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不同绿地性质和种植特点异同点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

城市绿地分类及指标解释城市绿地是指城市内部的绿色空间,包括公园、绿地、花坛、街头绿化、河流湖泊等。

城市绿地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园:公园是城市中最常见的绿地形式,通常被规划为大面积的绿地,提供人们休闲、娱乐、运动等活动的场所。

公园可以分为市政公园、社区公园、主题公园等不同类型。

2.绿地:绿地是城市中的小型绿地区域,通常被设计为人们停留和放松的场所,例如小花坛、庭院、小广场等。

3.街头绿化:街头绿化是指城市道路两侧或中央的绿地区域,通过种植树木、草坪等植物,美化城市环境,降低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4.河流湖泊:城市中的河流湖泊也是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对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水上交通等多种功能,同时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净化水源等。

城市绿地的指标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地覆盖率:绿地覆盖率是指城市总面积中绿地所占的比例。

绿地覆盖率高,意味着城市绿地面积大,绿化水平高,可以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人居环境等。

2.绿地分布均衡性:绿地分布均衡性是指城市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否均衡。

城市绿地分布均衡性好,意味着绿地更加方便人们使用,各个区域都能享受到绿地带来的好处。

3.绿地可达性:绿地可达性是指人们到达城市绿地所需的时间和距离。

绿地可达性好,意味着绿地离居民更近,更容易到达,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4.绿地质量:绿地质量是指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

绿地质量好,意味着植被健康、多样性高,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例如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净化水源等。

5.绿地设施和服务:绿地设施和服务是指在绿地内提供的服务设施,例如游乐设施、休息区、健身器材等。

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服务,能够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提高绿地的利用率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的分类包括公园、绿地、街头绿化、河流湖泊等,不同类型的绿地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城市绿地的指标解释包括绿地覆盖率、绿地分布均衡性、绿地可达性、绿地质量以及绿地设施和服务等,这些指标反映了城市绿地的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对于评估城市绿地的建设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气候适应性划分的干旱地区绿地和湿润地区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气候适应性划分的干旱地区绿地和湿润地区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气候适应性划分的干旱地区绿地和湿润地区绿地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合理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于城市绿化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气候适应性为基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干旱地区绿地和湿润地区绿地,并探讨各自的特点和分类标准。

1. 干旱地区绿地分类标准干旱地区的城市绿地面临着水资源的稀缺和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因此在绿地分类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植被覆盖程度由于水资源稀缺,干旱地区绿地的植被覆盖程度应该相对较低,以降低水的消耗。

一般来说,可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多肉植物、耐旱树种等作为绿地植被。

1.2 水资源利用干旱地区绿地需要优化水资源利用方式,采取节水措施。

例如,可以建设集雨设施,通过收集雨水来满足绿地的灌溉需求。

1.3 防风固沙功能由于干旱地区容易产生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绿地的防风固沙功能非常重要。

因此,在干旱地区的绿地规划中,应考虑种植一些具有较强固沙能力的树种,以减轻沙尘暴的影响。

2. 湿润地区绿地分类标准湿润地区的城市绿地面临着充足的水资源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因此在绿地分类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植被类型湿润地区绿地的植被类型应以乔木、灌木等类型为主。

这些植被对于保持土壤湿度、提供阴凉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2.2 水体设置湿润地区绿地的设计可以考虑设置合适的水体,如人工湖、喷泉等。

这些水体不仅可以提供美观的景观效果,还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周围的微气候。

2.3 生态廊道建设湿润地区绿地的规划可以考虑建设生态廊道,连接不同的生态节点,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传播。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气候适应性划分的干旱地区绿地和湿润地区绿地在绿地设计和规划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针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绿地的特点和需求,合理确定绿地类型和分类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绿地的适应性和功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类、二类、三类绿地的区别

一类、二类、三类绿地的区别

一类、二类、三类绿地的区别---绿地是指城市中的公共绿色空间,它对于城市居民和环境的健康和福祉非常重要。

根据其功能和管理要求的不同,绿地可以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绿地。

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一类绿地一类绿地是城市中最重要和最具功能的绿地类型之一。

