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读写诗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仿照诗文的内容,编写几句赞美秋天的诗文。
课前准备:收集秋天的声音、教学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展开想象,游戏导入。
(2分钟)1、游戏导入: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同学们,请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你能听到什么?学生配图说声音。
(1)提示:叶子飘落能听到什么声音?刷刷(出示枫叶词卡,生读)(2)口瞿口瞿(出示词卡,生读)这种描绘声音的词叫——象声词。
(3)嘎嘎、呼呼、叽叽、嘀嗒2、揭示课题:有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就挥笔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走进大自然,去听听秋的声音。
请齐读课题。
把声音放低一点,再读。
二、初听秋声,初感秋意(4分钟)1.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读课文,听后说感受。
师配乐配画面朗读课文。
反馈:说说你的感受。
2.带着你的感受,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秋天有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谁发出来的。
(生读读、画画)3.学生汇报:(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板书:黄叶话音(2)口瞿口瞿——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板书:蟋蟀歌韵(请大家看老师书写“蟋蟀”两个字,举起手,跟着老师一起写,注意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的,笔顺要写对,“蟋”字这笔是点,“蟀”字这点别落了。
)(3)大雁撒下的叮咛。
板书:大雁叮咛(4)秋风送来的歌吟板书:秋风歌吟指导读准歌韵、叮咛、歌吟等词;词语也有温度,请再读一遍,读出情感来。
三、细听秋声,再感秋趣。
(12分钟)1.学习第一节,指导学法。
(5分钟)(1)师导语: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我们不仅要读好词语,还要读好课文。
请自由练习读第一节。
(生自读)(2)谁来读?(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给“道别”换个词。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推荐2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推荐2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1、游戏导入。
2、展开想象。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自由诵读自己的作品,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
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修改自己写的诗,然后再朗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粗知诗的大意。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设计理念:1、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
2、让学生在听中想象,说中积累,读中感悟,写中运用。
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秋天特有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蛐蛐声、鸟啼声等,和着轻音乐。
2、乐曲《金铃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1、谈话导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听,你听到了哪些声音?2、展开想象:此时此刻,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想象,教师引导学生表达清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好听的诗《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要求读得美一点。
【用音乐与声响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创设了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具体写了什么声音。
2、再读。
运用已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然后小组交流,互相帮助。
3、听老师范读,可试着模仿。
(配轻音乐)4、找出你最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5、展示朗读,展开想象。
(配乐)学生每读一小节,教师可让他说说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小节的,还可组织其他同学自由评议,再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如:第一小节,可以读出一点点忧伤,因为树叶还舍不得和大树妈妈告别呢!假如你就是那一片黄叶,你会怎么和树妈妈告别?(提示学生注意表情和动作)第二小节,可以读得高兴些,因为小蟋蟀正张大嘴巴快乐地歌唱,它在唱什么呢?第三小节,大雁在对谁叮咛?怎样叮咛?秋风唱什么?第五小节,要读出欣喜的感觉,因为大自然到处都有秋的声音6、全班齐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边读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了解诗歌中写了哪些美妙的声音,并尝试仿照第一、二节诗歌的形式,写写秋天的声音。
教学准备:1、导学单每生1份;2、收集秋天的美景;3、本课PPT。
学生准备:课前根据导学单的内容预习课文,根据自己能力,分层完成导学单内容。
课时:1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在你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说说秋天的美景。
例如: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树叶变黄了,地里的庄稼都成熟了,果园里苹果红了,石榴裂开了嘴……)2、导入课题:秋天不仅有缤纷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呢!有一位诗人在秋天流里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听听,秋的声音》。
(出示课题)4、齐读课题。
二、初读,秋的声音1、自由读文,思考:诗歌中写了哪些美妙的声音?2、出示导学单内容,检查学生课文整体理解情况。
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
从诗歌中,我听到了___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_的声音,体会到了秋天的美好。
5、交流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可能不懂的词语:话音、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道别(1)、指名说一说自己不懂的词语。
(2)请班上预习时已经解决的同学帮助解答。
师相机点拨。
师引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等。
6、请生说说预习时自己不认识的字。
7、出示生词检查认读情况和理解情况。
三、美读,秋的声音(一)、学习第一小节1、出示第一小节诗歌,指导学生依依不舍地读,读出黄叶对大树妈妈恋恋不舍的情感。
齐读——女生读2、指导学生想象,一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他们依依不舍地对大树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见了,大树妈妈,谢谢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是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四篇课文,全组课文体现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诗歌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诗的题目《听听,秋的声音》用轻柔的语气引领你走进美丽的秋景,诗中这句话不断出现,一种声音就是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前四节写的是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具体可感的声音,后两节写了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
诗歌就是要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引导我们想象秋天美好的景象,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们非常喜欢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喜欢多媒体上那一系列神奇的变变化。
