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7年秋八年级上:第11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习题课件:1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共25张PPT)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习题课件:1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共25张PPT)

容纳200人,为读者营造了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书房”共分上下两层:一楼是
亲子阅读区,配备儿童阅读角和涂鸦区;二楼是成人阅读区 ,设有休闲区。书房 拥有各类书籍1.7万册,并将根据读者需求随时更换图书。市民只要凭借身份证、 市民卡、市图书馆借阅证任一有效证件 ,即可刷卡进入,查书、借书、还书均可 在机器上自助解决。预计到2019年全市“城市书房”将达到25个,届时,市民可 就近在图书馆和任意启用的“城市书房”还书。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 ,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
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 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
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6.将下面一段话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4分) ①在党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大力协作下,三系配套成功了! ②这是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科研课题。 ③袁隆平为之奋斗九年的希望终于实现了!
④只有三系配套成功,才能生产出大量杂交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③④②
7.(2017·威海)请你根据下面材料,为推广“城市书房”写一则不超过20字的 广告语。(8分) 2017年4月23日上午,位于威海市某地中心商圈的 “城市书房”正式启用。作 为威海首家24小时“不打烊”的公共阅读场所,这里布局设计合理大气 ,可同时
八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版)
1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9 分)
jiàn 鉴 于 . zhí 繁殖 . jiě 兵不解 甲 .
jiǎo( 搅 )拌 笼 zhà o(

丰 shuò (硕 ) 梦 mè i(寐 )

杂交水稻之父阅读试题及答案杂交水稻之父阅读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阅读试题及答案杂交水稻之父阅读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阅读试题及答案杂交水稻之父阅读答案阅读材料选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标题是命题时加的。

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命题时根据测试的需要,只选择了传记中杂交水稻之父的由来、与斯瓦米纳森的友谊及送研究生出国等几个片段,突出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优良品质。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杂交水稻之父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

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

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

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

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

”“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

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

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

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

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

八年级上册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重点语段阅读试题

八年级上册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重点语段阅读试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节选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

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场了。

袁隆平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

面对这种惨景,他落下了伤心的泪……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试验秧苗。

这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开展到四分秧田了。

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

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乱〔〕。

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了什么,把衣服一〔〕,“扑通〞一声〔〕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1、当他的试验受到打击后,他是如何做的?2、在原文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3、文中画线语句有什么作用?4、选段表现了袁隆平的什么品质?参考答案:1、发疯似的寻找秧苗,执著地进展试验。

2、奔跑发现脱跳3、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袁隆平对试验的痴迷,对秧苗的关爱。

4、对科学试验的疯狂迷恋,矢志不移地进展科学试验。

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

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高三某班,青春无限,超越梦想,勇于争先。

敢闯敢拼,**协力,争创佳绩。

丰富学校体育内涵,共建时代校园文化。

奋勇冲击,永争第一。

奋斗冲刺,誓要蟾宫折桂;全心拼搏,定能金榜题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步配套练习含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1.阅读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前,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由农业部立项支持、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亩产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当日向袁隆平院士致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这是袁隆平院士率领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的结果。

材料二:73岁的王加荣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房一村的农民,过够了苦日子的她,从小就养成捡拾散落在田间的粮食的好习惯。

她不顾子孙的反对,每年“三秋三夏”都要到田间捡拾掉在地里的小麦、水稻、花生等粮食。

30年不间断地捡拾粮食,只是因为她“过够了苦日子”,知道粮食的可贵,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1)请你从材料一中提炼三个关键词。

(2)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材料二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

(3)针对材料二,请你给王加荣拟写赞美词。

2.字词积累--请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国籼.______......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世界一大奇迹。

(2)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jiǎo______拌成一团。

(3)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______......试验秧苗。

(4)与会人员对袁隆平jīnɡcǎi______的学术报告和答biàn______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3.填空。

本文是一篇________,用_______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_______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你学习是否努力,是否采用了合适的学习方法,是考试成功的关键.B. 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C. 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D. 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阅读练习及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阅读练习及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节选)袁隆平提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杂交水稻其实,这一重大课题在国外早已进行研究。

1926年,美国科学家琼斯最先报道了水稻杂交的优势现象。

1962年,印度一位科学家进一步提出了水稲下一代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应用的设想。

