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PPT

氢分子
水分子
H
O
H
H
H
O
O
H
H
H
H
O
氧分子
水分子
H
O
H
H
O
H
2H2O
H
H
O
H H
O
通电
===
氢分子 氧分子
HH
O
HH
O
2H2 + O2
知识链接: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四不变)
原子种类没变。
微观: 原子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思考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 守恒定律的化学反 应呢?
方案2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 测定
铁钉放入 硫酸铜溶液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
反应原理: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Fe + CuSO4
Cu + FeSO4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
m(Fe)+ m(CuSO4) = m(FeSO4) + m(Cu)
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
结冰质量不变
2、请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能否点石成金?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石头中没有金元素,所以不能点石成金。
点燃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Mg + O2
MgO
活动与探究
7.表达与交流 1、根据上面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 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 加或生成的缘故。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 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5.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共20张PPT)

4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水通电分解微观模拟
通电
水
+
分
子
通电
+
氢原子
氧原子
+
氧分子
+ +
氢分子
化
学
化 学
原子的种类不变
反 应中Biblioteka 变 化原子的数目不变
物 质
的 本
的
原子的质量不变
质 量
质
守
恒
1、100 g水和100 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 g, 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出了:‘金属加热后 却是‘反应前后总质量
质化量学增反加了应’中的反结应论物。质量不变总’和的与结生论成物质量
总和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猜想 并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根据短片内容填写表
序号
反应物格及
状态
生成物及 状态
化学反应 前、后各 物质质量 总和变化
情况
装置是密 封还是开
放
1
2 3
动画 模拟 引导 发现 引发 问题
学以 致用
总结 归纳
●展示蜡烛燃烧的图片,按序提出问题: 1、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2、蜡烛燃烧后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
介绍化家对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探究结果.
1673年英国科学家
在100多年后,拉瓦锡
波义耳通过一个著名 也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
的加热金属汞实验得 用了密闭容器。得出的
内容提要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重要的化学规律
质 重要的理论依据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应用
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 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 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请你用化学 知识说明石头(主要成分是CaCO3)不 能变成黄金(Au)的道理。
粒火柴头,再在火柴
方案三
头上放一团棉花,塞 紧橡胶塞,进行称
燃烧实验 量,记录数据。
(2)用酒精灯对准火 柴头部位加热,观察
现象,冷却后进行称
量并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 分析
棉花燃烧, 化学反应 冒白烟; 前后质量 天平平衡。 总和不变
实验探究四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方案四 变色实验
(1)在500ml的锥形 瓶中放入2支小试管, 一支装少量滴有2滴酚 酞试液的NaOH溶液, 另一支装少量稀盐 酸,塞紧胶塞,称量 反应前质量,并记录。 (2)然后取下锥形 瓶,缓缓倒转,观察 现象,再称量反应后
2.宇宙飞船的火箭推进器常使用偏 二甲肼做燃料。 已知火箭发射时某化学反应为:
N2H4 + 2H2O2 = N2 + 4X
则X的化学式是 H2O。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A2+3B2=2C
C的化学式用A、B表示是( B)
(A)AB2 (C)A2B3
(B)AB3 (D)A3B2
4. a g白磷在 点燃 二氧化碳+水
O2
CO2 H2O
应用
(1) 若N2 + O2 =2A,则A的化学式 __N__O_ (2) O2+2SO2=2X, X的化学式 为S_O_3___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
味地通抽过着他故的事烟导斗入,,房间不里但充提满出了刺鼻 了思 到的考 底本烟: 存节华味那 在课生。么 什需问抽 么道要烟 样:前 的解“后 关决敬烟 系的爱斗呢主的中?先要烟?生的?问,质题别量,人都 而说且你使很置聪明身,于那情么境你当能告中诉的我学,生你吐出 产的生这探些究烟有新多知重的吗欲?望” 和解决问
(第一课时)说课
说课目录
13 说教材 2 说学情 3 说教法和学法 4 说教学设计 53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的
地位和作 用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考情 分析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 质
承上 质量守恒定律
启下
化学方程式书写 化学方程式计算 量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
实验探究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红磷燃烧 蜡烛燃烧
用改进后的可行实验 装置再次实验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气体参加或生成 装置密闭才成功
四、教学设计--反思分析,深入探究
实验探究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红磷燃烧 蜡烛燃烧
密闭装置 教师演示 质量守恒
四、教学设计--反思分析,深入探究
量总和
四、教学设计--宏微结合,揭示本质
氢分子
水分子
H
O
H
在化学反应前后
H
原子数的目H种没类有没增有减改,变,
O原子质量也没有变。
氧分子
O
H
H
H
H
味地通抽过着他故的事烟导斗入,,房间不里但充提满出了刺鼻 了思 到的考 底本烟: 存节华味那 在课生。么 什需问抽 么道要烟 样:前 的解“后 关决敬烟 系的爱斗呢主的中?先要烟?生的?问,质题别量,人都 而说且你使很置聪明身,于那情么境你当能告中诉的我学,生你吐出 产的生这探些究烟有新多知重的吗欲?望” 和解决问
(第一课时)说课
说课目录
13 说教材 2 说学情 3 说教法和学法 4 说教学设计 53 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的
地位和作 用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考情 分析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 质
承上 质量守恒定律
启下
化学方程式书写 化学方程式计算 量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
实验探究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红磷燃烧 蜡烛燃烧
用改进后的可行实验 装置再次实验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气体参加或生成 装置密闭才成功
四、教学设计--反思分析,深入探究
实验探究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红磷燃烧 蜡烛燃烧
密闭装置 教师演示 质量守恒
四、教学设计--反思分析,深入探究
量总和
四、教学设计--宏微结合,揭示本质
氢分子
水分子
H
O
H
在化学反应前后
H
原子数的目H种没类有没增有减改,变,
O原子质量也没有变。
氧分子
O
H
H
H
H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5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等奖示范课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质子总数__一__定__不__变____。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4分)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物质W构成的说法中对的的是( C )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含C、H元素 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8.(6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两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G
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所做的奠基性贡献。G蛋白偶联受体在新型药物开
发方面应用广泛,它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
