为 m.②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为V 1.③将石块用细线系住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V 2. ④石块的密度ρ= mV 2-V 1.注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因用刻度尺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排水法进行测量.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知识拓展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压入法:用一根细而长的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蜡块投进量筒和压入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2)沉锤法: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蜡块下面,用细线吊着蜡块和钩码放入量筒,钩码先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然后钩码和蜡块一起浸入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V2与V1的差值就是蜡块的体积.【教师点拨】1.如果石块吸水,则V2的测量值偏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2.量筒不能放在天平上进行测量.3.测量时尽量通过合理的实验顺序来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跟进训练】在用天平、量筒测一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1)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 26.8g,金属块的体积是 10 cm3,金属块的密度是2.68×103kg/ m3.(2)若从金属块上取下一部分,再测其密度,在不考虑实验误差的条件下,测量结果和原来相比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完成本课对应训练.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A.相等B.铝球的比铁球大C.铝球的比铁球小D.浮力都等于重力2.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的首选材料,这些优点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硬度C.良好的导热性D.较好的延展性3.有一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和GPS导航功能备受人们的青睐。
八年级最新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初二物理上册章节练习题带图文答案100篇第六章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

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轻松学会测密度——天平、量筒法同步练习(答题时间:15分钟)1.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b.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c.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d. 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A. adbcB. bcadC. abdcD. abcd2.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 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1;(3)计算煤油的密度;(4)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剩余煤油的总质量为m 2;(5)倒一部分煤油于量筒中读出煤油的体积V ,要求测量煤油的密度误差较小,这些混乱的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A.(1)B.(2)或(4)C.(4)D. 53. 某种矿砂质量为m ,倒入量筒中,使矿砂上表面水平,刻度显示的读数为V 1,再将体积为V 2的水倒入盛有矿砂的量筒内,充分搅拌后,水面显示读数为V 3,则矿砂密度为( ) A. 1m V B. 32m V V - C. 31m V V - D. 321m V V V -- 4. 下面是某次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2)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a. 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b. 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c. 把盐水倒进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d.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计算出的盐水的密度,会与实际盐水的密度有误差。
如果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是按上述的abcd 顺序,则测出的盐水的密度会________实际盐水的密度(选填“小于”、“等于”、“大于”);要减少实验误差,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_。
5. 一种由天津市利民调料酿造集团生产的“光荣”牌酱油,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小稳同学观察到这种酱油的瓶壁上标有“净含量:500毫升”字样。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六章质量和密度期末复习基础训练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为了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约有1000个),以下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量出将这些垫圈叠起的总厚度L和一个垫圈的厚度l,L即为垫圈总数IB. 量出将这些垫圈叠起的总厚度L和十个垫圈的厚度l,10L即为垫圈总数IC.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一个垫圈的质量m,M即为垫圈的总数mD.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十个垫圈的质量m,10M即为垫圈的总数m【答案】D【解析】AB.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可采用.所以AB两个选项的做法不符合题意;C.一个垫圈的质量太小,小于天平的感量,无法直接测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和十个垫圈的质量m,10M即为垫圈的总数,方法可用,此选项符合题m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量杯)的用途:测量液体物质的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2、量筒的使用方法:[1]、“看”:单位[1L=1dm31mL=1cm3][2]、量程、分度值。
[3]、“放”:放在水平台上。
[4]、“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二、固体体积的测量1、形状规则的物体:用刻度尺测量出其对应边的长度,再用公式算出体积。
2、较小的且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借助量筒,用排水法、针压法、沉坠法等方法测出体积。
体积较大的可以用溢水法测体积。
[1]、排水法如图甲所示,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若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将小固体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待测固体的体积V=V1-V2。
若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可用一根细长的针将其压入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2;此方法为“针压法”。
[2]、沉坠法如图乙所示,若待测固体密度小于水时,将待测固体下方拴一个密度大的物块,先将物块浸没在水中,测出物块和水的总体积V 1,再将待测固体也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的总体积V 2,待测固体的体积V =V 1-V 2。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vm =ρ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
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
具体如下:1、测量固体的密度:[1]、原理:vm =ρ[2]、方法:m注意:①取水要适量,使塑料块放入后既能完全没入,同时又不会超出刻度线之上;②为了便于操作,用细线系住塑料块轻轻地放入量筒中,以防水溅出或砸坏量筒;③所测固体既不吸水又不溶于水(如海绵、软木块、蔗糖块等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更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钠);④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2、测量液体的密度:[1]、原理:vm=ρ[2]、测量步骤:(1)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3)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4)得出液体的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备课资料(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2)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量筒每个小格代表如测量不规则铜体积细长针刺入被测物体并用力将其压入量注意:测不规则的易溶于水的固体体积时,可以用其他物质代替水,如面粉、细沙等。
【例】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则石块的体积是cm3。
答案:12点拨:由图可知,石块排开水的体积是乙图量筒中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甲图中水的体积,即V石=36 cm3-24 cm3=12 cm3。
知识点3:测量固体(石块)的密度实验原理ρ=。
、量筒、细线、石块、水、烧杯。
由量筒口慢慢将石块浸没在量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根据公式计算石块的密度ρ==。
从而使测得的密度值偏大。
填“左”或“右”质量为54 g=, ==2.7 g/cm103=。
==。
==。
这种做法但由于从量筒向烧杯倒液体时不可能全部倒出(1)小梦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盐水的密度是kg/m所持的观点是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盐水的体积V=100 mL, ===1.11k g/mC.将蜡块和石块系在一起,如图乙所示,用手提住细线,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水面到达的刻度V2=50 mL;D.将石块和蜡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测出水面到达的刻度V3= mL,如图丙所示;E.计算蜡块的密度ρ= g/cm3。
请将上面的数据填写完整,你认为的测量是多余的。
