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2012年版)长江职业学院《工程制图》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二年级环境艺术设计学时:48 学分:3编写执笔人:曾祝睿审定负责人:课程编码: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获得有关建筑工程制图方面的知识,学习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纸的能力、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同时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初步知识,为后继课程学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后续课程:《手绘效果图》、《居住空间》、《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二、课程设计思路1.以创造力的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系统识图与制图的能力培养贯穿课程始终。
学生在学习基础基础原理和技能的同时展开对制图问题的研究,进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个体创造能力。
2.以任务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教师可将实际设计项目图纸引入到课堂中来,以实际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通过逐项剖析,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有效的制图方法,从而加强理论知识的“具象化”教学效果。
3.以行动为导向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应遵循行动为导向、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按照实际项目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过程,把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从理论讲解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小组研讨等方式找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4.“双师”式的指导完善教学资源课程的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支持条件,通过网络资源、电子课件和视频等方式,构建课程学习的立体资源。
师资的配置确保既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指导,又能为学生提供实训支持,以“双师”素质或“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完成教学指导任务。
三、课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了解并贯彻国家制图标准所规定的制图基本规格,学会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的方法,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2)画法几何是制图的理论基础,通过画法几何的学习掌握正投影的原理,掌握各几何元素空间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并能解决空间几何元素的度量和定位问题;(3)通过投影制图的学习,应了解和掌握国家制图标准中有关符号,图样画法, 尺寸标注等规定。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最新)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最新)《工程制图》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学习领域:工程制图制定时间:2018年7月适用专业:室内设计所属系部:工程系参考学时:60学时学分:3.5二、课程性质《工程制图》是高职工程类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学习,主要培养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建筑制图和识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制图规格及基本技能,建筑的含义及分类、建筑工程图样、装饰工程图样的绘制程序与步骤,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制工程图样的技能,为毕业后从事室内设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电气及工程制图》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既有基本的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综合性必修技术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是学生向工程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
本课程包括工程制图、电气制图和AUTO CAD的主要内容,掌握《机械制图》、《电气制图》的国家标准,能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和计算机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建筑平面图和电子工程图样等;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既具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富的工程设计绘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有较熟练的绘图和读图能力,还有较敏捷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意识。
能视野开阔、善于自学,创新思变。
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自觉按照国家标准用各种手段较快地、准确地绘制、阅读一般复杂程度的各类图样。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识图、绘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和计算机绘图的实际技能。
采取项目化的安排,在完成各个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绘图知识和识读工程图纸的能力。
课程基本理念1、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电气及工程制图》是面向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识图、绘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手工和计算机绘图的实际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掌握制图规范和计算机制图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思维活跃、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为基本目标。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
二、建议课时及学分建议课时:96+1W学分:8三、先修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电工基础与电气测量》《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后续课程:《顶岗实习》《电气施工》四、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表达能力、识读并绘制完整的零件图样及简单装配图的能力,电气图识图能力,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图的能力。
五、教学目标1、绘制零件图识别零件图的能力通过学习简单形体、点、线、面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以达到绘制零件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标准件和常用件画法的规定、机件表达方法以及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以达到识读零件图的能力。
2、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图的能力通过学习电气制图的各种绘图工具、修改工具等,使学生能够熟练绘制电气图的各种图形元件,能够完成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布置图等的绘制。
六、能力要求1、绘制零件图、识别零件图的能力学生在180分钟内,结合所学的制图基本知识完成一张零件图的绘制。
学生在60分钟内,结合所学的制图基本知识完成一张零件图的识读。
2、利用AutoCAD绘制电气图的能力学生在180分钟内,完成Z304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电路图、电气接线图、平面布置图的绘制;七、教学内容实训项目(1W):1.箱体零件图的绘制 14学时2.电机端盖三视图的绘制 14学时八、教学要求1.本课程实用性强,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2.采用机房上机操作,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完成相应教学。
3.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绘图的规范性,符合机械制图和电气制图的标准。
4.教学过程采用任务教学,要求学生完成当次课堂的任务,作为成绩测评依据。
九、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为作品考核,每个项目完成提交一份作品。
学期末将各作品考核成绩进行平均,计为考核成绩。
学生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考核成绩占80%。
《工程制图及CAD》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及CAD》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典型机械图样绘制、电子电工电路图样识读、AutoCAD二维图形的绘制、典型电子线路的绘制、典型电工电气图的绘制、综合电子电工图样识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电气CAD技术》《EDA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工程制图及CAD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电子电工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子电工类电路图样识读与绘制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工程制图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识读和绘制电子电工图样所需基础知识为主线,将工程制图及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正确识读和规范绘制基本机械图样、电路图样的方法,具备绘制常见机械图样、电路图样的能力,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1.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正确使用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具有阅读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2.能正确识读电子电工符号、能正确绘制典型电路图样。
