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船舶上建结构局部振动频率的分析
船舶结构的振动及预防措施分析

船舶结构的振动及预防措施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船舶结构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船舶行驶的具体过程,进一步提出预防船舶结构振动的措施,提高船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关键词:船舶;振动;预防措施船舶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影响,可能直接作用在船体的外部结构上,也可能通过间接的作用在船体的表层,从而对船舶本身造成影响。
很多外力因素的对船舶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引起船舶动荡,造成船舶结构的振动。
影响较小的振动可能会影响船内成员的身体不适,造成乘客的烦恼,降低乘客乘船体验感,但不会对船舶本身造成比较大的危害。
如果出现了比较大的振动,可能会使船舶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比较大的损伤,影响船舶的整体结构和各类零部件,造成零部件之间的剧烈的摩擦,使某个部位出现故障,影响船舶整体的运营情况,后期工作人员在维修的过程中,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对受振动影响的工作设备进行维修。
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对船舶结构的振动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少对船舶结构造成的危害。
一、船舶结构振动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船舶结构的振动主要原因是螺旋桨,主机,辅机以及其他的外在因素。
这些原因构成了船舶结构振动的振动源,让船舶在行使的过程中产生振动。
由于辅机所造成了振动比较小,所以这里对辅机造成的振动不进行主要的说明。
(一)螺旋桨造成的振动螺旋桨对船舶结构造成的振动有具体的不同的实现路径,通过研究调查,发现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螺旋桨在旋转的过程中传递给船舶结构的力与力矩。
螺旋桨在运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在振动过程中,螺旋桨产生的力就会通过轴系传递出去,让船舶因螺旋桨而产生振动。
第二,船尾的压力分布不均匀。
由于船体结构尾部全部浸泡在水中,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影响的压力不均匀,造成了压力脉动的现象。
第三,螺旋桨与轴系之间产生的水弹性耦合。
(二)主机造成的振动主机在工作的过程中,除了会产生一次激励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还会产生二次激励。
船舶振动及其管理方面的探讨

船舶振动及其管理方面的探讨船舶振动是指船舶在航行或停泊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振动现象。
船舶振动主要包括结构振动、机电振动、波浪激振和操纵振动等。
这些振动不仅对船舶自身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对船员和货物带来一定的危害和损失。
船舶振动管理成为航海安全和船舶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船舶振动的管理需要从船舶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开始。
船舶振动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降低振动幅值和频率。
设计和建造阶段需要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以降低船体共振频率和改善结构刚度,减少振动产生的可能性。
对于船用设备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其振动特性,避免将过于震动的设备安装在敏感区域,采取减振措施来降低振动幅值。
船舶振动管理还需要对船舶进行振动监测和评估。
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船舶的振动情况。
振动监测的目的是了解振动的来源和特点,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评估船舶振动的严重程度和对船舶结构的影响程度,有助于确定振动管理的优先级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然后,船舶振动管理还需要采取合适的减振措施。
减振措施主要包括结构加固、减振材料的使用以及振动吸收和隔离系统的安装等。
对于振动幅值较大的设备或机械,可以采用减振垫、减振脚等措施来减少振动传递。
对于波浪激振产生的振动,可以通过船舶设备位置的优化和阻尼装置的使用来降低振动幅值。
