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进场验收要求
原材料进场验收标准及需提供的资料

原材料验收程序及需厂家提供的资料
2.1 水泥、煤灰
(1)计划下单,采购需告知试验室材料进场时间,试验室好安排人员验收、取样工作。 (2)采购需通知厂家提供:合格证、出厂报告(水泥3d出厂报告进场时提供,28天报告待结果出具后补送过来) 资材需提供进场数量(过磅单) (3)水泥验收时,复核水泥与资料是否相符,并取样1桶,查看是否有结块,有受潮; 粉煤灰验收时,复核所送煤灰与资料是否相符,取样一桶,查看是否有结块,有受潮;并立即做细度试验,大概10分左右,结果合格,才让打入罐中; (4)待试验室结果出具后,发现例如水泥强度不合格,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2.
原材料验收程序及需厂家提供的资料
2.3 外加剂
(1)计划下单,采购需告知试验室材料进场时间,试验室好安排人员验收、取样工作。 (2)采购需通知厂家提供:合格证、出厂报告 资材需提供进场数量(过磅单) (3)每批外加剂进场后,试验室必须对这批外加剂进行取样检测,同时还需做试配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稀释使用;因此,外加剂做计划需考虑试验室试验、试配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8天。
2.6 保温材料 原材料验收程序及需厂家提供的资料 采购需通知厂家提供:合格证、出厂报告 资材提供进货量 试验室存档,视情况送检
1
2
内 容
01
Please add content 1
02
原材料验收标准
Please add content 2
原材料验收标准
1.
1.1 水泥(P·O 42.5)
检测项目
性能指标
凝结时间
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强度
抗折强度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1】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规定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的标准,以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在材料进场时进行验收,包括但不限于钢筋、水泥、砂石、木材等各类建筑材料。
2. 验收标准2.1 钢筋2.1.1 外观要求钢筋表面应光洁,无明显锈蚀、裂纹和明显变形,抗锈蚀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2.1.2 尺寸及形状要求钢筋的长度、直径和弯曲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逐根检验。
2.1.3 化学成分要求钢筋的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2.2 水泥2.2.1 外观要求水泥应无块状结团、沉淀和变色等现象,颜色应一致。
2.2.2 抗压强度要求水泥的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进行抽样检测。
2.2.3 凝结时间要求水泥凝结时间应适应施工需要,不得过早或过迟。
3. 验收程序3.1 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应在材料进场前准备验收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合理安排。
3.2 材料进场验收进场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送到指定位置,验收人员对每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和记录,合格的材料及时入库,不合格的材料退回。
3.3 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应做好每批进场材料的验收记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验收结果等。
【附件】1.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行业标准化管理机构发布的强制性标准,用于规范行业内的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
【2】1. 引言1.1 目的本文档旨在明确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的准则和标准,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各类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钢筋、水泥、沙子、砖块等。
2. 验收标准2.1 钢筋2.1.1 外观要求钢筋应具备光洁平滑的表面,无铁锈、裂纹、扭曲等缺陷。
2.1.2 尺寸要求钢筋的直径、长度及弯曲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逐根检测。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4篇)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制度为加强项目建设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管理,确保设备材料质量、数量、规格符合要求,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建设单位是项目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的主管部门,应____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要求、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明确各环节具体负责人。
第二条材料、设备进场时,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必须依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按照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程序,认真查阅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等文件的原件。
进口材料、设备进场时,应确保质量证明文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要对进场实物与证明文件逐一对应检查,严格甄别其真伪和有效性,必要时可向原生产厂家追溯其产品的真实性。
发现实物与其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不一致或存在疑义的,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条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要制作并提供标的样品。
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封样,在施工现场封存。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运到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执行报验程序,对封样与到场产品进行比对,与封样不一致的不得使用。
第四条材料、设备进场时,采购单位要提前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必须实施旁站监理。
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必须严格____全部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1检,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签认。
