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的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的研究报告Introduction:The research repor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keeping a diary on the composition skill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seeks to determine whether maintaining a diary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ir writing abilities and overall language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existing literature, conducting surveys, and examining case studies, this report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benefits of diary writing for young learners.引言:本研究报告的目的是探讨日记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确定保持日记对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整体语言发展是否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分析现有文献、进行调查和案例研究,本报告将为年轻学习者进行日记写作带来的益处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Effect on Writing Skills:Keeping a diar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osition skill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Regular writing practice enables them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ideasmore clearly and effectively. By reflecting on daily experiences and emotions in written form, children learn how to organize their thoughts logically and coherently. This process enhances their ability to construct well-structured essays and narratives.对写作技巧的影响:保持一份日记可以显著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技巧。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微型日记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写作形式,通常为一两句话的叙述,主要记录个人日常生活的点滴。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微型日记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写作方式,不仅在大城市的文艺青年中流行,也在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通过微型日记的写作,我们发现它对于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究微型日记如何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

微型日记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写作习惯和节奏感。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通常在语文课上接触到各种文章类型和写作技巧,但缺乏自主写作的习惯。

而微型日记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写作形式,学生可以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找到题材,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通过长期的写作,学生会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同时也会培养写作的节奏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速度和写作质量。

微型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往往缺乏对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而微型日记的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他们可以在日常琐事中找到写作的灵感,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感。

这种写作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找到写作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

微型日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活动,而微型日记正是通过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对于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缺乏语言表达的机会和实践,往往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

而微型日记的写作能够让学生在简短的篇幅内进行语言组织和表达,从而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微型日记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意识。

微型日记的题材通常是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学生需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来找到写作的素材。

这种写作方式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培养观察力和细节意识,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

通过这种细致的观察和感悟,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能力,从而为写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的研究报告1. 引言1.1 概述日记作为一种常见的书写形式,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是记录个人经历和感受的工具,还可以促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提高写作技巧和组织能力。

因此,研究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可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调查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方法来得出结论。

在以下章节中,将详细阐述日记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日记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及日记对写作技巧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三个方面的分析结果。

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进行概述,明确文章目标,并介绍文章结构。

其次,在第二部分中,将深入分析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写作技巧和组织能力。

第三部分将介绍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包括参与者选拔与实施过程、数据收集方式及分析工具以及实验设计与执行步骤。

在第四部分中,将展示和讨论调查结果,并对作文水平变化进行分析观察,同时探讨小学生日记的潜在影响因素。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总结研究结论并探讨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同时分析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并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和相关研究方法来得出结论。

具体目标如下:- 分析日记写作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效果;- 探讨日记对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作用;- 研究日记对小学生写作技巧和组织能力的影响;- 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对于教育实践的启示;- 分析本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通过这些目标,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有效策略。

2. 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分析日记写作是小学生学习和实践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研究日记对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具体效果。

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

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浅谈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一、消除惧怕心理,激发写作兴趣虽然已有了两三年的习作体验,但是怕写作文仍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原因在哪呢?我们先看看《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有关“习作”部分的部分表述:“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对照这段表述及结合教学实际,我们不难发现原因在于1、不明白写作目的。

2、缺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能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

要想改变学生的现状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抓手”,日记不失为一种好形式,和教师统一内容的“片段”练习相比,日记的表达内容宽泛且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确是自我的需要。

但为什么又冠以“微型”二字呢?首先是降低选材的难度,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学生既可以尽情地书写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对自己的认识,又可以抓住一天中难忘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一位同学流鼻血,这位同学一边仰着头,一边用手在书包里摸索着找纸。

坐在他后面的同学看见了,急忙下位帮他找纸,找到纸后还将纸拧成圆柱形给流鼻血的同学塞上。

老师马上“定格”这一画面,让大家都来观察,重点观察两位同学不同的动作、神态及语言。

结果那天同学们的微型日记写得出乎意料的好。

其次,学生做有心人,每天放学前交流各自头脑中定格的画面,彼此激发,互相丰富。

“设计场景”生活中随机、偶发的“美的瞬间”固然多,但也不能缺乏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场景”设计。

