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利风景区规划(纲要)编制要求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水利风景区规划与建设规定[工程类文档]

水利风景区规划与建设规定[工程类文档]

水利景色区规划与建设规定[工程类精选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照价值,如若实用,请打赏支持,感谢!【学员问题】水利景色区规划与建设规定?【解答】1、水利景色区建立后,应该在两年内依照相关法例编制达成规划。

水利风景区规区分为整体规划和详尽规划,整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20年。

2、水利景色区整体规划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一)水利景色资源评论;(二)水利景色区的发展目标和范围;(三)水利景色区的功能构造和空间布局;(四)水利景色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剖析;(五)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六)水利景色区投资及效益剖析。

水利景色区整体规划应该与相关水利规划、当地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3、水利景色区详尽规划应该依据中心景区、景区和保护地带的不一样要求编制,确立基础设备、旅行设备和文化设备等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模,并明确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

水利景色区的详尽规划,应该切合水利景色区整体规划。

4、水利景色区规划编制应该拜托拥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肩负。

5、国家级水利景色区规划由相关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审查,报水利部鉴定;省级水利景色区规划由相关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鉴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调整水利景色区规划,确需改正的,应该依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6、水利景色区的建设与管理一定严格依照规划,联合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进行。

(一)新建水利工程应将水土流失防治、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及工程所在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归入工程建设规划,并兼顾道路、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备建设;(二)已建水利工程可联合工程的扩建、改造、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工作兼顾水利景色区建设;(三)水利景色区的保护要与水利工程的保护有机联合。

以上内容均依据学员实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照,若有问题请实时交流、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成果及要求

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成果及要求

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成果及要求一、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的目标1.保护水利风景资源。

通过总规和详规的制定,明确水利风景区的功能定位和保护范围,保护水源地、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利设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2.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总规和详规要充分发挥水利风景资源的旅游价值,优化景区布局,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3.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总规和详规要充分考虑民众的生活需求,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二、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的内容1.环境保护规划。

总规和详规要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水域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等,保障水利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旅游设施规划。

总规和详规要规划旅游设施,包括旅游接待中心、观光车道、步行道、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

3.交通和交通设施规划。

总规和详规要规划道路、桥梁、停车设施等交通设施,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方便游客的出行。

4.旅游开发规划。

总规和详规要制定旅游开发计划,包括景点开发、游船服务、水上体育活动等,将水利风景区打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三、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的要求1.社会参与。

总规和详规的制定应充分听取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特别是当地居民和旅游从业者的意见,形成共建共享的决策机制。

2.生态文明建设。

总规和详规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3.安全管理。

总规和详规要对水利风景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游客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旅游服务质量管理。

总规和详规要规范旅游服务行业,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总之,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是水利风景区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成果,对于保护水利风景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总规和详规时,应充分考虑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安全管理和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风景区规划

水利风景区规划

水利风景区规划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利工程为背景,以水利景观和活动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水利风景区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保护水利设施和环境的同时,注重提供舒适的旅游体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首先,水利风景区规划应注重保护水利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转和长期利用。

这需要规划者尊重和维护水利工程的原貌,不得随意改变水利设施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应加强对水利设施的巡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其次,水利风景区规划应注重保护环境,创造独特的自然景观。

水利工程常常伴随着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规划者应根据具体情况,保护并发展水体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

例如,在水库周边规划湿地公园,增加湿地植被和水生动物,形成自然生态链,增加景区景观的多样性。

此外,水利风景区规划应注重提供舒适的旅游体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规划者可以在水利设施周围建设观景平台、游船码头、沿湖散步道等,为游客提供观景、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还可以规划一些水上活动,如划船、钓鱼、冲浪等,丰富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最后,水利风景区规划应注重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水利设施周边,可以开发一些与水利有关的特色旅游项目,如水利文化展馆、水利知识讲座等。

通过深入挖掘水利工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将其融入旅游体验中,可
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综上所述,水利风景区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保护水利设施和环境、提供舒适体验和丰富资源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水利风景区,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成果及要求

