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六章夹具设计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库及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一填充题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b〕,〔c〕。
答案:加工质量、生产率、经济性。
2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a〕,〔b〕,〔c〕,〔d〕等四个方面。
答案:机床、夹具、工件、刀具。
3 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a〕,〔b〕,〔c〕,〔d〕。
答案: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
4 在机械制造中,通常将生产方式划分为〔a〕,〔b〕,〔c〕三种类型。
答案:单件小批、中批、大批大量生产。
5 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即〔a〕,〔b〕,〔c〕。
大批量生产用〔d〕。
答案:计算法、查表法、经验估计法、计算法。
6 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通常可分为〔a〕和〔b〕两大类,定位基准属于〔c〕。
答案:基准、工艺基准、工艺基准。
7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那么是〔a〕,〔b〕,〔c〕,〔d〕。
答案:先面后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基面后其它。
8 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1〕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拟均匀的〔a〕;〔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b〕。
答案:加工余量、相互位置精度。
9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a〕,〔b〕,〔c〕。
答案: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外表相互位置精度10 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包括〔a 〕,〔b〕,〔c〕。
答案:外表冷硬、表层剩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11 刀具磨损属于〔a 〕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后输入〔b 〕来补偿。
答案:变值系统误差、等值异号的误差12 零件的外表质量包括〔a〕,〔b〕,〔c〕、〔d〕。
答案:外表粗糙度及波度、外表冷硬、表层剩余应力、表层金相组织13 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两大类即〔a〕与〔b〕,其中振幅随切削用量而变的是〔c〕。
答案:强迫振动、自激振动、自激振动14 切削加工后,引起外表剩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a〕,〔b〕,〔c〕。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第六章-夹具设计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习题及答案第六章机床夹具设计1、什么是机床夹具?举例说明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答: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机床夹具的功用:①稳定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②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举例:用V形块,用三爪卡盘,顶尖可很好的保证工件的定位精度,以及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的位置精度.如图a.b2、机床夹具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机床夹具的组成部分:1.定位元件, 2.夹紧装置 3.对刀引导元件 4.连接元件5.夹具体, 6.其它元件或装置3、常见的定位方式、定位元件有哪些?答:⑴工件以平面定位:圆柱支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辅助支承⑵工件以外圆定位:V形块、定位套、半园套、圆锥套⑶工件以圆孔定位:定位销、圆锥销、定位心轴⑷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一面两销4、辅助支承与自位支承有何不同?答:辅助支承用来提高支承件零件刚度,不是用作定位支承点,不起消除自由度作用;自位支承是支承本身在定位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是随工件定位基准位置的变化而自动与之适应,但一个自位支承只起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5、什么是定位误差?试述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
