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放疗(北京)-徐国镇概要

合集下载

头颈部肿瘤的间质近距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的间质近距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的间质近距放射治疗
羊一飞;郭伟;王中和
【期刊名称】《北京口腔医学》
【年(卷),期】2001(009)004
【摘要】放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头颈部晚期和复发性肿瘤的再次放疗受正常组织对辐射的耐受性影响,难以达到治疗剂量.间质放疗是将放射性同位素直接置入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施以较高的辐射剂量,而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本文介绍间质放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及疗效,认为其与常规外束流放疗结合,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总页数】4页(P203-206)
【作者】羊一飞;郭伟;王中和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125 I粒子近距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J], 寇文桐;李健;
2.近距离192Ir瘤床间质内放射治疗胶质瘤 [J], 叶建平;詹怀义;谭启富;李鸣;耿小华;王晓萍;孙康建
3.近距离192铱瘤床间质内放射治疗脑胶质瘤 [J], 叶建平;詹怀义
4.125 I粒子近距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J], 寇文桐;李健
5.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J], 邓春涛;姜仁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培训课件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培训课件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6
四 注意事项
放疗前准备
明确病理诊断、改善病人de一般情况(贫血、感染、合 并疾病)、龋齿、有无妊娠、心理,放疗计划de制定等
放疗中观察
定期检查血象、肿瘤消退情况、放疗副反应、及时调整 计划等
放疗后随访
二年内尽量不拔牙及放疗部位手术、随访记录等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7
第二节 鼻咽癌de治疗
病史,症状,体征 鼻咽病理检查(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CT、MRI VCA-IgA (敏感度高,准确度低,滴度>一:八零,动态观察)
EA-IgA(敏感度低,准确度高) 其他检查:胸片、腹部B超、ECT、PET-CT等
鼻咽活组织检查是确诊鼻咽癌de依据,可能需要数次.为 了解病变范围,还需进一步影像学等检查以便分期,为制 定治疗方案做准备.
【一】茎突前间隙:V三神经在此通过.
【二】茎突后间隙:其间颈内动脉及后组颅神经 (ⅨⅩⅪ Ⅻ)、颈交感神经链及颈内静脉穿行.
【三】咽后间隙:内含咽后淋巴结 (Rouviere氏淋巴结).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22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23
咽旁间隙
翼外板 翼内板 腭帆张肌 咽隐窝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茎突前间隙 茎突 茎突后间隙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第一节 总论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2
一 概述
头颈部是人体重要器官,包括中枢神经、呼吸、 消化系统和视、听、讲话器官等集中地.它是具 有器官种类多、功能复杂、解剖结构特别de部位.
头颈部肿瘤不仅具有一般恶性肿瘤de性质,更具 有头颈部恶性肿瘤de生物学特性.它可影响人体 de呼吸、消化、内分泌功能及视、听、说功能, 也可以影响人体de美容和中枢神经.

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症状群研究的范围综述

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症状群研究的范围综述

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症状群研究的范围综述徐萍;闫荣;张淼淼;姜凯;相军爱;柳文慧【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24(22)10【摘要】目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治疗期间症状群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总结放疗期间头颈部肿瘤病人症状群的现况及不足,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Scopus、PsycINFO、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期间症状群的相关研究。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9月2日。

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

整合分析结果显示,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期间共有13种症状群,放疗初期心理状态症状群较重,放疗中期口腔黏膜症状群较重,放疗后期发音-吞咽困难症状群较重。

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治疗期间存在多种症状群,并呈动态变化,医护人员未来可根据症状群的演变规律,开发并完善评估工具,结合不同放疗方式的作用特点,构建更精准的临床管理方案。

