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把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一、引言在汉语语法中,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常见的句式。
把字句强调执行者,被字句强调被执行者。
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句式可以相互转换,以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及其应用。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及特点1.把字句的定义及特点把字句是一种主动句,句中包含“把”字,强调执行者。
把字句的结构为:“把+宾语+谓语”。
例如:“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特点:(1)执行者明确:把字句中,执行者通常出现在句首,使句子更加突出执行者。
(2)宾语受限:把字句中的宾语通常为具体事物,且与谓语动词有直接关系。
2.被字句的定义及特点被字句是一种被动句,句中包含“被”字,强调被执行者。
被字句的结构为:“宾语+被+执行者+谓语”。
例如:“这本书被我看完。
”特点:(1)被执行者明确:被字句中,被执行者通常出现在句首,使句子更加突出被执行者。
(2)执行者可省略:被字句中的执行者可以省略,使句子更加简洁。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1.把字句转换为被字句方法:将把字句中的宾语移至句首,加上“被”字,将执行者移至“被”字后,构成被字句。
示例:把字句:“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被字句:“这本书被我看完。
”2.被字句转换为把字句方法:将被字句中的宾语移至“把”字后,将执行者移至句首,构成把字句。
示例:被字句:“这本书被我看完。
”把字句:“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应用1.强调执行者:当需要强调执行者时,可以使用把字句。
例如:“他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2.强调被执行者:当需要强调被执行者时,可以使用被字句。
例如:“这个问题被他解决了。
”3.简化句子:当执行者不重要或已知时,可以使用被字句省略执行者。
例如:“这个问题解决了。
”4.保持句子平衡:当句子较长或宾语较复杂时,可以使用把字句或被字句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平衡。
例如:“我把这个复杂的问题解决了。
”五、结论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语法中两种常见的句式,它们可以相互转换,以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举例分析汉语“把”字字句语法特点

1.“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即动词后有别的成分,一般不能单独出现,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或动词的重叠式。
如:“把笔给”、“把水喝了”、“把这事说说”,或者动词前面有状语,如:“别把东西到处扔”,动补型双音节次可以单独出现,如:“不要把直线延长”,韵文中可不受上述限制,如:“把家还”。
2.表处置义的把字句中的“把”的宾语主要是动作的受事,也可是工具、处所。
表致使义的“把”的宾语是施事。
如:“把大娘乐得合不拢嘴”。
3.“把”的宾语在意念上一般是有定的,已知的人和事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如果用无定的、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如:“不能把真理看成谬误”、“把一天当做两天用”。
用介词“把”介引的词语不能理解为动词的宾语提前或前置宾语。
“把”介引的成分跟动词的语义联系不大,而是跟整个中补短语有联系。
4.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应该有较强的动作性。
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
5.“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
例如不能说“他把青春愿意献给党。
我们把困难敢踩在脚下。
我把衣服没有弄乱。
为什么把消息不告诉他。
”不过熟语性句子有例外,如“怎么能把人不当人。
”。
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什么是“把”字句:1.谓语动词牵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2.“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表示由于某种动作或原因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货状态。