答: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由于对同一批工件说,刀具调整后位置是不动的,即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相对于定位基准是不变的,因此定位误差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⑴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一致所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Δjb⑵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及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定位误差,即基准位移误差Δjw7、工件在夹具中夹紧时对夹紧力有何要求?答:⑴方向:①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不破坏工件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夹紧力方向应使工件变形尽可能小③夹紧力方向应使所需夹紧力尽可能小;⑵夹紧力作用点:①夹紧力作用点应靠近支承元件的几何中心或几个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撑面内②夹紧力作用点应落在工件刚度较好的部位上③夹紧力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被加工表面;⑶夹紧力的大小:夹紧力的大小主要确定方法有经验类比和分析计算法。
夹具设计习题及答案

夹具设计习题及答案夹具设计是机械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工件进行固定、定位和支撑,以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夹具设计的习题及答案。
# 习题一:工件定位方法分析问题:某工件需要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工件的尺寸为100mm x 50mm x20mm。
请分析并设计合适的定位方法。
答案:对于该工件,可以采用以下定位方法:1. 使用两个定位销固定工件的两个对角,确保工件平面的稳定性。
2. 在工件的长边和短边各放置一个定位块,以限制工件的移动。
3. 考虑到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可以在工件的另一端使用一个定位面,与机床工作台接触,确保工件的垂直度。
# 习题二:夹具的夹紧力计算问题:若工件材料为45号钢,夹紧力需要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工件的夹紧面积为200mm²,工件与夹具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5。
请计算所需的最小夹紧力。
答案:根据摩擦力公式 \( F_{friction} = \mu \times N \),其中 \( \mu \) 是摩擦系数,\( N \) 是正压力。
为了保证工件不发生位移,夹紧力 \( F_{clamp} \) 需要大于或等于摩擦力。
因此,我们有:\[ F_{clamp} \geq \mu \times N \]\[ F_{clamp} \geq 0.15 \times 200 \times 9.8 \text{ N} \]\[ F_{clamp} \geq 294 \text{ N} \]# 习题三:夹具的刚性分析问题:在设计夹具时,如何确保夹具的刚性,以避免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变形?答案::为了确保夹具的刚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高强度材料,如合金钢或铝合金,以提高夹具的承载能力。
2. 增加夹具的截面尺寸,特别是关键受力区域,以提高其抗弯和抗扭能力。
3. 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如使用加强筋或肋板,以提高局部刚性。
4. 确保夹具与机床的连接牢固,避免因连接不良导致的变形。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1到6章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考试救星该文档由24提供,仅供参考(以下为要考的题目)l-11 在图l-30中,注有加工符号的表面为待加工表面,试分别确定应限制的自由度。
l-12 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用总体分析法和分件分析分析法,分别分析图1–31中6种定位方案所限制的自由度,并分析是否有欠定位和过定位,其过定位是否允许?2-4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工件车削细长轴时,出现图2-80a 、b 、c 所示误差是什么原因,分别可采用什么办法来减少或消除?答:a )主要原因是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弯曲变形,产生鼓形圆柱度误差。
主要采用提高工件刚度的方法减小这类误差,例如采用中心架或者跟刀架,减小切削力的作用点到支承之间的距离,以增大工件在切削时的刚度。
b )主要原因是机床在切削力作用下变形,产生马鞍形的圆柱度误差。
主要采用提高机床部件刚度的方法减小这类误差,例如加工中采用支撑套,增大机床的刚度。
c )主要原因是机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造成的误差。
主要采用减小导轨对主轴回转轴线的平行度误差来减小这类误差,或者采用校正装置补偿该误差产生的影响。
