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老中医邱保国治疗郁证经验

合集下载

『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秘方:心脏神经官能症解郁宁心汤(邱保国)

『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秘方:心脏神经官能症解郁宁心汤(邱保国)

『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秘方:心脏神经官能症解郁宁心汤(邱保国)【组成】柴胡12g,香附10g,枳实10g,郁金10g,自芍10g,当归10g,川穹10g,攻瑰花10g,凌霄花10g,合欢花10g,炙甘草6g。

【功效】疏肝解郁,行气养血,心安神。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属肝郁气滞者。

症见心烦易、心悸,常有胸胁胀或心前区隐痛,善太息,咽喉似有物梗塞,舌红,脉弦细或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柴胡枢转气机,疏肝解郁、疏解郁结为君药;香附疏肝理气解郁为良药;枳实破气除胀,消积导滞,以行气宽中;郁金行气解郁,祛瘀止痛,凉血清心、既能破有形之血、又能散无形之气郁,为“郁中之金”,上述3药配柴胡、可加强柴胡之疏肝解郁,升清降浊作用,以缓气滞郁结为臣药;方中选白芍养血平肝、长于敛阴,缓急止痛;当归甘温而润,既养血又和血,辛香散善于行走;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气药”,通达气血,可增强血行散癡作用;方中又选用攻瑰花、凌霄花、合欢花入肝牌均有理气、行气和血、疏肝散郁,安神功效、上述六味药可助君臣药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是为佐使药。

全方共奏疏肝解郁,行气养血,宁心安神之效。

【加减】心悸,加煅牡蛎、琥珀;胸胁痛,加三七粉、血渴、乳血;阴虚有热,加麦冬、杞子、女贞子;口干,加石斛、芦根、生地:头绿(血压高),加天麻、夏枯草、野菊花、杜仲等;失眠,加合欢皮、夜交藤、炒枣仁。

【点评】本方所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因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引的综合征,亦称为高β受体亢进综合征,心电图和ECT检查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常易误诊为心肌炎或冠心病,心得安试验可资鉴別诊断。

属中医胸痹,心悸,肝郁范围。

常表现肝郁气滞证。

多因过劳多思、心失所养,神不澘藏,用心过度等所致。

郁证多由气郁开始,《素问・举痛》记载有:“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其病理机制为肝气郁结,故治疗以枢转气机,疏畅气滞、调和中气,疏解郁结为主,并兼以养血行血药物以养心安神为治疗要目常可获得明显效果,症状消失,心电恢复正常,彩显中医治疗效果和优势。

邱保国研究员胸痹从血瘀论治6法

邱保国研究员胸痹从血瘀论治6法
调 和诸 药 。
3 小 结
欣鼓 舞 。刘 老 用 温 胆 汤一 方 化 裁 而 能 治 数 十种 病
症, 充分 体现 了 中医药 的博 大精 深与奇 特 , 也 正是 中
医药神 奇魅力 的绝 佳 体 现 。一 方 治多 病 , 在 遣 用 药 物及 其用 量 时需 斟 酌 细密 , 既要 到 位 , 又 不 过位 , 只
刘老 l 临证用 药 , 味少 力专 , 所用 药物亦 皆普通 常
用之 品 , 然 何 以能屡 起沉 疴 ?刘 老认 为 , 疑难 杂病症 情复 杂 , 患 者症 状往 往错 综纷 繁 , 辨 证时 首要抓 住病 机, 切不 可操 之过 急 , 只 要辨证 不误 , 治疗 方 向正确 , 方药 能切 中病 机与 病位 , 就不 必轻 易改 弦更 张 , 而应 守法 守方 , 缓 以 图之 。正 如前 贤岳美 中所 说 , 若 病情
防 风祛 风解表 , 宣 肺通 经 。肺与 大肠 相表 里 , 肺 气宣
相对 稳定 不变 , 审 证 既确 , 守方 勿 替 , 是 不 悖 于辨 证
论治 的。临床 中许 多 刘 老 的 病人 , 由 于初 诊 后 未 能 如期 预 约挂号 复诊 , 遂 仍 用 原 方续 服 1个 月 乃 至半 年者 , 多 年顽 疾得 以消 除 , 患 者喜 悦之情 亦使 吾辈 欢
( 编辑 田晨 辉 )
情 灵 活加 减 变 化 。如 治 疗 心悸 、 不寐 、 脏躁等 , 则 用
文章编号 : 1 0 0 1— 6 9 1 0 ( 2 0 1 3 ) 0 7— 0 0 5 1— 0 3