(1)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好。
=治理海河+海河好了(2)你把房间收拾一下吧!=收拾房间+房间状态(3)孩子吃糖把牙吃坏了。
=吃糖+牙坏了(4)他把盘子端着。
=端盘子+端着状态3.用介词“把”介引的词语不宜理解分析为动词的宾语提前或前置宾语。
因为很多介引成分在一定的句子格式里不能移到动词后面。
(5)老张把炉子生上了火。
(6)他让买粥大嫂把粥盛在饭盒里。
(7)他把草稿纸订成一个个本子。
“把”字句有四个特点1.谓语不能是简单形式: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出现单音节动词。
(1)带不予: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2)带宾语:把xx打断了一条腿。
(3)带状语:把毛衣往xx。
(4)带动态助词:把茶喝了。
(5)动词重叠:把情况说说。
(6)动补型双音节词:不要把直线延长。
/把战线扩大。
2.“把”字宾语的特点:“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1)可以说:把那支铅笔给我。
(2)不能说:把一支铅笔给我。
如果用无定、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
(3)不能把真理看成谬误。
(4)把一天当做两天用。
语义上,“把”的宾语主要是动作的受事,也可以是工具、处所、与事、使事、乃至施事。
(5)服务员一不小心把茶杯打破了。
(受)(6)涂来抹去,把笔都弄坏了。
(工具)(7)他把地面都铺上了地砖。
(处所)(8)我还没有把衣服钉上扣子呢。
(与事)(9)小伙子一番话,把大娘乐得合不上嘴。
(使事)(10)怎么把个小偷跑了。
3.构成“把”字句的动词: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
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联系动词(有,在,存在,是,像,姓,属于)和感受动词(赞成,知道,同意,觉得,相信,希望,主张,要求,看见)不能构成“把”字句。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及其语法特征

“把”字句的句法结构及其语法特征一“把”字句的定义以及使用环境1.“把”字句的定义由介词“把”字跟名词组合构成“把”字词组,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这种结构就是用介词“把”字把句子中的动词的受事提到句子前面,加以强调突出。
大多数“把”字句表达的是一种结果,当我们要表达致使某种结果产生时,我们往往选择“把”字结构。
(1)把衣服洗。
不成立(2)把衣服洗了。
(有结果——做了此事)(3)把衣服洗干净。
(有结果——干净)(4)这活把我累。
不成立(5)这活把我累坏了。
(有结果——累坏)“把”字结构表示由于特定的动作行为手段,被作用的客体、处所等等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情状。
邵敬敏先生早在其《“把”字句及其变换句式》(1985,是邵先生的硕士论文好像)中就说:“凡可以带结果补语或结果宾语的动词,都有可能构成‘把’字句。
”从动词出发也可见把字结构的语义内涵。
邵先生在该文中又说,“根本不可能带结果补语或结果宾语的动词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构成‘把’字句”。
不过,这两条虽是基本规律,却也不是绝对的,呵呵。
比如“长高了”“涨上来了”中动词,未必就能构成把字结构;根本不能带结果补语或结果宾语的动词,也不见得就不能构成“把”字结构,如“当做”“作为”“小看”“误解”等,还有可代动词的“怎么样”之类。
王力先生认为“把字句是把人怎么样安排,怎样支使,怎样对待;或把物怎样处置,或把事情怎样进行”。
邢公畹先生也同意此观点,他认为:“‘把’字句一般都表示一种处置作用。
所谓‘处置’,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所介引的对象施加的一种积极的影响,从而使这种对象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
因此,我们不能仅将把字句当成时表示结果是才用的句式“他把人打了一顿” “他把人打死了”,我认为后面那个句子是表示结果的,但第一个句子相比之下却没有明确的结果意味。
2.“把”字句的使用环境(1)有时谓语动词涉及两方面,一个表示对象,一个表示对象被处置的处所、时间或者数量,如必要可加“把”字句:如“放鸡蛋桌子上”可以连缀成“把鸡蛋放在桌子上”(2)有时动词后面可以带介词短语,同时又带一个受事,这时有必要将受事提前加以强调,如“强加自己意志于小国”可以连缀成“把自己意志强加于小国之上”(3)动词涉及两方面“对象”“事物”,有时“事物”成分复杂,需要“把”把“对象”放在动词前,如“告诉大家周扒皮学鸡叫的事情”可以连缀成“把周扒皮学鸡叫的事情告诉大家”(4)动词带了宾语又带情态补语,可用“把”把宾语提前,是动词前后两端分布平衡,如“搞自己家富富足足合合美美”可以连缀成“把自己家搞得富富足足合合美美”。
把字句的常见偏误