2-5 试分析在转塔车床上将车刀垂直安装加工外圆时,影响直径误差的因素中,导轨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弯曲,哪个影响大?与卧式车床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D:工件直径; ΔDy,ΔDz 工件直径误差;Δy:导轨在水平面内的弯曲; Δz :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弯曲; 车刀垂直安装时误差的敏感方向在垂直方向。
因此导轨在垂直面内的弯曲对工件直径误差的影响较大 车刀垂直安装: z 方向为误差敏感方向 在卧式车床中: y 方向为误差敏感方向2-8 设已知一工艺系统的误差复映系数为,工件在本工序前有圆度误差0.45mm ,若本工序形状精度规定允差0.01mm ,问至少进给几次方能使形状精度合格?解:已知mg m g ∆∆=⇒∆=∆/εε,为保证工序形状精度规定允差0.01mm ,则:02.045.001.0=≤ε由于每进给一次,误差复映系数为:325.00≥⇒==n n n εε时,02.0016.0≤=ε因此至少进给3次方能使形状精度合格。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王先逵 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1题——确定加工图示待加工表面应限制的自由度数
a) 保证尺寸l——限制沿X移动;绕X转动 保证尺寸a——限制沿Z移动; 保证孔轴线通过外圆轴线平面——限制 沿Y移动 保证孔轴线与底面垂直——限制绕Y转 动。
v vr ) ) XYZ X Y 限制五个自由度
b)
六个自由度都必须限制 保证尺寸l——限制沿Y移动; 保证尺寸h——限制沿Z移动; 保证槽底与轴线平行——限 制绕X,Y转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X移 动和Z转动;
寸链计算
110.6 = A2 + 27 0.05 = 0.009 + ES 2 − 0.05 = 0 + EI 2
0 041 A2 = 83.6 +0..05 mm −
无过定位,欠定位
) ) Y Z v r ) ) YZ Y Z
• F)
v v r ) ) ) 总体分析:共限制六个自由度 X Y Z Y Z X r ) ) 分体分析:底面三个支承钉,限制三个自由度:Z Y X v ) v 后面两个支承钉,限制: Z 棱形销限制: X Y v vr ) ) ) 三个短V形块共限制六个自由度 X Y Z Y Z X v r
第四章习题 4-6: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 C)图:以右孔和右端面(或内 底面)为粗基准加工左端外圆 (或者各外圆)、内孔和各端 面(保证各表面相互位置要求 的原则);以已加工的左端外 圆和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右端面
第四章习题 4-9: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 1)加工中心上加工:原工艺安 排没有遵循先加工平面,后加工 孔的原则 • 2)在流水线上加工:底面作为 定位基准,在精加工其它表面前 应先精加工底面(基准)
v v ) ))
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习题

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夹具设计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定位基准是指(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3、工序基准定义为(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4、珩齿加工与剃齿加工的主要区别是( )A.刀具不同B.形成原理不同C.所用齿坯形状不同D.运动关系不同12、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 )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外圆柱面13、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 )A.定位元件B.对刀—导向元件C.夹紧元件D.连接元件14、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 )个自由度。
A.5B.4C.3D.215、下列哪一种定位不能采用(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22、工件以两顶尖孔定位时,后顶尖孔限制()自由度。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3、自位支承()。
A。
其高度方向是不可调的;B。
只用来增加刚性不起定位作用C。
随定位基准位置变化而变化D。
限制自由度数取决与工件接触点数26、工件在长V块上定位时.其限制自由度的个数为( )。
A、3B、4C、5D、628、钻套的材料常选用( )。
A、T10钢B、铸铁C、钢D、45钢19、定位基准是指()。
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39、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在工件轴向截面上的形状是()。
A.矩形B.梯形C.鼓形D.鞍形43、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A.机床B.工件C.刀具D.切屑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有2-4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括号内,多填或少填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8分)8、螺旋夹紧机构具有以下特点( )。