另一方面他们的抽象思维正在发展,想象丰富不受限制,并且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小脑瓜思考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积极表达。
在前几课的学习中他们已了解了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了解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了解了秋天里具体的景物,这些都为他们理解这首现代诗打下基础,虽然诗歌语言精炼,跳跃性强,相信理解起来并不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及朗读能力。
2.仿照诗歌的形式读写诗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设想这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考虑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而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对秋天有一定的了解,所以理解课文并不难,关键是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美。
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现形象,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然后紧密结合课文借助多媒体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听秋声、找秋声、说秋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美,学生在听、找、说中动耳、动脑、动口领悟秋天的美好可爱。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
老师准备适合作课文朗诵背景的音乐(如《秋日呓语》)等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要求与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不同。
课文前面有一段连接语,课文学习之前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连接语,以明确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秋天的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秋天,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片丰收的景象。
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快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说说你都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课文)2、这一位作家,就是听到在听了秋天这么多美妙的声音后,写下了一首美丽的现代诗,板书课题:3、该怎么去读懂呢,先请我们去阅读学习提示:(明确要求)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1、读通诗文2、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能读给我们听听吗?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课件相机出示)指导朗读,鼓励学生想象表演指导动作:大树抖抖手臂,蟋蟀振动翅膀指导朗读:听听,刷刷4、配乐朗读。
(1)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2)指名朗读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1、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快把你能想到的能听到的声音也试着写下来吧!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写。
2、把自己的小诗读给同桌听听,展示2—3生的小诗。
3、汇编成诗:四人合作,把自己的小诗汇编成一首新诗,有可能的话再画上插图。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各种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11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11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粗知诗的大意。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我们在《秋天的雨》中,欣赏了秋天多彩的颜色、品味了秋天好闻的气味,真是令人陶醉!这节课,我们再走进秋天,去听听秋天美妙的声音!听—— 一。
范读,听秋声。
1.老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读后,问问学生“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
2.板书课题,读好“听听,秋的声音”(后一个“听”读轻声,“秋”稍重稍长,但气息不要断),读出一些味儿。
3.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读完可以提问学生,学习这首读要达到什么目标(一是有感情朗读;二是想象交流体会;三是接着写几句)。
二。
默读,说秋景。
1.自由读,多读几遍,必要时,老师可以领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2.默读,想象画面,并说说“仿佛听到什么声音”或“看到什么景象”。
三。
诵读,表诗情。
问:读完了诗歌,你觉得作者喜欢秋天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怎样朗读,才能把这种喜爱之情表现出来呢?1.自由朗读。
2.比赛朗读。
四。
续写,述诗文。
1.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还听到什么声音?(老师作一些提示,如蛇的声音“咝咝”;蛙的声音“呱呱”;燕子的声音“喳喳”等等。
)2.小组合作,按照下列句式,把听到的声音用诗的语言表达。
句式:听听,/秋的声音,/ ,/“ ”,是道别的。
/生:听听,/秋的声音,/燕子拍拍翅膀,/“喳喳”,/是和北方的家道别的话语。
/3.把说的,按照诗歌的形式写下来。
五、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让我们再次来感受秋声带给我们的喜悦吧!一、教材简说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优质教案3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7.听听,秋的声音(优质教案)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2.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读诗歌,一边读一边想,和同学交流对秋天美好的体会。
【教学难点】仿照诗歌形成,续写诗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1.游戏导入。
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
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播放声响录音带)2.展开想象。
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抖(dǒu) 蟋(xī) 蟀(shuài) 振(zhèn) 韵(yùn) 掠(lüè) 吟(yín) 辽(liáo) 阔(kuò)(1)读准字音自由读,指名读。
纠正读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蟀振”,前鼻音“韵吟”,边音“辽掠”。
(2)识记生字形声字结构:“抖蟋蟀振韵吟辽阔”形近字比较:惊一掠3.整体感知课文。
(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诗中讲了哪些事物的声音?(诗中从两方面写了秋天的声音,一种是具体可感的声音。
像一、二、三、四节中写的,落叶、昆虫、大雁、唱歌等声音;另一种是可心领神会而不可闻的无声的声音,其实是秋景给人的感受。
像最后两节中写的秋天的声音。
)4.指名让学生朗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营造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1.品读第一至第四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说说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1、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2、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秋天来了四周的变化和留意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老师: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你对秋天有哪些了解?请用上“秋天是季节。
”句式说句话。
(五彩缤纷、瓜果飘香、丰收、美好…..)
同学们课前预习也搜集到了一些有关描写秋天美景的资料,快来展示一下吧!