对于船舶结构的共振问题,可以采用增加结构刚度和阻尼材料的使用等方法来减少共振振动。
船舶振动管理还需要通过航行控制和操纵技术来降低振动。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因为波浪和风力等外部因素而产生横摇、纵摇和横荡等振动,这些振动对船舶结构和设备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航行控制和操纵技术,可以减少振动的产生和传递,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航行安全性。
船舶振动管理是航海安全和船舶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造、振动监测和评估、减振措施以及航行控制和操纵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船舶振动的幅值和频率,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船舶振动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提高船舶的航行效率和乘坐舒适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船舶振动及减振措施探讨

船舶振动及减振措施探讨船舶是一个自由漂浮在水中的弹性体,只要螺旋桨或主机工作,总是会引起船体不同程度的振动。
轻微的振动是允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船体振动过大会导致船体结构产生疲劳破坏,影响船上设备和仪器的正常工作,降低使用精度,缩短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导致船体断裂乃致沉没;同时船体振动还严重影响着船员和旅客的居住舒适性、船员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船舶振动不但与其振源有关,而且与船舶总布置、尾部线型和船体结构直接有关。
而激起船体振动的主要振源(也称激励源)是螺旋浆和主机,它们在运转时将激起周期性干扰力,使船体发生稳态强迫振动,若激励幅值过大或引起了共振,就会产生剧烈的振动。
一、船舶振动产生的原因船体振动分总振动和局部振动,总振动较少出现,而局部振动则较为普遍。
船舶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线型:因为尾部线型对伴流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螺旋桨来流和去流产生漩涡、伴流等方面的状况,这些都直接与船体振动有关。
(二)船体结构:如船体结构布置、构件取材不合理、刚度不足、结构不连续,这些都会使船体板格固有频率太小,或产生应力集中和惯性矩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若机舱、尾部结构不合理或板材、构件取材太小,刚度不足;另外,甲板开口宽度超过3/4B的内河浅水大开口船,在航行中产生较大扭矩,使轴系偏移,也都会引起船体振动。
(三)螺旋桨的选择及与船体线型匹配。
螺旋桨诱导的表面力和空泡是导致剧烈尾振的原因,而这两者又与螺旋桨的设计如桨叶的倾斜度、盘面比、螺距、厚度分布和叶片数等有关,因而螺旋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船体振动;同时螺旋桨与船体线型是否匹配、间隙是否足够,均与船体振动密切相关,因为若螺旋桨与船体、尾柱、舵托、舵之间的间隙太小,螺旋桨诱导的脉动压力将会剧增,加上伴流不均匀,使螺旋桨的激励力较大,使尾振加剧。
(四)主副机的选择。
因为柴油机运转时作用在船体上的周期性干扰力主要有两种,一是运动部件的惯性力产生的不平衡力和不平衡力矩;二是气缸内气体爆炸压力产生的对气缸侧壁的侧向压力和倾复力矩;若主副机选择不当,会使以上两种周期性干扰力增大,使船体产生强迫振动。
船舶管路中高频振动成因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

船舶管路中高频振动成因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作者:余欣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第07期摘要:船舶管路中高频振动是影响船舶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一旦高频振动严重,就会发出刺耳的声音,严重时还将产生不良问题。
本次研究中,主要利用管路减振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了解管路振动的特点,掌握了不同振动对管路高频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了控制管路高频振动的方法,以期给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路;高频振动;控制措施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0211 掌握管路振动的特性船舶航行中,对其内部系统具有较高要求。
