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知识点之区域地理

合集下载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笔记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笔记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笔记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和总结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笔记。

一、区域地理的概念区域地理是指研究地球表面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的学科。

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出各个地区的特点和特色。

二、常见的区域地理分区1. 自然地理分区自然地理分区是指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地域单位。

常见的自然地理分区包括陆地分区和海洋分区。

2. 人文地理分区人文地理分区是指按照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常见的人文地理分区有文化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等。

三、中国的区域地理1.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等。

东部地区的特点是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

2.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但也具有丰富的资源潜力。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等。

西部地区的特点是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但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相对薄弱。

3.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位于中国东西部之间,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武汉、郑州等。

中部地区的特点是交通便利,农业发达,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4. 南部地区南部地区是中国最热带的地区,气候湿热,资源丰富。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广州、香港等。

南部地区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发达,旅游业发展迅速。

5. 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是中国气候最寒冷的地区,资源相对匮乏。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哈尔滨、沈阳等。

北部地区的特点是工业发达,农业发展较为困难。

四、世界的区域地理世界的区域地理涉及世界各大洲的分区,每个大洲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世界的区域地理主要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五、总结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和联系,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多样性。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和相互关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

一、我国的区划中国作为一个广袤的国家,根据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多个行政区域。

中国的区划主要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其中,省和直辖市是以行政为主要界限,自治区则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和自治权力,特别行政区则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中华民族的分布中华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分布地区涵盖了广大的中国境内。

根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中华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华东地区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南地区地势较为复杂,自然资源丰富,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民族分布较为多样。

三、我国的城市体系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我国的城市体系主要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县城等。

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二线城市包括天津、重庆、成都、杭州等,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三线城市则是经济和工业的重要支撑点;县城则是区域内基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体系的建设不仅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国家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四、我国的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根据经济联系和发展状况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经济区域的行为。

我国的经济区划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开放的地区,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区域,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大的发展潜力,西南地区则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经济区域。

五、全球的区域地理除了我国的区域地理知识点外,全球的区域地理也是高二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详细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详细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详细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面广、内容复杂。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地理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亚洲区域地理1. 区域划分:根据地理特点,亚洲可分为东亚、南亚、西亚、东南亚等区域。

2. 东亚区域: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地,重点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3. 南亚区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了解这一地区的人口分布、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4. 西亚区域: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重点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环境、石油资源等。

5. 东南亚区域:包括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掌握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水系特点等知识。

二、非洲区域地理1. 区域划分:非洲可分为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南非洲等区域。

2. 北非区域:包括埃及、利比亚等国,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沙漠化问题、人口分布等。

3. 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域:包括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家,掌握这一地区的地理特点、经济发展等知识。

4. 南非洲区域:包括南非、津巴布韦等国,了解这些国家的气候、环境、种族构成等方面的知识。

三、欧洲区域地理1. 区域划分:欧洲可分为西欧、东欧、北欧、南欧等区域。

2. 西欧区域:包括英国、法国等国家,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特点等。

3. 东欧区域:包括俄罗斯、波兰等国,重点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特征、资源、民俗等。

4. 北欧区域:包括瑞典、芬兰等国,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

5. 南欧区域:包括意大利、希腊等国家,掌握这些国家的地中海气候、旅游资源等知识。

四、美洲区域地理1. 区域划分:美洲可分为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等区域。

2. 北美洲区域: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人口分布等。

3. 中美洲区域:包括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国家,重点了解这些国家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等。

4. 南美洲区域:包括巴西、阿根廷等国,了解这些国家的地形地势、气候类型等方面的知识。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中国区域地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中国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点,以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分布规律。

下面将通过几个主要方面来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多样,分布广泛。

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西部地区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如西南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等;还有西北地区的戈壁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这些地形地貌的分布对中国的气候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二、气候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寒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等。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日温差大;南部地区气候炎热多雨。

这些气候特点对农业、旅游、工业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

三、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经济欠发达。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众多,成为人口集聚的重要地区。

人口分布不均也导致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

四、经济地理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化程度高;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逐渐提高;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西部开发政策,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文化特点中国的区域文化也有明显的差异。

北方地区以汉族文化为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南方地区有着独特的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等;西南地区有着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

