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文化生活作业本

合集下载

课时作业15:1.1 体味文化

课时作业15:1.1 体味文化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训练1体味文化一、选择题题组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某同学上街购买《文化生活》复习资料②南京大屠杀档案列为世界文化遗产③全国人大拟将房地产税纳入立法规划④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杭州博物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在陕北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鲜明的山歌品种——“信天游”。

这表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人民大众C.只有民间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D.不同区域文化各有特色4.现代都市的人们悄然改变度假的方式,逛书市、听歌剧、参加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享受着丰盛的文化大餐。

这说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C.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5.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这告诉我们()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③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6.一卷书香,一杯茶香,茶和书安静地交汇,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图画,给人以从容淡定之感。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2015年9月第一次周考试卷)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2015年9月第一次周考试卷)

石阡县第三高级中学2015年9月周考政治(《文化生活》第一单元)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考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24个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文化”一词具有多义性,《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纯粹“自然”的东西C.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②荆门市沙洋县举办油菜花节③莫言作品《蛙》首次译成阿尔巴尼亚语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徐峥导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作为只有3 000万投资的片子成为中国喜剧片市场的一朵“奇葩”,上映仅23天票房突破10亿元大关,创华语影片记录,极大地推动了国产电影的发展,由此带来的连锁经济效应不可忽视。

由此可见()A.经济决定文化发展B.文化总是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反作用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D.文化塑造人生4.2013年6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

设立“文化遗产日”,就是要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

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之所以强调要发挥市场对于文化资源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这是因为()A.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B.市场对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C.文化包含了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D.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6.国庆大阅兵,既是一次成就展,也是一次实力展,更是一次精神展,还是一次新征程出发前的动员。

2017语文八年级上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完整版)

2017语文八年级上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完整版)

2017语文八年级上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完整版)2017年《八年级语文作业本》是初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配套练习本。

根据教材六个单元的来排布的训练题,下面店铺为你整理的这本语文作业本的参考答案。

新闻两则1.(1)歼(2)窜(3)纤(4)泄(5)塞(6)遏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

(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2)阻隔4.不能去掉。

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不断增加,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5.指“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6.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7.不能。

因为扬中等广大地区已解放,所以用“占领”一词;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所以用“控制”一词;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一词。

8.北大西洋发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载着1000多人沉入大海。

9.(人物):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和船员(时间):1914年4月47日夜)(地点):北大西洋(事件起因)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正面相撞(事情经过):与冰山相撞时,船还在快速前进,大多数乘客没有意识到出事;后来是一片混乱、恐惧,并展开了一些救援,可惜救生船只够一般人食用;船长。

船上多数人工作人员(包括乐队)和他们的妻子拒绝救援。

(事情结果):1000多人沉入大海。

10.(1)指出声誉很好的防水舱却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享有盛誉一词”,带有记者明显的揶揄。

(2)表现了记者对防范措施不得力造成的巨大损失的遗憾。

11.提示:这些描写包含着记者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12.略(要求具备新闻基本要素)第二课芦花荡《芦花荡》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的小说,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入八年级人教版教材。

是为方便大家学习,以下是分享这篇课文的相关练习答案,希望对你有用!1.(1)提(2)趴(3)疟(4)噤(5)蹿(6)仄2.(1)滴落(2)浮动(3)飘撒3.(1)说的话做不到,让人笑话(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作业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作业

2017-2018 学年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作业一、选择题1.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图书、报纸、电子出版物在品种和总量上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我国创作的动画片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 )①文化产品的丰富充实了人民大众的精神家园②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强大的设备、载体和传播工具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④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自然会带来文化产业的繁荣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设问指向我国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应从市场经济发展和文化自身的因素两方面去分析,②③正确。

