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分析报告及应用
财务对标分析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报告名称:XX公司财务对标分析报告报告日期:2023年X月X日报告编制人:XX报告编制单位:XX报告目的:通过对XX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对标分析,找出公司在财务管理、经营成果、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公司概况1. 公司名称:XX公司2. 所属行业:XX行业3. 成立日期:XXXX年XX月4. 注册资本:XXXX万元5. 法定代表人:XXXX6. 主要业务:XXXX三、财务对标分析指标体系1. 盈利能力指标- 营业收入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收益率2. 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3. 运营能力指标- 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4. 发展能力指标- 营业收入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5. 成本费用控制指标- 销售毛利率- 销售费用率- 管理费用率- 财务费用率四、财务对标分析结果1.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增长率:XX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XX%、XX%、XX%,与行业平均水平XX%相比,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2)净利润增长率:XX公司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XX%、XX%、XX%,与行业平均水平XX%相比,公司盈利能力较好。
(3)净资产收益率:XX公司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XX%、XX%、XX%,与行业平均水平XX%相比,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4)总资产收益率:XX公司近三年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XX%、XX%、XX%,与行业平均水平XX%相比,公司盈利能力较好。
2. 偿债能力分析XX%相比,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速动比率:XX公司近三年速动比率分别为XX%、XX%、XX%,与行业平均水平XX%相比,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好。
(3)资产负债率:XX公司近三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XX%、XX%、XX%,与行业平均水平XX%相比,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较好。
3. 运营能力分析(1)存货周转率:XX公司近三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XX次、XX次、XX次,与行业平均水平XX次相比,公司存货管理能力较好。
对标分析报告

对标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对标分析,以了解自身在行业中的位置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发展战略。
本报告旨在对对标分析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提供可行的对标分析方法和策略建议。
二、对标分析的意义。
对标分析是指企业通过对自身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比较,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发现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通过对标分析,企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三、对标分析的方法。
1. 竞争对手分析,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市场份额、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之处。
2. SWOT分析,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全面评估,找出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3. 行业对标分析,通过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空间。
4. 客户需求分析,通过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和比较,找出自身产品和服务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产品改进和创新提供依据。
四、对标分析的应用。
1. 产品定位,通过对竞争对手产品的比较和分析,找出自身产品的差异化优势,进行精准定位。
2. 市场营销,通过对竞争对手营销策略的比较和分析,找出自身营销的不足之处,进行精准营销。
3. 企业战略,通过对行业对标分析和SWOT分析,找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制定更科学的发展规划。
五、对标分析的效果。
通过对标分析,企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对标分析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地进行对标分析,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报告能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对标分析方法和策略建议,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产品对标分析报告

产品对标分析报告1. 引言产品对标分析是指通过对竞争对手产品的细致分析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和竞争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几款相关竞争产品进行对标分析,深入了解市场上同类型产品的特点和竞争优势,为我司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 竞争对手背景2.1 竞争对手1竞争对手1是市场上较为知名的相关产品提供商。
该公司成立于X年,专注于研发和销售与我司产品类似的产品。
其以创新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著称,并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
2.2 竞争对手2竞争对手2是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专注于开发和销售与我司产品相关的解决方案。
其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用户群体。
2.3 竞争对手3竞争对手3是一家初创公司,于近两年创立。
尽管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较低,但该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并且其产品有相对竞争力的价格优势。
3. 产品对标分析3.1 定位与目标用户•我司产品: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旨在提高企业内部协作效率和管理效能,适用于各行各业。
•竞争对手1:面向中大型企业的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注重高级定制化和可扩展性,适用于复杂组织结构和流程的企业。
•竞争对手2:提供综合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涵盖从人力资源管理到财务管理的全方位服务,适用于各类企业用户。
•竞争对手3:专注于小型企业的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简化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适用于初创企业和小型企业。