它主要包括公园、绿地景观和保护区。

一类绿地的主要特点如下:- 面积较大,一般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供人们休闲娱乐、文体活动和社交交流使用。

- 拥有丰富的植被,包括草坪、花坛、树林等,能够提供优美的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 一类绿地通常有专门的管理和维护机构,负责绿地的保护、管理和规划,确保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类绿地二类绿地是城市中次重要的绿地类型,旨在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便利给城市居民。

它包括以下特点:- 面积适中,分布在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不同区域。

- 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服务,如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运动场等,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娱乐需求。

- 二类绿地的管理和维护由当地政府和社区共同负责,通过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

三类绿地三类绿地是城市中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绿地类型。

它主要包括街头绿化、社区公园和小景区等。

以下是三类绿地的主要特点:- 面积较小,分布在城市的街道、社区和小区等地方。

- 提供基本的绿化和景观,增加城市的美观度和生态效益。

- 三类绿地的管理和维护由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保护和改善绿地质量。

总之,一类、二类和三类绿地在功能和管理要求上有所区别。

一类绿地是城市中最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绿地类型,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二类绿地提供更多的服务和便利,适应不同区域的需求。

而三类绿地则作为城市中最基本的绿地形式,提供基本的绿化和景观,美化城市环境。

这些不同类型的绿地共同构成了城市绿地系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设施和服务水平划分的综合型休闲型和健身型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设施和服务水平划分的综合型休闲型和健身型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设施和服务水平划分的综合型休闲型和健身型绿地城市的发展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对绿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绿地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们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场所。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城市绿地根据设施和服务水平的不同被划分为三种类型:综合型绿地、休闲型绿地和健身型绿地。

一、综合型绿地综合型绿地是城市中设施齐全、服务全面的绿地空间。

它通常位于城市的交通便利位置,面积较大,设施丰富多样。

综合型绿地常常拥有公园、花坛、喷泉、湖泊等景观设施,供市民观赏和休闲。

同时,它还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如咖啡馆、餐厅、公共厕所等。

综合型绿地不仅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也是举办大型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二、休闲型绿地休闲型绿地侧重于为市民提供舒适、宜人的环境,以供休闲娱乐为主的绿地类型。

休闲型绿地通常布局紧凑,绿草如茵,树木繁茂,给人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

这种绿地常常设有凉亭、休息椅、游乐设施等,供市民休息和娱乐。

休闲型绿地通常较为分散,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方便市民随时享受自然和放松身心。

三、健身型绿地健身型绿地主要是为市民提供运动健身的场所。

这类绿地一般设施齐全,有各种运动场馆和健身设备,如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

健身型绿地还经常组织运动活动和健身培训课程,为市民提供科学、规范、安全的健身指导。

此外,健身型绿地通常也设计了跑步道、骑行道等,方便市民进行有氧运动。

综合型休闲型和健身型绿地按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划分,旨在满足城市居民不同的需求。

综合型绿地提供了多样的景观和服务,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休闲和文化活动;休闲型绿地则提供了一个幽静的场所,让人们远离喧嚣,放松身心;而健身型绿地则专注于为人们提供运动健身的条件和指导,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总之,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按设施和服务水平划分的综合型休闲型和健身型绿地,旨在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场所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只有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才能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人,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绿地的类型与特点

城市绿地的类型与特点

城市绿地的类型与特点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类型(1)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指由市政建设投资修建,经过艺术布局,具有一定的设施和内容,以供群众游览、休息,开展文娱、体育、科学技术活动及美化城市为主要功能的园林绿地,包括:公园、古典园林、带状绿地(沿河、湖、海、路、城垣修建的,具有一定宽度并有休息游览设施的绿地)、小游园(在城市广场、路侧、交叉口、道路转角、公共建筑及居住区附近专门划出的小型绿地)。

