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观察要点.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我之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就碰到过一位长期卧床的大爷。
大爷因为一场重病,只能躺在床上,整个人都没了往日的精神。
他的子女们都很孝顺,但是对于怎么照顾好大爷,却有点不知所措。
咱先来说说这床的事儿。
床可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太软了不利于身体支撑,太硬了又会让人睡得不舒服。
床垫得经常保持清洁干燥,要是不小心弄湿了,那可得赶紧换,不然病人会觉得难受,还容易长疹子。
就像那位大爷,有一次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床上,他自己没法说,只能哼哼唧唧,子女们一开始没注意,后来发现大爷一直皱着眉头,这才发现了问题。
然后是翻身。
这可是个关键步骤,一般两小时就得翻一次身。
为啥呢?要是一直保持一个姿势,身体的某些部位一直受压,血液不流通,就容易长褥疮。
翻身的时候,动作得轻柔,别生拉硬拽的,得托住病人的身体。
我记得有一回,一个小护士给大爷翻身的时候动作有点急,把大爷弄疼了,大爷哎呦了一声,小护士吓得脸都红了,赶紧跟大爷道歉。
皮肤护理也不能马虎。
每天都要用温水给病人擦身子,特别是那些容易出汗的地方,像腋窝、腹股沟啥的。
擦的时候要轻轻的,别太用力,不然会把皮肤擦破。
还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发红、破皮的地方,如果有,就得赶紧处理。
再说说饮食。
长期卧床的病人消化功能可能不太好,所以饮食得清淡、易消化。
多吃点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有一次,大爷的女儿给他带了一碗红烧肉,大爷闻着香,想吃,但是又不敢吃,怕不好消化。
最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只吃了一小块,解了解馋。
排尿排便也很重要。
如果病人自己没法排尿排便,就得用导尿管或者开塞露。
用导尿管的时候,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排便后,要及时清理干净,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
心理护理也不能少。
长期卧床的病人心情可能会不好,容易烦躁、抑郁。
这时候就得有人多陪他们说说话,讲讲外面的新鲜事儿,让他们心情好点。
大爷的子女们就经常陪他聊天,给他讲家里的琐事,虽然大爷大部分时间只是听着,但从他的眼神里能看出来,他心里是暖的。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卧床病人的护理要注意日常,饮食和康复等三个方面帮助病人恢复。
1、日常
病人由于身体原因长期卧床,为了防止长褥疮,需要经常帮助病人翻身,还要给病人拍背,防止痰液聚积出现窒息等。
还要保持个人卫生,被褥和衣物等勤洗勤换,保证皮肤干燥和清洁,可以预防细菌和病毒。
2、饮食
长期卧床不运动的病人应该食用一些清淡、营养均衡、容易消化且不刺激的食物,但是要注意少吃,避免消化不良,平时多喝水,维持正常代谢,否则容易便秘。
而且吃少盐的食物,不然容易出现高血压等病症。
3、康复
经常给不能活动的病人进行肌肉按摩,防止长期不运动导致肌肉萎缩。
也可以给病人读书读报,锻炼听力和记忆力,防止病人记忆力下降和语言功能退化。
除上述以外,还要注意多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让病人在住院期间感觉像在家里一样,给病人一个更温馨的环境,对病人的病情预后会起到非常有利的帮助。
护理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护理卧床病人护理措施介绍卧床是指病人因疾病、手术或其他原因而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
卧床病人在长时间的卧床期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问题,因此,对卧床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护理卧床病人的常见措施,以便提供一个基本指南。
调整体位卧床病人需要定期调整体位,以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而导致褥疮的发生。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调整体位的方法:•侧卧位:将病人的身体侧放,使一个侧面承受压力,然后定期翻转病人的体位,以避免压迫同一部位。
•仰卧位:将病人的背部平放在床上,然后垫上枕头或垫子以支撑头部和颈部,避免颈椎过度弯曲。
•俯卧位:适用于背部有小面积创伤或手术切口的卧床病人,可以减少创伤部位的压力。
•半坐位:病人呼吸困难或需要进食时,可以将床的背部升起,使病人处于半坐位,以减轻症状。
促进循环卧床病人容易导致循环系统问题,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心血管功能下降。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促进卧床病人的循环:•活动肢体:帮助病人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肢体活动,如屈伸、转动、抬高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按摩:轻柔地按摩病人的肢体,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疼痛。
•空气垫: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可以使用专门的空气垫来减少压力和摩擦,以改善血液循环。
食物和液体摄入卧床病人可能出现进食和饮水困难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确保他们的充分营养和水分摄入。
•饮食: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求,提供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高脂肪食物。
•水分摄入:注意病人的口渴程度,鼓励病人饮水,并在需要时使用吸管或其他辅助工具。
监测生命体征对卧床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是必要的,以及时发现任何不适和改变。
以下是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项目:•体温:定期测量病人的体温,看是否有体温升高或下降的情况。
•脉搏:观察病人的脉搏情况,检查是否有异常心率或节律。
•呼吸: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和深浅,观察是否有呼吸困难的情况。
•血压:定期测量病人的血压,观察是否有高血压或低血压的情况。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骨科病人,尤其是脊柱损伤和行骨牵引治疗患者,卧床时间较长。
长期卧床,护理稍有不慎,易出现并发症,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1、坠积性肺炎:下肢、脊柱或肋骨骨折病人,特别是此类骨折的老年病人,因长期仰卧,痰液排出不畅而易出现肺部感染,特称为坠积性肺炎。