这些区域文化的不同也体现了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综上所述,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人口分布、经济地理和文化特点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地球表面上的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区域地理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二地理课程中涉及的重要区域地理知识点。

1.地理区域的界定在区域地理研究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如何界定一个地理区域。

地理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具有特定地理特征的一定范围。

常见的区域划分方法包括自然区划、人文区划和功能区划等。

自然区划是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来界定地理区域。

人文区划则是以人类活动为依据,如语言、宗教、文化等来划分区域。

功能区划是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来进行划分,如农业区、工业区、商业区等。

2. 地理区域的特征每个地理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特点。

这些特征可以是自然环境的特点,也可以是人文特征。

例如,北美洲是一个以英语为主要语言、拥有发达经济和高度城市化的地理区域。

而亚马逊雨林则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自然地理区域。

理解一个地理区域的特征对于深入研究该区域的地理问题非常重要。

3. 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地理研究也关注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

例如,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有着较高的经济产出和城市化水平,而西部内陆地区相对落后。

这种发展差异通常是由自然条件、历史因素、政策措施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4. 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一体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区域合作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例如,欧洲联盟是一个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区域组织,旨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欧洲大陆的和平与繁荣。

5. 区域冲突与安全问题地理区域之间的冲突与安全问题也是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资源争夺、领土争端等问题可能导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产生。

例如,南海争端就是一个涉及多个国家之间领土主权和海洋资源争夺的区域冲突案例。

理解区域冲突与安全问题对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

高二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

高二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的是地球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地理区域及其特点。

一、亚洲地区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亚洲地区泛指亚洲洲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组合。

亚洲地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环境:亚洲地区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地形。

其包括高山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等)和河流平原地区(如黄河、长江等),还有广袤的沙漠地带(如戈壁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2.人口分布:亚洲地区的人口众多,包括中国、印度、印尼等国,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和印度次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和南亚地区。

3.经济发展: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内的亚洲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

亚洲还是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和贸易中心。

二、非洲地区非洲是地球上第二大洲,面积和人口都位居世界第二。

非洲地区具有以下特点:1.地理条件:非洲地区位于两个洲际板块的交界处,地形多样化,包括撒哈拉沙漠、大裂谷等地形特征。

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黄金等。

2.人口和发展:非洲人口众多,但整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非洲地区存在着许多的发展障碍,如贫困、战争和政治不稳定等问题。

部分国家面临着食品安全、卫生和教育等方面的挑战。

3.气候和生态:非洲拥有多样的气候带,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非洲的自然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包括草原、沙漠、热带雨林等。

三、南美洲地区南美洲是南半球的一个大陆,包括洲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组合。

南美洲地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条件:南美洲地区拥有广袤的亚马逊雨林、安第斯山脉等地形特征。

安第斯山脉横贯南美大陆,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

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2.人口和文化:南美洲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

南美洲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包括音乐、舞蹈和美食等。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在中国辽阔的⼤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然条件的差异,⼈⽂、经济⽅⾯也各有特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起来看看吧。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1、中国位置、疆域、⾏政区域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四⾄: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