通过对比,发现我司产品具有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优势定位,能够满足这一用户群体的需求。
3.2 功能比较功能我司产品竞争对手1 竞争对手2 竞争对手3部门协作支持支持支持支持任务管理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文件共享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日程安排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报表生成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客户关系管理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数据分析支持支持支持支持从功能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司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在主要功能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均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3.3 用户体验比较用户体验是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下面对各竞争对手产品的用户体验进行比较:•我司产品:提供直观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操作简单易懂,用户可通过个性化设置来适应不同的工作习惯。
对标分析报告范文

对标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对标分析是一种将公司和竞争对手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旨在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帮助公司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提升空间。
本报告将对公司的竞争对手进行对标分析,为公司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竞争对手选择在选择竞争对手时,我们首先考虑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是行业关键指标。
经过调研和分析,我们选择了A公司、B公司和C公司作为本次对标分析的竞争对手。
三、对标指标1.营收增长率:了解竞争对手的整体业绩增长情况。
2.利润率:了解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
3.市场占有率:了解竞争对手在市场中的份额。
4.产品质量: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水平。
5.客户满意度:了解竞争对手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和口碑。
四、对标分析结果1.营收增长率:根据数据分析显示,A公司去年营收增长率为10%,B公司为8%,C公司为6%。
相比之下,A公司增长率较高,可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强。
2.利润率:数据显示,A公司的利润率为20%,B公司为15%,C公司为12%。
在利润率方面,A公司优势明显,可能与其产品定价和成本控制有关。
3.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调研数据,A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30%,B公司为25%,C公司为15%。
A公司在市场中的份额相对较多,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产品质量: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质量测试和用户调查,发现A公司的产品在质量方面得分较高,B公司次之,C公司相对较差。
这说明A公司在产品质量上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5.客户满意度:通过用户调查,我们发现A公司在客户满意度方面表现较好,得分为90%,B公司为80%,C公司为70%。
A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较好,具备较高的用户忠诚度。
五、对标分析结论综合以上的对标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A公司在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可以从这些方面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竞争力。
2.B公司在利润率方面表现得较好,可以考虑向其学习成本控制和定价策略。
财务对标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关注自身的财务状况,了解行业内的标杆企业,进行财务对标分析。
本报告通过对某行业内的标杆企业进行财务数据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对标企业简介1. 企业A: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某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企业A具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完善的生产体系和广泛的市场渠道。
2. 企业B: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同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该领域的重要企业。
企业B在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企业C: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同行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企业。
企业C在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二、财务指标对比分析1. 盈利能力(1)营业收入:企业A、B、C的营业收入分别为XX亿元、XX亿元、XX亿元。
其中,企业A的营业收入最高,其次是企业C,企业B最低。
(2)净利润:企业A、B、C的净利润分别为XX亿元、XX亿元、XX亿元。
其中,企业A的净利润最高,其次是企业C,企业B最低。
(3)净资产收益率:企业A、B、C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XX%、XX%、XX%。
其中,企业A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企业C,企业B最低。
2. 运营能力(1)总资产周转率:企业A、B、C的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XX次、XX次、XX次。
其中,企业A的总资产周转率最高,其次是企业B,企业C最低。
(2)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A、B、C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XX次、XX次、XX 次。
其中,企业A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最高,其次是企业B,企业C最低。
(3)存货周转率:企业A、B、C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XX次、XX次、XX次。
其中,企业A的存货周转率最高,其次是企业B,企业C最低。
3. 偿债能力(1)资产负债率:企业A、B、C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XX%、XX%、XX%。
对标工作分析报告范文(两篇)2024

引言概述:本文将对对标工作分析报告进行详细阐述。
对标工作是指通过对其他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竞争对手进行调研和研究,从中获取经验和启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在本报告中,将从市场对标、产品对标、运营对标、技术对标和管理对标五个大点来分析这一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正文内容:一、市场对标1.市场定位对标:首先通过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进行对比,明确公司的市场定位是否准确。