【总页数】5页(P1945-1949)【作者】徐萍;闫荣;张淼淼;姜凯;相军爱;柳文慧【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护理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症状群的纵向研究2.头颈部肿瘤患者结束同步放化疗时症状负担和中医症状群分析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范围综述4.头颈部肿瘤患者核心症状及症状群的网络分析与护理对策5.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症状群范围综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同步放化疗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同步放化疗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同步放化疗
王中和
【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3(23)6
【摘要】局部晚期、切缘阳性和颈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影响口腔颌面-头颈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同步放化疗能改善部分患者的疗效,即适合化疗的、具有上述一或二项危险因素的患者.研究提示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绝对适应证.本文在同步放化疗协同提高疗效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对同步放化疗药物的选择、使用方法、与放疗联合应用的次序、治疗毒性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阐述,以进一步推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同步放化疗的临床实践.
【总页数】6页(P403-408)
【作者】王中和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上海,2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81
【相关文献】
1.颅颌面切除术治疗累及颅底的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单中心10年回顾性研究[J], 李军;沈毅;吴逸群;竺涵光;张陈平;张志愿;孙坚
2.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腺源性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分析 [J],
张杰;郑磊;黄明伟;刘树铭;贾凌飞;石妍;俞光岩;张建国
3.55例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J], 孙中毅;陈一铭;汪轶;季彤
4.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临床应用述评 [J], 郭伟
5.55例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J], 孙中毅;陈一铭;汪轶;季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标准流程(徐州)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标准流程(徐州)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

诊断为头颈部恶性肿瘤:(ICD-9:147.901)(ICD-9-CM-3:30.1-30.4)(ICD-10:C32,D02.0)(ICD-10:C13)(ICD-9-CM-3:29.33/30.2-30.4)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头颈部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文版)、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自身经验。

1.间接头颈部镜或显微头颈部镜提示头颈部粘膜毛糙或/和有新生物2.头颈部CT或MRI提示头颈部粘膜增厚或以头颈部为中心的肿物(可伴有周围浸润)3.病理提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非角化型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2003WHO分类)4.可有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三、放射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殷蔚伯,谷铣之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国NCCN头颈部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国版)、其他可以获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研究结果、自身经验。

四、标准住院日为7-9周。

五、入院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全项胸部增强CT肿瘤相关抗原测定C12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SCC)淋巴细胞免疫分析(NK)、淋巴细胞免疫分析(T)异常蛋白(TAP)检测ECT全身骨显像凝血功能[普诊]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活性】胸部正位+左侧位彩超消化系统检查(肝.胆.脾.胰.肾.腹水.腹腔内包块)心电图、根据病情:腹部CT、头MRI六、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时机。

1.可用放射增敏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2.可用放疗防护剂,建议在放疗初期开始使用,直至放疗结束,目前不建议与增敏剂同时使用。

中医药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症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症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头颈部肿瘤放射性口干症临床研究进展
姚暄
【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作为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放疗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会损伤放射野内的正常组织。

放射性口干症是头颈部肿瘤放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会影响咀嚼、吞咽、说话、睡眠等功能,影响社会活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部分患者因无法忍受不良反应而被迫放弃治疗,以致影响预后。

如何在保证杀伤肿瘤细胞的前提下减轻不良反应,是目前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难点,中医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兹综述如下。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姚暄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传统医学科,北京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7+1
【相关文献】
1.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理及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2.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3.涎腺干细胞在放射性口干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4.中草药防治放射性口干症的研究进展
5.预见性护理联合加减养阴生津茶在头颈部肿瘤合并放射性口干症患者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针穿刺活检在Ⅱ~Ⅲ期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

细针穿刺活检在Ⅱ~Ⅲ期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

细针穿刺活检在Ⅱ~Ⅲ期宫颈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对ⅱ~ⅲ期宫颈癌放疗后宫颈细针穿刺活检结果,探讨宫颈癌放疗剂量及疗效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23例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放疗a点剂量达70~75 gy后,在宫颈原发病灶部位行细针穿刺活检,达pcr的患者停止放疗,未达pcr的患者继续放疗,放疗剂量增加至75~85 gy。

结果23例患者治疗后病理结果达pcr的有15例,未达pcr的有8例,此8例患者继续给予后装近距离照射补量5~10 gy后再次活检,病理达pcr。

23例患者穿刺均未出现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细针穿刺活检有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易接受等优点,且获得的病理诊断对宫颈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宫颈癌;活检穿刺;疗效评价;放疗剂量作者单位:014040 包头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在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宫颈癌放疗疗效,降低放疗副作用,在放疗达根治剂量后行原发病灶处细针穿刺活检以评价疗效,决定放疗剂量,为宫颈癌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ⅱ~ⅲ期宫颈癌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其中鳞癌22例,腺癌1例。

年龄42~67岁,中位年龄53岁。

1.2 放疗方式23例患者均采用imrt+后装放疗及同步单药顺铂每周方案化疗,b点放疗剂量为46~50 gy/25次(阳性淋巴结剂量为60 gy),后装近距离放疗5~6 gy/次,每周一次,4~5次,同步顺铂化疗40 mg/m2,每周一次。

