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控制程序 (1)
虫害控制程序

虫害控制程序1.0 目的通过建立完整的鼠、虫害控制计划来防止鼠虫害问题的发生。
2.0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工厂和仓库内的所有鼠、虫害控制。
3.0 定义3.1 虫:是指可能对产品造成污染有害类昆虫,主要包括各类飞虫及爬虫。
如:苍蝇、蚊子、飞蛾、蟑螂、蚂蚁等。
3.2 虫害鼠害:指非原料自身携带的昆虫、鼠等动物给食品带来直接或潜在的污染的现象。
4.0职责4.1 运营部专人负责厂区的鼠虫害环境消杀工作。
4.2 防止鼠、虫害是公司所有员工的责任,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对鼠虫害进行监控并提出预防实施措施。
5.0程序内容5.1 厂区环境要求5.1.1在厂区内不得养动物,也不得让外来猫狗入内。
5.1.2在厂区内外离生产设施和生产性建筑物30米内不得有鸟巢。
也不得有鸟类在厂房区内长期逗留。
5.2 厂房结构要求5.2.1 车间通向外部的排水口和排气孔,应有不锈钢或其它硬质拦网设计,拦网与周围建筑材料连接牢固。
排水管还应有U形水封设计。
排水口拦网孔隙应小于6mm。
排气孔孔隙小于6mm。
5.2.2 门窗均密封严实,门下沿与地面的间隙应当小于6mm,无虫害入侵的通道。
纱窗均采用钢丝等硬质材料,密闭牢固能防鼠。
5.3仓库的防虫和消杀5.3.1 仓库入口处,可设置鼠饵盒及灭蝇灯。
灭蝇灯的位置要不至于直接将光线射向室外而引诱昆虫。
灭蝇灯设置高度在2-2.5米为宜。
采用非黏捕式灭蝇灯的,要不致污染食品。
5.3.2 灭蝇灯都应有编号,至少每周检查一次,填写检查记录卡,记录检查时间,检查人。
检查内容:灭蝇灯上虫子尸体种类,数量。
5.3.3记录并保存有关虫害检查和发现的文件记录,每月做一次虫害趋势分析。
5.4生产车间防虫和消杀5.4.1车间入口处设置防鼠屋。
5.4.2车间入口处的门设置弹簧门,自动关闭。
安装胶帘或设置风幕,随门的开启而开启。
5.4.3更衣室和其它不妨碍食品安全的人流通道设置灭蝇灯。
5.4.4灭蝇灯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全厂每周检查完成后应对托盘进行清洗,为下周检测做好准备。
虫害防治程序文件

虫害防治程序文件一、程序目的本文件旨在为防止和治理作物虫害提供指导和方案,并确保在预防和控制虫害方面遵守所有安全和环境规定。
二、程序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制定具体的防虫害计划并认真执行。
三、程序内容1. 预防虫害作物虫害防治的基础是预防。
确保环境卫生,减少虫害栖息的机会是预防虫害的关键。
预防虫害的具体措施如下:- 种植抗病虫害、适应性好的品种,加强苗期管理,降低虫害的发生率。
- 坚持清洁做好畜禽粪便处理工作,减少卫生死角。
- 坚持生长期内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
-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 注意卫生防治,保持环境卫生。
2. 虫害防治措施虫害防治是指在作物受虫害影响时采取的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 不同虫害需要采用不同防治措施,根据虫害情况采用适当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
- 严格按照化肥、农药的使用说明、用药量和使用期限施用,防止药害和残留物超标。
- 减少农药使用,采用轮换和间作技术防止作物对一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 当虫害发生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停止果实采摘、药物施用等活动,防止疫情扩散。