然而,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这使得国际上许多有此设想的研究人员先后丧失信心,放弃或中断了研究。

而袁隆平选中了这个大课题,前进的道路该是何等的曲折和艰难啊!经过反复学习和思索,袁隆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第一步,应该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

其特点是雄蕊退化,而雌蕊则是正常的,即通常说的“母禾”。

第二步,再找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它养育出来的后代,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的特性,这就是保持系。

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传并大量繁殖。

第三步,还要找一种稻种和雄性不育系杂交,使杂交的后代恢复生育能力,这叫恢复系。

有了恢复系,就可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了。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他被挂上阵,尚未站稳脚跟,冷言冷语便扑面而来。

但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1964年袁隆平迈出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可是不久,“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

袁隆平所有搞试验的坛坛钵钵全被砸得稀巴烂,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搅拌成一团。

面对这种惨景,他落下了伤心的泪……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试验秧苗。

这劫后余生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

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

然而,就是他视为生命的四分秧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还是被扫荡一空。

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过去,狂奔乱跑。

当走到一口深井旁,像发现了什么,把衣服一脱,“扑通”一声跳了下去,原来他发现那里面有几棵秧苗。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习题课件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习题课件 (新版)语文版
的一组是( C )
A.饥馑.(jǐn) 捍.卫(hàn)
稻 菽.(jiāo)
刻 骨 铭.心
(mínɡ) B.挽.回(wǎn) 径.直(jìnɡ) 屏.气(pǐnɡ) 无与伦.比(lún) C.扶掖.(yè) 分蘖.(niè) 禾蔸.(dōu) 如鲠.在喉(ɡěnɡ) D.田埂.(ɡěnɡ) 缅.怀(miǎn) 雄蕊.(xī) 罄.竹难书(qìnɡ)
4.(原创题)将下面一段话按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 ①在党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大力协作下,三系配套成功了! ②这是古今中外都未能解决的重大科研课题。 ③袁隆平为之奋斗九年的希望终于实现了! ④只有三系配套成功,才能生产出大量杂交种子。 ①③④②
5.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作用。 (1)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袁隆平像慈.母.似.的.守护在 秧田边。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袁隆平对自己劳动成果的 珍惜,表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2)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 走.过.去.,.狂.奔.乱.跑.。.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袁隆平失去秧苗的痛苦。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 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1971年10 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 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 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 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 六年,成功开发出了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 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6.“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做标题有什么好处? 这个标题表明了屠呦呦的功绩所在,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版】2017年秋八年级上:第11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版】2017年秋八年级上:第11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测试题(含答案)

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国籼.(xiān)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世界一大奇迹。

(2)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jiǎo(搅)拌成一团。

(3)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bō)试验秧苗。

(4)与会人员对袁隆平jīnɡ cǎi(精彩)的学术报告和答biàn(辩)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2.根据画线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2)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3)这(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你学习是否努力,是否采用了合适的学习方法,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B.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C.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

D.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解析:A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在“成功”前加“能否”;C项关联词使用错误,应将“尽管”改为“不管”;D项“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缺宾语,应在句末加“的计划”。

)4.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1)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守护在秧田边。

...”,袁隆平像慈母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表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2)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

..过去..,.狂奔乱跑.....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又走运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袁隆平失去四分秧田的痛苦。

5.积累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有关的名言警句,并写下来。

八年级语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测试题1

八年级语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测试题1

八年级语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测试题1第8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横.渡(hèng)累.计(lěi)秧.苗(yāng)B.鉴.定(qiān)丰硕.(shuò)笼罩.(zhào)C.披.挂(pī)曲.折(qū)邀.请(yāo)解析:A项“横渡”的“横”应读“héng”;B项“鉴定”的“鉴”应读“jiàn”。

答案:C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扁远锻练大相径廷B.繁值遗传矢志不移C.雄蕊搅拌收效甚微D.笼罩退化怯后余生解析:A项“扁”应为“偏”;B项“值”应为“殖”;D项“怯”应为“劫”。

答案:C3.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本:参与杂交的亲本之一。

在动植物中是雄性个体或产生雄性生殖细胞的个体。

B.大相径庭:比喻相差的太远。

径:路;庭:房子。

C.矢志不移:立下志愿绝不改变。

D.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解析:B项,庭:堂外的院地。

答案:B4.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狭义的新闻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B.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C.通讯写作要求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描绘生动的形象来体现主题。