内部系统是传播动力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给船舶运行提供基础的动力,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利振动。
经过分析发现,船舶上所安装的管路都具有分布广的特点,一旦管路发生振动,将会将振动传递到船体结构,直接影响了传播噪声性能。
因此必须控制好管路振动,降低船舶振动噪音,保证传播安全运行。
从实际分析可知,管路振动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动力设备运行中向管路传递了振动。
管路与动力设备相连,随着设备的振动,可以直接将能量传递给管路,进而导致管路发生振动。
此阶段中,管路振动频谱特点与设备相同,振动峰值一般出现在低频位置。
随着振动传播距离和阻尼的影响,振动会逐渐降低。
另一方面,船舶运行中管内流体所产生的影响。
动力设备在流体输送中,会进行流体做工,受管路中相关设备自身特点影响,会产生空化及旋流问题,进而撞击管路,产生了强烈的振动。
在此种状况下,管路不仅有受到流体动力噪声影响,还聚集了水流噪音,主要集中在高频区域。
此外,管路中的阀门或器件,由于具有流道及通道面积变化特点,均容易产生振动,由于这些设备较集中所以噪声也集中在一起,具有高频特点,对管道中对振动敏感的设备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如声呐。
由于管路振动原因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不相同。
为了及时解决振动对船舶管路造成的影响,必须结合实际,了解振动噪音的特点和产生原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处理,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行。
GL.LocVibs对于上建结构局部振动频率的分析

圜啪 圜
G .oVb对于上建结构局部振动频率 的分析 LL c is
黄天 星 ’ ,邝福 兴
(. 1 广州船舶及海 洋工程设 计研究院 ,广 ̄ 5 0 5 ;2 H120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广k 5 02 )  ̄177 1
G . c is LL Vb 以经验公式为内核 ,快速计算船体局 o
部 结 构 的 固有 频 率 。通过 对 话 窗 口 ,设 计 人 员 可 以
作者简 介 :黄天 星 (9 4 ),男,助 理工程 师,从 事船舶 设计工作 18一 邝福 兴 ( 9 9 ),男,助 理工程 师,从 事船舶设 计工作 17一
摘 要 :本文以船舶建造过程 中,经 常遇到的局部振动问题为例,介绍应用G 船级社的G .oV b软 L LL c i s 件,解决此类问题。 关键 词 :局部振动; LL c i ; G .oVb 上建结构;频率 s
An ls nLo a b a inF e u n yo u e sr cu ewihGL Lo Vi s ay i o c l s Vi r t r q e c f p r tu t r t o S c b
额 定转 速
15r i 0 r n / a
2 振 源 分 析
结 构 受外 界激励 ,作 强 迫振 动 ,若外 界激 励 的频 最大激振频率。但无休止地增加结构刚度 ,增加结构 固
率接 近于结 构 固有频率 时 ,强迫振 动 的振幅将 达到非 有频率 ,会增加结构 的重量 ,不利于船舶的经济性 。 常大 的值 ,这就 是共 振 。船体 局 部 区域 的震 动 ,正 是 由于 各类设 备 ( 主机 、发 电机 、螺 旋桨 和各位 辅机 )
船舶结构振动特性研究

船舶结构振动特性研究摘要:船舶振动过大不仅会损坏船舶结构,还会影响船舶设备的正常使用。
基于此,本文对船舶结构振动特性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船舶;结构振动;有限元法船舶结构振动特性分析是船舶振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结构振动预报是船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振动响应过大往往会导致船员与乘客身体不适,造成身体疲劳甚至损害健康,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有必要对船舶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
一、船舶振动的主要原因1、船体设计存在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船体设计人员的疏忽,导致船舶尺寸、主机选择、螺旋桨间隙、船尾线性、尺寸、布置及结构等存在一定问题,如设备与船体共振等,导致船舶航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振动问题。
2、主机引发船体振动。
主机引发振动主要为运动部件的惯性力产生的不平衡力矩,以及主机内压力产生侧向或垂直的倾覆力矩,如主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往复惯性力及离心惯性力等,都会加剧船体的振动影响。
3、螺旋桨引发船体振动。