把字句及常见偏误一、把字句及其语法意义「把」字句是在谓语中心词前用介词「把」或「将」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的主谓句。
其语法意义是:主语代表的人或事物通过动词代表的动作行为使某个确定的人或事物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某种影响,产生某种结果。
这种变化包含多方面内容,可以是位置或关系移动,可以是性质变化,还可以是认知变化。
二、把字句基本结构:肯定形式:主语+把+宾语+动词+其他。
否定形式:主语+否定词+把+宾语+动词+其他能愿动词形式:主语+能愿动词+把+宾语+动词+其他。
三、偏误类型外国学生使用“把”字句时,主要有以下偏误类型:遗漏、错序、误用、误代、回避、搭配不当。
(一)遗漏遗漏指的是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一个或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
“把”字句的遗漏偏误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漏核心动词。
(1)他把那些书都掉了。
(他把那些书都扔掉了。
)(2)我把这篇课文懂了。
(我把这篇课文弄懂了。
)(3)老师,请您把字大一点儿。
(老师,请您把字写大一点儿。
)(4)女同学每天都把宿舍干干净净。
(女同学每天都把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
)2、遗漏补语:(1)他把钱用。
(他把钱用光了。
)(2)他把水喝。
(他把水喝完了。
)“把”字句一般表示处置意义。
“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不可能是个光杆儿的形式,在动词前后(主要是在动词后)应当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与动词有联系的其他相关意义。
要表示结果或变化,动词后边就应当有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要表示动作的某种方式,动词谓语前就应当有表此类意义的词语形式。
(二)错序错序是指句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成分放错了位置造成的偏误。
1、能愿动词错序:你把书应该给玛丽。
(你应该把书给玛丽。
)“把”字句中“应该、会、能”等能愿动词必须用在主语之后,介宾短语“把……”之前。
2、表示时间的词语(时间名词、副词)的错序:妈妈把东西已经准备好了。
(妈妈已经把东西准备好了。
)表示时间的词语“已经”、“马上”等一般要用在“把”之前。
“把”字句教案,与课件一致的(推荐阅读)

“把”字句教案,与课件一致的(推荐阅读)第一篇:“把”字句教案,与课件一致的“把”字句教案教学目标:把字句的两种类型教学重点和难点:把字句的两种类型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都读得很好,很整齐,发音很准确。
下面我要学习一个新的语法。
请大认真看老师的动作,然后想一想怎么用汉语说出来。
教师把一本书放在一位同学的桌子上。
动作完成了,同学们老师刚才的动作,用汉语怎么说呢?多问一些同学尽量让他们多开口预测:错误的句子和正确的表达,都不要马上给出答案。
等学生说得够多了,才给出正确答案,并把句子写在黑板上。
“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
”然后让同学看这句子有什么特点,引出把子句。
(用彩色粉笔给把字加上着重号)二、把字句分解教学1、把字句的基本句式以“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为例,问学生“老师”名词还是动词,“把”是介词还是动词;“书”是什么词,“放”是什么词?“在”是什么词?“桌子上”是什么词?然后列出句式: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 S+把+N1+V+在+N22、S(主语)和名词我们可以说“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这个主语可以改变,也可以不出现直接说“把书放在桌子上”。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做一个动作,请大家用汉语说出来。
请一个同学把一支笔放在他自己的书包里。
接下来教学生造句,然后给出答案。
把一支笔放在他的书包里。
提问:同学们看第一个N(名词)和第二个N有什么关系?让同学们思考回答,接着给出答案:N1是表示物体的词,如,书、笔、手机等等;N2是表示处所的词、地方的词,如,桌子上,袋子里,书包里等等。
N1移动到N2去了。
用图线的方式表示:S+把+N1+V+在+N如,老师把书放在桌子上结果是书在桌子上。
把一支笔放在他的书包里。
结果是笔在他书包里3、动词N1是怎么移动到N2的?当回答到动词时给予肯定,并问这个动词有什么特点?等学生回答后,跟同学们说明:动词后面一般要跟“在”或者“到”。
4、总结:S+把+N1+V+在+N2表示,动作的结果是使宾语N1的位置发生变化,N2是变化后的场所。
小学语文把字句与被字句方法