四、虫害信息记录为方便虫害防治管理,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虫害信息记录卡,详细记录虫害情况和防治措施。
记录卡应包括虫害名称、发现时间、发现部位、发现数量、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备注等内容。
五、程序执行所有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本文档规定,制定具体的防虫害计划,并在程序执行中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和地方安全环保规定。
同时,虫害防治应加强检查力度,如发现管理不到位、违反安全环保规定等情况,要及时纠正并报告上级部门。
虫害控制程序

虫害控制程序
虫害控制程序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研究,在解决虫害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程序设计采用多元化与分类手段,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 建立农业数据库,以便
后续采取针对性的虫害治理措施,以有效抑制农作物受害程度。
具体来说,虫害控制程序在农业生产领域设计实施的分五个步骤:首先,分析农业害虫特性及分布规律,完成对害虫物种,受害重点及易受害农作物的识别;其次,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害虫预警,相关部门及时发布有关害虫受害防治报警信息;第三,应用农药调查技术,完成对农药抗虫性能及残存量分析,以判断害虫重点检查;第四,利用少量精准防治,结合专业害虫治理人员采用多种预防、控制手段,构建农业虫害控制系统;最后,采取交叉检查机制,利用农业技术资料库完成虫害控制效果评估。
综上所述,虫害控制程序集科学调查,工程技术,信息化管理及昆虫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农业害虫的预警、诊断、控制等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虫害造成的农作物受害程度。
只有采取有效的虫害控制技术,才能保护农作物生态环境,改善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虫害、霉菌及温度控制程序

文件变更记录页Document Change History
一.目的
防止害虫及霉菌侵入产品,确保产品品质符合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区域及产品。
三.程序
1.防止害虫侵入控制程序
整个厂区时刻保持清洁卫生,每个区域门口均安装灭蚊灯,沟渠和排水道要定期疏浚;垃圾集中堆放于有盖的垃圾箱内,并且定期清除。
工厂与专业虫害消杀公司签订合同,定期对整个厂区进行消毒杀虫。
工厂指定专人负责每天检查全厂范围内有无虫害及虫害发生的迹象(如虫害的粪便及尸体),并做记录。
若发现有虫害及虫害发生的迹象,检查人应立即通知人事部,人事部应及时要求签约的虫害消杀公司派人进行灭虫处理。
虫害发生地附近的物料和产品要进行隔离和100%全检。
2.防止霉菌、湿度控制程序
包装车间、生产车间、成品仓保持环境通风、干燥,全厂所有货物则在地面安装木板垫底,成品仓所有存放区域都采用木板垫底方式;且在成品仓及原料仓内配挂湿度计测量并定期进行温湿检查并作相关记录,若发现湿度较大时会立即采取防霉措施(如抽湿机等其它方式)。
若有出现发霉产品时会立即采取如下措施:转至包装车间全面拆箱检查,分析原因进行相关处理措施,直至产品完全合格后再转至成品仓。
相对湿度40%-66%为正常的气候。
当湿度超出此范围时,部门相关负责人应采取相关措施,以防止湿度造成的安全隐患。
四.记录表格:
1.温、湿度记录表
2.虫害控制检查表
3.清洁记录表
4.霉变巡查表
编制:吴应久批准:。
OPRP—虫害、鼠害控制程序

OPRP—虫害、鼠害控制程序1.目的防止虫、鼠、啮齿类、鸟类进入生产区域,确保产品卫生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区域管理要求。