螺旋桨也是引发船舶振动的主要因素,螺旋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两种激振力,其中包括轴频激振力:螺旋桨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激振力,与桨轴转数持平;叶频激振力:螺旋桨在海浪等不均匀流畅中运转产生的高频激振力,此外,因船舶在浅水中航行,会遇到流沙、卵石、水草等影响,造成桨叶折断、卷边等情况出现,也会加剧船舶结构振动。
二、船舶振动性能预报计算1、船舶自由振动计算。
当弹性结构置于流体介质中时,流体与结构间通过界面存在相互作用。
用有限元法计算结构的振动与声耦合问题时,需对结构与流体进行有限元网格离散,建立有限元方程进行分析。
2、船舶强迫振动计算。
因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自由度大,方程间相互耦合,求解较困难。
因此,必须将运动微分方程解耦,并转化为n个独立的微分方程,以解得系统各点在时域中的振动响应。
3、计算的第一步是消除局部模态。
计算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存在大量的局部模态:即船体的一部分振动,而其它部分不振动或基本不振动。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船舶上层建筑振动性能研究

舰船科学技术 Leabharlann HI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41, No. 7A Jul. , 2019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船舶上层建筑振动性能研究
李华志1,李韶岗2 (1.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2.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Key word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ship superstructure;vibration performance analysis
0 引 言
近年来,船舶为满足大量货物运输的需要,逐渐 向着大型化趋势发展。船舶上层建筑是船体结构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船员休息和工作的地方,也在上层建 筑上安置了许多精密的仪器和仪表,因此一旦出现振动, 不仅影响船员的舒适性,还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降低船舶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此背景下,准确分析船 舶上层建筑的振动性能(振动频率)成为解决船舶共 振问题的前提[1]。当前船舶振动性能研究多是以经验 公式为基础建立软件程序来快速计算上层建筑的振动 频率。这种方法虽然效率较高,但是只能计算纵向振
1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船舶上层建筑振动性能研究
随着船舶上层结构的变化,尤其对于大型集装箱
收稿日期: 2019 – 03 – 16 作者简介: 李华志 (1978 – ),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结构减震隔振。
·2·
舰船科学技术
第 41 卷
船舶来说,螺旋桨及主机的影响,导致结构整体刚度 和固有频率在逐渐降低的现象越加严重,从而造成了 严重影响:1)船员正常休息受到影响,舒适度降低; 2)船体结构稳定性降低,容易疲劳受损;3)船舶的 组成部件、仪器仪表等失灵,无法正常工作。在这种 情况下,如何准确分析出上层建筑振动频率是船舶设 计阶段进行参数修改的基础,是提高设计合理性、科 学性的关键,是有害振动消除的根本措施。
船舶振动及其管理方面的探讨

船舶振动及其管理方面的探讨船舶振动是指船舶在航行或停泊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振动现象。
船舶振动是船舶设计和运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会对船舶的结构和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船舶振动进行管理以保障船舶安全和提高船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船舶振动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擎和推进系统的振动:船舶的主机和推进系统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振动,这是由于主机和推进系统的旋转部件不断进行均衡调速导致的。
这种振动不仅会对船舶的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
2. 船体的振动:船体的振动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由于水流、波浪和航向变化等原因引起的振动。
这种振动主要来自于船体与水流和波浪的相互作用,它会对船舶的航行性能和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船体的振动还会对船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
