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大全(7个专题)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细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细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详细解析)一、基础知识1. 选出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A. 取缔(tì)冲耳不闻(chōng)吊以轻心(diào)寒喧(xuān)B. 酷肖(xiào)念念有辞(cí)迫不及待(jí)仓桑(cāng)C. 黝黑(yǒu)浑身解数(xiè)义愤填膺(yīng)涣散(huàn)D. 恫吓(xià)眼花瞭乱(liáo)谈笑风声(shēng)视查(chá)【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A项有误,应为取缔(dì),“充耳不闻”“掉以轻心”“寒暄”;B项有误,应为“念念有词”“沧桑”;D项有误,应为恫吓(hè),“眼花缭乱”“谈笑风生”“视察”。

故选C。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B.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到了,我校师生欢聚一堂,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歌舞晚会,大家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C. 如果我们不会自行减压,学习效率往往会事半功倍。

D. 班会课上他口若悬河,出众的口才让大家都很佩服。

【答案】D【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A项的成语使用有误,“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不能用于形容拥堵现象;B项有误,“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与此处的语境不符;C项有误,“事半功倍”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此处应该用“事倍功半”。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8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第一部分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句子。

⑴化作春泥更护花⑵从今若许闲乘月⑶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2.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chuī fú⑵chéng yíng⑶镇静⑷谦虚3. 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⑴誓改为视检改为俭⑵赏析传统文化⑶去掉“望”(或去掉“敬请”)4. 概括从图标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①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夜间均有雨,风向均为北风。

②河北省部分城市除石家庄白天有雷阵雨,剩余城市均为阴天。

③河北省部分城市白天除邢台小于三级外均稳定在三到四级。

④廊坊昼夜温差最大。

5. D解析:该诗主要考察学生对诗歌的主要内容及主旨情感的理解,D最后一段主要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6. 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⑴谓:称⑵何:为什么⑶旦:早晨⑷是:这8. C解析:“舞于殿前”的“于”是“在”的意思,C的意思为“比”。

9. ⑴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

⑵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

10.赛龙舟、包粽子11.刘峻好学12.A解析:根据原文可知,石鼓文“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石刻文字”可知选项A中“它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去掉了修饰词“现存的”,是错误的。

13.第③段主要写了石鼓这一文物自唐代出土以后坎坷的流传过程。

14.历代学者对于石鼓文的时代的考证体现了求真求实、敢于质疑、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15.成岗印刷16.她们睡在一张床上,说了很多话,简爱承诺谁也不能让她离开海伦,然后她们相拥入眠,第二天醒来时,海伦已经去了天堂。

17.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18.①齐白石先生重情义②齐白石先生待人宽厚,宽严相济③齐白石先生的朴素19.①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小兔画的逼真有神,突出表现出齐白石先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同时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齐白石先生有艺术家的气魄。

黑龙江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哈尔滨市阅读《人当有所畏惧》,回答后面小题人当有所畏惧①在对待“畏惧”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所畏惧”,一种是“有所畏惧”。

年轻的时候,听到的多是对无所畏惧的推崇,加之年轻气盛,便总有一种大无畏的劲头。

待过了知天命之年,身上的锐气消减,有些事就不免畏首畏尾、怕这怕那。

经历了这两种说法的打架,心里常常会困惑:是无所畏惧对,还是有所畏惧对?琢磨的结果是:人当有所畏惧。

②为什么人当有所畏惧呢?因为人生在世不能没有理想、信念,为了追求和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人就必须有所畏惧。

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一)这里孔子指出的圣人的畏惧对象,其实也是他们崇信的对象。

人们常说的“敬畏”,其实就是由“敬”而“畏”。

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崇敬,则很难生“畏”。

③人有所畏惧才能有操守和原则,才能严于律己、堂堂做人,才能安身立命。

东汉杨震升任东莱太守,上任途中经过昌邑。

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荐举的官员。

闻知恩公到来,王密带十斤黄金于夜晚前往馆驿拜访杨震。

杨震不受。

王密以为他故作客气,说:“夜幕无知者。

”杨震来气了,反驳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从此,“四知”便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④无所畏惧者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因有恃无恐而栽跟头,而且会栽得很惨。

这其中,《三国演义》中几个人物的命运就很典型。

比如何进。

东汉末年,汉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贵为国舅,又是辅政大臣,可谓权倾天下。

这时,有人提醒他十常侍要谋反。

可何进并不以为然,说:“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结果怎么样?时间不长,何进就身首异处了。