膜蛋白质。你认为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 D )
A.C
B.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动剂,当它发生分解 反映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学时 质量守恒定律
【例】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对的的是( C ) 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照质
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映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映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照质量守恒定律
14.(6分)晓星同窗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证明质量守恒 定律。
(1)镁带燃烧的文字体现式:__镁__+__氧__气__―_点_―_燃→__氧__化________。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的固体,其质量比反映前镁带的质量 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因素可能是
镁带燃烧时产生的白烟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氧化镁的质量损失(或镁带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 和 O2 生成 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 g CH4 完全燃烧生成 8 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 CO2 和 H2O,则该有机物一定 含有碳、氢、氧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5.(4分)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物质W构成的说法中对的的是( C )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含C、H元素 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
8.(6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两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G
蛋白偶联受体领域所做的奠基性贡献。G蛋白偶联受体在新型药物开
发方面应用广泛,它是由上千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而形成的一类细胞
膜蛋白质。你认为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 D )
A.C
B.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动剂,当它发生分解 反映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学时 质量守恒定律
【例】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对的的是( C ) 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照质
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映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映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照质量守恒定律
14.(6分)晓星同窗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证明质量守恒 定律。
(1)镁带燃烧的文字体现式:__镁__+__氧__气__―_点_―_燃→__氧__化________。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的固体,其质量比反映前镁带的质量 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因素可能是
镁带燃烧时产生的白烟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氧化镁的质量损失(或镁带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一定条件下,SO2 和 O2 生成 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8 g CH4 完全燃烧生成 8 g CO2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 CO2 和 H2O,则该有机物一定 含有碳、氢、氧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3 直接考查化学变化前后的“变”与“不变”
例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探究新知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 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这两个反应到底遵守不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呢?
【提示】 实验3 盐酸+碳酸钠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实验4 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实验3、4均有气体参与,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新知
特别提醒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 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 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思考】以水电解反应为例,用分子原子观点说 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分子。
探究新知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填“是”或 “否”)。
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微观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 量也没有改变。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3)微观读法: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 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小试牛刀:
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 P+5 O2点燃 2 P2O5
的读法,错误的是( B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 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 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 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2、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 CuO + X 点燃 Cu + H2O 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4、计算出各物质的质量比
2 Mg + O2 点燃
2 MgO
Mg—24 O—16
4 P + 5 O2 点燃 2 P2O5
31×4 16×10 31×4+16×10
124 : 160 :
284
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2 H2O 通电2 H2 + O2
粒子个数比 2
:
质量比
36
:
2: 1 4 : 32
质的方面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 (宏观) 氢气
粒子个数 (微观)
每 2 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生 成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
质量的方面 在通电的条件下,每 36 份质量的水 (数量)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 份质量的氢
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
练一练:
点燃
C + O2
CO 2
12 : 32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 ③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 ④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
中的质量关系。
精选课件
13
教学环节设计:
❖环节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分组实验探究
精选课件
14
做一做
方 案 一
方 案 二
注意观察:(1)反应的现象 (2)质量的变化
铁钉放入 硫酸铜溶液
将浓盐 酸倒入 烧杯中
第二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 第三课时: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意义。
精选课件
8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内容主线分析)
根据生活体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
关系作出猜想和判断 学生分组
实验(对比实验)和演示实验探究发
现规律 知道一切化学反应都遵
循质量守恒定律 科学史实介绍
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和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质量守恒
稀有气体等
稀有气体等