因为只有在一次次观察实践中,才能逐步形成观察习惯。

场景的设计亦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由易到难地安排。

可先观察“静物类”,如文具、玩具、自然界里的花草树木等。

“静物”便于学生反复观察,便于教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其次可观察“活动类”场景。

在打篮球、踢足球、转呼啦圈、踢毽子等学生喜爱的活动中观察。

请看学生写的一个片段:……陈阵带球来到对方禁区,闪电般地绕过王牌后卫胡智贤,把腿弯成“七”字形,脸涨得通红通红的,一个凌空抽射,球像离弦的箭一样直向对方大门飞去。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写作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方面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小学的教学实践中,我观察到一些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表达能力有限。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进行了一次微型日记的探究。

我选择了微型日记这一形式来进行教学实践,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微型日记短小精炼,语言简单明了,更适合学生的写作水平。

微型日记的题材广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写作,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最重要的是,微型日记注重真实感受和情感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在进行微型日记的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优秀的微型日记范文,让他们能够了解这种写作形式的特点和要求。

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实际的写作题目,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进行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我采取了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和借鉴,改进自己的写作。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观察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不再害怕写作,有了更多的思路和想法。

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独特的见解。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仅仅进行一次微型日记的教学是不够的。

我认为,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和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写作比赛和交流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

微型日记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可以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摘要】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引入微型日记这一新型写作方式,探讨其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促进作用。

首先分析了微型日记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接着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然后详细阐述了微型日记在提升写作水平中的作用,并进行了实施微型日记对学生效果评估。

最后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微型日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原因。

结论部分总结了微型日记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提升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微型日记, 写作水平, 农村小学, 高年级学生, 促进作用, 效果评估, 影响因素, 建议, 结论, 探究, 提升, 分析, 实施, 展望, 研究意义, 目的, 引言, 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随着中国农村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偏低,表现在表达能力不强、思维逻辑不清等方面。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制约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急需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提升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

1.2 研究意义写作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其受到学生自身背景和学校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对较为薄弱。

探究微型日记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微型日记是一种轻松、简单的写作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写作信心。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记录,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的自信心和技巧。

研究微型日记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新的写作指导方法。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

微型日记促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究【前言】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小学学生的写作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缺乏思路和表达能力,导致作文水平不高。

因此,本文将通过微型日记的形式来探究它对于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希望给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之处。

【正文】一、微型日记的定义与特点微型日记是指记录日常的生活、学习或个人心情等,字数不超过50字的短文。

它的特点是简短、概括、情感真实、语言生动,可以反应出作者的内心想法与情感。

二、微型日记对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1.培养写作习惯和兴趣通过纪录日常生活的点滴,孩子们可以在写作中找到乐趣,并且逐渐形成写作的习惯。

同时,微型日记也给了孩子们表达自己思想与情感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

2.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微型日记字数的限制要求孩子们能够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能力,精炼文辞,准确表达思想和情感。

同时,由于写作过程中要考虑到受众、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也能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提升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微型日记要求作者思维敏捷、意境开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学生灵活运用语言,以及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与体验,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在课堂中实践微型日记的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教材阅读等情境来引导学生写日记,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图片陈述,让学生对写日记产生浓烈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2.提供适宜题材,鼓励创意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题材,如校园生活、节日庆祝、家庭生活等,让学生自由发挥,避免题材的单一性。

此外,老师还可以主动提供一些鲜活的素材,以此启发学生创意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3.控制字数,讲究语言技巧针对初学者,老师应设定一个适当的字数上限,让学生在短文中精挑细选,对语言的使用要讲究技巧。

同时,老师也应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研究1.微型日记的定义微型日记说到底就是日记,因此在写微型日记时,就规定了写作的时间和练习的次数。

微型日记的字数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定。

其次,在选择时候,题材的范围也没有规定,但是每次日记的写作时间不能太长或者太短,最好可以在20分钟以内,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微型日记的学习达到其预期效果。

当然,这种过程也可以使得写作的能力有所提高。

2.微型日记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能力,如果学生拥有好的写作能力,就可以使得其在今后受益。

因此,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应该利用最新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写作学习不再恐惧,因此微型日记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可以使得学生在写作能力上有个质的提高。