采⽤北京东⼋区时间 4.陆上疆界:⾃鸭绿江河⼝⾄北仓河⼝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中国的国⼟构成 陆地⾯积960万平⽅千⽶,管辖300万平⽅千⽶海域 三、中国的⾏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政区 2、中国⼈⼝和民族 ⼀、我国⼈⼝概况 1、⼈⼝总数: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13亿 2、⼈⼝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 2)平原盆地多,⼭地、⾼原少 3、⼈⼝特点:基数⼤; 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民族分布特点 1、⼤杂居中,⼩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3、中国地形 ⼀、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原、⼭地为主: 地势西⾼东低,呈三级分布,⼀⼆级分界线:昆仑⼭――阿尔⾦⼭――祁连⼭-横断⼭:⼆三级分界级:⼤兴安岭――太⾏⼭――巫⼭――雪峰⼭ ⼆、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脉 东西⾛向:天⼭-阿⼭昆仑⼭--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向:⼤兴安岭-太⾏⼭-巫⼭―雪峰⼭,长⽩⼭-武夷⼭-台湾⼭脉西北-东南⾛向:阿尔泰⼭,台湾⼭脉 南北⾛向,贺兰⼭,横断⼭,台湾⼭脉 弧形⼭脉,喜马拉雅⼭ 2、四⼤⾼原 青藏⾼原:地势⾼,⾯积⼤,多雪⼭,冰川,河源 内蒙古⾼原:地⾯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原:黄⼟分布,植被少,⽔⼟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原:地势崎岖,⽯灰岩⼴布,多⼩型坝⼦,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盆地 塔⾥⽊盆地:南疆、天⼭-昆仑⼭之间⾯积⼤,沙漠⼴,西⾼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阿尔泰⼭之间沙漠⼩,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 柴达⽊盆地:地势较⾼,多⼽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北⾼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的外流盆地 4、三⼤平原的特征和分布 东北平原:⾯积⼤,⿊⼟⼴,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或辟为旅游区 6、⼭脉构成地势⾻架 天⼭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盆地 阿⼭以南为河套平原 昆仑⼭脉以北塔⾥⽊盆地,以南青藏⾼原 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丘陵 秦岭以北黄⼟⾼原,是黄河与长江分⽔岭 ⼤兴安岭以西内蒙古⾼原以东东北平原 太⾏⼭以西黄⼟⾼原,以东华北平原 巫⼭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以西云⾼原 长⽩⼭以西东北平原 武夷⼭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 横断⼭以西青藏⾼原以东四川盆地 贺兰⼭以西内蒙古⾼原以东宁夏平原 阿尔泰⼭脉中国与蒙古的界⼭ 祁连⼭以北河西⾛廊,以南柴达⽊盆地 喜马拉雅⼭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 三、地形对中国⾃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候的影响 ⽓温:海拔⾼⽓温则低,冷空⽓背风坡⽓温较⾼ 降⽔:西⾼东低有利于⽔流深⼊,暖湿空⽓,在迎风坡形成地形⾬ ⽓流运动:东西向⼭脉阻挡冷空⽓南下,夏委阻挡北上暖⽓流,使⼭脉西侧⽓候产⽣差异 2、对河流的影响: 流向:使河流⾃西向东流⼊⼤海 分⽔岭:⼭脉是分⽔崔,影响流域范围 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落差,晚形成峡⾕急流 3、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劣质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 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产发达,经济发达 ⼭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 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 ⾼愿地区经济滞后 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东南的台闽、华北太⾏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愿及川滇西北的新、⽢、宁 6、我国⽕⼭活动的分布:⼭西⼤同(死),长⽩⼭,⿊龙江五⼤连池(休眠),台湾⼤屯和七星⼭,新疆于⽥附近昆仑⼭中的⽕中(活) 7、我国的泥⽯流分布:多发于西部青藏⾼原边缘,⼭区,东部低⼭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4、中国⽓候 ⼀、中国冬夏⽓温分布及成因 1、冬季⽓温分布:南北温差⼤, 0度等温线⼤致是秦岭-淮河-线 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 2、夏季⽓温分布:全国普遍⾼温,除疙瘩⾼愿外,温差不⼤ 成因:纬度位置,青藏⾼愿地势⾼ ⼆、中国年降⽔量分布及成因 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海陆位置,东南西北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 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季长,年际变化⼤。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相当于定量地理学或关键的地理。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一经度与纬度①经度:人们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

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_半球。

②纬度:某地的地球半径与北极星之间的夹角,赤道为0°,北极点为90°N,南极点90°S..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③高、中、低纬的划分:0°-30°为低纬,30°-(地球仪上某点的纬度就是该点上北极星的仰角大小)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度经线;印度洋─东经80度经线;北冰洋─跨360度经度高二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二1、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背部、亚洲西南部),分布范围最广;黄色人种(亚洲东部、东南部、北部和美洲部分地区)人数最多,黑色人种(非洲南部、大洋洲和美国境内);种族无优劣2、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面积最大俄罗斯1707,第二加拿大997,三位中国960,四位美国937;人口最多中国,印度第二,美国第三;按经济发展态势将世界分为发达国家(20个,主要有美加英法德意日新澳)和发展中国家。

区域地理知识点。

3、语言联合国日常用语: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使用适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知识点之区域地理
第一部分:世界地理部分
主要纬线:
赤道: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印度洋、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马六甲海峡、太平洋、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口、大西洋等。

