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议论文专题复习二ppt
合集下载
议论文考点之“论证思路与举例论证”PPT

示例:
文中举了文天祥被俘拒绝投 降的例子,从“富贵不能淫”这 一角度,有力地证明了“我们中 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使 道理更加具体鲜明,浅显易懂, 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三、拓展训练:练答题,学著文
练习1:
以“法”练题:分析论证思路,指出论证方法及作用。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 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 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 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 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 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 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 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懒不怠,勤学苦练, 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 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 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中心论点
论点
分论点 议
论
举例论证
文 三 要 素
论 道理论证 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议论文考点之
论证思路与举例论证
读《谈骨气》
一、初读课文:找观点,理思路
思考: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
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的中心论点;然后依次举了文天祥、穷人 和闻一多的事例,真实有力地证明了从古 到今,中国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都是有骨气的;最后总结 全文,并号召人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克服 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议论文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答题方法及习题练习【优质PPT】

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 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的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 魂在苦难中涅槃,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有人说,现在搞四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雷锋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表率了。没有先进的科 学技术,就没有四个现代化。我们努力钻研科学技术,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向一切有成就的 科学家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不能代替学习雷锋。马克思曾说:“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 共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是伟大的”。马克思又说:“任何人,他只为自己而劳动,那 么,当然他也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学家或卓越的诗人,他永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真正伟 大的人物。”
古语说:“天下之事,必作于细。”科学研究尤需如此。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就 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德国化学家维勒研究一种铝矿石,漫不经心,自然无缘与钒结识;瑞 典化学家肖夫斯特姆抓住苗头不放,精心研究,终于发现了钒。
美犹如盛夏的果,是容易腐烂而又难以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她们有过放荡的青春, 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 正的光辉。
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 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 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 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 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黑发不知勤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 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6《快乐是一种能力》
议论文论证思路课件(共30张幻灯片)

2.江苏女孩吴晶从小双目失明,站在这样的“人生起跑线”上,她却乐观自信,在艰巨中磨 练自己,最终不仅成了杰出的残疾运动员,还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今年初,美国的斯 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都同意接收她入学。吴晶虽然“输在起跑线上”,但同样 “跑”出了精彩的人生。再如,浙江的滕头村在创业发展之初,“起跑”时也大不如人,但 坚持不懈的努力却使它成为闻名中外、富甲一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大多知识渊博、谈吐不俗,不仅涌现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一大批令 众人瞩目的天才,而且拥有数量惊人的富贾巨商。犹太民族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扮 演重要角色,热爱读书肯定是原因之一。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寻思、去检讨、去 学习吗?崇尚读书,是一个民族绵绵不绝的文化根基;崇尚读书,是一个国家富 强腾飞的力量源泉。
• 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 一中心论点。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分析一段话的论证思路
贝多芬曾说,只有在不利和艰巨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才能成绩杰出。江||苏女孩吴晶从小双目失明,站在这
样的“人生起跑线”上,她却乐观自信,在艰巨中磨 练自己,最终不仅成了杰出的残疾运动员,还是一名 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今年初,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耶 鲁大学、哈佛大学都同意接收她入学。吴晶虽然“输 在起跑线上”,但同样“跑”出了精彩的人生。再如, 浙江的滕头村在创业发展之初,“起跑”时也大不如 人,但坚持不懈的努力却使它成为闻名中外、富甲一
[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
分析某段落能否删除?
③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绩大事的人, 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 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 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 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 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 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 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
大多知识渊博、谈吐不俗,不仅涌现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一大批令 众人瞩目的天才,而且拥有数量惊人的富贾巨商。犹太民族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扮 演重要角色,热爱读书肯定是原因之一。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寻思、去检讨、去 学习吗?崇尚读书,是一个民族绵绵不绝的文化根基;崇尚读书,是一个国家富 强腾飞的力量源泉。
• 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 一中心论点。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分析一段话的论证思路
贝多芬曾说,只有在不利和艰巨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才能成绩杰出。江||苏女孩吴晶从小双目失明,站在这
样的“人生起跑线”上,她却乐观自信,在艰巨中磨 练自己,最终不仅成了杰出的残疾运动员,还是一名 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今年初,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耶 鲁大学、哈佛大学都同意接收她入学。吴晶虽然“输 在起跑线上”,但同样“跑”出了精彩的人生。再如, 浙江的滕头村在创业发展之初,“起跑”时也大不如 人,但坚持不懈的努力却使它成为闻名中外、富甲一
[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
分析某段落能否删除?
③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绩大事的人, 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 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 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 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 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 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 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
议论文专题复习课件(共32张幻灯片)

