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五中高二上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化学】全国新高考2017-2018学年高二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化学】全国新高考2017-2018学年高二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全国新高考2017-2018学年高二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Si-28 S-32Cl-35.5Na-23 Mg-24 Al-27 K-39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1题每题2分;12-21题每题3分)1.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烧碱、冰醋酸、石墨均为电解质B.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不是电解质C.BaSO4虽然难溶于水,但属于强电解质D.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2NO(g)+2CO(g)N2(g)+2CO2(g),△H=-373.2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FeCl3+3KSCN Fe(SCN)3+3KCl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颜色加深B.工业合成氨中,将氨气液化分离C.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B中试管中产生气泡快D.对于反应2NO2(g)N2O4(g) △H<0,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变深4.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 mL 20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B.0.1 mol24Mg18O 晶体中所含中子总数为2.0 N AC.在标准状况下,2.8g N2和2.24L CO 所含电子数均为1.4N AD .1 L 1 mol•L ﹣1的 NaClO 溶液中含有 ClO ﹣的数目为N A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OH)3 溶于氢碘酸:Fe(OH)3+3H +=Fe 3++3H 2OB .向 NaAlO 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 2:AlO 2- +CO 2+2H 2O=Al(OH)3↓+HCO 3﹣C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 Fe(OH)3 反应生成 Na 2FeO 4 :3ClO ﹣+2Fe(OH)3=2FeO 42- +3Cl ﹣+H 2O+4H + D .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铝溶液:2Al 3++3S 2﹣=Al 2S 3↓ 6. 2 molA 与2 molB 混合于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D(g),2s 后A 的转化率为50%,测得v(D)=0.25mol•L -1•s -1,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z=2B .2s 后,容器内的压强是初始的7/8倍C .2s 时C 的体积分数为2/7D .2s 后,B 的浓度为0.5mol/L7.下列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0.1mol•L ﹣1NaHSO 4溶液中:c (Na +)+c (H +)=c (SO 42﹣)+c (OH ﹣)B .中和pH 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pH=3的盐酸和pH=3的FeCl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相等D .0.1mol•L ﹣1NaHCO 3溶液中:c (Na +)>c (HCO 3)>c (H 2CO 3)>c (CO 32﹣)8.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OH -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 +)增大,K w 不变B .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 (OH -)降低C .向水中加入固体硫酸铜,平衡逆向移动,c (OH -)减小D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9.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某弱酸的酸式盐NaHA 溶液中一定有:c (OH ﹣)+2c (A 2﹣)=c (H +)+c (H 2A )B .0.2 mol•L ﹣1 CH 3COONa 溶液与0.1 mol•L ﹣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酸性溶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 )>c (Cl ﹣)>c (H +)C .室温下,向100ml0.5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加入0.05molCaO ,溶液中()()3c OH c HCO --增大D .0.1 mol•L ﹣1(NH 4)2Fe (SO 4)2溶液中:c (NH 4+)+c (NH 3•H 2O )+c (Fe 2+)=0.3 mol•L ﹣110.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2CaCO3(s)+2SO2(g)+ O2(g)=2CaSO4(s)+ 2CO2(g)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 <0C.若△H>0,△S<0,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1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加热蒸干、并经充分灼烧,得到混合物的是()A.0.1 mol•L﹣1 CH3COOH溶液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B.向40mL0.2 mol•L﹣1的NaOH溶液中通入67.2mLCO2(标况)C.在100mL1 mol•L﹣1NH4Cl溶液中,投入3.9gNa2O2D.在20mL0.01 mol•L﹣1Mg(HCO3)2溶液中,投入0.2g Mg(OH)2选择题(二)(12-21题,每空3分)12.在100℃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I)卷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I)卷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一上·湖北期中) 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 . 稀硫酸与澄清石灰水溶液混合B . 浓硫酸与烧碱溶液混合C . 浓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D . 浓盐酸与石灰乳溶液混合2. (2分) (2018高三上·汪清月考) 为了避免电解质溶液中CuSO4因水解发生沉淀,符合题意的操作方法是()A . 加水稀释B . 加少量稀硫酸C . 加少量NaOH溶液D . 加热3. (2分)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 H++OH- ,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 . 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 . 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C . 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 . 将水加热到100℃,使pH=64. (2分) (2017高一下·信阳期中) 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且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的是()A . 氯化铁溶液B . 稀硫酸C . 硫酸铜溶液D . 乙醇5. (2分) (2020高二上·芜湖期末) 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 . 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4Fe(OH)3C . 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D . 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6. (2分) (2018高三上·徐州月考)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NH4+、I-、CO32-B . 0.1mol•L-1KNO3溶液中:Na+、Fe2+、Cl-、SO42-C .