小学语文把字句与被字句方法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同学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把字句与被字句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熟悉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常见的句式。
学好这两种句式,可以在不改变句子意思的前提下,丰富同学的句子表达方式。
把字句就是用"把'构成的句子,如大水把庄稼淹没了;被字句就是用"被'构成的句子,如庄稼被大水淹没了。
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都是说大水淹没了庄稼,但是词语的顺序不同,表达的重点也不一样了。
被字句强调的是"庄稼',所以把"庄稼'提到前面来了。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要想掌握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熟悉这两种句型的构成方式。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主动者)把谁(被动者)怎么样',"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动者)被谁(主动者)怎么样'。
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只必须两步就可完成。
第一步,把主动者和被动者的位置互换,第二步就是"把'字改成"被'字。
"被字句'换成"把字句'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互换时应注意的事项1、句子中出现的词语不能随意删掉。
例:同学们把整间教室认真地清扫了一遍。
应改成:整间教室被同学们认真地清扫了一遍。
有些同学改成"教室被同学们清扫了一遍',漏掉了修饰词语,是不对的。
2、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小明把面包全部吃掉了。
应改成:面包被小明全部吃掉了。
有些同学改成"全部面包被小明吃掉了',就不对了,因为"全部'在原句中是修饰"吃掉了'这个词语的,不能放在"面包'的前面。
hsk把字句学习

“把”字句
基本结构:主语+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
他+把+书+看+完了。
我+把+手机+关了
常见的用法:
1.把+名词/代词宾语+V+……
他把自行车卖了。
我把你的咖啡喝了。
2.把+宾语+V+补语
你把我吵醒了。
我们把衣服洗干净了。
3.把+宾语+给+…(加上“给”更口语化,意思不变)
他把自行车给卖了。
我把这件事给忘了。
4.副词/ 否定副词/能愿动词+把+名/代+….
小王真把一盒巧克力全吃了?
你别把地址写错了。
一定要把歌词记住了。
5.把+宾语1+V+成/作+宾语2
我把你当做我的朋友。
林林把“牛“写成”午“了。
6.把+宾语1+V+到/在/给+宾语2+….
把箱子搬到车上就可以了。
你把杯子放在我桌上吧。
请把这份文件带给刘部长。
**注意
“都、全、再、又、一起“放在把前或把后都可以
助动词、否定副词、副词一般放在把前
助动词(“能愿动词”)
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可以得以
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要愿想要要想敢敢于乐于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该当(必)须得犯得着犯不着
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难以易于
否定副词:没(有)、不、别
常见副词:就、还、也、才、却、至少、一定、几乎、一下子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应该有较强的动作性。因 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 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
五、 “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 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例如不能说“他把青春 愿意献给党。我们把困难敢踩在脚下。我把衣服没有弄乱。 为什么把消息不告诉他。”不过熟语性句子有例外,如 “怎么能把人不当人。”
课后作业
发动一系列动作,并用“把”字句表达,至少五 个动作和五个句子。
谢谢观看。
把字句成立的条件
⑴ 动词一般是能带支配对象的行为动词,即能带施事宾语的及物动 词。 ⑵所用动词的前边或后边要带有表示结果或方式的附加成分。 ⑶“把”字所介系的宾语通常是确定的,即说话人要有确指的对象。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课文导入
请你把书拿过来。
总结:
3.妈妈把水果洗干净了。
4.他把他所有的财产都挥 霍了。
课堂练习2
修改下列病句:
1.我把照相机明天还给你,可以 吗?
2.大家往山上把车拉。
参考答案:
1.我明天把照相机还给你,可以 吗?