水利风景区总规和详规成果及要求

13 规划成果及要求
规划成果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应符合表2的规定:
(2)水利风景区详细规划的主要图纸应符合以下规定:
规划区位置图(比例不限)
规划区现状图(比例尺1:1000~l:500)
规划总平面图(比例尺1:1000~l:500)
道路交通规划图(比例尺1:1000~l:500)
功能分区图(比例尺1:1000~l:500)
绿地规划图(比例尺1:1000~l:500)
竖向规划图(比例尺1:1000~l:500)
单项或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比例尺l:500~l:l000)
相关分析图纸(比例不限)
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模型和鸟瞰图(比例不限)
(3)详细规划需要达到施工图设计的深度时,除以上所列图纸的内容和图面深度外,还应增加以下内容:
总平面图:主要建筑物平、立、剖面图,建筑物坐标,各种室外设施设计方案图等。

道路交通规划图:道路中心线交点的标高、道路的纵坡平曲最小半径、路口交叉处理。

竖向规划图:建筑物±0.00标高、地面高程处理、土方平衡估算。

工程管网综合图:管底标高、覆土厚度、主要接点、架埋方式、室外各处检查井、管沟
盖的布置等,单项管网的设计深度按各专业施工图深度的规定执行。

绿地规划图:植物配置,树种选择和栽植方式、树距等,以及园林建筑设施和园林小品的轮廓尺寸、铺地大样等。

以上所列图纸的深度均应满足建筑专业关于总体布置和室外工程有关规定。

根据实际需要,比例尺可增大至1:500~ l:200。

《风景区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风景区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风景区规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风景区规划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总学时数:48 实践教学时数:8开课单位:生物工程学院园林教研室适用专业:园林适用对象:本科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园林专业必修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风景区规划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掌握风景区规划的生态、游憩与景观原则,掌握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为将来从事风景园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服务于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集科学、艺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明确风景区规划的实质和要点。

结合经典案例分析、参观学习和实例规划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论的理解,提高规划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具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生态、游憩与景观为原则,较为熟练的完成风景区规划任务。

三、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风景导论(2学时)第一节风景名胜区及相关概念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旅游资源,风景区规划,旅游规划;景物,景观,景点,景群,景区,风景线,功能区,游人容量。

第二节风景区规划的程序风景区规划的类型;风景区规划的内容,风景区规划的步骤风景区规划的成果。

第二章风景区的地学基础知识(2学时)一、山岳风景:分类、主要景观特色和典型代表---花岗岩奇峰,砂岩地貌,喀斯特风貌,峡谷。

喀斯特,丹霞地貌,喀斯特地形成因及分类。

二、水景:分类、主要景观特色和典型代表---湖泊,瀑布,溪河;湖泊的成因类型,瀑布的成因类型。

三、海滨风景:分类、主要景观特色和典型代表---基岩海岸,沙质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河口海岸。

第三章、风景区规划总论(2学时)一、原则二、规划的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测量资料,自然与资源条件,人文与经济条件,设施与基础工程条件,土地与其他基础资料;现状分析的内容和深度。

三、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规划目标,范围的确定,规划性质。

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书桌上,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方案,这个任务就像一股清泉,缓缓流过我的心田。

好吧,那就从这片蓝图中描绘出一片美丽的风景区吧。

一、项目背景想象一下,一片荒芜的土地,我们将在这里打造一个充满生机的水利风景区。

这里地处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然而,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现实,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目标定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未来的水利风景区:碧波荡漾的湖泊,绿意盎然的湿地,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以及那曲径通幽的小径。

这里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也是展示我国水利文化的重要窗口。

1.打造生态景观:通过植被恢复、水系治理等手段,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水利风景区。

2.传承水利文化:充分挖掘和展示我国水利文化,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水利文化的魅力。

3.提供休闲体验:设置丰富的休闲娱乐项目,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让人们在游玩中放松身心。