生1大家好!我搜集到了描写秋天的优美词语:
生234……大家好!句子段落、诗词、儿童诗……
师:大家课前预习的收获可真不少!为你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点赞!
师:其实,秋姑娘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色彩,还带来了许多奇妙的声音呢!一位诗人在听到秋天奇妙的声音后,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
孩子们,你们想听吗?(生:想)师配乐朗诵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板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齐读课题。
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看连接语齐读,划出所提出的问题。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3、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学提示来学习,
(1).请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秋天有哪些声音?用“——”画下来。
(出示课件)手臂刷刷蟋蟀振动歌韵叮咛掠过歌吟辽阔大厅绽开匆匆
2、指名读,正音。
3、指名读诗歌,正音。
4、(生汇报师板书)通过刚才的自学,从课文中,你找到了秋天都有哪些声音呢?
“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板书:黄叶“刷刷”道别的话音
“瞿瞿”——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板书:蟋蟀“瞿瞿”告别的歌韵
大雁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声;板书:大雁暖暖的叮咛
田野在唱一曲丰收的歌吟。
板书:田野丰收的歌吟
……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师:在这些声音中,你最喜欢哪种呢?找到你喜欢的那一节,再去读一读吧(生再读。
)
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品读第一小节,(看课件)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黄叶跟大树再见,课本中用了一个词语是什么?道别什么意思?举例。
“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评价、激励)
(2)品读第二小节(看课件)
“”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小蟋蟀会跟阳台怎样告别呢?指名读、齐读(朗读指导)
(3)品读第三小节
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大雁也飞往南方过冬去了。
大雁会对它的朋友叮咛些什么呢?什么是叮咛?(课件)
师:星期一早上,当你背起书包上学时,妈妈会怎么叮咛呢?(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
(板书“叮咛”)请大家再来看看“叮咛”这两个字,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一记它们?
师:是啊!用嘴巴一遍又一遍地说就是叮咛,妈妈的叮咛饱含着对你的关心和爱护,那大雁又会对它的好朋友留下些什么话呢?
大雁对()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雁还会对他哪些朋友叮咛呢?
师:留在这里的朋友听到大雁的话,心里会感到多么温暖呀!这时候秋风也来了,秋风掠过田野,(课件出示田野图片)最开心的是谁啊?(农民伯伯)是啊,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播种、施肥,洒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面对这一颗颗绽开的谷粒,怎能不欣喜!那秋风会对农民伯伯说些什么呢?拓展练习说话
师:我们也来学学大雁、秋风和我们的朋友说一说吧!(齐读第3小节)
师: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落叶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蟋蟀唱起了离别歌,大雁飞到南方过冬去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稻子压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秋天的多么美妙多么温暖的秋的声音啊!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下面,就让我们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些诗句吧!齐读1、2、3小节。
(4)学习第4、5、6小节
①师:在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秋,走进了这辽阔的音乐厅。
这音乐厅就是“神奇的大自然”。
在大自然中,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
我们再好好去听听,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呢?
②指名说。
(课件:关于各种声音的图片)
③师:是啊,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了(板书:……)秋的声音,在……(师引读第5.6小节)
师:是呀,从每一片叶子,每一朵小花,每一滴汗水,每一颗绽开的谷里里,我们都感受到了秋,感受到了秋的声音,感受到了秋的美丽,感受到了秋的丰收、秋的温馨和喜悦。
让我们带着这种温馨与喜悦再来读一读5、6小节吧,用朗读来表达我们心中的喜悦吧!
三、拓展延伸
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看课件,想想看秋天还会有那些声音?
我们也来当一当小诗人吧,看课件,思考,同桌说一说。
两幅图
师:孩子们,秋天把这么美妙的声音送给了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也该送份礼物给秋天,来赞美秋天!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声音仿照课文一二小节的样子写一写吧!
四、作业
赞美秋天,画秋天、写诗歌。
板书设计:
黄叶
蟋蟀
听听,秋的声音大雁
田野
……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因为我让孩子们在假期里收集了有关秋天的美,秋天的快乐,让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身去体验秋天景象的美好,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就能引起孩子们浓浓的秋情。
而这也正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秋天具体可感的声音,所以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再一次体味秋天特有的风情,最后,我又启发诱导:“同学们,秋的声音美妙动听,而你们的朗读也让我陶醉不已。
再听听,你还听到了秋天的哪些声音?”“你看诗中作者把秋天的声音写得那么可爱,那么富
有韵味,抓住了秋天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你能不能也模仿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抒发一下自己感受到的最美的秋的声音,过把当诗人的瘾。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看到孩子们沉思,我很高兴,知道他们在组织语言,在回味自己曾经感受到的秋意。
不一会儿,有几名学生不自信地举起了小手。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