名 师 高 徒

邱 保 国研 究 员 胸 痹 从 血 瘀 论 治 6法

邱保国老中医辨治偏头痛经验及验案举隅

邱保国老中医辨治偏头痛经验及验案举隅

邱保国老中医辨治偏头痛经验及验案举隅董永书;田中华【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5(013)018【总页数】2页(P2141-2142)【关键词】偏头痛;中医辨证;邱保国【作者】董永书;田中华【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邱保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郑州450000;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邱保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7.2;R259偏头痛,又称偏头风,指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具有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点,属中医学头风、脑风、头痛、厥头痛等范畴。

其症候特点是头痛偏于一侧,或左或右,或连及齿,疼痛暴发,痛势甚剧,可反复发作,经年不止,痛止如常人。

以女性较多,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疲劳、情绪激动、月经来潮等,发作前亦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偏盲、暗点,半身麻木等。

发作呈周期性,持续4 h~48 h,偶达数天。

可伴有恶心、呕吐、烦躁、畏光、面色苍白及视物旋转等症状。

邱保国系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第三批师带徒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在治疗心脑血管、内科杂病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随邱老师学习,现将其治疗脑系疾病偏头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邱保国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郑州450000),E-mail:*********************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居于人体之最高位,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手足三阳经亦上会于头。

《素问·太阴阳明论》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惟风可到”。

若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阻遏清阳,或痰浊、瘀血痹阻经络,或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或气虚清阳不升,或血虚头窍失养,或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均可导致头痛的发生。

邱保国教授治疗痛风临床经验

邱保国教授治疗痛风临床经验

此型急性期发病 ,主要证候:多在夜 间突然关节疼痛,主 要见下肢关节 ,而第一跖趾关节 最易受侵 犯,局部关节红肿热 痛 ,其疼剧烈 ,疼不可触 ,夜 间疼甚 ,可 兼发热, 口干 心烦 , 小便黄赤 ,大便干结 ,舌质 红,苔黄 ,脉滑数 有力。
治 则 :清 利 湿 热 ,通 络 活 血 。
j o i n t s , j o i n t d e f o r mi t y nd a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c h a l k s t o n e . D ra u t i o n i n c l u d e d a c u t e a n d c h r o n i c s t a g e s . I n r e c e n t 3 0 y e a r s , a r t h r o l i t h i a s i s w a s
C J C M 中医临床研 究 2 0 1 5年 第 7卷 第 4期
. . 9 3 . .
邱 保 国 教 授 治 疗 痛 风 临 床 经 验
Cl i n i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P r o f . QI U Ba o — g u o f o r t r e a t i n g a r t h r o l i t h i a s i s
田 中华 赵 璇
( 河南 中医药研究 院附属 医院邱保 国全 国名 老 中医药专 家传承工作室 ,河 南
郑 州,4 5 0 0 0 4)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 识码: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 1 5 )4 - 0 0 9 3 . 0 2
【 摘 要 】 痛风病可 归属 中医学 “ 痹症”范畴 ,( ( 金 匮要略》则称之 为 “ 历节 病” 。现代 医学 已明确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 所 致 的疾病 以血 清尿 酸增 高,四肢小 关节 红肿 热痛反 复发作 ,关节畸形 ,痛风石逐渐形成 为主要 特征 。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及慢性 期阶段 。近 3 O年来 。痛风 病在我 国发 病常见 ,患病率随年龄 与血 清尿 酸的增加 而渐 增。起 病年龄 在 3 0  ̄6 0岁 ,有家族史 ,以 中

邱保国教授临证经验点滴

邱保国教授临证经验点滴

邱保国教授临证经验点滴
鲁嵬;徐江雁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09(024)007
【摘要】邱保国,男,1936年生,湖北武汉市人。

1960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工作后又专修中医二年,普内科及心血管病各一年。

先后在河南省医疗防疫大队任内科医师,业务小队长,驻马店地区医院内科任负责医师;河南省中医研究所任临床研究副主任;河南省医学情报所任研究员,所长;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任院长,研究员。