3.职责与权限本标准由集团各生产基地执行,各职能部门协助。
4.工作程序4.1害虫主要指:啮齿类、鸟类、昆虫4.2消除害虫滋生地4.2.1公司环境卫生的管理,按GMP良好操作规范的要求执行。
4.2.2卫生间、更衣室、生产车间按规定清洗和消毒,不能存在卫生死角和地面积水,及时消除引诱害虫的杂物。
发现蜘蛛网应及时清除。
4.2.3废弃物及时处理,垃圾桶或箱要清洁消毒,避免啮齿类动物和虫害的影响。
车间内部废弃品做到日产日清,废弃物桶应每日清洗消毒。
4.3防虫防鼠措施4.3.1公司内严禁养禽、畜及宠物,禁止禽、畜及宠物进入生产区。
4.3.2生产车间入口应安装铁门胶帘,防虫鼠进入。
4.3.3车间、仓库所有窗户全部能够封闭,通风口安装有不锈钢防虫纱网(规格为0.5mm)。
4.3.4生产场所排水沟、出水口应安装鼠闸。
排水口应有U形存水防虫、防鼠设施。
车间内所有的下水口应设铁网(规格为1.0mm)。
4.3.5生产场所、卫生间内设备设施禁止使用木质材料,以防蛀虫入侵。
4.3.6车间内所有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如换气扇口等)均设有防护网,生产加工车间安装通风设备,保持车间内空气新鲜,通风设施中有防蝇、防虫和防尘设施。
4.3.7在厂区和生产区设置灭鼠点,标识鼠夹或粘鼠板的放置位置并编号记录。
在灭鼠点设置粘鼠板或捕鼠器,每天检查灭鼠情况,捕鼠结果记录在《防害虫、老鼠执行情况记录》中。
(1)鼠夹的放置位置需根据情况更新变化。
要针对防鼠工作进行趋向分析和工作汇报。
如捕鼠次数,鼠饵料变化情况等。
(2)捕捉到的鼠要进行卫生处理。
如在车间或库房捕捉到老鼠,清除鼠后,要对局部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4.4灭杀虫、鼠设施及方法4.4.1在厂区周围墙边,老鼠容易出没的地方放置捕鼠笼或粘鼠胶。
如果老鼠活动频繁且较多的地方,可用电鼠器灭杀。
厂内虫害控制程序(验厂用)

厂内虫害控制程序1.目的为公司能充分控制虫害提供主要导向,保证就餐及生产不受阻碍。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工厂车间、办公室、仓库、厨房及绿化带内的所有虫害、鼠害控制行为。
3.职责3.1 行政部负责制定虫害控制程序,车间监督实施情况、评估实施效果,并建议改进措施。
3.2 厂内昆虫、鼠害活动踪迹以及根据情况进行局部喷药处理。
3.3 车间监督本政策中所提到的所有要求的执行情况。
3.4 仓库检查来料和运输车辆是否害虫痕迹,拒收任何可能被污染的原材料,确保不被外来虫害的入侵。
3.5 全体员工当发现有任何虫害活动频繁迹象时,及时向车间管理人员反映。
4. 程序内容4.1工厂和环境4.1.1 厂房周围的地面应被很好地维护,包括定期修剪草地、杂草及清理树叶。
4.1.2地面不残留污水,以防止害虫繁殖。
4.1.3车间周围经常保持清洁。
4.1.4垃圾每天清除,以避免害虫繁殖。
垃圾桶必须保持干净。
将所有废物和垃圾整理完成后装入带盖的垃圾桶中。
4.1.5任何时候车间内部管理都要保持良好。
闲置的设备应被清洁干净并盖防尘罩,以避免死角成为虫害滋生地。
4.1.6落地的产品应立即清理干净。
4.1.7地面卫生必须每天清洁清扫,并保持干净干燥。
4.1.8所有不用的管子必须封好,以避免害虫进入生产设备。
4.2 厂区消毒杀虫、灭鼠控制4.2.1 整个厂房应根据虫害、鼠害发生情况定期进行喷雾消毒杀虫、灭鼠,每年不少于两次消毒杀虫,其中6-10月虫子比较多的季节每隔1至2个月要进行一次消毒杀虫,其余时间视每年具体情况,每隔5至6个月消毒杀虫一次。
每年不少于1次的灭鼠。
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2.2进行厂区消毒杀虫、灭鼠的工作由行政部安排专业人员的人实施,行政部需要做好记录。
4.2.3放在车间的灭鼠药要有明确标识,防止人员误碰或出意外。
4.3 检查与记录4.3.1每次进行厂区消毒杀虫、灭鼠都要在“消毒登记卡”/“虫害控制记录”上记录。
4.4虫害控制分析情况各部门每次发现虫害,都要分析源处,对于出现虫害较多的区域,应及时加强防护措施,并记录在案。