3.掌握常用绘图指令的使用方法。
具备使用一种常用软件绘制机械图样、电路图样的能力。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72学时)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学时/学分:72/4.5课程类型:B类适用专业: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建筑学课程所属系部:经济管理学院批准日期:2019年9月一、制定依据与课程定位(一)制定依据本课程标准是依据经济管理学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作为从事工程设计及CAD应用和开发的基础课程,意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后续课程有《建筑识图与构造》、《AutoCAD设计基础》等。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图形系统中有关硬件配置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图形生成与输出的基本原理,学会图形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工程制图》是三年制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培养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手工绘图、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责的工作态度。
(一)知识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制图工具和仪器,按照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步骤来画图,投影正确、图线分明,尺寸完整,字体工整,图面整洁。
2、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弄懂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注意画图和看图相结合,物体与图样相结合,要尽量多接触机器和机械零部件,增加感性认识,要多看、多画、多想,注意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
4、掌握基本理论及对三维立体及其相互位置的分析方法,能阅读工程图样;5、能熟练地应用绘图仪器、CAD绘图技术、徒手三种方法绘制工程图样。
(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2、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4、严格遵守有关制图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的规定,学会查阅并使用标准和有关资料的方法,培养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CAD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CAD工程制图》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 102 学分:6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网络综合布线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
其任务是给学生讲授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基本方法。
能读懂图,并使用该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络综合布线类工程图的绘制能力。
并为后续学习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作前期读图、绘图的准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中,制作网络布线工程图纸而设定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学时数。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使用AutoCAD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学习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绘图技能。
提高计算机绘图的技能。
通过实践,能掌握建筑平面图、网络综合布线图的计算机绘制方法,提高建筑平面图和网络综合布线图的计算机读图和绘图能力。
(二)具体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掌握Auto CAD软件的各种绘图命令知识和操作命令知识。
3)知道工程制图中常用的字体格式、标注格式4)了解工程制图中常用材料的型号和规格能力目标1)能根据具体要求制作样板文件。
2)能熟练使用AutoCAD的二维绘图命令绘制图形3)能熟练使用AutoCAD的编辑命令对图形进行编辑4)能通过课内实训和课外练习,掌握建筑平面图、网络综合布线图的绘制方法及过程,5)能按要求绘制出符合要求和规范的工程图纸。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56学时)教师专用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本课程标准是根据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
编写本课程标准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和学时,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工程制图2.课程代码:0333093.学时:56学时4.学分:3.5学分5.适用专业:工科非机械类专业6.课程性质:必修本课程是所有工科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掌握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具有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机械制图课程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具有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的能力,具备查阅和使用手册和国家标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学完本课后,应能达到下列职业能力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2.能熟练查阅常用手册、国家标准等;3.具备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的能力;4.所绘图样能够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尺寸完整、清晰、字体工整、线型标准,符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规定,并能按给定的要求标注表面结构和公差与配合;5.具备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1.师资要求①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获得国家制图考评员、讲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②本课程师资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
2.教学硬件设施及配备◆学生每人一套制图仪器;◆多媒体教室;◆教学软件。
3.教材及参考资料◆《机械制图》和《机械制图习题集》/金大鹰主编,十一五职业技术院校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1-08339-9◆《工程制图》及《工程制图习题集》/巩运强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21844-5/21804-9◆《国家标准机械制图手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12226374.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的有效教学方法,结合讲授、演示、讨论、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技术平台课程课程代码:教学时数:48学分:3制订人:完成时间:一、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本课程标准依据非机械类各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工程制图》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在非机械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工程制图课程是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属于岗位核心能力训练层次,也可作为专业群内其它专业的核心课或选修课。
本课程是基于非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制造所需的制图能力和读图能力分析,以实际生产中典型的零部件为载体,采用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有关课程、标准和规范等知识进行制图和识图的初步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能围绕工程实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基本知识应用于项目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
1.专业能力(1)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2)具备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3)具备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4)具备掌握和应用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能力(5)具备查阅、使用、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料的能力。
2.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2)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3)团队合作及协作能力;(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5)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推介的能力。
