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一 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电大11年)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电大11年)

《政治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一》(导言及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2.生产资料,劳动力;3. 价值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4.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 抽象劳动,交换价值,价格;7. 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的速度;8. 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产品的社会化;10.价值规律,政府干预。

二、名词解释: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三、单项选择题1. B2. A3.C4.C5.C6.C7.A8.D9.D 10.B四、多项选择题1. ABE2.CDE3.ABCDE4.ABCDE5.AC五、判断正误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六、简答题1.举例说明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会出现什么后果?(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在线作业

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在线作业

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在线作业第1题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

第2题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主导因素。

生产力,其主要便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决定生产关系的。

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出发点。

第3题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第4题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 )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第5题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商品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想要交换首先需要商品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价值是抽象的、无形的,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而存在,这个载体就是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第6题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句话说明(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

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第7题商品的二重性是()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电大考试政治经济学(网考)(全)附答案

电大考试政治经济学(网考)(全)附答案

电大考试政治经济学(网考)(全)附答案1.政治经济学是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的学科,也是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4.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由抽象到具体是指由一般到特殊、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6.矛盾分析是为了揭示矛盾。

7.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现实是什么。

8.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9.经济学家应该既认识世界又改造世界。

10.研究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掌握知识、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及实现多重目的。

11.商品的二重性是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12.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1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也是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同时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14.劳动二重性是指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15.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正比,即劳动生产率越高,价值量越大。

16.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是分工和交换,以及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17.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可以是贵金属或钞票。

18.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价值符号、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等职能,但不包括()。

19.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同一货币在买卖中使用的次数,而非货币从造币局到银行的速度或回笼速度。

20.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调节生产、流通和分配,是经济运行中的重要规律。

1.原始积累是指前资本主义时期初始资本的形成,也是资本的最初来源之一,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过程。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在于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而且劳动与资本之间存在不等价交换的关系。

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但不包括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4.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统一,同时也延长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实现了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作业试题及答案1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作业试题及答案1

政治经济学作业1(导言及第一章)一、填空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P3;6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P33.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P13;15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P16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P176.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

P227.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待售商品的总额、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

P24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P25;269.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

P2810.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P33二、名词解释1.生产是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P32.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量的属性。

P13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P17 4.通货紧缩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叫通货紧缩。

P255.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P29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从劳动过程来看,进入汽车修配厂修理的汽车是(B)。

A.运输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2.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在这四个环节中(A)。

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C.交换决定生产、分配、消费,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D.消费决定生产、分配、交换,但后三者对前者也起反作用3.商品是( C)。

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_A_B

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_A_B

政治经济学_在线作业_A一单项选择题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产品的交换关系生产资料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生产关系的四个环节的总和剩余价值规律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分配和交换价值规律分配和消费物质资料生产生产的交换分配和交换商品资本的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的职能借贷资本的职能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危机阶段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周期资本的循环周期生产既过剩又不足生产不足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绝对过剩Iv+m=IIcIv+Ic+v+m=Ic+IIcIIc+v+m=I(v+m)+II(v+m)肖条是决定性阶段高涨是决定性阶段复苏是决定性阶段危机是决定性的阶段商品价格中市场机制调节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尽快发育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工业发展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后者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前者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两者都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只不过前者是组织形式,后者是管理形式两者都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只是具体说法不同前者是体现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后者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1. 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是()(5.0 分)分工劳动时间知识点:用户解答: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基础 | 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的一般基础政治经济学_在线作业_B一单项选择题社会主义企业社会各个职能部门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国际经济关系的“南北关系”问题即()(5.0 分)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问题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问题宗主国统治占领大量殖民地瓜分世界领土新殖民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社会生产以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为目的社会生产不需要取得盈利市场机制改变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按劳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商品经济决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19521978194920我国过渡时期是指()(5.0 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从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和经济条件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以()(5.0 分)人道主义救援为原则帮助落后国家为目标经济力量为后盾和基础政治力量为后盾和基础家庭小私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应当与()(5.0 分)按需分配相结合按平均分配相结合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按工龄分配相结合不发达和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向发达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成熟的或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5.0 分)腐朽的资本主义停滞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国际化垄断资本的国际化产业资本的国际化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5.0 分)国有企业垄断资本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外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1.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5.0 分)Iv+m=IIcIiv+m>IcIv+m>IIcIIc+m-(m/x)>Iv+(m/x)Ic+v+m=Ic+IIc知识点:用户解答: Iv+m>IIc | IIc+m-(m/x)>Iv+(m/x) 2. 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5.0 分)不变资本的节约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预付资本的多少剩余价值率的高低(5.0 分)借贷资本的总额一定时期的利息量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习惯和法律传统知识点:用户解答: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 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 习惯和法律传统。

川大《政治经济学(1)2033》14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川大《政治经济学(1)2033》14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政治经济学(1)2033》14秋在线作业1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严重不足
B. 生产相对过剩
C. 社会消费不足
D. 生产绝对过剩
-----------------选择:B
2.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A. 自然分工
B. 社会分工
C. 劳动力成为商品
D. 货币转化为资本
-----------------选择:B
3. 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实现其统治的工具是
A. 个人联合
B. 参与制
C. 信贷业务
D. 金融联系
-----------------选择:B
4. 劳动资料是指
A. 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B. 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C. 劳动者用以维持生存的一切物品
D. 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
-----------------选择:A
5. 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
A. 相应提高
B. 随之降低
C. 不变
D. 变化不大
-----------------选择:C
6.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C. 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D. 国有资产在数量上占优势
-----------------选择:B。

14秋西交《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14秋西交《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西交《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A.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本质
B. 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C. 公有资产的归谁所有
D. 剩余产品的归谁所有
?
正确答案:B
2. 再生产需要两大部类之间、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这是()
A.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B. 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C. 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D. 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
正确答案:D
3.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培育市场体系
B. 转变政府职能
C. 价格体系改革
D. 国有企业改革
?
正确答案:D
4.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A. 能否买到商品
B. 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 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 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
正确答案:D
5. 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是()
A. 价值规律
B.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C. A剩余价值规律
D.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
正确答案:D。

[答案][南开大学]2021春《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1

[答案][南开大学]2021春《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1

1.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答案:D2.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A.地理位置不同B.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形成的生产率不同C.肥沃程度不同D.经营权垄断答案:B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该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B.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案:D4.一定时期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包括的因素()。

A.流通中实际具有的货币量B.纸币发行量C.社会贮藏的金属货币量D.待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答案:D5.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是()。

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C.垄断地租D.矿山地租答案:A6.具体劳动()。

A.创造剩余价值B.反映社会生产关系C.是劳动的社会属性D.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D7.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

A.资本积累的两种形式B.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C.社会资本增大的两个杠杆D.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途径答案:D8.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含义是指()。

A.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B.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出现的人口过剩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人口过剩答案:B9.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及其分部门之间的组合构成状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是()。

A.国民经济比例B.产业部门C.产业结构D.产业比例答案:C10.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其使用过程()。

A.能转移自身价值B.其价值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而消失C.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D.能保持自身的价值答案:C11.资本主义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B.计时工资和名义工资C.计件工资和相对工资D.名义工资和相对工资答案:A1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3道题)
展开
收起1.(2.5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时()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产业资本循环作为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是指()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统一
B、购、产、销的统一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循环的统一
D、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统一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劳动力商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劳动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成为商品
B、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和源泉
C、劳动力商品有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D、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在一只羊= 一把石斧中( )
A、石斧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同时又是一般等价物
B、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C、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D、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态的规律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
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D、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
A、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
B、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
C、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
D、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