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Mg2+、SO32-、AlO2-D . 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K+、Ca2+、NO3-、HCO3-7. (2分)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甲烷是烃类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B . 1 mol CH4在光照条件下最多能与4 mol Cl2反应C . 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可以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D . 甲烷与空气的体积比为1∶2时,混合气体点燃爆炸最剧烈8. (2分)“沙林”是剧毒的神经毒气,其结构简式为.已知的名称为甲氟磷酸,则“沙林”的化学名称为()A . 甲氟磷酸异丙醚B . 甲氟磷酸异丙酯C . 甲基异丙基氟磷酸D . 甲氟异丙氧基磷酸9. (2分)丙烷的分子结构可简写成键线式,有机物A的键线式结构为,有机物B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有机物A,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A,名称为2﹣甲基戊烷B . 有机物A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C .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4D . B的结构可能有4种10. (2分) (2019高二上·黄陵期中) 常温下,0.1 mol·L-1的三种盐溶液NaX、NaY、NaZ的pH分别为7、8、9,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HX、HY、HZ的酸性依次增强B . 离子浓度:c(Z-)>c(Y-)>c(X-)C . 电离常数:K(HZ)>K(HY)D . c(X-)=c(Y-)+c(HY)=c(Z-)+c(HZ)11. (2分) (2018高三上·昌平期末) 关于下图所示两个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c(H+)浓度变化:①减小,②减小B . 装置名称:①是电解池,②是原电池C . 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向正极方向移动D . 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2H2O-4e-=4H++O2↑,②中负极中Zn+2e-=Zn2+12. (2分) (2016高二下·东台月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 .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C . 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D . 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13. (2分)(2018·广安模拟) 完成下列实验目的,相关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 . 氨气喷泉实验B . 比较AgCl和Ag2S的Ksp大小C . 实验室制备CO2待用D . 测定盐酸浓度14. (2分)某研究小组为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白醋放入锥形瓶中B . 称取4.0 g NaOH到1 000 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配成1.00 mol·L-1 NaOH标准溶液C . 用NaOH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D . 滴定时眼睛要注视着滴定管内NaOH溶液的液面变化,防止滴定过量15. (2分) (2016高二上·西湖期中) 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Pb+PbO2+4H++2SO42﹣ 2PbSO4+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放电时:电子流动方向由A经导线流向BB . 放电时:正极反应是Pb﹣2e﹣+SO42﹣ PbSO4C . 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D . 充电时:阳极反应是PbSO4﹣2e﹣+2H2O=PbO2+SO42﹣+4H+16. (2分) (2018高三上·顺义期末) 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Ⅰ.碱性锌锰电池Ⅱ.铅-硫酸蓄电池Ⅲ.铜锌原电池Ⅳ.银锌纽扣电池A . Ⅰ所示电池工作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B . II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C . III所示电池工作过程中,盐桥中K+移向硫酸锌溶液D . IV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还原为Ag17. (2分) (2017高二上·晋江期末) 用0.100 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酚酞作指示剂)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bB .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0 mol•L﹣1C . 指示剂变色时,说明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 . 当滴加NaOH溶液10.00 mL(忽略反应前后体积变化),该混合液的pH=1+lg31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B . 温度一定时,向水中滴加少量酸或碱形成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Kw变小C . 常温下,2NO(g)+O2(g)═2NO2(g)能够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D . 由于Ksp(BaSO4)<Ksp(BaCO3),因此不可能使BaSO4沉淀转化为BaCO3沉淀19. (2分) (2015高二上·宜春期末) 0.1mol/LNaOH和0.1mol/LNH4Cl溶液等体积混和后,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 . c(Na+)>c(Cl﹣)>c(OH﹣)>c(H+)B . c(Na+)=c(Cl﹣)>c(OH﹣)>c(H+)C . c(Na+)=c(Cl﹣)>c(H+)>c(OH﹣)D . c(Cl﹣)>c(Na+)>c(OH﹣)>c(H+)20. (2分) (2018高二下·广州期中) 高温条件下,某钾盐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4K2CrO4+2X+3O2 ↑,则生成物X的是()A . CrO2B . CrO3C . Cr2O3D . Cr2O5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27分)21. (10分)(2015·慈利模拟) 将1.000gFeC2O4•2H2O固体样品放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热重分析,测得其热重分析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①草酸盐受热分解易放出碳的氧化物.②500℃之前,该热重分析仪的样品池处于Ar气气氛中,500℃时起,样品池与大气相通.完成下列填空:(1)300℃时是样品脱水的过程,试确定350℃时样品是否脱水完全△(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什么?(要求写出推算过程).(2)400℃时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将600℃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至室温,再向该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刚好完全溶解,用pH试纸测得所得溶液的pH=3,其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回答).向该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测得此时溶液中铁元素的离子浓度为4.0×10﹣11 mol•L﹣1,则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已知:Ksp[Fe (OH)2]=8.0×10﹣16,Ksp[Fe(OH)3]=4.0×10﹣38).(4)将1500℃时样品池中残留的固体隔绝空气冷却后,用稀盐酸溶解得一棕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另取少量该溶液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试写出图中1 400℃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产生特征蓝色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22. (5分)(2018·徐州模拟) 超细铜粉有重要用途,工业上可以通过铝黄铜合金(含Cu、Al、Zn)制超细铜粉。