虫害卫生控制程序

虫害卫生控制程序
为保证我司出口产品不受虫害,鼠疫等污染特制订此制度,以有效防治和杀灭老鼠、苍蝇、飞虫等害虫。
各部门及每位员工应高度重视提高卫生防范意识,卫生员严格按以下程序操作。
1、保持车间、仓库和食堂清洁、卫生是防治虫害的重要措施。
按“五常”要求
保持地面、台面、阴沟的清洁卫生,不留死角。
及时处理垃圾,池子内不遗留食物残渣,食物存放在密闭容器内,使害虫无孳生、栖息之地。
2、定期检修门窗,随手关门,检查纱窗完好度,减少害虫侵入机会,做好记录。
3、对老鼠采取捕抓方式,定期检查防鼠灭鼠设施,随时做好防鼠、灭鼠工作。
确保无鼠害,作好记录。
4、对苍蝇、飞虫、蚊子用药喷、灭蝇灯等方式进行灭杀,对垃圾存放处、仓库
等部位进行重点控制。
5、以上由各区域指定卫生员定期检查,行政部指定卫生员每月不定期检查,做
好记录,如发现不符处,提出整改意见,纠正,公司管理部验证纠正措施落实情况,直到符合公司要求为止
5、由公司行政部指定灭害区域,张贴区域表示,由行政部指定卫生员按时检查
6、夏季(6月1日-10月30日上午10:00-11:00下午2:00-3:00)公司各
区域灭害灵(飞虫,爬虫)喷扫,其它季节每周一次检查,贴好灭害标示7、绿化带夏季(6月1日-10月30日)每月一次进行专业喷扫灭虫水,其他季
节每季度一次,做好标示
8、定期清理下水道,保证排水通畅,防止污水对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的影响。
年月日。
生产车间除灭虫害控制程序

生产车间除灭虫害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采取措施确保除灭厂区及车间内的虫害,保证生产产品的安全性。
2.范围除灭厂区及车间内的害虫。
3.职责3. 1后勤保安部负责厂区内虫害的除灭工作及日常巡检工作。
3. 2生产车间负责车间除灭虫害和对车间与外界相连部分的封闭及正确使用。
3 . 3质管部负责对车间除灭虫害的检查工作。
4.工作程序4. 1公司厂区内存在害虫的分类及其危害。
4.1.1嚼齿类动物:鼠,其可传播致病菌、孳生寄生虫、破坏食品O4.1.2飞虫:苍蝇、蚊子、蜂螂、小飞虫、爬虫等。
其可传播沙门氏菌、葡萄球菌、肉毒梭菌等致病菌。
4.1.3在公司厂区内不允许饲养家禽家畜,如鸡、鸭、猫、狗、兔子、猪等。
其可传播致病菌、破坏食品。
4.2厂区灭虫措施4.2.1清除厂区内无序的杂草、灌木丛、垃圾等,尽量用水泥铺彻底面,以减少害虫进入工厂机会。
4.3.2地面要保持清洁,无脏水,可减少害虫的生存。
4.4.3将厂区垃圾暂存间、污水处理站、食堂周边、办公楼等处作为捕鼠点,可视情况布置鼠夹、粘鼠板、鼠笼等。
4.5.4对于厂区垃圾站要密闭存放垃圾,当日垃圾要及时送出厂外,垃圾暂存间每日要进行清扫,确保清洁,不吸引害虫。
4. 2. 5如厂区道路发现有爬虫等害虫可用杀虫剂进行灭虫。
4.3车间防虫结构布局4.3.1车间与外界相通的窗户必须密封,不得有缝隙,以避免飞虫进入车间。
4.3.2车间与外界相通的门,如发货台等在开门时必须装门帘,以避免飞虫进入车间,门旁应放有鼠夹等捉鼠工具。
4.3. 3车间排水管道应保证清洁并设有水封装置,以防止鼠、虫等爬入车间。
4.3.4车间废物运出车间时,必须密封好,不得有污水滴落或脏物遗洒。
4.3.5在车间入口处应安装灭蝇灯,防止蚊蝇飞虫进入车间,如车间内飞虫进入要停产进行灭虫。
4. 4杀虫剂的使用:4. 4. 1所有使用的杀虫剂必须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适用于食品加工厂。
4.4.2使用者应按杀虫的使用说明进行配制、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收文部门:
评估、监控、管理害虫的活动,以确定、防止、消除那些可以促进或维持害虫种群的条件(因素), 本规范的标准是关于害虫防制(管理)的。
把害虫从企业(工厂)中清除出去很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不让害虫在一个食品生产环境中有大量繁衍的机会。
