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教案概论
建筑识图教案-绪论

绪论一、内容:本课程的地位、任务、要求及学习方法。
二、要求及重点: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对该课程有一个整体了解,从思想上重视,引导学生如何学好该课程。
三、教学方式:通过纵、横向延伸、比较,使课程所处地位显现。
通过课程性质、体系介绍,了解本课程。
绪论一、本课程的地位1、《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2、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读图、图解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以及建筑空间组合与建筑构造理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一般中小型建筑设计的能力。
3、本课程共分三部分,即《工程制图》、《房屋建筑与构造》、《施工图识读》。
二、本课程的任务1、学习投影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应用;2、学习、贯彻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3、培养制图、读图、图解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4、对大量性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一般知识,并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构造方法;6、为进一步学习工程结构、建筑施工等专业课打下基础;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P2)1、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图的方法和技巧,熟悉并遵守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2、掌握用正投影法表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绘制和阅读空间物体投影图的能力;3、对建筑工程图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4、了解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掌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构造方法;6、根据设计任务书及相应的设计参考资料设计、绘制一般民用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及构造详图。
四、学习方法:1、端正态度、振奋精神、刻苦学习、继续学习。
2、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
3、专心听讲、及时复习、记笔记。
4、循序渐进,多做练习;5、严格要求,耐心细致,严谨求实。
6、适当看些参考书,扩大视野,培养自学能力。
建筑识图教案

建筑识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2.掌握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3.学会使用建筑识图方法,能够识别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建筑是人类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文化需要而建造的建筑物。
建筑的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的形式、结构、材料、功能、环境等。
2. 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建筑的基本风格包括古典主义、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建筑识图方法建筑识图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2.分析建筑的构成要素和特点;3.比较不同风格的建筑,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4.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4. 建筑识图实践在实践中,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建筑的风格和特点:1.观察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分析其构成要素和特点;2.比较不同风格的建筑,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3.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其风格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建筑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基本风格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风格的建筑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建筑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实践教学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识图实践,让学生掌握建筑识图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建筑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1.讲解建筑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2.分析不同风格的建筑,找出其构成要素和特点;3.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风格的建筑,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形式和结构。
2. 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1.讲解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2.分析不同风格的建筑,找出其特点和表现形式;3.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风格的建筑,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3. 建筑识图方法1.讲解建筑识图方法;2.分析不同风格的建筑,找出其识图方法和技巧;3.通过实践演练,让学生掌握建筑识图方法和技巧。
建筑识图教案

建筑识图教案教案标题:引领学生学习建筑识图教案目标:1. 了解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学习建筑识图的基本概念和标记符号。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读建筑平面图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案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基本概念和标记符号。
2. 建筑平面图样本:提供不同类型的建筑平面图,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学生练习册:包含练习题和绘图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步骤:引入:1. 使用一张令人感兴趣的建筑平面图展示,激发学生对建筑识图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建筑识图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如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等。
概念介绍:3. 通过PowerPoint演示,简要介绍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和不同类型的建筑平面图。
4. 讲解建筑识图中常用的标记符号,例如不同材料、尺寸、符号等。
分析建筑平面图:5. 分发建筑平面图样本给学生,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和讨论平面图的特点、功能和可能的用途。
6. 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平面图中的不同标记符号的含义,并解释其作用。
练习与实践:7.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练习题,以检验他们对建筑识图的理解程度。