这包括对目标客户群、市场规模等进行比较分析。
2.市场需求对标: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进行研究,评估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市场需求,进而进行产品优化和改进。
3.市场营销对标:对竞争对手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对比研究,从中获取市场推广的新思路和方法,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产品对标1.产品功能对标:对竞争对手的产品功能进行分析和对比,评估产品的功能是否达到市场标准,提出产品改进建议。
2.产品质量对标: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进行对比,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找出产品质量差异,寻求提升产品质量的方法。
3.产品创新对标: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投入,分析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出产品创新的路径和策略。
三、运营对标1.运营效率对标:对竞争对手的生产效率、物流配送效率等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公司运营方面的短板并提出改进方案。
2.供应链对标:研究竞争对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并与公司的供应链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供应链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提高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水平。
3.客户服务对标:对竞争对手的客户服务水平,如售后服务、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行考察,找出客户服务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技术对标1.核心技术对标:研究竞争对手在核心技术方面的投入和成果,并与公司的核心技术进行对比,提出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策略。
2.产品研发对标: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研发投入、研发流程等进行对比研究,找到公司产品研发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信息化对标:对竞争对手的信息化程度进行评估,找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高公司的信息化水平。
公司对标分析报告

公司对标分析报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公司要想保持竞争力并实现持续发展,进行对标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公司名称与同行业内的标杆企业进行全面的对标分析,以揭示公司在各个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发展建议。
一、对标企业的选择为了确保对标分析的有效性和可比性,我们选择了对标企业名称1、对标企业名称 2和对标企业名称 3作为对标企业。
这些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其经营模式、产品服务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二、对标分析的维度1、财务指标营收规模:对比公司与对标企业的营业收入,分析差距和增长趋势。
盈利能力:比较净利润率、毛利率等指标,了解公司的盈利水平。
资产负债状况:评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衡量公司的财务风险。
2、市场表现市场份额:研究公司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与对标企业进行对比。
品牌知名度: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了解公司品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与对标企业的客户满意度进行比较。
3、产品与服务产品创新能力:评估公司的新产品研发投入、研发周期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
服务质量:考察售后服务响应速度、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客户投诉率。
产品线丰富度:分析公司与对标企业的产品线宽度和深度。
4、运营管理生产效率:比较人均产出、设备利用率等指标,衡量公司的生产运营效率。
供应链管理:评估采购成本、库存周转率和供应商合作关系。
质量管理:对比产品合格率、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程度。
5、人力资源人才结构:分析员工的学历、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分布。
员工培训与发展:了解培训投入、职业发展规划和员工流失率。
薪酬福利:比较公司与对标企业的薪酬水平和福利政策。
三、对标分析结果1、财务指标方面营收规模: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对标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具体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较小,导致整体营收增长缓慢。
盈利能力:公司的净利润率和毛利率略低于对标企业,主要原因是成本控制不够精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较高。
对标分析报告

——太原市与西安市进行比较按照中共太原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太原市科技局党组安排,全面开展与中西部省会城市的科技工作“对标”活动,通过找差距、定目标、寻路径,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努力推动太原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
下面就以西安市为对象,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资源整合和创新要素集聚、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等方面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赶超的建议和措施。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衡量一个城市或者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的关键指标。
2022 年,西安市与太原市先后被科技部评选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根据科技部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评价指标,对目前西安市与太原市的具体科技指标进行比较(见下表)。
