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完整

合集下载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3、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秉性,品味“三哭”,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一、导入1、复习重点字词。

2、全班齐读古诗《梅花》。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梅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它的精神是什么?“魂”是什么意思?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2、思考古诗的出处和理解其意思,体会其情感。

(借古诗抒发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3、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讨论、交流:文中哪三次提到外祖父“落泪”,表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教念古诗,悲伤落泪无法回国,痛哭失声爱国心送别亲人,泪眼朦胧三、小组合作、交流评析1、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提示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

)2、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梅花魂》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优秀7篇

《梅花魂》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优秀7篇

《梅花魂》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优秀7篇小学语文《梅花魂》优质教案设计篇一学习内容:课文《梅花魂》,古诗词《卜算子·咏梅》、《梅花绝句》(之三)、《白梅》,拓展阅读《苏武的故事》。

学习目标:1、理解“梅花魂”的含义,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念祖国的情感。

2、了解梅花的品格,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3、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心、思乡情,领悟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1.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理解华侨老人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梅花的幻灯片12、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

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品花,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

1、学生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有关梅花的古诗词。

2、出示幻灯片2朗读古诗词《卜算子·咏梅》、《梅花绝句》(之三)、《墨梅》。

师:课文中也有几处写梅花的句子,请大家找找看。

出示幻灯片33、默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

4、梅花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学习的古诗词和课文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4,重点朗读写梅花特点的一段话“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师:这段话哪些地方应该重读?指名读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总结梅花的特点(坚强不屈,不畏严寒)齐读这段话三、悟魂,感悟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气节。

师: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出示幻灯,51、自由读《苏武的故事》,苏武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动?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20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20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20篇)《梅花魂》教学设计《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2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梅花魂》教学设计(精选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梅花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摘录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理解课文,体会感情,并揣摩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指导结合法。

学法: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的学习法。

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特点以及赞美梅花的诗句。

2、了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诗句。

3、了解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气节的人物。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梅花情怀故乡的梅花又开了,每当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回忆走近外祖父,去解读这位漂泊异乡的老人的梅花情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作者与外祖父之间发生的五件往事,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看来,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也把它们归纳出来了,请同学们看屏幕。

二、以读促悟,体会梅花情怀(一)体会爱梅之心。

1、你认为这五件事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把你认为能体现外祖父爱梅花的句子画出来,圈点批注。

2、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相关部分。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一份多么真切的爱梅之情哪!请你读出外祖父的这份“分外爱惜”!(——指名读——小组读)3、还有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特别喜爱梅花呀?“我五岁那年……什么稀罕呢?”是啊,这么慈祥的外祖父竟然会大发脾气。

这一字一句,甚至连一个标点,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感人的情怀。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这里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梅花魂》教学设计(较新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3、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

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

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

(灵魂,精神)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灵魂腮边训斥玷污呜咽欺凌秉性蒙眬梳理衰老手绢华侨白杭绸抹干净凉飕飕不甚在意颇负盛名风欺雪压眷恋缕缕幽芳葬身异国漂泊他乡(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3、你能用较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12篇)《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魂牵梦绕梅花魂──《梅花魂》教学设计梅花魂(6篇)梅花魂(9篇教案及相关资料)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不畏严寒,不怕风吹雪压、顶天立地、不肯低头),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解“魂”。

二、预习课文1、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想一想,“梅花魂”中的“魂”在本课中指什么?2、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3、把不懂的语句提出来跟大家研究。

三、全班交流1、课文写了5件事:⑴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

⑴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⑴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了。

⑴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

⑴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这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身在异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语句: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的诗,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⑴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⑴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⑴“轻轻、慢慢”。

(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⑴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了”呢?(这充分体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⑴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体会梅花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⑴自读15段,领悟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他想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充分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他把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重点读好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3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3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认“魂、葬、玷”等13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海外游子漂泊他乡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通过随文练笔,积累并活用课文中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介绍梅花的内容感受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怀。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可不少,你们都能读正确了吗?指名读,跟读。

出示:抹净玷污稀罕衰老眷恋秉性缕缕幽芳颇负盛名葬身异国指导“葬”的书写,认识“葬”的演变过程,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看来同学们真的预习得不错,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吗?谁能试着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三、细读品味,体会情感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或段落你还读不明白?找到读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交流:质疑。

这些问题比较多得集中在了第2、4两件事中,下面就李老师就留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第2、4件事,看看通过读书,你能解决哪些问题?还可以拿起笔来快速地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学习收获。

(一)品味梅花魂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出示第3自然段。

交流。

(1)出示:“有生以来……玷污得的吗?”结合“玷污”“训斥”,指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2)出示:“训罢……慢慢抹去。