2017高二月考试卷

2017高二月考试卷

2017 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等量H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H2O(g)与生成H2O(1)放出的能量相同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3.已知在101k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O2(g)△H=+242 kJ•mol﹣1B.2H2(g)+O2(g)═2H2O(l)△H=﹣484 kJ•mol﹣1C.H2(g)+O2(g)═2H2O(g)△H=+242 kJ•mol﹣1D.2H2(g)+O2(g)═2H2O(g)△H=+484 kJ•mol﹣14、已知298 K、100 kPa条件下:①4Al(s)+3O2(g)===2Al2O3(s)ΔH=-2 834.9 kJ·mol-1②4Al(s)+2O3(g)===2Al2O3(s)ΔH=-3 119.1 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5、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0.8 mol·L-1·s-1B.v(A2)=30 mol·L-1·min-1C.v(AB3)=1.0 mol·L-1·s-1D.v(B2)=1.2 mol·L-1·s-16.将V 1 mL 1.00 mol/L HCl 溶液和V 2 mL 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中始终保持V 1+V 2=50 mL )。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全册化学试题_61

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全册化学试题_61

时遁市安宁阳光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化学试题2017.9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u=64 Na=23 P=31 N=14 Cl=35.5C=12(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卷页上)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太阳能③核能④石油⑤煤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 B.②⑥⑦⑧C.①③⑤⑥⑦⑧ D.②③⑥⑦⑧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凡是熵增加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在一定条件下,吸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D.放热的熵增加的反应不一定能够自发进行3.下列事实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②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③高压比常压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产率④高温下合成氨速率较快⑤工业制取金属钾Na(l)+ KCl(l ) NaCl(l)+ K(g)选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A. ②③⑤B. 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④⑤4. 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 A、v B、v C表示,已知2 v B =3v A、3v C=2 v 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5. 对于反应2C4H10(g) + 13O2(g) == 8CO2(g) + 10H2O(l);△H= -5800kJ/mol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5800kJ/mol,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 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D. 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

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原创模拟卷(A卷,考试版)