8. 分组或个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建筑平面图,尝试重新绘制或进行修改设计,以展示他们对建筑平面图的理解和创造力。
总结:9.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建筑识图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0.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建筑领域,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建筑工地或建筑博物馆,以加深他们对建筑识图的认识和理解。
- 组织学生参与建筑设计比赛或模型制作,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评估方式:1. 练习册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2. 学生对建筑平面图的分析和讨论的贡献。
3. 绘制或修改的建筑平面图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建筑施工图识图教案

建筑施工图识图教案建筑施工图识图教案一、引言建筑施工图是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能够准确传递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因此,对建筑施工图的识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员提高建筑施工图的识图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概念1.1 建筑施工图的定义建筑施工图是在设计阶段完成的,用于指导施工过程的具体图纸和文件。
1.2 建筑施工图的种类建筑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
1.3 建筑施工图的常用符号建筑施工图中有许多常用符号,包括线条符号、注释符号、表格符号等。
三、建筑施工图的识图方法2.1 了解建筑施工图的基本布局识图的第一步是了解建筑施工图的基本布局,包括图纸的标题、图例、比例尺等。
2.2 学习识图的基本技巧识图的基本技巧包括掌握常用符号的意义、注释的阅读、图纸的分析等。
2.3 实战演练通过实际的建筑施工图案例,进行识图练习和分析,提高识图能力。
四、建筑施工图的注意事项3.1 注意图纸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识图过程中,需要注意图纸是否完整、是否准确,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2 注意不同图纸之间的协调建筑施工图往往由多个图纸组成,需要注意各个图纸之间的协调关系,以避免施工错误。
3.3 注意注释和标注的阅读建筑施工图中的注释和标注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以准确执行施工要求。
五、本教案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一:建筑施工图范例附件二:建筑施工图常用符号手册附件三:建筑施工图案例分析六、本教案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建筑法是指规范建筑施工行为的法律法规。
2. 施工图施工图是指用于指导施工的具体图纸和文件。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案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掌握常用的工程图的几个分类教学重点:1.搞清本章所讲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教学难点:1.搞清“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之间的关系,并在工程制图中正确运用画法几何理论;2.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作风。
课时:2个课时第一章绪论1.1 建筑制图的任务1.研究正投影的基本理论2.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的能力3.研究常用的图解方法,培养图解能力4.通过绘图、读图和图解的实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5.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6.培养用图形软件绘制图样的初步能力工程图:在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工程中,对于已有的或想象中的空间体(如地面、建筑物、机器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其它有关部门资料,很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清楚,因而需要在平面上(例如图纸上)用图形表达出来。
这种在平面上表达工程物体的图,称为工程图。
工程图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透视图2.轴测图3.正投影图4.标高投影图1.1.1画法几何当研究空间物体在平面上如何用图形来表达时,因空间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等不相同,不便以个别物体来逐一研究,并且为了使得研究时易于正确、深刻和完全,以及所得结论能广泛地应用于所有物体起见,特采用几何学中将空间物体综合概括成抽象的点、线、面等几何形体的方法,先研究这些几何形体在平面上如何用图形来表达,以及如何通过作图来解决它们的几何问题。
这种研究在片面上用图形来表示空间几何形体和运用几何图来解决它们的几何问题的一门学科,称为画法几何.例如:正方体6个面组成每个面由无数条线组成每条线由无数个点组1.1.2 工程制图把工程上具体的物体,视为由几何形体所组成,根据画法几何的理论,研究它们在平面上用图形来表达的问题,而形成工程图。
在工程图中,除了有表达物体形状的线条以为,还要应用国家制图标准规定的一些表达方法和符号,注以必要的尺寸和文字说明,使得工程图能完善、明确和清晰地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其它必要的资料(例如:物体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和规格,生产方法等)。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第一章:建筑制图基础1.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规范和标准,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1.2.1 建筑制图的概念与意义1.2.2 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标准1.2.3 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1.2.4 建筑制图的方法与步骤1.3 教学活动:1.3.1 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3.2 介绍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标准1.3.3 演示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4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制图的实践操作第二章:建筑图纸的分类与作用2.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2.2.1 建筑图纸的分类2.2.2 建筑图纸的作用2.2.3 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2.3.2 介绍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2.3.3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图纸的实践绘制第三章:建筑制图符号与标注3.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掌握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3.2.1 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3.2.2 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3.3.2 介绍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3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标注的实践操作第四章:建筑立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4.1 学习目标:了解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4.2.1 立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2.2 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2.3 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活动:4.3.1 讲解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3.2 介绍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3.3 引导学生进行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践绘制第五章:建筑平面图与立面图的综合应用5.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的关系,掌握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综合应用方法和技巧。