针对船舶振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1. 船舶设计时考虑振动特性:在船舶设计阶段,应该考虑船舶的振动特性,通过优化船体结构和设备布置等方式减少振动的产生。
在设计船舶的主机和推进系统时,也应该考虑到其振动特性,通过合理设计和均衡调速等方式控制振动的产生。
2. 合理调整船舶运行状态:在船舶运行时,可以通过调整船舶的航向、航速和船载等参数来减小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在遇到强风浪时,可以适当减速或改变航向来降低振动的产生。
3. 使用振动控制设备:在船舶上安装振动控制设备,例如振动减振器、振动补偿系统等,可以有效地减小船舶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这些设备通过主动或被动方式对船舶的振动进行控制,提高船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 加强船舶维护和检修: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对船体、设备和机械等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振动特性的稳定。
应加强对船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船舶振动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船舶上建结构局部振动频率的分析
摘要:当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由于受到风浪波动的影响,船体结构的振动是不可避免的。
船舶振动过大不但会对船上的船用设备产生影响,也会造成船体结构的损坏,甚至会危害船上人员的生命安全。
所以在船舶的设计阶段,必须考虑船舶局部结构的振动频率问题,并采取办法对其加以控制。
本文介绍了船舶振动的发展现状,具体从船舶振动的危害、现象和振源等方面,针对船舶上建结构的振动频率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船舶振动;局部振动;上建结构;上层建筑整体纵向振动固有频率在船舶结构的整体设计中,船舶局部振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指标。
近年随着我国海上船舶业的蓬勃发展,船舶的设计引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并且功率越来越大。
但是,船舶的上建结构因为有别于传统设计且刚度有所减弱,所以当船舶振动频率过大时,上建结构就会产生严重振动,威胁整个船体的安全航行。
一、船舶振动
虽然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受波浪的影响较大。
但是船舶振动的主要来源还是船舶中的各种机械。
在船舶内部的机械、轴系、螺旋桨等部件运转的激励下,船舶的总体或者局部就会引起结构上的振动,这就是船舶振动。
(一)船舶振动的振源
船舶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它有许多的局部结构和船用设备,并且现在的船舶加装了许多高精密的电子仪器,对操作环境的要求又很高,所以船舶结构的振动首先对这些精密的船用设备来说,就是极大的威胁。
实际上,船舶结构就是一种复杂的组合弹性体,如果按照振动的分布范围来说,船舶振动可以分为总体振动和局部振动;按照船体受力的角度讲,又可以分为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
因为在船体中机械众多,所以船舶是一个多振源系统,这种机械给船体带来的振动动力我们称之为“激励”。
它们都是对船体有害的因素。
船舶中主要的激励来源有螺旋桨、机械(包括主机、发电机、发动机、水泵、通风机等)和波浪。
其中大部分的振动激励来自于螺旋桨。
因为在船舶中,螺旋桨桨叶通过转动将水动力传承给桨轴,再由桨轴传给船体产生轴承力,另外螺旋桨也将水表面上的脉动水压力传送给船体,所以轴承力和水面的表面力是螺旋桨的主要激振来源,也就是桨激励的两种形式:轴频激励和叶频激励。
影响螺旋桨系统激励的因素主要
和桨叶的形状参数,船尾部的设计造型以及航行速度有关。
螺旋桨在船的尾部工作时,会让桨叶周围的水受到船体运动的影响而产生桨漩涡涡流,这种追随船体运动的水涡流就叫做伴流,这是由叶频激励产生的。
这些水伴流会在船后形成一股具有轴心向的伴流场。
所以说如果将轴向伴流速度设定为Ua,进入螺旋桨盘面上的水流速度为Va,航速为Vs,那么航速、进速和轴向伴流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Va=Vs-Ua。
船舶是一个复杂的弹性组合体,所以它和局部机械的联系是很多的。
例如和柴油机。
船舶柴油机在工作时会对船舶的局部产生干扰力,这主要是由柴油机运动部件的惯性形成的一种不平衡的力矩,即气体爆炸压力产生的侧向压力和倾覆力矩。
因为柴油机的机座与船体是一个有效的弹性体,所以柴油机在运行时就会给船体带来扭转振动,这也是一种由船舶内部的动力系统带来的船舶振动现象。
在船舶振动的问题研究上,从上个世纪初就认为船舶的主要振动来源于螺旋桨的旋转。