1.3 活检方法23例患者放疗a点剂量达70~75 gy后,妇科检查示宫颈病变退缩,取美国产bard自动活检枪,射程15~22 mm,根据宫颈管长度选择射程。

穿刺针为brad16或18 g枪用活检针。

患者取截石位,经阴道窥器扩张阴道充分显露宫颈,常规碘伏宫颈及上段阴道充分消毒后,行宫颈原病灶处或宫颈黏膜不光滑处穿刺活检,无菌纱布压迫1~2 min后,观察无出血,再次碘伏消毒后取出窥器。

6头颈癌诱导化疗:基于假设的医学而非循证医学(述评)

6头颈癌诱导化疗:基于假设的医学而非循证医学(述评)

6头颈癌诱导化疗:基于假设的医学而非循证医学(述评)Eisbruch A
【期刊名称】《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7(5)5
【摘要】近年来,泰素、铂类和5-FU联合化疗后再给以化放疗(TPF—CRT)被认为是治疗头颈部晚期癌症的标准方法。

该文对诱导化疗、化放疗的历史进行回顾,对其效果进行质疑,认为提倡诱导化疗的证据不足,并从生物学及临床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对TPF—CRT方案进行临床随机试验,在试验结果
公布之前,任何“标准”只能是假设,与循证医学相违背。

