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种类的鉴别
害虫的分类

害虫的分类介绍
害虫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照生活习性分类:
(1)地下害虫:如金针虫、蝼蛄、地老虎等,它们主要在土壤中生活,危害植物的根部和茎部。
(2)食叶害虫:如刺蛾、蝗虫等,它们以植物的叶子为食,造成叶片缺刻或孔洞。
(3)蛀干害虫:如天牛、蠹虫等,它们钻蛀植物的茎干,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
(4)刺吸害虫:如蚜虫、红蜘蛛等,它们以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养分,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萎缩。
2. 按照危害部位分类:
(1)根际害虫:这类害虫主要危害植物的根部,如根蛆、蛴螬等。
(2)叶部害虫:这类害虫以植物的叶子为食,如卷叶蛾、叶蜂等。
(3)枝干害虫:这类害虫蛀食植物的枝干,如天牛、木蠹蛾等。
(4)花果害虫:这类害虫主要危害植物的花和果实,如蓟马、盲蝽等。
3. 按照害虫的种类分类:
(1)蚜虫类:蚜虫是植物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吸取植物的养分,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或萎缩。
(2)红蜘蛛类:红蜘蛛是一种常见的刺吸害虫,它们以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养分,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
(3)螟虫类:螟虫是一种常见的食叶害虫,它们以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叶子为食,造成叶片缺刻或孔洞。
(4)地下害虫类:地下害虫是一类生活在土壤中的害虫,它们主要危害作物的根部和茎部,如金针虫、蝼蛄等。
以上是害虫的主要分类方法,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更好地防治害虫,保护植物的生长。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比较鉴别
将疑似有病虫害的植物与健康 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差异。
咨询专业人员
对于难以辨别的病虫害症状, 可以咨询园林植物保护专家进
行确诊。
02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农业防治
01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耕作栽培 措施,增强植物抗性,创造不利 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从而预防 病虫害的发生。
02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合理轮作、深 耕晒土、合理施肥、选用抗病品 种等措施。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 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实现病害的可 持续控制。
物理防治
利用高温、低温、辐射等物理手段来 控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虫害的防治方法
人工捕杀
生物防治
对于一些个体较大、容易捕捉的害虫,可 以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蜂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害虫 的种群数量,实现害虫的可持续控制。
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
使用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直接杀死或抑制害 虫的生长和繁殖。
利用光、色、气味等物理因素来干扰害虫 的交配、寻找食物等行为,从而减少害虫 的数量。
04
防治效果的评估与提高
防治效果的评估
01
02
03
评估指标
评估防治效果时,应综合 考虑防治效果、经济效益 、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
茎杆上发生。
炭疽病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椭圆 形的病斑,颜色为灰白 色或浅褐色,边缘颜色
较深。
锈病