杀他的人正是十常侍。

这是恃权而无恐。

⑤吕布自恃勇武过人,一般人都不放在眼里。

他动不动就会说:“吾有画戟、赤兔马,有何惧哉!”可是,在白门楼,他的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相继被不满于他的部下偷走,他本人也因为失去了坐骑和武器而成了曹操的阶下囚,最后被缢死。

(二)这是恃器而无恐。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江西省2018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脸颊(xiá)讪笑锐不可当(dāng)持之以衡B. 怂恿(sǒng)瓦砾万恶不赦(shè)长吁短叹C. 孱水(chàn)羁伴相形见绌(zhuó)寻章摘句D. 牟取(móu)啜泣踉踉跄跄(liàng)遮天敝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字形字音的识记。

A. 脸颊(xiá)-(jiá)持之以衡-持之以恒。

B.正确。

C. 孱水-羼水羁伴-羁绊相形见绌(zhuó)-(chù)。

D.遮天敝日-遮天蔽日。

据此,答案为B。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宽宏大量:待人宽厚,度量大,能容人。

使用正确。

B开卷有益:打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所得益。

使用正确。

C草长莺飞: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使用正确。

D一拍即合: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也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与语境不符。

据此,答案为D。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 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 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 《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正确。

B句式杂糅,是将“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和“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的情况是可以预期的”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

(完整)2018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2018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4题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2),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春风吹拂..()着大地,花儿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2)雨后天晴,月亮更显得澄莹..()皎洁了。

(3)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zhènjìng)(4)我们要(qiānxū)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3、观察下面四张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每小题2分,共6分)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图片四(1)图片一、图片二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答:改为改为(2)图片三中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为它补写下联。

答:(3)图片四中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4、下面图表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情况的预报,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4分)答:第二部分(5-20题5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2018年全国各省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全国各省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全国各省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18中考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共10套,前九套每套8个文言文阅读,第十套4个文言文阅读,共76篇文言文阅读;为了方便阅读、打印和作为学生训练,每一套都对所选阅读进行重新编写题号,原试卷内容未作改动。

共86页,76800多字,有答案;下载后也可复制其中的一套或几套进行单独打印,不必再为内容的凌乱而担心。

所有内容均有答案,且用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

第一套【一】(2018中考·安徽卷·15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对曰:“是则可矣。

”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又何间焉间:(2)小惠未徧....徧:(3)必以信信:(4)必以情断之之:(5)智虽弗及及: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3.【甲】【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2分)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4分)【二】(2018中考·北京卷·8分)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5-7题。

(共8分)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宮中之事,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抒情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精校.doc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抒情性文体阅读专题含解析-精校.doc

抒情性文体阅读专题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肖复兴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

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

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

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

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

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

”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

”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

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

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

恰恰错了。

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

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

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

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

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

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

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

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湖北省所有地市州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①大学四年,我听了无数次讲座和演讲。

在所有这些演讲中,听众最多的,当然是那些创业成功者来做的演讲。

有趣的是,这些以招聘和广告为目的的演讲,题目中一定包含着“梦想”两个字。

从那时候开始,我对“梦想”这个词产生了怀疑。

②现在,当我打开电视,听到最多的词也是梦想。

选秀节目的评委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台上的选手说:“唱歌给更多的人听。

”其实意思是:我想红。

成为明星是梦想,成为冠军是梦想,答对5道题目打败4个人闯过3关也是梦想。

③我们是多容易被词汇迷惑啊。

自从有了“成功人士”这个称谓,我们对于“成功”的想象就是“白玉为堂金作马.......”;自从“梦想”这个词被滥用,它所指代的内容就是:有朝一日,“大鸣大放....。

....”,路人皆知④一次,我在异地看了一部电影——《世界第一麦方》,梗概是:作为主角的年轻人有着坎坷的童年,经过不断地打拼奋斗和经历挫折,终于成为世界面包冠军。

“做最好的厨子”,这是电影对年轻人的励志教育。

说实话,看了之后,我颇为我们的梦想感到自豪,他们的梦想竟然这样“不入流”。

⑤后来,我见到一个报社的社长,他说他的儿子读了当地最好的大学,然后去哈佛读了经济学,又去伯克利修了EMBA,等到全部的学位修完之后,他的儿子对他说.“爸,我该念的书都念完了,我不欠你的啦。

现在,我要去实现我的梦想了。

”按照我们的猜测,他儿子应该是去创业了才对,结果,那个年轻人现在成了一名很优秀的西餐厨师。

我听完这个故事,忙不迭地对社长表示同情,他却非常诧异,他说自己非常为孩子感到自豪。

⑥“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也能被称为梦想;高学历的年轻人去做饭,他的父亲根为这种选择骄傲……这种种命题,我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和理解,或许这些才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