综合虫害管理的规范提供策略,运用多种方法来保证害虫不会污染食品。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预包装食品企业(工厂)生产、制作过程的虫害预防及控制。
3、职责
、品质管理(使用、监督部门):监督整个企业(工厂),负责管理虫害控制公司,管理工作涵盖以下内容:
a、选择虫害控制服务商;
b、签订合同;
c、协同虫害控制服务商制定《年度虫害控制目标》;
d、监督部门《年度虫害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e、监督虫害控制服务商的日常服务并做好《虫害监督检查记录》;
f、监督各部门执行虫害管理情况;
g、监督各区域虫害管理整改情况;
h、配合虫害控制服务商完成相关协助事宜;
i、对接国标、企标虫害控制审核情况。
、各企业(工厂)职能部门:配合完成企业(工厂)《年度虫害控制目标》;管理部门内虫害控制情况;完成虫害控制整改目标;完善虫害控制管理职能。
、虫害控制公司:配合企业(工厂)制定、实施《有害生物管理解决方案》;配合企业(工厂)制定、完成《年度虫害控制目标》(虫害控制目标见附件1);建立、健全《虫害服务综合管理文档》;完成《虫害服务报告》;完善《趋势分析报告》;协助企业(工厂)留存记录两年。
4、定义
MSDS:,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
是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的理化特性(如PH值,,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
5、工作程序
虫害控制服务商
关键要求:
、虫害控制服务商负责实施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相关国家资质;
、虫害控制服务商应具有执照及相关资质,企业(工厂)与虫害控制服务商签订服务规范和服务合同,服务合同要存档,需索取虫害公司及服务人员的资质证明,药品的MSDS;合同条款应涵盖以下内容:
a、服务类型及范围;
b、应急方案;
c、合同约定的虫害种类和例行到访频率;
d、所用的器材;
e、操作方法;
f、防患措施;
g、技术资料(包括MSDS);
h、经认可用于指定区域的药品清单;
i、培训要求(必要的话);
j、有虫害爆发时,虫害控制员应及时到场并采取根除措施;
k、有监督检查,确保虫害控制承包方购买了第三方责任险,以免其因自己的活动而遭到损害,应留存一份保险单副本;
l、虫害控制服务商应为虫害控制服务人员购买相关商业保险;
m、《化学杀虫剂使用记录表》记录所使用的杀虫剂:用药种类、数量和浓度、地点、时间、方法、目标虫害物;
虫害控制设备要求:
鼠类外围控制物理防线(捕鼠器安装)
关键要求:
建筑物外围捕鼠站安装间隔15m/个,垃圾站6m内必需安装捕鼠站;
鼠类室内控制物理防线(粘鼠板/捕鼠器安装)
关键要求:
a、生产区域及相关配套区域关键出入口两侧布放粘鼠板/捕鼠器,室内物流、人流通道、冲水区域因破损、打湿导致长期失效的区域,可以考虑不布放;
b、仓库区域8-12m间距布放粘鼠板/捕鼠器。
c、室内放置的捕鼠设施需定置放置警示标识、点检记录卡并编号。
非关键要求:生产区域及相关配套区域8-12m间距布放粘鼠板/捕鼠器
室内飞虫物理控制防线(粘捕式捕蝇灯/电击式灭蝇灯)
关键要求:
a、粘捕式捕蝇灯/电击式灭蝇灯安装在室内离门大于2m,从室外向室内看不到捕蝇灯散发的紫外光为佳;
b、捕/灭蝇灯安装高度:粘捕式离地,电击式离地;
c、电击式灭蝇灯必须离开敞开产品7米,已包装产品3米。
并且在距离范围内无食品操作台、食品盛放器皿等;
d、室内安装的捕/灭蝇灯设施需定置放置警示标识、点检记录卡并编号;
e、粘捕式捕蝇灯/电击式灭蝇灯每年必须更换一次防爆灯管。
非关键要求:
a、室内对外出入口安装的风幕机与门同宽,出入口打开自动开启风幕机:风向向外30度角;有效风力>s;
b、室内对外出入口安装胶帘:安装黄色防虫门帘:胶片与门框重叠2cm;胶帘底部离地;两片胶帘相互重叠5 cm;成品字型安装,避免风吹挪开的现象。
c、室内气压设计:建筑内相对室外为正压。
虫害控制图
关键要求:
虫害控制设施示意图需清楚的示意定置、编号的虫害控制设施,统计、显示设施分类数量。