建筑的结构与识图教案

建筑的结构与识图教案第一部分,引言。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科技水平。
建筑的结构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
而识图则是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它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工具。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建筑的结构与识图,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的结构原理和识图技巧。
第二部分,建筑的结构。
1. 建筑结构的分类。
建筑结构按照其构造形式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梁柱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由柱、梁和横向支撑构成的,它的特点是承重能力强、稳定性好,常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
壳体结构是由曲面构成的,它的特点是造型美观、空间利用率高,常用于体育馆、剧院等建筑。
梁柱结构是由柱和梁构成的,它的特点是简单、易于施工,常用于住宅、商业建筑。
混合结构是以上结构形式的组合,它能充分发挥各种结构的优点,常用于特殊建筑。
2. 建筑结构的原理。
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是根据建筑的功能、荷载和材料等因素确定结构形式和尺寸。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的承重能力、变形和稳定性等问题,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美观性、经济性和施工性,以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
3. 建筑结构的材料。
建筑结构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砖石、木材等,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
钢材具有高强度、抗拉性能好,常用于框架结构和悬索桥等建筑。
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好、施工性好,常用于梁柱结构和壳体结构等建筑。
砖石具有隔热性好、吸音性好,常用于墙体和地基等建筑。
木材具有轻质、易加工等优点,常用于住宅和别墅等建筑。
第三部分,识图。
1. 建筑图纸的种类。
建筑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结构图、细部图等,它们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平面图是建筑的水平投影图,它反映了建筑的布局和功能分区。
立面图是建筑的垂直投影图,它反映了建筑的外观和立面形式。
剖面图是建筑的纵向投影图,它反映了建筑的结构和空间形式。
《建筑识图》教案

立面图识读方法
首先了解立面图的比例和立面方 向,然后查看建筑物的外轮廓线 、门窗形式和位置,接着分析立
面材料、色彩和质感等。
剖面图识读方法
首先了解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和比 例,然后查看建筑物的内部结构 和构造层次,接着分析楼层高度 、楼板厚度和梁板柱等构件的尺
寸和位置关系。
06
结构施工图识读方法与实践
线型
建筑图纸中常用的线型有实线、虚线、点划线等,不同线型表示不同的意义。
线宽
线宽应根据图纸的复杂程度和打印效果确定,一般可分为粗实线、中实线、细实线等。
图层设置
在建筑制图中,可以利用图层来管理不同类型的图形元素,提高制图的效率和准确性。图 层设置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例如将不同类型的图形元素放置在不同的图层中,以便后续的 编辑和修改。同时,图层的命名也应清晰明了,方便他人理解和使用。
基本视图概念
基本视图是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当机件具有复杂结构时,为了清 晰地表达其内部结构形状,可采用剖视、断面等表达方法。
基本视图的表达方法
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六个基本视图。各基本 视图的配置应符合第一角画法或第三角画法的规定。此外,还可采用向视图、局 部视图和斜视图等辅助视图来表达机件的某些局部结构形状。
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分别称为正立投影面、水平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将物体放在三个投影面 之间,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作正投影,得到物体的三面投影图。
三面投影图的规律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即正立面图的长与平面图的长相等,正立面图的高与侧立面图的高相等,平面图的 宽与侧立面图的宽相等。
基本视图概念及表达方法
给排水图纸识读
介绍给排水图纸的识读方法,包括管道走向、管径标注、阀门和 附件等的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职业技术学校备课本任课教师:任课学科:建筑识图授课班级:12建筑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0.09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基础施工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读懂基础施工图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基础平面施工图内容:基础平面施工图、地沟平面图、基础内构件布置等。
基础施工说明:所采用基础设计规范版本、基础结构形式、基础材料说明、防潮层的设置位置及具体种类形式说明、基础施工特殊提示等等。
基础详图:基础剖面图,各类基础节点图等等。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0.11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基础大样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读懂基础大样图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基础详图:凡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中或文字说明中都无法交待或交待不清的基础结构构造,都用详细的局部大样图来表示。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0.16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墙体构造教学重点和难点读懂墙体构造图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墙体的细部构造墙脚构造a)墙身防潮b)勒脚构造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0.16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墙身构造教学重点和难点墙身构造详图图教学进程墙身的细部构造2、门窗洞口构造a)窗台为避免沿窗面流下的雨水渗入墙身,且沿窗缝渗入室内,同时避免雨水污染外墙面,常与窗下靠外墙一侧设置泄水构件,即窗台。
窗台的构造要点:1)悬挑窗台向外出挑60mm,窗台长度最少每边应超过窗宽120mm。
2)窗台表面应做好抹灰或贴面处理。
侧砌窗台可做水泥砂浆勾缝的清水窗台。
3)窗台表面应作一定得排水坡度,并应注意抹灰与窗下褴的交接处理,防止雨水向室内渗入。
