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表达学案

合集下载

《基因的表达》教案设计

《基因的表达》教案设计

《基因的表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表达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转录和翻译的基本原理。

3. 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基因表达的概念:基因表达是指基因信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2. 转录:转录是指DNA模板上的遗传信息被复制成mRNA的过程。

3. 翻译:翻译是指mRNA上的遗传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4.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DNA复制、转录、翻译和蛋白质的功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表达的概念、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转录和翻译的详细机制及其调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因表达的概念、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实例,加深学生对基因表达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基因表达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PPT,直观展示基因表达的过程。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遗传信息传递实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为什么眼睛的颜色是由基因决定的?”引发学生对基因表达的兴趣。

2. 讲解基因表达的概念:介绍基因表达的定义和意义。

3. 讲解转录过程:详细解释DNA复制成mRNA的过程,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阶段。

4. 讲解翻译过程:详细解释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起始、延长和终止阶段。

5. 分析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DNA、mRNA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基因表达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等。

3. 回答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

八、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基因表达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生物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基因的表达 (1)

高中生物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学案-基因的表达 (1)

基因的表达【必备知识梳理】一、RNA的结构和种类二、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通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过程。

2.场所:主要是,在、中也能发生转录过程。

3.产物:、、。

4.过程(以mRNA为例)三、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的过程。

2.场所:。

3.过程:归纳总结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四、中心法则1.提出者:。

2.补充后的内容图解五、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生物体的性状(完善实例分析如下)2.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生物体的性状(完善实例分析如下)(1)白化病致病机理图解(2)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形成机理图解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都是以为基础的,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基因都是相同的,但各不相同。

2.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可分为以下两类(1)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所必需的,如、等。

(2)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如、等。

七、表观遗传八、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由个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个性状,如水稻的Ghd7基因不仅参与开花的调控,还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重要作用;生物体的性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考点能力提升】考点一遗传信息的流动,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遗传信息的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通过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1)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也有DNA的解旋过程,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吗?(2)一个DNA分子上的所有基因都同时转录吗?它们的模板链都相同吗?(3)转录形成RNA时有没有方向性?,实质是将mRNA的碱基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mRNA合成以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第二册课件名称:《基因的表达》教学目的1.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

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教学重点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

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向学生介绍目前国际通力合作的重大研究课题——人类基因组研究及意义,并通过我国参与1%ljh13.exe的基因测序渗透,对学生进行自信,自尊,自立热爱生物学及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用具《基因的表达》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教师讲述、启发与学生讨论探索相结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身体的一些特征出现:问题①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的?②耳朵有没有耳垂?③伸出舌头,试试舌的两侧能不能向中间卷起④大拇指能不能向背侧弯曲想一想,在上次特征中你与父亲相同的有哪些?与母亲相同的有哪些?有没有与父母双方都不相同的?讲述:大家刚才观察的自身特征是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

这些性状有的与父亲相同,有的与母亲相同。

提问:子女的性状为什么会像父母呢?(回答:是由于遗传来的)讨论:遗传是通过遗传物质来实现的,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子女像父母从本质上说,就是儿女获得了父母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也就是说DNA分子可以控制性状。

DNA是如何控制性状呢?现代遗传学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每个DNA有很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

基因如何控制性状,这要通过基因的表达,引出课题。

提问:什么是基因呢?讲述:现代遗传学认为,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讲述:刚才观察了眼睛,有单眼皮和双眼皮类型。

提问:人的头发一般都是直的,还有其它类型呢?(回答:有卷的)讲述:单眼皮性状是由单眼皮基因控制的,直发性状是直发基因控制的,还有胰岛素是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的。

基因的表达教案

基因的表达教案

基因的表达教案教案标题:基因的表达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表达的过程和意义;2. 掌握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关键步骤;3. 认识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4. 掌握基因表达的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基因表达的概念和意义;2. 基因转录过程的关键步骤:启动子、RNA聚合酶、启动子结合蛋白、转录因子等;3. 基因翻译过程的关键步骤:核糖体、mRNA、tRNA、氨基酸等;4.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转录因子、miRNA、DNA甲基化等;5. 基因表达的应用领域: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医药研究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基因表达对生命的重要性。

1. 提供基因表达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

2. 介绍基因转录的过程和关键步骤,包括启动子、RNA聚合酶、启动子结合蛋白和转录因子等,通过图示和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基因转录的机制。