防治的方法有: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改变体位;多做深呼吸或吹气球;主动拍胸咳嗽咯痰;以蜜炼川贝枇杷膏兑水稀释代茶频服;遇有感冒可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
若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2、尿路感染及结石:长期卧床病人,由于骨骼废用性疏松出现高钙血症,加上活动少,易出现逆行性尿路感染,发生膀胱炎、肾盂肾炎。
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勤翻身;在病情许可下多活动肢体,特别是未受伤的肢体;无菌条件下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冲洗膀胱。
一旦出现尿痛、尿频、尿血伴灼热感,及时请医生处理。
3、褥疮:多见于昏迷或截瘫病人的骨突部位,受压后血循环不畅而出现皮肤坏死。
最根本的方法是适时翻身,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适当按摩,或在局部加用气圈或使用气垫床。
4、关节僵硬:多见于长期施行固定的病人,如骨牵引不能活动而出现的关节僵硬。
在固定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尽可能活动,如股四头肌舒缩练习及被动活动受伤肢体关节。
固定解除后要在床上做适应性锻炼后方可下床活动。
5、静脉血栓及血栓性静脉炎:是肢体长期不活动使静脉血回流不畅所致,多见于下肢。
表现为下肢肿胀、胀痛、浅表静脉充盈。
应主动做下肢肌肉舒缩练习,由远至近按摩肢体。
行气活血类中药有助于预防。
6、废用性骨质疏松和废用性肌肉萎缩:肢体长期缺乏活动而致。
一旦恢复活动,即可迅速消失。
早日进行肌肉舒缩练习,关节适当活动有助于减轻废用程度。
1 注重对骨伤病人的营养供给和饮食调养是非常重要的。
急性损伤病人,不仅因组织损伤出血使其丢失太多,而且伤后病人多不思饮食,摄入不足,而导致体内新陈代谢和营养吸收功能失调,往往会造成病人的营养状况急骤下降。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卧床护理要点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卧床护理要点在护理工作中,卧床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
下面我将从十二个方面介绍护理工作中病人卧床护理的要点。
首先,要保持病人的卧床姿势正确。
病人卧床时,应该保持头部稍微高于身体的角度,这样有利于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困难。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不动,定时帮助病人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其次,要注意病人的饮食营养。
病人卧床期间消耗的能量相对较低,但营养需求并没有减少,护士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摄入,并及时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注意饮食的安全和卫生。
另外,要保持病人的皮肤清洁和干燥。
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皮肤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并引发皮肤病,护士要经常帮助病人擦拭身体,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此外,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护士要及时和病人进行沟通,关心照顾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
同时,要保持病人的环境整洁。
病人所处的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要经常清洁病人所用的床单被褥,保持空气清新。
护士还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室温适宜,让病人感到舒适。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护士要定时测量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病人的安全。
另外,要注意病人的疼痛管理。
病人卧床后常常会出现疼痛不适,护士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及时给予止痛药物或采取其他疼痛缓解措施,帮助病人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要做好卧床病人的卫生护理。
护士要及时帮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洗脸洗手、梳理头发等个人卫生,保持病人的清洁和整洁,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
在护理工作中,卧床病人的营养补充也非常重要。
护士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需求,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卧床病人护理常识

卧床病人护理常识在医疗过程中,卧床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包括因手术、疾病或其他原因而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
正确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卧床病人护理的常识和方法。
卧床病人护理的重要性卧床病人由于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易造成身体功能下降、血液循环不畅、肌肉萎缩等问题。
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护理,可能会引发压疮、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卧床病人护理至关重要。
卧床病人护理的要点定期翻身卧床病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易导致身体局部压力过大,造成压疮。
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帮助病人翻身,保持皮肤的血液循环和呼吸机能。
注意饮食卧床病人常常胃口不佳,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保持清洁卧床病人容易出现排泄问题,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换尿布、清洁身体,预防感染发生。
此外,也应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预防血栓卧床病人长期不活动,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进行被褥的活动,预防血栓的形成。