机械制造工艺学_部分课后题答案

• 4)修配装配法:适用于成批或单件小批生产,装配精度要求较高, 组成环较多的场合;
• 5)调整装配法:适用于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较多的场合;
• 第六章习题6-7 说明装配尺寸链中的组成环、封闭环、协调环、补偿环、和 公共环的含义、它们各有何特点?
• 解答:课本第六章各小节中的概念,自行寻找答案。 • (注:互换装配法:协调环;修配法:补偿环;)
D方案: 1) 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Δdw = Δjb =Td/2 =0.05 2)关于工序尺寸54的定位误差: Δdw = 0
方案比较: 1)由于C、D方案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 >对称度公差,不能用 2) B方案:
关于工序尺寸54的定位误差: Δdw = 0.0207,只占该工序尺寸公差的15%; 关于对称度的定位误差:Δdw = 0,因此该方案可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X移动和Z 转动;
c) 限制六个自由度 保证尺寸l,h,l2——限制三个移动; 保证与基准A平行度——限制绕Z转动。
保证与底面平行——限制绕X,Y转动。
d) 限制五个自由度 X Y X Y Z
保证尺寸l——限制沿X移动;
保证与左孔的平行度——限制绕X,Y 转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Y移动和Z转 动;
第三章习题 3-4:定位误差计算
D 3500.025
d
80
0 0.1
H 38.500.2
Td
基准位置误差 Δjw = 2 sin
2
=0.0707
Δjb = TD/2 = 0.0125
Δdw = 0.0832 >0.2/3
• 第四章习题 4-1
• 4-1 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平面内及水平平内的直线度对车削圆轴类 零件的加工误差有什么影响,影响程度有什么不同?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六章机床夹具设计

优点:转角定位误差小 b——菱形销宽度
b D22min Tlk Tlx1min
菱形销的设计步骤(尺寸标准化,表6-1)
(1)确定两销中心距尺寸及其公差(Tlk为已知) (2)按孔的最小尺寸确定圆柱销基本尺寸,其
公差一般取g6或f7。
(3)确定菱形销:
按公式6-2计算, 按表6-1选取b,其公差一
其201它9/9/1分5 类方式:按机床分类,按动力源分类等。
三、机床夹具的功用 (1)保证加工质量(精度) (2)缩短辅助时间,一般有T基+T辅>75%T
单 (3)扩大机床使用范围 (4)改善劳动条件
2019/9/15
第二节工件在夹具的定位
一、常用定位方法与定位元件
1.工件以平面定位
(1)固定支承(图6-2)支承钉、支承板 (2)可调支承(图6-3)——在一批零件的加
2019/9/15
0101 2D m a1 2d xm i1 n 23
1——孔公差TD/2 3——销公差Td/2 2——最小配合间隙,△min/2 (按极值法计算)
2019/9/1销水平安 放)
(销水平放置时,工件自重使销的上母线与孔 的上母线单边接触。)
(常用标准螺距的螺栓)
Ts——作用力矩 (N·cm)
kt 3~5(cm 1)
螺旋夹紧机构特点: 简单、可靠(自锁性好)增力比大,一般为手
动,费时、费力。 三角螺纹一般有:α=2~4°
2019/9/15
螺栓与压板组合(图c)形成设计要点 (1)支点位置 (2)压板应水平,工件高度不同时,应能适当调整. (3)压板应设计复位装置.(图6-29)中弹簧.. (4)螺栓应止动(图6-29)中止动螺母,止动螺钉 (5)勾形压板受力分析(图2-29.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习题及答案第六章机床夹具设计1、什么是机床夹具?举例说明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答: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有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机床夹具的功用:①稳定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②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举例:用V形块,用三爪卡盘,顶尖可很好的保证工件的定位精度,以及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的位置精度。
如图a.b2、机床夹具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机床夹具的组成部分:1.定位元件, 2.夹紧装置 3.对刀引导元件 4.连接元件5.夹具体, 6.其它元件或装置3、常见的定位方式、定位元件有哪些?答:⑴工件以平面定位:圆柱支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辅助支承⑵工件以外圆定位:V形块、定位套、半园套、圆锥套⑶工件以圆孔定位:定位销、圆锥销、定位心轴⑷工件以组合表面定位:一面两销4、辅助支承与自位支承有何不同?答:辅助支承用来提高支承件零件刚度,不是用作定位支承点,不起消除自由度作用;自位支承是支承本身在定位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是随工件定位基准位置的变化而自动与之适应,但一个自位支承只起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