植物表面出现黄色或橙 色的锈状物,通常在叶
片和茎杆上发生。
虫害种类与识别
01Biblioteka 020304
蚜虫
体型小,绿色或黑色,常群集 在植物的嫩叶或花蕾上吸食汁
园林中常见的害虫及防治

园林中常见的害⾍及防治⼀般园林上⽤的最多的只有九个⽬的昆⾍:直翅⽬、鳞翅⽬、同翅⽬、膜翅⽬、鞘翅⽬、双翅⽬、半翅⽬、脉翅⽬、缨翅⽬。
⼀、直翅⽬昆⾍(直翅⽬Orthoptera )(Ortho-直,ptera-翅)直翅⽬的昆⾍都是渐变态,在它们的整个⽣命周期中都在危害着植物,蝗⾍主要取⾷叶⽚,蝼蛄则以危害植物的根系为主.直翅⽬昆⾍为⾸的是蝗⾍1 形态特征:体中型⾄⼤型。
⼝器咀嚼式;触⾓多为丝状;前翅覆翅,后翅膜翅;后⾜是跳跃⾜或前⾜开掘⾜;雌⾍多有发达的产卵器;雄⾍常会发⾳。
1.1 头部多为下⼝式,少数⽳居种类为前⼝式;头圆形、卵圆形或圆柱形,蜕裂线明显;⼝器为典型的咀嚼式,上颚强⼤⽽坚硬;触⾓丝状、剑状或槌状;复眼⼤且突出;单眼2~3个,但⼀些螽斯科种类缺单眼。
1.2 胸部前胸特别发达,背板常向后和两侧扩展呈马鞍形,盖住前胸侧板;前胸腹板在两前⾜基节之间平坦或隆起,或呈圆柱形突起,称前胸腹板突;中胸与后胸愈合;前翅覆翅;后翅膜翅,臀区宽⼤,平时呈折扇状纵褶于前翅下;前⾜和中⾜为步⾏⾜,后⾜为跳跃⾜;但蝼蛄类昆⾍的前⾜特化成开掘⾜。
在蝗⾍类中,有些种类的翅退化成鳞⽚状,形似蝗⾍的若⾍(俗称蝻、蝗蝻或跳蝻)。
但是,它们的前翅覆盖后翅,且翅上除纵脉外还有横脉;⽽蝗蝻的后翅翻转盖住前翅,且翅芽上仅有纵脉⽽⽆横脉。
在螽斯和蟋蟀中,其雄⾍前翅上有发⾳器(stridulating organ)。
在蝗⾍中,其雄⾍的前翅和后⾜腿节外侧上有发⾳器,但癞蝗科Pamphagidae的发⾳器在腹部第2背板和后⾜腿节内侧。
在螽斯和蟋蟀中,在其前⾜胫节基部上有听器(auditory organ)。
1.3 腹部⼀般11节;雌⾍第8节或雄⾍第9节发达,形成下⽣殖板。
蝗⾍、螽斯和蟋蟀的雌⾍产卵器发达,呈锥状、剑状、⼑状或⽭状;蝼蛄⽆特化的产卵器。
尾须1对,不分节。
在蝗⾍类昆⾍中,听器位于第1腹节背板的两侧。
2 ⽣物学特性渐变态。
多为植栖性,少数⼟栖性和洞栖性。
害虫种类的鉴别共29页文档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害虫种类的鉴别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及成虫的鉴别方法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及成虫的鉴别方法茶尺蠖和灰茶尺蠖,这两个小家伙可真是让人头疼。
它们都是害虫,而且长得还很像,简直就是难兄难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区分它们,让你在遇到它们的时候,能够轻松应对。
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外貌。
茶尺蠖的体型比较大,颜色呈深棕色,有点像咖啡色。
而灰茶尺蠖则相对较小,颜色也比较浅,像是灰色。
虽然它们的颜色有所不同,但是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混淆。
所以,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光线充足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习性。
茶尺蠖喜欢在树叶上活动,而灰茶尺蠖则更倾向于在树干上爬行。
这也是我们区分它们的一个依据。
如果你发现树叶上有一个小虫子在活动,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茶尺蠖;如果发现树干上有一个小虫子在爬行,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灰茶尺蠖。
这个方法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因为有时候它们也会互相转换生活环境。
除了外貌和习性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行动来区分它们。
茶尺蠖的活动速度比较慢,而灰茶尺蠖则比较快。
如果你看到一个小虫子在树叶上缓慢地爬行,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茶尺蠖;如果你看到一个小虫子在树干上快速地爬行,那么很有可能就是灰茶尺蠖。
这个方法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因为有时候它们也会做出出人意料的动作。
我们来说说如何防治这两种害虫。