三、规划布局1.水系规划:以湖泊为核心,打造一条环绕景区的水系,连接各个景点,形成一条完整的游览线路。

2.景观规划:在湖泊周围设置多个景观节点,包括湿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3.功能区规划:将景区分为游览区、休闲区、服务区等几个部分,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四、重点工程1.水系治理:对现有水系进行清淤、疏浚,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确保景区水质达标。

2.植被恢复:在景区内大量种植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3.景观建设:建设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景观设施,提升景区的文化氛围。

4.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内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五、营销策略1.线上推广: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景区的美景图片、游玩攻略等,吸引游客前来游览。

2.线下宣传:与旅行社合作,推出景区特色旅游线路,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

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水利风景区是集水利工程与旅游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它有利于水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同时也能为人们提供观赏美景、休闲娱乐、体验农耕文化等多重功能。

本实施方案旨在推动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在保护与利用水利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具有独特魅力与竞争力的旅游景区,提升人民群众的旅游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2023年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景观规划的融合,提升旅游景区的独特性与竞争力,实现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生态教育等多重功能。

三、重点任务1. 水利工程建设(1)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度,提高水库、堤防、渠道等水利设施的抗洪、蓄水、节水能力;(2)优化水利设施布局与设置,提升风景区的景观效果,同时确保水利设施安全可靠;(3)开展水利设施的科学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2. 景观规划与设计(1)进行水利风景区的规划与设计,确保景观与水利工程的融合,形成独特的景观魅力;(2)选取优美的自然景观,涵盖山水、湖泊、湿地等多种景观类型,提升游客的观赏体验;(3)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与设施,方便游客的旅游观光,并保护生态环境。

3. 生态环境保护(1)制定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生态环境过度开发与破坏;(3)加强环境监测与治理,保障水质、大气质量等环境指标符合相关标准。

4. 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1)挖掘水利风景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农耕文化、水利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设计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农耕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与体验感;(3)引入优质旅游服务资源,提供优质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旅游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五、实施步骤1. 制定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依据水利工程实施计划和景区规划要求,制定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明确各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时序,确保实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

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

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水利风景区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诸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

加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为进一步明确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思路,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以人水和谐发展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特制定本纲要。

一、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现状1(我国水利风景资源概况我国江河纵横,河流众多,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七大流域汇集千流万河。

据统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水面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3个,500,10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8个,10,5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600余个;还有大量的冰川、瀑布、泉点及遍布大江南北的湿地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修建了8.5万多座水库、3.9万多座水闸、27万多公里堤防,8亿多亩灌区,以及众多的水土流失治理区,这些水利工程在发挥其基本功能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的水利风景资源,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但长期以来,这些风景资源大多处于闲置或粗放开发状态,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危机四伏,亟待加强开发利用指导和保护。

2、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部于2001年7月成立了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水利部综合事业局。

2004年5月8日颁布实施《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2004年8月1日施行行业标准《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