设施位置因现场而进行的调整等情况,需及时更新虫害控制设施示意图。
非关键要求:
根据客户对文件管控的要求:内控文件需提供文件编号、版本号。
基础设施与硬件配置要求:
外围绿化带管理
关键要求:
a、绿化草地定期进行修剪,草皮高度控制在10cm以下;
b、绿化带低矮灌木近地7cm的树枝定期进行修剪,保持通透,减少阴暗、潮湿;
c、树木定期进行修枝,确保不搭落到建筑物上,并定期检查是否有鸟类在树上营巢。
d、道路、场地、停车场应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并妥善维护。
排水设施管理
关键要求:
a、保持沙井盖完整,避免老鼠出入;
b、室内通往下水道、水沟的排水管应加装孔径小于×的防鼠网罩、格栅;
c、室内地漏应采用水封式地漏;
d、室内水池下水管与排水管之间应采用水封头连接或采用密封胶进行缝隙填补封堵
建筑物维护管理
关键要求:
a、建筑物维护良好,隔离室内外的墙体上无孔洞、缝隙,门窗密封,对外出入口门缝不能超过6mm;
b、建筑物所有通向室外的窗户应有纱窗防护:纱网目数≥40目;通向室外的排风口、排风扇需装有纱网或防护罩:纱网目数≥40目;
c、通向室外的常开门应加装自动闭门器,卷帘门应加装自动感应器;
d、所有的地方包括装卸平台区域的门在非作业时保持关闭;
d、所有穿墙的洞口应密封,室内、室外墙角(沉降缝)、墙体、地砖无缝隙;
非关键要求:
a、围墙墙根抹60cm高光滑水泥防鼠带,墙基离地面深度≥60cm;
b、尽量减少外围照明,照明灯柱尽量远离常开出入口,采用黄色或纳蒸汽灯代替汞蒸气灯;
c、植物避免贴工厂建筑种植;避免种植开花植物;待建工地进行硬底化,避免生长杂草;避免在草坪中形成局部积水的坑洼;建筑物外1m范围内硬底化或鹅卵石层:厚度>10cm;
d、建筑内部功能分区的间隔,采用自动感应门;
e、仓库内货架保证货物离地≥、离墙≥45cm;货堆间保留可供人员安全经过的检查通道。
f、地面与墙壁接缝外及角落的设计应易于清洁,地面的设计应避免积水,天花板与头顶装置的设计应避免积聚污垢与冷凝水。
基础设施与硬件配套平面图
关键要求:
基础设施与硬件配套平面图上清楚显示纱窗、排风口、排水口虫害控制设施的具体位置。
清洁卫生管理
室外清洁卫管理
关键要求
垃圾站/房内垃圾日产日清;
垃圾筒加盖管理,垃圾日产日清;
定期清扫落叶、墙角杂草,同时清扫的落叶、墙角杂草禁止堆码在厂区内部;
清除枯死的树木、枯枝,避免吸引蚁类;
临时堆放的物料保持整齐有序,避免杂乱,避免吸引鼠类在此营巢;
及时清除散落在厂区内的生活垃圾,避免吸引鸟类、动物入侵取食;
定期检查、清扫、疏通排水沟内的杂物,避免产生积水。
道路、停车位、场地应排水通畅,避免产生积水,妥善维护。
室内清洁卫管理
室内需及时清除积水,盆栽植物下方的接水盘保持3天内清除积水或给植物换水,定期清洁卫生死角,参考工厂5S管理要求对室内进行清扫、物品进行整顿;
粉尘较多的区域应定期清洁,防止粉尘累积;
下水道、水槽周围应保持清洁,避免污垢累积而孳生清洁卫生类害虫;
每天清理垃圾箱,使用塑料垃圾袋并紧紧封口;
定期检查卸货区域的地面,清除任何残留物;
每天清洗抹布和拖把头,归位放好,保持下方有供收集积水的托盘;
定期检查并修复地面的裂缝防止下部地板渗流;
修复破裂瓷砖,损坏的水泥和踢脚板以防止食物残渣堆积残留;
立刻修复水管/下水道的问题;
清洁卫生指示类害虫—蜘蛛的营巢应及时发现、及时清扫,避免在室内孳生、繁殖。
6、涉及记录
《虫害服务综合管理文档》
《年度虫害控制目标》
《虫害服务报告》
《趋势分析报告》
《有害生物管理解决方案》
《化学杀虫剂使用记录表》
《服务记录卡》
《虫害监督检查记录》
7、相关文件
《GB 27770-2011-T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
《GB 27771-2011-T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
《GB 27772-2011-T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
《GB 27773-2011-T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