答案:40;70;0.8;水的体积V1点拨:由于蜡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要测其体积常用“针压法”和“沉坠法”,本题采用的是“沉坠法”。
蜡块体积V=V3-V2,所以测水的体积V1是没有必要的。
蜡块的密度ρ====0.8 g/cm3。
考点2:有关液体密度误差的实验探究【例2】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入下表的空格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同步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内装有水和盐水,要利用以下各组器材区分哪一杯中装的是盐水,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B. C. D.2. 小梦和同学去高邮神居山春游,在山上捡到了几块石头。
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经查密度表可知,该石头的密度为2.50g/cm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姓名小梦 小满 小明 小扬 小石块的密度 2.45g/cm 3 2.52g/cm 3 2.56g/cm 3 2.60g/cm 3A.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B. 只有小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C. 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D. 四位同学的实验都是失败的,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 33. 小明查阅水的密度大小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以下特殊测量,其中方法不可行的是( )A. 仅用量筒和烧杯可“量”出0.2kg 的水B. 仅用量筒、烧杯和水可“量”出橡皮泥的密度C. 仅用天平和烧杯可“称”出牛奶的密度D. 仅用天平、烧杯和水可“称”出墨水瓶的容积4. 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出金属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B. 金属块的体积为60 cm 3C. 金属块的质量为74gD. 金属块的密度为7.4×103 kg/m 35. 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 ;(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 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 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 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
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ρ水已知)①ρ=②ρ=③ρ=,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 )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③D. ①、②6.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拾到一块小矿石,查阅相关资料获知该矿石的密度为2.50g/cm 3.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各自测得矿石的密度为ρ甲=2.48g/cm 3、ρ乙=2.51g/cm 3、ρ丙=2.47g/cm 3,ρ丁=2.56g/cm 3,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四位同学的测量是错误的,因为该矿石的密度值为2.50g/cm 3B. 只有乙同学的测量是正确的,因为他测得的数据最接近矿石密度的真实值C. 只有丁同学的测量是错误的,因为他测得的数据与矿石密度的真实值偏差最大D. 只要实验方案合理、操作正确,数据真实,四位同学测量的数据都是有效的7.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⑤将烧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⑤C. ①②④⑤D. ①⑤③④②8. 小磊要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绿豆的密度,下列四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 先用量筒和水测量一些绿豆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这些绿豆的质量B. 先用天平测量一粒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粒绿豆的体积C. 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将这些绿豆直接倒入量筒测出体积D. 先用天平测量一些绿豆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这些绿豆的体积9. 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
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不正确的是()A. 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B. 金属块的质量为74gC. 金属块的体积为60cm3D. 金属块的密度为7.4×103kg/m310.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的密度,采用下列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 用天平测量出塑料块的质量B. 取一小块铁块,用天平测出它的质量C. 将铁块浸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记下水面的高度D. 把铁块和塑料块系在一起再放人,记下液面的高度差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1.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5)小明针对(4)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_____。
12. 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
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l)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若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测出的质量偏______。
(3)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人最小的祛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祛码 C.向右移动游码(4)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祛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______。
(5)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kg/m3。
(6)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3. 物理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自选器材测量物体的密度,小明选择了相应器材,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1)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_____cm3。
(2)橡皮泥的质量:m=______g,橡皮泥的体积:V=______cm3,则橡皮泥的密度:ρ=______kg/m3。
14. 叶子姐姐在海边游玩时捡到一颗漂亮的鹅卵石,她想测量一下鹅卵石的密度,于是到实验室找来了天平、量筒、细线和一瓶水.测量中发现鹅卵石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于是她又找来一个可以放入鹅卵石的大烧杯.(1)请你帮叶子姐姐完成测量步骤(可以配图说明).(2)请你推导出测量鹅卵石密度的数学表达式.a.把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烧杯的质量m1为30g;b.把物体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烧杯,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c.把溢水杯中的水全部倒掉并装满酒精,然后把物体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酒精全部流入小烧杯,测出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3为94g(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酒精密度为0.8g/cm3)(1)溢出水的质量为______g.(2)物体的体积为______cm3,物体在水中处于______状态.物体的密度为ρ物=______g/cm3【拓展】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成功测出了另一种小于物体密度的液体的密度:(1)方法:______;(2)ρ液=______(用已知数据和所测得物理量表示,并注明单位).三、计算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56.0分)16. 在2019年理科实验操作中,李明抽到的实验考题是“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在实验过程中,他遇到如下问题,请你帮他一起解决:Array(1)在测量金属块质量时,他首先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把50g的砝码放在右盘中,指针静止在甲图中的A位置;当他再向右盘中加入20g的砝码后,指针静止在甲图中的B位置,则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再向右盘中试加入10g的砝码,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g。
(2)李明首先在量筒中加入30ml的水,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示,则李明测出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
(3)李明发现他测出的密度相对于参考值来说偏小,他仔细观察发现,他在将金属块放入水中时因速度较快而导致金属块上有很多气泡,请解释李明测出的密度偏小的原因:______。
度17. 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Array(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发现如图所示的情况。
他采取的措施是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天平调节平衡后,小军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小石块的质量。
他犯了至少两个错误:①______;②______,小军改正错误重新进行操作,如图丙是他用到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2)如图丁所示,小军完成以下步骤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取出实验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
(3)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g/m3。
18. 小珠用天平和溢水杯测量一矿石的密度,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接着将矿石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