1、判断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2、辨识、分析文中的论据,品味其作用。 3、仿写、补充各种论据等。 4、理解、分析文中的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 5、剖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6、理解并品析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理解品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7、分析开篇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关于论点:
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的问题,提出论点或者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 归结出中心论点。 ❖ 3.通过批驳错误观点从而提出中心论点。 ❖ 4.引用名言、警句、俗语、格言引出中心论点。 ❖ 5.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二、关于论据
1、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2、论据的种类:
①事实论据: 典型的事例、历史事实、统 计数字等。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 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 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 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颂。 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分析“有可能”一词在文段中的作用。
答案:“有可能”是一种推断,并非绝对。 它表明不能忍受一时痛苦会成毕生痛苦是一 种会出现的情况,并非绝对。“有可能”一 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 答题步骤:阐释词语的意思;将 词语意思与原句结合起来分析其 表达的意思;得出议论文语言的 特点。
六、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
②理论论据: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律定 理、名言警句、格言谚语等。
3、基本要求:真实可靠,充分典型。
常见的论据类题型
1、理解论据的作用。 2、辨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概括事实论据。 4、补写(或选择)论据。
7、分析开篇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关于论点:
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的问题,提出论点或者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 归结出中心论点。 ❖ 3.通过批驳错误观点从而提出中心论点。 ❖ 4.引用名言、警句、俗语、格言引出中心论点。 ❖ 5.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二、关于论据
1、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2、论据的种类:
①事实论据: 典型的事例、历史事实、统 计数字等。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 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 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 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颂。 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分析“有可能”一词在文段中的作用。
答案:“有可能”是一种推断,并非绝对。 它表明不能忍受一时痛苦会成毕生痛苦是一 种会出现的情况,并非绝对。“有可能”一 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 答题步骤:阐释词语的意思;将 词语意思与原句结合起来分析其 表达的意思;得出议论文语言的 特点。
六、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
②理论论据: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律定 理、名言警句、格言谚语等。
3、基本要求:真实可靠,充分典型。
常见的论据类题型
1、理解论据的作用。 2、辨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3、概括事实论据。 4、补写(或选择)论据。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写作一(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课件56张

当然,你我的问题不仅仅是好日子过习惯了的问题,还有 对物质的要求胜过了对精神的追求的问题。(分分论点二)
可是你除了抱怨几句,也没别的行动,而抱怨有助于食堂 饭菜质量的提高吗?所以,食堂的饭难吃,我们也有责任! (分分论点三)
论据的要求:
(1)正确:紧扣中心论点。 (2)真实:真实可靠,符合实际,符合生活逻辑。 (3)典型:有代表性、必然性。 (4)新颖:能打动人,一般人不太熟知。 (5)概括:述论据时用较概括的语言,不能有细节描写。
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
饮清泉般畅快
……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
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
。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
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
读书可以远离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澄澈。
在快节奏的
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
论证的要求:
(1)严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条理性:思路明晰,层次清楚。最好把每段的中心句放
在段首。 (3)逻辑性:论说透彻,说理性强。
常用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对同学们吐槽最厉害的卤面,我曾做过尝试,虽提前 做足了功课,依然失败了。总结原因,第二次就很成功。 可是食堂的卤面经常一坨一坨的,像没发的馒头,这就不 可原谅了,充分说明支撑厨师干下去的只是得到一份工资 ,而不是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的成就感!这绝对是个没 有追求的厨师。
事实论据:具体事例
对同学们吐槽最厉害的卤面,我曾做过尝试,虽提前 做足了功课,依然失败了。总结原因,第二次就很成功。
我上高中时,经常有县城的孩子哭着给家长打电话,说 食堂的饭无法下咽,父母只好送饭。而高中食堂的饭菜在我 印象里却是无与伦比的美味。
可是你除了抱怨几句,也没别的行动,而抱怨有助于食堂 饭菜质量的提高吗?所以,食堂的饭难吃,我们也有责任! (分分论点三)
论据的要求:
(1)正确:紧扣中心论点。 (2)真实:真实可靠,符合实际,符合生活逻辑。 (3)典型:有代表性、必然性。 (4)新颖:能打动人,一般人不太熟知。 (5)概括:述论据时用较概括的语言,不能有细节描写。
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
饮清泉般畅快
……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
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
。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
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
读书可以远离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澄澈。
在快节奏的
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
论证的要求:
(1)严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条理性:思路明晰,层次清楚。最好把每段的中心句放
在段首。 (3)逻辑性:论说透彻,说理性强。
常用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对同学们吐槽最厉害的卤面,我曾做过尝试,虽提前 做足了功课,依然失败了。总结原因,第二次就很成功。 可是食堂的卤面经常一坨一坨的,像没发的馒头,这就不 可原谅了,充分说明支撑厨师干下去的只是得到一份工资 ,而不是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的成就感!这绝对是个没 有追求的厨师。
事实论据:具体事例
对同学们吐槽最厉害的卤面,我曾做过尝试,虽提前 做足了功课,依然失败了。总结原因,第二次就很成功。
我上高中时,经常有县城的孩子哭着给家长打电话,说 食堂的饭无法下咽,父母只好送饭。而高中食堂的饭菜在我 印象里却是无与伦比的美味。
中考复习准确把握议论文论证思路PPT优秀课件