”结合“轻轻刮去”、“慢慢抹净”感受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3)这段话字里行间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外祖父对梅花的那份珍爱,谁能体会着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课文学到了这里,你的脑海里又产生什么疑问了吗?2、是啊,一幅墨梅图有什么稀罕的,竟然让外祖父这样珍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谁从课文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出示:这梅花……秉性才好。

指名读。

谈理解。

出示:这梅花……有骨气的!引导过程:(1)比较去掉三个“最”字与原句的不同。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9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9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优秀9篇)《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梅花的高尚品质,学习这种品质。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一、激趣定标1、展示学习目标2、默读课文,从哪些具体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热爱祖国。

3、生默读课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1、互动(一)小组合作,体会游子之情⑴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理解古诗的含义。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为什么外祖父说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作者不懂什么?⑴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这句话把外公比作什么?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⑴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当你读到这句,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互动(二)回顾整体,畅谈收获⑴(指课题)什么叫“魂”?本文以“梅花魂”为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⑴、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⑴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达标测评我来闯关:1、黄金搭档:()的梅花()的春天()的气节()的泪珠()的故乡()地坐下()地刮去()地摆开2、择优录用。

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上“_”(1)、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败衰老衰退)了许多。

(2)、由于每天对着电脑工作,我的视力大大(衰弱脆弱衰退)了。

(3)、庭院里长满了草,呈现出一片(衰弱、衰退)的景象。

(4)、她太(衰弱脆弱衰退)了,这点儿打击都经受不起。

3、梅花有什么秉性?写一写《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

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梅花魂教案(5篇)

梅花魂教案(5篇)

《梅花魂教案》梅花魂教案(1):《梅花魂》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需充足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

因而,这节课上,我将用心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高洁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引题质疑1、揭题,读题。

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2、复习课文围绕外祖父写的五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件,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那里的质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为完成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维感情,并琢磨这种感情是怎样抒发出来的教学目的打下基础。

)二、逐渐释疑(一)解读梅花魂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说明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略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3、那该怎样读出梅花的精神呢?指名读――齐读原先外公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

(出示句子)2、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告知学生:这首歌是影片《江姐》的主题曲,歌曲唱的是梅花,歌颂的却是江姐。

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带着这种感情,自我再好好读读。

4、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魂》教学设计重庆市九龙坡区实验第一小学詹玲【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

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1、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2、启发点拨、提出问题。

3、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课前准备】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引入、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吗?他上夜校学习时,老师曾教他一句话:──谁还记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中国人心里都揣着一颗中国心。

香港著名歌星张敏明唱过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

出示歌词,师生齐诵:“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身在海外的华侨谁没有一颗中国心呢?打开书27页,看文中插图,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侨,他双目凝视着梅花图,他在想什么?又想对他的外甥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梅花魂》。

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

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它也有魂呢?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⑴指名读课文。

⑵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⑶新词: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

负,享有。

盛名,很大的名望。

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⑴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⑵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⑷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⑸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本文共分三部分,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三、自由读文、质疑问难1、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上批注。

2、标出读不透的地方,作上记号。

第二课时一、回顾前课、交流学习1、四人小组交流自读自悟的情况。

2、抽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归纳出小标题)⑴读诗落泪。

⑵珍爱梅图。

⑶不能回国。

⑷赠墨梅图。

⑸送梅花巾。

上节课我们曾提出:梅花虽然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也有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二、启发点拨、提出问题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1、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当时她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

从图中、叙事中、句子中都可以看出来的。

)2、看来,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

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

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⑴外祖父为什么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时,会落泪?⑵为什么摆弄古玩,外祖父不在意,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就大发脾气?⑶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⑷为什么在她回国时外祖父把最珍惜的墨梅图送给她?⑸外祖父讲的那段关于梅花的话的真正意思?⑹外祖父送她们母女时为什么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许多?⑺外祖父的手绢上怎么也绣着梅花?……三、讨论交流、升华感情1、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心。

回想起记忆中的这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那是一颗怎样的心?2、抽读最后一段。

3、终于懂了的时候,老人早已不在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4、那是一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赤子之心啊!可是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读懂后的我是怎样让人心痛的感情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段。

5、那么,请同学们细细读文体会当年的五件事,你们能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吗?我们一会进行交流:⑴读诗落泪:“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情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出示、读文、背诗)⑵三次落泪: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

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

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⑶一次生气:从墨梅图这件事中感受到,祖父是怎样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

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

他轻轻地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不容有一点玷污。

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呀!①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②“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③“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对祖国的眷念。

⑷赠墨梅图:(出示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读一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①“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这是梅花的精神,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是爱梅花的精神。

)他认为谁具有这样的精神呢?②“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这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

借物喻人。

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赞梅花,就是赞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③“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

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秉性”是本性的意思。

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外祖父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6、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就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所唱的一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一起来唱外祖父的心声:《我的中国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