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原创模拟卷(A卷,考试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原创卷A 卷高二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选修4第1~2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A .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 .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 .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2.有效碰撞是指①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 ②反应物活化分子间的碰撞③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④反应物活化分子间有合适取向的碰撞 A .①B .②C .②③D .③④3.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4.把下列4种X 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 mL 2 mol · L −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 ,此时X 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6级高二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地热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D.除①②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4.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 △H1=+571.6kJ·mol–1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H2=+131.3kJ·mol–1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H3=+206.1kJ·mol–1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H3减小D.反应CH4(g)=C(s)+2H2(g)的△H=+74.8kJ·mol–1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g)+O2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A.已知2SO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H+(aq)+OH–(aq)=H2O(1) △H = -57.3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的反应热均为57.3 kJ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6.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2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ΔH = -2b kJ / molB.C2H2(g) + 5/2O2(g) = 2CO2(g) + H2O(l) ΔH = -b kJ / molC.2C2H2(g) + 5O2(g) = 4CO2(g) + 2H2O(l) ΔH - -4b kJ / molD.C2H2(g) + 5/2O2(g) = 2CO2(g) + H2O(g) ΔH - b kJ / mol7.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 + 3O2(g) ═ 2SO2(g) + 2H2O(l) △H = Q1 kJ/mol2H2S(g) + O2(g) ═2S(s) + 2H2O(l) △H = Q2 kJ/mol2H2S(g) + O2(g) ═2S(s) + 2H2O(g) △H = Q3 kJ/mol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Q1>Q2>Q3B.Q3>Q2>Q1C.Q1>Q3>Q2D.Q2>Q1>Q3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2+O22SO3 △H=-196.6kJ/molB.C(s)+O2(g)=O2(g) △H=+393.5kJ/molC.在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D.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H=-2589.6kJ/moL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汽车尾气中的N0和C0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0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C. S0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度不变10.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和1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 C(g)+2D(g),2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2B.2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1•min﹣1C.B的转化率为40%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1. 在一密闭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Cu-64 Ag-108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度与氧气浓度无关B.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C.一定条件下N2(g)+3H2(g) 2NH3(g)反应达平衡时,3v正(H2)= 2v逆(NH3)D.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2.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Array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A.NH4HSO4 B.K2SO4C.CuSO4 D.Na2CO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右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增大反应物浓度,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反应速率增大。

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已知:Ⅰ:对于反应:H2(g)+Cl2(s)=2HCl (g) △H=- a kJ/mol,Ⅱ: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molH-Cl键所需的能量为- a-b-c kJ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5.对于反应 4A (s)+3B(g) 2C( g) +D(g),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2 min达平衡,B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B.向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反应速率加快C.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 mol/(L·min)D.向容器中充入 Ne,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6.关于如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Ⅱ电极附近溶液红褐色加深B.装置②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C.图③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D.装置④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7.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