截至2004年10月,4批139个景区被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700多个景区基本达到"省级水利风景区"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可参见《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SL613-2013)。
(2)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基本内容有两项 ,即保护水生态环境和修复水生态系统。 保护和修复同步进行 ,保护推动修复 ,修复促进保护。
其一 ,保护水生态环境就是对水体及涉水部分进行保护 , 包括保护水量水质 , 防治水污染 , 使其功能不再下降。同 时保护水系和河流 的自然形态 , 保护水中生物及其多样 性 , 保护水生物群落结构 , 保护本地历史物种、特有物 种 、珍稀濒危物种 , 保护生物栖息地。此外 , 还要注意保护 水文化。
(3)应对规划范围内生物资源、珍稀物种及群落提出 明确的保护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3、景观规划
能最直接的突显水利风景区特色,也是应用水利、景 观、旅游、园林、环境等各学科知识结合点。最能体 现环境规划团队对水利风景区内涵的理解。
应与工程的景观规划相协调,若工程建设发展规划不 包含景观规划,在编制中要考虑已建或在建工程的实 际情况和水利工程的功能性;对尚未开始建设的项目, 要在规划设计前融入工程景观理念。
《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
资源调查评价
规划区域现状情况调查 水利风景资源调查评价
规划主题及发展定位
定位主题形象,是水风景区的“灵魂”和文化主线。 根据水利风景资源的特质确定景区主题,应符合水利 风景区的内涵和发展定位。
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应依据景区资源分布,充分考虑各节点之间的空间关 系和交通联系,划定功能区,安排相应的项目和设施。
景观规划的至高境界:景观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兼 具一定的功能性,不影响生态系统。“虽由人作,宛 自天开。”
4、水利科技与水文化传播规划
文化体现景区精髓,是形成特色的基础。
深入调查、挖掘整理景区文化内涵,与地域特性文化 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水文化。
水利文化科普是景区最应做扎实,是水利人自己的文 化,应多做文章,出点子,参与互动体现相结合。中 小学生是最主要的受众群体。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标准规范 《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xx建设规划》
对水利科技与水文化传播展示的主题、内容和表现形 式等提出明确要求。
六、景区容量
景区容量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心理 容量和文化体验感知容量五类。对于一个旅游区,日 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的测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个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取决于以下三者的最小值:
a) 生态环境容量; b) 社会心理容量; c) 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之和。 对于水利风景区来说,生态容量的测算为最基本要求。
水利风景区规划(纲要)编制 要求
水利风景区规划框架结构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概况 1.3 可行性分析 1.4 规划任务
第二章 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
2.1 资源现状 2.2 现状分析与评价 2.3 综合分析
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范围
3.1 规划依据 3.2 规划原则 3.3 规划范围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投资估算,应按国家有关概、预算编制的 规定和要求进行编制,并编列各年度投资估算,分期建设时 应按照各建设期的投资分别汇总列出。 不管是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养护,还是创新投融资, 都应明确资金来源渠道,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要将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资金,景观建设资金,生态补偿 资金等纳入总投资; 效益评价包括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和生态效益评价。
水利风景区规划纲要常见问题
1、不按规划体系编制; 2、套用旅游规划成果; 3、资源调查薄弱; 4、规划依据不合理; 5、景区定位不明确,规划布局特色不明显; 6、套用专项规划; 7、投资估算没依据不落地; 8、景区容量计算没依据不科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规划依据.doc《五x年x市规国划民纲经要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xx城市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xx土地利用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xx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 《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
规划布局要从景区的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合理协调, 满足景区多种功能需要,并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与水利工程功能和管理相结合,兼具工程运行管理、 景区游览、文化科普等功能于一体,合理利用空间结 构。
5、专项规划
(1)、水资源保护规划
水资源保护规划应以水域(流域)内原有规划为基础,并 以景区为基准,调查、预测新增用水量及污染源,重新分 析水污染特征、纳污能力、水环境容量等方面,进一步明 确相关治理方案及保护措施。
第四章 规划水平年与目标
4.1 规划水平年 4.2 规划目标
第五章 主题定位
5.1功能定位 5.2形象定位 5.3市场定位
第六章 规划布局
6.1规划布局 6.2功能分区 6.3景区划分 6.4保护分区
第七章 专项规划
7.1水资源保护规划 7.2 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 7.3种植规划 7.4景观规划 7.5交通与游线组织规划 7.6服务设施规划 7.7配套基础设施规划 7.8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7.9竖向规划 7.10安全保障规划 7.11标识系统与解说规划 7.12水利科技与水文化传播规划 7.13营销与管理规划
其二 , 对已经退化或受 到损害的水生态环境采取工程技 术措施进行修复 , 遏制退化趋势 , 使其转向良性循环。
在编制中,(1)要首先调查区域内水生态环境现状, 对风景区建设可能导致的水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预 测,对已成建项目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 提出具体的保护与修复规划方案;
(2)应根据风景区内受损河流、湖(库)水生态环境 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水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第八章 风景区容量
8.1 游客容量测算 8.2游客数量分析 8.3日空间容量分析 8.4生态容量测算分析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9.1 规划区环境现状 9.2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9.3 环境保护措施
8.5景区容量总测算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8.1 投资估算
8.2 资金来源
8.3 效益分析
规划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