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9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B卷

合集下载

内蒙古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内蒙古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2019年内蒙古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 (共2题,总分值10分 )1. 在备选字(励、厉、历、枥、砺)中选出恰当的字,填入相应词语的空缺处。

(1)再接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图治(3)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操(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久弥新(5)老骥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兵秣马(3 分)2. 名句默写。

将相关诗文名句用正楷字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2)《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宾均是饱学之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杨炯《从军行》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分)二单选题 (共2题,总分值4分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三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三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着.急(zháo)陨.落(yǔn)越俎.代庖(zǔ)B.雏.形(chú)惬.意(qiè)拮据.(jū)面面相觑.(qù)C.玄.虚(xuán)慰藉.(jí)炽.痛(zhì)戛.然而止(jiá)D.绮.丽(qǐ)蓦.然(mò)哂.笑(shěn)义愤填膺.(yīng)2.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你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你在校内遇见一个家长正在吸烟,这时,你走过去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喂,你不知道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吗?”B.“禁止在校园内吸烟!”C.“您好,我们学校正在开展‘无烟校园’活动,为了大家的健康,请您不要在这里吸烟,好吗?”D.“吸烟污染环境,损害健康,请你马上停止!”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只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B.⑤③②①④C.②③④①⑤D.②⑤①③④4.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腊八节是阳历12月8日,这天又喝腊八粥的习俗。

B.“足下”的意思是“你”,可以称同辈,也可以称晚辈。

C.“春分”这一节气在每年公历的2月20~22日之间。

D.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三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句是( )A.“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前文对下文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B.司马迁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C.词又称“长短句”和“诗余”,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D.“多么自豪、非常疲劳、美丽的风景、保持安静”都是偏正短语。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学常识。

D项中,“多么自豪、非常疲劳、美丽的风景”都是偏正短语,“保持安静”为动宾短语。

短语是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能够搭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

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简单的短语可以充当复杂短语的句法成分,短语加上句调可以成为句子。

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读名著的好处数之不尽,当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会豁然贯通....。

C.领导总是告诚他不要自由散漫,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他总不以为然....。

D.她对人对事有点吹毛求疵....,所以常常不被朋友所理解,她也因此常常感到孤独。

【答案】C【解析】【详解】C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

应改为“不以为意”。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形容轻视。

【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

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子日:“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9-2020学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9-2020学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9-2020学年第三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烦躁珍摄言简意骇孤注一掷B.瞑目琐屑稀奇古怪全然不顾C.雾霭覆盖终南捷径水泻不通D.篷松开辟锋芒毕露绫罗绸缎2.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B.《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我在人群中看到千万个人,像你的眼,像你的头发,却不像你的脸。

”该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句子的主干是:身躯是“加工厂”)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人们应该从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中汲取..教训。

B.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信息与信心成为抗击疫情最好的“疫苗..”。

C.勤洗手是预防新冠肺炎传播上行下效....的措施之一。

D.小区是否实行封闭管理要因地制宜....,把工作做得更周到细致一些。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决别潮汛腐化惰落引经具典B.诽谤恣睢屈指可数再接再厉C.彷惶勾勒通霄达旦跃武扬威D.眷顾闲遐按步就搬轻举忘动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尊为“武圣”的是关羽。

B.《简·爱》中的女主人公富有激情和反抗精神,有着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C.《老人与海》中的小男孩儿从老人那里学到了捕鱼的本领和自尊自强的精神。

D.《草房子》中细马经历家境败落,在被迫辍学后,随父亲远走放鸭。

二、名句名篇默写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王维)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范仲淹)《卖炭翁》一诗中描绘了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九年级三模语文试题

2019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九年级三模语文试题

2019年康巴什区初中毕业升学第三次模拟试题语文考生须知: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三大版块,24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共计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1.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夜吟应觉月光寒。

范仲淹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能,化作相思泪。

而在李清照的词中,“愁”有重量,,载不动许多愁。

崔颢登上黄鹤楼眺望远方,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而吟出:?烟波江上使人愁。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共6分)云南是个诗歌的家乡,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dūn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每在晨光xī微中对歌,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

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在场的既多内行,用各种丰富的譬喻,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

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

有的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节选自《云南歌会》,有删改)(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规范地写在横线上或田字格内。

(4分)(2)结合语境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1分)(3)“贯”的第三画是()。

(1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我国发表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具体而微....地阐述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进强军兴军的坚定决心的观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B.随州人文厚重,风景旖旎,名胜雄奇。