b)门窗过梁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0.18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散水、地面构造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读懂散水、地面构造图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散水,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两水(雨水及生产、生活用水)渗入的保护层。
明沟排水,在地面开挖沟道以排除地表积水、土壤中多余水分和过高的地下水的排水技术措施。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0.25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楼梯构造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透视角度问题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用的构件。
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
高层建筑尽管采用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但仍然要保留楼梯供火灾时逃生之用。
楼梯由连续梯级的梯段(又称梯跑)、平台(休息平台)和围护构件等组成。
楼梯的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间的水平投影距离为梯长,梯级的总高为梯高。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0.30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楼梯构造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局部详图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楼梯构成:1.楼梯段每个楼梯段上的踏步数目不得超过18级,照顾到人们在楼梯段上行走时的连续性,每个楼梯段上的踏步数目不得少于3级。
2.楼梯平台楼梯平台按其所处位置分为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
3.栏杆(栏板)和扶手栏杆(扶手)是设置在楼梯段和平台临空侧的围护构件,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应在上部设置供人们手扶持用的扶手。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1.01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屋顶排水防水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读懂屋顶排水防水图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屋顶平面图,表明屋面排水情况和突出屋面构造的位置。
1、屋顶的形状和尺寸,屋檐的挑出尺寸,女儿墙的位置和厚度,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烟囱、通风道等。
2、屋面排水情况,排水分区、排水方向、屋面坡度和雨水管等。
3、屋顶、屋面的有关索引。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1.06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墙面装饰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读懂墙面装饰图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墙面装饰的分类——按饰面常用装饰材料、构造方式和装饰效果不同,墙面装饰可分为:1 抹灰类墙体饰面,包括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饰面装饰。
2 贴面类墙体饰面,包括石材、陶瓷制品和预制板材等饰面装饰。
3 涂刷类墙体饰面,包括涂料和刷浆等饰面装饰。
4 镶板(材)类墙体饰面。
5 卷材类内墙饰面,包括壁制布和壁纸饰面装饰6 其他材料类,如玻璃幕墙等。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1.08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墙面装饰构造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细部构造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转折交接处的细部构造饰面板墙面与顶棚交接的细部构造饰面板墙面与踢脚板交接处的细部构造饰面板墙面与地面交接的细部构造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1.13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墙身知识点储备教学重点和难点细部构造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不同基层和材料的构造处理拼缝灰缝拐角构造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1.15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地面装饰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读懂地面装饰图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楼面的组成及作用楼地面构造基本上可以分为基层和面层两个主要部分。
有时为了满足找平、结合、防水、防潮、弹性、保温隔热及管线敷设等功能上的要求,在基层和面层之间还要增加相应的附加构造层,又称为中间层。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1.20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地面装饰构造识读教学重点读懂装饰细部和难点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教学进程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1.22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顶棚装饰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读懂顶棚装饰图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顶棚,室内空间上部的结构层或装修层,为室内美观及保温隔热的需要,多数设顶棚(吊顶),把屋面的结构层隐蔽起来,以满足室内使用要求。
又称天花、天棚、平顶。
直接式顶棚装饰构造悬吊式顶棚装饰构造格栅类顶棚装饰构造顶棚特殊部位构造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1.27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顶棚细部构造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读懂细部构造图,尤其是龙骨部分教学进程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悬吊式顶棚在构造上一般由基层、面层、吊筋三大基本部分组成。
吊筋是连接龙骨和承重结构的承重传力构件。
吊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顶棚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屋面板、楼板、屋顶梁、屋架等部位。
通过吊筋还可以调整、确定悬吊式顶棚的空间高度,以适应不同场合、不同艺术处理上的需要。
顶棚基层是一个由主龙骨、次龙骨(或称主搁栅、次搁栅)所形成的网格骨架体系。
主要是承受顶棚的荷载,并通过吊筋将荷载传递给楼盖或屋顶的承重结构。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授课时间2012.11.29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顶棚细部构造图识读教学重点读懂细部构造图和难点按照书本的顺序,依次进行板书讲解。
教学进程轻钢龙骨配件组合示意图1.吊筋2. 吊件3. 挂件4. 主龙骨5. 次龙骨6. 龙骨支托(挂插件)7.连接件8.插接件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2.11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砖混结构施工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砖混结构特点教学进程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适合开间进深较小,砖混结构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课程性质考查总课时60 授课时间2012.12.18教具准备教材、板书教学目的框架施工图识读教学重点和难点读懂框架施工图教学进程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