监理人员在检验批验收过程中,发现材料、设备存在质量缺陷的,应该及时处理,签发监理通知,责令改正,并立即向建设单位及主管部门报告。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进场的材料、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____,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五条涉及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进场后,除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外,单一种类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范取样,对其产品全部性能指标按照国家相应产品质量检测标准进行检测。
第六条材料的取样和送检工作应____%在监理单位见证下进行,未经检验的不得使用,检验不合格以及不符合合同约定的严禁使用,必须清出施工现场。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钢筋
热轧带肋钢筋偏差检查: 1、直径:标准推荐的钢筋公称直径为6、8、10、12、14、 16、18、20、22、25、32、40、50mm;对应的内径为5.8、 7.7、9.6、11.5、13.4、15.4、17.3、19.3、21.3、24.2、 31.0、38.7。其允许偏差为:±0.4mm。 方法:带肋钢筋内径的测量应精确到0.1mm。
一、进场验收 (一)整车观察,如发现该批次木方发霉,腐烂,则全车退 场。 (二)抽取一捆木方,统计以下数据。 1.弯曲度检测: (1)4m木方弯曲度在3cm范围内属合格,超出则算不合格; (2)3m木方弯曲度在2cm范围内属合格,超出则算不合格。 (3)侧弯,扭曲算不合格品。 (4)如果弯曲度不合格数量占一捆木方的比例在5%以上, 整车退场。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脚手架
2、扣件 (1)应有生产许可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 复试报告; (2)不允许有裂纹、变形、螺栓滑丝;扣件与钢管接触部 位不应有氧化皮;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两旋转 面间隙应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3)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 65N·m;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钢筋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钢筋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混凝土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混凝土
一、进场验收 1. 质量证明资料检查 (1)资料要求:包括开盘鉴定、出厂合格证、配合比、砂、
石、水泥、外加剂、粉煤灰等质量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收及存放要求
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及存放要求
脚手架
二、现场存放要求 1、场地面硬化且不积水; 2、堆放高度≤1.2m,采用搭钢管架子堆放≤2m;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工程质量,特制定以下建筑材料标准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一、水泥1、品种与强度等级检查水泥的品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常见的品种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通常有 325、425、525 等。
2、包装与标识水泥包装袋应完好无损,标识清晰,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品种、强度等级、执行标准等。
3、外观质量观察水泥颜色是否正常,应呈灰白色,无结块、受潮现象。
4、质量证明文件供应商应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等。
5、抽样检验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 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二、钢材1、品种与规格核对钢材的品种,如热轧钢筋、冷轧钢筋等,以及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外观质量检查钢材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油污等缺陷。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3、质量证明文件供应商应提供钢材的质量证明书,包含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指标。
4、抽样检验对于热轧钢筋,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 60t。
每批应抽取 5%且不少于 5 根进行外观检查,力学性能试验每批抽取 2 根。
三、砂、石1、品种与规格确定砂的粗细程度(粗砂、中砂、细砂)和石的粒径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2、外观质量砂应质地坚硬、洁净,无杂质。
石子应粒形良好,无针片状颗粒,无风化现象。
3、含泥量与泥块含量砂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标准规定,一般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 1%。
石子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也有相应的限值。
4、抽样检验砂、石应以400m³或6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论。
四、砌体材料1、砖如红砖、空心砖等,检查砖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
工程材料进场监理验收制度

工程材料进场监理验收制度一、目的与依据为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和标准,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工程材料进场监理验收制度,确保所有进场材料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建设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其材料供应商。
三、基本原则工程材料进场监理验收工作应坚持公正性、准确性、及时性原则,确保每批材料都能得到严格检验。
四、验收程序1. 材料报验:施工单位应在材料进场前向监理单位提交报验申请,包括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
2. 现场检查:监理单位应对照报验资料进行现场实地检查,核对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
3. 取样检测:对于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的材料,应按相关标准进行取样,并送至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 结果评定:根据检查结果和检测报告,监理单位对材料的合格情况进行评定。
5. 办理手续:合格的材料由监理单位出具验收合格证,不合格的材料必须立即退场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五、责任划分1. 建设方负责提供准确的工程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2. 监理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材料进场的验收工作,并对验收结果负责。
3. 施工单位负责按照验收制度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报验资料,并配合监理单位完成验收工作。