洪山神秀险峻,烈山庄严神圣,三潭瀑布妙叠,好一派扑朔迷离....之景!C.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不仅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大发展,而且在航海事业中也很有使用价值。

B.一场大火,将实验室烧毁,全体实验人员都对这次遭受的损失令人心痛和惋惜。

C.从这些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

D.根据各种实验和理论暗示,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认为:自然界中有一种奇特的、迄今为止在很大程度上人们还没有研究的被称为“超对称”的结构。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趾高气扬....的形象,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B.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C.乘客因为自己坐过站向公交车司机泼开水,导致车辆失控,差点儿坠入河中。

这个乘客的做法简直不.言而喻...。

D.在著名作家李杰所写的《文化的信仰》一书中,很多观点颇有建树,为学习传统文化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B.他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C.中国教育有很多优良传统和成功做法,与国外相比各有短长,不必妄自菲薄....。

D.湿地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乐府诗集》中的诗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人们津津乐道的“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的成语典故分别出自《水浒》和《三国演义》。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推托扯皮。

B.深圳人才公园美不胜收....,市民置身其中仿佛找到了诗和远方。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墙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其实他什么也不懂,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关各方能否本着维护地区稳定,促进世界和平,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关键。

B.2018年3月14日,圆周率日,也是爱因斯坦的诞辰日,与疾病顽强斗争的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在这一天逝世。

C.主流媒体及时纠正并指出青少年沉迷“抖音”行为,录播不良视频的危害,让人感到欣慰。

D.通过南海海域举行的隆重海上阅兵仪式,使我们看到了人民海军崭新的面貌,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3.下列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不注意你会以为园中有好几个这样的老头,等你看过了他卓尔不群....的饮酒情状,你就会相信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老头。

B.小张看中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C.自从以美国为首的反恐怖战争在阿富汗打响后,世界各地的记者络绎不绝....,希望能进人间富汗进行采访。

D.既然贵校王校长已经抛砖引玉....,那我就大胆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吧。

4.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端的一项是()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妻子(友人)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友人)促膝长读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愤世疾俗名副其实荟萃痊愈B.直截了当可见一斑寒喧秘决C.仗义直言如法炮制拖沓聆听D.流言蜚语不假思索涵养蛰伏二、名句名篇默写6.名句积累与运用。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

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0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世界上的事物(____)有简单的联系,(____)有不少复杂的联系。2 . 看拼音,写词语。

1.绕过一个péng jià(______),穿过一片gān zhe(______)林,我们来到一座山谷,看见一道pùbù(______)像千万条银练飞流直下。

2.有yàn yǔ(______)道:“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大暑刚过几日,我们走在铺满tái xiǎn(______)的石板路上,瞧见从cǎo píng(______)边shífèng(______)里冒出来的点点绿意,着实感到了一丝凉意。

3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蜜蜂》一课,作者做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有十五只蜜蜂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地回到了家。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滁州西涧》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

我能把这首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形近字组词。

坦()组()娇()规()示()但()阻()骄()现()赤()5 . 课文回访。

(1)《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中,小柳树和小枣树各不相同,小柳树外形优美,小枣树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2019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三)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鲜腴:新鲜肥美。

B.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格调: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体现。

C.密匝匝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D.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2 .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夏天的黄连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是否进入决赛阶段。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汉字pīng(__________)婷piē(__________)见旁wù(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发现昆虫的秘密吴孔明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动物标本展厅里,有一幅精心绘制的科普画。

在它的右上部分,一只硕大的凤蝶占据了大约1/4的画面,散发着排山倒海的气场。

作品说明道出了这幅画的奥妙:画中各个动物形象的大小,是由它们所属的类群在整个动物界中所占的比例决定的。

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其中100万种以上是昆虫。

昆虫这个“超级大纲”所包含的物种,在动物界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昆虫学家对昆虫做出了简单的定义,即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且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的节肢动物。

若按此标准来筛选日常生活中的动物,你会发现,昆虫确实占了大多数:家中常有蟑螂、蚊子和苍蝇出没,书柜里或许还会有衣鱼;花园里,会遇见忙碌采蜜的蜜蜂和引吭高歌的蝉,还有憨厚可爱的瓢虫;河流或是湖泊边,飞舞的蜻蜓和豆娘很可能会成为你的美好记忆。

事实上,昆虫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生物,它们对自然界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

