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古诗两首
29古诗两首

读背课文29《古诗两首》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课文内容填空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月初。
那天是、鹊桥相会的日子。
2、《乞巧》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嫦娥》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_写的读后感:牛朗织女鹊桥相会,美丽嫦娥奔月成仙,这一个个凄美的神话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流传在人们心间,触动着人们的心弦。
七夕节的浪漫,中秋节的温馨,无不寄托着重情重义的中国人对爱情和亲情的美好向往。
剪不断的连心的血脉,最动人的是丝丝的真情,一个“情”字,是人们永远为之感动和歌咏的主题。
笔记本作业抄写古诗和诗意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意: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想象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情景。
家家户户的女孩子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向织女乞取智巧,数不清的彩线都已经穿完了。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意:室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记词语听写词语29《古诗两首》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9古诗两首_乞巧

碧霄
星座
2
xiāo
碧 霄
xiāo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后
长安城中月如练, 家家此夜持针线。 (崔颢 )
乞巧歌 乞手巧,乞容貌; 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
z ǐ 乞我姊妹千万年。
乞
xiāo
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 巧 霄 渡
29.古诗两首
qǐ
乞巧
乞 气
29.古诗两首
qǐ
乞巧
林杰,唐代诗人,非常的聪明,六岁的 时候就能写诗,还精通书法棋艺,可惜 他英年早逝,17岁就离开人世。《全唐 诗》仅存其诗两首。
神话故事:《牛郎织女》
七夕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据说,牛郎是南阳城牛 家庄的一个孤儿,依哥嫂过活。嫂子马氏为人刻薄,经常虐待 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条老牛很通灵 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 郎去取织女的衣服,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 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 ,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 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 。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 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 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 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王母娘娘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 一次。 由于农历的七月七日正当雨季,所以这一天常常下雨, 人们便说这是牛郎织女的眼泪。
qǐ
乞
xiāo
29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29古诗乞巧嫦娥29古诗两首乞巧嫦娥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是人教版的精读课文。
也是小学教学的重担课文。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乞巧》原文朝代:唐代作者: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译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嫦娥》原文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的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1.教师激趣。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29《古诗两首·嫦娥》

嫦娥奔月 的传说
[诗意赏析]
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 妻子,因为偷吃了西 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 药,飞奔到月宫,成 了仙子。在孤寂的主 人公眼里,这孤居广 寒宫殿,寂寞无伴的 嫦娥,其处境和心情 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室内, 云母屏风上印着幽暗的烛影。
[诗句理解]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应悔:应该后悔,是猜测的意思,表现 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枯燥的生 活,只能见到深蓝色的天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 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诗句理解]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 858)唐代文学家。字 义山,号玉溪生,又 号樊南生,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人。与杜 牧齐名,称“小李 杜”。其诗风与杜甫 更为接近。其诗意境 朦胧,情感忧郁感伤。
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字词注释]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2. 补充诗句,再填空。
乞巧作者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七夕指的是农历________,是传说中__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2)《乞巧》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民间乞巧盛况的名诗,体现了________。
(3)“乞巧”是指向织女乞取________的意思。
这时。
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_______用五彩线穿针。
3. 形近字组词。
4. 填空(1)写出下面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深________沉________长河________应悔________(2)《嫦娥》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借________的故事抒写了________。
5. 《嫦娥》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我还知道他写过很多诗,最喜欢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
6. 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1)“宵”的音节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2)“霄”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第八笔是________。
(3)“屏”的部首是________,去掉部首余________画。
7. 补充词语________河桥________碧霄________秋月________灵药。
8. 我能根据音节写词语。
9. 拼一拼,写一写。
10. 火眼金睛,对的打对,错的打错。
(1)“长河”指很长的河。
________(2)《嫦娥》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
________(3)“乞巧”指的是阳历的七月初七。
________。
11. 选择合适的解释12. 按课文内容填空(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________月初________。
那天是________、__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嫦娥》课件(共18张PPT)

反映了什么现实情况?
❖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 “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 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
❖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 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 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嫦娥
嫦娥奔月
远古天上十个太阳,人们无法生活
后羿射日
❖ 后羿取出白色的 箭,一支一支地 向骄横的太阳射 去
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
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 娥。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9:45:46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52021/9/152021/9/15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52021/9/152021/9/15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深入理解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 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 深的暗影,越发显出居室的空寂清冷,透露出主人 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的心境。
❖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 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 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 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 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解释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解释乞巧(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唐- 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
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全部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
"恒又作姮。
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
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
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
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
【译文】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
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
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第2课装扮桌面【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第2课装扮桌面【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 学会调整任务栏。
2. 学会设置时钟。
3. 学会设置屏幕保护。
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学会设置屏幕保护、学会设置时钟。
【教学难点】:将任务栏随意至于屏幕上下左右地方。
【课前准备】:将教师机任务栏隐藏、将教师机屏保,将教师机时间设为其他时间。
【教学过程】:【教学注意事宜】:学生对任务栏的了解较少,在讲课时要注意对任务栏进行适当的介绍,屏幕保护程序也是孩子喜欢的玩具之一,当屏保出现动画时,每位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是我们所希望的课堂!。
29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作者简介
作家名片:林杰(831—847),唐代诗人,字智周,福建
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 通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 主要作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王 仙君坛》。
作家名片:李商隐(约 813—约858),字义山,是晚唐 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
浓丽,广为传诵。 主要作品:《春日寄怀》 《乐游原》《夜雨寄北》等。
字词学习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巧、渡、烛、晓、偷
乞、霄 屏
乞 qǐ
乙
组词:乞求
乞讨
造句:路边有一个流浪儿在乞讨。
巧 qiǎo
工
组词:巧合
灵巧
造句:我很喜欢玩七巧板。
霄 xiāo
雨
组词:云霄
九霄
造句:当一名飞行员冲上云霄是我的梦想。
渡 dù
氵
组词:渡过
渡口
造句:渡口停靠着一条小船。
屏 píng
尸
组词:屏风
屏幕
造句:弟弟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
烛 zhú
火
组词:蜡烛
烛光
造句:停电了,我们只好点蜡烛。
晓 xiǎo
日
组词:知晓
通晓
造句:公鸡喔喔地叫着欢迎拂晓的到来。
偷 tōu
亻
组词:偷盗
织女日夜的哭泣,感动了一种叫做喜鹊的鸟。 于是,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晚上,无数的喜鹊 就会在天河上架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能够相会。
后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望着天上
祝福他们,并且女孩子们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 活动,不但祈求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而且还祈求亲人幸福,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