3. 介绍基因翻译的过程和关键步骤,包括核糖体、mRNA、tRNA 和氨基酸等,通过图示和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翻译的机制。

4. 介绍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因子、miRNA和DNA甲基化等,通过图示和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基因表达的过程和调控机制展开讨论,并提出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表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基因表达的理解和看法。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结合基因表达的应用领域,例如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和医药研究等,展示相关的案例和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基因表达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或模拟操作,例如提取DNA、观察PCR 扩增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因表达的实验操作和应用技术。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检验他们对基因的表达是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资源与评价: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导入和理论授课环节,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基因表达的过程和关键步骤。

基因的表达教案设计

基因的表达教案设计

“基因的表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基因表达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基因表达的概念:基因表达是指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DNA中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2.基因表达的过程:转录和翻译是基因表达的两个主要过程。

转录是指DNA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3.基因表达的意义:基因表达是生命活动的基础,通过基因表达,细胞能够合成各种功能蛋白,进而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生命活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基因表达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加深对基因表达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基因表达的过程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基因表达,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基因表达的概念,然后详细讲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最后阐述基因表达的意义。

3.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基因表达的理解。

4.归纳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基因表达的重要性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基因表达的理解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基因表达的掌握程度。

3.小组讨论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期末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成绩,评估学生对基因表达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教案

高中生物基因的表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基因的概念及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2. 理解基因表达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3. 掌握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4. 能够解释基因表达与蛋白质合成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基因的概念及作用。

2. 基因表达的过程。

3. 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教学难点:1. 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2. 理解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材料:DNA模型、RNA模型、氨基酸模型。

3. 教学视频:基因表达的动画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在生物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基因的表达是生物体正常运作的基础?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基因的概念及作用。

2. 讲解基因表达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3. 解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观察DNA、RNA、氨基酸模型,模拟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 学生根据实验情况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基因表达的理解。

四、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结合生物体中常见的基因表达现象和相关疾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基因表达的异常对生物体的影响。

五、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对基因表达的理解和疑惑,教师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化对基因表达的认识。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相关拓展知识,激发学生对基因表达的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教学反馈:1.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撰写关于基因表达的实验报告或思考题目。

2.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与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生物中图版学案:知识梳理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

生物中图版学案:知识梳理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

第二节基因的表达知识梳理1。

转录(1)在细胞核中,DNA分子首先解开双链,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2)RNA是单链,没有碱基T,而有碱基U.在以DNA为模板合成RNA时,尿嘧啶取代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3)RNA有三种类型:信使RNA,接受了DNA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到细胞质中;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核糖体RNA 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2.翻译(1)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这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

每个密码子都与特定的氨基酸相对应。

(2)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输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

(3)密码子共有64个,其中有61个有效密码子,代表着20种氨基酸,有些氨基酸有几种密码子,有些只有一个密码子。

起始密码子为AUG、G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

(4)翻译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结合,解读mRNA上的密码子,特定的转运RNA携带着特定的氨基酸与密码子互补配对,将氨基酸连接形成肽键,直到遇到终止密码子。

知识导学1.注意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基因这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DNA与RNA结构的不同.2.中心法则的图解及含义(1)DNA→DNA: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自我复制.(2)RNA→RNA: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自我复制。

(3)DNA→RNA:遗传物质由DNA流向RNA的转录过程。

(4)RNA→蛋白质:细胞质核糖体上的翻译过程.(5)RNA→D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递转录过程。

疑难突破1.复制、转录、翻译有什么区别?剖析:DNA的复制、DNA转录形成RNA、RNA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以不同方式传递、表达的过程。

遗传信息的传递发生在传种接代过程中,通过复制实现遗传信息由亲代到子代的传递。

遗传信息的表达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是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通过遗传信息的表达控制个体发育过程。

基因的表达学案

基因的表达学案

基因的表达【学习目标】1.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重点(1)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2)中心法则(3)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难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础知识梳理】为什么RNA 适于作DNA 的信使?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蛋白质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在两者之间需要一个传递信息的信使——RNA 。