被批准为省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总页数】2页(P1231-1232)
【作者】鲁嵬;徐江雁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450008;河南中医学院,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邱保国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J], 庆慧;崔翠林
2.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J], 杜文森
3.邱保国教授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经验 [J], 杜文森;王玉玲;刘红亮
4.邱保国教授辨证论治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J], 崔莉芳;罗继红;李志毅
5.邱保国教授治疗痛风临床经验 [J], 田中华;赵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邱保国研究员论治反胃经验

邱保国研究员论治反胃经验
杜 文森
( 南 省 中 医 药研 究 院 附属 医 院 内分 泌 科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河 504
摘 要 邱 保 国研 究 员是 第 三批 全 国名 老 中 医 药专 家 , 受 国 享
老认 为 : 病位在 脾 胃肝 , 其 胃失 和降 , 逆 于上 , 气 迫使
务 院特 殊津 贴 , 事 临 床 工 作 5 从 O余 a 在 治 疗 脾 胃病 方 面 , , 学 验 丰富、 诣颇深 , 造 临床 善 于 采 用 辨 病 辨 证 相 结 合 的方 法 , 治 疗 各 种 疑 难 性 反 胃症 , 果 明显 , 易 复 发 。 本 文 讲 述 了反 效 不 胃 的病 因病 机 , 列 举 病 例 3则 , 并 以供 同道 参 考 。
势互 补 , 高妊 娠率 。另外 , 提 妊娠 早期 的保 胎治疗 是
防止 妊娠 丢失 的关键 , 降低 了流 产 的发生率 。
参考文献 :
女婴 , 健。 体
5 小 结
[ ] 俏 红 , 国华 . 囊 卵 巢 综 合 征 中 医研 究 进 展 [ ] 河 1钱 胡 多 J.
南 中医 学 院 学 报 ,0 9 1 1 :9—1 1 20 ,( )9 0. [] 晨 , 倩 , 华. 血化瘀药 药理作用研 究进展 [ ] 中 2陈 刘 高 活 J. 国药 事 ,0 1 2 ( ) 6 3— 0 . 2 1 ,5 6 :0 6 5
反 胃中 医学 又 称 “ 胃反 ” 翻 胃” 是 临 床 常 见 “ , 病 、 发证 , 多 以脘 腹胀 满 、 后 恶 心 、 食 胃反流 、 吐为 呕 主 要 临床表 现 的一 种 病 症 。该病 多 因酒 食 不 节 、 神 志 失调 , 致使 脾 胃虚寒 , 不能 消化 谷物 、 饮食 滞 留 , 终

邱保国教授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经验

邱保国教授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经验

邱保国教授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经验杜文森;王玉玲;刘红亮【摘要】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病情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危及生命.邱保国教授依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治疗本病效果显著.【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7(015)015【总页数】3页(P1937-1939)【关键词】室性早搏;邱保国;经验;名老中医【作者】杜文森;王玉玲;刘红亮【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 450000;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R256.2室性早搏(又称为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

频发或多源室性早搏是促进室颤造成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祖国医学并无室性早搏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心悸、气短、乏力、胸闷等症状而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脉结代”等范畴。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行血脉而藏神明,心病则气血逆行,神明不安,发为惊悸、怔忡。

其病因病机与外感内因、内伤七情、年老体弱等因素有关,多为虚实夹杂,或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心脉不荣,血脉不得充盈,搏动无力,脉气失于连续;标实多为血瘀、气滞、寒湿、痰浊、脉道痹阻不畅,心脉涩滞,搏动循行失常,致心动悸、脉结代。

病位在心,关乎五脏。

邱保国教授是人社部、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第三批师带徒专家、河南省省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中医药研究院内科主任医师。

邱保国教授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已经五十余载,临证经验丰富,擅长内科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对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的诊治经验颇丰。

笔者有幸跟随邱老学习,现将邱保国教授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是内科常见病,可以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侵袭,由表及里,由气入营,传至心包及心而致病;或长期精神刺激,损伤心脏而发病;或饮食失节、膏粱厚味、饮酒无度、损伤脾胃、生湿生痰、阻碍气机、损伤心气而发病。