准确把握议论文论证思路
思路
广义:就是人们思考某一问题时思 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 文章中:是作者为表达思想感情进 行构思、谋篇布局的思维过程。
议论文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结构形式
常见的除“总-分 -总”外,还有总-分式、分-总 式、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 等 。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总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 法门。 中心论点 论述“有业”的必要性。
分 (分论点)
递
论述“敬业”的重要性。进 论述“乐业”的趣味性。
总
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敬业 乐业。
《敬业与乐业》论证方法
分 论 点 材 料 论证 方法
有业必要
敬业重要 乐业有趣
孔子的格言、百丈禅师 举例论证 的故事
对比论证 朱熹、庄子、孔子的格言; 对比论证 总统、车夫、木匠、政治 引用论证 家等
请大家课后运用今天所学习 的解题方法,认真完成学练案上 的练习:《辨析较真》。
弘光中学 丁 烨
名言摘抄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 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3、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5、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6、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37、读书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做人要尽心,待人要诚心 38、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39、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1、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 42、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4、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 45、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6、眼要看远,脚要近迈。 47、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48、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49、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思路
广义:就是人们思考某一问题时思 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 文章中:是作者为表达思想感情进 行构思、谋篇布局的思维过程。
议论文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结构形式
常见的除“总-分 -总”外,还有总-分式、分-总 式、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 等 。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总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 法门。 中心论点 论述“有业”的必要性。
分 (分论点)
递
论述“敬业”的重要性。进 论述“乐业”的趣味性。
总
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敬业 乐业。
《敬业与乐业》论证方法
分 论 点 材 料 论证 方法
有业必要
敬业重要 乐业有趣
孔子的格言、百丈禅师 举例论证 的故事
对比论证 朱熹、庄子、孔子的格言; 对比论证 总统、车夫、木匠、政治 引用论证 家等
请大家课后运用今天所学习 的解题方法,认真完成学练案上 的练习:《辨析较真》。
弘光中学 丁 烨
名言摘抄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 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3、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5、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6、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37、读书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做人要尽心,待人要诚心 38、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39、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1、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 42、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4、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 45、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6、眼要看远,脚要近迈。 47、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48、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49、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分析(共49张PPT)

论证思路分析题常考题型
解答论证思路题需要注意: ①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②正确划分文章或段落层次; ③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 ④明确论证中使用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 论证等)。
论证思路分析题参考答题思路
论证思路题的常见答题语言为: 首先,提出……论点/论题/阐述了……内涵 其次,用……来论证…… 最后,得出……结论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精讲
3.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答题思路: 首先, 提出……论点
【答案】首先,提出了“古诗文的底 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的 观点(1分);
然后, 用……来论证……
然后引用古语作道理论据(1分); 再用小时候我们对诗句的粗浅理解 和若干年后的深刻理解的事例作事 实论据,来证明这一观点(1分);
⑧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 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 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精讲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②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 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 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 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 统文化内化于心。
。
③古人云,“
,
”。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
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论证方法及作用)课件