【总页数】1页(P385-385)
【关键词】循证医学;诱导化疗;头颈癌;临床随机试验;标准方法;晚期癌症;5-FU;世界范围
【作者】Eisbruch A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循证医学与头颈部癌 [J], 罗京伟;徐国镇;高黎
2.一个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癌痛治疗指南——读《癌痛的阿片类药物治疗:EAPC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推荐》 [J], 王玉梅
3.诱导化疗在局部中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J], 谭晨;王茹;房居高
4.以顺铂为主联合化疗用于头颈部癌的诱导化疗疗效观察 [J], 魏秀春;柳月安;李玉芳;李春岚;彭左良;项宇峰;靖士侠
5.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白静;宋琦;黄则雷;李晓明;崔兰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上颌窦鳞癌5年生存率:60 %左右 早期扁桃体鳞癌5年生存率:
I 期:100 %;II 期:80 % 早期软腭鳞癌5年生存率:
T1:80 %~90 %;T2:60 %~80 %
照射分割、分次方法的研究
放疗分割、分次方法改变模式
1.放射治疗分割方法变化
包括:分次剂量、分割次数、总剂量
2.总的治疗时间改变
合既可提高疗效,又可保全大部或全部正 常功能
放射治疗手段在头、颈部(良)、 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约 75 %~80 %头颈部的(良)、恶 性肿瘤病例需用放射治疗
医科院肿瘤医院报告
1958~1978年1379例NPC结果: 5 年总生存率:41.4%
5年生存率与期别关系(长沙分期)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4.每分次剂量减少时,对氧依赖性较小的单击致死的比例 增加
NPC常规与超分割放疗5年局控率比较
期别
n
常规放疗
(MGH)
局控率(%) 疾病专项生存率(%)
T1-2
71
71
60
T3-4
54
47
35
T1-4
125
60
49
N0-1
58
57
52
N2-3
67
64
47
超分割放疗
T1-2
77
72
70
T3-4
57
65
Tubiana 1999年报告
放射治疗近年来的进展
1. 影像学的不断拓展 2. 放射治疗设备不断更新 3. 放射技术不断改进 4. 放射物理学的不断发展 5. 放射生物学的不断认识
头颈部放射治疗的优势
1. 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加之要害器官众多 2. 头颈部肿瘤的病理类型与其他部位有差异,
对幅射线相对敏感 3.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与外科、化疗合理结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近况
医科院、协和医大肿瘤医院
放射治疗科
徐国镇
癌症治疗五年生存率的进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00S 1930S 1960S 1990S 5 % 15 % 30 % 45 %
当今恶性肿瘤的治愈率
恶性肿瘤总的治愈率为:45%
其中: 手术治愈率: 22 % 放射治疗治愈率: 18 % 化学药物治愈率: 5 %
缩短总的治疗时间(OTT)
放疗分割、分次方法
分割方法 剂量Gy/次 周分割数(次) 治疗间隔(小时)
常规
1.8~2.0
5
24
超分割 1.1~1.2
10
6
加速超分割 1.5~1.6 10~15
6~8
后程加速 先1.8~2.0
5
24
超分割* 后1.5
10
6~8
改良加速 先小野后大野
超分割*
1.6
10
6~8
85.7% 59.5% 45.8% 29.2%
1958~1960年放疗 5 年生存率:31.3 % 1976~1978年放疗 5 年生存率:53.3%
医科院肿瘤医院1989~1999年 初程根治性放射治疗病人902例
总生存率
5年
10年
局部控制率
5年 10年
无瘤生存率
5年 10年
76.1%
66.5% 81.7% 76.7% 61.5% 55.3%
75例头颈部Ⅲ-Ⅳ鳞癌加速超分割与后加速 超分割比较(1)
1.加速超分割:(38例) 1.6Gy/f/Bid,5d/w总量67.2Gy/42f/6w; 于 38.4Gy时休息2周
2.后加速超分割:(32例) 1.8Gy/f/d,5d/w,54Gy/30f/6w用大野照 1.5Gy/f,间隔6h,小野推量,在最后11个治疗 日执行总量70.5Gy/41f/6w
III 76.8% 65.7% 80.8% 80.8% 65.0%
IV 66.9% 57.0% 79.3% 73.6% 47.2% 42.8%
舌活动部鳞癌病灶<4cm直径术前放 疗+手术与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比较
治疗方式 足量放疗+ V型切除术 局部切除术
存活数/总例数 5年生存率%
13 / 14
93 %
70
T1-4
134
69
69
N0-1
57
68
76
N2-3
77
68
63
头颈部鳞癌常规与超分割照射3年 生存率分类比较
解剖部位 常规照射(%) 超分割照射(%) p值
口腔癌
T1-2 T3-4 口咽癌
49% 19%
63% 57%
p=0.06 p<0.004
T1-2
73%
91%
p =0.08
T3-4 喉癌
24%
T3-4 77%
45%
T1-4 85%
52%
ρ=0.0021 ρ=0.026 ρ=0.001
加速超分割:1.6Gy/f/Bid至38.6Gy时休2周总量64Gy;常 规分割:70-72Gy
c.c.wang Cancer1989;63:2461-2467
后程加速超分割的目的
肿瘤干细胞在受幅射线照射4周 左右时,加速再增殖可能最为明显, 故采用后加速超分割
超分割照射的理论基础
1.哺乳动物细胞受幅射线照射后的亚致死损伤修复约2-4 小时,若两次放疗间隔大于4小时,则对肿瘤细胞的杀 伤大于正常细胞
2.较少剂量一日多次照射可提高晚反应组织的耐受量,可 加大部分早反应肿瘤的损伤
3.通过肿瘤细胞在周期内的再分布,将在细胞周期内处于 敏感时相的肿瘤细胞杀伤,进而提高治疗比
医科院肿瘤医院1989~1999年 初程根治性放疗NPC902例
分期与5年、10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
期别 I
OS 5yr 10yr
LC 5yr 10yr
DSF 5yr 10yr
94.7% 84.8% 89.4% 89.4% 90.5% 90.5%
II 87.1% 79.5% 84.5% 72.8% 78.3% 66.4% 56.8%
57%
p =0.009
T1-2
65%
T3-4
34%
78% 63%
p =0.14 p< 0.001
加速超分割目的
抑制快增殖细胞再群体化
(确实增加局控率但早、晚期反应增加)
NPC加速超分割与常规分割结果比较 (MGH)
分割法
5年局部控制率
加速超分割 (60例)
常规分割 (58例)
T1-2 89%
55%
5年(%) 85 %
10年(%) 83.7 %
区域控制率:
93 %
92 %
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81 %
80 %
5年疾病专项生存率: 77 %
74 %
Ugur Selek et al.Int J Radiat Oncal Biol Phys,200459:743~751
其他头颈部早期鳞癌单纯放疗的 结果
28 / 43
65 %
医科院肿瘤医院资料(1980~1991)
早期声门癌疗效
单纯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
T1N0 80%-95%
T2N0 60%-85%
放疗失败时手术挽救的最终5年生存率
T1N0
90%-95%
T2N0
80%-85%
早期口咽癌放射治疗结果
(1970年~1998年175例报告)
局部控制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