注意精神护理长期卧床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孤独感增加。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卧床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1.不要使用过软或过硬的床垫,以免造成姿势不良或者皮肤受压。
2.睡前可以适度活动患者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3.避免给患者做剧烈的体位改变,应缓慢、柔和地进行。
4.定时帮助患者排便,避免便秘的发生。
5.患者长时间卧床时应给予适量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结语卧床病人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有耐心、细心和爱心。
只有正确护理好卧床病人,患者才能更快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希望本文介绍的卧床病人护理常识对大家有所帮助。
卧床病人的护理常规

卧床病人的护理常规
卧床病人是指因各种疾病或手术等原因需卧床休养的患者。
在临床护理中,卧
床病人的护理至关重要,能有效预防并解决众多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下文将介绍卧床病人的护理常规。
睡眠卧床卫生
保持床铺清洁舒适
每日更换床单、枕头套等床上用品,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减少细菌和病毒的存活。
使用舒适的床垫、枕头等物品。
适度翻身
卧床病人常因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导致身体部位易产生压疮,应每2小时左右
帮助患者翻身,保持皮肤通风,减少压力。
饮食调理
饮食均衡
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如患者无法进食,可
采取另外途径给予营养支持。
皮肤护理
皮肤清洁
定时帮助患者洗澡、擦身,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涂抹保湿霜
保持皮肤湿润,预防干燥和皲裂。
定时为患者涂抹保湿霜,特别是易受压部位。
康复锻炼
定期被动活动
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柔软度,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萎缩和
关节僵直。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病情和床边情况,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活动能力。
心理护理
沟通与关爱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卧床病人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重视每一个细节,包括睡眠、饮食、皮肤、锻炼和心理等方面。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卧床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卧床病人护理要点
在医疗护理中,对于卧床病人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卧床病人由于长期卧床,
容易出现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因此需要专门的护理措施来保证其健康和舒适。
以下是卧床病人护理的一些关键要点:
1. 皮肤护理
•翻身:每隔2-3小时帮助病人翻身,减少皮肤受压时间,预防压疮的发生。
•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清洁患部,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使用护肤品:可以使用润肤露或保湿乳液,保持皮肤湿润。
2. 营养与饮食
•提供均衡饮食:保证病人摄取足够的营养,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帮助进食:如有必要,协助病人进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3. 呼吸护理
•出现呼吸窘迫时,及时通风换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做呼吸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以保持呼吸功能。
4. 预防肌肉萎缩
•及时进行 passuve range of motion 活动:帮助病人做肌肉拉伸运动,预防肌肉萎缩。
•起床活动:若病情允许,每天进行一定的起床活动。
5. 精神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卧床时间长容易导致精神不振,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听取病人意见:尊重病人的看法,让病人参与护理决策。
6. 排泄控制
•定时排尿排便:确保病人排尿排便的规律,避免尿液残留和便秘。
•记录排泄情况:及时记录病人排泄情况,有需要时及时汇报医护人员。
综上所述,卧床病人的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生理和
心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并矫正卧床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观察要点
长期卧床病人护理观察要点
关键词:卧床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极易出现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做好各种护理十分重要。
一、做好口腔护理。
操作时动作要轻,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观察口腔粘膜有无霉菌感染。
并做好会阴护理,每日清洗会阴一次,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二、不留指(趾)甲,宜留短发,保持头发清洁,使病员清洁、舒适、美观。
三、保持大便通畅,多吃蔬菜、水果,每日清晨空腹喝杯蜜水。
四、做好皮肤护理。
观察受压部位,预防褥疮的发生,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检查、勤交待。
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鼓励或协助患者经常更换卧位,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的动作,按需要垫海绵垫或气圈支持身体空隙处。
2. 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接无碎屑,被服随湿随换,使用破旧便盆时不可硬塞、硬拉。
3.增进局部血液循环,经常按摩受压部位,常用温水擦洗。
4.增进营养的摄入,鼓励多进食,给予高蛋白。
高维生素膳食。
5.指导功能锻炼,关节保持功能位。
6.有痰液者,不易咳出时给予翻身,拍背、吸痰,并及时填写翻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