论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证 方
参考答案: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人才经受磨练的益处和国家治理方法的失误加
法
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经受磨练的作用。
及
例4“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论美》
作
参考答案: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美比作盛夏水果,证明了美的形貌难以保持
论 证
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真是“掠奋别人勤劳结果”的
方 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
法 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一学生一说法, 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考点清单
1.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例说明其什么作用。 2.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本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技巧清单
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 举例论证:引用……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 了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等,充分有力的论证了……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 点。增强了说服力。 比喻论证:将……比作……,生动形象的论证了……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便于 读者理解。 道理论证:作者把……和……对比,更加突出的论证了……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用
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分析论据的作用: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 观点,要注意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答题 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 文的中心论点。 还有一种事例,往往放在开头,它既是论据,还起引 出论点或引出话题的作用。
4.关于论证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思路
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 显得……(好处)
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
”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 高典范。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拒绝,让 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 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 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语段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请你把它找出来,并说明它 参的考作答用案。: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作用是引用古语,阐 明了“死” “活”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有相互为用、相互补 充的关系。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具有说服力,着 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例题引路四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 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 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 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 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概括第三段的事例,说说其作用。
清代大贪官和珅未拒绝钱财的诱惑终至身败名裂, 从反面论证了“学会拒绝”的论点。
例题引路二
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 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 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 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 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 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 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 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 ②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 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诱惑,坠入深渊。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 绝。 ③清代大贪官和珅便是一例。和珅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 的财富不可胜数。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来了他人生的悲 哀——全家被赐死,家产被查抄。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 是一卷破席,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他不是愚昧之人,却做出 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在钱财的诱惑面前,他没有学会 拒绝。
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
一、理解和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1.题型示例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 的作用。
选文第⑨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论证的?
划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2. 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道理论据: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 言、原理、定理等。名人的话不全是道理论据,名人的话 有时包含在事实论据中,只是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 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就不能算做道理论据。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 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 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 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 “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 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 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 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 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 就得先读书。
对比论证法,突出地阐明了“有气节者品质高尚,
为人赞佩”这个观点,对比分明,给人以鲜明深刻的 印象。
课堂巩固 《中考总复习》P101.3 P104.13 P105.2 P108.14
二、理清议论文的思路
1.常见题型:
① 给文章划分层次;
② 文章采用
结构方式;
③ 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④ 简要分析某段、几段论证过程。
(附: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 未了的责任”。)
问题: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其 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比喻论证法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 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 责任”,使观点更为清晰,使说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例题引路五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 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 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 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 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 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 了。
问题:这一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法之外,还运用 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中心论点: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问题: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举例论证。以歌德和孙中山的事为例,有力地论证了“成功 者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启迪我们要 在实践中学会尝试各种发展道路,并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 努力方向,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题引路三
①举例论证:“列举………(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论 点,增强了说服力。” ②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 (段) …………的论点,使说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③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有力证明了… …的论 点,使正确与错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④引用论证:作者引用……的话,有力证明了……(论点), 使说理富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4.关于论证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思路
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 显得……(好处)
有时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
”的陶渊明是我们熟知的清 高典范。他于四十一岁时拒绝了官位俸禄,归隐田园。拒绝,让 他得到了心灵最终的归宿。与之相仿的隐士林和靖拒绝了热闹, 不问世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在宁静的生活中悠然自得,写 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绝唱。
语段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请你把它找出来,并说明它 参的考作答用案。: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作用是引用古语,阐 明了“死” “活”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有相互为用、相互补 充的关系。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具有说服力,着 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
例题引路四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 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 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 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 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概括第三段的事例,说说其作用。
清代大贪官和珅未拒绝钱财的诱惑终至身败名裂, 从反面论证了“学会拒绝”的论点。
例题引路二
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 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 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 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 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 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 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 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 ②然而,世上许许多多诱惑人心的东西,都有着华丽的外衣, 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向了诱惑,坠入深渊。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拒 绝。 ③清代大贪官和珅便是一例。和珅一生贪赃枉法,家中累积 的财富不可胜数。正因为他对钱财来者不拒,换来了他人生的悲 哀——全家被赐死,家产被查抄。他一生费尽心机,换来的不过 是一卷破席,更多的则是后世的唾弃。他不是愚昧之人,却做出 了让自己身败名裂的愚昧之事。在钱财的诱惑面前,他没有学会 拒绝。
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
一、理解和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1.题型示例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 的作用。
选文第⑨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论证的?
划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2. 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道理论据: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 言、原理、定理等。名人的话不全是道理论据,名人的话 有时包含在事实论据中,只是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 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就不能算做道理论据。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 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 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 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 “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 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 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 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 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 就得先读书。
对比论证法,突出地阐明了“有气节者品质高尚,
为人赞佩”这个观点,对比分明,给人以鲜明深刻的 印象。
课堂巩固 《中考总复习》P101.3 P104.13 P105.2 P108.14
二、理清议论文的思路
1.常见题型:
① 给文章划分层次;
② 文章采用
结构方式;
③ 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④ 简要分析某段、几段论证过程。
(附: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 未了的责任”。)
问题: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其 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比喻论证法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 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 责任”,使观点更为清晰,使说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例题引路五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 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 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 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 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 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 了。
问题:这一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法之外,还运用 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中心论点: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
问题: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举例论证。以歌德和孙中山的事为例,有力地论证了“成功 者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启迪我们要 在实践中学会尝试各种发展道路,并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 努力方向,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题引路三
①举例论证:“列举………(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论 点,增强了说服力。” ②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 (段) …………的论点,使说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③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有力证明了… …的论 点,使正确与错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④引用论证:作者引用……的话,有力证明了……(论点), 使说理富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