(2)专用绿地1)居住区绿地包括居住小区内的宅房绿地、道路绿地和小游园等。

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居住区环境,为居民提供短时间休息和开展文体活动的场2)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用地内的绿地主要包括学校、医院和各单位内的绿地,其功能是为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服务的。

3)工业企业、仓库用地内的绿地主要功能是减轻有害气体、尘埃、噪声的危害,并起到防火、防空及隔离车间的作用。

(3)生产绿地生产绿地是指专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包括苗圃、花圃、药圃、园林部门所属的果园及各种林地。

(4)防护绿地防护绿地是指专为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而建设的防护林。

(5)风景游览绿地风景游览绿地是指位于市郊,具有大面积的自然风景或存在名胜古迹,经园林部门开发、整修,设有为游人提供休息、食宿的服务设施,可供人们进行一日以上游览、休息的大型绿地,或可供人们休养、狩猎、野营的园林绿地。

(6)街道绿地街道绿地是指附属于城市道路的绿地,包括道路两旁、分车带、立交口、中心岛等的绿化种植地段,其主要功能包括遮荫、防尘、降低噪声、美化街景等。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特点(1)植物种类多植物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绿地的植物种类少则10余种,多则上百种,这些植物构成了城市绿地的植物群落。

(2)所处环境差异大城市绿地种类多,有些位于城市建筑的周边,有些位于喧闹城市的公路两侧。

有些绿地的环境条件较好,土壤、水分、坡度、坡向、光照等条件都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而有些绿地的环境条件则较差,这部分绿地如果在养护管理方面跟不上,很容易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较好的区域。

城市绿地按国家建设部2002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在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的基础上,按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一、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城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提出不同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要求,根据公园绿地主要功能和内容的不同,公园绿地又可分为以下五种。

1、综合公园。

是指在市、区范围内的供城市居民进行良好的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的较大型绿地。

市级公园面积一般10~lOOhm2,或更大者,居民乘车30min可达。

区级公园面积lOhm2左右,步行15 min可达(即服务半径为2~3km),可供居民半天到一天的活动。

一般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

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游戏区、动植物展览区、园务管理区等。

综合性公园也可突出某一方面,以满足使用功能及不同特色的要求。

2、社区公园。

是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包括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居住区公园和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小区游园,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为0.5~1. Okm,小区游园服务半径为0.3~0. Skm。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居住区公园”归属“公共绿地”,而“小区游园”归属“居住用地”。

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延续性,在城市用地统计时,从本标准的“公园绿地”中扣除“小区游园”项之后,可替代原“公共绿地”参与城市用地平衡;在进行城市绿地统计时,“小区游园”已计人“公园绿地”,故可不在计人“附属绿地”中重复统计。

四种不同类型绿地土壤特征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_孙鹏飞

四种不同类型绿地土壤特征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_孙鹏飞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8):45~50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四种不同类型绿地土壤特征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孙鹏飞,李 伟,郭绍霞(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山东青岛266109)摘要:为促进青岛市城市土壤的管理与改良,通过采集和分析青岛市城阳区街头绿地、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公园绿地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不同乔木林下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的差异及相关性,及其对植物根系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绿地类型中或不同植物在同一绿地类型中,土壤含水量、土壤紧实度、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与根系活力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土壤紧实度与土壤pH呈正相关,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

随土壤紧实度升高,其含水量下降,pH增加,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减少,全磷和速效磷流失明显,植物根系活力下降。

关键词:绿地类型;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量;根系活力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67(2016)08-0045-06 DOI:10.11942/j.issn1002-2767.2016.08.0045收稿日期:2016-07-16基金项目:青岛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2-1-4-5-(4)-jch)第一作者简介:孙鹏飞(1992-),男,山东省淄博市人,在读硕士,从事菌根生理生态研究。