最新-[整理]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新课程 精品

最新-[整理]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新课程 精品

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05.10.2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第Ⅱ卷前的表格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l-35.5 Na-23 Ca-40第I 卷 (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关于酸性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PH 小于7的溶液B.一定是酸的水溶液C.溶液中c(H +)>c(OH -)D.不含有OH -离子的溶液2. 某温度时,测得NaCl 水溶液中的C(H +) = 2.4×10—7mol/L ,则其中的C(OH —)为 A . 2.4×10—7mol/L B .1.0×10—7mol/LC .714104.2101--⨯⨯mol/L D . 不能确定3.在一定条件下,CO 2分解达平衡,测得2CO 2 2CO+O 2平衡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 ,在此条件下,CO 2分解百分率是:A .B .C .D .4. 在一定温度下,将CO 和H 2O(g)各1mol 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到达平衡后测得CO 2为0.6mol ,再通入4molH 2O(g),到达新的平衡后,CO 2的物质的量A .等于0.6molB .等于1molC .0.6mol <n(CO 2)<1molD .大于1mol5.在2L 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 2和一定量的O 2,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 3(g),进行到4min 时,测得n(SO 2)=0.4mol ,若反应进行到2min 时容器中n(SO 2)为 A .1.6mol B .1.2mol C .大于1.6mol D .小于1.2mol 6. 800℃时,a 、b 、c 三种气态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由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a是反应物B.正反应是一个体积扩大的反应C.若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D.若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减小7.室温下,V a LpH=a的强酸与V b LpH=b的强碱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pH=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姓场名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代:课__老__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__名__:________上__课__时__间_:_高__中__学__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密封○封装○装订○订线○线/○/////○/○/////○/○//////密封密线封内线不内要不答要题答题太原五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 二 化 学(理)命题、校对:尹延刚 王志芳 李嘉琪(2017.1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反应 mA(g)+nB(g) pC(g)中,若 vA=a mol/(L•s),则 vC 为( )A. pa mol/(L•s) mC. ma mol/(L•s) pB. m mol/(L•s) paD. mp mol/(L•s) a2.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 AgNO3 溶液后,溶液颜色变 浅B.对 2HI(g)⇌H2(g)+I2(g),增大平衡体系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反应 CO+NO2⇌CO2+NO(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D.合成 NH3 反应,为提高 NH3 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的措施3. 250℃和 1.01×105Pa 时, 2N2O5(g)=4NO2(g)+O2(g);△H=+56.76kJ/mol, 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4. 据 报 道 , 在 300 ℃ 、 70MPa 下 由 二 氧 化 碳 和 氢 气 合 成 乙 醇 已 成 为 现 实 。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 Cu−Zn−Fe 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反应需在 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充入大量 CO2 气体可提高 H2 的转化率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 CH3CH2OH 和 H2O 可提高 CO2 和 H2 的利用率第 1 页 共8页5. 如右图所示,一定条件下将 1 mol A2 气体和 3 mol B2 气体充入一 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可滑动的活塞的位置如图 1 所示。

在恒 温恒压下发生如下反应: A2(g)+3B2(g) 2AB3(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活塞位置如图 2 所示,则平衡时 A 的转化率是( )A.20%B.40%C.60%D.无法确定6.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反应 aA(g)+bB(g) hH(g)达到平衡后,A、B、H 的物质分别为 amol、bmol、hmol,已知 a+b=2h,若保持温度不变,将三者 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平衡不移动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B 的体积分数减少 D.a mol/L<c(A)<2a mol/L7. 在一定温度下,把 2.0 体积的 N2 和 6.0 体积的 H2 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容 器中,活塞的一端与大气相通,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

已知平衡时 NH3 的浓度是 c mol•L-1,现按下列四 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分别充入上述容器,并保持温度不变,则达到平衡后,NH3 的浓度不为 c mol•L-1 的是( ) A.1.0 体积的 N2 和 3.0 体积的 H2 B.2.0 体积的 N2、6.0 体积的 H2 和 4.0 体积的 NH3 C.4.0 体积的 NH3 和 1.0 体积的 H2 D.2.0 体积的 NH38. COCl2(g) CO(g)+Cl2(g);△H>0。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 CO 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 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⑤⑥第 2 页 共8页考场号: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高中学校:_______________ /////○/////○/////○密○封○装○订○线○/////○/////○/////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9.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12. 对于容积不变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H<0,在 673K,30MPa下 n(NH3)和 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 I 研究的是 t0 时刻增大 O2 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研究的是 t0 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 III 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Ⅲ研究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大10.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X、Y 两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 3X(g)+Y(g)⇌2Z(g),并达到平衡。

已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测得 X 的转化率为 37.5%, Y 的转化率为 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X 的反应速率为 0.2 mol·L-1·s-1,则 Z 的反应速率为 0.3 mol·L-1·s-1 B.若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压强增大,Y 的转化率提高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开始充入容器中的 X、Y 物质的量之比为 2:111. 在 373 K 时,把 0.5 mol N2O4 通入体积为 5 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 2 s 时,NO2 的浓度为 0.02 mol·L-1。