(1)使得家长与学生之间增加互动微型日记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思考,然后总结写作经验,最终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目前的学生主要就是在家和学校这两个地方进行学习,因此可能会使得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阔,因此在学习中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不能进行适当的了解,也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进一步加深学习的兴趣,也就是说这种方式可能会使得学生写作能力不能有个很大的提高。

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微型日记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应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加对生活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对家长进行监督,让家长可以尽可能多的抽出时间与学生交流,并且让学生多参与到家庭中的一些比较简单的事务中,例如,扫地,刷碗等。

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也可以与自己的孩子多交流,让学生知道挣钱的不易,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个好的体会。

(2)对日记教学多加重视在小学高年级的学习中,大多是老师给出一个题目,然后学生围绕该题目进行作文的写作。

同时,教师也许会给学生一篇例文,让学生对例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扩展,开拓自己的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的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的东风近几年吹遍了大江南北,但纵观目前小学生作文现状,却不容乐观。

作文时,很多学生不是觉得无话可说,就是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作文大多虚假空洞,新意不够,缺乏童真,“旧貌未能换新颜”。

作文教学,着实成了语文老师的一块心病。

新课标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为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之下,尽快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

我们认为:体验是唤起学生写作的灵魂所在,体验是学生写作的力量源泉。

有了体验,何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魏书生曾说:写日记所带来的好处是难以尽述的。

在学生日记中,有对某一事情的看法,有对学习焦点的研究,有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审视,有对个人学习生活的总结。

从学生的日记里,可以看到他们在心灵的原野上向着真善美奔跑的足迹,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充实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见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学生一旦有了体验的经历,写作的劲头被激发,于是通过日记的形式实现自主写作,应当成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理性思考1、课题的界定“微型日记”主要是就日记选材的角度小,内容单纯这一层面而言,并非单纯地指每篇日记写作字数的少。

既然是“日记”,也就规定了选材的时间范围,练习的频次。

“写作水平”指在写文章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高年段学生在写文章方面所应达到的高度: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2、研究目标:(1)明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2)培养观察习惯,学习观察方法。

(3)学生的习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很大提高。

(4)形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教学策略。

3、理论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丁有宽的读写结合理论三、课题研究内容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使学生乐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2、改进指导方法。

(1)选材,学生在习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写什么。

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让他们懂得观察事物的方法,懂得积累素材。

并通过各种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事可叙,有景可摹。

倡导写“想象日记”,让学生接触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青山、绿水、虫鱼、鸟兽、日月、星辰,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

(2)写作方法的指导。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老师需做一些方法的指导,如:如何把握重点,把重点内容写具体,审题、构思、开头、结尾等方法指导。

(3)评价。

及时把握学生写作的动态,写富有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的“爱心评语”来与学生沟通。

重表扬,以激励学生写作的兴趣。

高年级引导学生自批、互批,在修改中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提高写作水平。

3、通过日记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学做真人,完善学生的人格:(1)、记日记,以美滋润心灵。

(2)、记日记,以美启迪智慧。

(3)、记日记,以美强健体魄。

(4)、记日记,以美提高悟性。

(5)、记日记,以美激发创新。

四、课题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以文献资料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为辅。

五、课题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1、我认真地研读了《新课程标准》,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理念,认识到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要求,力求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我在学生中展开调查,大量阅读学生习作,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起步作文的现状,积累研究素材。

3、我还搜集、整理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及他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二)实施阶段:一、小组互学总动员日记是作文的辅助形式,是作文的补充和延伸。

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的预设,我将班级中51名学生按照座位顺序分成13组,平均每组4人。

每组同学合用一本日记本,日记本的封面上写上小组的名字、口号和组员的名字,小组学生献计献策,兴趣浓厚。

有的小组叫“智慧树”组,有的小组叫“霹雳组合”组,学生的想法五花八门,小组的口号更是充分表现了学生的个性。

学生依次轮流写作,每天轮一个人,以日记的形式记叙当天发生的事情。

后写的同学要先当读者,认真阅读自己前一位同学的日记,并写上“评语”。

然后,再做作者,也写一篇日记做交流。

这样,每天都有若干个同学同时习作。

轮到小组内最后一个学生写完后,就是“一轮回”。

一轮回,一评比,评出班内这一轮的“最佳习作小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

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是否通顺、流畅。

评出的优秀日记,每天都要抽空让小作者在班里朗读。

之后,发到班级邮箱《日记欣赏》,并向优秀刊物推荐发表。

写日记可以使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使他们的眼睛和大脑迅速敏锐起来。

日记可以使学生健步踏入一个“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可以把读和写、写和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写作的轻松,团结合作的快乐,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家长互动总动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