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
白磷质量 + 氧气质精量选课件= 五氧化二磷质量 18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精选课件
19
温馨小提示
1. 适用于 一切“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 变化。
2. 仅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指其它物理量 。
宏观
微观
符号(化学方程式)。
精选课件
4
教学内容处理:
1.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策略: 学生在正式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之前,通过日 常生活中的观察或实践,听说过也大体知道 这一客观规律。但学生对所具备的生活经验 的认识与这一科学规律之间有时存在着一定 程度的偏差,很有必要将质量守恒定律的认 识过程具体化,有待将这种偏差在学习过程 中予以纠正。
中的质量关系。
精选课件
13
教学环节设计:
❖环节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分组实验探究
精选课件
14
做一做
方 案 一
方 案 二
注意观察:(1)反应的现象 (2)质量的变化
铁钉放入 硫酸铜溶液
将浓盐 酸倒入 烧杯中
第二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 第三课时: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意义。
精选课件
8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内容主线分析)
根据生活体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
关系作出猜想和判断 学生分组
实验(对比实验)和演示实验探究发
现规律 知道一切化学反应都遵
循质量守恒定律 科学史实介绍
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和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质量守恒
稀有气体等
稀有气体等
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
白磷质量 + 氧气质精量选课件= 五氧化二磷质量 18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精选课件
19
温馨小提示
1. 适用于 一切“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 变化。
2. 仅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指其它物理量 。
宏观
微观
符号(化学方程式)。
精选课件
4
教学内容处理:
1.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策略: 学生在正式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之前,通过日 常生活中的观察或实践,听说过也大体知道 这一客观规律。但学生对所具备的生活经验 的认识与这一科学规律之间有时存在着一定 程度的偏差,很有必要将质量守恒定律的认 识过程具体化,有待将这种偏差在学习过程 中予以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证明 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 .质量守恒定律是关于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其运用 范围是化学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物理变化不属此范围。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不能任意 扩展到其它物理量。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链接:基训P42
14题、15题
某物质M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则它肯定含有哪些元素?
A、 C C、 C H H O B、 D、 H C O
链接:基训P44 基训P45
2题、4题 10题
在 A + B —— C + D 的反应 中,5克A和4克B完全反应,生成 3克C, 求生成的D的质量。
解: A + B —— C + D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碳在氧气中 燃烧
铁在氧气中 蜡烛在空气中 燃烧 燃烧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物的质量 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呢?
反应前,实际参 加反应的各物质 质量总和(x)
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y)
可能出现的情况: 1、x>y 质量变小 2、x<y 质量变大 3、x=y 质量不变
S
+
O2 点燃 ==
SO2
1
:
M1
=
M2
活 动 与 探 究
表达与交流
1、根据上面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 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 加或生成的缘故。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 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 收集起来称量,会发现天平保持平衡。
③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知识链接: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四不变)
原子种类没变。
微观: 原子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 变的是 微观 ①原子的种类 ②原子的数目 ③原子的质量 ④元素的种类 ⑤元素的质量 ⑥物质总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 变的是 ①分子的种类
3.注意定律中的几个关键之处:①“参加反应 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②“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 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总和为什么会守恒?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 2 + O2
H2O
通电
分析讨论:
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了吗?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变了吗?
和 C + O2
反应条件
点燃 CO2
生成
二.化学方程式
(1)意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S + O2点燃 == SO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 反应物:S、O2。生成物: SO2。条件:点燃 反应条件 点燃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 的质量比
粒子个数比
S + O2 == SO2
32 :16×2 :32+16×2 32 : 32 : 64
点燃
S +
O2
==
SO2
1
:
1
:
1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条件 S + O2 点燃 == SO2 生成
和
1)本质: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 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S
+
O2
点燃 ==
SO2
32 : 32
:
64
2)质量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 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溶液由蓝色渐变为浅绿色, 铁钉表面附上一层红色物质 (Cu)
硫酸铜 + 铁 → 硫酸亚铁 + 铜
CuSO4 + Fe
M1
FeSO4 + Cu
=
M2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____ 一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P
+
O2
点燃
P2O5
总质量
总质量
=
活动与探究2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 先把天平调节平衡 2、反应前称量: 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和铁钉 一同放在天平左盘称量,称得总质量m1; 3、把铁钉加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砝码不动) 4、反应后的称量: 等到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总质量m2,比较m1和m2的大小。
宏观
②物质的种类
应用
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的一种法术,即 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人说 他能把石灰石变成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 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思考:1、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同时还有白烟产生
思考:2、该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镁+氧气
Mg + O2 点燃
点燃
氧化镁
MgO
在开放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 先把天平调节平衡. 2、在盛有少量沙子的锥形瓶中 放一小块白磷 3、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4、点燃白磷,观察产生的现象 5、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 的总质量
探究实验现象与结论: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后称量, 天平仍然平衡。
5克 4 克
3克
?