北回归线:穿过北非撒哈拉沙漠、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中国滇桂粤、台湾海峡、台湾岛南部、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西印度群岛、大西洋等。

南回归线: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印度洋、澳大利亚中部穿过、太平洋、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西高原南侧。

30°N经过的主要河口:尼罗河河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河口)、钱塘江河口、密西西比河口。

45°N:比斯开湾、阿尔卑斯山5°E、黑海30°-40°E里海50°E、咸海60°E、五大淡水湖90-70°W
主要经线:
0°经线:英国伦敦、法国巴黎、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西侧、阿特拉斯山、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30°E: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的西侧、地中海东侧、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的西侧、南非高原的东侧。

60°E: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海(阿曼湾)、阿拉伯半岛最东。

90°E: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蒙古高原西侧、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20°E: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的西侧、大兴安岭的东侧、秦皇岛、山海关、渤海、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杭州、台湾海峡、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苏拉威西岛)、澳大利亚西部。

120°W: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旧金山、洛杉矶
90°W:穿过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尤卡坦半岛
60°W: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特殊经纬度:
1.七大洲四大洋中心经纬度:亚洲(45°N、90°E)、北美洲(45°N、90°W)、南美洲(15°S、60°W)(亚洲和北美洲对称,南美洲经度比北美洲少30°)、欧洲(50°N、30°E)、非洲(0°、20°E)、澳大利亚(南回归线、135°E)、南极洲(南极圈范围)、大西洋(30°w、0°)、太平洋(0°、180°)印度洋(南回归线、80°E)
2.三大洋分界线:厄加勒斯角、开普敦、好望角(20°E、34°S);合恩角、火地岛、麦哲伦海峡(54°S、70°W);塔斯马尼亚岛(40°S、150°E)(此内容重要,必记)
3.主要海峡:直布罗陀海峡(36°N、5°W)(一年365天)马六甲海峡(0°、100°E)(1000)白令海峡(北极圈、170°W)曼德海峡(14°N、44°E)(因为有索马里海盗,到曼德海峡死死要死)英吉利海峡(0°、50°N)(500)
4.其它经纬度:斯里兰卡(10°N、80°E)巴拿马运河(10°N、80°W)(两者对称)维多利亚湖(0°、31°E)亚马逊河口(0、
50°W)(500)西印度群岛(20°N、80°W)尼罗河河口(30°N、30°E)(两个30经过)
您记住一个1000两个500了吗你还敢去曼德海峡45°N经过哪几个湖泊,有什么规律
第二部分:中国地理部分
1. 主要纬线:
北回归线:主要经过滇、桂、粤、台
30°N纬线:杭州湾南部、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四川盆地中部、青藏高原南部、拉萨附近。

40°N纬线:辽、渤海、津、京、晋、内蒙古高原南部、甘、塔里木盆地。

50°N纬线:鸡尾、鸡头狭窄处。

120°E经线:大兴安岭、内蒙、秦皇岛、渤海、长三角、杭州、台湾海峡。

110°E经线:海口、雷州半岛、巫山、沿黄河边线、阴山。

100°E经线:横断山脉、青海湖、祁连山。

90°E经线:阿尔泰山、天山东段、吐鲁番盆地、不丹、恒河三角洲。

2. 主要山脉:
天山(43°N、85°E)阴山(42°N、110°E)、秦岭(34°N、108°E)、南岭(25°N、113°E)、大兴安岭(45°N、120°E)、巫山(31°N、110°E)、武夷山(27°N、117°E)(不离7)、太行山(38°N、113°E)(不离3)(东经113度经过两个山脉)、贺兰山(38°N、105°E)、祁连山(38°N、100°E)(北纬38度主要经过3个山脉)、台湾山脉(北回归线、121°E)、(喊口号121)
3.主要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40°N、85°E)、四川盆地(30°N、105°E)、黄土高原(38°N、110°E)、云贵高原(25°N、105°E)、华北平原(37°N、116°E)。

4. 特殊经纬度:
拉萨(29°N、92°E)(经纬度互倒)、广州(北回归线、114°E)
(114查询台)、杭州(31°N、120°E)、北京(40°N、116°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