E-mail:1075554411@qq.com。

通讯作者:郭绍霞(1971-),女,山东省莱阳市人,博士,教授,从事菌根生理生态和观赏园艺研究。

E-mail:gsx2309@126.com。

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关键,能为植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水分、养分等条件,对植物的生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作为植物赖以生长的基质,其理化特性决定着植物生长状况,植物生长又反作用于土壤,逐步改善其环境条件。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被类型及造景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被类型及造景特色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被类型及造景特色提纲:1. 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2.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及其利用方式3.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颜色搭配及其效果4.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高度、形态和密度的运用技巧5.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保养和管理问题1. 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植被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常用的植被类型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水生植物等。

每种植被类型都有其特点和优点。

乔木:乔木高大,形态优美,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主体。

常见的乔木有紫玉兰、银杏、红豆杉等。

这些树木高大且形态各异,可在园林中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灌木:灌木是一种中等高度的植物,体态分枝矮小,枝干丰满。

常见的灌木有月季、花叶竹等。

灌木在园林中可作为景观的衬托和过渡。

草本:草本植物低矮,简单而自然,常用于绿化和景观中。

常见的草本植物有紫苏、牵牛花、百合等。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特点,可增强园林的视觉效果。

藤本:藤本植物可以爬上墙壁或树木形成形态多样的树丛,在设计上可以打破水平线、增加垂直线,提升景观的空间层次。

常见的藤本植物有紫藤、金银花、七叶树等。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它们与池塘、溪流和湖泊形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芦苇等。

水生植物的运用可以丰富园林的生态环境,美化园林的水系。

2.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及其利用方式植被在园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衬托主体建筑、填补空白、绿化环境等等。

在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和利用方式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情况、功能要求以及设计风格来考虑。

在大面积的庭院或公园中,可以将乔木和灌木作为主要的绿化植物,布置在园中的主轴线、重要视觉节点或边缘防护中,起到衬托和突出建筑体量、强化景观空间的目的。

草本植物可与景观水池搭配,形成一个水景庭院,增加视觉感受且绿化效果显著。

在小型的庭院设计中,可将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等小型植物放入花园中,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类不同绿地性质和种植特点异同点分析
一、公园绿地
(一)绿地概念和性质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和外来的旅游者。

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休闲、游憩、娱乐,而且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及市民、旅游者外在需求的拉动,城市公园将会增加更多的休闲、游憩、娱乐等主题的产品。

城市公园的性质是和它的区位功能相关的。

市级的综合性公园的性质就是为全市居民提供户外休闲娱乐场所的空间,社区公园的性质就是主要服务于该社区的户外公共绿地空间,以此类比。

(二)种植特点
1.科学性:首先城市公园的树种类型要依据种植乡土化原则进行选择,主要选择乡土适生树种,适当点缀外来驯化树种丰富观赏效果,适地适树。

乡土树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性,管理粗放,能够降低管理成本。

其次,树种的配置要符合生态性的要求,满足不同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如光照,水分,小气候等),而且要注重不同树种之间的相互影响,注意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性,使得能够充分利用光照生长。

再者,要有针对性的使用一些能够缓解城市污染的树种,对不同污染物的吸收净化能力强的树种。

因为城市环境是恶劣的,充斥着各种污染,使用一些污染物抗性树种能够取得更大的生态效益。

最后,树种的种植形式要多样,形成不同的小群落,孤植,丛植,树林草地,空旷草地,混交密林.....以达到最贴近自然的形式。

2.统一和多样性:虽然整个园区面积大小不同,但是首先必须要有1-2种基调树种,统一全园的绿化种植风格,使得全区种植设计特点鲜明。

而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或景点,在基调树种统领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有3-4骨干树种,丰富不同景点的景观特色。

因此能够形成多样统一性。

3.艺术性:公园是所在区域的一张风景名片,所以更加注重景观的塑造。

在植物种植方面要考虑到感官的美感。

在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要尽可能的模仿自然植物群落,乔、灌和草本共同组成高低起伏和自然柔和的曲线,从而使人们获得具有韵律节奏的视觉美感。

而且适当使用花坛花境绿篱绿雕塑等植物种植形式,能够丰富景观特色。

同属注重植物的季相色相景观。

合理科学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针叶与阔叶、观花与观果及色叶树种的比例,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绿化效果。