4. 材料供应商应保证所提供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六、监督管理建设方应加强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任何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都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变更,须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建筑材料标准之进场材料验收标准

建筑材料标准之进场材料验收标准模板一:正式风格一、背景介绍本文档旨在规范建筑材料进场验收的标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合规性,保障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二、进场材料验收标准2.1 材料验收的时机及方式2.1.1 材料应在到达施工现场前进行验收,验收时间应与进场时间保持一致。
2.1.2 验收方式包括目视检查、检测分析等,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验收方式。
2.2 验收内容及标准2.2.1 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700、GB/T1591等相关标准,外观应无明显的锈蚀、变形、裂纹等。
2.2.2 混凝土: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0107等相关标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无明显的裂缝、空洞等。
2.2.3 砖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4100、GB/T 996等相关标准,尺寸应符合要求,外观应无明显的破损、开裂等。
2.2.4 粘结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2、GB/T 11758等相关标准,质量应均匀,无明显的凝结或固化现象。
2.2.5 防水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23441、GB/T12952等相关标准,外观应无明显的破损、渗漏等。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1. 特定材料的验收标准表格2. 材料验收流程图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标准: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依法制定、发布的反映国家统一技术要求的文件。
2. 目视检查:通过直接观察材料外观,判断是否符合验收标准的方式。
模板二:活泼风格一、背景介绍这篇文档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建筑材料进场验收的标准,让大家知道怎么验收材料,确保我们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二、进场材料验收标准2.1 材料验收的时机及方式2.1.1 材料要在到达工地之前进行验收,也就是说验收时间要和进场时间保持一致哦。
2.1.2 材料的验收方式有很多种哦,可以目视检查,也可以进行一些检测分析之类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验收方式。
2.2 验收内容及标准2.2.1 钢材:要符合国家标准GB/T700、GB/T1591等相关标准哦,外表不能有明显的锈蚀、变形或者裂纹之类的。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进场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的内容:一、验收范围:1. 所有采购到工程现场的进场材料,包括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工程机械等。
2. 对于特殊材料或设备,应特别加强验收,如电气设备、起重设备等。
二、验收程序:1. 进场验收前,材料由供应商放置到指定位置,并提供进场材料清单。
2. 工程项目经理或质量检测人员对清单上的材料逐一核对数量和型号,并对每一项材料进行检查。
3. 对于可见的外观缺陷(如破损、腐蚀等),进行现场录像或拍照,并填写相关记录。
4. 对特殊材料或设备,应进行质量检测,如性能测试、强度测试、电气测试等。
三、验收标准:1. 对于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 对于构配件,应符合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
3. 对于设备和工程机械,应符合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规格和使用说明书。
四、验收结果处理:1. 对于合格的进场材料,经验收员签字确认,并填写进场验收记录。
2. 对于不合格的进场材料,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更换或退货。
3. 对于特殊材料或设备,不合格的情况,应进行复检,确保其质量达标。
五、验收记录:1. 每一次进场验收都应填写进场验收记录,并牢记进档备查。
2. 进场验收记录应包括进场材料清单、验收人员签字、检查结果、不合格材料处理等内容。
六、日常管理:1. 对每一次进场材料进行标记,以便于追溯管理。
2. 定期进行材料的库存盘点,确保进场材料质量的可追溯性。
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可以追溯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减少因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进场验收要求
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的进场验收1.1 规范要求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0.3 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3.1.9 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
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2.3 验收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一般项目中的实测(允许偏差)项目抽样检验的合格率应达到80%,且超差点的最大偏差值应在允许偏差值的1.5倍范围内;
3主要工程材料的进场验收和复验合格,试块、试件检验合格;
4主要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以及相关试验检测资料齐全、正确;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检查记录。
1.2常用材料标准
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13295-2008
给排水用软密封闸阀CJ/T 216-2005
2、性能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
1.4.2检验报告要求:
1、出具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资质;
2、采用检测标准应为现行标准;
3、检测项目应包括给标准中检测内容的主要项目。
4、性能等级应与合格证明保持一致。
1.4.3 出厂检验报告要求:
1、应符合该产品标准要求,可与合格证明合并。
包括:化学成分分析、试件试验、水压试验、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等。
2、性能等级应与合格证明保持一致。
1.5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1、产品性能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
如:材质、公称压力、环刚度等。
2、标识、合格证明、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的性能等级应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