我们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尽量减少它们滋生的环境。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剂来消灭它们。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药剂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的方法来防治它们。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树叶上喷洒一些辣椒水或者大蒜水,这样可以有效地杀死它们。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时间,但是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区分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过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一定能够战胜这些小家伙!。
害虫种类的鉴别课件

03
昆虫腹部
昆虫腹部是昆虫生殖器官和大部分内脏器官所在部位,不同种类的昆虫
腹部大小、形状、节数、长度等有差异,例如蝴蝶的腹部较长,而蚊子
的腹部较短。
蛛形类害虫的鉴别
身体外形
蛛形类害虫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个部分,头胸部前端有螯肢和口器,腹部有生殖器官 和消化系统等。不同种类的蛛形类害虫身体大小、形状、颜色等有差异。
林业害虫的鉴别及防治
林业害虫的种类与鉴别
林业害虫对林木的生长发育和木材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天牛、蠹虫、松毛虫等,对于不同种类的害虫,需要 掌握其生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别。
防治措施
林业害虫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营林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例如,对于蠹虫,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 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控制。
基于生物防治的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1 2
生物防治的原理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对害虫进行控 制和管理,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
生物防治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农林牧业害虫的防治,对于维护生态 平衡和保护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3
生物防治的限制
需要一定的生物防治知识和技能,对于管理和操 作的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生物防治可能 带来的负面影响。
害虫种类的鉴别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害虫种类概述 • 害虫外观特征鉴别 • 害虫生态行为鉴别 • 害虫鉴别应用与案例分析 • 害虫鉴别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害虫种类概述
害虫的定义与分类
害虫的定义
害虫是指对人类生活或农作物生 长产生不利影响的昆虫或其他生 物。
害虫的分类
根据其危害方式,害虫可分为吸 汁类、食叶类、钻蛀类、地下害 虫类等。
如何捕捉和鉴别常见的害虫

如何捕捉和鉴别常见的害虫在农村和城市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各种害虫。
它们不仅会给我们带来烦恼,还可能破坏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学会如何捕捉和鉴别常见的害虫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害虫及其鉴别方法。
一、蚊子蚊子是大家常见的害虫之一,尤其在夏季,它们会成群出现。
蚊子的叮咬会引发皮肤瘙痒、肿胀等不良反应。
如果不加以防护,蚊子还会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
要想防止蚊子叮咬,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蚊子一般在夜间活动,栖息在潮湿或有水源的地方,比如草丛、花坛、排水口等。
因此,我们可以在家里使用蚊帐、蚊香或灭蚊液等工具来预防蚊子入侵。
此外,也可以在家庭周围铺设防蚊草或植物,如龙胆二号、苦艾草等,以驱赶蚊子。