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 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就业人员指标值 大专及以上学历 就业人员指标值 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 经费 支出 GDP指标值地方财政科技拨款 地方财政支出1- 1 每万个劳动力从事 R&D 人员数量(人年/万人)1-2 万名就业人口中 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所 占比重(%)1-3 全社会 R&D 投入 占 GDP 比重(%)1-4 地方财政科技拨 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人年万人 人年/万人 万人 万人 %万元万元% 万元 万元44352.3462.5 95.9 70.8 462.5 15.31323902.9272408004.86 38080 276850210821.1167.3 64.7 51 167.3 30.53340001545240 0 2.2 37219 1599065比重(%)2- 1 企业R&D 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 (%)2-2 消化吸收费用支出占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的比重(%)2-3 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 (%)2-4 高新技术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3- 1 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件/百万人)3-2 百万人口技术市场成交额(万元/百万人)3-3 百万人口拥有的有效商标注册量(件/ 百万人)3-4 拥有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数量(个)4- 1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4-2 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服务业产值的比重(%)4-3 本年度污染物变化率(%) 指标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 (R&D)经费内部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指标值大中型工业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指标值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科技机构的企业数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指标值高新技术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指标值当年发明专利授权数本地区常住人口指标值当年技术市场成交额本地区常住人口指标值累计有效商标注册量本地区常住人口指标值国家自主创新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高技术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指标值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标值本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上一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个个%个个%件万人件/百万人万元万人万元/百万人件万人件/百万人个个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吨吨1.38417263238452001.754298.71641.1261.915819083.2483113142.71121843.5133356000843.542205.123078843.527369032442114002468270017.156883001468950038.7194402193223.62.330390016022001.955401070052371033611448423.6438426.8102.678716426.818443.38568426.82022.5321002748.415668103.86.47179887838600085.6157427.71、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投入包含从事科技人员数量、素质,科技经费投入比重, 地方财政支出等多方面指标,近年来,我市现在科技投入不断加大, 对于科技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所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装备企业竞争力对标分析报告目录第一部分行业内企业对标情况 (1)第一章行业内对标企业概况 (1)第一节国民油井华高(Nationl Oilwell Varco) (1)第二节卡麦隆公司(CAMERON) (7)第三节红人公司(McJunkin Red Man Corporation) (12)第二章行业内企业基本情况及产品技术对标 (13)第一节行业内企业基本情况对标 (13)第二节行业内企业业务产品对标 (16)第三节行业内企业技术研发对标 (17)第三章行业内企业财务数据对标 (19)第一节盈利能力对标 (19)第二节成长能力对标 (24)第三节偿债能力对标 (27)第四节行业内企业财务数据竞争力分析 (28)第四章行业内企业发展模式对标 (29)第一节2004-2009年NOV兼并分析 (29)第二节2004-2009年间CAMERON的兼并分析 (32)第三节MRC兼并情况 (34)第四节并购经验分析 (34)第五章行业内企业销售体系及销售管理对标 (37)第一节行业内企业销售体系对标 (37)第二节行业内企业销售管理对标 (43)第六章行业内企业对标结论 (47)第一节CPTDC 公司SWOT模型分析 (47)第二节CPTDC 波士顿矩阵分析 (48)第三节CPTDC 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 (49)第四节战略钟模型 (51)第二部分行业外企业对标情况 (54)第一章行业外对标企业概况 (54)第一节中粮集团简介 (54)第二节中粮集团业务及产品构成 (56)第三节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58)第四节企业发展战略与发展前景 (60)第二章行业外企业基本情况对标 (60)第三章行业外企业财务数据对标 (61)第一节盈利能力对标 (61)第二节成长能力对标 (63)第三节财务数据对标结论 (64)第四章行业外企业发展模式解析 (65)第一节中粮传统战略模式 (65)第二节中粮战略转型 (66)第三节中粮转型问题 (71)第四节中粮创新商业模式:构建全价值链商业模式 (74)第五节中粮的信息化管理 (76)第六节结论 (78)第三部分经验借鉴及启示 (80)第一章行业内对标经验借鉴及启示 (80)第一节NOV经验 (80)第二节借鉴和启示 (80)第二章行业外对标经验借鉴及启示 (81)第一节中粮集团经验 (81)第二节行业外企业对标借鉴与启示 (81)附1:国民油井华高发展历程 (84)附2:红人公司发展历史 (85)附3:中粮集团发展历程 (85)附4:中粮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一览 (88)第一部分行业内企业对标情况近年来,我国石油装备行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行业规模快速扩大,收入年均增长在20%左右,产品综合性能快速提升,高科技产品攻关屡屡获得重大突破。
同时,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吸引投资者形成了新一轮的石油开发高峰,引起国际石油装备需求剧增的态势,我国石油装备行业出口额持续增长。
并且,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都在大力实施海外战略,加快海外市场拓展,带动石油装备走向国际市场。
这些都为我国石油石化装备的出口和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我国石油装备行业快速发展和国际石油设备需求剧增的背景下,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CPTDC)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装备企业是适应未来全球竞争、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装备企业迈进,CPTDC在全球石油装备行业内选择世界上最大的钻井设备商Nationl Oilwell Varco(NOV,国民油井华高)、全球领先的石油、天然气压力控制设备和流量设备供应商CAMERON(CAM,卡麦隆公司)和全球最大的石油产品分销商之一McJunkin Red Man Corporation(MRC,以下简称红人公司)作为标杆企业,从其财务、营销管理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第一章行业内对标企业概况第一节国民油井华高(Nationl Oilwell Varco)一、企业简介国民油井华高公司(NOV)是世界上最大的钻井设备制造商,成立于1862年,总部位于美国休斯敦,目前在全球拥有800多个制造、销售及服务中心。