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文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法国雕塑家罗丹语)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

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

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

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趣。

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家校携手,才能形成合力。

我平时注意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多给予孩子参与家庭生活、活动的机会,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公园、工厂、乡村、田野……有时还把这项活动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及家长,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社会、自然中去,感知现实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班级学生每天大都在家里完成日记,家长无意识地会指导孩子写日记,孩子写完日记后帮助孩子检查日记,欣赏孩子的习作。

有的家长还会翻翻孩子的日记本,读读其他孩子的日记,作一番比较后,还会给孩子讲一讲习作的优缺点。

班级家长非常支持孩子写日记。

了解了部分家长的这一做法后,我在家长会上及时引导家长参与其中。

我给全体家长介绍部分家长好的做法,教给家长一些指导孩子写日记的方法:如当孩子感到无从下笔时,怎么启发孩子学会观察生活;平时怎样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感、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多鼓励孩子,多欣赏孩子的习作。

鼓励家长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评语。

有了家长的参与,孩子会写得更有劲头。

经过我的一番动员,家长也“群情激昂”,跃跃欲试。

三、师生评价总动员我们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是说要求学生自由发展,唯我独尊,目中无人。

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的个性发展更多的是体现以“我”为中心,不懂得向别人学习成功的经验也是一种现代人必备的学习方法;也不知道与别人合作可以解决自己前进道路上的许多困难,自己会为别人提供很多的帮助,体现自己的价值;更不知道与他人合作会结识那么多的朋友,获得许多友谊。

本课题的设计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习作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能解决写作过程中的很多困难,学会如何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而又个性十足,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日记坚持“学生是作文批改的主人”的观点,研究批改方法,切实提高作文批改的效能,克服“教师批得累死,学生无动于衷”的弊端,变教师埋头苦批为学生互批互改,变书面集中批改为分散轮流批改,变统一要求批改为分层批改。

同时,我们鼓励每个学生阅读批改,小组讨论批改。

让学生懂得:“文章不厌百回改”;“好作文往往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作后评讲是在作文批改的基础上进行的,作文评讲必须体现发展性,通过评讲发展学生的认识和表达生活的能力。

通过评讲,解决本次作文的普遍问题,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教师可以先示范评改,然后集体尝试修改,再由每位学生作自我评改,让学生们逐步养成“推敲”的作文习惯。

师生共同开展“大阅读”活动。

我有时有意识地向孩子“借书”读,借此机会和孩子沟通交流,品评书中的人物;有时又“故意”把自己的好书借给孩子,借此让我推荐的好书在孩子手中传阅。

让孩子懂得如何使阅读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

教师要读读文学作品,增强文化底蕴。

要求孩子们读的书,教师首先要去读一读,真正成为孩子们阅读、作文的引路人。

日记过程是学生尝试使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他们对生活素材的描摹。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音频、视频、图像等媒体信息,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以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完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利用互联网,让习作插上翅膀。

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日记发到班级邮箱,供全班同学学习。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积极往报刊、网络进行投稿,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另外,我还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大量阅读,进而提高作文水平。

(三)总结阶段:进行课题全面总结,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写实验报告,申请课题成果鉴定。

六、研究主要成果和收获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习作体验显得很重要。

我们要关注他们写作的心理过程,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获取真切的体验,产生了深切的感受,敞开他们的写作空间,放飞他们的写作心灵,架起生活与心灵之间的桥梁,产生倾吐的欲望,作文成了表达的一种需要。

1、激发了学生的写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各位实验教师脚踏实地、有序地开展工作,多渠道,全方位地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创作兴趣,校园里形成了爱习作、爱阅读的良好氛围,一学期一次的“书海明珠——推荐一本好书”、“与作家面对面”更是把学生习作的热情推向了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