从炎热的赤道到寒冷的两极,从珠穆朗玛峰到开阔的海面,都有昆虫的存在。

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昆虫进化出很多习性:有些能通过远距离迁飞,到达数百千米以外的地方,还可以通过滞育来度过寒冷的冬季;白蚁、蜜蜂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和分工,它们的化学通讯语言是一部科学的天书……为了取食不同的食物,昆虫进化出了不同的口器,这让昆虫的食谱极为广阔,既有植食性,也有肉食性、杂食性和腐生性,使它们拥有在地球生态系统里“见缝插针”的生存技能。

它们既可以生活在空中,也可以生活在地下和水中。

不仅如此,昆虫还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它们既可以有性生殖也可以无性生殖,只要环境适宜,它们的种群数量就会在短期内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人类在文明的黎明时期,就已经和昆虫结下了不解之缘。

几千年来,人类不断地享受着昆虫给予的恩惠。

古代,黄帝的妻子嫘(léi)祖发明了养蚕和缫丝的方法。

除此之外,蚕所在的鳞翅目作为昆虫纲第二大家族,也因其成员蝴蝶的美貌在人类文化里留下了丰富的印记。

蜜蜂为我们人类提供了蜂蜜等多种营养品,很多昆虫本身也是人类的食品。

更重要的是,昆虫是很多植物的传粉媒介,它们是植物进化的重要推手。

可以说,没有昆虫就没有植物,没有植物也就没有人类。

伟大的昆虫,为人类文明的诞生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另一方面,吸食人畜血液并传播疾病的昆虫,曾是人类社会的噩梦。

时至今日,在一些医疗体系薄弱的地区,像寨卡病毒等通过昆虫传播的传染病仍在剥夺着体弱之人的生命。

人类与昆虫的关系,是一部充满爱恨情仇的史书。

在这一期《知识就是力量》杂志里,我们展示了昆虫独特的生存技能,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种种事实。

昆虫既能使人类丰衣足食,也能使人类遭受病痛与饥寒的折磨。

因此,尽管今天人类的科技水平与古代社会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更为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昆虫,仍然是一项值得长期奋斗的任务。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人类要学会和昆虫和平共处,只有彼此尊重才能有共同的未来。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7.8)4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动物展厅里,一只凤蝶标本占据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版面,是因凤蝶在动物界所占比例决定的。

B.判断一种动物是否属于昆虫,首先可以从外形上看它的身体是否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看它是否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

C.昆虫面对自然界常表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例如它们的部分器官进化了,生活习性改变了,繁殖能力也增强了。

D.昆虫是自然界植物进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衣食之需,而且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5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昆虫这个“超级大纲”占据地球已知的150万种动物的三分之二,它们的捕食范围已经扩大到地球的各个角落。

B.蜜蜂这种昆虫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和分工,它们为人类提供了蜂蜜、蜂王浆等多种营养品,它自身也是人类的食品。

C.人类与昆虫的关系密不可分,昆虫是植物进化的首要因素,没有昆虫就没有植物,也就没有人类社会。

D.时至今日,我们还是要学会与昆虫和平共处。

虽然由昆虫传播的疾病仍然威胁着人类健康,但我们依然要与昆虫和睦相处。

6 . 根据文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是一篇介绍有关昆虫知识的说明文,文章由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一幅科普画引出昆虫这一话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选文为了向读者普及自然界中众多昆虫的进化、捕食以及与人类的不解之缘,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C.选文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作者列举许多事例,既有助于作者对昆虫进行介绍,同时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D.选文采用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昆虫的定义、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改变我命运的一块小石头李新勇①读初中时,只要有男孩子的地方,就能听到嚯嚯哈哈的操练声。

②引火这一切的,是一部叫《少林寺》的电影。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我还在读小学。

李连杰在电影里的拳脚功夫,把观众从视觉到心理,都锤得服服帖帖,尤其像我们这样半大的毛孩,个个脑子里都有一个武林高手梦。

③习武得拜师傅。

在那时候的横断山区安宁河谷,你可以拜木匠师傅学打家具,拜土匠师傅学砌墙,拜石匠学凿石磨子,拜铁匠学打铁,就是没有习武的师傅可供你拜。

哪怕想习武想疯了,也只能根据电影里的动作加上自己的想象比划。

为了学到更多的本事,我们把《少林寺》当武学经典,看了一遍又一遍。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演员的动作具有表演性,以为那就是武术。

只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比如电影里和尚觉远的上一个动作跟下一个动作不连贯,在实践中完全照搬他的动作,只配挨打。