根据规划用地现状条件,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归纳其各自特点及在景观效果、生态结构上的序列关系。

二、市政绿地
(一)绿地概念和性质
市政绿地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但是市政绿地面积一般都不大,往往依附于一些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是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内的绿地。

它往往以实用性为先,服务于所在的市政设施。

市政绿地包括道路绿化,街头绿地,交通环岛绿化,广场停车场绿化等。

(二)种植特点
1.科学性:由于绿地的性质,所以市政绿地以实用性为先,只有能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才能追求其他的功能。

因此其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安全性上,因为常常依附于城市道路
环岛等起到分隔和组织交通的作用,所以树种不能遮挡行车视线,要保证行人的行走安全和防护功能。

2.统筹性:市政绿地的植物种植要和市政设施建设同期进行,统一设计。

3.生态性:市政绿地的性质决定了这类绿地的常常并不能形成一大片群落的形式,往
往有一些树池,种植穴限制了群落的形成,而且相比公园,市政的环境更加恶劣,污染和人的干扰更加严重,所以更要注重生态性的把握,还是应根据当地气候环境选择乡土树种,适生树种以利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和抵御自然灾害,同时能净化改善城市环境,保持稳定的绿地效果。

配置模式还是以乔木为主,结合灌草地被复合种植模式,提高生态效益。

最后要考虑到近远期的效果。

4.景观艺术性: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的重要景观特色来源和城市的标志,因此最后要注
重体现市政绿地的景观特色。

因此要结合城市的历史和风貌,风格鲜明,同时也应贯彻多样统一的原则,做到如一路一景的效果。

三、居住区绿地
(一)绿地概念和性质
居住区绿地是指在城市居住区范围内的绿地类型,而居住区又分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居住区街道绿地,公共绿地又分为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和住宅组团绿地。

居住区绿地类型服务人群较小,服务于该居住区的居民日常需求,以满足老人,儿童,家庭妇女等人群在闲暇之际,生活休息在舒适环境中的功能。

(二)种植特点:由于居住区的绿地类型较多,所以不同的绿地类型的种植特点会有不同,本文以a(公共绿地),b(宅旁绿地)和c(道路绿地)为例分析。

1.科学性:a根据功能要求,服务为整个居住区居民,因此整个绿地布局要为开敞式,
而且植物的选择要更加贴近人(老人儿童等)的需求,如要考虑忌用有飞毛,刺,有毒,有异味的树种。

且铺装。

草坪树木花卉的布置比例要合理。

b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因此要注重设置降低噪音和的种植结构如大叶树种紧密结构。

考虑到用户的采光和通风要求,因此绿篱不应太高(高1.5m,宽1m),居室外乔木种植距住宅墙面应大于5m。

落叶树为好。

C类似于市政道路绿地,应该考虑行车视线和行人行走安全,如交叉处植物种植高度小于0.7m。

2.生态性:a类似公园绿地,应塑造生态性的植物配置,乔灌草结合,常绿落叶,速
生慢生树结合,适当配置花卉草坪。

遵循多样统一原则,有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之分,种类做到适量丰富,增加生物多样性。

树种选择乡土为主,适地适树,可以注重垂直绿化的应用。

树种选择抗性,净化性强的树种。

B处于建筑之间造成阴暗环境,多选择耐阴树种。

C行道树选择同城市道路绿地,但是规格可以小一些,满足遮阴阻风要求即可。

3.景观艺术性:a绿地面积最大,能够形成成片的植物景观因此要平衡植物自身观赏
性和植物间协调性。

可采用孤植对植丛植手法,适当对景框景。

在统一基调基础上创造出优美林冠线林缘线,高低错落冠型不一丰富植物景观层次,美化居住区面貌。

注意色彩组合协调,根据植物的物侯(叶,花,果,枝干等)创造丰富季相景观。

B可以注重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的塑造,符合用户的喜好。

增加绿篱,花丛,孤植树的使用,便于居民近距离观赏。

C应符合整个居住区风格的要求,种类不应太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