二、蝇类蝇类害虫主要有家蝇、蚊蝇、马蝇等。
它们会在垃圾、厕所、厨房等脏乱差的场所产卵,孵化成幼虫,然后再变成鲜艳的成虫。
蝇类害虫的危害非常大,它们不仅会传播肠道疾病和结核病等疾病,还会污染食品和危害动植物。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蝇类害虫。
首先,要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的干净和整洁。
其次,可以使用昆虫胶捕捉器等工具来捕捉蝇类害虫。
此外,还可以使用驱蝇剂或草,比如柠檬草、大蒜、食醋等,以达到驱赶蝇类害虫的效果。
三、蚂蚁蚂蚁是非常顽固的害虫之一,它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栖息和繁殖。
蚂蚁蚂蚁能够团结协作,形成庞大的蚂蚁社会,对人类造成的威胁很大。
蚂蚁会爬上食品和家具,污染环境并破坏设施。
如果我们想要排除蚂蚁,首先需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蚂蚁一般喜欢在潮湿、温暖和漏风的地方栖息,比如花坛、下水道、地下室等。
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倒入沸水、杀虫剂等物品,以达到灭蚂蚁的效果。
在家庭周围种植驱蚂草、竹子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蜘蛛蜘蛛是大家都比较讨厌的害虫之一,尤其对于孩子和女性来说更是如此。
蜘蛛常栖息在干燥和阴暗的地方,比如地下室、老式木梁和墙壁等。
虽然蜘蛛对人体没有直接的危害,但它们的存在会引发室内的清洁问题。
林木害虫美国白蛾的鉴别与防治

绿色植保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
也叫秋幕毛虫、美国白灯蛾、秋幕蛾等。
原产北美,1922年在加拿大首次发现,后迅速蔓延至世界各地;1979年在我国辽宁首次发现,又很快蔓延至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近几年越来越严重。
尤其2018年北方天气高温干旱,造成了毁灭性的虫灾。
1危害特点1.1食性杂能够危害300多种农林植物。
主要危害行道树、观赏树木、果树和花卉,尤其是阔叶树受害最重。
其中悬铃木、白蜡、椿树、泡桐、金银木、山楂、桑树等危害较重,还危害桃、樱花、杨、柳、榆、槐、海棠、丁香、紫荆、五角枫、爬山虎、葡萄、金银花等园林植物。
1.2繁殖量大一只雌蛾平均1次产卵300~ 700粒,多者2000多粒,一年可繁殖3代,自然控制作用小,如不防治,一年后其后代至少几十万只。
1.3适生区域、传播途径广从北纬20°至50°都适合生存,能耐40℃高温和-16℃低温,老熟幼虫15天不取食也不会死亡;由于其有很强的适应性,一只老熟幼虫和蛹可随寄主植物、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进行远距离传播。
1.4危害严重低龄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危害习性;老熟幼虫有暴食性,有时3~ 4天可将一株树的叶片全部吃光,使树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
2危害症状以幼虫取食植物的叶片,1~2龄的幼虫一般群居在吐丝结成的网幕中,在叶的背面啮食叶肉,残留叶子上表皮及细叶脉,被害叶呈纱窗状,仅个别嫩叶被咬成小洞;3龄幼虫可将叶片咬透,呈小孔洞。
随着虫龄的增长,幼虫不断将网幕增大以扩充食料。
常见的网幕长约1米,大的网幕可从树梢向下拉到树干的基部,在3米以上。
一棵树上的网幕有几个到十几个,多的达200多个。
网幕将树叶及小枝条缀连在一起,内有大量虫粪、幼虫和幼虫脱的皮壳,对树木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4龄后幼虫分散成小群体蚕食叶片,5龄后幼虫爬出网幕单独活动、取食,直到全树叶片全部被吃光。
同时幼虫向附近的大田作物、蔬菜、花卉和杂草等植物上转移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额负蝗
雌成虫体长31-33毫米,前翅长27-29毫米。体淡绿或褐色 (冬型成虫),有淡黄色瘤突。头尖,颜面斜度大,与头形 成锐角;颜面中间有纵沟;触角剑形,雌性短于雄性。前翅 超过后足腿节端部的长度;后翅略短于前翅,基部呈玫瑰 色。
年发生1代(华北)或2代(华东),以产于土中的卵块过冬。卵 呈倾斜状排列并有3-5行,且为胶质丝绕裹着。若虫期共 脱皮4次,5龄。随着龄期的增长,后胸上的翅芽也不断加 长。初孵若虫常多只集结于叶背表面,啃食叶肉;3龄后则
四、实验内容
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所提供标本的典型形态特征