⑦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因为不得不工作,他们选择这项或那项职业,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选择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沙滩文化遗址 ⑤乌江小三峡 ⑥娄山关 ⑦海龙屯军事古堡 ⑧遵义会 议会址
答题示例:分类 ①③ 理由:按照地区特产分类
分类一:理由:按照
分类
分类二:理由:按照
分类
25.在小组活动交流会上,语文老师把上述资源的某一项用谜语形
式展示了出来,请你写出谜底,并简述你猜出谜底的方法。 (3 分)
谜面:起楼不要木,有人便是仙。
答案示例二: ②⑤⑥ 按照自然风景分类
答案示例三: ⑥⑧
按照红色旅游(革命遗址也可)
答案示例四: ④⑦
按照历史古迹
答案示例五: ⑥⑦
按照战斗遗址(军事类)
(答对一种 2 分,共 4 分)
25.娄山关( 1 分)。理由:一是拆字法(只要根据拆字法简述
理由即可);二是根据 “残阳铺满天 ”一句联系到 “残阳如血 ”从而想到
天上两滴雨,残阳铺满天。 (打一遵义旅游景点)
谜底:.理由:

26.老师准备儿童节开展本次主题的交流展示活动,要求全班同学
参加。下面是语文小组写的一则通知.请找出三处错误。 (3 分)
通知 全班同学: 请大家于 6 月 1 日下午到学校礼堂参加语文老师开展的 活动,望大家做好准备,准时参加。
2018 年 5 月 30 日 八( 3)班语文小组 三、综合性学习( 10 分 24.答案示例一: ④⑥⑦⑧ 按照人文风景分类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 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 说, “见字如见人 ”,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 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 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 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2018 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7 个专题) 目录
一、综合性学习专题 二、写作专题 三、古诗词默写专题 四、文言文阅读专题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六、古诗词鉴赏专题 七、基础知识专题
2018 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汇编: 综合性学习专题
安顺 三、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 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 “书写的力量 ” 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三、综合性学习( 10 分) 八年级( 3)班开展 “遵义旅游资源调查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 以下任务。 24.请把以下遵义市旅游文化资源按照一定标准归类,并阐述归类 理由。(每一类只需选择 2 至 3 项,并填写序号。不能与示例重复。 ) (4 分) ①贵州茅台酒 ②赤水丹霞地貌 ③凤冈锌硒茶、循潭翠芽、正安白茶
材料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 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 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 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 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 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 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27. 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 28. 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 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 次活动。
《忆秦娥 ·娄山关》猜出即可。 (答出一种理由即可得 2 分)
26.① “通知 ”要居中。(位置不对) ②“全班同学 ”称谓要顶格。
(位置不对) ③没有写活动的具体时间。 ④ 没有写出活动主题。 ⑤ 落款署名和时间位置颠倒了。 (落款顺序有错) (找出 1 点 1 分,共
计 3 分。)
毕节
三、综合性学习 (10 分)
29. 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30. 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 “会意字 ”,清代学者王筠说: “会意者,合 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 ”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 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 “日”字构成, “日”为发光体,三个 “日”更具光亮, 因此, “晶”是光亮的意思。 选字并解析: 【答案】 27. 汉字即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 的;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 28. 例:小岚,你好,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 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 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 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29. 写苍劲有力的方块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0. 答案示例:从,两个 “人”构成 “从”,二人相随,所以 “从”是跟从 的意思。吠,由 “口”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 “吠”指狗叫。 休,由 “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具有休息之意。炙,上 面是 “肉”,下面是 “火”,肉在火上烤,所以 “炙”指烤肉。苗,上面是 “草”,下面是 “田”,田中长出植物,所以 “苗”指初生的植物。 【解析】 27. 试题分析:分别提取信息,根据材料一中的 “都表达着自己的意
26、读材料后答题 (每空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可提炼出 主要信息;材料二可根据 “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 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 提炼信息。 28. 试题分析:首先要有称呼,然后根据题目中的 “手写已经不再重 要 ”进行劝说,讲清汉字的特点,最后再提出希望,同时,注意劝慰 的语言要委婉得体,让人乐于接受。 29. 试题分析:拟写标语时,要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句如 “世界唯 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存在着书写的审美 ”等,同时, 语言要简洁,读来朗朗上口,富有号召力。 30. 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根据所给的例子,先分析汉字的组成部 分,然后分析每一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其意思,注意语言表 达要简洁明了,通顺连贯。 铜仁市 遵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