5、什么是定位误差?试述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
答:定位误差:是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由于对同一批工件说,刀具调整后位置是不动的,即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相对于定位基准是不变的,因此定位误差就是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⑴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一致所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Δjb⑵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及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定位误差,即基准位移误差Δjw7、工件在夹具中夹紧时对夹紧力有何要求?答:⑴方向:①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不破坏工件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夹紧力方向应使工件变形尽可能小③夹紧力方向应使所需夹紧力尽可能小;⑵夹紧力作用点:①夹紧力作用点应靠近支承元件的几何中心或几个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撑面内②夹紧力作用点应落在工件刚度较好的部位上③夹紧力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被加工表面;⑶夹紧力的大小:夹紧力的大小主要确定方法有经验类比和分析计算法。
采用分析计算,一般根据切削原理求切削力F,算出惯心力,离心力,列出平衡方程式,算出理论夹紧力Q’,为安全起见,考虑安全系数K,因此实际夹紧力Q=KQ’,K取值范围1.5~3,粗加工2.5~3,精加工1.5~2,由于加工中切削力随刀具的磨钝、工件材料性质和余量的不均匀等因素变化,因而实际生产中常采用类比的方法估算夹紧力。
8、试分析3种基本夹紧机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答:基本夹紧机构有:⑴斜楔夹紧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机械效率低,很少直接用于手动夹紧,常用在工件尺寸公差较小的机动夹紧机构中;⑵螺旋夹紧机构:螺旋升角小于斜楔的楔角,扩力作用远大于斜楔夹紧机构,结构也很简单,易于制造,夹紧行程大,扩力较大,自锁性能好,应用适合手动夹紧机构。
但夹紧动作缓慢,效率低,不宜使用在自动化夹紧装置上;⑶偏心夹紧机构:操作方便,夹紧迅速,结构紧凑;缺点是夹紧行程小,夹紧力小,自锁性能差,因此常用于切削力不大,夹紧行程较小,振动较小的场合。
9、钻模板的形式有几种?哪种的工作精度最高?答:钻模板的形式:1 固定式2 铰链式3可卸式;其中固定式的工作精度最高。
10、试分析分度装置的功用、类型及其应用范围?答:分度装置功用:当工件一次装夹后,需要按一定角度或一定距离加工一组平面。
类型:回转分度装置和直线移动分度装置应用范围:回转分度装置:主要加工有一定回转角度要求的孔系,槽或多面体。
直线移动分度装置:主要加工有一定距离要求的平等孔系和槽。
11、影响分度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分度精度?答:影响分度精度的因素有:分度对定机构的选择,防尘措施。
12、用双镗套引导镗杆的镗模工作时,镗杆与机床主轴应如何联接?机床主轴的工作精度是否影响加工精度?答:用双镗套引导镗杆的镗模工作时,镗杆与机床主轴用浮动接头联接,由于镗杆与接头体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浮动,接头体的锥柄安装在机床主轴的锥孔中,能自动补偿镗杆与机床主轴之间的偏差,因此,机床主轴的工作精度不影响加工精度。
13、镗床夹具可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其应用场合是什么?答:镗床夹具的引向支架可分为:1.单面前导向:单个导向支架布置在刀具前方,适于加工孔径D>60mm,加工长度L<D的通孔。
2.单面后导向:单个导向支架布置在刀具后方,适于加工盲孔或D<60mm的通孔,装卸更换刀方便。
3.单面双导向:刀具后方两个导向镗套,镗杆与机床主轴浮动联接。
4.双面单导向:导向支架分别在工件的两侧,适用于加工孔径较大,工件孔的长径比大于1。
5的通孔。
14、镗套有几种?怎么使用?答:镗套有:1.固定式镗套:开有油槽,设有压配式油杯,外形小,结构简单,适于低速镗孔。
2.回转式镗套:在镗孔过程中,随镗杆一起转动,只有相对移动无相对转动,从而减少了镗套的磨损,适用于高速镗削,当加工孔径大于镗套孔径,需要在回转镗套上开引刀槽,同时必须在镗杆和旋转导套间设置定向键。
15、决定铣床夹具U型耳座尺寸的原始依据是什么?答:决定铣床夹具U型耳座的尺寸的原始依据是先铣床工件台的形状结构以及T型槽的距离。
16、铣床夹具与铣床工作台的联接方式有哪几种?答:铣床夹具与铣床工作台的联接方式:1.定位健与铣床工作台的T型槽配合2.在夹具体的侧面加工一窄长平面作为夹具安装时的找正基面。
17、在铣床夹具中,对刀块和塞尺起什么作用?这种情况下,对刀尺寸如何计算?答:铣床夹具中,对刀块和塞尺是对刀装置,更迅速准确地确定铣刀和夹具中的相对位置。
其尺寸塞尺厚度或直径一般为3—5mm,公差为h6,设计时夹具图上应标明塞尺的厚度及对刀块工作表面与定位元件之间的尺寸和公差。
18、车床夹具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答:车床夹具分类:1.心轴类车床夹具:适用于工孔定位,加工套类,盘类等回转体零件。
2.角铁类车床夹具:结构不对称,用于加工壳体,支座,杠杆接头等零件的回转面和端面。