m D =5克 + 4克 –3 克 =6克
链接:基训P44
1、3、5、6、7题
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B )
A、X2Y3
C、X2Y6
B、XY3
D、 X2Y4
链接:导学案
P27
5题
三、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 学方程式。(左反右生,等号连接)
练习:
1
24克镁与16克 氧气恰好完全 反应,
则生成氧化镁 的质量为 ____ 40 克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 16 克氧气 参加了反应。 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 守恒定律的化学反 应呢?
探究实验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实验现象: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反应原理: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HCl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 .质量守恒定律是关于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其运用 范围是化学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物理变化不属此范围。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不能任意 扩展到其它物理量。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链接:基训P42
14题、15题
某物质M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则它肯定含有哪些元素?
A、 C C、 C H H O B、 D、 H C O
链接:基训P44 基训P45
2题、4题 10题
在 A + B —— C + D 的反应 中,5克A和4克B完全反应,生成 3克C, 求生成的D的质量。
解: A + B —— C + D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碳在氧气中 燃烧
铁在氧气中 蜡烛在空气中 燃烧 燃烧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物的质量 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呢?
反应前,实际参 加反应的各物质 质量总和(x)
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y)
可能出现的情况: 1、x>y 质量变小 2、x<y 质量变大 3、x=y 质量不变
S
+
O2 点燃 ==
SO2
1
:
M1
=
M2
活 动 与 探 究
表达与交流
1、根据上面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 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 加或生成的缘故。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 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 收集起来称量,会发现天平保持平衡。
③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知识链接: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四不变)
原子种类没变。
微观: 原子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 变的是 微观 ①原子的种类 ②原子的数目 ③原子的质量 ④元素的种类 ⑤元素的质量 ⑥物质总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 变的是 ①分子的种类
3.注意定律中的几个关键之处:①“参加反应 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②“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 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总和为什么会守恒?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 2 + O2
H2O
通电
分析讨论:
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了吗?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变了吗?
和 C + O2
反应条件
点燃 CO2
生成
二.化学方程式
(1)意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S + O2点燃 == SO2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 反应物:S、O2。生成物: SO2。条件:点燃 反应条件 点燃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 的质量比
粒子个数比
S + O2 == SO2
32 :16×2 :32+16×2 32 : 32 : 64
点燃
S +
O2
==
SO2
1
:
1
:
1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条件 S + O2 点燃 == SO2 生成
和
1)本质: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 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S
+
O2
点燃 ==
SO2
32 : 32
:
64
2)质量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 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溶液由蓝色渐变为浅绿色, 铁钉表面附上一层红色物质 (Cu)
硫酸铜 + 铁 → 硫酸亚铁 + 铜
CuSO4 + Fe
M1
FeSO4 + Cu
=
M2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____ 一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P
+
O2
点燃
P2O5
总质量
总质量
=
活动与探究2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 先把天平调节平衡 2、反应前称量: 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和铁钉 一同放在天平左盘称量,称得总质量m1; 3、把铁钉加入到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烧杯中。(砝码不动) 4、反应后的称量: 等到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总质量m2,比较m1和m2的大小。
宏观
②物质的种类
应用
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的一种法术,即 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人说 他能把石灰石变成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 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思考:1、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同时还有白烟产生
思考:2、该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镁+氧气
Mg + O2 点燃
点燃
氧化镁
MgO
在开放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 先把天平调节平衡. 2、在盛有少量沙子的锥形瓶中 放一小块白磷 3、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4、点燃白磷,观察产生的现象 5、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 的总质量
探究实验现象与结论: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后称量, 天平仍然平衡。
5克 4 克
3克
?
m D =5克 + 4克 –3 克 =6克
链接:基训P44
1、3、5、6、7题
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 B )
A、X2Y3
C、X2Y6
B、XY3
D、 X2Y4
链接:导学案
P27
5题
三、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 学方程式。(左反右生,等号连接)
练习:
1
24克镁与16克 氧气恰好完全 反应,
则生成氧化镁 的质量为 ____ 40 克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 16 克氧气 参加了反应。 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 守恒定律的化学反 应呢?
探究实验
将稀盐 酸倒入 烧杯中
实验现象: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反应原理: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HCl NaCl+CO2+H2O 天平平衡情况: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