3.方法能力(1)具备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2)具备创新设计能力;(3)具备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4)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表1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情景六、课程教学设计表2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设计七、课程考核表3 《工程制图》课程评价标准八、教学基本条件1.教师的能力要求能根据教学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掌握《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的国家标准;具有较强的制图和识图能力;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具有理论与实践教学丰富经验,具有强烈工作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26、26
学时: 78学时(6学时/周)
学分: 6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
考核要求: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专业理论课
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必修的技术理论课。
机械图样是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简单制图能力。
并能学习、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电子工程师。
前导课程:《立体几何》等;
后续课程:《电子CAD》
二、教学基本要求
针对本课程的是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同时也是一门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多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以后的工作中涉及图纸问题时便于识读。
1.知识要求
(1)掌握手工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2)理解并掌握正投影的基本原理、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与规律;
(3)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尺寸标注;
(4)掌握零件图的的画法、尺寸的标注、技术要求的标注等
(5)掌握常用件和标准件的规定画法、标记及有关标准表格的查用;
(6)了解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和装配图的识读;
2.技能要求
(1)能够画一些比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图纸;
(2)能够看懂比较复杂的图纸,想象出它们的立体图型,也能够看懂一些图纸上的符号要求等;
3.素质要求
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勇于创新、有敬业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教学条件
1.一般的上课教室;
2.能容纳50人、安装多媒体投影仪设备的教室一间(教学后期使用);
3.常用的绘图工具如圆规,直尺等。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机械机电类专业)
学时分配表
类别序号内容学时
理论课时
64 1 (一)制图基本知识 5
2 (二)正投影基础7
3 (三)投影变换 4
4 (四)基本立体的视图 6
5 (五)基本立体的交线 4
6 (六)轴测图 5
7 (七)组合体的视图 5
8 (八)图样的各种表达方法7
9 (九)零件图 5
10 (十)标准件和常用件 5
11 (十一)装配图7
12 (十二)复习总结及机动课 4
实践课时14 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见实验教学大纲
14
合计78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投影原理及各种几何元素的投影特点、截交线和相贯线的作图法、组合体尺寸标注、螺纹等常见标准件的规定画法、零件的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以及装配图的画法等。
课程难点:轴测图的作法、表面找点的方法、截交线和相贯线的作图法、尺寸标注法、公差与配合的正确理解及灵活应用、机件表达方法、零件图作法、装配图作法等。
(二)理论教学内容
(一)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绘图工具及仪器的使用
(3)简单图形的几何作图方法
(4)平面图形的分析及尺寸标注法
(5)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三视图的基本知识
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形成
(三)点、直线和平面的三视图
(1)点的三面投影规律,重影点的概念
(2)各类直线投影的特性。
(3)平面投影特性,平面上点、线的投影。
(四)基本体的三视图
基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
(五)轴测图
(1)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2)正等轴测图的形成和画法
(3)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六)组合体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
(1)组合体的组成方式
(2)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截交线、相贯线
(3)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标注
(4)读组合体视图
(七)图样画法
(1)视图的认识
(2)剖视图的概念、画法及种类
(3)断面图的概念、种类、及其标注
(4)局部放大图
(5)简化画法
(八)标准件与常用机件表示法
(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2)键及其连接的尺寸标注和画法
(3)滚动轴承和弹簧在装配图中的表示法
(4)齿轮表示法
(九)零件图的绘制与识读
(1)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与绘制步骤
(2)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4)零件图的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等)
(5)零件测绘
(6)阅读零件图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十)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
(1)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2)装配图的画法与绘制
(3)读装配图
五、教法说明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各类工程图纸的的特点、设计的原则、规范及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应立足于加强学生看图和手工画图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
1.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科目
2. 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考勤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包括课外练习册成绩与实验成绩,各占总成绩的15%,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工程制图》佟献英等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目:《机械制图》张崇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工程制图》实验课程标准
实验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
课程属性:必修
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
学时学分:14学时/2学分
应开实验学期:第一学期
应开实验项目数:5个
实验类型:综合
一、本门课程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安排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手工制图方面有一个熟练的技能,能够熟练的绘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图样,并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能力打下基础。
二、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模块一:平面图形的绘制
1.实验目的:熟悉图框、标题栏的格式、熟练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尺寸注法2.实验内容:绘制平面图形
3.实验仪器:图板、丁字尺、铅笔、三角板、圆规、分规、橡皮等
实验模块二:三视图的绘制
1.实验目的:牢固掌握正投影法、三视图形成的过程和规律,能够正确无误的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三视图。
2.实验内容:绘制三视图
3.实验仪器:图板、丁字尺、铅笔、三角板、圆规、分规、橡皮等
实验模块三:标准件图纸的绘制
1.实验目的:熟悉常用标准件的绘制方法。
2.实验内容:绘制螺栓的连接画法。
3.实验仪器:图板、丁字尺、铅笔、三角板、圆规、分规、橡皮等
实验模块四:零件图的绘制
1.实验目的:能读懂零件图,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合理的选择表达方法,并注写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
2.实验内容:绘制零件图
3.实验仪器:图板、丁字尺、铅笔、三角板、圆规、分规、橡皮等
实验模块五:装配图的绘制
1.实验目的: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一些规定画法,并能读懂它,能够绘制一些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
2.实验内容:绘制装配图
3.实验仪器:图板、丁字尺、铅笔、三角板、圆规、分规、橡皮等
实验学时分配表
序号实验内容学时
1 平面图形的绘制 2
2 三视图的绘制 2
3 标准件图纸的绘制 2
4 零件图的绘制 4
5 装配图的绘制 4
合计14
三、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工程制图》佟献英等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目:《机械制图》张崇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四、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
1.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非独立设课实验课,不独立考核,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
2. 成绩评定
根据制图标准评定实验成绩,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5%
执笔人:周志立
审核人:
分管教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