3.卡盘类车床夹具:加工的零件大多以外圆及端面定位的对称零件,多采用定心夹紧机构,结构基本对称,回转时的平衡影响较小。
4.花盘类车床夹具:夹具体一般为圆盘形零件,装夹工件一般形状较复杂。
19、车床夹具和车床主轴的联接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车床夹具与主轴的联接方式:1.夹具通过锥柄安装车床主轴锥孔中,优点:定心精度较高,适于径向尺寸D<140mm 或D<(2~3)d小型夹具2.夹具通过过度盘与机床主轴联接,适用于径向尺寸较大的夹具,使用过渡盘,增强夹具的通用性。
3.没有过渡盘多采用过渡盘与夹具体合成一个零件设计。
20、车床夹具设计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夹具使用的安全问题?答:设计夹具时,应以下几方面考虑安全问题:车床夹具的夹具体,应设计成圆形机构,夹具上各元件不应突出夹具体的轮廓外,当夹具上有不规则的突出部分,或有切削液飞溅及切屑缠绕,应设计防护罩。
9、如图所示零件以平面3和两个短V形块1、2进行定位,试分析该定位方案是否合理?各定位元件应分别限制哪些自由度?如何改进?6-1、分析6-83图所示的定位方案,①指出各定位元件分别限制了哪些自由度,②判断有无欠定位与过定位,③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2-2 分析图2-95所列加工中零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选择定位甚准和定位元件,并在图中示意画出;确定夹紧力作用点的位置和作用方向,并用规定的符号在图中标出。
图a) 过球心打一孔;图b) 加工齿轮坏两端面,要求保证尺寸A及两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图c) 在小轴上铣槽,保旺尺寸H和L图d) 过轴心打通孔,保旺尺寸L图e) 在支座零件上加工两通孔,保证尺寸A和H。
6-3 在图2-96a所示套简零件上铣键槽,要求保证尺寸φ54-0.14mm,及对称度。
现有三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b、c、d所示。
计算三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已知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02mm)解:(1)V 形块定位情况,(只计算槽深方向误差)以外圆定位(圆心为定位基准),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置误差021.0)12sin 21(254(3014.0.=-=∆-αT w d(2)心轴定位情况以圆心为定位基准,无基准不重合误差,但有基准位置误差.max min 320.03(320.03)0.020.08d w D d δ∆=-+=+--+=13.002.005.097.3103.322)60(01.0min max .=++-=++-=∆-δT d D w d (3)平面定位情况无基准不重合误差,但有基准位置误差05.02)60(01.0.==∆-T w d 4、如右图所示齿轮坯、内孔和外圆均已加工合格(d=Φ8001.0-mm, D=35025.00+mm),现在插床上用调整法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寸h=38.52.00+,定位方法如图,试求尺寸h 的定位误差;并分析能否满足加工要求(要求定位误差不大于工件尺寸公差的1/3)。
(忽略内外圆同轴度误差)。
解:基准位置误差:.=∆w J 基准不重合误差:.∆B J ...=∆+∆=∆b j w j w d 312.0)(31=⨯=H T不能否满足加工要求6-5 图2-98所示零件,锥孔和各平面均已加工好,现在铣床上铣键宽为b -△b 的键槽,要求保证槽的对称线与锥孔轴线相交,且与A 面平行,还要求保证尺寸h -△h 。
图示定位方案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如何改进?6-6 图6-88所示工件,用一面两孔定位加工A 面,要求保证尺寸18±0.05 mm 。
若两销直径为mm 01.002.016--φ,两销中心距为80±0.02mm 。
试分析该设计能否满足要求?(要求工件安装无干涉现象,且定位误差不大于加工尺寸公差的二分之一),若满足不了,提出过改进办法。
6-7 指出图2-100所示各定位、夹紧方案及结构设计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意见。
6-8 用鸡心夹头夹持工件切削外圆,已知工件直径 d=60mm (装夹部分与车削部分直径相同),工件材料为45钢,切削用量为:a p =2mm ,f=0.5mm/r ,摩擦系数u=0.2,安全系数k=1.8,α=90°,试计算鸡心夹卡上,夹紧螺栓所需作用的力矩为多少?解:查表:高速钢车刀车削45钢,C FP =180,x FP =1.0,Y FP =0.75,n FP =0切削力:N HB n y f x a C pF p F p F p F p F p 2140)(75.05.02180HB =⨯⨯⨯==)( )1(.2cos 2J F N F =α 查表:当量摩擦半径 r ’=0,螺纹中径 d 0=15mm ,螺距为p=2mm ,螺纹升角 043.2)152()0(===ππβarctg d parctg03.11)2.0()(1===arctg arctg μφ )2(2222d p F d J F d N F =+μμ 由(1)(2)式得:N p F J F 443)045cos 1(2.0214045cos )2cos 1(2cos=+⨯=+=αμα由: 2''10)(2φγφαtg tg d M F J ++=m N tg d J F k M tg .46.12015.04438.1)1(20)3.1143.2(=⨯=+⋅=+⨯⨯φβ6-10图2-103所示钻模用于加工图a 所示工件的两孔,试指出该钻模设计不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