五、作业 列表比较针变化很大,发生量少是体色较 浅,大发生是体呈黑色。头淡黄褐色,沿 蜕裂线有呈“八”字形的褐色纵纹。体背 有5条纵线,又称五色虫。幼虫一般6个龄 期。 成虫:体色呈淡黄色或淡灰褐色。前翅中 央近前缘有2个淡黄色圆斑,外侧圆斑较 大。其下方有一个白点,其两侧各有一个 黑点;后翅暗褐色,向基部色渐淡。
大青叶蝉( Green leafhopper )
成虫体长7.5-10毫米。身体青绿色,其中头部、前 胸背板 及小盾片淡黄绿色; 头的前方有分为两半的褐色皱 纹区,接近 后缘处有一对不规则的长形黑地。前胸背板的 后半呈深绿色。 前翅绿色并有青蓝色光泽,前缘色淡,端 部透明,翅脉黄褐色, 具有淡黑色窄边。后翅烟黑半透明。足橙黄色,前、中足的跗 爪及后足腔节内侧有黑色细纹, 后足排状刺的基部为黑色。
三、蝼蛄类(mole crickets)
1、为害特征 被害状特点: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食性杂特别 喜
食刚发芽的种子,咬食幼根和嫩茎,扒成乱麻状或丝状, 使
幼苗萎焉死亡,造成严重缺苗断垄。特别是蝼蛄在土壤表层 窜行为害,造成纵横隧道,使种子架空,幼苗吊根,导致种 子不能发芽,幼苗失水而死。 苗床、谷苗、麦苗最怕蝼蛄窜,一窜就是一大片,损失非常
断垄。主要有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大地老虎(A. tokionis)
小地老虎
黄地老虎
大地老虎
五、蛴螬类
蛴螬(grubs)是金龟甲(chafers) 的幼虫(属于蛴螬型幼虫:身体肥 大、头部黄褐色、体白色,1对上 颚十分发达,体背多皱纹,体弯曲 呈C形,寡足型幼虫) 陕西常见的有4种金龟甲:大黑鳃
实验二 草地常见害虫鉴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害虫的鉴别方法,识别主要种类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材料
1、幼虫浸渍标本:粘虫、大黑金龟甲、铜绿丽金龟甲。
2、针插标本:短额负蝗、褐纹金针虫、铜绿丽金龟甲、大
黑金龟甲、东方蝼蛄、油葫芦、粘虫、小地老虎、苜蓿夜 蛾、中黑盲蝽、牧草盲蝽、大青叶蝉。
三、实验用具 实体显微镜、昆虫针、泡沫板
严重。故有“不怕蝼蛄咬,就怕蝼蛄满地跑”之说。
2、主要种类形态特征 我国有6种,华北蝼蛄(单刺蝼蛄)和东方蝼蛄为害最重。
单刺蝼蛄
东方蝼蛄
华北蝼蛄
油葫芦 直翅目 蟋蟀科
成虫特征:头顶 黑色,头部及两 颊黄褐色,前胸 背板有两个月牙 纹,前翅黄褐色 有光泽,后翅尖 端纵折露出腹部 很长。产卵管剑 状,尾须褐色。
Adult
Mythimna separata
2、金针虫类
金针虫是叩头甲科幼虫的总称,为重要的地下害虫。
金针虫幼虫:体壁光滑、细长,胸足不发达。幼虫为害作 物根部,主根不被咬断,常从茎一侧蛀入,被害部位不整 齐,呈丝状,禾苗逐渐萎焉枯死。成虫一般不取食或危害 不严重。
褐纹金针虫
细胸金针虫
沟金针虫
大青叶蝉为害白菜、甘蓝、花椰菜、萝卜、菜豆、番茄、茄
子、马铃薯、莴苣、芹菜、胡萝卜、菠菜等。该虫虫态有成 虫、卵、若虫。以成虫和若虫为害叶片,刺吸汁液,造成退
色、畸形、卷缩,甚至全叶枯死。此外,可传播病毒病。
各地的世代有差异,从吉林省的年生2代而至江西的年生5代。
成虫或若虫均喜弹跳;
若虫喜群栖:成虫趋光性强。成、若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吮 寄主汁液。可传播多种植物痛毒,寄主为禾本科、十字花科、 蔷蔽科和杨柳科 等植物。
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暗
黑鳃金龟(H. parallela),棕色 鳃金龟(H. titani)和铜绿丽金
龟(Anomala corpulenta)
铜绿丽金龟
大黑
铜绿
大黑鳃金龟
苜蓿夜蛾 成虫:前翅外缘有7个黑 点,后翅外缘有一黑色
宽带,其中夹有心脏形
淡褐色斑。近前部有1个 褐色枕形斑纹,缘毛黄
白色。
中黑盲蝽
别名:中黑苜蓿蝽 半翅目,盲蝽科 寄主:棉花、甜菜、大豆、 桑、胡萝卜、马铃薯、大 麦、小麦、杞柳、聚合草、 黄花、苜蓿
成虫:体长6—7mm,褐色。触角比身体长。前胸背板中
央具2个小圆黑点,小盾片、爪片大部为黑褐色。卵长 1.2mm,茄形,浅黄色。若虫全体绿色,5龄时为深绿色。
具黑色刚毛,触角和头部赭褐色。眼紫色,腹部中央色深。
分散生活,被害叶片呈缺刻状。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以及
豆类、棉花和蔬菜。
后翅尖端纵折 露出腹部很长
危害特点: 杂食性,成若虫食害作物 茎、叶、枝、果实及根部 发生严重时,飞入室内咬 毁食物及衣物。是北方旱 地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四、地老虎
俗称土蚕、地蚕、切根虫
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多种作物。1-2龄幼虫危害心
叶和嫩叶,3龄以后幼虫切断作物的幼茎、叶柄,造成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