为了弥补不足,我们往往创造性地发明许多动作。

④到我上初中,连女同学都张嘴降龙十八掌,闭嘴九阴白骨爪。

我也瞎练了两三年,我家的土砖头被劈断无数,地里的南瓜、白萝卜也惨遭荼毒。

我爹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我盼进初中,以为从此天下太平,没想到没有他的管束,我变本加厉,抱定自学成才的决心,从蹲马步、鲤鱼打挺这样的基本功开始练起。

⑤某日傍晚,我独自于学校操场的草丛中习练鲤鱼打挺。

就在我奋力起身,后背、后肩、后脑依次着地,只待借力“嘣”一下弹起来站直时,突然后脑勺一阵锥子刺穿般的疼痛,让我刚刚撑起来的半个身子,复又无力地仰躺下去,痛得想呕吐,眼睛发花,天旋地转。

⑥等我意识恢复后,摸摸后脑勺,没有出血,可那疼痛的部位疼痛得钻心,摸都摸不得,指头碰上去像刀切在肉上。

我估计地上有刀子或者钉子。

在草丛里摸索,摸到一块比鸡蛋稍小一点的石头。

刚才我的后脑勺结结实实撞到这块小石头上了。

⑦此后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整天头痛,不能仰面睡觉,视物模糊,黑板上和书上的文字,都是重影。

很长一段时间我既不敢跑步,也不能跳,连大声说话都会牵动后脑勺发出钻心的疼痛。

我一代宗师的美梦,终结在一个小小的石头上。

记忆力直线下降,从前看一遍就能记住的内容,之后除非是我感兴趣的,读三遍都不一定记得住。

⑧在闭塞的西部农村,谁都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脑震荡。

学校离家十多公里,我是住校学生,一个星期才回去一次,回去也不敢对父母说。

直到大半年后,父母才从我成绩报告单上直线下滑的成绩看出端倪,那时候已不太疼痛了,母亲带我去让乡下赤脚医生开了一点外伤止痛药,涂擦以后有没有效果记不得,反正一年以后不痛了,视力逐渐恢复,记忆力却一落千丈,直到现在也没有恢复。

⑨想当初,我能一目两行,过目不忘,不管哪门学科,只要看一遍就理解,碰上需要背诵的文字,别人大声朗读的时候,我已经能背;别人背诵的时候,我用耳朵在复习。

成绩优异,兴趣广泛,无师自通写了个相声,交由同学表演,在全县比赛中居然获得了二等奖。

⑩我为记忆力上的损伤付出沉重的代价,初中毕业补习,高中毕业,也补习。

⑪在记忆力受到损伤后,我唯一的收获是,我发现我的想象力越来越好,在屋子里坐得好好的,心思早已在前往峨眉山或武当山的途中,神游万里,精骛八极,来去如风,比风迅疾。

起初我写诗,后来写散文,再后来写小说,从2005年开始,十年间,我出版长篇小说1部,中短篇小说集5部,发表小说200多万字。

⑫记忆力不好对创作的另一好处是,我背不下别人写的东西,保证我每一句话都是原创。

⑬正因自知记忆力不好,从初中开始我就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绝大多数是条目式的流水账,也有片段和独立成篇的,以备查阅。

这些文字不一定要公诸于世,也不一定示人。

但风过有声,雁过留声,白纸黑字,字字真实,句句坦率。

我之所写,全是我之经历、我之所行、我之所言、我之所想。

⑭数十年来,我多次回忆那个让我记忆力受到重创的下午,也许冥冥中上苍要让我的记忆力受到一些损伤,使我不得不用文字将生活中诸多有趣、有意思的事情,以及迷惘、痛苦和灾难记录下来,使之既是一份个人资料,也是一群人、一个时代的侧影。

⑮那块小石头,断送了我的好记忆力,但使我成了一个记录者和写作者。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第10期)7 . 能否把标题《改变命运的一块小石头》改成《一块小石头》?谈谈你的看法。

8 .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批注。

①某同学为文中一句话做的批注是:“这一个动词,最能表现对武术的无比崇拜与痴迷神往的境界。

”请你写出这句话。

②自选角度,为第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

但风过有声,雁过留声,白纸黑字,字字真实,句句坦率。

9 . 作者用不少笔墨叙述自己学武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0 . 本文和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都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两文中的“我”都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你从中各获得了什么感悟?四、句子默写背诵默写。

1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