2009年NOV实现销售收入127亿美元,NOV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其发明的核心技术一直在引领世界钻井装备技术的新发展。
二、企业业务及产品构成国民油井华高公司(NOV)业务板块分为三大部分,钻机技术板块、油田服务与供应板块和分销服务板块。
主要产品系列包括成套陆地钻机和修井机、陆地和海上钻机的大型机械部件、管材检测和管内涂层、钻柱设备、多种起升设备以及各种井下马达、钻头和工具等。
表NOV业务范围及营销方式资料来源:国民油井华高公司(NOV)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1、2004-2009年NOV三大业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从下图2004-2009年NOV三大业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分析来看,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油田服务与供应板块和分销服务板块的营业收入与200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9.5%和23.8%,这两个板块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09年北美地区钻井作业比08年减少了42%。
表2004-2009年NOV三大业务板块营业收入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NOV年报2009年钻机技术板块营业收入与2008年相比上升了7.5%(5.65亿美元),从表面上看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实际上,由于该板块销售中资本类产品占比较大,交货周期较长,当年营业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执行以前年度的订单。
由于2009年大钻机项目交货数量增加,使得2009年钻机技术板块中来自于资本类产品的营业收入比2008年增长了9.3亿美元,这是09年该板块营业收入与08年相比上升的主要原因。
但从未执行订单金额指标衡量,资本类产品的未执行订单已从2008年9月30日的118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12月31日的64亿美元,这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钻机技术板块营业收入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滞后效应。
图2004-2009年NOV三大业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情况从下图2004-2009年NOV三大业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结构中可以看出,2004年-2008年,NOV三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在不断增加,但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却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
钻机技术板块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基本处于不断上升态势,油田服务与供应板块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有升有降,分销服务板块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图2004-2009年NOV三大业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结构2、2004-2009年NOV三大业务板块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从下图趋势来看,2004-2008年,NOV三大业务板块的营业利润呈不断上升的态势,营业利润率也基本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油田服务与供应板块和分销服务板块的营业利润与0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71.2%和61.5%,营业利润率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鉴于国际金融危机对钻机技术板块影响的滞后效应,2009年钻机技术板块的营业利润依然保持了上升势头。
表2004-2009年NOV三大业务板块营业利润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NOV年报图2004-2009年NOV三大业务板块营业利润钻机技术板块和油田服务与供应板块的营业利润率相对较高,基本在10%-30%之间,分销服务板块的营业利润率相对较低,在3%-8%之间。
表2004-2009年NOV三大业务板块营业利润率(%)资料来源:NOV年报图NOV三大业务板块04-09年营业利润率(%)钻机技术板块的营业利润对公司营业利润的贡献最大,公司几乎一半以上的营业利润来源于钻机技术板块;油田服务与供应板块的营业利润对公司营业利润的贡献次之,基本占公司营业利润的30%-50%(09年除外);分销服务板块的营业利润对公司营业利润的贡献相对较少,基本占公司营业利润的4%-15%。
图NOV三大业务板块04-09年营业利润百分比图3、2004-2009年NOV设备销售收入与服务收入比较表2004-2009年NOV设备销售收入与服务收入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NOV年报NOV设备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基本在77%-92%之间,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基本在8%-23%之间。
表2004-2009年NOV设备销售收入与服务收入占比(%)资料来源:NOV年报资料整理图2004-2009年NOV设备销售收入和服务收入结构情况第二节卡麦隆公司(CAMERON)一、企业简介卡麦隆公司(CAMERON)是全球领先的石油、天然气压力控制设备和流量设备供应商,成立于1833年,总部位于美国休斯敦,目前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300多个制造、销售及服务中心。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2亿美元。
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卡麦隆公司(股票代号:CAM)。
卡麦隆公司(CAMERON)在世界各地都有业务,2/3的收入来自大约115个国家,几乎包括全世界每一个主要石油产地。
公司的工厂和服务中心遍及美国、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英国、挪威、荷兰、爱尔兰、法国、德国、奥地利、阿塞拜疆、哈萨克、尼加拉瓜、埃及、阿联酋、阿曼、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亚等。
卡麦隆公司(CAMERON)通过不断的整合资源,逐渐形成了旗下三大世界顶尖的专业系统集成制造商。
油气开采、阀门和计量部和生产部压缩机部。
卡麦隆公司(CAMERON)战略是通过领先产品的集中投放、积极的市场营销、负责的服务和团队来积极而有效地扩大并捍卫现有的在其服务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二、企业业务及产品构成卡麦隆公司是石油、天然气开发输送设备和大型压缩机的重要生产商,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享有盛誉,卡麦隆公司(CAMERON)其主要产品系列包括陆上和海上压力控制设备、油气分离和处理设备、各种阀门、流体计量设备、往复式和离心式压缩机等。
表卡麦隆公司(CAMERON)业务范围及营销方式资料来源:公司资料和办事处访谈资料整理卡麦隆公司(CAMERON)旗下三大世界顶尖的专业系统集成制造商。
1、油气开采和生产部主要为陆地和海洋钻采和生产提供各种钻采设备、流体控制系统、油气分离和处理系统,如防井喷器等。
1995年由Cooper Industry Company的一个部门形成。
下设3个子部门Cameron Controls, Cameron Actuators和Cameron Willis。
主要生产:陆上井口,陆上钻井,海上井口,海上钻井,闸阀,截断阀,防喷器,水下采油树,并负责整个系统的集成及检测服务。
防喷器等井控设备制造基地设在美国的休斯敦、Bervick和法国的Bezier。
2、阀门和计量部致力于石油、天然气、能源以及冶金领域流体控制设备,始终保持着业界先驱的地位和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企业。