优秀文化产品的丰富能起到充实人民群众精神家园的作用,①观点错误。

④中“自然”说法错误。

答案:C2.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电影所具有的创作上的自由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内涵上的包容性及与时代同步的高科技运用,迎合了当代观众的心理,潜移默化中的价值观引导更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与发展②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大众传媒插上飞翔的翅膀③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④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人们的文化需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③说法错误,含③的选项均应排除。

答案:B3. 一段时间以来,“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胡编乱造、粗制滥造、打杀抢掠的东西充斥文化市场。

导致上述令人忧虑的现象的原因是(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②传媒的商业性③现代科技的发展④大众传媒的发展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胡编乱造、粗制滥造、打杀抢掠的东西充斥文化市场,是文化市场令人忧虑的现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是引发上述令人忧虑的文化现象的原因,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是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的原因,不合题意。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分层作业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分层作业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

《家乡文化生活》分层作业建议用时:40分钟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农耕文明催生了数以万计的乡村聚落。

在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约束下,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适应和改造着周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景观形态和社会关系。

这些保留至今由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就是乡村遗产,也是研究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的“活”文本。

因此,乡村遗产兼具“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特征,包含了山体、水体、建筑、植被等有形的物质层面,也蕴含了哲学观、生产技术、生活智慧等无形的精神层面。

在遗产保护领域,价值认定是保护的前提。

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通常被理解为历史、审美和科学价值。

所以,对乡村遗产的认知与保护首先应以价值为导向。

作为乡村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乡土建筑是指散落于村镇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除了一般的居民住宅外,还包括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祠堂、商铺、作坊、桥梁等建筑。

乡土建筑是乡土文明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其建筑形态和建筑装饰等更为多样复杂,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密切,很多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中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在乡村遗产视野下审视乡土建筑的价值时,不仅要关注建筑本体的价值(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建筑自身的历史久远度,与重要事件、人物或文化的关联度,某一地域或民族建筑类型的代表性,或者艺术审美上的价值),更要研究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摘编自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乡村遗产视野下的乡土建筑》) 材料二:在乡村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中,应尝试在原生土壤中理解、尊重当地居民关于遗产的种种认知和实践行为,协助他们找到一条可持续的保护道路。

位于福建省永泰县的永泰庄寨与不同家族的迁徙繁衍有关。

诸多家族搬迁到永泰后,开始建造居所。

一些家族在营建过程中更注重安全性,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共有的聚居防御空间。

由此可见,永泰庄寨正是“家文化”的社区凝聚力的外在表现。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2017新人教版.doc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2017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2017新人教版导语:初一学生入学时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适应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升入初中后,语文成绩肯定也不一样,渐渐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因此,指导初一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刻不容缓。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2017新人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15课阅读理解 4.选了水、云、莺、燕、花、草 5.几处、谁家说明其少,更能点出春天之意 6.钱塘湖的早春明丽美好,诗人陶醉在这迷人的湖光山色中,流连忘返。

7.更加;燃烧8.暮春今春看又过说明春天即将过去9.A 10.江水碧绿澄澈,显得飞翔的水鸟更加洁白无瑕,江边青山葱郁,山花像要燃烧的火焰,绚烂无比11.有四种类型1:莺燕——常常象征春天美丽景色如,几处早莺争暖树2:雁、青鸟——信使如,归雁洛阳边3:杜鹃——深深的离愁很多指乡愁4:鸿鹄、鹰——远大志向如,雁雀焉知鸿鹄之志无忧考网:导语:丰富的学习生活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2017年长江暑假作业七年级语文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4题:略5、C 6、第①句在句末添加“活动”;第②句将“行动”和“积极”互换位置;第③句将“领导”改为“引导(劝导、劝说)”。

(找出一处并修改正确得1分,其他方法修改正确也可。

共3分)7、略8、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

一“坼”一“浮”,一实一虚,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3分) 9、忧国忧民。

(2分) 10、熟悉打开虽然第二天(4分) 11、(1)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来读,一读就是一整天。