2.大家把车往山上拉。
3.把任务不完成,绝不能休息。
4.他把花瓶打。 5.我把文章懂了。 6.我把箱子搬不动。
请把书放在桌子上。
我把书放进抽屉里了。
如果这儿有一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 我们对这个东西做了什么动 作,让这个东西发生了一点 变化,这时候,我们就常常 用到“把”字句。
把字句的结构
主语(施事)+把+名词(受事)+动词 S+把+O+V 比较: A 我吃饭了。 B 他擦干净黑板了。 C 他没打开电脑。 D 我今天的课没预习好。 我把饭吃了。 他把黑板擦干净了。 他没把电脑打开。 我没把今天的课预习好。
2.我把母亲的话永远忘不了。
我永远忘不了母亲的话。
结果补语、状态补语在意义上应指向“把”的宾语:
1.孩子们把故事听高兴了。
孩子们听故事听高兴了。 2.我把汉语学得很努力。 我学汉语学得很努力。
把字句的特点总结
一、 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即动词后有别的成 分,一般不能单独出现,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 或动词的重叠式。如:把笔给他。把水喝了。 把这事说说。或者动词前面有状语,如:别把东西到处扔。 动补型双音节次可以单独出现,如:不要把直线延长。 韵文中可不受上述限制,如:把家还。
二、表处置义的把字句中的“把”的宾语主要是动作的受 事,也可是工具、处所。表致使义的“把”的宾语是施事。 如:把大娘乐得合不拢嘴。
三、 “把”的宾语在意念上一般是有定的,已知的人和事 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如果用无定 的、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如:不能把真理 看成谬误。把一天当做两天用。用介词“把”介引的词语 不能理解为动词的宾语提前或前置宾语。“把”介引的成 分跟动词的语义联系不大,而是跟整个中补短语有联系。
谓语动词的选择问题
1.光杆动词作谓语造成的偏误。 光杆动词不能作把字句谓语,如: A.你把这封信寄。 B.我们应该把野生动物保护。 2.缺少谓语动词造成的偏误。 你把这封信寄出去 我们应该把野生动物保护好。
四、补语的问题
可能补语造成的偏误
“可能补语”不能用于把字句,如: 1.我一小时把这些练习做得完。 我一小时能把这些练习做完。
3.不把任务完成,绝不能休息。
4.他把花瓶打碎了。 5.我把文章读懂了。 6.我搬不动箱子。
把字句的偏误类型
一、状语的位置问题
1.把状语放在“把”字后,造成的偏误。
2.把状语放在“把”字前,造成的偏误。
二、否定词的位置问题
三“把”字的宾语问题(必须是有定的)
注意: 否定时否定词应放在“把”字的前面。
把字句后面是已知的人或物。
你把那本书拿来。V
你把一本书拿来。X 我把这个秘密告诉你。V 我把一个秘密告诉你。X
把字句动词后的宾语成分是定指的
玛丽把一首歌又唱了一遍。
玛丽把那首歌又唱了一遍。
你把一首诗写给我。 你把这首诗写给我。
用把字句形容下列图片
参考答案:
孩子们把树种在草地上。
他把领带整理好了。
他把门打开了。 服务员把菜端上了餐桌。
课堂练习1
朗读下列句子,试试将下列 句子变为把字句: 1.他看完了这部电影。 2.他写完作业了。 3.妈妈洗干净了水果。 4.他挥霍他了所有的财产。
参考答案: 1.他把这部电影看完了。 2.他把作业写完了。
如何使用“把”字句
把字句的概念
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主动式动词谓语句。这种句式又称为“处 置式”,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宾语作出了“处置”,例如使其 位置或状态改变。 基本的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作。
作用:用来强调行为结果或行为方式。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
在汉语中,动词谓语句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之后,而用了“把”字 就能把宾语提置于动词之前。 在语义上,这种句式可视为宾语前置。在结构上,则是介词结构作 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