D.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真实性和时效性,通讯与文学作品的共同点是都可以虚构。

解析:D项中“通讯与文学作品的共同点是都可以虚构”是错误的。

通讯必须是真实可信的,文学作品是允许虚构的,这是它们两者的区别。

答案:D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①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呢?袁隆平为此深深思索和不安了。

②袁隆平回到学校,借书买书,读书抄书,开始了他的科学试验。

③他先从旱粮作物起步,研究来研究去,收效甚微。

从1964年起,他转向研究水稻。

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种植面积为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国籼.(xiān)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是世界一大奇迹。

(2)心爱的秧苗不是被折成几截,就是与湿泥污水jiǎo(搅)拌成一团。

(3)所幸的是,他的两个忠实支持者藏了四钵.(bō)试验秧苗。

(4)与会人员对袁隆平jīnɡ cǎi(精彩)的学术报告和答biàn(辩)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2.根据画线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2)袁隆平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立下志愿决不改变地搞他的科学试验。

(3)这(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的四钵秧苗,袁隆平倍加珍惜,到1968年,已发展到四分秧田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你学习是否努力,是否采用了合适的学习方法,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B.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给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是对学生最好的培养和帮助。

C.假如你是一粒种子,尽管是生在千里沃野,还是长在茫茫戈壁,都要坚强地把根须伸进大地。

D.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

(解析:A项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在“成功”前加“能否”;C项关联词使用错误,应将“尽管”改为“不管”;D项“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养老床位”缺宾语,应在句末加“的计划”。

)
4.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1)为了照顾这得来不易的“秧宝宝
....守护在秧田边。

...”,袁隆平像慈母似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表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2)袁隆平来到试验田边,像疯了似的
....。

..过去
..,.狂奔乱跑
.....在狭窄的田埂上走过来
...,.又走
运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袁隆平失去四分秧田的痛苦。

5.积累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有关的名言警句,并写下来。

(不少于两条)
示例: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6.阅读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前,经农业部组织专家测产,由农业部立项支持、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中国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攻关项目实现重大突破,亩产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当日向袁隆平院士致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这是袁隆平院士率领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的结果。

材料二:73岁的王加荣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房一村的农民,过够了苦日子的她,从小就养成捡拾散落在田间的粮食的好习惯。

她不顾子孙的反对,每年“三秋三夏”都要到田间捡拾掉在地里的小麦、水稻、花生等粮食。

30年不间断地捡拾粮食,只是因为她“过够了苦日子”,知道粮食的可贵,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1)请你从材料一中提炼三个关键词。

超级稻、亩产、新纪录。

(2)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材料二拟写恰当的新闻标题。

示例:七旬老人坚持30年捡拾粮食
(3)针对材料二,请你给王加荣拟写赞美词。

示例:“节约一粒粮”,不过在一念之间,不过是举手之劳。

然而,捡拾粮食的习惯保持30年不变,王加荣的顽强信念令人叹服。

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唯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做到。

她用看似微小的善举,诠释了勤劳节俭的美德,凝聚了时代的正能量。

02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__
孙燕华
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

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

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
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

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
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

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钟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
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

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的人!”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
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

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

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

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

“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

“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

我们全都大笑起来。

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⑨“今天早晨看报,美国那儿不是发现有人往邮件里投放一种白色粉末——炭疽嘛……”
⑩智者的幽默之所以意味隽永而各具特色,除了源于他们博大的学识之外,还源于他们既丰富
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是知识和生活造就了他们善于幽默的心。

7.结合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示例:智者的幽默或智者幽默心(抓住“智者”“幽默”两个关键词即可)
8.成语谐音往往能产生幽默的效果,请还原文章第④段中“坐椅待币”这个成语。

坐以待毙。

9.结合语境,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下面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

(1)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

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杨绛先生与“我”打招呼时的可爱和热情。

(2)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
........着说:“来点儿炭疽!”
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腻生动地表现出了启功先生故弄玄虚、卖关子时的可爱样子。

10.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三位大师各自的幽默特点。

杨绛:童心未泯;冰心:机智灵活、反应敏捷;启功:思想鲜活、时尚新潮、富有童心。

(意近即可)
11.结合文章第⑩段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示例:首先要有“博大的学识”,其次要有“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

所以我们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意近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