(2)赵普脸色不变,跪下拾起撕碎的奏折,退朝回家。

(共4分) 12、为治国而勤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而奏荐人才。

(4分) 13、(1)宋太祖悟出了赵普的良苦用心,由此也悟出了其所荐之人必定是个可用之才。

(2)说明太祖是个偶尔固执,但最终仍会明辨是非的君主。

课时作业24:8.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课时作业24:8.1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刷基础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等问题。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生活有“喜”也有“忧”②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③需要国家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④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使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传播开来。

低俗文化造成的文化污染,将比环境污染更可怕。

这反映了①文化产品的消费性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③文化市场的多样性④大众传媒的商业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有人这样评价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翻开杂志美人多,打开电视广告多,看篇文章署名多,买本新书错字多。

”这种评价①针砭时弊,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②没看到文化生活中积极的东西,是片面的③反映了通俗化、平民化是大众文化的主流④坚持文化市场多样化的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以“风水大师”、风水机构为名,借由淘宝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灵符”等风水吉样物,赚取高额利润,一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数以万计。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弊端②通俗文化具有极强的迷惑性③政府未能弘扬科学,取缔迷信活动④部分群众信仰缺失,寻求精神寄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5.结合下侧漫画回答:针对“都是网游惹的祸(偷)”的问题,国家应该都是网游惹的祸(偷)A.采取切实措施繁荣文化市场B.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D.关闭各种商业化网站6.近几来,微信朋友圈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变着人们与世界的连接状态。

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①科技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②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7.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综合科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综合科

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高二文化生活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综合科)一、选择题(50×2分)1、在校内外,我们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在城镇乡村遍布服务队。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文化生活。

这说明()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B、文化生活丰富多彩C、文化环境各不相同D、文化活动需人人参与2、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环境以及不同的人,其文化特色是()A、相同的确B、存在差距的C、无处不在的D、无时不有的3、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3)文化不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A、(1)(2)(3)B、(1)(2)(4)C、(2)(3)(4)D、(1)(3)(4)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4、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来的。

这体现了文化的基本功能()A、社会实践与文化教育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C、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承D、文化的差异性5、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A、潜移默化B、深远持久C、积极向上D、文明健康6、“乡音难改”表明文化习俗对人影响是()A、积极向上的B、难以抹去的C、深入人心的D、难能可贵的7、()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理想、信念、价值B、道德、文化、法律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科学观、社会观、道德观8、孟子小时家住在墓地旁,因而与同伴经常学祭祀,孟母于是把家搬到街市隹,于是孟子又学商人做起买卖来。