在 60 s 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 器内压强为开始的 1.6 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 2 s,以 N2O4 的浓度表示的平衡反应速率为 0.01 mol·L-1·s-1 B.在 2 s 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 1.1 倍 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 N2O4 0.25mol D.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 N2O4 的转化率A.点 b 处的反应速率比点 a 的大 B.点 c 处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C.点 d (t1 时刻)处的 n(N2)比点 e(t2 时刻)处的 n(N2)大 D.其他条件不变,773K 下反应至 t1 时刻,此时画出的两根平行线间的距离将要变 小1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 X2、Y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 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c(Z)为 0.3 mol/L B. c(Y2)为 0.4 mol/L C. c(X2)为 0.2 mol/L D. c(Z)为 0.4 mol/L14. 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H<0,ω(C)是 C 的百分含量。

下列各图正确 的是( )ABCD第 3 页 共8页第 4 页 共8页考姓场名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代:课__老__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__名__:________上__课__时__间_:_高__中__学__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密封○封装○装订○订线○线/○/////○/○/////○/○//////密封密线封内线不内要不答要题答题15. 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 2NO2(g)⇌N2O4(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恒温恒容,再充入 NO2,达到新平衡时,NO2 的体积分数增大 B. 恒温恒容,再充入 N2,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颜色变浅 C. 恒温恒压,再充入 N2O4,达到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 恒温恒压,再充入 Ar,达到新平衡时,NO2 的转化率降低16. 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 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 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 ③用 NO2、NO、O2 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 2:2:1 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⑥B. ②③⑤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⑤⑥17. 某温度下,C 和 H2O(g)在密闭容器里发生下列反应:①C(s)+H2O(g)⇌CO(g)+H2(g)②CO(g)+H2O(g)⇌CO2(g)+H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1.9 mol⋅L−1,c(CO)=0.1 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CO 在平衡时转化率为 10%B.平衡浓度 c(CO2)=c(H2)C.平衡时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3.3D.其他条件不变时,缩小体积,H2O(g)的转化率随之降低18. 已知:C(s)+O2(g)==CO2(g) △H=-393.5kJ/mol2H2(g)+O2(g)==2H2O(g) △H=-483.6kJ/mol现有 0.2 mol 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 63.53kJ 的热量,则混合物中 C 与 H2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B. 1:2C. 2:3D. 3:219. 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 ①A+B→X (△H>0)②X→C(△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BCD20. 在一定温度下将 1 mol CO 和 1mol H2O(g)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反应: 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6mol, 再通入 4mol H2O(g)达到平衡后 CO2 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等于 0.6 mol B.等于 1 mol C.大于 1 mol D.大于 0.6 mol,小于 1 mol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计 32 分)21.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多种,如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 H2 需要的来实现;在 KMnO4 与 H2C2O4 反应中,可通过测定 应的速率可通过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在 Na2S2O3 和 H2SO4 反应中,该反 来测定.写出 KMnO4 与 H2C2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 5 页 共8页第 6 页 共8页考场号: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高中学校:_______________ /////○/////○/////○密○封○装○订○线○/////○/////○/////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2. 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参与下列探究(1)生产氢气: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C(s)+H2O(g)⇌H2(g)+CO(g) △H=+131.3kJ/mol,△S=+133.7J/(mol•K)该反应在低温下能否自发(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2)已知在 400℃时,N2(g)+3H2(g)⇌2NH3(g)的 K=0.5,则①2NH3(g)⇌N2(g)+3H2(g)的 K=(填数值).②400℃时,在 0.5L 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N2、H2、NH3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2mol、1mol、2mol,则此时反应v(N2)正v(N2)逆(填“>”、“<”、“=”或“不能确定”).(3)在三个相同容器中各充入 1molN2 和 3molH2,在某一不同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氨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 P2>P1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 P1>P2 C.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 T1>T2 D.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下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催化剂性能,1>2.23. 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CO 和 H2O,发生如下反应:CO(g)十 H2O(g)⇌CO2(g)十 H2(g);△H<0(1)在 850℃时,CO 和 H2O 浓度变化如下左图,则 0∼4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mol⋅L−1⋅min−1t1℃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 时间(min) CO H2O CO2 H2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0.100 0.200 0.100 0.100 4 0.100 0.200 0.100 0.100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2)t1℃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上表:① 计算 t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t1℃8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