70年代末,船舶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低转速高效率的螺旋桨被广泛应用。
这种新型的螺旋桨不但转速高、动力大,而且激振力小。
另外,船舶柴油机的使用也改善了发动机的燃油量,降低了发动机的工作负荷从从而减小了其由动力过大带来的振动,所以相应的发动机的激振力就有所增大。
引起船舶振动的最初因素还是来自于自然,那就是波浪。
波浪对于船体的瞬间冲击力会造成船体结构的振动。
由于海上气候变幻莫测,当船舶运行在恶劣天气的海面上时,不但会造成船体本身的振动,严重时也会直接导致船体损坏这样的重大事故。
波浪对船体的冲击也是船舶振动的最原始影响因素。
如果船舶的上建结构不够稳定和坚固,那么当波浪来袭,它所带来的瞬态振动就会让船体产生剧烈的振动,这种流体冲击载荷作用下瞬态响应的剧烈程度和航速以及船舶上建结构的设计有关。
(二)船舶振动的危害
船舶振动是影响船舶寿命的直接因素。
在剧烈的振动下,船体结构会处于疲劳状态。
在连续振动发生后还会产生船体的断裂,尤其是船舶的上建结构更易受损。
而在船上的船用设备仪器会由于振动的影响不能正常工作,直接给船舶的航行带来危险。
过大的振动更会影响船上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
有研究表明,强烈的振动可以引起人机体的不适,主要表现在人的手眼配合有误、注意力不集
中、空间定位感变差等,严重时会导致人的交感神经处于紧张、血压上升、脉搏增快、心搏出血量减少、心肌局部缺血、心电图发生改变、心室震颤、胃部蠕动异常、腹部压力增高等等后果,直接影响海上船员的工作效率和生命安全。
另外,船舶振动中船内机械振动所带来的噪音,也会影响人的健康。
二、上建结构
船舶的结构复杂,主要包括船壳、船体骨架、甲板、船舱和上建结构。
其中船舶的上建结构就是上层建筑,即船舶主甲板以上的建筑。
上层建筑主要用来布置不同用途的船舱舱室,主要包括生活区、工作区、储藏区和仪器设备区。
上层建筑包括首楼、桥楼和尾楼,其他的建筑被称为甲板室。
整体被称为“船楼”。
(一)上建结构的局部振动
船舶业的发展给船舶的设计带来了更多新鲜的理念,船舶上建结构作为整个船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在目前的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问题。
比如目前船舶的上层建筑设计趋于高大化,我们可以看见一些船舶的船楼设计的非常高,虽然可以增加船体的空间用来布置更多的仪器设备和生活空间,但是船舶的上层建筑越高,它本身的刚性也就越低,如果在遭受严重的船舶振动时,很可能发生危险。
近年来,国内外由于船舶上层建筑的振动而发生的海上事故屡见不鲜,根据挪威船级社的报道,在去年70艘船的统计中,就有34艘船舶发生了上层建筑的严重振动。
可见船舶的上层建筑振动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
引起船舶上层建筑振动的原因主要由外界激振力频率与上层建筑固有频率发生共振两种。
其中上层建筑固有频率较高和螺旋桨以及主机产生激振力有关。
(二)上建结构振动频率的分析
对船舶振动频率的估算可以帮助船舶设计从而减小振动对船舶带来的影响。
目前在世界船舶领域对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振动固有频率的算法有两种:一种主要是从上建结构的尺度入手,包括船体上层建筑的总高度、长度和各层建筑的高度以及层数等;另一种是将上层建筑根部固定在船体上的剪弯振动固有频率和刚体回转振动固有频率两个参数,采用公式计算出上层建筑整体的纵向固有频
率。
即:。
在此公式中,fc是上层建筑的整体纵向振动固有频率,fs是指上层建筑根部的纵向剪弯振动固有频率,fr是刚体回转振动固有频率。
根据上层建筑根本固定时,上层建筑会产生剪切振动,所以它的固有频率应该是:
其中H是甲板以上上层建筑的总高度,m和n是上层建筑的总层数,i是由下而上的层数,
Mi是第i层上层建筑质量,为第i层质量系数,Si为第i层剪切面积,G为
材料的剪切面。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
对于上层建筑整体纵向振动固有频率的计算为:。
此公式可以通过刚度参数、等效刚性系数、弯曲振动系数、剪弯振动固有频率和刚体回转振动固有频率等具体数值,计算出上层建筑纵向振动固有频率的最终值,并可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
总结:
船舶振动对于船体本身和船上人员都会带来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于船舶振动各方面的介绍和其上建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表明了如果能够在船舶航行时掌握其局部的振动频率参数,对于未来的船舶设计和研究如何避免船舶产生振动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殷玉梅,赵德有.船舶上层建筑整体纵向振动固有频率预报方法研究[J].船
舶力学,2011,15(5).
[2] 邹利军.船舶上层建筑振动的最优控制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1996.
[1] 马广宗,刘健宜,石慈忠.估算船舶上层建筑固有频率的新方法[J].中国船业,19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