后来孟母又搬到学堂边,于是孟子又学起了读书人的样子。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word整理版学习参考资料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持久深远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阶段性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9、有一首歌名字叫“中国志气”,歌里唱到:娘教我要对得起先人,我自个教我站着做人,鲤鱼那个跳龙门,跳过去就是那龙的传人,中华好儿孙落地就生根,脚踏三山和五岳,手托日月和星辰,来带一腔血,去带清白身,活着为祖先争气,死不留悔恨,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没有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文化塑造人生 • 1-5 F F T F F • 6-10 A C A A B • 11-15 B A D B A • 16-20 D A D C A • 21-22 C D
• 23.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 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校园 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有利于形成积极 向上的健康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营造良好 的育人环境。 •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 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 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的 特点。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形 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 学生的健康成长。
特意义。 • ②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保护好文化遗产 南京云锦,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有利 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南京经 济和文化更好地发展。
• 22.(1)“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 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因为尊重文 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 都有自己的精粹。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 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 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 (2)“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 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 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 (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 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文化都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 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护不同的民族文化,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 • • • • •
感受文化影响 1-5 F T F 6-10 B B 11-15 A B 16-20 C A 21-24 C A
F A C A A A C B A A A D
F
• 25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 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有 潜移默化的影响)。 •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 实力)
• (2)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 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 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 强大的智力支持。
• 一课一练 • 1-5 F T T F F • 6-10 D A D A16-20 B C D A B • 16 A
• 22.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是 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 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 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 重大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为航天事业 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同时,航天事业 的进行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 展。 •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 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航天事 业,有利于带动基础科学和高科技进步, 从而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 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 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 重要因素。中国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 才能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切实增强国 家的核心竞争力。
• 23.“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 实力。当今时代,文化文化越来越成 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越 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 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只有大力发展 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 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21.①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海洋文化的 积极特性能促进海洋经济增长,提高经 济竞争力。 •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加大对海洋文 化资源的挖掘、整理,能够直接推动海 洋经济的开发,如海洋旅游业,海洋文 化产业等,提高综合竞争力。 • ③海洋文化 的积极特性能够丰富人的精 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 • •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5 A D B A C 6-10 C C C C C 11-15 D A A C A
• 回答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 2、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 系。 •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 16. ①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 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 要求。 •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 承,我们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 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 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继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发展与创新奠定 坚实的基础。 •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 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能使 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在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年青一 代了解和学习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继 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 21. ①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 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 养出来的。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节,有利 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让人民在社会生 活中获得和享受文化。 • ②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 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地 通过举办文化节,挖掘和传播优秀传统文 化,能够促进当地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的 和谐发展。
•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 一、体味文化 • 判断题
• 1-5 F F F F F • 6-10 C B A A C • 11-15 B D A B C • 16-19 D D C A
• 20.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 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 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 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 享用文化。 • ②文学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作家 从事文学创作,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只有 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 文学作品。
• 一课一练 • 1-5 T F F T T • 6-10 C B A B C • 11-15 B B C D B • 16-20 B D A B C
• 21.①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 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东道国的 文化,求同存异,理解个性, 与当地文化和睦相处。 • ②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的原则,加强与当地文化的交 流,借鉴、吸收当地优秀文化 成果,取长补短,促进企业文 化的发展。
• 22.(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 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 示出其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 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 (2)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 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 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文化交流 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 一课一练 • 1-5 T • 6-10 C • 11-15 D • 16-19 C
F F T F B C B B B B D C C B B
20.①道德荣誉体系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 作用,能够深远持久地影响市民,有助 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持续建设城市 的热情。 ②道德荣誉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市民的 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 面发展。 ③道德荣誉体系建设能够提升城市文化 品位,丰富城市人文内涵,提振城市精 气神,提升城市的整体实力,扩大其影 响力。
• 回答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作用
• 22.①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继承具 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 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 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北京菊儿胡同 住宅楼既参照了老北京四合院的格局, 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吸收了现代公 寓的优点,满足了现代生活方式的需 要。 • ②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菊儿胡同”是东方的,并 且是中国的,是具有北京地方色彩的 民居建筑。
• 17.(1) 传统习俗。 • (2)①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批判继承,古为中用。 • ②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 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 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如 对春节庙会,保留并增加宝贵的文化元素, 使其发扬光大。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 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则 应加以改造和剔除。
• • • • •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5 F F T F T 6-10 B B A C B 11-15 C C C D C 16-20 B C B A D
• 21.①要引导人民群众尊重岭南文化,培育 和发展岭南文化,使之成为本省的一个文 化品牌。 •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加强中外文化 交流,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吸收,做 大做强岭南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推动 岭南文化走向世界。 • ③要立足于岭南的文化家底,借助现代文 化传播手段,推动岭南文化走向世界。做 岭南文化传播的使者,增强岭南文化的国 际影响力。
• 22.①积极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使世界 了解中国,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继续为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 ②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我 国的传播。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和借鉴 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共享世界的文明成 果,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坚决抵制 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对我国的影响,抵制 利用文化手段对我国进行的侵蚀和渗透, 保证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
1-5 T F F F T 6-10 C D C A B 11-15 D A C D D 16-20 B C D B A 21-23 C D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