邱老用药心法(7):四逆散临证发挥

邱老用药心法(7):四逆散临证发挥

邱老用药心法(7):四逆散临证发挥邱健行教授出生于番禺中医世家,自幼耳闻目睹长辈济世救人之术,1965年从广中医中医系毕业后开始了“中医人生的历程”;在清远工作期间,拜当地名医黄峰主任为师,逐渐掌握了中医治病的精髓,人称“小黄峰”;1974年被任命为清远中医院业务院长。

期间结识了他的岳父佛山名医管铭生(1978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岳父祖上三代都是佛山有名的中医名家,第一代是清代二品军医官管金墀(chi);管铭生老先生精通《伤寒论》善治内科疑难杂症;邱老从岳父身上学到了精湛的医术,一生行善的高尚品德,为日后行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邱老喜欢读的中医书《内经》《伤寒论》《金贵要略》《陈修园医著》《邓铁涛临床经验辑》。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少阴篇,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由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等四味药物配伍而成,具有调和肝脾、疏通肠胃、透邪解郁作用,临床广泛用治四肢逆冷,或胸、胁、脘、腹胀痛不适,心悸,胃纳不好,大便不正常,或泄利下重等病,是临床上的常用方剂。

本方所治“四逆”,是指外邪人里,或热郁于里,郁遏气机,不得疏通,导致阳气内郁,不能温达四肢,而见手足不温,此种“四逆”与真正的少阴病,手足逆冷,脉微欲绝,由于阳衰阴盛所致的四肢厥冷有本质不同。

四逆散的立方要旨,在于“疏肝”。

疏肝,是指疏泄郁滞之气,使气机通畅。

气机郁滞,是肝胆、胃肠以及胸胁、心肺、甚至妇科等多种脏器疾病共有的病理生理基础,故用本方疏肝理气,通达气机,能起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方中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药,与柴胡合用,敛阴和阳,条达肝气,又可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降气,与柴胡一升一降,加强疏畅气机之功,共奏升清降浊之效;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健脾和中。

全方共凑调和肝脾、疏通肠胃、透邪解郁之效,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伸,四逆自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加 减 。处方 : 柴胡 1 5 g , 白芍 1 5 g , 当归 1 5 g , 郁 金 2 0 g , 香附1 2 g , 枳壳 1 2 g 。八月 札 1 0 g , 川芎 1 0 g ,
川楝 子 1 5 g 。7剂 , 水 煎服 , 1 d 1剂 。二 诊 : 胸 肋 胀 满较 前好 转 , 心神 不宁 减轻 , 但情 绪仍 低沉 , 饮食 差 ,
文章编号 : 1 0 0 1 — 6 9 1 0 ( 2 0 1 5 ) 0 6— 0 0 5 3— 0 3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1 — 2 4; 修 回 日期 : 2 0 1 5— 0 5— 0 8
( 编 辑 颜 冬 )