能完成此任务的RNA 与其成分和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是有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DNA 主要存在于 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 ___ 中进行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NA —般是_链,比DNA 短,因此能够通过 ,从 转移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一、RNA 的结构二、遗传信息的转录1 •特点: ⑴场所: __________ :⑵模板: ____________ 的一条链:⑶产物: __________2 •过程⑴解旋: ______ 解开,碱基得以眾露。

⑵配对:细胞中游离的 ________________ 与转录用的DNA 的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⑶连接:在 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一个mRNA 分子。

⑷脱离:合成的 ______ 从DNA 链上释放,DNA ________________ 恢复。

三、遗传信息的翻译1•特点⑴场所: _____ ________ :⑵模板: ____________ :⑶原料:游离的各种 ___________ ⑷产物:具有 _____________ 的蛋白质。

种类作用(也叫mRNA ) 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也叫tRNA ) 运载氨基酸 (也叫rRNA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A 腺嚓吟G _____ C 胞畅症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化学成分: __________4•分类2 •密码子⑴位置: ______ 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表达(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4课时)2015备考·最新考纲
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第一讲考点1遗传信息的转录(5年10考)
(2013浙江卷,2012安徽卷,2011天津卷、江苏,2010江苏卷、……)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核酸
项目DNA RNA
结构通常是双螺旋结构,极少数病
毒是单链结构
通常是单链结构
基本单位
五碳糖
碱基
产生途径DNA复制、逆转录转录、RNA复制
存在部位主要位于细胞核中染色体上,
极少数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
体和叶绿体上
主要位于细胞质中
功能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①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的模板
②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
③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2.转录
⑴概念:
⑵场所:
⑶模板:
⑷原料:
⑸产物:
⑹原则:
(7)酶:
(8)能量:
(9)产物的去向及其运输途径:


项目
复制转录
时间
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或减数第
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生长发育的连续过程
进行场所
主要细胞核主要细胞核
模板
原料
条件
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需要特定的酶和ATP
过程
在酶的作用下,双链解开,以解
开的每段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A—T、C—G、T—A、
G—C)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
子链与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
旋结构
在细胞核中,以DNA解旋后的一条链
为模板,按照(A—U、G—C、T—A、C
—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
mRNA,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
与核糖体结合
产物
特点
遗传信息的
传递方向
易错识记:1、细胞中因有DNA和RNA,所以就整个细胞而言,嘌呤和嘧啶未必相等。

复制和转录发生在有DNA的部位,如:拟核,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

2、转录时的碱基配对为A—U,不是A—T。

对于右边式子,正确的说法有()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表示DNA转录过程
③图中共有5种碱基④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⑤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⑥图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第二讲考点2遗传信息的翻译(5年10考)
(2013浙江卷,2012安徽卷,2011天津卷、江苏,2010江苏卷、……
) 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
概念__ __中脱氧核苷酸
的排列顺序
______中决定一个的
相邻碱基
中与mRNA密码子互补配
对的三个碱基
作用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直接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
序列
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
种类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种
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的不同,决定了遗传
信息的多样性
一共有种;
能翻译出氨基酸的种;
终止密码子有种,分别是
tRNA为61种,反密码子也为
种。

联系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序列−
−→
−决定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序列
②mRNA中碱基序列与基因模板链中碱基序列互补
③密码子与相应反密码子的序列互补配对
发生,而转录和翻译只要是活细胞均可能发生(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而且是是所有时期均存在。

DNA模板链ACG GAT
DNA编码链TGC GAA
mRNA(密码子)UGC CUA GAA
反密码子
氨基酸半胱氨酸亮氨酸谷氨酸
3.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有关计算
(1).DNA(基因)、mRNA中碱基与肽链中氨基酸个数关系图解
(2).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相邻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1/3,是双链DNA碱基数目的 1/6 。

(3).在回答有关问题时,应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

如:mRNA上有n个碱基,转录产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个碱基,该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n/3个氨基酸。

(4)蛋白质的有关计算
①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肽键数+肽链数。

(肽键数=水分子数)
②蛋白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肽键数×18)
③若基因中有n个碱基,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合成含m条多肽链的蛋白质
的相对分子质量= n/6 ·a-18( n/6 -m),若改为n个碱基对,则公式为 n/3·a-18(n/3-m)
(13浙江)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 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 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 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11海南)关于RNA得叙述,错误的是
A.少数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真核细胞内mRNA和tRNA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成为密码子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12安徽)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来源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