名 V i i i 高 徒

全 国名 老 中医邱 保 国治疗 郁 证 经 验
康 的第 二 大疾 病 。根 据 郁证 的 临床表 现及 其 以情 志 内伤 为致病 原 因 的特点 , 主要 见 于西 医 的抑郁症 、 癔 病、 神 经官 能 症 、 更 年期 综合 征及 反应 性精 神抑 郁 症 等 。在长 期 临床 实践 中 , 邱 老 师 采 用 辨 病 与辨 证 方 法 治疗 获得 较好疗 效 , 笔者 有 幸随诊 , 现将邱 老 师
中 医研 究
2 0 1 5年 6月 第2 8卷 第 6期
T C M R e s . J u n e 2 0 1 5 V o 1 . 2 8 N o . 6
该 方 原名 “ 干 葛解 肌 汤 ” , 由 明代 医 家 陶 华 所 创 , 首 载 于《 伤寒 六 书 ・ 卷 三 》, 原书主治 “ 足 阳 明 胃经 受
间; “ 解” 有“ 祛除、 调 和” 之 意, “ 解肌” 意 在 调 和 表
里、 疏 通郁 热 。柴葛 解肌 汤 以辛凉 升散 之葛 根 、 柴胡 为君药 , 透 散 阳明 、 少 阳之 外 邪郁 火 , 使 邪 热 随汗 出 而解 ; 臣 以黄 芩 、 生石膏清热 除烦 ; 羌活 、 白芷 性 辛 温, 轻疏 在 表之 风 寒 , 并善走太阳、 阳明 经 而 止头 目
心、 法遣方 , 疗效卓著。
关 键 词 邱 保 国 中 医师 ; 郁 证/ 中 医 药 疗法 ; 名 医经 验
中 图分 类号 : R 2 4 9 . 2 文 献 标 志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1—6 9 1 0 . 2 0 1 5 . 0 6 . 2 4
阳合病 诸 证 , 可 取得 良好 疗效 。
( 本 文 承 蒙孙 玉信 教 授 指 导 , 特此谢忱 ! ) 通信 作 者 : 孙遂 萍 , 主管护 师, 9 5 8 6 8 9 9 1 5 @q q . c o n r
于 白虎 汤证 之 “ 脉 洪 大 ”, 表 明外 邪 并 未 全 部 入 里 ; 方名“ 解肌” , 而非 “ 解表” , 表 明外 邪 已处 于 肌 腠 之
诸痛; 佐 以芍 药 、 甘草 酸化 阴 , 以防诸 药疏 泄太 过 ; 桔 梗 轻清 上浮 , 可 助柴 、 葛宣 透表 邪 ; 生姜 、 大枣 调 和营
邪, 目疼 , 鼻干 , 不眠 , 头疼 , 眼眶 痛 , 脉 来微 洪 , 宜 解
肌, 属阳明经 病” 。孙 教 授 结 合 古 今 医 家 观 点 , 认 为: “ 足 阳 明 胃经 受 邪 ” 多 为 太 阳传 化 而 来 , 太 阳表
庆 慧
( 河 南省 中 医药研 究院 附属 医院 ,河 南 郑 州 4 5 0 0 0 4 )
摘 要 邱 保 国教 授 系 全 国 名 老 中 医 , 从事 临床五 十余 年, 治
症 重 时轻 时重 。1周 前 再 次 与 邻 居 发 生 口角 , 前 述
诸 症状 加重 , 曾在 县 医 院 诊 为 “ 抑郁症 ” , 服 西 药 效
疗 郁 证 经验 丰 富 。 邱 老 师 根 据 《 黄帝 内经》 、 《 丹 溪心 法》 等
书 的理 论 为 指 导 , 结 合 临床 观 察 , 认 为 本 病 主 要病 位 在 肝 , 与
果 不 明显 , 患者 无精 神病 家族 史 。现表 情淡漠 , 精 神 恍惚 , 有时 易怒 善哭 , 常 叹息 , 胸胁胀 满 , 乏力 , 食减。 回答 问 题 合 作 。舌 质 淡 , 苔 薄 白, 脉 弦 细 。西 医 诊 断: 抑 郁症 。 中医诊 断 : 郁证 , 证属 肝气 郁结 , 气机 不 畅 。治 以疏 肝 解 郁 , 行 气 化滞 。方 用 自拟 疏 肝 解 郁
郁证 是 一种 常见 的情 绪 障碍性 疾病 。是 由于情
志 不舒 、 气 机郁 滞所 致 , 以心情 抑 郁 、 情 绪不 宁 、 胸部
满闷、 胁 肋 胀痛 、 或易怒喜哭 , 或 咽 中 如 有异 物 梗 塞 等 症 为主 要 临 床 表 现 的一 类 病 证 。根 据 世 界 卫
生 组织 预测 , 到 2 0 2 0年 , 抑 郁 症将 成 为威 胁 人 类 健
寒不 解 , 化 热 入里 , 出 现 “目疼 , 鼻干, 头痛, 眼 眶 痛” , 表 明邪 热 已扰 及 阳 明 经 脉 ; “ 脉来微洪” , 不同
卫 。诸 药合 用 , 共 奏 辛凉解 肌 、 兼清 里热 之效 。
孙教授指出: 柴 葛 解 肌 汤所 治 之 症状 已涉 及 三
阳经脉 , 临 床辨 证应 立 足 于整 体 , 并 于 同 中求 异 、 异 中求 同 。柴葛解 肌 汤温 清并用 , 表 里 同治 , 正 如吴 谦 于《 医宗金 鉴》 所言“ 治三 阳合病 , 表 里 邪轻 者 , 无 不 效也 ” 。临床辨 证论 治 , 运 用 此 方灵 活加 减 , 治 疗 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